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10 個回答
君山话史
2018-12-11

突厥與匈奴的情況有很大不同。

漢初匈奴國內政治穩定,名君輩出,冒頓單于、老上單于、軍臣單于都比較英明。與此同時,大漢帝國推行休生養息的黃老政治,也無意與匈奴開戰。

唐初的突厥情形不同。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登基。意志堅強的大唐新皇帝革新政治,發展經濟,這位強有力的統帥兼君王雄心勃勃,欲將大唐帝國打造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突頡利可汗的進取心卻不斷地衰減,突厥面臨著一系列的國內問題,重重危機。

1、政令混亂。

頡利可汗似乎頗為仰慕中華文明,當時有一投奔到突厥的中國人,名叫趙德言,肚子裡有點墨水,能說會道,頡利可汗很欣賞他。趙德言就把中國那套繁文縟節的東西傳授給頡利可汗,可惜趙德言對中國文明不解精髓,只懂得些皮毛,結果這些繁文縟節的把戲,不過是令頡利可汗在臣民面前更加威風凜凜罷了,此前突厥人的政法原本是簡單明瞭,經過趙德言的改革之後變得煩瑣苛刻,愈發的混亂不堪,反對者是暗潮湧動。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2、經濟蕭條。

突厥汗國並不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自始畢可汗始,突厥在中原群雄混戰中撈了不少好處,後來又多次侵入唐帝國,每次都以議和為條件,得到不少金帛,同時對其治下的其他部落,也是大肆掠奪。李世民上臺前後,突厥卻連年發生雪災,致使馬牛羊等牲畜大量死亡,經濟遭遇極大破壞。頡利可汗在這種情況下,以政府收入減少、支出不夠為藉口,向各部落加派稅賦,激起各部落的反抗。

3、部落的反叛

政治上的混亂與經濟上的掠奪,使歸附突厥的遊牧部落鋌而走險,起兵對抗頡利可汗。最先起兵的是鐵勒族的薛延陀部落,共有七萬餘帳落,首領名叫夷男,宣佈脫離突厥汗國,起兵造反。頡利可汗派出四員大將率軍隊鎮壓薛延陀的的反叛,不料大敗而回。

繼薛延陀的叛變之後,回紇、拔野古等十餘個部落也揭竿而起。頡利可汗派大將欲谷統領十萬雄兵,企圖一舉踏平回紇部落。回紇部落共有十萬人,其中可用於作戰的人數約五萬人。回紇的首領名叫菩薩,率領五千精兵,迎戰突厥的十萬騎兵,竟以寡勝眾,大破突厥師。

貞觀二年(628年),突厥人統治下的諸遊牧部落的叛亂範圍還在不斷地擴大,其東部的奚、霫、契丹等部落也紛起反叛,響應薛延陀與回紇。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4、雪災引發大饑荒

正當薛延陀與回紇的反叛烈火熊熊燃燒之際,一場天災突如其來。突厥國內遭遇大雪災,積雪達數尺之厚,致使牛馬羊等牲畜大量死亡,繼而引發了全國性的饑荒。貌似強大的突厥汗國,其經濟基礎實為薄弱。

5、頡利可汗與突利小可汗的矛盾

突利小可汗率兵鎮壓東部部落的叛變,為了自保,奚、霫等部落索性脫離突厥汗國,歸附大唐帝國。突利小可汗統御無方,頡利可汗大為惱怒,召回突利小可汗,讓他率兵去討伐薛延陀、回紇。在北線戰場上,突利的軍隊遭薛延陀、回紇的重創,幾乎全軍覆沒,突利單身逃回。頡利可汗本來與突利小可汗之間便存在矛盾,一怒之下,將突利小可汗軟禁起來,甚至用鞭子打他。

突利小可汗是始畢可汗的兒子,在突厥國內是二號人物。如果不是始畢可汗去世得太早,他的年齡還太小的話,現在的突厥可汗的寶座便是他的了,怎麼輪得到頡利呢?受到汙辱後的突利小可汗一腔怨氣,從此走上與頡利可汗決裂之路。

頡利可汗三番五次向突利要求調用其部隊,突利二話沒說,一口回絕。更加令頡利可汗吃驚的是,突利竟然上書給唐朝皇帝李世民,請求前往帝國首都長安城朝見天子。突利小可汗還沒來得及上朝,頡利可汗便發兵討伐。突厥兩位可汗大打出手,內戰愈演愈烈。突利小可汗的實力不如頡利可汗,緊急向大唐王朝求援。

由上可見,突厥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內政混亂、經濟蕭條、部落反叛、天災饑荒、兩可汗內戰等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實力一落千丈。唐太宗李世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果斷出兵,一戰便消滅突厥。

妖鬼杂谈录
2018-01-29

這個沒有研究歷史,以目前掌握的一點點資料,拋磚引玉


1、從匈奴與突厥的實力對比

漢朝時期的匈奴,經過冒頓的整頓,匈奴帝國正是強盛時期,“控弦之士三十餘萬”。匈奴征服了樓蘭、烏孫、呼揭等20餘國,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區。向北則征服了渾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向南兼併了樓煩及白羊河南王之轄地,重新佔領了套以南地。地獄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唐朝時期的突厥,經過前期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突厥,而突厥國內又有鐵勒、回紇等部,外又有契丹等外地,加上隋朝利用突厥內部矛盾,分化打擊突厥,唐朝時的突厥實力完全無法與匈奴對比

2、漢初與唐初對比

唐朝時期的軍備軍事技術比漢初要先進的多,就給了唐朝可以組建精銳騎兵奔襲的客觀條件。而漢初,連拉車的馬都無法找到統一顏色,大臣坐車用牛拉。

漢與唐之前都是經歷了一個短暫的王朝統一,但是秦與隋不同,隋朝經歷隋文帝的改革與發展,國家實力大為恢復。而秦朝時期經過滅六國,之後依然是沉重的徭役負擔,國家根本沒有經歷休養生息。

3、領軍人物對比

沒有翻歷史書,所以沒有詳細查資料,只記得漢初與匈奴的戰鬥,因為韓王信與匈奴勾結,劉邦親自領兵。唐初滅突厥,則是李靖領兵。

領軍人物的軍事能力對比誰高誰低無需多說。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當然唐滅突厥之戰依然很經典,但是就問題本身來說,唐滅突厥實際上,從天時、人和等方面都比漢初與匈奴的戰鬥相比力量對比改變的多。

只发历史
2018-01-29

我是一個資深的歷史愛好者,熱衷於奇奇怪怪的歷史故事。

很多人都有疑問,為什麼唐朝沒建國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而漢朝過了很久才有力氣打匈奴呢?其實這裡面和大環境有關係。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漢朝建立,是在秦末動亂的情況下建立的,百姓久經戰火,雖然在秦朝之後,但是秦朝修長城,建秦皇陵,進行了很多大工程,並沒有給人們太多休養生息的時間,而秦前又是春秋戰國的亂世,人們更是沒什麼休養生息的機會,經過可以說非常長時間的亂世,漢朝最需要的就是修養,這倒不是說打不過,而是隨時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局面,必須有一個和平的環境來喘息一段時間,於是採取和親的方式來求一個和平的環境。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漢朝對匈奴的小規模戰爭都是失敗的。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而唐朝就不一樣了 儘管隋末動亂,但是畢竟隋朝非常安定,經濟水平發展也很高,隋末動亂並沒有過於摧毀這些基礎,唐朝一建國就有很好的基礎,因此稍作整頓,就能爆發出非常強的力量,國力方面也支持。甚至有人說,唐太宗的貞觀之治都是建立在隋朝打下的基礎之下的。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絲綢之路的建立,其實很多人都忽視了,西域都護府打開了中原人對於戰略物資馬的大門,騎兵在古代就是戰力的象徵,而漢初並沒有太多的馬,馬的質量也並不高,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國才有了高質量馬匹的飼養場地和來源。

此外,這也和突厥和匈奴的戰力有關,其實無論什麼時候,戰爭的勝敗大多時候都是和國力成正比的。

蓝色星球ly
2018-01-29

漢初是中國歷史上最貧困的時期之一,當時連皇帝儀仗隊都湊不齊一樣顏色的馬,漢與楚進行了四年的慘烈爭霸戰,恰在這一時期,匈奴崛起,漢初面對的匈奴與秦時的匈奴強大了不至多少倍,劉邦當時已經殺了韓信,等於自毀長城,面對兵強馬壯的匈奴,自然就會失敗,而大唐正好撿了隋朝的果實,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時期之一,後人稱藏富於國,倉庫裡的糧食用到了貞觀中期,而考古學家稱發掘的隋代糧食居然還能發芽,隋代開拓了疆土,多次征伐周邊部落,對抗正值最強大時期的突厥汗國,,唐朝時突厥已經分裂,,唐初,唐朝曾經稱臣於突厥,而李世民也曾無奈與突厥立下渭水之盟,後來唐朝乘突厥受災之際果斷出兵滅了突厥,而唐朝對功臣待遇很好,李世民為他的將領修建凌煙閣,可見唐朝對功臣宿將的重視,唐初打破門閥制度,不像漢代將才必須通過士族或姻親選拔,所以唐朝將才如雲,軍事強盛,漢代初期騎兵也非常稀少,質量也比不上匈奴,唐朝騎兵繼承北朝,發展成熟,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超出對手,加上雄厚國力支撐,唐朝滅突厥是情理之中的

胡史乱翔
2018-01-29

這個問題要從漢初和唐初的國力對比上找原因。

西漢建國初年,漢朝的國力應該是比較弱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劉邦建立漢朝前,秦始皇剛剛結束戰國時期,建立了秦朝,要知道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年年征戰,而秦始皇統一後又是修築萬里長城又是修築阿房宮,隨後爆發了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也就是說從戰國到劉邦建國以來,戰爭和徭役基本沒有停止過。這就導致了漢初不論是從人口還是生產力上,國力都是比較弱的。

而唐初國力要遠強於漢初。自隋文帝一統南北以來,經歷十幾年的修養生息,國家的人口和生產力都有所發展,雖然隋煬帝修築大運河和農民起義,但比起秦漢之初來說還是好上不少,因此唐初的底子要強於漢初。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而對於匈奴和突突厥來說,都是遊牧民族,社會發展有限,戰鬥力應該差不太多。所以唐初有資本去對抗突厥。

另外一方面,漢初的時候中原大地上的騎兵還沒有怎麼發展起來,主要以步兵為主。到了唐初,經過這麼多年,中原王朝的騎兵肯定是有所發展的。所以說漢初主要以步兵對抗匈奴的騎兵,而到了唐初騎兵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可以騎兵對匈奴的騎兵,這也是另外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也值得一提。劉邦建立漢朝,對於功臣就開始了大清洗,比如說兵仙韓信被殺,留侯張良歸隱。而另一方面,唐太宗對於功臣算是非常仁慈的一個君王,當年跟著太宗打天下的那一班人馬還在,更何況還有李靖這個超級牛人在。因此客觀上來說這也是一個原因。

星城军机处
2018-01-30

漢時是純農耕文明對遊牧帝國,而唐時已經是民族大融合的末期,包括李唐本身已具有異族血統。

而對突厥等民族的優勢在隋就已經確立,真正的第一個天可汗其實是隋煬帝,不過他最後沒有善終罷了。

唐的強,其本身就繼承了隋的富強,而漢是幾百年的戰國時期,短暫的統一之後又是秦末農民戰爭,又是楚漢戰爭,完全是一個異常困難的時期,天子坐牛車,四匹一樣顏色的馬都找不齊。到漢武帝時期,歷經四代明君的積累,盡全國之力,才能打殘匃奴。

一個是繼承強大隋朝的財富,一個是滿目瘡痍從頭開始,當然又不能同日而語,論遊牧之強,皆曰匃奴,蒙古,而突厥尚有及,何況是分裂之突厥。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用户51240081605
2018-01-29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首先匈奴和突厥根本沒法比,匈奴實力遠超突厥。匈奴國土超過突厥而且控制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天山,祁連山等,這些地區盛產戰馬和牛羊,匈奴的戰略資源遠超突厥!第二,匈奴比突厥內部更加統一,突厥國內分什麼吉利可汗,突利可汗,阿史那部好幾個部落!而且這些將領比較軟骨頭,被唐朝打敗一兩次就投降了,這可能跟兩國關係並沒有到深仇大恨有關,也可能跟唐朝對突厥投降將軍的政策比較優惠有關。想想,匈奴對漢朝的漁陽,雁門,雲中,右北平都是屠過城的。所以漢匈之間的仇恨遠大於唐突的仇恨。第三,突厥兵力比不上匈奴,貞觀三年,吉利聯合突利等好幾個部落才率二十萬人南下滅唐,史上說已經是傾國而出。而匈奴的兵力在三十萬以上,整整比突厥多了十萬人。

再說說漢唐實力對比,漢朝建立前,滅秦和四年的楚漢戰爭,這兩場戰爭對於當時的中原地區和關中地區破壞是空前的,特別是楚漢在中原地區的拉鋸戰,時間長,範圍廣,空前破壞了中原地區的經濟。還有項羽滅山東的齊國,韓信滅魏國和趙國也使得這些地區破壞嚴重!而唐朝,李淵起兵很順利進入了關中,唐初的關中地區是沒有經過戰爭的破壞的,而且自從李淵進入關中到唐對突厥發動戰爭已經過了十幾年,唐朝也經營了關中十幾年,還有就是隴西地區和河套地區盛產戰馬,唐朝能夠得都戰爭的有效補充,實際上唐之所以能統一全國,很大的原因就是關中的經濟沒有被破壞和隴西及河套能提供優良戰馬!所以唐初的實力要遠超漢初的實力!這就是大致的原因!

天不怀疑海的深1
2018-01-30

本人還是比較愛好歷史的,對於這個原因來說,從我個人的感覺和理解主要存在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大的歷史背景

隋朝與秦朝相比,都是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兩個朝代,兩代之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二世而亡,秦朝立國14年,隋朝立國38年。秦朝統一和分卷500年的春秋戰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修長城,馳道,南征百越,中華民族從此大一統。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近400年的戰亂,修大運河,營建兩都,開科舉,興三省六部制,三徵高句麗。這兩個朝代都是偉大的朝代,但也都是歷史上邊一逝而過的朝代。

2.統一方式

秦朝的統一,是秦始皇利用10年時間,先後滅掉韓、魏、趙、燕、楚、齊六國,實現的大一統,那時候戰國七雄相互征戰數百年,各種勢力盤根錯節,統一六國耗費了大量的民力和物力,而之後有連續對匈奴,百越用兵,修長城,馳道,驪山陵墓,之後的秦末起義,數年的楚漢爭霸,項羽進入關中之後將秦宮,都城,府庫等一把發火付之一炬,劉邦建立的漢朝可以說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局面。

隋朝統一建國的過程相對平穩,當時只有南方一個南陳相對,並且統一的道路上基本沒有多大的阻礙,唐朝在攻入關中之後很好的保留了隋朝留下的遺產,雖說經過修建大運河,三徵高句麗,隋末唐初人口銳減,但是唐朝立國好幾年之後,隋朝庫房中遺留的糧食還沒有吃完。經濟條件在當時是比較完備的。

3.統治者的個人原因

漢朝立國幾乎可以說是一群流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揭竿而起,建立的國家,劉邦就是再會用人,總有一種歷史上所有農民政權的侷限性,開國之後對於有功之臣,清洗了不少,如果方式韓信攻打匈奴,可能不會大勝,但是最少應該不會有白登之圍,可能也能保證漢匈之間數十年的相對和平。

唐朝立國之後,李淵父子特別是李世民對於方式跟著自己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還是比較好的,李靖,李績都是歷史上的名將,衛列武廟十哲,雖然都是降將,但是李世民很好的用了他們,為自己以後的開疆拓土發揮了重大作用。

4.外部環境

漢朝時期的匈奴,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內部穩定,冒頓單于又是一位當世梟雄,匈奴面積遼闊,兵強馬壯。唐朝時的突厥,由於內部問題已經分裂成東西突厥,首領頡利可汗文治武功也是一位梟雄級別的人物,但是疑心太重,導致了突厥內部不和諧。又逢天災,此時的唐朝能一舉拿下東突厥,俘虜頡利也就不足為奇了。

綜上所述,漢唐對陣匈奴和突厥的不同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

方士的知识乐园
2018-01-30

漢拿下中原但是分封制下,國土大多還是分封制,劉邦能實際動員的相當有限。七十餘年的休養生息,不止是攢家當。先是掃除了各異姓王,後又通過削蕃等,包括七王之亂的動盪,武帝時漢才終於可以動員全國之力。而到了唐時,大一統已經是核心理念了。

繼承環境,楊廣是敗家子,可楊堅是中國歷史上最善於聚攏財富的小氣皇帝。李唐本身作為門閥,也有大量盟友支持。

外部環境,李世民對東突厥致命一擊是東突厥大雪災時進行的奇襲。李唐的戰爭思路是趁你病要你命,後來對高句麗戰爭時,一時間拿不下,但是高句麗饑荒。李世民就專門安排了輕騎,在之後數年,專門去屠戮高句麗的農夫,不讓高句麗恢復。

行风谈历史
2018-01-29

漢武帝時期匈奴依舊處於全盛時期,整個西域都屬於其控制範圍,而漢武帝硬生生將其擊垮:收河朔、開河西、通西域、滅南越、平東越、定西南、並朝鮮……為了不讓漢使受辱、為了帝國的尊嚴:發動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西征,最終勝利進軍中亞而返。
漢朝剛開始國力不足以蕩平匈奴,要休養生息七十多年。為什麼唐朝沒要多久就可以平定突厥?

漢武帝將西漢推向了全盛,同時也為後世的強盛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基礎:單于投降、稱臣、朝見;陳湯中亞擊殺單于郅支;班超敗貴霜帝國;曹操劃分匈奴為五部;匈奴人劉淵以“漢”為國號……儼然一個漢民族版的“成吉思汗”,比起作為和影響唐太宗還不是差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