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8 個回答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2019-03-30

《清實錄》《清史稿》對於弘時的記載都很少,許多方面都語焉不詳,似乎在和今人打啞謎一般。因此,關於弘時的問題,我們無法從史籍中尋找答案。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雍正帝在處置弘時之前為什麼問李衛而不問水平更好的張廷玉?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意思。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雍正帝,你是想把這件事公開,還是私下解決?很顯然,此事涉及兒子之間的爭鬥,雍正帝並不想公開處理。那麼,問張廷玉便顯得不那麼合適了。張廷玉是什麼人?宰輔之臣。皇帝與“宰相”之間的談話可不是普通老百姓嘮嗑,而且這還是涉及皇子之間爭鬥的問題。讓張廷玉如何回答?張廷玉的回答無論是正式還是非正式的,那都是政治表態,因為他的身份決定了他的話不僅僅只是一句話。以張廷玉的政治智慧,即便回答了,多半也是帶著雍正帝逛花園,饒一個大圈子,最後跟沒說一樣。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但是,李衛就不一樣了。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李衛十歲出頭便跟著潛邸時期的雍正帝,是雍正帝最親近的“奴才”,那是可以為了“主子”不顧一切的人。在雍正帝眼中,李衛不僅是臣,還是“自家人”。這種涉及兒子之間爭鬥的問題,雍正帝只能問“自家人”,不可能將之公諸於眾。同時,這樣的問題也只有為了“主子”可以不顧一切的李衛能回答、敢回答!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十三爺”胤祥作為雍正帝最信任的人,沒有之一。在當年經鄔先生點撥過之後便徹底“開竅”了,連他都不敢輕易捲入這些事情,直到臨終前才向四哥雍正帝斗膽說出了“在弘時身上看到了八哥的影子”這樣的話。胤祥尚且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即便雍正帝公開問,估計也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因此,雍正帝只能問李衛。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面對這種的問題,李衛也是“受寵若驚”了!都是“主子”的親兒子,到底該怎麼回這個話?於是,李衛先來了句虛的:“什麼事奴才都能為主子辦,唯獨這件事,奴才沒法說!”實際上,劇中此事的來龍去脈李衛是最清楚的,正是因為清楚,李衛知道自己說出去的話會引起什麼連鎖反應,更何況還涉及到皇子之間的爭鬥?但是,李衛是雍正帝的鐵桿“忠奴”,他不會為了自保就不顧“主子”雍正帝。於是,緊接著李衛又說了句抱怨康熙帝的話:“主子您別怪我說話得罪祖宗,要我說先帝爺實在太仁慈了,明知道八爺他們心術不正,還要高官厚祿的優待著他們,把問題都留給主子您。”這話明著說的是雍正帝兄弟之間的事情、怪的是康熙帝仁慈,但實際上是什麼意思呢?“主子”您不能再像康熙爺對您那樣給後繼之人留尾巴了,兒子們之間的爭鬥,還是在您手裡解決更好些!往深了挖呢?為了弘曆能順利接班,我建議“主子”您還是把弘時辦了吧!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不久之後,弘時被雍正帝祕密處決,就是電視劇在“小黑屋”裡發生的那一段。或許有人覺得,李衛的話這麼重要?這麼管用?居然能決定皇子的生死!其實並不是李衛的話管用,實際上雍正帝心中早已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只是想找到贊同者,哪怕只有一個也行。畢竟是處決自己的親兒子,任何一位父親都會有下不去手的時候,皇帝也不例外。雍正帝此舉,實際上是自己在給自己內心尋找一個狠下心來的理由而已,並不是真的要聽他人的建議。而李衛的一番話,恰恰是雍正帝彼時內心需要的,至少雍正帝內心為此會好過一些,起碼可以哄哄自己,我殺親兒子是為國!而這也最終讓雍正帝下定了處決弘時的決心。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真實歷史上有沒有這麼一段,不知道。即便有,基本上也不可能見諸史籍。史籍中對弘時這段時期的記載相當少,只說他和八叔允禩關係親密。允禩倒臺時,清世宗對此非常氣憤,索性將他過繼給了倒臺的允禩,和允禩一道被廢黜了宗室黃帶子身份。不久之後,弘時“暴斃”。怎麼死的?不知道,沒有任何文字記載。後來清高宗給出的父親清世宗處置三哥弘時的理由是他這位三哥“年少放縱,行事不謹慎”,至於真實原因,恐怕只有泰陵地宮裡躺著的清世宗自己知道了。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青灯问史
2019-03-29

康熙在世的時候,皇子們爭相奪嫡,攪得康熙焦頭亂額,很多時候,康熙都和張廷玉交心談心,問取意見。康熙駕崩之後,雍正即位,張廷玉還是得以重用,雍正對張廷玉的恩遇不比康熙遜色,張廷玉可謂兩朝忠臣,朝廷柱石。《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當弘時的問題逐步浮出水面的時候,雍正也開始焦頭亂額了,作為父親,雍正對弘時的行為一忍再忍,心疼藏於內心,很多事情都沒有追究他的責任。作為皇帝,他又不能看見弘時越走越遠,為內心既定的江山繼承人設置重重阻礙,讓新政功虧一簣。

先後有三個人對弘時的行為有個基本的態度。一個是雍正最好的兄弟怡親王允詳,臨死之際說:我總覺得,弘時的身上有八哥的影子。一個是弘曆,盡顯寬容姿態,實則早於圖裡琛形成勾連,時刻關注雍正的態度,弘曆所為,是要用雍正之手將弘時處決掉。第三個就是兩江總督李衛,這個從雍王府出身的家奴,官做得夠大,也是忠心不二,對雍正飲水思源百恩圖報,他一句只怪先帝太寬容,給主子留下了多少難題,將弘時徹底送下地獄。《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處置弘時,可以選擇永遠圈禁,也可以選擇貶為庶人,怎麼處置,其實都還是雍正說了算。而對於處理這類家事國事很混合的事,張廷玉在康熙時代就顯露出他高超的處事技巧和手段,這一點,遠比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李衛要高明得多,可雍正為什麼就沒有問問張廷玉的意見呢?當然,張廷玉是不會自惹麻煩主動去管這樣的事的。

這裡面是有原因的。《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一來弘時的行為觸犯了國法家規,到刺殺弘曆的時候,已經屬於那種家法難治,國法難容的皇子了。最惱火的就是這樣的人,要治他,他是皇子貝勒,有特權,不治他,又會犯下大禍。張廷玉是大清朝的高級打工仔,皇子奪嫡說到底是皇室內訌,是皇家的家事,雍正不像康熙那麼寬仁,願意隨時聽取意見。在雍正眼裡,這就是一件家事,既然是家事,就得自己拿主意處理,如果讓朝廷的重臣參與進來,搞得家國不分,搞得不好,就會牽連無辜,弄到派系意見不同,相互藉此攻伐,形成朋黨,就更不好處理了。康熙時代九子奪嫡派系林立就是因為家國不分產生的。雍正必須吸取教訓,不讓朝廷大臣參與進來,這是做得很對的。

那麼為什麼允詳和李衛就可以發言呢?允詳不說,因為他既是朝廷的重臣,還是皇室成員,和雍正是一家人,當然可以發言。那麼李衛呢?《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李衛是胤禛在江南賑災的時候收留的流浪兒,在雍正的栽培下做到了兩江總督的位置,是雍王府的嫡系。長期以來,李衛憑著他的忠誠、能幹做出了一般人沒做出的成績,拋開歷史,雍正實則已把他當作自己的心腹和親人看待,包括李衛的老婆小翠兒,雍正也是時刻問候關心,這樣的關係,早已突破了君臣的限制,而包含有父子之情。所以,雍正會問他。

但是這裡要強調的是,雍正問李衛,並非是最後的決策。對於如何處置弘時,其實在雍正的心裡早有計劃,只是因為父子之情,虎毒不食子,讓雍正糾結不已,問李衛,實則是雍正在尋找最後的“稻草”,以緩解內心的矛盾。《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二來弘時與張廷玉實際上是有瓜葛的。因為科場舞弊案,弘時是洩露考題的罪魁禍首,然後又是夾帶,張廷璐身為張廷玉的弟弟,最後被弘時出賣,被老八出賣,西市問斬。雍正對此不是不知道,這在他殺弘時的時候就說明了。而作為老油條張廷玉,對這件事是不是知道呢?很顯然,張廷玉是知道的,但是正因為涉及弘時,張廷玉只得忍住心中的憤懣,眼看著張廷璐被殺。對此,雍正不是沒有感覺,如果就此去問張廷玉的意見,雍正如何面對,張廷玉又如何面對,都是問題。所以,雍正是不會去問張廷玉意見的。

宋安之
2019-04-03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第215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

因為雍正在殺年羹堯的時候,已經問了張廷玉了,現在要換個人問唄。殺奴才年羹堯找大臣張廷玉問,賜死兒子弘時問心腹奴才李衛,不得不說雍正的帝王心術還真是高明!

接下來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雍正賜死弘時之前,曾經問過李衛的意見,這點恐怕很多朋友有點不太理解,為什麼雍正賜死兒子還要問人呢,偏偏還是問李衛,讓人有些費解。

其實跳開權謀之術的分析,以電視劇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隱性鋪墊,鋪墊出雍正為了新政,為了江山社稷,不惜殺死自己的兒子弘時。李衛是知道這個事件過程的人,所以電視劇的安排是讓雍正問這個知情者的意見,突出雍正內心的糾結,再突出雍正這個人其實還是還有人性的,不過為了新政為了江山社稷,只得狠心賜死兒子,不得不說電視劇在鋪墊劇情上面,還真是環環相扣,使一切都顯得很合理。

以權謀之術來說,雍正為什麼問李衛呢,而不是問張廷玉呢。畢竟張廷玉可是一個老成謀國式的人物,經驗上要比李衛這個後起之秀強太多了。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雍正的套路是什麼呢,很多已經決定的事情,總是喜歡象徵性問一下屬下,以顯示自己的無奈。比如說賜死年羹堯,雍正問的是張廷玉,賜死弘時,雍正問的是李衛,給人一種他是迫於無奈才殺功臣才殺兒子的感覺,還真是使人不得不服。

而且雍正問人也有套路,他問人的目的,不是在於讓別人幫他做決定,最多讓人出點建議,其實自己心裡早就有數了。只不過問人可以突出自己的無奈,顯示自己並不是那種生性薄涼之人。身為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當然不會是每次都問一個人的,是分開問的。而且經常問一個人,人家會這麼想你呢,你可高高在上的皇帝。

所以雍正是像年羹堯這種國事,問大臣張廷玉。像兒子弘時這種家事問心腹奴才李衛。是分情況問人,不同的事情問不同的人。

像弘時這種事情,他問張廷玉,恐怕也問不出來什麼結果的。

因為張廷玉是漢臣,他能一直被康熙和雍正所重用,不只是辦事效率很高,還能猜透皇帝的心思,但更會保全自己。

漢臣的身份,在當時很敏感,屬於是外人。在劇中可謂是處處有體現,比如說八王議政時,老九罵漢臣王文昭是滿人的一條狗,還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罵,絲毫不顧忌其他漢臣。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還有雍正登基以後,實施新政過程中,要求旗人耕地時,問道老八、隆科多、馬齊、張廷玉四位軍機處大臣意見,老八和隆科多是明確拿著先帝康熙定下的制度來反對雍正,馬齊身為旗人,也是不贊同。注意當時雍正問完老八問張廷玉,張廷玉就沒有開口說話,雍正就問隆科多和馬齊,等到這三個人都反對時,雍正只能抱著最後的希望再問張廷玉,希望張廷玉會替他說話,結果張廷玉說了一句“回皇上臣是漢臣,這件事還請皇上,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氣的雍正罵道“巧言令色”。

張廷玉在旗人這種事情,明白自己漢臣,寧願不支持雍正,寧願捱罵,都不敢發表意見。由此可見,漢臣地位之低,可見張廷玉的小心翼翼,旗人的事情,張廷玉都不敢表態,更不用說皇帝家事上,你指望張廷玉給你說什麼?

而且張廷玉這個人自保能力很恐怖的,不只是可以猜透皇帝的心思,更可以不著痕跡的儘量保全自己,使自己達到可以按著皇帝心思辦事,又可以儘量置身事外的。

像康熙時期的刑部冤案,老八夜審太子一黨的肖國興,寫下不利於太子胤礽的供詞,連夜送給康熙。康熙是怎麼做的呢,是找張廷玉談心,先是叫太醫為張廷玉的病重的兒子看病。又說道教育兒子的各種不容易,一時之間感慨萬千,然後再讓張廷玉去看那份奏摺,並且說道“這是八阿哥連夜遞上來的”。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張廷玉聽康熙這麼一說,就知道康熙的心思了,知道康熙對於親情的重視,又清楚老八肯定做手腳了,康熙不想追查太子。所以張廷玉開始了神反應,直接燒了奏摺,說道“臣並不知道有這麼個奏摺”。意思是我替你把奏摺燒了,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得了,而且奏摺這個證據沒了,我也說我不知道,你就放心吧。

這樣一來,張廷玉既做到了康熙心上。燒奏摺的事情也不至於傳出去,免得對太子不利的老八因此恨上自己,避免了捲入奪嫡之爭,很高明的。

還有雍正賜死年羹堯之時,問道張廷玉“你實話同朕說,年羹堯就真的該死嗎”。

皇上叫你說心裡話,大家看看張廷玉怎麼說的呢。

張廷玉是這樣回道的“回皇上,各省的督撫都上摺子說話了,這件事應該有個了斷了。皇上現在在整頓吏治,而年羹堯僅貪汙一項,就達四百六十萬兩之巨,何況還有大不敬之罪九,跋扈之罪十,種種罪名累計有九十二款之多,朝廷雖然有議功一說,但是功過相抵他仍然死有餘辜。人家叫你說點心裡話,你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還真是滴水不漏。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張廷玉接下來才說道自己個人意見,說道“我聽說年羹堯在杭州守城門,李紱摺子上說的一段話,至為透徹,年羹堯現在仍然穿著黃馬褂,昭示於城門之下,招搖於鬧市之中是何居心,無非是炫耀他平西北之功,示世人鳥盡弓藏之意,此人一日不去,皇上聖名就一日受到玷汙。意思是年羹堯一日不死,一日就會玷汙皇上你的聖名了,從這個角度下手,簡直是刁鑽,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家注意了,張廷玉是藉著李紱奏摺上的話說的,這是儘量將自己置身事外。

以張廷玉因為漢臣身份,這種既儘量按皇帝心思辦事,又儘量置身事外,小心翼翼保全自己的做法來看,指望他在雍正的這種家事上發表看法,恐怕你就是殺了他,他也不敢說話。

而且雍正是皇帝,不可能什麼事都問張廷玉的。賜死年羹堯問了張廷玉,賜死弘時再問張廷玉,豈不是顯得自己優柔寡斷,太無能了。

最關鍵的還有一點,那就是李衛是知情者,事件參與者,當時弘時派人刺殺弘曆,是雍正派李衛救的弘曆,李衛也清楚是弘時要殺李衛。而張廷玉可是什麼都不知道,正所謂家醜不可外揚,雍正總不可能再叫不知情的張廷玉過來,說一下來龍去脈,再問他該怎麼辦吧。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所以雍正問李衛是情理之中的,因為他是知情者。而且從親近上面來說,李衛是雍正的心腹奴才,能從小乞丐做到兩江總督,再看看同為奴才的高福和年羹堯等人,都一一賜死,也就是李衛的官越做越大,足以可見雍正對他的重視和信任,甚至把他當親人一般看待。

李衛這個人機靈更重要的很忠誠,要說他能達到兩江總督的高度,雍正對他的調教是一方面,鄔先生對於李衛的教導也是很重要,如果非要說誰是鄔先生的徒弟,那麼非李衛莫屬。

李衛是與鄔先生同年進入老四府上的,可謂是多年的交情了,像當年高福被賜死,外放的李衛在高福住的屋子裡傷心,鄔先生馬上把李衛叫出來,其實也算救了李衛一命,因為老四先讓李衛去楓晚亭找鄔先生,李衛卻去了高福那裡傷心,要老四知道了,指不定還要以為李衛是對他賜死高福有意見,所以鄔先生是救了李衛一次,並且教導李衛要好自為之,珍惜現在的頂戴官職。

鄔先生半隱以後,在李衛處當幕僚,更是教導了李衛不少。

在鄔先生的教導之下,李衛也是深得真傳。所以當雍正問起這個敏感問題時,李衛的表現可謂是滿分。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只見李衛護送寶親王弘曆回京以後,夜晚見到雍正時,好久不見的君臣二人感慨了一番,李衛哭著說道雍正又瘦了,雍正說道“你看,朕的手又溼又涼,你說的不錯呀,聯真是大不如前了,可是還有這麼多的事情,沒有做完朕這心裡急呀”。雍正這番話難得的說了一個事實,身為一個帝王,他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朝局,更何況是身體狀況如何,他當著李衛面承認自己身體不行,又說到還有這麼多事沒做心裡急的,其實隱晦的向李衛說他也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了。

做好鋪墊以後,雍正問道“暗殺弘曆的人是誰,你也應該知道了,你說說朕該怎麼辦呢”?意思是我時日無多了,這種自相殘殺的事情,我這個做父親的到底該怎麼辦呢。

面對這種家事,李衛沒法說,所以選擇了明哲保身,說道“什麼事奴才都能幫主子辦,這事奴才我,沒法說”。

雍正一聽,知道李衛不敢發表意見,說道“朕知道,朕不該問你呀,起來吧。連朕自己都難以委決的事,你又能說什麼呢”。

雍正接著說道“來朕給你看樣東西”。將曾靜策反嶽鍾琪的信給了李衛看。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李衛看完疑問的說道“主子這信裡說的是誰呀,又害父害母殺兄殺弟的,還貪財好色”?

雍正說道“不知道吧這個人說的就是朕”。

李衛疑惑而生氣的說道“怎麼會,哪條瘋狗敢這樣辱罵主子”?不得不說,不論李衛是不是真心的,最起碼面子上喜怒哀樂是表現的很完美。

雍正接著說道“這個人叫曾靜,是湖南的一個老生員,他寫這封信給嶽鍾琪叫他起兵謀反”。

李衛問道“人呢在哪兒”?

雍正回道“押解到京裡來了”。

李衛有些狠厲的說道“您把這條瘋狗交給奴才,我把他的牙一顆一顆拔下來”。

雍正開始訴苦起來,說道“其實說朕壞話的,又豈止這個曾靜呢,那些被朕新政斷了財路剝了特權的人,又有幾個不恨朕,有幾個不說朕的壞話,可朕也沒想到啊,他們居然把朕編排得如此不堪,除了說朕謀殺先帝逼死母后,還說朕每天都喝得酒醉醺醺,每天晚上要翻幾次牌子。更有編得出奇的,說朕的待衛是什麼血滴子隊,圖裡琛帶著這個隊,想殺哪個大臣使個眼色,夜裡就派人去殺了”。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李衛大怒說道“放屁”。

雍正繼續訴苦道“可恨的是,大理寺和刑部都不願審理這個案子,他們上摺子說,如此悖逆之言,非臣下所敢,其實他們心裡,何嘗不是幸災樂禍”。

李衛說道“主子您把這個案子交給奴才,奴才有法子叫這幫瘋狗知道厲害”。

雍正說道“你審不了啊,因為散佈朕這些謠言的,其實啊,就是朕的那些弟弟”。

李衛驚訝的說道“是八爺他們”?

雍正說道“沒錯,許多謠言都是阿其那塞思黑,那些發配到雲貴的門人們沿途散佈的,朕已有旨意,朕決定親自審理曾靜,他們想看朕的笑話,朕沒有笑話讓他們看,朕要讓天下人都看一看到底是不是他們說的那樣”。

雍正洋洋灑灑說了這麼多,其實是說出了老八他們禍害無窮,給自己造成了如此之大阻擾的意思,讓不敢發表意見的李衛看看,看看奪嫡的遺害太大了。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李衛一驚,也明白了雍正的意思。但李衛還不能直說,畢竟是鄔先生教導過的人,李衛換了一種說法,站起身來,彎腰說道“不是奴才斗膽敢說祖宗的不是,先帝爺千般都好就是太寬容了,明知道八爺他們一個個心術不正,還一個個親王貝勒的加封,把這些難題都留給主子了。意思是我明白您老人家的意思,您看看先帝就是因為太好了,把難題留過下一代了,您自己想想吧。

雍正一聽,李衛說的有理,馬上順著杆子往下爬,說道“你說的有理,不管多難為了新政,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朕不能再把難題留給後人吶”。就這樣雍正本來就下定決心殺死弘時,成為了李衛勸說,使人不認為自己是生性薄涼,而且為賜死弘時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君臣二人的談話也使弘時的命運被決定,次日弘時被賜死。到了雍正駕崩,弘曆順利繼位,沒有諸如他父親雍正因為奪嫡的各種煩惱。

我是宋安之,主打歷史文章和分析經典電視劇中隱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筆下,我們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這麼有緣分,正好讓你看到我的文章,那麼還請繼續這種緣分,點個贊關注一下吧!

第215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风雪梦不逝
2019-03-31

張廷玉是康熙年間進士出身,到了雍正朝張廷玉更是備受重用,位極人臣,保和殿大學士,軍機重臣,這一個個頭銜,確實代表了張廷玉的水平。張廷玉會做人,會做官,這才節節高升。從學問與做人、做官來看,張廷玉的水平的確高於李衛。李衛不管是在正史還是《雍正王朝》中,其學問和官位是遠遠不及張廷玉的。乾隆年間,張廷玉病逝後,最終配享太廟,李衛卻在乾隆朝非常尷尬,李衛死後,乾隆還命人推倒了他的塑像。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儘管如此,有一句老話說的好清官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帝王的家事。

雍正王朝中,張廷玉作為謹小慎微之人,深諳明哲保身之道,張廷玉能猜透康熙皇帝的心思,卻不一定能猜透雍正的心思。因為雍正比之康熙,可是腹黑多了。雍正上臺後就拿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開刀,張廷玉還得默默的前去觀刑,這也給張廷玉提了醒,冷麵王名不虛傳,在雍正皇帝面前,江山社稷和皇權大於一切,張廷玉並不能隨心所欲,想幹啥就幹啥。

張廷玉只能小心翼翼,撅起尾巴做人,他勸說雍正殺年羹堯,是在朝中大臣競相上書後。八爺黨企圖行八王議政,架空雍正,張廷玉也是在最後才站出來。這說明什麼,說明張廷玉善於待機而動。在雍正面前,他絕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現在弘時已經無法無天了,刺殺弘曆,就算雍正討教於張廷玉,張廷玉也不敢第一個站出來妄議雍正的家事,更別提如何如何處置弘時了。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雍正瞭解張廷玉的心性,所以他沒有去問張廷玉。因為雍正知道,張廷玉那裡肯定沒有雍正心中想要的答案。而李衛則不同,李衛出身於雍親王府,憑著自己的忠心與政績,做到了兩江總督,封疆大吏的位置。李衛可以說是雍正的半個家人,李衛與雍正的感情深厚,可以說他倆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雍正向一位家人、一位親人詢問家事,這是名正言順,合情合理的。

李衛敢第一個站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且敢於行動。可以說,李衛是敢為天下先之人。科場舞蔽案,他敢帶兵包圍考場,曾靜大逆不道,他更敢衝到天牢去毆打曾靜。由此可見,李衛的勇氣勝張廷玉百倍。

"先帝爺千般都好,就是太寬容了""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李衛就是敢言他人所不敢言。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雍正也似乎得到了滿意的答案。為了給弘曆留下一個安定的基業,雍正徹底消除了對弘曆不利的因素——弘時。這其中,李衛扮演了重要角色,正是因為李衛的直言,雍正才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文/風雪夢不逝

點贊關注,鴻運當頭

达摩说
2019-03-30

對於弘時,雍正心中確實是難以委決。畢竟是自己的骨肉,不能說殺就殺。但弘曆也是自己的兒子,而且弘曆能否順利繼位,關係到新政能否繼續下去,關係到大清帝國的未來,這讓老邁的雍正更加糾結。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那麼,為什麼雍正願意在這個問題上詢問李衛的看法,而不是張廷玉呢?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因為李衛是奴才,是自己人,而張廷玉是職業官僚。李衛從12歲就開始跟著雍正,在潛邸效力,從小叫花子一步步成長為封疆大吏。從某種意義上,李衛不僅是雍正的臣子和奴才,更是家人,是親人,所以雍正在自己難以委決的時候忍不住詢問李衛,是正常的。而張廷玉是一個職業官僚,他忠於皇帝,忠於工作,但僅僅作為一個臣子,雍正才不會主動就自己的家事去向他諮詢。即便雍正真的問了,張廷玉肯定也會避而不答,因為臣子捲入皇家家事,這歷來都是大忌。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再有一點就是,李衛親歷了弘曆遇刺一案,他與圖裡琛一道追趕弘曆,並貼身保護弘曆。作為親歷者,李衛最清楚這其中的內情,而張廷玉一直呆在朝廷裡,對弘曆遇刺一事的具體情況並不清楚。

老湖侃历史
2019-03-29

在我們的印象裡張廷玉是兩朝重臣,還是宰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在康熙時期,康熙有什麼大事也總是和他商量。而李衛一開始只不過是個小乞丐,大字不識一個,後來遇到四爺,做了四爺的潛邸奴才,這才有了後來的升職。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的,張廷玉學識再淵博,所處的位置再重要也只不過是臣子,是皇帝的奴才,是外人。而李衛出身再怎麼不好,他也是打小跟著四爺,時時刻刻忠於四爺的人,就好比一開始他給自己的兒子起名“李忠四爺”一樣,雍正也喜歡他,早已經把他當做兒子一樣看待了。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其次,當時科考舞弊案,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被牽連殺頭,他未必不知道是弘時在背後搗鬼,所以這讓雍正怎麼好意思去問張廷玉。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红雨说历史
2019-03-29

張廷玉是《雍正王朝》中的兩朝肱骨,得到了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重用。對於張廷玉來說,康熙皇帝對他的信任要遠遠的多於雍正皇帝。刑部貪汙案八爺舉報太子,康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問張廷玉該怎麼辦,最後張廷玉燒了八爺的奏摺。康熙南巡,最後病逝身邊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張廷玉,康熙還曾經關心張廷玉孩子的病情,可以說康熙和張廷玉亦君臣亦知交。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到了雍正時期,說到底張廷玉,馬齊這些都是先帝留給自己的臣子,雖然都可以稱得上大用之才,卻不是自己的貼心心腹。舉一個事情張廷璐因為科舉舞弊案,被殺的時候,雍正雖然等了張廷玉的奏摺,但是最後斬張廷璐的時候,他絲毫沒有考慮到張廷玉的感受,讓張廷玉到現場觀看。等到這位兩朝重臣,手心冒汗,雙手發抖的時候,他才意識到,和張廷玉說,忽略了你的感受。總感覺雍正讓張廷玉觀斬是殺雞給猴看,畢竟是他的親弟弟,怕他做出什麼出格舉動。或許也是心裡發現自己身邊重臣的弟弟讓自己剛剛登基就“差點下不了臺面。”從另一方面說張廷璐和紅石的關係,或許也要雍正對張廷玉一絲顧忌。張廷玉也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雍正不是康熙,所以對這件事也不會提出什麼意見和說法。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雍正刻薄寡恩的性格,滿朝臣子和天下人都是知道的,所以十三爺死的時候說“從三阿哥弘時身上看到了八哥的影子。”這是十三爺臨死前的忠告,但是十三爺還有另一句話:“這件事如果我不說,就沒有其他人敢說了”。或許十三爺這句話憋了很久,畢竟十三爺已經聽了鄔思道的建議,一路走來收斂了鋒芒,但是終究還是累垮了自己。臨走的時候,十三爺大膽的說出了這些話,畢竟這些話非常可能給雍正造成父子失和,懷疑皇上的兒子這可是不給皇上面子的事情。所以說來說去,也只有和雍正皇帝關係最好的弟弟,十三爺才能提出來。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我們再來說說為什麼要問李衛?因為李衛剛剛親身經歷了這件事情,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是他親自護送四阿哥弘曆回來的。如果這時候雍正要把張廷玉傳到宮裡邊問這件事的情況,張廷玉肯定會說不知道,難道雍正還要講一講,最後問三阿哥弘時要派兵刺殺弘曆,你說我該怎麼辦?家醜不可外揚,這也顯得這個皇帝太慫了吧,所以這件事的消息肯定是封鎖的,即使下臣門知道了也不會隨便亂說和宣揚。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李衛不僅親身經歷了這件事,而且李衛是對雍正最忠心的人,也是雍正的心腹,從11歲開始就跟著雍正一直做到現在的兩江總督,感覺李威被雍正當作半個兒子來看待。李衛每次一見雍正就容易流眼淚,就可見他們的感情很深厚。雍正交給李衛的事情,李衛幾乎沒有一件辦砸的,而且完成得十分完美。所以工作問李為,其實就是和李衛聊一聊,這個家事該怎麼處理?但是李衛也沒有給出正確答案,畢竟這是主子的兒子們,趕緊下跪,只是說了一句

“什麼事情我也能給組織辦,但是唯獨這件事,奴才沒法說”。

但是很多人說,李衛是雍正殺死三阿哥的關鍵人物。那是因為後來雍正給李衛看了,曾靜罵雍正的話,並且從雍正口中得知,這些都是八爺的門人在回家的途中沿路散播的。這一下就氣壞了李衛,畢竟李衛是十分忠於雍正的,罵雍正比罵他自己還要生氣。所以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主子,你也別怪我說話得罪祖宗,要我說先帝爺,也實在太仁慈了,明知道八爺他們心術不正,還要高官厚祿的優帶著他們,把問題都留給主子您。”

說完這一句話,雍正一下子就下定了決心,說是啊,是不能把問題留給後代,所以,第二天,弘時就被解決了。其實,雍正要怎麼處理宏實,他心裡已經有數,只是他缺一個認同,李衛無意的話,就給了他這一份認同。

文/紅雨說歷史

炒米视角
2019-03-30

在《雍正王朝》裡,弘時的爭儲不擇手段,突破雍正底線的事實,開始逐步暴露並被雍正掌握的時候,雍正對於如何處置弘時是難以委決的。也實在難以主動跟旁人開口提及此事的,但唯獨主動問了李衛意見。

那麼雍正為何會徵詢李衛的意見?實際上雍正的初衷並非徵詢李衛意見,而是另有其人。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這個另有其人不是別人,而是鄔思道。
大家就納悶了,鄔思道早就跑了,問李衛怎麼就成了問鄔思道?

雖然鄔思道離開了雍正,但是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雍正的每一個關鍵決策點上,都有鄔思道的身影。

在雍正即位之初的“山西藩庫造假案”中,正是鄔思道及時發現了貓膩,幫田文鏡點出了問題所在,使得雍正沒有在急於求成的道路上繼續走錯。

在西北平叛“撫遠大將軍”的人選上,借李衛的口,十三爺胤祥是合適人選,但主子現在離不開他,“現成的人選”年羹堯便走馬上任了。

年羹堯所謂“燈下黑”無法找到叛軍與之決戰,也是鄔思道壓糧,去挑破戰機,結果大勝。

而在年羹堯的結局上,也是李衛說,鄔先生早就說過年羹堯這個奴才遲早闖出天大的禍事來。

當初雍正微服私訪到河南,目的就是希望當面得到鄔思道對年羹堯的處理給個“建議”的。然而鄔思道算到了,卻故意跑了。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刺殺弘曆的人是誰?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還能有誰?但是雍正還是拿這句故意問李衛,一來李衛的確比較貼心,自己拿他與別個不同。二來主要的是希望從李衛的嘴裡,得到鄔思道此前對此局面有沒有做過什麼判斷,有什麼建議。

然而一問出口,雍正就有些後悔了。這種事情,鄔思道怎麼會和李衛說呢?說了李衛又怎麼敢回答呢?

李衛要是說鄔先生說怎麼怎麼解決,那樣一來,你和鄔思道有聯繫,卻不上報,還私下議論立儲之事想幹啥?

所以說“朕知道,朕不該問你,你起來吧。連朕自己都難以委決的事,你又能說什麼呢?”

但是意外發生了,李衛的回答堪稱完美。表面看起來,顧左右而言他,實際上什麼都說了,不但說了,還替雍正做了決定。李衛可謂得到了鄔思道的真傳了。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先帝爺千般都好,就是太寬容了!明明知道八爺他們使壞、使絆子,還要加封他們親王貝勒,這不是,到您這裡麻煩了,把這些難題都留給主子了!”

雍正豁然開朗,一語定乾坤。那就是不能把麻煩留給弘曆。那麼弘時的命運就定格了。

而在這件事情上, 即便是胤祥這樣關係非常深厚的,予以無限信任的角色,雍正也沒有主動打來話匣。

反而是胤祥臨終前將自己的擔憂訴說給雍正,令雍正大為感動。 而即便是胤祥很雍正說這話的時候,這話也只是說三分留七分。“現在看來弘晝是暫時是沒有這個想法的。”每一句話看似說別人,實際矛頭都是指向弘時有意爭儲。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但是對於如何處理,胤祥並沒有提出具體解決方案。這個難題他也無法給出答案。所以雍正這事實際上是憋在心裡,無法與他人訴說,也明白這事沒有人能替自己當白手套。

胤祥都如此,何況張廷玉呢?這事沒法與張廷玉商量,因為不會有結果。

當年深夜,胤禩祕奏肖國興供詞。康熙深夜嘆息無眠,於是踱步到內閣值班張廷玉處。旁敲側擊地拿關心對方兒子說事,以希望張廷玉能夠以父親的角度來考慮他的處境。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張廷玉的兒子有病尚且可以用藥來醫治,而自己的兒子怕是已經無藥可醫了。 而有國器之稱的張廷玉則很快明白康熙是在指的“九子奪嫡”。而當康熙將胤禩的祕奏遞給張廷玉,張廷玉只打眼看了幾個字,就明白這是胤禩要倒胤礽的灶。這事情無論是何結果,最終傷痛的都是作為父親的康熙。

所以他燒了祕奏,說自己從來不知道有這麼一份奏摺。康熙一開始驚訝,說你竟然敢燒奏摺,但是很快就明白了張廷玉的用意,燒奏摺就是他對這件事情的表態。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於是康熙就坡下驢,立馬妥善安排,讓圖理琛連夜押送肖國興去盛京。後來張廷玉實際上代表了原著中的方苞,是康熙在立儲問題上的嫡系人馬。

所以張廷玉這種高級別的自保暗示大法,康熙是能夠秒懂的,而雍正則未必了。

而《雍正王朝》到了後期,刻意將張廷玉和馬齊描繪老態龍鍾,然後淡出劇情。用意很明確,張廷玉不是沒本事涉足下一代的奪嫡之爭,而他們在劇中只代表上一代的智慧。其實,即便雍正徵求張廷玉意見,結果也會和沒徵求一樣。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解讀因為他弟弟張廷璐在“恩科舞弊案”中和弘時的瓜葛,實在沒必要,因為劇情根本沒任何證據顯示雍正知道了弘時參與了恩科舞弊案。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雍正王朝》張廷玉比李衛水平要高,如何處置弘時,雍正為何問李衛不問張廷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