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4 個回答
悠悠乡村路
2019-05-15

說到農村酒席的送客菜,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傳統和習慣。在農村酒席上,有第一道菜也就有最後一道菜,而最後一道菜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送客菜”,因為在上完這道菜後後面就沒有別的菜,賓客們吃完這道菜也就可以回家了,所以人們就把最後上的一道菜稱為了“送客菜”。那麼在農村吃酒席時的送客菜都是什麼菜呢?有什麼講究呢?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每個地方的送客菜都有不同,我們這裡的送客菜是牛肉丸子湯,在以前農村家家戶戶條件不好時,送客菜是西紅柿雞蛋湯,或者是紫菜蛋花湯,這幾年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辦酒席時的費用也在慢慢增加,所以由原來的雞蛋湯改為了牛肉丸子湯。之所以在最後一道菜時會上一碗湯,是因為在前面的十幾道菜中幾乎是沒有湯類的,很多人在吃酒席時沒吃飽,在最後上一碗湯時多喝點湯也就飽了。以前最後的一道雞蛋湯被人們戲稱為“滾蛋湯”,而現在的牛肉丸子湯則是告訴人們已經上“丸”菜了,吃完就回家吧。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在一些地方的酒席上最後一道菜是水果拼盤,我們在飯店吃飯時,會在上完菜以後免費送一個水果拼盤,水果拼盤一上很多人就知道自己點的菜已經上完了。在農村酒席上的水果拼盤也有這個意思,告訴各位賓客菜已經都上全了,吃完水果就可以散席了。還有些地方在酒席的最後一道菜時會清炒一盤榨菜頭,榨菜頭也是取諧音“菜到頭”了的意思。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那麼為什麼會有“送客菜”的說法呢?其實這個和農村人很樸實的性格有關係。家裡辦酒席時都希望前來祝賀的賓客能吃的高興,吃的開心,所以主家會特別用心的將酒席辦好,但是畢竟能力是有限的,總不能賓客一直吃,主家就一直上菜,肯定要到頭的時候,但是主家又很樸實,不會直說,所以便用一道菜來暗示酒席上的菜已經上完,當前來祝賀的賓客看到這道有暗示意義的菜以後,也就知道菜已經上完,咱們吃完也該離開了,所以久而久之送客菜就這麼演變過來了。

家在南乡
2019-05-15

膠東農村當地宴客,一般以“雞打頭,魚打尾”的形式來上菜,因為是沿海小鎮,海產品較多,海蔘、鮑魚、對蝦,傳說中的“三大件”,膠東宴席必備,其他加吉魚,鱸魚,黃姑魚等,可以在中間變換著花樣上,最後一道必須是整條魚來收場,寓意大吉大利,年年有餘的意思。所以最後這條魚就叫“送客菜”,只要一端上飯桌,客人便知道宴席要結束了。

在老家人的概念裡,鳳凰是吉祥之物,雞等同鳳凰的化身。而魚,自古就有“鯉魚躍龍門”,化身為龍的故事。也是寓意龍鳳呈祥國泰民安的意思。招遠農村,宴席最後一道“送客菜”選擇糖醋鯉魚,正宗當地鯉魚醃製掛糊油炸直至金黃酥脆出鍋,番茄汁、糖、醋混合烹製成高湯,均勻淋在魚身上。真是美味,是小編的最愛,現在城裡飯店嫌麻煩,大多沒有這道菜了。只有農村宴席,逢宴必有。這也是小編喜歡參加農村宴席的原因之一。
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宴席的有些習俗是有地域性的。招遠東鄉有個說法是:油炸刀魚,刀魚切段掛糊油炸,撒上胡椒粉,魚頭單獨取下可以,如果和身子連在一起切段,就叫淋刀魚。據說吃了,人生大事比如結婚,孩子百歲等,就會遇上壞天氣,陰雨連綿或者大雪封道,“淋刀淋刀”在淋在道上的意思(膠東方言走路也可稱為走道)。誰家新人結婚遇上壞天氣路不好走的時候,老人都會嘮叨,肯是是吃了淋道魚的緣故。

記得家裡侄子出生的滿月酒,廚師提出必備的兩種食材,竹筍和豆腐,寓意“祝福”的意思。豆腐寓意“兜福”,寓意來的親戚朋友大家“都有福”。現在習俗也因地制宜,四喜丸子,蒸扣肉等等,農村大鍋灶蒸出來的食物,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普遍歡迎。
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最講究的是結婚的“送人客席”,新娘嫁過來的時候有兩位孃家人來送嫁,這是結婚當天最大的客,別被人家挑了理去。男方會挑選家族裡德高望重,而且酒量好的代表人物上桌陪客,村裡大隊書記、村長或村委委員,也會列席陪客,以示隆重。

宴席地點是在正屋,排列順序一般是兩陪客相對而坐,面對門口的為主陪,背對門口的為副陪,主陪右首為送人客中輩分最大或年齡最長的,這是主客。左首為送人客中的另一位,這是副客。其餘按序坐好,絲毫馬虎不得。上菜的時候尤其要記得魚頭朝主客,這是對客人的尊重和禮貌。
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現在是太平盛世,人民安居樂業,宴席上沒有吃不到的美食,在過去艱難的歲月裡,哪有這麼多的山珍海味。聽村裡老人說,最困難的時候,一碟豆腐全村轉,誰家有客來,誰就端家去,簡單的熥熥,撒上蔥花端上桌。客人也知道這是用來裝門面的,只象徵性的吃點蔥花,便說吃飽了,主人小心端下去還給人家。

記得劉喜的二舅帶著孩子來做客,當大人說吃飽了的時候,不懂事的小孩子夾起豆腐就吃,在家裡天天吃不飽飯,餓的直打顫,早把大人掐耳朵囑咐的為客之道忘在腦後了,這麼好吃的豆腐,還不瞅大人不注意趕緊造?劉喜他二舅臉都白了,打了孩子兩巴掌,己經晚了,半邊豆腐早沒了。

老农民说事
2019-05-15

在我國酒宴有很深的歷史文化傳統,很多的重要場合上酒宴都擔當了很重要的角色。歷史上就曾經有過“鴻門宴”的故事,在一場酒宴上實際上也是一個江湖,如果沒有處理好一些關係的話,很有可能會因此而損失很多東西。正因為酒宴有這麼深厚的歷史文化,所以在吃酒席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規矩要講,不管平時有多隨意,喝酒的時候都需要按照這些規矩來,不然得罪人了自己可能都不會知道。記得在單位的一個同事,有一次和領導喝酒沒有給領導一些基本的禮儀,在後面的一些升職方面,領導就總是讓他做一些沒有用的事情,耽誤了很長時間的功夫。
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農村地區的酒席上雖然講究沒有那麼多,但基本的一些東西還是要注意的,不然會被人家說缺了禮節,要被村裡的人嫌棄。去別人家去吃酒席重要的就是座次,主與次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分,酒席正對大門的位置是上座,這個位置一般是比較尊貴或者年長的客人坐的,其次就是這個位置的右邊,我國有“以右為尊”的說法,接著就是靠近主位的左邊,這個位置相比右邊就會次一些。當然了,主人上菜的順序也會有說法,一般都是先上涼菜,接著上熱菜,然後再上一些主食,最後喝湯走人,基本上也就是這麼多規矩需要注意。
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在上菜的數量上根據家庭經濟情況會有一些差異,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雙數,很少有人上單數,人們認為單數不是很吉利。古代的時候一些比較有權有勢的人家,上菜的數量基本上都是在二十道以上,“八涼、八熱、一主食、一湯”,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很多的酒席結束的時候大多都是以湯來結尾的,我們當地“送客菜”就是雞蛋湯。選擇用雞蛋湯結束宴席有兩個原因:一是寓意“雞蛋湯”是“滾開的雞蛋湯”,人們就喜歡用“滾蛋湯”來簡稱,這只是人們開玩笑的說法;二是吃完主食以後方便給人們消化,雞蛋是很好的營養品,而且還有一定的解酒功能。
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我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酒席文化同樣也是這樣,這裡面有很多的需要我們注意的東西,只有不斷的傳承,才有可能實現創新。不同地方的酒席可能是有所區別的,在一些地方人們可能會用魚肉來收尾,寓意是年年有餘,家庭幸福美滿。不管是上什麼樣的菜品,大多都表達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不同品種的菜都有不同的寓意,能夠了解這裡面的知識對我們的成長成人也是有好處的,你們當地的“送客菜”是什麼?

岁月望断归来路
2019-05-15

在農村喝過酒席的朋友都知道,農民都是講究打包的,可以說吃是吃不了多少的,一般到最後都會每一戶發一個袋子,以便大家離席前可以打包帶走,這樣也是一點都不浪費的。

不過如果菜都還沒有上齊的話你就打包,那就會被別人取笑太心急了,人家背後也會說你太貪吃,不懂得做事,菜沒上完就打包。所以說懂得看送客菜就是非常重要的了,一般看到送客菜上來了就知道菜上完了,等大家吃了兩口就可以準備打包了。

不過現在不同的地區最後一道送客菜都是不一樣的,就比如說有些地區最後一道菜就是丸子,意思就是菜上完了,取其諧音。而有些地方就是最後一道菜就是雞蛋湯了,意思就是滾蛋湯。

這些都是挺有道理也比較容易懂的,不過很多地方酒席都沒有湯的,畢竟這不是硬菜,如果真的用這個當菜上的話會被村民背後說小氣的。就比如說我們這裡都是上十大碗的,每一桌也就是十個菜,多一個都沒有。不過每一盆菜都是挺多的,至於說最後一個菜是什麼,我們這邊不會上青菜,只是上一個素菜,一般都是炒豆腐木耳的素炒,一般上完這個菜,基本上大家都知道菜是上完了,就等著打包回家了。

反正不同的地方有著不一樣的風俗,就連菜品都不一樣的,所以說真的沒有統一的答案的。就比如說在湖北人家就是將菜放在最後,有點魚到菜止的說法。

還有山東就以有名的辣子雞當送客菜,可以說將最有名氣最好吃的壓軸,這個也不能夠說不對的。這都是當地的習俗,你只能夠去了解不能夠破壞的

在農村吃酒席“送客菜”一般是啥?為什麼會是這道菜,有啥講究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