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5年1萬里行走在科爾沁 攝影師自費記錄我國最大沙地進化史
有話趙說
1/20 6月發了一組科爾沁沙地的圖集《綠妝》,有網友直言,你反映綠化,整一組黑白是要鬧哪樣兒?想想有道理。聯繫攝影師華維光,彩色的有,就再發出來以饗網友。圖為2013年7月當時荒漠化的景象。圖\/華維光
2/20 科爾沁沙地是我國最大的沙地,面積為4.23萬平方公里。歷史上曾是水草肥美的草原,現在被當地百姓稱“魔鬼居住的地方,沒有生命的地方”。攝影師華維光是2013年第一次踏進這片沙地,滿目蒼涼。廣漠的荒沙上有一棵死亡而又孤單的樹。圖\/華維光
3/20 通遼位於科爾沁的核心地帶。從2014年始,通遼加強沙地治理,這3年多花了20億,完成治理1416萬畝。他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用3年間再完成沙地綜合治理1000萬畝,並在條件較好的沙地,大力營造經濟林、防護林。圖為2014年4月治沙造林的使者們。圖文\/華維光
4/20 這裡生存的條件惡劣,就是懶以生存的口糧都難以保住。羊倌格日勒說:“風沙讓這裡的牲畜都發瘋,有的牛吃不到草,就啃乾涸河床上的草根,被泥土梗堵而死,羊沒草吃,就互相啃身上的羊毛,變成了赤裸的怪物。”。圖文\/華維光
5/20 每年的四月,我都要去這片沙地拍攝治沙造林的人們。春寒料峭,他們凌晨4點鐘從各家出發帶上乾糧彙集到一起坐車趕到這裡,晚上回了家已是萬家燈火時。他們餓了迎著風沙啃一塊麵包,渴了喝一口自帶的冷水,困了就席地而臥打個盹。圖文\/華維光
6/20 沙地與沙漠不同。沙漠是流動性沙丘組成,沙地是半固定或固定沙丘,沙漠無植被或很少有植被,沙地有一定植被覆蓋,沙漠較乾旱,沙地較溼潤。2014年10月又一批樹苗準備種植,引來了鳥兒們嬉戲。圖文\/華維光
7/20 2015年4月的拍攝中,看到奶奶帶著孫女兩代人齊上陣,看到他們一起挖坑植樹苗填土,配合得很默契。老奶奶告訴我說:“每年植樹季節我們都要來,幸虧這幾年的不間斷植樹,不然村子裡早就沒法住了。”圖文\/華維光
8/20 2016年剛一入春,植樹造林時節,我又去趕往拍攝,沒想到途中與肆虐的沙塵暴相遇,在車上通過車窗拍下了這樣的鏡頭。沙塵暴籠罩著我們的城市,道路、村莊、農田。它的到來讓我們的藍天變黃了,能見度變低了。圖文\/華維光
9/20 對一年到頭刮不完的風沙,民間有云:“一年刮兩次,一次刮半年”。2016年4月,風沙讓當地的人皮膚變粗了,皺紋多了,睜不開眼。圖文\/華維光
10/20 “無風三尺土,有風日點燈”。這是七八十年代的通遼對風沙的形象描述。2016年4月,植樹育苗現場。圖文\/華維光\n
11/20 修村路、建梯田、築溝壩、埋沙障、種樹苗……當地人把這種全民參與搞生態建設的勞動叫做“大會戰”。2016年4月,治沙者在給小樹澆水,後期維護很重要。圖文\/華維光\n
12/20 2016年11月,數九寒冬也沒有停止造林的腳步。圖文\/華維光\n
13/20 雖然沙塵暴和前幾年比少了許多,生態環境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治理生態環境依然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鉅的過程。2017年5月、又一次沙塵暴來襲,抗爭沙塵暴依然前行。圖文\/華維光
14/20 連續性和持續性的圍繞防沙治沙、人進沙退、植樹造林,讓更多的沙地綠起來,生態好起來,讓人與自然和諧、綠色、共享的發展目標一定能實現。2017年5月,又一片沙漠即將變為綠洲。圖文\/華維光
15/20 2017年5月,沙塵暴不得不讓人們全副武裝圍巾,風鏡、口罩和帽子、但依然擋不住風沙。圖文\/華維光\n
16/20 一個個草方格壓下去,一株株草木長出來,一群群牛羊進棚圈,一座座流動沙丘被遏止。2017年5月,治沙者頂著炎炎烈日在植樹。圖文\/華維光\n
17/20 大家都說,“綠”字讓科爾沁走出了荒漠化的桎梏,衝破了“沙進人退”的藩籬。圖為2017年5月、正在治理沙漠的勞動者。\n
18/20 2017年9月的科爾沁沙地,村屯裡道路兩側,看到的都是正在成長的樹苗。這裡的綠化將直接影響北京沙塵暴的北路源——蒙古東南部包括東部的渾善達克沙地、科爾沁沙地。內蒙、北京及至整個華北地區的沙塵暴將進一步減少。圖文\/華維光
19/20 華維光,內蒙古攝影家協會會員。多年來關注科爾沁沙地退耕還林、防沙治沙、植樹造林等生態環保建設工程。他用5年的時間,與酷日相伴、與風沙為伍、與牧民同行,自費用鏡頭記錄了大量的珍貴資料。
20/20 2018年5月底,攝影師華維光憑藉這組作品,獲得了吳印鹹攝影資助計劃,以資助他繼續進行報道。吳印鹹攝影資助計劃計劃是吳印鹹攝影藝術雙年展的重要部分,為傳承吳印鹹的藝術精神和對攝影教育事業的關注,面向全國徵集並最終資助10名攝影師。
2018-10-2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