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10 個回答
天和Auto

超出經濟能力購車用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可以用三個字總結:虛榮心!

中國汽車保有量突破2.4億臺,其中個人名下登記的車輛首次突破2億臺;試想每七人擁有一臺汽車,這一數據說明了不論車輛價格高低,汽車已經走進尋常百姓家、購車已經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大數據背後並不是健康的消費理念,在沒有數據支持的前提下可以大膽預估:大部分年輕車主都在超前消費,促使其超前消費的原因有兩點。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1、婚俗

粗略統計過的部分地區終端銷售數據顯示,汽車消費者的年齡段在快速下降,有很多年齡在20~25歲之間的年輕人反而成為了汽車消費主力軍;然而這些消費者往往沒有固定的工作,或者有工作但只是初入社會還在晉升之前的入門階段,其薪資水平有1~2k也有5~10k;甚至也有以家庭收入為購車基礎,沒有工作只是依靠打零工的無業者,然而就是這些收入水平不足以購車用車的年輕人,往往消費了大量的輕奢級及以上汽車。

究其原因90%以上都是結婚購車,房和車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只能承擔一項時,婚房是首選,而隨著收入的增長汽車也成為必選項;婚俗讓房和車以及彩禮成為年輕人談愛情的基礎,完全以物質作為情感(繁衍)的交換條件並不健康,但傳統觀念的崔氏又讓年輕人不得走出這一步,在沒有經濟能力的條件下則需要傾全家之力去購房購車。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購車的標準在有第一個走出這一模式的家庭成為參照物後,一定會有第二第三以及更多的家庭效仿,剩下的家庭以及年輕人會以超過這一標準為目標、低於這一標準為無奈,於是一種“家庭式婚姻虛榮透支消費競賽”開始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車市也在這種文化環境中連續增長多年。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2、工作環境

生活要有儀式感被很多年輕人曲解,儀式感指生活方式中體現情感的細節,而在虛榮心的作用下儀式感成為用什麼包、香水、運動套裝、手錶以及汽車的標準,低於這一標準儀式感則低於制定標準的第一批人,高於這一標準則打破標準成為新標準,之後是所有的年輕人都在往高標準努力,認為達不到這一標準則無法融入“圈子”。

為了不成為異類則要努力,在努力不成之後只有透支消費;在汽車領域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分期購車中存在諸多不合理但仍被年輕消費者廣泛接受,36甚至60期的超長分期成為很多消費者的選擇。這種消費理念嚴格的評價是不太健康的,分期購車適合的是能把剩餘購車款用作其他項目去升創造更大價值的用戶,而不是依靠超長分期利用低薪資去慢慢還款且還要降低生活品質的年輕人。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工作環境導致了這些偽白領不得不去攀比,然而看的明白的話這就是流俗;如果一代年輕人有一種隱隱的“模板式全民個性”,這一定是可悲的,年輕人需要的是與眾不同才能激發想象力、創新能力和工作慾望,各行各業也才能進步,而在工作時想象是如何應付之後獲得可憐的薪水之後去如何虛榮,何談進步?

這一現象已經不是汽車領域的單一問題,2019年車市已經緩步剎車,貴重消費品的剎車似乎說明了透支消費群體已經幾乎達到崩盤狀態;所以年輕人購車要更加慎重,建議月薪5K起再考慮入門級轎車,養車成本要控制在收入的1/5~1/10之間才會沒有壓力。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


臭名远扬

我把我個人的經驗給你們說說吧,我09年出來工作,那時候工作不穩定,經常換地方,後來在一家公司做了一年多,開始學了駕照,一拿到駕照那手癢的不行,每天都在看路上跑的車好生羨慕,終於在13年底的時候忍不住把自己僅有的幾千塊到4S店強制定了一輛車,然後拿著訂單給家裡看,有點脅迫的意思讓家裡補錢過來,最後按揭買了一輛落地八萬的車,貸款四萬,每個月還一千多,那時候工資也就兩千多點,但是一想到自己有輛車的時候完全都沒想過後期費用。提車的第一個月就天天飄,也沒工作,到了還款日的時候才發現身上沒錢了,又跟朋友借了錢把第一個月給還上,然後就開始工作,自從有了這車後,經常就有朋友叫出去玩,油費每個月基本七八百左右,有時候一千多,再加磨損,保養,車貸,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我自己算了一下,油費跟高速費一起核算應該是八毛一公里,現在已經有十二萬公里的里程,總計大概九萬六千元,每年保養三次,小保養五百左右,大保養一千五左右,再加補胎,換胎,其它零配件,車損,清潔,大概也要五千左右一年,外加車險平均三千左右,今年是第六年,那總計的費用在這臺車上的花費大概就是:96000(油路費)+《5000(保養 車損)×6=30000》+《3000(保險)×6=18000》+47200(車貸含利息)=191200整,如果再加首付四萬元,就二十三萬多,這樣一算,光在一輛車身上就花費這麼多錢,平均一年三到四萬開銷,還不算你買更好的車,再加其他生活費用,人情費用,醫療費用等等,那你一個月要掙多少錢才能活的起?有能力的另當別論,暫時還沒這個消費能力的時候就別去動這個念頭,因為你表面風光的背後是無盡的深淵,有錢要麼先就存著,要麼創業,沒錢就先老老實實工作,等有足夠的資本,再考慮是否購買,起碼那時候你沒有什麼壓力,別像我,一個字:窮!

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播种式摘草莓

人比人比死人,在我身邊,換了幾個工作,其中有一個公司裡面才40幾號人,有30號左右的有車,而且年青人,比我小的,90後都有車的。有時自己開個破摩托車上班,感覺真不是滋味,然而工資,大家都差不多,但他們卻有辦法買車開,雖然車子不貴,但他們是不需要養家,家庭不需要他們付出,每個月拿的兩千塊可以月供一千,剩一千花,一個人生活,足矣!所以,有時看開一些,有些東西是不能去對比的,越比越覺得氣餒,越比越覺得自己無能,開開心心的過好自己,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四爷一家说

家裡有礦,不拿月薪,照樣買豪車。

最近認識的一個朋友,目前還在國外讀書,他呢?家裡雖然沒有礦,但是父母經營的也不錯,從小開始基本就是生活在寄宿學校,因此自理能力還是很不錯的,而且精於社交,有北方人那種自來熟的遺傳基因,會家鄉話、普通話、廣州話、英語,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本來高中畢業後,考上了珠海的一所院校,但是上了半年之後,他自己意識到周圍人的層次、學校的氛圍等對自己今後成長起不到任何幫助,因此跟家裡商量辦理了退學,自費去了美國留學,去的時候一個人一個行李就出發了,第一次踏入美國就遇到了飛機晚點10多個小時、領教了不靠譜的留學中介、熬過了波士頓機場的不眠夜、逐漸克服語言障礙等大小坎坷。現在經過4年的磨合,基本適應了那邊的生活。

1、國外花費

每年的學費大概4萬刀,生活費也差不多6-10萬刀每年。

2、國外娛樂

吃住行,吃一般是叫的外賣。住:租的外面合租的公寓,差不多1000多刀每月。行主要是開SUV,好在油費比較便宜。校外生活的話,自駕遊、打獵、賭場、交女朋友、音樂節等社交活動,最新的女朋友在國內,因此會定期回國,間歇性送些禮物啥的。

3、學習方面

因為沒有經濟方面的困擾,學習方面目標性也比較強,本科金融、碩士傳媒,對於畢業後也有了較清晰的規劃,明年碩士畢業後,打算回國做傳媒這塊,幫助家裡傳統業務的轉型。

不過,這種家裡有礦的估計應該還是少數。

以上,說來說去都是別人的生活。

不管月薪多少,買不買車,其實錨定目標很重要,只要對實現目標有幫助,月薪多少都不會成為阻止你開車/買車的理由,實在買不起,就租。

叼丝李

怎麼看,有的人家裡底子厚,我拿到駕照一年多都不敢開車後來做汽車服務才慢慢的開車上路,前年買了個二手車兩萬來塊,熊貓車,一次只加一百塊的油,能跑個兩百公里左右,後來油價漲了一百塊只能開個一百七八十公里了,然後車都是自己洗,自己保養,保險一年一千多,這車也只是一個代步工具,而且又是一個消耗品貶值的東西,所以沒必要買那麼好,原來做汽車美容,好多漂亮的車子,心想掙錢了也買一臺牛逼的車車開出去騷一下,後來想了想,這車不好養啊,我現在都想把我那個車車賣了,換個新能源,年檢,保養,保險,汽油,相當於你買個車,不開都在花錢,我這種一個月兩千來塊的,覺得還是有壓力啊,保持個好心態,別去攀比,因為比不過

丁路遥知事

您好!首先非常感謝悟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怎麼看?下面結合我自己的一些職場觀察,來說說看法。

一、年輕人月薪兩千與買車開其實是兩碼事

首先,年輕人月薪兩千,表明的是其工作的薪酬能力,我不知道這個兩千是在什麼城市的收入。例如在北上廣深一些大城市,可能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但在某些內陸小城市,月薪2000也許也是剛畢業的年輕人正常起薪。
其次,年輕人買車開,只是反映當下90後的一種消費觀,買車開未必需要自己月薪很高才買得起,例如有些年輕人自己父母家裡有很有錢,那麼車子的錢甚至油費都可能不是自己出的。

如果是放在大城市,家庭沒有背景,月薪只有2000元,自己還買車開,我覺得也很不現實,因為你會發現吃飯租房都不夠,根本無法買車養車。

所以,這樣的現象背後一定有其特殊的原因,我們不能簡單去評價它對或者不對。

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二、要想獨立買車養車,關鍵還是靠自己奮鬥賺錢

對於大多數沒有背景的年輕人來說,想要早日買車,我覺得還是得依靠自己去奮鬥努力,提高你的月薪。

對於大城市年輕人來說,且不說買一輛車的費用很貴,養車的成本也不低,一年的油費、保養費、保險費、停車費等等,加起來少說也得一兩萬。

所以月薪只有兩三千確實很難獨立養車。

我自己的第一輛車,也是工作四年多以後才開始買的,彼時,月薪剛過萬,除去養車的費用、吃飯與日常開銷後,其實也所剩不多。

當然現在工作十多年了,雖然養車成本越來越昂貴,但至少自己的收入還能跟得上車子消費的水平。

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三、年輕人如何提高月薪

說到這裡,才是關鍵了,年輕人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月薪呢?

我覺得有三點意見給大家:

1、做好職業規劃

我發現職場上很多年輕人工作到五年左右和工作一年沒有大的提升,你雖然擁有五年經驗,但也許還不如人家兩三年的經驗。

很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少明確的職業規劃,即你的職業目標建立了嗎?是否將目標有效分解到年、季、月、周?

2、深耕自己的專業領域

年輕人想提高月薪,就得在本崗位上充分體現自己的專業價值,也就是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你可以解決,別人可以解決的問題你能解決的更出色。

你要想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必須垂直深耕下去。

3、找準風口行業

現代社會,要想賺錢快賺錢多,也是需要基於。你找準一個風口的行業去發展,可能會有超出你預期的回報,例如當年的房地產行業、互聯網行業等等。

但是,這樣的風口行業也不是誰都可以去的,你需要一定的運氣和機遇。

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路,僅供參考。

再次感謝悟空的邀請!@悟空問答

歡迎關注我,@丁路遙知事

糊涂妞eva

現在低收入年輕人的車房基本都是父母出的。

上一輩人,存了一輩子,給孩子買了車,買了房,希望孩子能輕鬆一些。

殊不知這就造成了啃老的一代,巨嬰的一代。

車房是現在人必備的資產,沒有車沒有房娶不上媳婦兒;別人家有車,自己家也必須有車,完全不會去思考,車是消耗品,它是否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收益。

身邊有太多的小孩兒,讓父母買了20多萬的車,每月的養車錢自己的支付不起,還得找父母資助。

對於我而言,車不是必需品,現在打車也方便,路程上還能做別的事情。而且車是消耗品,幾十萬買的車,開不了幾年就不值錢了。還不如打車。至少是我自己負擔內的。

商界書生

對於這種現象也分很多種情況,比如第一種月薪確實是兩三千,家裡情況一般,按照這種情形很多人開始不會考慮買車,因為即使要貸款,還款的壓力非常大,這點工資簡直入不敷出。先不說買車的錢,油費、保養費、保險等就是一筆大數目,可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剛開始沒有買,但是過了幾年即使現狀仍然一樣,也照樣買了車。為什麼呢?工作時間長了,身邊很多人都買了車,自己經常去哪裡都不方便,叫別人搭、借車久了都不好,所以就萌生了自己買車的想法;同時很多年輕人在大學的時候、剛工作的時候就已經考了駕照,再不買車都要忘記怎麼開車了,想著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再聯想自己買車後的生活,千難萬難都狠下心買車。不夠錢怎麼辦?跟父母要點、跟朋友借點、不亂花錢好好存點,再貸個款,算下來就足夠買車的錢。後面油費、保養費、保險又怎麼辦?大多數年輕人的思維是後面的事情後面想辦法,車到山前必有路,先買車再說。這種情況不在少數,可以問問身邊的朋友,很多都是這個想法買的車。

還有一種年輕人拿著月薪兩三千,照樣去買車,而且車的檔次還比較高,這類人就是家裡比較有錢,自己出來體驗生活,過幾年就回家管理家族生意,不要以為這類人活在電視劇裡,如今現實中存在很多,例如最近流行的包租公就是典型的例子,身家千萬、上億很普遍,即使月薪兩三千,但是他們有能力支付得起買車的費用,而且生活也必須要用到車子,所以出現就這情況就見怪不怪了。

杨子翎

謝邀!

如果連車都供不起,還讓父母花血汗錢買車再去供車。自己只顧著開車到處浪,這種人不必搭理。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即便家裡有礦,那父母養他一輩子算了。他的孩子也讓他父母養著得了,所以你說,怎麼看,我們外人怎麼看其實對人家並起不了什麼作用。讓他繼續造。

王小帅闲话闲说

你好,感謝邀請。

我認為月薪2000多,如果買車的話。如果只有這個收入的話,壓力確實是比較大的。因為一輛車的正常使用成本,大約每個月也在1000多。除去正常的加油外,每年還有保險費,保養費,過路過橋費,停車費等等。所以一年算下來費用也不低的。如果每個月僅靠2000多的工資的話。我認為已經超過這個經濟能力了。就算買個再舊的車,這些花費也不見得少。

但是如果說呢?除了工資之外,還有別的收入,或者家境比較殷實,可以給她一定的經濟支援,這個就比較合理了。說不定他每月雖然工資2000多,但是家裡每月給他好幾千,這樣養車的話也是不成問題的。所以主要還是看他的收入有多少,如果只有2000多的收入,我不建議買車,因為壓力比較大。如果還有其他收入,那養車應該不成問題,還是能夠理解的。
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對於一些年輕人月薪兩千,卻還買車開的現象,你怎麼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