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10 個回答
zyb38537240
2018-10-14

兩者獨立發源。沒有直接關係。

道德經是中國先秦時期道家的根本經典。具體成書時間不詳,一般認為在春秋時期。也有學者認為,在春秋以前就已經成型。從文辭上看,通篇採用韻文,可能有一個很長的口傳階段。作者相傳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被公認為中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諸子百家中早期代表。

道德經的敘述非常宏大,大可以上推到宇宙萬物,小可以下推到廚房瑣事。強調辯證的看待事物,主張事物總是向相反方向轉化。在諸子百家之中,哲學性最強。所以也成為了其他各家的公共哲學平臺。正因為此,道家思想才沒有在罷黜百家之後衰落,而是和儒家並立。道德經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構成了中國文化中最根基的內容。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經典。也是早期經典。大乘佛教興起於公元前後。這一時期代表性的思想是中觀思想。金剛經就是中觀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所謂中觀,指的是佛法在空與不空之間。早期佛教的主流派別認為佛法是實有的。比如上座部系統中影響最大的一支,說一切有部。而大乘佛教,則否定佛法實有。認為佛法是空的。但這種空又不是完全否定佛法的存在,所以佛法又是不空的。而這種空與不空的狀態就是中觀。

現在的金剛經主流譯本是中國古代著名譯經大師鳩摩羅什所譯。鳩摩羅什的翻譯強調整體傳達佛經內涵意義,而不糾結於瑣碎的細節。所以文筆流暢,影響力超越了宗教,進入到了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金剛經通過佛陀和其十大弟子之一須菩提的問答方式,向讀者解釋佛法和空與不空的關係。

兩者的起源沒有關係,但卻在後世的發展中形成了交集。禪宗剛開始傳入中國的時候,以楞嚴經作為思想的母本。而到了五祖弘忍的時候,在向六祖慧能傳法的時候,以金剛經作為思想母本。慧能在金剛經的基礎上,融合道家和儒家思想,真正開創了中國禪宗。從這個角度上講,道德經和金剛經在禪宗這裡實現了匯合。

谈者无语
2018-09-16

《道德經》和《金剛經》都是非常著名的經典,兩者都以高深而著稱,其中《道德經》號稱萬經之王,《金剛經》是大乘佛教根本經典,同樣也是經中之王。兩者哲理同樣精深,都需要深入的體悟。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講的是名法,“道”如果可以用固定的文字、語言來形容,那就不是我們應當遵循的“常道”,這是《道德經》的根本要點。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金剛經》說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在《金剛經》中,佛陀同樣強調我們見到的一切所有現象,都不是“如來”的本體,如果有人能透過現象認識到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這就是“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在這裡的《道德經》和《金剛經》,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在闡述“名”、“相”之別,“有”、“無”之別。

世間的人,多執著於有,執著於相,而把虛幻當成是真實,最後離道越來越遠,也就不能照見自我,到達智慧的彼岸。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金剛經》最後一章中,佛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陀再次告誡弟子,一切一切的“有為”之法,都是幻夢泡影一般,也如同露珠和閃電一樣,轉瞬即滅,而只有“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拋棄單純從我、他人、眾生、時間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的本質,才能到達無上的智慧彼岸。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而在《道德經》中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同樣也強調“無為”,擯棄“有為”。但在老子的眼中,有為和無為不僅僅限於對世界宇宙萬事萬物的觀察,而同樣涉及到治國理政,最後希望到達真正的“無為而治”的極高境界。

說了以上的兩點,你覺得《道德經》和《金剛經》還存在哪些異同點呢?

逍遥子三阳开泰
2018-09-14

雖然二者分別是道教與佛教最出名與最流行的經典!但二者完全沒有關係!

《道德經》的核心是辯論法!不信天,不信神,守柔愛民,崇尚自然,反對刻意作為與作偽!為而不爭,學習的目的是為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金剛經》主要講空性,破眾生的執著!應無所住(執著)但要廣生其心(度眾之心)!卻又要為無所為,度不掛心,一切無礙!先要提得起(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步需要悲心),次要看得破(萬法皆空,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是暫時的幻相,這一步首推智慧與覺性)!最後要放得下(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一步需要定力)!慈悲為本,定慧等持,方能事理無礙,事事無礙,究竟能脫!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例外状态
2018-11-29

《道德經》和《金剛經》 兩者無關,但有相通。《道德經》是中國本土經典,由老子李耳所作,五千言,字字珠璣,言簡意豐,從“道”展述了天地自然之理或者說是世間真明妙理,同時又從“德”講明社會人類的修養規範,提倡自然無為、返璞歸真。《金剛經》是印度的大乘經典,宣說般若無住的離相法門,有六種譯本,最通行的就是鳩摩羅什的譯本。兩部經典雖然出生不同,可義理卻有極大的相似之處。比如老子所講述的“道”的無法言說與《金剛經》中“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的意思相似,而《道德經》的“無為”,無有所為,不作所想,比如“上德”的無為表現是不去考慮德與不德,這類似於《金剛經》的“無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無有所執,無有分別;再有“和其光同其塵”,世間物質探尋其根,本質相同,最終也就是色空不二,無有分別相。

锐视觉何老师
2018-10-22

道德經是先秦時期的老子著作,而金剛經是佛家的著名經典。老子與釋迦摩尼生活的年代差不多,只不過是一東一西,彼此相隔幾千裡,他倆之間肯定沒有交集,屬於各自發展。所以在淵源上,道德經與金剛經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在文化上、在學習上、在修行上,我個人覺得這兩部經典互相參照會起到一些不錯的效果。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就像金剛經中有幾處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佛多次的問須菩提,我說過法嗎?須菩提說,如來沒說過。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

後面佛甚至說如果有人說我曾經說過法就是在誹謗我。

釋迦摩尼佛傳道幾十年,一直在為大家講經說法,結果在金剛經裡,他矢口否認自己曾經講過法。這讓人很難看明白,要是解釋起來,也挺麻煩,但我們可以是借用一下道德經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這個疑惑就是迎刃而解。

老子認為這個世界是由道產生的,也就是這句話的第一個道字。第二個道字是說的意思,是表達的意思。常就是永恆。最後一個道和第一個道是一個意思。這句話是說:道這個東西是真實存在的,是道創造了世間的一切。但這個道又是看不見的、是摸不到的,甚至也是說不出來的,也是無法表達出來的。但凡能說出來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就不是永恆的道。

實際上有點佛學基礎大家應該能發現,老子說的這個道跟佛、如來、空、如來藏是一回事。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就是:最高的真理是說不出來的,說出來的就不是最高的真理。

這就是金剛經裡佛一再否認自己說過法的道理,因為真正的佛法、最高的佛法是說不出來的。就像愛情一樣,最美好的真愛其實就是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會心微笑。等到說出來,睡一起,就俗了。佛法也是一樣,能說出來的,就落了下乘。真經肯定是無字的,甚至是不能說的。

通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和釋迦摩尼的說法者無法可說,大家應該可以發現,人類的智慧達到頂點,是會重合的。

最高的真理是說不出來的,所以佛的講法只是在開示我們,是在指導我們,並不是把真理直接給我們,最高的真理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而且這個真理是無相的,我們不能用眼睛去看、不能用耳朵去聽、不能用鼻子去聞、不能用舌頭去嘗、不能用身體去接觸也不能用心去猜想,只能去“悟”,只能自己去悟。

這就是如來的無所說,而且作為學生也是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果真正的佛法可以說出來,那麼我聽了,我再背下來,是不是也就成佛了?而現實很明顯不是這樣的,對不對。就算把所有的佛經都背下來,跟成佛也有著說不清的距離。不是說佛給你出長卷,你把題都答對了,你也就是佛了,對不對?真正的佛法、真正的大道說不出來,老師給不了你,你也拿不走,只能靠自己悟。

大道,老子說不出來。佛法,釋迦摩尼也沒說過。

金剛經中還有個難點,就是這個“名”字很多: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

而且這個“名”在其他的佛經裡也很常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我這個辦法,先研究一下道德經裡的:名可名非常名。看看能不能有所幫助。

执古问途
2018-09-14

《道德經》是聖人老子寫的,《金剛經》是記錄佛和弟子的言行,類似《論語》,沒有什麼關係。但是講的本質是一個“東西”,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老子稱之為“道”,《金剛經》沒有冠之以名,你也可以用任何名詞來替代,不糾結了,繼續往下講。

此二經有很多表意類似的章句,且摘來看一看: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道”是什麼?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佛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個東西本來就在那裡,無物,無相,不知從何而來,不可思量,說不清楚,只能體悟。

如何“體悟”?

老子講:"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又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佛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色聲香味觸"皆不停留,和老子講的少思寡慾、見素抱樸何其像。持戒也罷、入定也罷、致虛極也好,悟道之途,何其類似,表述不同而已。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如何同於“道”?

老子說:“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又講:“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佛說:“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功也罷,佈施也罷,是極自然的,無所謂功,也所謂恩,要“不侍”,要“無所住”,就是說不要停留在這上面,停留了便著了相,與道不合。

”無“與”非相“

老子講:”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有和諸相都是表現,其本質是無,是非相。無不是沒有,非相也不是沒有,只是存在而無法表述,就像老子所說:”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可以體悟得來。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結語:聖人與佛很難,很無私,竭盡所能想表述這個”東西“,所以有了《道德經》,有了《金剛經》,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意思在講:我講得夠清楚,夠透徹,大家還是不理解,總說有家有事業難以割捨。誤解啊!又為何要割捨,且不知"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此處”無“是重點,大家慢慢想。

阿土木33
2018-11-13

對同一事物的兩套描述系統,老子不知道叫它什麼名字,故強自曰道,佛陀也不知道叫它什麼名字,姑且叫做如來。從我個人的學習體悟來看,道德經因為是中國人寫得,更符合國人學習體會和理解,而且老子在德篇中也確實有很多對道的實際運用的描述,感覺更接地氣一些。而佛教的經典很多名詞名相採用了音譯的方式,讓讀者感到更加疏遠,且金剛經採用了大量的先破後立、再破再立、到無破無立的思辨方法,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如果從作用上來說,感覺通過大量誦讀金剛經,能夠較快的讓我們的自我意識層層剝繭,迅速達到至真空性的境界。而道德經則更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運乎於心,體乎於道。隨便亂說,不值一哂!

一介布衣411
2018-10-20

道生萬物,德輔萬物,萬物依靠道而生長;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無形;道德仁義禮;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從宇宙浩瀚講到出世入世的原則,到如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普通可以學到修身齊家,管理者可以學到修齊治平,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儒家,法家,墨家,縱橫家文化核心都是道德經,道德經可以說華夏文化的重要源頭。

至於金剛經,佛家文化典籍,要飯教讓別人施捨用用下三濫辦法而已。給我財物,給我燒香,給我祭拜就是榮升七級浮屠,如果不可能就是十八層地獄。

魏武帝,周武帝,唐武宗為什麼滅佛,不就是可以影響統治者,不要交稅,最後導致人口銳減,勞動力減少,兵源減少。說白了就是影響了社會穩定,一切都是生意。

最後唐太宗到底怎麼死掉了,佛教應該也脫不了關係吧。


道生萬物,德輔萬物,萬物依靠道而生長;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無形;道德仁義禮;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從宇宙浩瀚講到出世入世的原則,到如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普通可以學到修身齊家,管理者可以學到修齊治平,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儒家,法家,墨家,縱橫家文化核心都是道德經,道德經可以說華夏文化的重要源頭。

至於金剛經,佛家文化典籍,要飯教讓別人施捨用用下三濫辦法而已。給我財物,給我燒香,給我祭拜就是榮升七級浮屠,如果不可能就是十八層地獄。

魏武帝,周武帝,唐武宗為什麼滅佛,不就是可以影響統治者,不要交稅,最後導致人口銳減,勞動力減少,兵源減少。說白了就是影響了社會穩定,一切都是生意。

最後唐太宗到底怎麼死掉了,佛教應該也脫不了關係吧。



《道德經》與《金剛經》有哪些關係?
仙鹤一瞥88
2018-09-13

提問有水平,有一篇(老子化胡經)裡就講老子西出函谷關,到天竺開悟了釋迦摩尼,釋迦摩尼因此得道,創立佛教。雖然這個是謬傳,東晉王浮繆作,但也看出來佛道之間有許多相似的宗旨和思想。大家知道大乘佛教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就是因為大乘佛教善於吸收本地的宗教為我所用,釋迦摩尼不立一言,後世的佛教經典都是其弟子發揮出來的。不言之間教就和老子的道德經思想一致。這是其一,其二佛教經典(金剛經)裡的一問一答,其中許多句子都和(道德經)裡的思想和文字結構有許多相似之處。這也看出大乘佛教善於融入當地宗教文化的絕妙之處。總之(道德經)似乎是啟發道教和佛教的理論基礎或一種文字結構基礎。當然老子的道德經和後來的道教是有區別的。

大耳厨师
2018-11-18

道德經是細膩分解,從道的起源,解釋到實際應用!

而金剛經,是直接通向一切知識海洋的鑰匙!

他們有本質上的區別!

就好像,一個是計算機系統的講解,然後教會你計算機應用,如何在實戰中應用!

一個是分文別類的大型圖書館!

你計算機學好了,可以在計算機上瀏覽圖書館館的一切知識!

而在圖書館裡面,也可以瀏覽計算機的相關知識,並且精通運用!

這就是相同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