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據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陳彭年、丘雍編修《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記載:張氏出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犍為、沛國、樑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本自軒轅第五子回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

據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陳彭年、丘雍編修《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記載:張氏出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犍為、沛國、樑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本自軒轅第五子回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

清儒邑人張澍亦云:吾張氏之在涼也,遠矣。(唐音韻學家)孫愐言張氏有十三望,武威在第六,而張氏譜圖言張氏有四十三望,武威也在第六。


涼州文化 | 涼州張姓述略


張姓,是中華民族最大的姓氏群體之一,又肇始於我國上古時期,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直至當代,上下五千年,且分佈極廣,遍及全國及世界各地。張揮為該姓始祖。

據河南濮陽《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碑記》載:“僅拜相者尚以群計,為將帥治郡國者不勝枚舉,於科技、醫學、藝文諸領域中亦不乏大家,燦若繁星,實為開創華夏文明之望族。”

十六國時期後涼建立者“太上皇”呂光有言曰:西土涼州張姓多勇士、謀士、奇士者也。稱王稱帝冠於他姓。

考其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255-314年)建立前涼國。若以前涼(313-376年)為例,張 茂 5年 ;張 駿 22年; 張重華 9年; 張耀靈 1年; 張 祚 3年;張玄靚 9年;張天錫 12年。歷7帝,凡63年,建都姑臧。可見,後涼太祖呂光其言不虛也。故本文僅對本土張姓源流、人物、藝文、譜籍廣為蒐求,詳考於後。以補涼州姓氏文化之缺憾。

(按):關於“前涼”起始有二說:其一,歷四世八主,共六十年。其二,歷五世九主,共七十六年。《春秋別本》:張軌以晉永寧九月辛巳歲牧涼州,至天錫敗亡之歲,歲在丙午,八主,七十六年。即從晉惠帝永寧元年(301年)張軌出任涼州刺史始至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張天錫出降前秦止。


涼州文化 | 涼州張姓述略


一 張姓源流及遷徙分佈

據清代關隴姓氏學家張澍著《姓氏尋源·卷十七》載:張氏 《廣韻》》雲:出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犍為、沛國、樑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本自軒轅第五子回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風俗通》雲: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

《張氏譜圖》雲:有安定、范陽、太原、南陽、敦煌、武威、上谷、沛國、樑國、滎陽、平原、京兆、清河等四十三望,大抵皆良之裔。故唐初定清河為乙門。

另據宋鄧名世著《古今姓氏書辯證》記載:“唐有安定、敦煌、武威、太原、南陽、修武、上谷、樑國、滎陽、平原、京兆等四十三望,大抵皆留侯遠裔。”

又據清陳廷煒《姓氏考略》雲:“張姓有十四望:清河、南陽、吳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陽、犍為、沛國、樑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

得姓始祖:

張揮,號天祿,青陽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發明者。因弓箭的誕生對社會影響大,所以黃帝封揮為弓正,職掌弓矢製造。後又取弓長之意,賜姓張於濮陽,封地清河。後逝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因此,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

張姓氏族最早活動於“尹城青陽”,古地在今河南濮陽和河北清河一帶。西周、春秋戰國時期,張姓人群主要活動於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區。

秦漢是張姓向四周發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時期。張姓在秦初進入了四川,再西進甘肅、寧夏等地。張姓人群活動地區迅速發展到整個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區,成為當時北方地區的第一大姓。

二 張姓郡望 堂號

1、郡望:

武威郡、敦煌郡、安定郡、清河郡、范陽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陽郡。

2、 總堂號:清河堂

堂 號:百忍堂:

唐代名士張公(名藝,壽張人,生於唐高宗時)(張氏八世祖)修身養性,以和為貴,以忍為上,一生處處講忍讓,因而家庭和睦、團結友愛,以至九世同居共財,遠近稱頌。事情傳到唐高宗那裡,麟德年間,唐高宗祭祀泰嶽路經鄆州曾親臨其家,詢問他保守家業、和睦宗族、九世同堂的祕訣,他只寫了100多個“忍”字作為回答。高宗從中悟出了治國起家的大道理,深為感動,親書“百忍義門”四個大字旌表。“百忍”遂成為張氏家族的徽號,其後人遂以“百忍堂”為其堂號。

張旭題詩曰:“張公書百忍,唐朝著勳名。天子躬親問,旌表懸門庭。洪都是故郡,清河脈長存。兒孫須當記,族遠詩為憑。”

3、堂聯

九居世澤;百忍家聲。

(全聯典指唐代張公藝,九世同居,高宗封禪泰山,過其宅,問本末,公藝書“忍”字百餘以進。)

輪奐善頌;孝友傳芳。

(上聯典指晉代獻文子成室,張老頌曰:“美哉輪哉!美哉奐焉!”。下聯典指周朝張仲,性孝,與尹吉甫為友,流芳百世。)

兵書三卷橋邊授;忍字百篇家內藏。

(上聯典指西漢張良事。下聯典指唐代張公藝事。)

弓力千鈞東風勁;長空萬里北斗明。

(此聯為鶴頂格析“張”姓拆字聯,上下聯句首嵌入“弓”、“長”,合而為張。)

出使窮源,槎泛鬥牛之畔;勸農致富,民興麥秀之歌。

(上聯典指西漢外交家張騫,下聯典指東漢漁陽太守張堪。)


涼州文化 | 涼州張姓述略


張氏宗譜

三 張姓人物誌(選錄)

據清儒張澍著《涼州府志備考》載:張憲、張江、張奐、張猛、張既、張瑍、張軌、張實、張茂、張駿、張重華、張靈耀、張祚、張玄靚、張天錫、張琠、張淳、張義、張覬、張珍、張湛、張守珪、張悛、張濟、張繡(子泉)、張昶、張資、張捷、張琮(曾祖誼、祖皓、父辯、子振)、張譚、張忠等38人。

又據張澍《續敦煌實錄》載:張恭、張世度、張諮、張資、張禧、張斌、張植、張衝、張耽、張頎、張穆、張湛、張氏、張孟明、張慎、張邈、張體順、張披、張衍、張策等23人。

又據邑人樑新民著《武威歷史人物》載:張俊哲、張爾戩、張爾周、張玿美、張美如、張澍、張寔等7人。

又據《武威通志·人物卷》載:張達、張翽、張奮翼、張兆衡、張澂、張汲三、張開選、張全才、張漢風、張邦傑、張振堂(少將)、張祥(少將)、張開勳、張勤河、張貴生、張景發、張嚴德、張全年、張輝、張鈞、張承浩、張宗命、張福甲、張兆奎、張同澤、張天德等26人。

以上史志,共載張姓人物約94人。凡重名者錄前不錄後。

(按):從張澍《涼州府志備考》和《續敦煌實錄》二書之“人物誌”來看,張澍幾乎把清乾嘉前歷朝入涼的張姓名士羅致無遺(多達60餘人),這在一般史志中是很少見的;而且前面對張姓源流亦不吝筆墨,詳加考述,顯見張澍對張姓人氏格外關注。


涼州文化 | 涼州張姓述略


四 前涼皇儲世襲表

一世:太祖張軌 長子張寔 明王 271——320

二世:高祖張寔 弟弟張茂 成王 320——324

三世:太宗張茂 侄子張駿 文王 324——346

四世:世宗張駿 二子張重華 桓王 346——353

五世:世祖張重華 子張曜靈 哀王 353——353

伯父張祚 威王 353——355

六世:高宗張祚 侄子張玄靚 衝王 355——363

伯父 張天錫 悼王 363——376

七世:悼王張天錫子張大豫 平王? ——386

五 張氏家訓 家風

張姓家訓的先祖首推東漢名將張奐。張奐還是一位著名文學家,他少年時就胸懷大志,要“立功邊疆”,及為將帥,功勳卓著。他教子極嚴,即使在臨終前仍留下遺訓:“奢非晉文,儉非王孫,推情從意,庶無咎吝。”張奐諸子皆恪守父訓,很有出息。其中尤以張芝最出名,史稱他“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學,文為儒宗,武為表將,好稱張有道”。

《遺命諸子》/張奐

吾前後仕進,十要銀艾,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通塞,命也;始終,常也。但地底冥冥,長無曉期,而復纏以纊綿,牢以釘密,為不喜耳。幸有前窀,朝殞夕下,措屍靈床,幅巾而已。奢非晉文,儉非王孫,推情從意,庶無咎吝。


涼州文化 | 涼州張姓述略


于志寧撰《張琮碑》

《誡兄子書》/張奐

後漢張奐誡兄子書曰:汝曹薄祐,早失賢父,財單藝盡,今適喘息,聞仲祉輕傲耆老,侮狎同年,極口恣意,當崇長幼,以禮自持,間敦煌有人來,同聲相道,皆稱叔時寬仁,聞之喜而且悲,喜叔時得美稱,悲汝得惡論,經言孔於鄉黨,恂恂如也,恂恂者,恭謙之貌也,經難知,且自以汝資父為師,汝父寧輕鄉里耶,年少多失,改之為貴,蘧伯玉年五十,見四十九年非,但能改之,不可不思吾言,不自克責,反雲張甲謗我,李乙悉我,我無是過,爾亦已矣。

作者簡介:陳有順,字仲達,武威市涼州區發改局退休幹部,中國民俗學會會員,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研究員, 隴右姓氏文化與譜牒研究學者。先後在《甘肅日報》《甘肅文史》《民主協商報》《甘肅經濟日報》《甘肅工人報》《武威日報》《尋根》《譜牒學論叢》《回族詩刊》及《今日頭條》等省內外報刊雜誌發表散文、詩歌、雜文、報告文學及文史作品等300 餘篇。著有《隴右陳氏文史考》、《甘肅武威·陳氏族譜》等。

責任編輯:吳燕


涼州文化 | 涼州張姓述略


涼州文化網已正式開通


涼州文化 | 涼州張姓述略


把時間交給閱讀


涼州文化 | 涼州張姓述略


涼州文化研究

一個有文化溫度的公眾號

❖ 版權歸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所有,只能用於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本品須經同意,違者必究。

❖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文章轉載自“涼州文化研究”微信公眾號。 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標題和內容。

❖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