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總愛跟爸媽對著幹的孩子,到底在想啥?
那些總愛跟爸媽對著幹的孩子,到底在想啥?
那些總愛跟爸媽對著幹的孩子,到底在想啥?
那些總愛跟爸媽對著幹的孩子,到底在想啥?
那些總愛跟爸媽對著幹的孩子,到底在想啥?
那些總愛跟爸媽對著幹的孩子,到底在想啥?
光明網
1/5 作為中年老父母,娃最讓你上火的地方是啥?  可能十有八九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管了,說話不聽還算好的,有的還明裡暗裡跟自己鬧彆扭,對著幹。  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真是頭疼得很。  1  孩子不聽話,是獨立意識的萌芽  曾聽同事講過這樣一個事:  她表姐有個5歲的兒子,據表姐自己形容,這娃根本就是一個隱藏了年齡的優秀辯論手,你說一句,他能有十句等著你。  有次表姐帶孩子去朋友家作客,孩子吃飯特別慢,表姐性子又急,就催促他快點吃,但孩子說菜裡有生薑,他不喜歡,得要挑出來才能吃。  表姐指著朋友家的孩子說:“你看人家哥哥,已經吃完了。”  娃不緊不慢地說:“哥哥喜歡吃菜裡的生薑,可是我不喜歡啊。”  表姐急了:“你挑食還有道理了?”  娃看了她一眼,道:“為什麼你們大人不喜歡的東西可以不吃,而小孩子不吃不喜歡的東西就是挑食呢?”  一句話噎得表姐不知道說啥了。
2/5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常會不知不覺地用雙重標準去要求。  做父母的特別希望自家孩子會一直很聽話,但事實上這不太可能。  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會出現“第一反抗期”。這是自我意識開始發展的表現,孩子有了自主意願,喜歡自己做事,不希望別人來干涉自己的行動。  一旦被阻止,就會用頂嘴或者不配合等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這是獨立意識的萌芽,表示孩子已經在探索事物,和測量自己的存在感了。  2  感覺不被尊重,  是娃反抗父母的最大原因  我們常以為孩子小,什麼也不懂,還不是我們說啥就是啥?  但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感,孩子也一樣。許多衝突,是來自孩子感覺不被父母尊重而產生的。  比如,本來答應孩子的事,結果隨意反悔。  朋友曉芬是位鋼琴老師,有次上課的時候,留意到一個男孩看起來非常不開心,不肯彈琴。  在她耐心引導下,孩子才說出實情,原來爸爸答應他考級通過後,就帶他去迪斯尼樂園玩,結果當孩子興高采烈的把成績給他時,爸爸卻雲淡風輕的說週末有事,下次再說。  問題是這位爸爸已經有多次這樣的“劣跡”了。  男孩紅著眼圈,很是委屈,賭氣說再也不相信爸爸了。  孩子最信任的人就是父母,但若做父母的多次破壞這種信任,容易讓孩子覺得父母不可相信,也根本不尊重自己。
3/5 再比如,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卻對孩子提出超高的要求。  每天晚飯後,鄰居家幾乎必然都會傳來一陣陣咆哮聲。  “別看電視了,快點背唐詩。”“還打遊戲?你就不能自覺點?”......  這孩子的父母一回家,基本上是看電視和玩手機,所以孩子耳濡目染之下,當然也是有樣學樣。但偏偏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又很高,看著別人家孩子會的多眼紅,每天回家都要吼娃一通。  可他們又不願意自己給孩子立榜樣,所以孩子不僅沒有學會那些,反而因為老被吼,跟他們都不肯親近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如果父母喜歡對孩子提出高要求,自己卻做不到,那麼對孩子的說服力恐怕也實在有限。
4/5 還有的父母控制慾比較強,喜歡事無鉅細的管制孩子。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女孩吐槽父母,說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太過於細緻。有次她晚回家十分鐘,媽媽盤問了她半個小時,又打電話給老師,後來還發現,自己的日記也有被翻看的痕跡。  隨著年齡的長大,她越來越覺得不自由,甚至有種窒息感。  父母都很愛孩子,生怕孩子犯錯走歪路,但管得太寬,會讓孩子有父母不相信自己的感覺,而且父母肆意侵犯孩子隱私,也會引起孩子極大的反感。  孩子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信任,是孩子和父母通暢溝通的最大阻礙。  3  用這四招,和孩子做“自己人”  托爾斯泰曾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很多時候,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我們既需要放空自己,也需要提升自己,給孩子更好的引導。  1.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梁啟超先生九個子女,一門三院士,個個皆才俊。  他教育孩子一個重要的準則,就是把他們當成有獨立思想的人,和自己的孩子平等地討論國家大事、人生哲學,也講治學的態度和方法,訴說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並用趣味的方式,將做人做事的道理,巧妙地融入其中。  要想和孩子關係融洽,就需承認孩子是和我們一樣,是擁有獨立思想的平等個體,這是前提。  許多時候溝通不順暢,其實根結就在於,我們很少把孩子放在跟我們同樣的高度上。  2.學著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看事物  有的時候,家長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只是因為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事物。  一個媽媽帶著4歲的兒子去參加宴會,活動上人很多,她以為孩子會很開心,但孩子情緒相當不好,最後甚至發起脾氣來,把鞋子都踢掉了。  媽媽狠狠的批評了孩子一通,然後蹲下來,準備給孩子穿鞋。  但就在她蹲下來的一瞬間,驚呆了,因為眼前晃動著的,不是她所看到的美食、笑臉和鮮花,而是一堆大人的屁股和大腿。  孩子們的思維層面和我們是不一樣的,他們看到的也跟我們不一樣,所以,適當的放低身段,會更容易讓我們理解孩子的世界。
5/5 3.認真聆聽孩子的聲音  日本著名兒童文學家黑柳徹子經典之作《窗邊的小豆豆》,曾流行於很多國家。  看過這本書的孩子們,都很羨慕書中的主人公豆豆,因為豆豆碰到了一個特別懂她的小林校長。  其實小林校長做的很簡單,他沒有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只是拉了一把椅子,坐在豆豆麵前,然後用一個上午的時間,聽豆豆把自己想說的話都傾訴出來。  他為什麼能得到孩子們的喜愛和信任,因為在孩子的心中,只有“校長一個大人肯這麼認真的聽我講話。”  我們很多時候會抱怨孩子什麼都不跟自己說,問一句答一句,而且很不耐煩。  問題在於,在孩子想傾訴的時間,我們常常沒有這樣的耐心,去認真聆聽孩子心裡的聲音。  4.跟孩子站在一邊,做他們的“自己人”  同事阿林跟孩子的關係也有點緊張,因為他脾氣急躁,幾句話說不明白就喜歡吼。  有幾次孩子跟別的小朋友鬧起來,其實未必是錯的一方,但都被他不由分說一頓胖揍,弄得孩子很是怕他,久而久之,孩子就覺得爸爸跟自己不是一邊的,自然有話也不願意跟他說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自己人效應”。  所謂“自己人”,是指對方把你與他歸於同一類型的人。就是說要使對方接受你的觀點、態度,你就不惜同對方保持同體觀的關係,即要把對方與自己視為一體。  我們跟自己親近和相信的人在一起,就願意多說心裡話,因為覺得大家是自己人,可以分享。  孩子也是一樣,只有讓孩子覺得你和他是“自己人”,他才會願意把心裡真實的想法告訴你。  湯木《內心虛胖的人,需要停下來思考》中說:父母越有能力去清晰感受孩子的內心世界,就越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孩子有時會和父母對著幹,並不是不尊重父母,這只是成長規律的一部分。  父母若能不焦不躁,去溫柔地觸摸孩子純真的內心世界,不僅親情關係更濃,而且孩子亦會長成獨立和有幸福感的人。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文章來源:育兒妙招)
2019-03-1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