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哪吒之魔童降世》如何化“腐”為神奇?

2 個回答
Flower女人花
2019-08-23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有聲書、電臺、直播位列用戶喜愛收聽內容的前三甲,其中有聲書佔比56.5%,優勢明顯。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有聲書、電臺、直播位列用戶喜愛收聽內容的前三甲,其中有聲書佔比56.5%,優勢明顯。
青岑常去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搜索此類小說的視頻或音頻,“在B站上很多有聲小說也還是收費的,它會讓你先試聽一會,然後再聽就會跳轉到一款叫‘貓耳FM’的APP上。不過下載後,也還是收費的,需要充值。”
在青岑的指導下,試著在B站搜了下她一直提到的小說《撒野》。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有聲書、電臺、直播位列用戶喜愛收聽內容的前三甲,其中有聲書佔比56.5%,優勢明顯。
青岑常去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搜索此類小說的視頻或音頻,“在B站上很多有聲小說也還是收費的,它會讓你先試聽一會,然後再聽就會跳轉到一款叫‘貓耳FM’的APP上。不過下載後,也還是收費的,需要充值。”
在青岑的指導下,試著在B站搜了下她一直提到的小說《撒野》。
“撒野”關鍵詞下,首條內容便是“貓耳FM出品,青春校園廣播劇《撒野》”的鏈接。點擊進入後便可看到“免費試聽”以及下方的貓耳FM下載提示。下載了貓耳FM後,發現除了常規的QQ、微博和微信登陸方式外,B站的入口較為顯眼。
這樣相互深度導流的設置,原因在於B站和貓耳FM本就是一家。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有聲書、電臺、直播位列用戶喜愛收聽內容的前三甲,其中有聲書佔比56.5%,優勢明顯。
青岑常去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搜索此類小說的視頻或音頻,“在B站上很多有聲小說也還是收費的,它會讓你先試聽一會,然後再聽就會跳轉到一款叫‘貓耳FM’的APP上。不過下載後,也還是收費的,需要充值。”
在青岑的指導下,試著在B站搜了下她一直提到的小說《撒野》。
“撒野”關鍵詞下,首條內容便是“貓耳FM出品,青春校園廣播劇《撒野》”的鏈接。點擊進入後便可看到“免費試聽”以及下方的貓耳FM下載提示。下載了貓耳FM後,發現除了常規的QQ、微博和微信登陸方式外,B站的入口較為顯眼。
這樣相互深度導流的設置,原因在於B站和貓耳FM本就是一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
企查查顯示,“貓耳FM”由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其中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控股66.47%。而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B站的運營方。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有聲書、電臺、直播位列用戶喜愛收聽內容的前三甲,其中有聲書佔比56.5%,優勢明顯。
青岑常去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搜索此類小說的視頻或音頻,“在B站上很多有聲小說也還是收費的,它會讓你先試聽一會,然後再聽就會跳轉到一款叫‘貓耳FM’的APP上。不過下載後,也還是收費的,需要充值。”
在青岑的指導下,試著在B站搜了下她一直提到的小說《撒野》。
“撒野”關鍵詞下,首條內容便是“貓耳FM出品,青春校園廣播劇《撒野》”的鏈接。點擊進入後便可看到“免費試聽”以及下方的貓耳FM下載提示。下載了貓耳FM後,發現除了常規的QQ、微博和微信登陸方式外,B站的入口較為顯眼。
這樣相互深度導流的設置,原因在於B站和貓耳FM本就是一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
企查查顯示,“貓耳FM”由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其中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控股66.47%。而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B站的運營方。
(數據來源:企查查)
從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歷年的融資情況看來,與B站有據可查的結緣始於2014年。企查查顯示,2014年7月1日,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MissEvan(M站)獲得陳睿的500萬元天使投資。
作為普通用戶的青岑並不清楚貓耳FM和B站之間的關係,“B站上的可能會有刪減,貓耳FM上的比較全。我喜歡的《撒野》,還有之前已經改編成熱播劇的《鎮魂》《上癮》,這次的《魔道祖師》,和正在翻拍的《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上邊都有。”
事實上,聽一季付費的廣播劇並不便宜。
以《魔道祖師第三季》為例,收聽一季的內容需要支付399鑽石。而6元可購買60鑽石、18元可購買180鑽石,兌換比例為1:10。也就是收聽一季的內容為39.9元。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有聲書、電臺、直播位列用戶喜愛收聽內容的前三甲,其中有聲書佔比56.5%,優勢明顯。
青岑常去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搜索此類小說的視頻或音頻,“在B站上很多有聲小說也還是收費的,它會讓你先試聽一會,然後再聽就會跳轉到一款叫‘貓耳FM’的APP上。不過下載後,也還是收費的,需要充值。”
在青岑的指導下,試著在B站搜了下她一直提到的小說《撒野》。
“撒野”關鍵詞下,首條內容便是“貓耳FM出品,青春校園廣播劇《撒野》”的鏈接。點擊進入後便可看到“免費試聽”以及下方的貓耳FM下載提示。下載了貓耳FM後,發現除了常規的QQ、微博和微信登陸方式外,B站的入口較為顯眼。
這樣相互深度導流的設置,原因在於B站和貓耳FM本就是一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
企查查顯示,“貓耳FM”由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其中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控股66.47%。而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B站的運營方。
(數據來源:企查查)
從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歷年的融資情況看來,與B站有據可查的結緣始於2014年。企查查顯示,2014年7月1日,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MissEvan(M站)獲得陳睿的500萬元天使投資。
作為普通用戶的青岑並不清楚貓耳FM和B站之間的關係,“B站上的可能會有刪減,貓耳FM上的比較全。我喜歡的《撒野》,還有之前已經改編成熱播劇的《鎮魂》《上癮》,這次的《魔道祖師》,和正在翻拍的《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上邊都有。”
事實上,聽一季付費的廣播劇並不便宜。
以《魔道祖師第三季》為例,收聽一季的內容需要支付399鑽石。而6元可購買60鑽石、18元可購買180鑽石,兌換比例為1:10。也就是收聽一季的內容為39.9元。
常規視頻網站一個月的會員費用在12元上下,也就是說收聽一季指定內容的廣播劇,大約是隔壁視頻網站的一季度(3個月)會員費。已經完結的《魔道祖師第二季》中顯示,目前已有5450.4萬次播放。
而這一數據與iiMediaResearch報告中,關於平臺付費情況數據一致。數據顯示,2018年有47.3%的用戶付費購買過內容,38.7%的用戶付費購買了會員。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有聲書、電臺、直播位列用戶喜愛收聽內容的前三甲,其中有聲書佔比56.5%,優勢明顯。
青岑常去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搜索此類小說的視頻或音頻,“在B站上很多有聲小說也還是收費的,它會讓你先試聽一會,然後再聽就會跳轉到一款叫‘貓耳FM’的APP上。不過下載後,也還是收費的,需要充值。”
在青岑的指導下,試著在B站搜了下她一直提到的小說《撒野》。
“撒野”關鍵詞下,首條內容便是“貓耳FM出品,青春校園廣播劇《撒野》”的鏈接。點擊進入後便可看到“免費試聽”以及下方的貓耳FM下載提示。下載了貓耳FM後,發現除了常規的QQ、微博和微信登陸方式外,B站的入口較為顯眼。
這樣相互深度導流的設置,原因在於B站和貓耳FM本就是一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
企查查顯示,“貓耳FM”由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其中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控股66.47%。而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B站的運營方。
(數據來源:企查查)
從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歷年的融資情況看來,與B站有據可查的結緣始於2014年。企查查顯示,2014年7月1日,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MissEvan(M站)獲得陳睿的500萬元天使投資。
作為普通用戶的青岑並不清楚貓耳FM和B站之間的關係,“B站上的可能會有刪減,貓耳FM上的比較全。我喜歡的《撒野》,還有之前已經改編成熱播劇的《鎮魂》《上癮》,這次的《魔道祖師》,和正在翻拍的《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上邊都有。”
事實上,聽一季付費的廣播劇並不便宜。
以《魔道祖師第三季》為例,收聽一季的內容需要支付399鑽石。而6元可購買60鑽石、18元可購買180鑽石,兌換比例為1:10。也就是收聽一季的內容為39.9元。
常規視頻網站一個月的會員費用在12元上下,也就是說收聽一季指定內容的廣播劇,大約是隔壁視頻網站的一季度(3個月)會員費。已經完結的《魔道祖師第二季》中顯示,目前已有5450.4萬次播放。
而這一數據與iiMediaResearch報告中,關於平臺付費情況數據一致。數據顯示,2018年有47.3%的用戶付費購買過內容,38.7%的用戶付費購買了會員。
對此,艾媒諮詢的分析師認為,隨著用戶對優質內容需求的日益提升,付費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從小說(漫畫)到廣播劇再到影視劇,耽美作品與言情、仙俠等作品一樣,正式走上了產業化的道路。
劉悅作為一個入坑20多年資深腐女,可能相應的閾值比較高,所以才會講出那句“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對青岑這樣的新入坑者來說,影視作品公然賣腐、發糖的商業行為沒有什麼反感,甚至還會主動承擔起刷話題、出同人作品等任務,完全沉浸其中,“我喜歡這類作品,除了更為浪漫的純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推理。這類小說中,有很多推理作品,本格推理、社會派推理都會有,單純作為推理小說來看都很過癮。”
但,無論是資深腐女還是新入坑者,她們同屬於能接受賣腐和耽美文化的一類。事實上,對此類作品無法接受或無感的“直女”和“直男”所佔比重會更高。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有聲書、電臺、直播位列用戶喜愛收聽內容的前三甲,其中有聲書佔比56.5%,優勢明顯。
青岑常去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搜索此類小說的視頻或音頻,“在B站上很多有聲小說也還是收費的,它會讓你先試聽一會,然後再聽就會跳轉到一款叫‘貓耳FM’的APP上。不過下載後,也還是收費的,需要充值。”
在青岑的指導下,試著在B站搜了下她一直提到的小說《撒野》。
“撒野”關鍵詞下,首條內容便是“貓耳FM出品,青春校園廣播劇《撒野》”的鏈接。點擊進入後便可看到“免費試聽”以及下方的貓耳FM下載提示。下載了貓耳FM後,發現除了常規的QQ、微博和微信登陸方式外,B站的入口較為顯眼。
這樣相互深度導流的設置,原因在於B站和貓耳FM本就是一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
企查查顯示,“貓耳FM”由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其中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控股66.47%。而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B站的運營方。
(數據來源:企查查)
從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歷年的融資情況看來,與B站有據可查的結緣始於2014年。企查查顯示,2014年7月1日,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MissEvan(M站)獲得陳睿的500萬元天使投資。
作為普通用戶的青岑並不清楚貓耳FM和B站之間的關係,“B站上的可能會有刪減,貓耳FM上的比較全。我喜歡的《撒野》,還有之前已經改編成熱播劇的《鎮魂》《上癮》,這次的《魔道祖師》,和正在翻拍的《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上邊都有。”
事實上,聽一季付費的廣播劇並不便宜。
以《魔道祖師第三季》為例,收聽一季的內容需要支付399鑽石。而6元可購買60鑽石、18元可購買180鑽石,兌換比例為1:10。也就是收聽一季的內容為39.9元。
常規視頻網站一個月的會員費用在12元上下,也就是說收聽一季指定內容的廣播劇,大約是隔壁視頻網站的一季度(3個月)會員費。已經完結的《魔道祖師第二季》中顯示,目前已有5450.4萬次播放。
而這一數據與iiMediaResearch報告中,關於平臺付費情況數據一致。數據顯示,2018年有47.3%的用戶付費購買過內容,38.7%的用戶付費購買了會員。
對此,艾媒諮詢的分析師認為,隨著用戶對優質內容需求的日益提升,付費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從小說(漫畫)到廣播劇再到影視劇,耽美作品與言情、仙俠等作品一樣,正式走上了產業化的道路。
劉悅作為一個入坑20多年資深腐女,可能相應的閾值比較高,所以才會講出那句“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對青岑這樣的新入坑者來說,影視作品公然賣腐、發糖的商業行為沒有什麼反感,甚至還會主動承擔起刷話題、出同人作品等任務,完全沉浸其中,“我喜歡這類作品,除了更為浪漫的純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推理。這類小說中,有很多推理作品,本格推理、社會派推理都會有,單純作為推理小說來看都很過癮。”
但,無論是資深腐女還是新入坑者,她們同屬於能接受賣腐和耽美文化的一類。事實上,對此類作品無法接受或無感的“直女”和“直男”所佔比重會更高。
(《陳情令》海報)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隨機採訪了數十位80、90後,詢問對《陳情令》《琅琊榜》這類賣腐的影視劇和耽美文化的看法。
“這類劇一般吧,男性角色的太多,沒有女主角,帶入不進去,不愛看。”
“嗯,主要看劇情走向,比如對《陳情令》無感,壓根就沒看過,但是《琅琊榜》就是我的本命。看過不下5遍,尤其是梅長蘇在雪地裡和靖王的那場戲,絕了!”
“我覺得接受這類作品的群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吧:一是契合了背後的價值觀,比如性取向的這類人,對這種愛情比較能接受;第二就是現在比較普遍的,看臉、看顏值,如果劇中人物符合自己的審美,那就會支持,一旦不符合審美,理解故事的角度、觀念都會顛倒過來。我屬於第一類。”
相對女生較為統一的出發點,男生看這類“腐劇”的原因和角度差異比較大。
“會看吧,不看怎麼和女生聊天?”
“我不知道女生怎麼看的,但對我這類長期逛虎撲的‘直男’來說,看到屏幕中兩個男的眉來眼去,真的受不了,甚至覺得噁心。”
“說實話,如果沒有網上女生的解讀,對我來說這些劇看起來和普通的劇沒什麼區別啊。”
截止目前,微博話題#男生看陳情令#中,目前累計3.1億閱讀、8.3萬討論。這些數據中,支持的聲音、反對的聲音都摻雜其中。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有聲書、電臺、直播位列用戶喜愛收聽內容的前三甲,其中有聲書佔比56.5%,優勢明顯。
青岑常去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搜索此類小說的視頻或音頻,“在B站上很多有聲小說也還是收費的,它會讓你先試聽一會,然後再聽就會跳轉到一款叫‘貓耳FM’的APP上。不過下載後,也還是收費的,需要充值。”
在青岑的指導下,試著在B站搜了下她一直提到的小說《撒野》。
“撒野”關鍵詞下,首條內容便是“貓耳FM出品,青春校園廣播劇《撒野》”的鏈接。點擊進入後便可看到“免費試聽”以及下方的貓耳FM下載提示。下載了貓耳FM後,發現除了常規的QQ、微博和微信登陸方式外,B站的入口較為顯眼。
這樣相互深度導流的設置,原因在於B站和貓耳FM本就是一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
企查查顯示,“貓耳FM”由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其中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控股66.47%。而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B站的運營方。
(數據來源:企查查)
從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歷年的融資情況看來,與B站有據可查的結緣始於2014年。企查查顯示,2014年7月1日,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MissEvan(M站)獲得陳睿的500萬元天使投資。
作為普通用戶的青岑並不清楚貓耳FM和B站之間的關係,“B站上的可能會有刪減,貓耳FM上的比較全。我喜歡的《撒野》,還有之前已經改編成熱播劇的《鎮魂》《上癮》,這次的《魔道祖師》,和正在翻拍的《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上邊都有。”
事實上,聽一季付費的廣播劇並不便宜。
以《魔道祖師第三季》為例,收聽一季的內容需要支付399鑽石。而6元可購買60鑽石、18元可購買180鑽石,兌換比例為1:10。也就是收聽一季的內容為39.9元。
常規視頻網站一個月的會員費用在12元上下,也就是說收聽一季指定內容的廣播劇,大約是隔壁視頻網站的一季度(3個月)會員費。已經完結的《魔道祖師第二季》中顯示,目前已有5450.4萬次播放。
而這一數據與iiMediaResearch報告中,關於平臺付費情況數據一致。數據顯示,2018年有47.3%的用戶付費購買過內容,38.7%的用戶付費購買了會員。
對此,艾媒諮詢的分析師認為,隨著用戶對優質內容需求的日益提升,付費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從小說(漫畫)到廣播劇再到影視劇,耽美作品與言情、仙俠等作品一樣,正式走上了產業化的道路。
劉悅作為一個入坑20多年資深腐女,可能相應的閾值比較高,所以才會講出那句“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對青岑這樣的新入坑者來說,影視作品公然賣腐、發糖的商業行為沒有什麼反感,甚至還會主動承擔起刷話題、出同人作品等任務,完全沉浸其中,“我喜歡這類作品,除了更為浪漫的純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推理。這類小說中,有很多推理作品,本格推理、社會派推理都會有,單純作為推理小說來看都很過癮。”
但,無論是資深腐女還是新入坑者,她們同屬於能接受賣腐和耽美文化的一類。事實上,對此類作品無法接受或無感的“直女”和“直男”所佔比重會更高。
(《陳情令》海報)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隨機採訪了數十位80、90後,詢問對《陳情令》《琅琊榜》這類賣腐的影視劇和耽美文化的看法。
“這類劇一般吧,男性角色的太多,沒有女主角,帶入不進去,不愛看。”
“嗯,主要看劇情走向,比如對《陳情令》無感,壓根就沒看過,但是《琅琊榜》就是我的本命。看過不下5遍,尤其是梅長蘇在雪地裡和靖王的那場戲,絕了!”
“我覺得接受這類作品的群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吧:一是契合了背後的價值觀,比如性取向的這類人,對這種愛情比較能接受;第二就是現在比較普遍的,看臉、看顏值,如果劇中人物符合自己的審美,那就會支持,一旦不符合審美,理解故事的角度、觀念都會顛倒過來。我屬於第一類。”
相對女生較為統一的出發點,男生看這類“腐劇”的原因和角度差異比較大。
“會看吧,不看怎麼和女生聊天?”
“我不知道女生怎麼看的,但對我這類長期逛虎撲的‘直男’來說,看到屏幕中兩個男的眉來眼去,真的受不了,甚至覺得噁心。”
“說實話,如果沒有網上女生的解讀,對我來說這些劇看起來和普通的劇沒什麼區別啊。”
截止目前,微博話題#男生看陳情令#中,目前累計3.1億閱讀、8.3萬討論。這些數據中,支持的聲音、反對的聲音都摻雜其中。
(編劇汪海林與網友互動截圖)
這一現象與多年前“流量偶像”成為影視劇標配十分相似。
《上海堡壘》從上映至今差評不斷,豆瓣評分不斷刷新下限,算得上票房、口碑集體崩壞。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上映10天,《上海堡壘》累計票房僅為1.21億元,豆瓣評分僅為3.2分(其中1星佔比為62.1%),淘票票評分為5.9分,貓眼口碑評分為5.8分。


“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劉悅一連串轟炸式的提問下,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這些CP到底是誰?前後選項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隱隱感覺這些問題和“粽子是棗兒的還是肉的”“豆花是甜的還是鹹的”一樣是一個區分“敵我”的陷阱式問題。
這些由問題衍生出的新問題,讓人不得不意識到,經過近20年的發展“耽美”早就成為一個有體系的圈子。
80後的劉悅算得上國內第一批“腐女”,初中翻過學校附近小書屋最深處《灌籃高手》的同人,2005年因耽美日漫《loveless》入坑後,從此BG( Boy & Girl Love)是路人。資深腐女的她,卻對從耽美小說改編至電視劇的“改編新風口”不以為然:“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8月18日零點剛過,《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正式突破4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上第4部票房超40億元的影片,其中“藕餅還是餅渣”這一問題便來自這部動畫電影。
8月14日晚,《陳情令》迎來大結局,宣告正式收官,豆瓣評分7.9分,獲得近50萬評論,成歷史上評分人數最多的劇集。據瞭解,其數字專輯大約賣出了1200萬,而騰訊更是藉著《陳情令》的大結局,一夜吸金超7800萬。而這部劇便是由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而來。
近幾年,接連幾部被網友貼上“社會主義兄弟情”標籤的作品,以超乎尋常的“攻擊力”迅速俘獲大量觀眾,在口碑、票房、數據多個方面刷新了記錄。從《琅琊榜》被擦邊球,到《上癮》《鎮魂》的試水成功,再到《陳情令》《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批量來襲,播種了20餘年的耽美正迎來它的秋收時刻。
回憶起來,學校附近的小書店佈置得大同小異。
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基本是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接著是《名偵探柯南》《灌籃高手》《水果籃子》《花樣男子》這些比較熱門的日本漫畫。膽兒大的老闆會將同人、耽美漫畫放在書屋的角落深處,膽兒小的只有熟悉的顧客來問了,才會從櫃子裡掏出來。
“看個耽美,經常搞得做地下黨似的,就差接頭暗號了。還有這些漫畫、小說,現在來看,大多都是盜版的,紙張都特別糙,翻譯也經常出問題。當時電視臺在播《灌籃高手》,第一本接觸到的耽美就是它的同人。”時隔近20年,劉悅對第一次接觸到同人和耽美作品的場景依舊記憶猶新。
嚴格意義上算起來,劉悅不算是國內第一批“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日語,是由其同音的“腐女子”( ふじょし,fujoshi) 轉化而來,“腐”在日文中是“無藥可救”的意思,“腐女”是專指對於男男愛情——對BL( Boys Love) 作品情有獨鍾的女性。
與BL概念類似的,還有“耽美”。
耽美這個詞緣起於1980年代後期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以男男戀愛為賣點的作品,深受女性讀者喜愛。1994年左右,被譽為中國耽美文化的啟蒙教科書的《絕愛-1989》傳入我國,由此催生了一批耽美愛好者。
1997年,我國許多漫畫書屋引進了首批盜版的日本耽美漫畫和小說,腐女可通過閱讀耽美小說來接觸耽美文化。直至1999年,我國耽美的發展進入高潮:第一本耽美月刊《耽美季節》出刊,其中詳細介紹了耽美漫畫及小說,月刊《最愛》和《耽美別冊》也隨之發行。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國內耽美作品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漫畫、小說、雜誌三種。
十幾歲的劉悅與《灌籃高手》同人作品第一次接觸,便在這個階段。
《論中國動漫群落及發展現狀》一文中提到:20 世紀 90 年代,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濟南、成都這樣的大城市或者中等、較發達城市和城鎮裡,二渠道的書商們將盜版自日本的漫畫書運送到一家家小書店或者小書攤,時年十幾歲或者十歲以下的孩子就是這裡的常客。
“當時在書店的最下排角落裡看到一本寫著《灌籃高手》的漫畫,以為是動漫的後續,想看看流川楓最後是不是出車禍了,到底有沒有死。於是,就打開漫畫看了,嗯……”說到這裡劉悅略顯為難地停頓了會,掙扎後告訴我們,“那個時候接受不了同人也不知道什麼是同人。在書店翻開那本《灌籃高手》的時候,眼睛都快瞎了……後來才知道,那是流川楓和仙道的同人作品。”
(《灌籃高手》同人)
同人是指作品愛好者在原作或原型上進行再創作的活動及其產物,但同人並不等同於耽美。腐女是指喜愛耽美,熱衷男男愛情的女性,腐女可以是同人女,但同人女不一定愛好耽美。
這麼看來,劉悅和耽美圈的緣分不淺,那本讓她感到“眼睛都快瞎了”《灌籃高手》是同人也是耽美,“大概2005年之後吧,開始正式入坑,同學中也有一兩個同道中人,大家會互相借一些這類的漫畫,也會有簡單的討論。但是不太會和身邊其他的朋友同學說耽美,在大家眼中這些東西有些‘變態’。”
如今來看,劉悅不曾想到曾經被視為異類的耽美作品和腐女亞文化,通過改編能大搖大擺地走上銀幕。
“腐女”這重身份,從拿不上臺面的小圈子,到如今影視劇或大搖大擺、或刻意打擦邊球,只為博腐女一(姨母)笑,社會地位可謂是突飛猛進。但劉悅依舊選擇別人不問自己絕對不主動提及,畢竟身邊也還有不少無法接受耽美的同齡人。
但,這對青岑(化名)來說並不是問題。95後的青岑,他們這代人的成長几乎與耽美文化同步,加上互聯網的“加持”,社會早已接受這些——“腐女”這個圈子,與“飯圈”、籃球圈、二次元等帶有文化屬性的圈子沒什麼區別。
“我不會主動和身邊的人聊起腐女、耽美、同人這類話題,但並不是怕身邊的人會帶著有色眼鏡看我,就是覺得他們也不懂,聊不出個所以然來。”青岑話題一轉,“之前可能會存在會被人當成異類的現象,但現在大環境變了,大家的接受度高多了。”
青岑指的“大環境”和互聯網密切相關。
1998年,我國最早且最具影響力的耽美網站桑桑學院正式創建。2005年,我國開始有了視頻網站,隨之出現了耽美MV作品。隨後,“露西弗俱樂部”“星期五論壇”“墨音閣”等純粹的耽美論壇出現。受限於版權問題,腐女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始走上原創耽美作品之路——中國大陸第一代本土耽美作者、耽美畫手和耽美廣播劇製作者應運而生。
隨後,論壇上還出現了小說下載點,腐女們可以在站點上下載和傳播耽美小說,還可以上傳自己創作的耽美作品,晉江、起點等小說網站成為耽美小說作者和腐女的聚集地。
懵懵懂懂地發展了5年後,腐女文化徹底走向社會大眾。
2010年,互聯網圈內並不尋常:BAT格局已定,3Q大戰,微博成門戶標配,安卓崛起,年末優酷、土豆、噹噹集中上市潮,團購元年、千團大戰。
老話說得好——腐眼看人基。與在視頻網站成熟、廣場式社交平臺微博火爆、移動互聯網興起這些背景下,影視作品中的一個眼神、一句臺詞、一幀畫面足以成為一群人的狂歡。
2010年12月,《讓子彈飛》上映。片中假湯師爺(葛優飾)坐在床上,問正在寬衣解帶、露出胸肌的麻匪頭目張麻子(姜文飾)說: “你是要殺我,還是要睡我?”
(《讓子彈飛》電影截圖)
影院的觀眾,聽到湯師爺這句一本正經的臺詞鬨堂大笑。
當然,2010年最強的年度CP絕對不是張麻子和湯師爺。2010年BBC播出了由小說改編的《神探夏洛克》,吸引了無數“腐女”的關注。劇中把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夏洛克和馬丁·弗瑞曼飾演的華生打造成了一對充滿“基情”的搭檔,不僅在劇中,他們在該劇的宣傳中也是極盡曖昧。
“腐”成為影視作品宣傳營銷的重要方式。後期,漫威宇宙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神奇動物系列在造勢階段,都會選擇“腐”文化屬性的內容,利用跨媒介方式進行前期的營銷和宣傳。
(《神探夏洛克》帶有“腐”暗示的海報)
也是在這個階段,由日本發源的“腐文化”大規模蔓延:憑藉《神探夏洛克》《哈利·波特》《IT 狂人》等作品,英國被網友授予“大腐之國”的稱號,而美國憑藉《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絕命毒師》等作品,緊隨其後。
與此同時,國內的“腐文化”開始創造了一套包括特有語言、媒介等方面的體系。如劉悅三連環提問“藕餅還是餅渣?是土銀還是銀土?是賤炸還是炸賤?”。
藕餅還是餅渣,這兩對CP都來自《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時這兩對CP涉及到的人都是哪吒和敖丙【藕(哪吒)餅(敖丙),餅(敖丙)渣(哪吒)】。但對腐女來說,“嗑”哪對是事關“信仰”般存在。
《我國電視劇耽美化現象研究》一文中提到:CP中將有戀愛關係的兩個角色寫作“角色A X角色B”,“X”前面的角色A稱為小攻,即戀愛關係中的主動方,“X”後面的角色B為小受,即戀愛關係中的被動方,可縮寫為“AB”,因此CP中的AB和BA,將演繹出截然不同的故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組成的“藕餅”CP和“餅渣”CP,這表示二人CP關係中的攻受的不同。
在微博分享同人漫畫,在視頻網站分享二次創作剪輯的同人視頻,去貼吧找到同類興趣愛好者交流,“腐女”從邊緣走向臺前,並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
“腐女粉絲群體是所有粉絲群體中傳播能力最強的,商家們早就知曉,得腐女者得天下。常常有人告訴我,腐女群體其實很小,無需重視,但我卻知道,腐女的群體絕對不可能小,她們處在非常可怕的行業地位,不是微博自媒體傳播關鍵點,就是媒體人。”因作品《盜墓筆記》“賣腐”而受益匪淺的南派三叔,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著重提到了腐女經濟。
賣腐和耽美不同,賣腐也叫賣基情、賣基,是指出現在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等斷背話題為炒作點吸引和迎合觀眾的行為。
實際上,耽美作品已經形成了一條叫成熟的產業鏈,而常規理解的動漫和影視作品中的基於流量和宣傳的“賣腐”行為,只是其中一環。
大學剛畢業的青岑,因耽美小說《撒野》入坑後,去年是鎮魂女孩,今年陳情令女孩,快樂得不亦樂乎。除了追劇外,耽美題材的小說、漫畫、廣播劇等載體青岑都會去找找有沒有想看的,這些大部分都是付費模式。
“你在微博上搜‘BL推文’類似的關鍵詞,就會出現好多專職運營推文的號,這些小說一開始是免費的,但是進入到關鍵情節時,就會提醒你充值。”邊說青岑邊拿出手機打開微博演示,“你看這些圖片+大段文字的,基本都是專職的,要不然哪個讀者這麼閒,天天發這些。”
不過,青岑在小說一項上花費並不多:“你知道麼,我現在工作中上天入地的搜索能力,都是這幾年找免費資源練出來的。在這方面花錢最多的主要還是有聲小說和廣播劇方面。”
據iiMedia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音頻用戶規模約4.25億人,同比增速達22.1%,相較於移動視頻及移動閱讀行業增漲率較為明顯。
數據還顯示,2018年,有聲書、電臺、直播位列用戶喜愛收聽內容的前三甲,其中有聲書佔比56.5%,優勢明顯。
青岑常去B站等二次元聚集地搜索此類小說的視頻或音頻,“在B站上很多有聲小說也還是收費的,它會讓你先試聽一會,然後再聽就會跳轉到一款叫‘貓耳FM’的APP上。不過下載後,也還是收費的,需要充值。”
在青岑的指導下,試著在B站搜了下她一直提到的小說《撒野》。
“撒野”關鍵詞下,首條內容便是“貓耳FM出品,青春校園廣播劇《撒野》”的鏈接。點擊進入後便可看到“免費試聽”以及下方的貓耳FM下載提示。下載了貓耳FM後,發現除了常規的QQ、微博和微信登陸方式外,B站的入口較為顯眼。
這樣相互深度導流的設置,原因在於B站和貓耳FM本就是一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
企查查顯示,“貓耳FM”由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其中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控股66.47%。而上海幻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便是B站的運營方。
(數據來源:企查查)
從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歷年的融資情況看來,與B站有據可查的結緣始於2014年。企查查顯示,2014年7月1日,北京喵斯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MissEvan(M站)獲得陳睿的500萬元天使投資。
作為普通用戶的青岑並不清楚貓耳FM和B站之間的關係,“B站上的可能會有刪減,貓耳FM上的比較全。我喜歡的《撒野》,還有之前已經改編成熱播劇的《鎮魂》《上癮》,這次的《魔道祖師》,和正在翻拍的《默讀》《鬢邊不是海棠紅》,上邊都有。”
事實上,聽一季付費的廣播劇並不便宜。
以《魔道祖師第三季》為例,收聽一季的內容需要支付399鑽石。而6元可購買60鑽石、18元可購買180鑽石,兌換比例為1:10。也就是收聽一季的內容為39.9元。
常規視頻網站一個月的會員費用在12元上下,也就是說收聽一季指定內容的廣播劇,大約是隔壁視頻網站的一季度(3個月)會員費。已經完結的《魔道祖師第二季》中顯示,目前已有5450.4萬次播放。
而這一數據與iiMediaResearch報告中,關於平臺付費情況數據一致。數據顯示,2018年有47.3%的用戶付費購買過內容,38.7%的用戶付費購買了會員。
對此,艾媒諮詢的分析師認為,隨著用戶對優質內容需求的日益提升,付費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從小說(漫畫)到廣播劇再到影視劇,耽美作品與言情、仙俠等作品一樣,正式走上了產業化的道路。
劉悅作為一個入坑20多年資深腐女,可能相應的閾值比較高,所以才會講出那句“為腐而腐,沒什麼意思。”
對青岑這樣的新入坑者來說,影視作品公然賣腐、發糖的商業行為沒有什麼反感,甚至還會主動承擔起刷話題、出同人作品等任務,完全沉浸其中,“我喜歡這類作品,除了更為浪漫的純愛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推理。這類小說中,有很多推理作品,本格推理、社會派推理都會有,單純作為推理小說來看都很過癮。”
但,無論是資深腐女還是新入坑者,她們同屬於能接受賣腐和耽美文化的一類。事實上,對此類作品無法接受或無感的“直女”和“直男”所佔比重會更高。
(《陳情令》海報)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隨機採訪了數十位80、90後,詢問對《陳情令》《琅琊榜》這類賣腐的影視劇和耽美文化的看法。
“這類劇一般吧,男性角色的太多,沒有女主角,帶入不進去,不愛看。”
“嗯,主要看劇情走向,比如對《陳情令》無感,壓根就沒看過,但是《琅琊榜》就是我的本命。看過不下5遍,尤其是梅長蘇在雪地裡和靖王的那場戲,絕了!”
“我覺得接受這類作品的群體可以分為兩部分吧:一是契合了背後的價值觀,比如性取向的這類人,對這種愛情比較能接受;第二就是現在比較普遍的,看臉、看顏值,如果劇中人物符合自己的審美,那就會支持,一旦不符合審美,理解故事的角度、觀念都會顛倒過來。我屬於第一類。”
相對女生較為統一的出發點,男生看這類“腐劇”的原因和角度差異比較大。
“會看吧,不看怎麼和女生聊天?”
“我不知道女生怎麼看的,但對我這類長期逛虎撲的‘直男’來說,看到屏幕中兩個男的眉來眼去,真的受不了,甚至覺得噁心。”
“說實話,如果沒有網上女生的解讀,對我來說這些劇看起來和普通的劇沒什麼區別啊。”
截止目前,微博話題#男生看陳情令#中,目前累計3.1億閱讀、8.3萬討論。這些數據中,支持的聲音、反對的聲音都摻雜其中。
(編劇汪海林與網友互動截圖)
這一現象與多年前“流量偶像”成為影視劇標配十分相似。
《上海堡壘》從上映至今差評不斷,豆瓣評分不斷刷新下限,算得上票房、口碑集體崩壞。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上映10天,《上海堡壘》累計票房僅為1.21億元,豆瓣評分僅為3.2分(其中1星佔比為62.1%),淘票票評分為5.9分,貓眼口碑評分為5.8分。
(《上海堡壘》劇照)
近期滕華弢導演接受採訪時稱,電影用錯了鹿晗。一度作為流量的代名詞的鹿晗,這次《上海堡壘》的折戟,是否代表著“流量偶像加持票房”這一神話破滅的開始?
一邊是《上海堡壘》的潰敗,一邊是《陳情令》的大獲全勝,市場和觀眾早就將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結局安排的明明白白。有行業分析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劇本到特效再到選角都有一定的問題。電影拍攝需要一定的週期,幾年前,沒人會預估到影片做成這樣會賠本,當時也不必追求極致,但幾年的時間,市場和觀眾發生了改變,這是《上海堡壘》失敗的原因。”
而現在,那些接受的、不接受的、支持的、謾罵的、嘲諷的,不論持什麼觀點,只要加入都將成為又一場狂歡的助推力。

楚雨轩ed
2019-08-23

我認為有幾下幾點:

第一:導演和編劇文字,鏡頭功夫了得。可以把小眾領域(比方說fu wen hua )的故事有機的結合現代社會,創作改編為大眾所認可的價值觀,這不僅僅只是換概念這麼簡單,還要有著創新。

第二:受眾的理性觀看給作品帶來正當的能量。受眾的理性發聲,有利於大家更加多方面的省視作品的優缺點,而不是一邊倒的烏煙瘴氣。

第三:社會的進步性決定。社會正在慢慢的進步,取其精華去之糟粕的思想在當今得到重大發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