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10 個回答
金晶林

趙雲要守備最重要的點,煲中,分身乏術。所以沒辦法派趙雲過去。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魏延是諸葛亮的政敵之一,不能讓他單獨行動,以免魏延完全無視諸葛亮的計劃。

至於派遣馬謖,原因很簡單,街亭的重要性就適合讓人刷一下功績而已,所以諸葛亮派遣馬謖去積累一下經驗。

要想還原這一塊,就要了解諸葛亮在蜀漢的狀態了。

劉備在臨死前任命了兩個輔政大臣。負責內政的諸葛亮和負責軍事的李嚴。諸葛亮作為荊州派,同時是劉備治理內政的主要負責人,內政大臣是跑不掉了,畢竟,劉備完全信任諸葛亮的內政能力。另一位李嚴,有過獨立帶兵的經驗,又因為是蜀川官吏,所以被任命為軍事大臣。

劉備死後,諸葛亮與李嚴產生了爭權鬥爭,結果是諸葛亮擠掉了李嚴,把控了軍政大權,李嚴變成了無權的託孤之臣。作為蜀川代表,李嚴被壓制自然也代表蜀川的門閥士族們被壓制。諸葛亮在朝堂上缺少有力的援軍,因此急需培養出親近的大臣。馬謖正好就是一個很適合的人才。首先,馬謖的哥哥馬良就是劉備十分信任的謀士,其次,馬謖自己在諸葛亮的伐南蠻的戰役中提出了攻心為上策略,此策略正合諸葛亮之心。一來二去,諸葛亮就希望儘快培養馬謖讓他獨當一面,為自己分憂。這次的街亭在諸葛亮看來就是一個很適合鍍金的地方。

第一次北伐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首先,趙雲的疑兵直接威脅斜谷,如果放任趙雲軍度過斜谷,則可以斷掉長安到涼州的聯繫,所以,諸葛亮判斷曹軍肯定是全力與趙雲作戰,到街亭的概率極低。

就算曹軍分兵打街亭,以當時的曹魏大軍被東吳拖延在東南戰線,洛陽能夠調動的部隊絕對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恐怕從洛陽到達的援軍也不會太多。

實際上,諸葛亮對曹魏兵力的分佈狀把握的確實很準,唯一讓諸葛亮沒想到的是,曹睿這個從未上過戰場的魏國新皇帝,竟然能御駕親征。曹睿親征,洛陽的部隊幾乎都被抽了出來,結果,曹魏的援軍達到了五萬之數。曹睿一邊派遣大將軍曹真為主力,攻打趙雲疑兵。又派張頜為援軍,千里迢迢的攻打街亭。

張頜作為魏國晚期的著名將領,其兵鋒不是馬謖這麼一個雛能抵擋的。馬謖也並沒有戰死在街亭,而是順利撤退至諸葛亮主力區域,算是保住了小命。

本來,戰事到這裡,諸葛亮也沒什麼特別大的麻煩。張頜作為偏軍,能從曹睿那邊分得五分之一的兵力就了不起了,所以諸葛亮只需要收攏一下涼州兵馬,重新打回街亭就可以恢復戰況。然而,趙雲敗退的噩耗傳來,讓諸葛亮不得不選擇急忙撤軍。

趙雲一路凶險萬分,就如趙雲突破斜谷可掐掉長安和涼州的聯繫一樣。如果魏軍突破了斜谷,一樣可以掐住漢中咽喉,掐斷涼州到漢中的糧道。如果真到這個地步,諸葛亮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因此,在得到趙雲敗退的消息後,諸葛亮拋棄了所有已佔領的地區,迅速撤回了漢中。

第一次北伐興師動眾卻未能獲得一點戰果,在成都的蜀川派趁機大做文章,打壓諸葛亮。諸葛亮不得已下,只好棄車保帥,用自己最親信的馬謖人頭,堵住川派的嘴。

總結

並非諸葛亮不知馬謖能耐,也不是一項沉穩的諸葛亮突然搞險招。實在是曹睿過於年輕氣盛,竟然御駕親征,抽調了整個洛陽大軍。這一招確實打得諸葛亮措手不及。

爱尚文史1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街亭之戰,諸葛亮為什麼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其實!照當時的情況來說,除了諸葛亮自己,就只有馬謖最適合;馬謖常年陪侍在諸葛亮身邊,深知其用兵之道,但凡有戰事,諸葛亮都會問取馬謖的想法;而馬謖非常聰明,他的回答,每次都能答到諸葛亮的心坎上,所以諸葛亮非常欣賞他,非常信任他;街亭之戰,本來該諸葛亮自己去指揮,但他深知街亭難取,弄不好連自己都搭進去;所以他才找到了馬謖,把前線的指揮權交給馬謖一人,讓他獨立指揮這次戰役;而諸葛亮自己,則領少量兵馬,跟在馬謖後面,若馬謖軍勝,他則領兵會合,若馬謖兵敗,他則班師歸蜀;諸葛亮之所以選中馬謖,是因為當時那些將領,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帥才,只有馬謖能統觀全局,獨立指揮這場戰役;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諸葛亮的每次戰役,都是親身指揮,為什麼偏偏只有這次,他將決策權交給了馬謖一個人呢?因為這是諸葛亮這輩子出的第一個奇招,換句話說,他在賭,但是!他不能拿自己的一世英名和身家性命去賭,所以他必須找一個背鍋俠--馬謖;馬謖此戰贏的機率很小,頂多就一成希望,諸葛亮就賭這一成,如果馬謖贏了,第一次北伐就可以有個落腳點,如果馬謖敗了,第一次北伐則徹底宣告失敗,馬謖自然難辭其咎,諸葛亮則可以撇的一乾二淨;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為什麼要說諸葛亮在賭?我們得從全局分析;街亭之戰是諸葛亮的聲東擊西之計,他利用趙雲、鄧芝兩隊人馬,引開曹魏主力曹真大軍,然後集中兵力於馬謖,讓馬謖猛攻街亭,趕在曹真回軍之前,一舉拿下街亭;其實!想想都不可能,諸葛亮能帶出來伐魏的兵力很少,他之所以讓趙雲、鄧芝引開曹真,是因為他這裡的兵力不足;但是即便曹真走了,街亭照樣有張郃守衛,張郃的五萬大軍一點不下於馬謖,馬謖如何能在短時間內攻取街亭;諸葛亮自己都知道拿下街亭的成功率很小,所以他才會躲在後面,什麼事也不做,坐等馬謖的戰報;回去之後,他只用一句“處事不謹慎”,便推卸了所有的責任;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上将嗳福斯

因為馬謖是諸葛亮的心腹啊。

馬謖與諸葛亮關係很好。

他們都是荊州人。馬謖是荊州豪族馬家的青年才俊。馬家有兄弟五人,都很有才幹。馬謖的哥哥馬良,是諸葛亮的好兄弟。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良留荊州,與亮書曰:"聞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應期贊世,配業光國,魄兆見矣。【臣鬆之以為良蓋與亮結為兄弟,或相與有親;亮年長,良故呼亮為尊兄耳。】

馬良在夷陵之戰中戰死,諸葛亮肯定非常難過痛惜。這可能也是諸葛亮重用馬謖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馬謖自稱與諸葛亮情同父子。諸葛亮自稱與馬謖情同兄弟。(可能是因為諸葛亮比他大10歲)不管父子還是兄弟,關係都不是一般的親密。

諸葛亮對馬謖極為器重。

良弟謖,字幼常,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綿竹成都令、越雋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馬謖才器過人,諸葛亮非常器重他,經常與他暢談國家大事,從白天談到晚上。

劉備臨終特意勸誡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竟然也不以為然。

諸葛亮不是一個糊塗的人,也不是一個意氣用事的人,他這樣欣賞馬謖,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馬謖確實有才,或者說是諸葛亮確實認為馬謖有大才,足以擔當大任!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但是,很不幸,諸葛亮忽略了一個問題,理論是一回事,實踐是另一回事。實踐才能出真知。

紙上談兵,終究敵不過百戰宿將!

當時,北伐大軍有宿將魏延、吳壹。這兩位確實很能打,建興八年一起打了一個大勝仗。擊敗曹魏大將費瑤。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

大家都覺得這兩位適合做先鋒,但是諸葛亮偏偏選了馬謖。除了他與馬謖關係好。還因為: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魏延,桀驁不馴,我們以前分析過,魏延就是小關羽。所以,諸葛亮不喜歡。他倒不是怕魏延,他主要是擔心萬一魏延功勞太大,自己死後沒有人能制衡魏延,到時候劉禪就危險了。

吳壹,原是劉璋的部將,後來投降劉備,在信任上就差一些。更不利的是,他的妹妹是劉備的夫人。他屬於外戚。外戚掌兵,從來都是禍亂之道。所以諸葛亮不願意重用他。

皛川

諸葛亮是人不是神,在用人上有自己的偏好實屬正常。

首先,馬謖是名門之後。自然被諸葛亮高看,因為他的才學、長相、談吐、氣度的確不俗。這種審美觀念從古至今都是如此,被諸葛亮賞識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諸葛亮“七擒孟獲”中,馬謖跟隨諸葛亮左右,多次建言獻策都被諸葛亮採用,並取得成效。所以,加深了諸葛亮對他的信任。諸葛亮在蜀漢沒有自己的親信,經過戰場交往,培養青年才俊也情有可原。

最後,在佈防街亭戰役時,諸葛亮身邊已無大將可派,所以,派馬謖、王平搭檔把守,也是出於無奈之舉。為此還特意交代,只許當街駐防,不可上山。這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假如馬謖聽了諸葛亮的話,那就大功告成了。可馬謖剛愎自用,臨陣耍小聰明,違背了諸葛亮的意圖,這才導致了街亭要隘失守,讓諸葛亮陷入險境……

後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其實,是痛惜自己看錯了人,紙上談兵的馬謖是不能委以重任的。也是他出世以來最大的“敗筆”。


為什麼諸葛亮放著趙雲等大將不用,偏偏讓馬謖去守街亭?
懒惰手表

分兩個點來看這個問題,要從兩個角度才能充分說明緣由。

其一:諸葛亮作為丞相,必須與國家發展相統一。國家發展需要人才,需要更多忠臣為國家的長治久安。馬謖是諸葛亮親手培養出來的謀士,培養自然要做驗證。看看是否符合國家需要的人才,是否符合國家發展方向的需求!諸葛亮能這麼大膽的想法,其實超越他自己一生的做法。諸葛亮以治軍嚴肅,謀不涉險。但諸葛亮已經想到了,自己會老去,趙雲也會老去。需要一批忠誠以國家的人才,將自己的隆中對進行到底。

其二:為了驗證劉備的說法是否正確。驗證完後自己才明白,人之將死的道理還是正確的。這個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的結果,以為自己馬上可以當曹操了。從這個故事來,這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後出師表他才表達了那麼淒涼。把自己的後代做抵押,讓自己能順利實施北伐計劃。

諸葛亮沒有輸給敵人,但他輸給了他自己。輸給了不可逆的天數。這個是聰明人處理事情的方式,與別人真是大有不同。用自己的心腹去驗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敗在自己的心腹也不是那麼聽從指揮,所以諸葛亮才會心疼又無言。只好殺了馬謖,自己官降一級。降一級依然是最大官,可以說沒有影響,面子上的文章可以說做足了工作。

枫叶满山4

“紙上談兵“的帽子在趙括和馬謖頭上風吹不掉。街亭的丟失,影響了整個北伐的戰局。馬謖作為一個當事人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對了,沒錯,被斬首了。以諸葛亮的謀略和劉備臨終告誡“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情況下,仍然讓馬謖守戰略要地,確實讓人有些不解。那是為何?原來馬良和諸葛亮關係非同一般,二人私交甚厚,常以兄弟相稱(要知道古時有官職的人一般不會稱兄道弟的,一般稱職稱,比如,趙將軍,魏將軍的),在夷陵之戰時馬良戰死。後來馬謖和諸葛亮走的近乎了,其實馬謖此人也不是泛泛之輩,才器過人,好論軍計,擒孟獲而不殺,攻心為上也是馬謖向諸葛亮提出的計謀。至於街亭的防守問題眾將討論皆認為魏延和吳懿可勝任,偏這時馬謖自告奮勇,且願立軍令狀守街亭。所以諸葛亮就讓他去了。不排除諸葛亮有陪養馬謖的可能性,相信如果不失街亭,馬謖必將升職很快。通過馬謖臨斬遺書曰:明公視謖如子,謖視明公如父,...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三國志》,通過這些我們可知道謖亮關係如父子,亮良關係如兄弟。這就是內部私情。話又說回來,眾將都知街亭極難防守,而且關係重大,誰又願主動請纓呢?結果馬謖想表現自己,諸葛亮的有意栽培導致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情況。我們在看諸葛亮的人事安排,姜維作先鋒領兵出斜谷,趙雲箕谷設疑兵,魏延接應馬謖。但馬謖面臨的是司馬懿主力軍,確實有些難。好了,不在廢話了,“世人以成敗英雄,馬謖如果沒有丟街亭,也就沒有後人的眾說紛紜了。謝邀了!

笑傲江湖161104

一句話,諸葛亮太信任馬謖了。這也是劉備最擔心的,才會有白帝城臨死前對諸葛亮的提醒。這也是劉備最為梟雄比諸葛亮更識人更會用人,由於諸葛亮對自己也太自信了,不把先帝臨終提醒當回事,最終也害了馬謖。如果用上其他如趙雲魏延,按諸葛亮的部署,即使當道防守,估計也擋不住張郃司馬懿主力大軍的猛攻。但估計不會輸得這麼慘,至少進退自如,拖住張郃,爭取時間,堅守到援軍趕來,不至於被團團圍困一鍋端。

wuji7128228

街亭雖然重要,卻也是易守難攻之地,只要馬謖重視並按諸葛亮的策略當道紮寨,張郃縱有五萬人馬也很難突破馬謖二萬多人的防守。所以馬謖的失敗是不懂戰術要領導致的,假如換作是趙雲,只要按馬謖的方法屯兵山上,只要張郃斷其水源和補給,街亭也依然會丟。換言之,如果用王平為主將,只要當道築寨,張郃依然在短時間內拿不下街亭,若街亭不失,司馬懿必會令張郃退兵以求自保。

不用文章321

還是那句話,三國演義是小說,情節是作者編的,所以情節是為人物服務的,劉備是三國第一識人,諸葛是三國第一智謀。劉備在白帝城死之前和諸葛託孤留下一個伏筆——馬謖。馬謖失街亭只不過是圓這個伏筆。為了塑造核心人物——劉備識人第一。諸葛縱然智謀第一。識人不如劉備。就這麼簡單。不要再老是如果如果如果。三國演義——小說——人編的。情節塑造人物。謝謝

王医5

街亭之戰趙雲不在此間!王平就是趙雲的替身!武藝好辦事精細!王平一個人就能守街亭!馬謖紙上談兵,諸葛亮認真村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