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而不是因為蜀國和吳國國力不如曹操的魏國。最終耗死了?如果關羽沒死一切發展順利。那蜀國有機會麼?畢竟從無到有也不容易。還有,秦始皇靠著先輩們打下的基礎統一六國。名揚天下。漢武帝也是靠父輩們打下的基礎橫掃匈奴。同樣成為千古一帝。為什麼曹操兒子滅了其他二國,卻很少有人稱讚他?
10 個回答
渔耕樵读
2019-05-28

諸葛亮的戰略佈局

當然有機會,如果完全沒有機會,諸葛亮豈不是成了欺世盜名的大騙子,劉備豈不是成了三國時期最大的傻子?劉備當然不是傻子,他只有相信諸葛亮的戰略佈局,才會任用諸葛亮的。

在劉備的鼎盛時期,勢力範圍是遠遠大於劉邦在漢中之時的。當然了,西楚的勢力範圍也遠遠沒有曹魏強大。但是項羽擁有天下最強的軍隊,而且還把秦國一分為三,分別任命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去監視劉邦,而且秦末名將章邯最靠近劉邦。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建安二十二年,劉備發動了漢中之戰,漢中之戰持續了兩年之久,直到建安二十四年,以劉備的勝利而告終。劉備佔據漢中,距離長安也是一步之遙。

兩個月後,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圍困了襄陽,距離許昌也不遠了,何況中原無險可守,曹操都打算要遷都了。在《三國志》中記載,關羽在水淹七軍後,曹操非常恐懼想要遷往河北。

秋,大霖雨,漢水氾濫,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東面關羽兵鋒直指中原,如果襄陽被攻破,中原無險可守,曹操只能避其鋒芒,曹操若是失去中原,豫州和徐州就被切斷了和曹魏的聯繫,必然會失去豫州和徐州。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再看北面劉備距離長安也只有一步之遙,他當時的形勢可是比劉邦在漢中的時候好多了。如果劉備能佔據長安,那他不但能得到關中,同時也切斷了涼州和曹魏的聯繫。涼州歸屬劉備也早晚的事。到時候完全是另一個局面,這一切都是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戰略佈局走的

待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移向宛洛(洛陽),將軍親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長安),百姓豈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本來就是諸葛亮計劃的一部分(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移向宛洛)。按照這個計劃,劉備完全有可能平定天下。有些人非要說蜀國弱小,魏國強大,所以他一定贏不了。難道項羽不比劉邦強大嗎?按照你的觀點是不是劉邦也應該乖乖地在漢中等死?那打仗還有什麼意思,大家聚到一塊,對比一下勢力,弱的直接投降,不就好了嗎?

劉備為什麼要攻打東吳

劉邦還定三秦是走向稱霸天下的第一步,是由韓信幫他實現的,但是劉備直到死也沒完成這第一步,諸葛亮進行了五次北伐,他的目的其實和劉邦還定三秦的目的是一樣的,只不過沒有成功而已。

對於劉備來說,關羽戰死是痛心的,但是失去荊州更是痛心。因為這導致了《隆中對》戰略重要的一環出現了問題,他也迫切希望收復荊州,補上這個漏洞。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劉邦能順利走出漢中,一個原因是韓信策略得當,另一個是項羽因為齊國之亂無暇西顧。而劉備想要順利的出關中,也需要另一路大軍牽制曹操,而且還必須打的曹魏無暇西顧,就像關羽直接威脅到許都那個地步。

東吳未必願意做這個出頭鳥,不過從孫權的戰績上來看,這傢伙即便是想做那個出頭鳥,也沒那個能力。所以他要奪回荊州也是戰略的一部分,為關羽報仇也只是口號罷了。

曹丕為什麼得不到稱讚

至於你說的曹操的兒子曹丕滅吳,蜀兩國完全是無稽之談了。蜀國滅亡是在公元263年,曹魏在公元249年發生了高平陵之變,大權早就落在了司馬家的手上。這個時候,曹丕的早死了,滅掉東吳和蜀國的是司馬家。

何況曹操在世的時候,雖然沒有滅掉吳,蜀兩國,但是軍事上的主動權一直在曹操手裡。但是曹操死了以後,主動權逐漸到了蜀國。如果這樣也能被稱讚,那才奇怪了。

小鸿哥
2019-06-02

我認為是的,蜀漢損失太大了。公元219年是蜀漢政權勢力達到頂峰。這時蜀漢據有荊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益州全境。人口在一百六十萬左右,軍隊十六萬左右。這時曹魏東吳蜀漢實力對比:6:2:2(按人口,曹魏四百一十萬、東吳有人口一百八十萬。還有遼東有三十萬人。公孫淵雖然向魏稱臣,但並不受魏國直接控制。公元238年後魏國才直接控制。三國加上遼東總人口七百六十萬。這個本人持質疑態度。但沒有實際數據,所以以三國統計人口數據為準。我覺得隱藏人口應該是遠少於統計人口。)蜀漢勢力達到頂峰後急轉直下,連續丟城喪師。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荊州丟失損失:在劉曹爭奪漢中時,南陽郡有人叛曹。又有不少流民造反。在漢中大勝,劉備封漢中王。蜀漢上下陶醉於勝利喜悅中。關羽自劉備入蜀後就守荊州,一直沒有上陣的機會。但劉備每次獎賞部下,給關羽的都是最豐厚的。於是關羽發動襄樊戰爭。東吳呂蒙想偷襲荊州,但發現關羽在荊州留了不少備兵。於是裝病,並讓書生陸遜接任。關羽這是正在圍攻襄樊,時間一久曹操援軍就來了。一看到呂蒙病了,陸遜又是書生。於是抽調備兵北上。十月時孫權向曹操上書要討賊,並要求保密。(賊指的是關羽)曹操沒有保密直接把孫權的上書射入襄樊城中和關羽軍中。但關羽並沒有回救荊州。閏十月東吳偷襲荊州,南郡太守糜芳堅守。公安守將傅士仁投降,南郡太守糜芳看到傅士仁來到城下於是也投降。曹操派往荊州後援軍到後。徐晃立馬率軍進攻關羽。關羽大敗,這時又得知南郡公安丟失,於是率軍回荊州。關羽在回荊州的路人,人馬越來越少。因為東吳在荊州對待他們的家屬比以前還要好。於是荊州將士拋棄關羽降吳了。公元219年七月關羽北伐—八月水淹七軍—九月呂蒙密謀偷襲荊州—十月孫曹聯合—閏十月東吳偷襲荊州—十一月荊州淪陷,關羽回援荊州—十二月關羽身死。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地盤:南郡、零陵郡、武陵郡

人口:大約在六十萬左右,軍隊六七萬。公元241年東吳統計人口是二百四十萬,公元280年投降時人口是二百三十萬。東吳的人口一直沒有増長,反而減少了。推測荊州在蜀漢手上時人口應該差不多。西晉公元280年統計人口蜀漢所據荊州部分人口在六十以上。

軍隊:六七萬

人才:前將軍關羽、都督趙累、將軍關平、主簿廖化、南郡太守麋芳(駐守江陵)公安守將傅士仁(公安是劉備設置的荊州治所)零陵太守郝普、潘濬荊州治中典留州事、將領詹晏、陳鳳、文布、鄧凱、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武陵部從事樊伷、零陵北部都尉習珍、宜都太守樊友等(劉備在荊州三郡又劃分了幾個郡。宜都是南郡劃出來的)有記錄有名字的十七人,沒記錄的就更多了。只有廖化詐死歸蜀,其餘戰死或投降。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孟達降魏

公元219年五月曹操從漢中撤軍。劉備派孟達率五千人秭歸進攻房陵,孟達攻下房陵後。劉備派劉封率軍跟孟達在上庸會師。三國志: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於是申耽投降。劉封孟達拿下了漢中上庸、房陵、西城三縣。(後漢書郡國志:益州—漢中郡—南鄭、成固、襃中、沔陽、安陽、錫、上庸、房陵、西城)後來發生兩件事導致孟達降魏。公元219年八月關羽打敗於禁,圍襄樊。但因為兵力不是很多,襄樊久攻不下。關羽向劉封孟達請求發兵援助他。劉封孟達以拿下上庸房陵西城時間太短,統治不穩固拒絕了。後來關羽身死,劉備雖然沒有治罪。心裡還是不滿的。孟達跟劉封關係不好,經常吵架。劉封還把孟達的儀仗樂隊搶了。三國志: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懼罪指的是沒有派人支援關羽。恚封指的是劉封欺凌他。孟達於是帶著四千人馬和家屬降魏。曹丕派夏侯尚、徐晃率軍跟孟達一起攻打劉封。自此漢中東部三縣歸屬魏國了。

地盤:漢中東部四縣(別看只是四個縣,地盤人口是蜀漢剩下漢中的三倍。曹魏後來在此成立三個郡。)

人口:十幾萬左右(公元280年晉朝統計人口,這三縣有三萬多戶。劉曹爭漢中時,大戰主要是在漢中西部打的。西部人口讓曹操遷走不少。有記錄的是兩次:數萬戶、八萬口)

軍隊:兩萬左右。劉封孟達李平攻上庸房子西城下不下一萬。申耽、蒯祺、申儀等守軍也不會少於一萬。

人才:孟達(雖然投降魏國,也是人才。曹丕非常欣賞他。魏國大臣評價:將帥之才也,或曰卿相之器也)鄧賢、李輔、孟興、申耽、申儀、劉封(劉備以他欺凌孟達又不救關羽賜死)除劉封讓劉備賜死外,其餘都降魏國。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東征大敗

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月是劉備東征東吳戰爭。為的是奪回荊州和為關羽報仇。第一階段蜀漢進攻,東吳求和。公元221年七月馮習吳班率四萬先頭部隊攻破東吳第一道防線巫縣和秭歸。東吳防守將領是陸遜、李異、劉阿等。武陵五谿蠻夷派使請兵,並起兵響應。東吳派步騭率萬人防守五谿蠻夷。公元222年正月吳班、陳式等進軍至夷陵。已經深入吳境六百里。在這段時間裡東吳不斷的派使者向劉備求和,劉備不同意。諸葛瑾還寫信給劉備。第二階段公元222年二月—六月蜀漢東吳相峙,蜀漢求戰東吳避戰。公元222年正月劉備回到秭歸,二月率諸軍進軍到夷陵、猇亭跟吳軍對峙。黃權率萬人在江北防魏國。劉備駐軍在夷陵跟猇亭,東吳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率軍五萬跟蜀漢軍對峙。派馬良去武陵召撫蠻夷。張南率萬人進攻夷道,把孫桓部包圍了。陸遜還是堅守在猇亭夷陵。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第三階段:公元222年閏六月—八月蜀漢連續三敗

1公元222年閏六月夷陵猇亭之敗,蜀漢軍被破四十餘營。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戰死,杜路、劉寧等投降。朱然率軍進攻在夷道包圍孫桓的蜀漢軍。 三國志:然別攻破備前鋒,斷其後道,備遂破走。劉備不得已向西退。2馬鞍山之戰,蜀漢軍死者萬數。別督傅肜斷後戰死。程畿率水軍撤退,不願意獨自逃。轉身跟吳軍交戰,戰死。3秭歸之敗。劉備一跑,東吳一路追。在秭歸又跟來追擊的吳軍激戰。損失數目不詳。荊州議曹從事王國山戰死。三國志:軍敗於秭歸,遇害。秭歸之敗,蜀漢又損失慘重。只有向寵的部隊成建制退回永安。三國志:先主時為牙門將。秭歸之敗,寵營特完。而黃權歸蜀之路讓吳軍切斷了,只能投降魏國了。秭歸之敗後,劉備再往西跑。還是把潰兵留下的東西燃燒堵路才得以倖免。

東征損失:

地盤:略

人口:略

軍隊:八萬左右。魏人傅子記錄:殺備兵八萬。黃權江北部部萬人以上。(晉書:黃權願以萬人當寇)張南部萬人以上。(因為孫桓有五千人,要包圍怎麼也得萬人)武陵郡響應的蠻夷在萬人以上。(步騭率一萬人在益陽防守。蠻夷沙摩柯此時在猇亭,應該帶了人馬過來)劉備在夷陵猇亭對峙七八個月,陸遜有四萬多人。劉備跟陸遜對峙的人馬不會少於陸遜人馬。加上黃權張南部就不少於七萬人了。當時劉備連營七百里。就是從巫秭歸到夷陵猇亭七百里是有駐軍的。曹丕當時講劉備不懂兵,那有連營七百里能打勝仗的。可見連營七百里的駐軍是不少的。當時劉備是立了數十屯,一屯五百人也有一萬五了。

人才: 據三國志劉備帶去的文武有: 戰死的有:1大都督馮習2侍中馬良、3、4、別督傅彤、趙融、5、督前部張南、6議曹從事王甫、7從事祭酒程畿、 投降的有:1鎮北將軍黃權、2治中從事龐林(龐統弟弟)、3南郡太守史郃、(黃權江北軍封侯四十二人,將軍郎將一百多人)4杜路、5劉寧 活著回到蜀中的有:1、2領軍吳班、陳式、3護軍陳到、4別駕從事李朝、5宜都太守廖化、6牙門將向寵7別督輔匡 有名字的19人,戰死7人、投降5人、回到蜀中的7人。損失了三分之二。中低級將領損失更大。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綜合損失:

地盤:南郡、零陵郡、武陵郡、漢中三縣。

人口:八十萬(荊州三郡六十萬、漢中三縣十幾萬、東征戰死投降八萬)人口意味著源源不斷的錢糧兵員。

人才:三十五人(有名字記錄的)

軍隊:十六萬(漢中三縣近兩萬、荊州六萬、東征八萬。都是蜀漢的精銳)

損失影響:

軍隊:蜀漢這些軍隊都是跟著劉備南征北戰。不是一二十年能恢復的了。就算等蜀漢的小孩長大也兩一二十年。戰鬥經驗的培養呢?這些軍隊都是久經戰陣有的經歷公元208年赤壁之戰烏林之役、公元212年—公元214年奪蜀之戰、公元217年—公元219年爭漢中之戰。

地盤:荊州是把利劍,能直插魏國心臟。東吳的周瑜呂蒙在世時都是建議從荊州北上伐魏的。荊楚多俊傑。失了荊州,再也不能從這個人才基地補充選擇了。漢中三縣進可順漢水進攻襄樊,退可守衛益荊。魏國伐蜀就是從漢中三縣攻入。因為不用繞道關中八百里秦川。

人才:損失文武,非一州所有。這些人才都是劉備數十年集四方精銳。 蜀漢在人才上本來就少於曹魏、東吳。蜀漢政權的文武有益州人、有荊州人、有北方人。北方已歸曹魏,荊州已在東吳手上。所以不可能再從這些地方補充人才了。 中低級將領更是損失慘重,直接造成蜀漢人才斷代。正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當大王。就像二戰時很多國家男的戰死了很多,七十年過去了現在還是男少女多。像馮習、張南、傅彤等都是從公元211年隨劉備入蜀的,經歷了奪蜀之戰、爭漢中之戰。還參加了赤壁之戰、烏林之役、南征荊州四郡。可以說是久經戰陣。光黃權部投降魏國就有高中低將領三百多人。魏書曰:權及領南郡太守史郃等三百一十八人。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蜀漢只能偏霸:

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待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暫無變。公元219年—公元222年蜀漢三次遭受重創。荊州丟失也未能收復,也意味著隆中對所講的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目標至少在相當長時間無法實現了。而曹魏東吳在征戰中雖然也有不少失敗,但不像蜀漢這般根基動搖。公元223年劉備去世,南中諸郡皆反。公元229年諸葛亮奪取了陰平武都兩郡。這是自公元220孟達投魏,三國疆域發生變化以來時隔二十九年再次變化。公元229年—公元263年再無變化。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公元227年諸葛亮向阿斗上了一道表,就是流傳後世的出師表。出師表第一句就講: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為啥會講危急存亡之秋。那就是我前面所講的接連受挫所導致的影響。人口減少、人才損失、軍隊精銳損失。還有就是連年戰爭,府庫一空。公元212年—公元214年劉備跟劉璋打了兩年多。公元215年劉備又率五萬去支援荊州。公元216年張飛跟張郃打了兩個月。公元217年—公元219年爭漢中打了兩年多,蜀漢已經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八月又跟東吳打了一年。從公元212年—公元222年的十年間,大戰三次小戰兩次。每一年都有戰事發生。如果能得到人口地盤能休養生息恢復。但是沒有得到,或者說得到又丟。所以說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諸葛亮北伐是帶著一幫老弱病殘去的。蜀漢諸賢又早世。法正、劉巴、張飛、霍峻、馬超、鄧方、龐統、習楨(名亞於龐統)、衛文經、韓士元、殷觀、張存六人並稱楚之蘭芳、王甫(秭歸之敗戰死)、李邵(諸葛亮提到的永南就是他)、馬勳、李朝(隨軍東征)、龔祿(死於南中叛亂)、王士(死於南中叛亂)等並稱蜀之芬香。董和跟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府事。還有一些人就不在詳述。都是蜀漢數十年收集的四方人才。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劉備死後,魏國已經不把蜀漢放在心上。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統天下。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從魏人袁準的一段話就知諸葛亮為啥不偏安而要北伐:故小國之慮,在於時立功以自存,大國之慮,在於既勝而力竭,成功之後,戒懼之時也。諸葛亮,重人也,而驟用蜀兵,此知小國弱民難以久存也。諸葛亮在《將苑》寫道: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懼,此謂燕巢於幕,魚遊於鼎,亡不俟夕矣!據華陽國志:是後處蜀、魏界,固險重守,自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鎮漢中。就是說諸葛亮、蔣琬、費禕是坐鎮漢中的。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01学无止境
2019-05-29

關羽之死導致了劉備不顧後果為弟報仇,對蜀漢未來發展的影響深遠,為蜀漢最終的失敗埋下了禍根,為何這麼說呢?接下來筆者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關羽大意失荊州,蜀漢戰略被打亂。

荊州是諸葛亮三分天下的策略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諸葛亮曾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可以看出,荊州是蜀漢日後取天下的重要戰略之地,只可惜關羽最後還是丟了荊州,嚴重打亂了諸葛亮的戰略部署,導致益州孤掌難鳴,為後期蜀漢北伐因糧草不濟而數次徒勞無功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二、關羽被殺,劉備傾其國力為弟報仇!

在關羽眼裡,東吳所有人不過是一群鼠輩,並且公開侮辱,這就導致了他日後兵敗被殺的結局。呂蒙趁關羽不備偷襲荊州成功,關羽被俘之後就被斬首,關羽的死徹底激發了蜀漢與東吳之間的仇恨,劉備聞知關羽的死訊,痛哭流涕!隨即舉兵伐吳,這一次,劉備把蜀漢積累的精銳力量幾乎都用上了,最後在夷陵被陸遜的一把火燒的灰飛煙滅,這一燒把蜀漢燒的國力空虛,此時的蜀漢已大不如前,對蜀漢後期影響深遠。可見,關羽丟失荊州和他的死對蜀漢政權最終滅亡有很大的關係。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在此次事件中,東吳雖然是戰勝方,但面對傾巢而出的蜀軍精銳,自然也是元氣大傷,這也是三國鼎立以來三方勢力的一次大洗牌,曹魏坐山觀虎鬥,韜光養晦的積蓄力量,無疑是最大的贏家,而且其國土面積本身也是三國中最大的一個,在蜀、吳元氣大傷後,自然也就成為了力量最強大的一個政權,為後來司馬氏的一統江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伪装135707859
2019-05-28

三國時期,真正有機會一統天下的只有曹魏,不過他們自己作死,被司馬家篡了,但還是順勢統一了天下。

仔細深究起來,劉備的蜀漢從來就沒有過機會。

關羽被殺,劉備復仇失敗,如果從陰謀論角度上來說,這不過就是劉備當初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背後推動了關羽北伐被殺這件事,以丟棄益州之外的非戰略區域為代價,收縮自己的力量,然後又借關羽被殺之事東伐孫吳,消耗益州世家的力量,卻沒料到張飛這個他最想要留下的看守大將,卻因為打手下被手下弄死了,荊州被陸遜一場火燒火,退回白帝城,他絕望的給諸葛亮留下了“能輔佐就輔佐,不能就取而代之”的話,但他算準了,他死以後,蜀漢必須北伐以確定自己的正統性,可惜只能用天子征伐,光明正大的雞蛋碰石頭,諸葛亮再怎麼厲害,也就那樣了,魏延的奇襲子午谷不能用。。。。

一次次的北伐抽乾了蜀漢的精氣神,從人們的欣欣向榮,一直打到了民生凋敝,世家反對,後來鍾會鄧艾用了奇襲,直接殺到了蜀都,劉禪投降。。。

綜合起來說,三國時期是對人才利用度最大的一個時代,也是一個寒門與士族之間對抗的時代,最終士族取得了勝利,並且在東晉取得了天下的最終掌握權,但是最終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門閥政治時代結束在它最頂峰的時代。

众里寻她仟百渡
2019-05-28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三國時期從斷代史意義上說並不能稱為一段完整獨立的歷史,它只是漢末的一段歷史事件。所以《三國志》雖然是史書,但並沒有象《漢書》《宋史》那樣稱謂,只是命名為志,而不是三國史或三國書,也就是對這一時期的事件的記錄。

歷史上看,東漢末年的割據勢力中,最終留下的魏吳蜀三個勢力相較而言,蜀漢是最弱的。從來根本就沒有過什麼機會。蜀漢之所以能傳頌至今,為人稱道。並非由於它的歷史功績,而是由於羅貫中先生編出來的那些似是而非真假摻半的故事。蜀漢之所以能堅持住,最大的功臣是魯肅,是他追上了倉惶逃命的劉備,並依靠周瑜促成了孫劉聯盟。當然,羅貫中先生把這個功績記到了諸葛亮身上。其實,逃亡路上的諸葛亮什麼都不是,只是作為使者被派往東吳,如果不是魯肅周瑜,任憑諸葛亮本領天大,也不可能靠著一張利口舌戰群儒就讓孫權下定決心,壓制住以張昭為首的一眾東吳重臣而聯劉抗曹的。

至於說到劉備伐吳,為關羽報仇只是藉口而已,實際上還是為了地盤。關羽鎮守的南郡,地跨江漢,物產豐富,是蜀漢政權的重要財政來源,正因如此,劉備才會派關羽帶重兵鎮守。荊州一丟,蜀漢立陷經濟拮据。要知道在東漢未年,成都平原還遠非天府之國,產出有限。這也是為什麼後來諸葛亮每次出征都需要準備很久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國相比,在內政和經濟層面,蜀漢實在是乏善可陳。諸葛亮可以說是鞠躬盡瘁,執法嚴明。但發展經濟確實不行,以至搞得蜀漢後期民不聊生,這雖然是諸葛亮死後之事,但與諸葛亮的用人方略和治理方法不無關係,是長期累積的結果。據史料載:孫休時,珝為五宮中郎將,遣至蜀求馬。及還,休問蜀政得失,對曰:“主闇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臣聞燕雀處堂,子母相樂,自以為安也,突決棟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禍之將及,其是之謂乎!(《漢晉春秋》)

所以說,這樣的蜀國是沒有希望的,在三國爭雄的時代,在國政和軍事層面蜀國是最不成功的。當然,這些問題,都被羅貫中先生的如花妙筆編成的故事掩蓋了。以致後人對故事下的歷史產生了諸多的疑問。為什麼有如此的虎狼之師,有如此的壯猛上將,有多智而近妖的諸葛亮,為什麼蜀國沒能象高祖一樣建功立業呢?其實仔細看看歷史就不難得出結論。為什麼同為關羽,在曹操手下就能斬顏良誅文丑,大放異彩,而到了劉備手下就默默無聞甚至消聲匿跡了呢?劉備手下的關羽,只能靠編些子虛烏有的故事來揚名立萬呢?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這些都是故事或者別人的事。斬華雄的是孫堅,戰呂布的是李傕,單刀會的是魯肅。。。這與他跟的“主公”有很大關係。同樣的兵力懸殊,張遼就可以威震逍遙津,而關羽就只能殞命在麥城。官渡之戰,曹操是以少勝多,而夷陵之戰,劉備是兵多取敗。官渡之戰,曹操可以採納許攸的計謀,親自隻身犯險,搗毀烏巢,最終取勝;而劉備呢?不信忠言,排斥異已,把忠心耿耿直言進諫的黃權打發到別處,最終導致夷陵之戰以優勢兵力慘敗。連遠在鄴城的曹丕聽說後都評價: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

所以,劉備本庸才,諸葛非王佐,本是不難發現的結論。只是他們經過羅貫中先生的二次包裝後,得以大放異彩,揚名千古。

至於說曹操兒子滅了吳蜀二國,這個不是很準確,滅蜀是曹芳時期的事,應該是曹操死後好幾代後的事了,而且曹芳並不是曹操血脈,只是曹叡的養子。而東吳滅國則是司馬炎建立晉朝以後的事情了。所以滅蜀滅吳跟曹操的兒子都沒什麼關係。

月林6491
2019-05-28

謝邀!如果關羽沒有被殺,蜀囯還是正常地發展壯大,從國家的經濟基礎與魏昊兩國相比那是相差懸殊。從客觀上分折看,吳國是當時最為富有魚米之鄉所稱之國,魏國在原有地理資源基礎上,還有一個外快發財的收入,那就是挖墓摸金這項來解決千軍萬馬糧草軍響費用等,而蜀囯原是靠桃園三結義,三顧茅蘆請出孔明,四位能人結集一起,各發所長是靠白手起家建蜀,從經濟基礎根本不能和吳魏兩國相比。那麼說,關羽不被殺照常揮刀征戰,人家吳魏兩國可說是戰將千員,只會比蜀多不能出現比蜀少,再加上昊魏有豐富的物資基礎作為後盾,隨著長期對峙征戰,就是靠耗丶拖之戰術也會將蜀囯第一個走向亡國之路。對於關羽被殺,劉備復仇失去大好時機之論,用當時蜀吳魏三囯之間存有各方面實力基礎的變化趨勢,他劉備復仇再是心切,也是無能為力的,一句話,就是沒有豐富基礎還想復仇那是座之空想。

鸿哥iouyh福小铺
2019-05-29

謝謝邀請。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無非就是說計劃歸計劃,但永遠不及變化。

更何況三國時期是古代群雄逐鹿最劇烈的時代之一,劉備集團的起步難度更是在最高級,非常艱難,能搞成三國鼎立已經完成戰略目標,而一統天下無非就是戰略當中的願景罷了。

有一句話叫做:看三國為古人掉眼淚。

意思大概就是和問題提出者是一樣的,很多如果要是當時沒那樣該多好。

很遺憾,歷史是沒有如果。

沒有如果的歷史,它可以重來,可以被避免,只是當事人再也不是原先的那一撥人。

汲取歷史教訓,開拓進取,這就是人類歷史,螺旋式發展的歷史。

劉備集團是擁有很多籌碼,奈何一著錯就步步錯,直至萬劫不復。

失去機會的是劉備集團,無法一統天下的是蜀漢政權罷了。

當然啦,要是劉備集團避免了關羽被殺,荊州被奪,也就沒了後來的火燒連營使得蜀漢元氣大傷,機會自然大增。

可惜啊,大將領兵從荊州出是戰略實施之一,東吳對荊州虎視耽耽也是現實威脅。

實施戰略企圖有風險,沒管控好就是失敗,失敗必須付出代價,代價可大可小,劉備集團付出的代價應該便是一統天下的機會變得更加渺茫,甚至是已出局。

真實的三國時期,真的就是因為關羽被殺,劉備復仇戰死從而導致蜀國失去了大好的機會嗎?

浩瀚洞庭1
2019-05-29

也不是如此。

諸葛亮忠主報劉備知遇之恩。對劉禪寵愛才倒至七出祁山,反覆無功。有呂不韋之雄膽歷史肯定重寫。

用户52157040082
2019-05-28

劉備攻打東吳不是為關羽報仇,只是打著為關羽報仇的幌子而已,劉備是在關羽死後兩年,建立蜀漢政權後,才攻打東吳的,如果真的為關羽報仇,需要等這麼久嗎?

古月清风杨征
2019-05-28

無論關羽是否被殺,也不能阻擋蜀國被滅亡的命運。只不過時間的問題。關於曹操滅了兩國而未被稱讚,是因為曹魏不是笑到最後的人。先前篡漢建魏的原因,只不過很普通的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