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如何看待清朝的領土貢獻和歷史罪過與影響。
10 個回答
萨沙
2019-01-28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這種說法形同胡扯蛋。

首先,滿清倒臺時,臺灣已經丟了,外蒙古也丟了,西藏幾乎獨立除去,新疆的政權也失去了大半。

全國到處都是列強的租界、鐵路、礦山等特殊利益。

客觀來說,此時的滿清實際控制地區,並不比大明大多說。

之所以後來臺灣、西藏、新疆等等地區仍然歸屬中國,是民國和新中國的功勞,為此也付出了鮮血的代價。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而且,大明時期,其中已經有大量移民進入東北的遼寧和吉林,也實際性控制了東北至少一半地區,至萬曆年間衛所增加至384個。只是因為後期明朝滅亡,才被韃子殺伐俘虜,導致東北漢人力量消失。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另外,任何疆土的爭奪都有一個過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明代從形式上控制新疆、西藏等地,到滿清時期大體吃下,這就是一個過程。

不存在明代沒有為滿清打下基礎,滿清就能自己搞定的情況。

其實,即便大明後面不是滿清,而是任意漢人的朝廷。

隨著海外糧食作物的引進,中原人口還會大增,更增加了面對少數民族的優勢。

同時,隨著火器的大發展,中原漢族的軍事實力會越來越強,而遊牧民族騎兵則越來越弱,最終不構成威脅。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那麼,即便後面是漢人的任意朝廷,一定也會和滿清一樣向外擴張,會有很大甚至更大的版圖。

所以滿清的版圖較大,這是事實,但沒必要歌功頌德。說白了,他們丟掉的不比得到的多。

其實,以滿清的腐敗無能,值得稱讚的地方極少,也就唯一版圖上能夠吹牛逼幾句了。

馨怜
2019-01-28

如果沒有清朝,明朝能剩下300萬平方公里的漢地十八省,已經是祖上燒高香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第一,漢人沒有在漢地十八省以外開疆拓土的慾望,中原王朝的發展大部分是恢復秦漢版圖為目標,漢唐雖然多次封狼居胥,但是對那裡沒有佔領據為己有的慾望,不然漢朝就可以把疆域畫到西伯利亞南部,唐朝雖然把疆域一度擴展到西伯利亞里海一帶,但也是平叛保國為主,並沒有對這些地區進行教化建設加以鞏固,中原王朝帝王心裡都是想“我是老大,旁邊的都必須聽我的,那些藩王逢年過節到中原 京城進個貢磕個頭就行了,其餘的統統不管”旁邊那些小民族政權大多數時候就是牆頭草,誰強大跟誰混 ,像契丹,吐魯渾,一開始歸附突厥,後來歸附大唐,再後來歸附吐蕃,他們哪來的中原王朝概念?

如果這種形勢維持到十八世紀~二十世紀,正是世界大發現大爭奪的瘋狂時代,你確定那些現在中國境內的小勢力不找西方列強當靠山?明朝是徹底沒救了,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哪個勢力有能力一統天下開疆拓土?誰會想到去青藏高原天山漠北打江山?這三個勢力連八旗都打不過還能指望他們打葛爾丹?還能指望他們去黑龍江以北打俄匪?恐怕這三股勢力打下去,別說讓西方殖民者來打他,他們自己都能把自己打殘了,就是西方殖民者過來也是收廢品的吧!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2019-02-04

您好!我是雞湯,我來答!

這樣的問題,不值得查資料。因為,國家的領土和主權,不是靠查資料查出來的,是靠生命和獻血捍衛的。

一個國家的領土和主權的完整與否,主要依靠的不是歷史上如何如何,而是自己此時此刻是否強大?

今天中國的領土完整,主要依靠的是今天中國的強大。

由於我們近年來國力的強大,使得我們產生了”現代國際法“已經確立,領土已經形成穩固局面的錯覺。

在”現代國際規則“確立以後,難道國際上的領土就再沒有大幅度變化了嗎?

錫金這樣的國家我們暫且不說。大英帝國的領土縮水了多少?蘇聯分成了多少個國家呢?南斯拉夫分裂了嗎?德國分裂過嗎?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現在呢?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當德國被分裂成兩塊的時候,斯大林和丘吉爾去查了腓特烈大帝時期的地圖了嗎?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當蘇聯變成獨聯體的時候,國際社會有沒有拿彼得大帝、斯大林出來說事?
不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沒有強大的實力,祖宗留下的東西照樣保不住!

明朝國力強盛時,”遠邁漢唐“,國力衰微以後,明末控制的區域縮水。

清朝呢?還記得”時局圖“嗎?1900年,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即將四分五裂!

還記得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條件嗎?”恢復到九一八,承認偽滿洲國。

若非中國軍民拼力抗戰,怎麼會有東北呢?怎麼會有臺灣迴歸呢?

由於五代十國的喪亂,國力衰落,宋太祖拿著斧頭在地圖上對著大渡河畫了一下”此河以西,非我所有“,那一刻,宋太祖去查看唐朝的地圖了嗎?即使如宋太祖一般的神武,在國力不濟時,也只能忍痛畫地為界!

沒有八年抗戰,沒有強大的軍力,我們就算繼承的是元朝的領土又如何?阿根廷天天引經據典說馬島是阿根廷的,有用嗎?

香港是誰丟的?沒有新中國強大的國力建設,剛剛在馬島耀武揚威的撒切爾夫人會那麼好對付?“我們已經上崗,你們可以下崗”的豪情,難道來自於大清朝雍正爺?

臺灣是誰割讓的?租借是誰出讓的?沒有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又怎麼會一舉收回呢?當中國代表簽字收回這些地方時,這樣的自豪,難道來自於施琅大將軍的船隊嗎?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今天,國際承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不是因為我們託大秦的福!而是我們祖輩八年抗戰流的血!

今天的中國,需要依靠的是今天的我們!

静夜史
2019-01-23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不夠準確。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關於明清兩朝的討論,在網絡上從來沒有停止過,特別是關於兩朝領土的擴張問題,更是讓很多人爭得面紅耳赤。

很多人認為,如果沒有清朝前期的瘋狂擴張,今天我國的領土面積只會侷限在明末時期的350萬平方公里,即長城以內的兩京一十三省。

這種說法當然是不對的,無論明朝之後的王朝是不是少數民族王朝,其前期必然有一個開疆拓土的過程,開疆的面積可能不及清朝,但這樣的行動一定會有。

所謂開得少是能力問題,開不開則是態度問題。

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清朝確實奠定了我國今日版圖的框架,如果沒有清朝,960萬平方公里的巨大面積將無從談起。

為什麼這麼說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1、開疆沒有繼承性

這一情況適應於清朝之前的所有古典王朝。

古典王朝時代,前期統治者一般都雄才大略,為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特別是消滅周邊勢力的威脅,會進行猛烈的開疆拓土。

除長城以內的農耕區進行直接統治外,對於不適合發展農業的邊疆區域,則實行羈縻統治。

而進入王朝中期後,隨著國力的衰落,對於邊疆羈縻統治區的控制力不從心,不得不陸續放棄羈縻統治區域,這使得王朝的版圖出現劇烈縮水。

而當改朝換代的時刻到來,新王朝建立,又會再次重複領土的猛烈擴張和劇烈收縮的過程。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而因為每個王朝的重點經營方向不同,這使得他們的擴張方向也大相徑庭。

因為古典王朝時代沒有形成現代國家的主權體系,就意味著國土的大小完全取決於國力的興衰。國土的形狀,完全取決於統治者的個人意志。

很多人說清朝擴張的領土,例如西域,青藏高原等,是前朝開疆拓土的結果,清朝只是例行收復,這是一種很不準確的說法。

雖然前朝曾佔領過西域和青藏高原地區,但這些地區遊離於中原王朝之外的時間更多,用自古以來是一種很不準確和無恥的說法。

而領土何時可以繼承呢?當然是1646年之後。這一年歐洲出臺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奠定了現代國家的主權體系,從此各國擴張的領土有了法律依據,其領土不會隨著歷屆政府的輪換而失去正當性。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在這樣的情況下,尤其是清朝中後期,其本身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中原王朝,而是我國曆史長河中的一屆政府。

從清朝到民國,再到建國後,是歷屆政府的走馬輪換,所以領土當然就有了繼承性,今天的我們,可以以清朝和外國簽訂的領土邊界條約作為我們主權聲索的重要依據,就是這個道理。

2、國際局勢不等人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對於清朝的開疆拓土進行過詳細分析。

在明亡清興的歷史大變局中,沒有任何一個力量可以達到清朝開疆拓土的高度。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17世紀的國際形勢根本不等人。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很多人將清朝看作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極其普通的王朝,這是一種非常片面的看法。且不說清朝的後半期已經邁入我國近代,清朝全程處於世界近代史中,單說清朝面對的內外形勢,就不是其他古典王朝可以相比的。

李自成的失敗,深刻表明了明朝末期的農民階級,不可能建立一個嶄新的漢人王朝;南明各政權的激烈內訌,說明長城之內的地主和士紳階層,根本就沒有一個統一的目標;而鄭芝龍這樣的大海盜的猖獗,吳三桂這樣的大軍閥的觀望,說明我國社會各階層處於深深的迷茫狀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李自成、張獻忠,還是吳三桂、左良玉,都沒有重整江山的能力。在他們無法結束四分五裂局面的背景下,只能依靠外力實現中原的重新大一統。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而這個外力主要來自三個方向,一是西北方向死灰復燃的蒙古各部,二是正北方向咄咄逼人的沙俄,三是東南方向紛至沓來的西方殖民者。

在這三股勢力中,西方勢力由於距離最遠,且尚未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所以他們不具備改變中原態勢的能力,1633年的料羅灣海戰就是證明。

而蒙古各部在經歷了幾百年的分裂和內訌後,正在一步步恢復實力,特別是林丹汗帶領的察哈爾部。但此時的蒙古勢力已經延伸到整個蒙古高原、西域、中亞以及青藏高原等地,特別是漠西蒙古的土爾扈特部,已經遷徙到伏爾加河下游。在蒙古內部完成整合之前,是不可能左右中原局勢的,而蒙古的重新統一又需要太長時間。

所以能夠影響明朝之後局勢的,只有沙俄。這個從1582年就開始向烏拉爾山以東擴張的國家,在短短几十年時間裡,迅速鯨吞西伯利亞大片土地。1600年他們到達貝加爾湖,1643年他們侵入黑龍江流域,而此時正是明朝滅亡前夕。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毫無疑問,明朝之後的中原王朝,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建立,都會有一個開疆拓土的過程,但他們能夠大面積開疆域的前提是他們必須能夠跑贏沙俄,也就是在沙俄吞併蒙古之前,完成對蒙古各部的征服,進而整合關內各方勢力,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即使沒有清朝,明朝之後的王朝也會進行開拓,但開拓的難度更大,因為他們面對的不再是落後的遊牧民族,而是技術更為先進的沙俄軍隊。這注定了他們不可能達到清朝時期的面積,也就不會有960萬平方公里的今天。

所以開疆拓土絕對是需要時機的,沒有清朝,我們今天的疆域不會侷限在350萬平方公里,但也不可能比現在更遼闊。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龙拳舞秀
2019-01-22

這話當然是錯的!今天的中國疆域是幾千年來共同形成的,不是哪一個王朝的貢獻能決定的。一分為二的看歷史,於中國而言,清朝雖然有領土方面的貢獻,必須承認,但其入主中原時的血腥屠殺、剃髮易服、文化摧殘和近代屈辱史的長遠影響也不輕,其功過都有,都需要正視,然總的來看,仍然是弊大於利。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清朝疆域鼎盛時達到1300萬以上,確實很可觀,但明朝鼎盛時也不算小,約1000萬。有些人總是說明末多小多小,清盛時多大多大,這種對比是荒唐可笑的,王朝總有興衰強弱之時,明末雖然只剩下350萬領土大小,但東北與西藏也才脫離控制沒多久,無非是少數民族自立幾十年,這點時間還不足以讓他們跟明朝撇清從屬關係,更不足以讓他們脫離“中國”歷史!就好比外蒙古,1913年初步獨立,1924年再次獨立,民國完全失去控制,但直到1946年民國正式承認,蒙古才算真正獨立,在此之前,他還是中國領土。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況且,
一個國家的領土大小,雖然非常重要,卻不是首要,首要的從來都是國泰民安、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不要本末倒置。而且就算是明末的傳統漢地也不算小,放今天也能進世界前七的大國,面積在印度之上,按現今中國人口分佈看依然會是一個10億人口級別的大國,潛力依然不會小。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再者,相對於明初而言,明末回縮了許多,終是故土,尤其遼東被佔,中國人故土情節向來很重,有人說漢人開拓疆土的積極性不如遊牧民族,我不否認,但漢人即使開疆拓土再怎麼不積極,但收復故土、統一天下之心卻是一直都不含糊的,收復遼東之機難保不會再度降服後金,西藏等地亦同。新王朝之初,恢復舊土、重聚宗藩秩序甚至開疆拓土都是理所當然,所以沒有清朝,那下一個王朝有多大沒有人知道。有些人想用清朝疆域的貢獻來抵其之過是抵不了的,而且這也是兩回事!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當然,如今各族共和平等,也沒必要揪著不放。清朝的疆域貢獻也確實是史實,必須肯定,但歷史功過對錯也不容敷衍,終需人們正視、知事實。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同時也指出一點,清朝對中國疆域的貢獻嚴格來說不能叫“開疆拓土”或“收復失地”,而是統一、統合,以及鞏固。自漢唐以後,名義上這些地區和族群都已是“中原天子”的王土範圍、臣民,或羈靡或藩屬或冊封,雖屢有反叛、戰爭或互相爭霸,卻都早已被視為“中國”的歷史與疆域範圍。

宝树白石34222787
2019-03-15

我們翻開中國的歷史書籍,仔細的看,每一個朝代的疆土,發現元朝的疆土和清朝的疆土最大,而明朝和宋朝的疆土就沒有那麼遼闊了。

還有五代十國時期,東晉十六國時期,我們的民族屬於分裂狀態。再看看元朝時期和清朝時期,我們會發現這是北方少數民族統治的時期,有人說這個時期中國亡國了。

這就是對中國的歷史不瞭解了。

中國這個稱呼,是在晚清之後出現的,清朝時期叫大清帝國,而當時中國和外部所定的條約都是署名大清帝國,而不是中華民國。

在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時期,北京叫北平,而不是叫北京。

中國民國時期,中國實際上屬於分裂狀態,有許多的割據政權,比如兩廣地區,雲南地區,四川地區,東北地區,西藏地區,新疆地區,蒙古地區,都有自己的割據政府。

而中國歷史出現這種情況,是偶然的嗎?是必然嗎?

為什麼少數民族統治中國時期,中國的疆土就會擴大,而到了其它的朝代就會分裂出許多割據政權呢?

我們今天看見網上有人說清朝時期,和元朝時期中國亡國,這就是不承認少數民族與漢族是一個民族大家庭,而把少數民族割裂出去。

晚清滅亡,中國沒有了強有力的政府,各地割據,到處成立政權,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

許多人認為這樣好,這樣就不算亡國。這時候八國聯軍進來了,臺灣,和香港都離開了中國,這就是愛國嗎?

當然不排除許多壞人巴不得中國分裂,把中國變成外國的領土,首先把中國的少數民族割開,然後把中國一塊一塊的肢解掉,像蘇聯一樣解體。

中國的領土許多的朝代版圖面積不一樣,而歷史勘定的領土法律條文,都是每一個朝代政府勘定的。

比如晚清時期中國內亂,而出現少數民族分離的局面,這是中國內亂造成的,但是晚清政府還是繼最大的努力保持談判的最大效果,這些少數民族的領土,隨著少數民族的獨立而離開了大清帝國版圖,包括內亂出現的外蒙古人和南方革命黨分道揚鑣的獨立結果。

而大清帝國的滅亡出現的分裂局面,許多人這邊要驅除韃虜,那邊又要少數民族的領土,來迷惑許多的無知的弱智者,企圖分裂中華民族。

許多人別有用心的蠱惑弱智人群,唯恐天下不亂,而達到分裂中國的企圖,為某些霸權主義鳴鑼開道。

用户4022298809233
2019-01-23

歷史上中國的地理版圖時大時小,都是由各個王朝由盛而衰造成的結果。盛時搶的地盤就多,衰時又不斷地丟失。如果把曾經佔領的領土都算成中國的,站在漢人的角度,丟失最殘的當屬宋朝,被元朝完敗,丟失得一寸沒剩。如果站在同是中華民族一員的角度,則是頂盛時期取代元朝的大明,沒有把元朝佔領的領土全部重新收回。而清朝又把曾經佔有的領土又丟失了很多,而從民國到今日,又失去了整個外蒙。功過不便評說。

放眼世界,把曾經佔領過的領土丟失殘的還有波斯帝國、奧匈帝國、羅馬帝國等等等,而最殘的當屬英國,把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丟的只剩下英倫三島的24萬平方公里。

世界目前保持領土最完整的國家當屬俄羅斯、美利堅、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新加坡、湯加、馬爾代夫、斯威爾土等等等不一一列舉。

最後,讓我們緬懷一下曾經的大元版圖,希望今後有志的後來者記在心裡,等待恢復的時機。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我淡如菊
2019-03-12

這個問題經常引起爭論,我試著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就這個命題來說,必須先假設或者明確兩點。第一,在明滅亡後,後續的王朝是一個漢人建立的王朝,繼承了滿清入關前的大明的大部分疆域。第二,滿清仍然保持強大的戰鬥力,仍然會誕生康熙那樣的明主,整個滿清的興盛起碼維持二百年到1840年。即繼明之後的王朝要面臨明末同樣的地緣政治。上述兩點假設成立後,我們就可開始討論。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大明王朝滅亡。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這個時候的中國形成了北方的李自成,東南長江流域的南明朝廷以及四川的張獻忠為代表的新三國格局。其他還有類似山海關吳三桂、武昌左良玉那樣的林林總總的大小軍閥形成割據。別給我說那些將領對大明有多麼的感情深厚,崇禎帝還活著的時候擁重兵左良玉就曾見死不救。

這個時候的形勢是李自成勢力最強,有點類似一千多年前的曹操。但是我們不能就此認定最後是李自成統一了全國。

唯一的假設是中國再次陷入了分裂。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再經過若干年的分裂後,中國重新統一。這個是可以確定的。而且這個統一的王朝是由漢族人建立的。而滿清會籍此機會爭取它的利益最大化(不是指入關,要是那樣也就沒必要再討論下去了)。在此把滿清的利益最大化界定為奪取了烏鞘嶺,以北武威以西直至新疆青海西藏。甚至西出蔥嶺佔領中亞廣大地區,對新生的王朝構成環形包圍。

在此再設定一下中國重新統一的時間。

參照三國60年,隋末至唐12年左右,五代十國六十餘年,因此我們把中國再次統一設定為近60年。那麼在1700年前中國重新統一。

此時的政權相比於明末,丟失的比較大的地域就是寧夏、河西及青海少部分(本來大明就沒有效的控制過青海)。在東南收復了臺灣(鄭成功的實力本就不大,到時候他不去收臺灣自然有其他割據政權去收)

那麼此時中國的疆域有多大呢,用減法,東北152萬,內蒙118萬,新疆166萬,青海72萬,西藏122萬,河西23萬,6.6萬。最後得出三百萬。

外國視野下的大清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淡黃色那塊就是我們漢民族的基本盤

那麼,這之後就真的只有三百萬平方公里國土嗎?答案是否定的。

歷史上這麼點面積的統一的中原王朝,大概只有弱宋具備條件。

每一個新生王朝在建立之初,人民安定後都會對外開疆拓土。而且這個新生王朝在面臨北方強鄰那麼大的壓力,國防態勢那麼不利的情況下,必定會發起反擊。而且在北方局勢穩定後必定會像以前的王朝那樣再次南征交趾。這時候,裝備了火炮、火繩槍的王師定會高奏凱歌。

而這時的滿清,假設它也是用了六十年時間奪取了上述地域並進而取得中亞廣大疆土,也就在1700這個時間點前後,它不得不停止了擴張的步伐,原因無他,因為它一頭撞上了東進的沙俄。世界史上,一個新興帝國的擴張的停止,除了它自身內部原因外,就是遇到了另一個強大的帝國的阻擋。比如阿拉伯帝國東擴,雖然在恆羅斯戰勝了唐軍,但是他們也就此停止了繼續東擴的步伐。

因此,滿清這時候的戰略態勢是受到了兩面夾擊,面對這種情況它不得不收縮。不得不對新生的中原王朝做出妥協以改善自己的戰略態勢。那麼,保守的估計是中國重新取得寧夏,河西以及遼東。更有甚者可能獲取內蒙河套地區,畢竟那也適宜農業耕作。至於青海也有可能取得。畢竟青海湖是很美的,存個私心,就算成獲取了。這樣的態勢基本也能保障新生王朝的戰略安全。

這個時候,新王朝的版圖算上北越的16萬,大概增加了120萬平方公里共計420萬平方公里的樣子。朝鮮恢復了朝貢體系(當然是兩面朝貢)。此時的疆域基本就恢復了漢人王朝的基本盤。

那麼,新王朝就此滿足42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嗎?

答案是否定的。

前面說到徵交趾用到了紅衣大炮和火繩槍,為什麼就這麼肯定就有這種武器呢?

明代紅衣大炮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其關鍵就是這個王朝是漢人建立的王朝。

漢族人是個善於學習的民族,這一點從咱們中學生高考就能看出來,哈哈。其實,幾千年來漢族的文明程度就遠高於周邊其他民族,我乃堂堂中華上國周邊都是未開化的蠻夷這個觀念根深於上至公侯將相下至黎民百姓之中。這給了我們這個民族以強烈的文化自信,幾千年未曾泯滅過,直到滿清1840後的一百年我們這種自信幾乎被消彌殆盡,幸虧我們有了太祖這位千年一遇聖君,我們才重新站了起來。由於有這種自信,所以在接受先進文明時候顯得更從容不迫。相比於滿清,我們更容易接受西洋的先進技術。比如大明曾經威風八面的神機營,關外寧遠城的紅衣大炮,在接觸到這些的時候明王朝君臣並沒有像乾隆那般。再者,新王朝的邊患重點就在如何對付滿蒙八旗的鐵騎,中原的步兵對付騎兵最有效的武器就是火器,皇太極就是被一炮轟死的。既有現實邊防的需要又有君臣一心大展偉業的雄心,漢民族一定會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大航海時代。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在十七十八世紀,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在那個時候,中國的科技水平剛剛被領先了幾千年的歐洲趕上來,如果是漢族人建立的王朝,一定會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會錯失工業革命的機遇。整個朝廷的目光會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奔向那星辰大海。

那樣的話,我們會將整個中南半島收入囊中,進而收服泰國緬甸,在印度洋與英吉利會師;並且會趕走荷蘭、西班牙殖民者,將馬來群島納入帝國版圖;這個時候從緬甸起船循著鄭和前輩的航道一路向前,在廣袤的非洲大地留下一大塊殖民地;我們的小跟班日本亦會跟隨大哥一起進步,協力攻擊滿清,讓朝鮮王國重新歸於大漢的蔭庇之下,作為獎勵,西太平洋上零零散散的島嶼由日本自行佔領,畢竟大哥那會正忙著派艦隊去歐羅巴幫英吉利去對抗波拿巴。這樣一個跨越兩洋的帝國就是漢族新王朝的疆域。以當時的漢人對世界的認知,滿清所佔的苦寒之地不要也罷,畢竟漢民族是喜歡種地的農民。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可惜,這隻能是假設,因為歷史已經無可改變。大清王朝雖然開疆拓土的功勞很大,把新疆牢牢的控制在手,整個中原地區兩千年來所受的北部邊患也因蒙古高原的歸順而徹底消除,同時又控制了青藏高原,保證了我們的水源安全,再帶著肥沃的黑土地來入夥,怎麼看清朝都不應被譴責。但是,由於滿清是從一個落後的漁獵民族入主中原,面對比他更先進的漢文化時,他選擇的是主動融入,之後只是想著如何保有亞洲大陸最好的一塊土地,面對外部世界的變化無動於衷,不敢於(或不屑於)接受外來更先進的科技,不是積極主動的融入世界,反而政治僵化、文化專制、閉關鎖國 、思想禁錮、科技停滯。它使我們錯失了跟隨世界潮流進入工業革命的機會,屢戰屢敗割地賠款,進而差點讓我們喪失了民族文化上的自信從而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陷入亡國滅種的危險境地中。


其實,應該被譴責的是李自成。天降大任於斯人,但是他沒能扛起來歷史交給他的擔子。


我是我淡如菊,歡迎關注,我們一起來談古論今。

小司马迁论史
2019-01-24

首先上圖,或許會更加利於這個問題的分析。

秦朝建立之初。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其疆域大概就是如今的華中地區,也就是俗話說的中原地區,此時南方其實大部分都沒有建立有效統治。

像長沙郡就是趙佗的地盤,而趙佗一直到漢朝時期才歸順漢朝。趙佗又是秦國大將,所以這說明秦國時期,中國的基本版圖奠定,這裡是指對南北方的輻射影響。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而漢朝最大的貢獻在於加強了同西域各國的聯繫,此時雖然西域各國不算歸順,但是也基本屬於稱臣的狀態。

且漢武帝北擊匈奴,並且奪取了著名的河西走廊,此時中國的版圖這才真正拓展到了大西北,為後來的民族融合創造了條件。

到了三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時期,這期間漢族的地盤被大量異族湧入,雖然過程血腥,但是好歹加強了民族融合。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隋朝,漢人真正掌控的區域,甚至還不如當年的漢朝。這也是沒有辦法,畢竟被異族襲擾將近一個多世紀。

而隋朝最大的功勞就是鞏固了南方,發展了南方。一條大運河,真正使得南北融為一體,至此南方成為了漢人聚集的地方。

且在隋朝時期,隋煬帝也三擊高句麗,雖然沒能全勝,但是遏制了其崛起,逼迫其稱臣,使其沒有獨立出去。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而唐朝則是民族融合空前的一個朝代,正是唐朝的存在,使得西域各個少數民族被同化,至此中國的民族概念和意識,開始拓展到了西域、西南和漠北。

可以說唐朝是民族融合的最大功臣朝代,沒有唐朝的開放,就沒有漢人文化巨大的同化力,也就沒有今日的中華民族組成。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宋朝則在面對北方強大勢力時,不得不向南發展,宋朝將南方徹底開放,此時也對雲南、交趾等地加強了控制。

所以宋朝經濟中心南移,使得南方地區成為了漢人版圖最為基本的地區,也是中國版圖之基本,也就是所謂的漢地十八省。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明朝則從蒙古人手中奪回了失去的故地,拿回了丟失幾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並且將蒙古勢力趕回了漠北。

此時後金女真乃是臣服於明朝,且還沒有崛起。所以根本算不上一個域外國家。

而明朝最大的功勳在於鞏固了西南,當年朱元璋遷移三十萬漢人入雲南,徹底將當地的原住民同化,沒有這一切,想一想後來的越南就可以了。

且明朝對於西域的控制,也相當於唐朝時期。所以有定論就是明朝時期,西藏地區就是中國的,所以新中國才能順理成章的行駛收回西藏的權力。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而清朝則是加強了對北方民族的同化和控制,將勢力延續到了蒙古、漠北等地。

看了這麼多朝代的疆域圖,只能說歷朝歷代都在不斷的拓展和穩固我們的疆域,這算不上是一朝之功。

任何朝代都只不過是在繼承中發展,所以不要再說什麼沒有清朝,就只會剩下漢地十八省,這純粹是無稽之談。畢竟歷史依據在,出兵收回就是符合法理!這在聯合國也是承認的。

火器工坊
2019-02-02

這根本就是扯淡了。

中國的王朝成立後會在至少前兩代都去開疆拓土來彰顯自己的功績,像唐代更是前六代帝王都忙於爭霸世界。就是文人治天下的大宋和大明,在剛剛建國的時候也是大有拓土之志。比如宋太祖和宋太宗在統一戰爭上的努力(前期戰敗純屬太宗軍事指揮能力瓜皮),明太祖、明成祖遠征漠北,兵至安南,征討西南等。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事實上就是沒有清朝,而中原又能崛起一個新的穩定王朝,那中國依然可以開拓出廣闊的領土。

首先要說明,大明王朝是一定會滅亡的,所以不用寄希望於這個腐朽的王朝。此前之所以說清軍的入關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是因為明末各路關內派系是在看不到哪一方有實力短期統一中國,但是不否認最後會角逐出一個新的華夏王朝。假如,只是假如,關內迅速崛起了一個新的王朝,並且已經統一了華夏大地,穩定了整個關內世界,那麼他會怎麼擴張呢?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第一站必定是東北,經過了大清兩代帝王的整治,以及清軍六次入關對中原人口的劫掠,給整個遼河平原和鬆嫩平原帶來了不小的生產力。即使後來清軍不入關,而是繼續開發東北,一樣可以成為一個富裕的地域性帝國。最終清帝國很可能成為像東北張作霖一樣的存在。既然東北變得如此富饒,那麼勢必會成為中原王朝的眼中釘,憑藉中原的王朝的資產和實力,只要皇帝不像宋太宗一樣瓜皮操作,那麼東北的帝國一定會被中原王朝吃掉。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吃掉東北後,按照規律就是兵陳西南,一方面是打擊西南土司的勢力,一方面是穩住緬甸越南等藩國,使其臣服。在明朝趕跑了大元之後,西藏方面也曾派遣使者來南京表示臣服,願意歸附,然後明朝也設置了一個象徵性的烏斯藏都司。清朝也是在清軍兵犯川西后,西藏表示願意臣服,所以我們幾乎可以肯定,這個新的中原王朝也一樣可以得到西藏的臣服,就是如何統治,就要另說了。

然後就是中原王朝的一個必然進軍路線——漠北,這也是中原王朝為了給自己創造一個太平環境所必須的路線。不過此時的蒙古已經很鬆散了,所以估計讓華夏王朝揍一頓就開始站隊了,要麼選擇投靠華夏,要麼選擇投靠西北新崛起的帝國——準格爾汗國。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既然清準戰爭無法避免,那麼新的華夏王朝和準格爾的戰爭同樣也一定會展開,至於過程怎樣,我們就不好說了,總之華夏王朝勝利是一定的,因為這是一個正在蒸蒸日上的王朝,而且華夏的物資實力要遠高於中亞。那最後就是可能百年之後,準格爾汗國就覆滅了,興許是被沙俄和華夏聯合瓜分,或許是被華夏自己吃掉,這都說不準。

因為沒有民族矛盾,也沒有對主體民族文化思想的壓迫,這個新王朝十有八九會比大清發展的更好,或許會重新走向宋朝的政治模式,或者更有進步,讓中國徹底成為一個近代國家,這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和工業革命之後的歐洲相比,我們還是會有一定的差距,這點是由於地緣較偏造成的,使得西方的技術傳入中國總是較為滯後,不能在第一時間被中國人所採納。而自從宋朝滅亡之後,我國便失去了科技領先歐洲的優勢,開始一點一點的落後於西方。所以最後的結局很可能是中國會成為一個像沙皇俄國那種等級的東方帝國,被胖揍是一定的,但是自強也是一定的。
如果沒有清朝,有人說中國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而不再開拓?

最後要說明一點,今天的領土,是數十萬解放軍將士浴血奮戰的結果,固然有一定的清王朝的歷史成分在裡面,但是如果不是黨中央上下一心,單靠一句所謂的自古以來可成不了大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