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為什麼總是鬥不過英國?

法國為什麼總是鬥不過英國?
10 個回答
地图帝
2019-06-05

法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且法國人自視甚高。可就是這麼一個“不可一世”的法國,曾經“死皮賴臉”地要求與英國合併,慘被英國拒絕。

法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且法國人自視甚高。可就是這麼一個“不可一世”的法國,曾經“死皮賴臉”地要求與英國合併,慘被英國拒絕。

法國怎麼混到了如此悲慘的地步?而英國人一提到這事,非常生氣地說:“法國人太狡猾了,生意不是他那麼做的!”按說,像法國這等地位的國家加入英國,英國白撿一塊大肥肉,應該答應才對。法國為何要加入英國,英國又為何拒絕?說來話長。

法國和英國,是五常中地理位置最近的一對國家。你會說俄羅斯亞洲最東點,與美國阿拉斯加的距離更近。但是,那裡的“最近”,只具有冰冷的地理學意義。而法國與英國最近,是指歷史與社會意義。通俗點講,英國的核心——首都倫敦,離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非常近,法國的核心——首都巴黎離這裡也不算很遠。而俄羅斯的首都不可能放在楚科奇半島,美國也不會遷都到阿拉斯加。

法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且法國人自視甚高。可就是這麼一個“不可一世”的法國,曾經“死皮賴臉”地要求與英國合併,慘被英國拒絕。

法國怎麼混到了如此悲慘的地步?而英國人一提到這事,非常生氣地說:“法國人太狡猾了,生意不是他那麼做的!”按說,像法國這等地位的國家加入英國,英國白撿一塊大肥肉,應該答應才對。法國為何要加入英國,英國又為何拒絕?說來話長。

法國和英國,是五常中地理位置最近的一對國家。你會說俄羅斯亞洲最東點,與美國阿拉斯加的距離更近。但是,那裡的“最近”,只具有冰冷的地理學意義。而法國與英國最近,是指歷史與社會意義。通俗點講,英國的核心——首都倫敦,離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非常近,法國的核心——首都巴黎離這裡也不算很遠。而俄羅斯的首都不可能放在楚科奇半島,美國也不會遷都到阿拉斯加。

英國和法國曆史上沒少爆發史詩級戰爭,法國偉大的皇帝拿破崙之所以成了“拿破輪”,英國就沒少挖坑。但在法國看來,英國還是個不錯的鄰居,一則實力強,“壕”;二則英國經常打敗法國,但英國還沒有能吃掉法國的體量。尤其是第二次大戰時,法國亡國,流亡的法國抵抗力量就寓居在英國,吃英國的、喝英國的。

二戰結束後,法國恢復傳統與榮耀。法國成了聯合國的五常之一,還在英國、美國的幫助下,在死敵德國那裡分到一塊佔領區。更有甚者,法國還跑到東南亞搶舊日的殖民地,對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也視為自家後院,一副反攻倒算得志後的嘴臉。但是,法國很快就沮喪地發現,戰後法國孱弱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起法國重塑大國的夢想。

法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且法國人自視甚高。可就是這麼一個“不可一世”的法國,曾經“死皮賴臉”地要求與英國合併,慘被英國拒絕。

法國怎麼混到了如此悲慘的地步?而英國人一提到這事,非常生氣地說:“法國人太狡猾了,生意不是他那麼做的!”按說,像法國這等地位的國家加入英國,英國白撿一塊大肥肉,應該答應才對。法國為何要加入英國,英國又為何拒絕?說來話長。

法國和英國,是五常中地理位置最近的一對國家。你會說俄羅斯亞洲最東點,與美國阿拉斯加的距離更近。但是,那裡的“最近”,只具有冰冷的地理學意義。而法國與英國最近,是指歷史與社會意義。通俗點講,英國的核心——首都倫敦,離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非常近,法國的核心——首都巴黎離這裡也不算很遠。而俄羅斯的首都不可能放在楚科奇半島,美國也不會遷都到阿拉斯加。

英國和法國曆史上沒少爆發史詩級戰爭,法國偉大的皇帝拿破崙之所以成了“拿破輪”,英國就沒少挖坑。但在法國看來,英國還是個不錯的鄰居,一則實力強,“壕”;二則英國經常打敗法國,但英國還沒有能吃掉法國的體量。尤其是第二次大戰時,法國亡國,流亡的法國抵抗力量就寓居在英國,吃英國的、喝英國的。

二戰結束後,法國恢復傳統與榮耀。法國成了聯合國的五常之一,還在英國、美國的幫助下,在死敵德國那裡分到一塊佔領區。更有甚者,法國還跑到東南亞搶舊日的殖民地,對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也視為自家後院,一副反攻倒算得志後的嘴臉。但是,法國很快就沮喪地發現,戰後法國孱弱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起法國重塑大國的夢想。

法國和英國合夥控制了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的埃及蘇伊士運河,但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態度極為堅決,不惜與英法(以色列)對抗到底。1954年11月,阿爾及利亞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獨立起義,法國殖民者在阿爾及利亞如同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法國四處起火、八處冒煙,讓法國CEO摩勒異常狼狽。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出的妙計,法國竟打起英國的主意來了。1956年9月10日,摩勒出訪倫敦時,向英國提出:法國願意與英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共進共退。如何才能讓英國相信合併是法國出自真誠提出來的?摩勒說:合併後,新國家的元首還是德高望重的伊麗莎白女王陛下。

法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且法國人自視甚高。可就是這麼一個“不可一世”的法國,曾經“死皮賴臉”地要求與英國合併,慘被英國拒絕。

法國怎麼混到了如此悲慘的地步?而英國人一提到這事,非常生氣地說:“法國人太狡猾了,生意不是他那麼做的!”按說,像法國這等地位的國家加入英國,英國白撿一塊大肥肉,應該答應才對。法國為何要加入英國,英國又為何拒絕?說來話長。

法國和英國,是五常中地理位置最近的一對國家。你會說俄羅斯亞洲最東點,與美國阿拉斯加的距離更近。但是,那裡的“最近”,只具有冰冷的地理學意義。而法國與英國最近,是指歷史與社會意義。通俗點講,英國的核心——首都倫敦,離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非常近,法國的核心——首都巴黎離這裡也不算很遠。而俄羅斯的首都不可能放在楚科奇半島,美國也不會遷都到阿拉斯加。

英國和法國曆史上沒少爆發史詩級戰爭,法國偉大的皇帝拿破崙之所以成了“拿破輪”,英國就沒少挖坑。但在法國看來,英國還是個不錯的鄰居,一則實力強,“壕”;二則英國經常打敗法國,但英國還沒有能吃掉法國的體量。尤其是第二次大戰時,法國亡國,流亡的法國抵抗力量就寓居在英國,吃英國的、喝英國的。

二戰結束後,法國恢復傳統與榮耀。法國成了聯合國的五常之一,還在英國、美國的幫助下,在死敵德國那裡分到一塊佔領區。更有甚者,法國還跑到東南亞搶舊日的殖民地,對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也視為自家後院,一副反攻倒算得志後的嘴臉。但是,法國很快就沮喪地發現,戰後法國孱弱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起法國重塑大國的夢想。

法國和英國合夥控制了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的埃及蘇伊士運河,但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態度極為堅決,不惜與英法(以色列)對抗到底。1954年11月,阿爾及利亞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獨立起義,法國殖民者在阿爾及利亞如同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法國四處起火、八處冒煙,讓法國CEO摩勒異常狼狽。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出的妙計,法國竟打起英國的主意來了。1956年9月10日,摩勒出訪倫敦時,向英國提出:法國願意與英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共進共退。如何才能讓英國相信合併是法國出自真誠提出來的?摩勒說:合併後,新國家的元首還是德高望重的伊麗莎白女王陛下。

英國首都艾登盯著摩勒看了好一陣子,然後搖了搖頭說:“我們吃飽了,謝謝。”摩勒還不死心,半個多月後,艾登訪問巴黎,摩勒又在兜售英法合併。不過,變了花樣。之前是法國要與英國合併為一國,現在只是想加入英聯邦。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很多前英國殖民地獨立後,都加入了英聯邦。出於外交禮儀,艾登不好直接拒絕,只好打著哈哈應付過去。按古書的格式,就是“久之,此議遂寢。”

法國是與英國並駕齊驅的世界大國,自己本來就有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法蘭西共同體(之前稱法蘭西聯邦)。法國自降身份加入英聯邦,英國難道沒想到可以接收法共體下面的一些前法國殖民地嗎?擴大地盤和影響力的事,英國何故拒絕?

法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且法國人自視甚高。可就是這麼一個“不可一世”的法國,曾經“死皮賴臉”地要求與英國合併,慘被英國拒絕。

法國怎麼混到了如此悲慘的地步?而英國人一提到這事,非常生氣地說:“法國人太狡猾了,生意不是他那麼做的!”按說,像法國這等地位的國家加入英國,英國白撿一塊大肥肉,應該答應才對。法國為何要加入英國,英國又為何拒絕?說來話長。

法國和英國,是五常中地理位置最近的一對國家。你會說俄羅斯亞洲最東點,與美國阿拉斯加的距離更近。但是,那裡的“最近”,只具有冰冷的地理學意義。而法國與英國最近,是指歷史與社會意義。通俗點講,英國的核心——首都倫敦,離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非常近,法國的核心——首都巴黎離這裡也不算很遠。而俄羅斯的首都不可能放在楚科奇半島,美國也不會遷都到阿拉斯加。

英國和法國曆史上沒少爆發史詩級戰爭,法國偉大的皇帝拿破崙之所以成了“拿破輪”,英國就沒少挖坑。但在法國看來,英國還是個不錯的鄰居,一則實力強,“壕”;二則英國經常打敗法國,但英國還沒有能吃掉法國的體量。尤其是第二次大戰時,法國亡國,流亡的法國抵抗力量就寓居在英國,吃英國的、喝英國的。

二戰結束後,法國恢復傳統與榮耀。法國成了聯合國的五常之一,還在英國、美國的幫助下,在死敵德國那裡分到一塊佔領區。更有甚者,法國還跑到東南亞搶舊日的殖民地,對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也視為自家後院,一副反攻倒算得志後的嘴臉。但是,法國很快就沮喪地發現,戰後法國孱弱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起法國重塑大國的夢想。

法國和英國合夥控制了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的埃及蘇伊士運河,但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態度極為堅決,不惜與英法(以色列)對抗到底。1954年11月,阿爾及利亞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獨立起義,法國殖民者在阿爾及利亞如同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法國四處起火、八處冒煙,讓法國CEO摩勒異常狼狽。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出的妙計,法國竟打起英國的主意來了。1956年9月10日,摩勒出訪倫敦時,向英國提出:法國願意與英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共進共退。如何才能讓英國相信合併是法國出自真誠提出來的?摩勒說:合併後,新國家的元首還是德高望重的伊麗莎白女王陛下。

英國首都艾登盯著摩勒看了好一陣子,然後搖了搖頭說:“我們吃飽了,謝謝。”摩勒還不死心,半個多月後,艾登訪問巴黎,摩勒又在兜售英法合併。不過,變了花樣。之前是法國要與英國合併為一國,現在只是想加入英聯邦。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很多前英國殖民地獨立後,都加入了英聯邦。出於外交禮儀,艾登不好直接拒絕,只好打著哈哈應付過去。按古書的格式,就是“久之,此議遂寢。”

法國是與英國並駕齊驅的世界大國,自己本來就有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法蘭西共同體(之前稱法蘭西聯邦)。法國自降身份加入英聯邦,英國難道沒想到可以接收法共體下面的一些前法國殖民地嗎?擴大地盤和影響力的事,英國何故拒絕?

圖-維多利亞女王

英國又不傻,知道法國肚子裡的小九九。法國到處冒煙,急需英國在物質、外交、軍事上的幫助。說白了,就是法國加入英國,然後讓英國出一大筆錢,幫助法國收拾爛攤子。收拾完之後呢?你敢保證法國不會一腳踹飛英國嗎?

法國確實有類似的野心。他們覺得英國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關係親近,由英國出面,這些國家可以出來為法國站臺助威,好處多多。而且,合併之後,英國本土不大,也就是法國本土的一半。法國有機會反客為主,吞掉英國,至少佔英國一點便宜,揩點油水。

法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且法國人自視甚高。可就是這麼一個“不可一世”的法國,曾經“死皮賴臉”地要求與英國合併,慘被英國拒絕。

法國怎麼混到了如此悲慘的地步?而英國人一提到這事,非常生氣地說:“法國人太狡猾了,生意不是他那麼做的!”按說,像法國這等地位的國家加入英國,英國白撿一塊大肥肉,應該答應才對。法國為何要加入英國,英國又為何拒絕?說來話長。

法國和英國,是五常中地理位置最近的一對國家。你會說俄羅斯亞洲最東點,與美國阿拉斯加的距離更近。但是,那裡的“最近”,只具有冰冷的地理學意義。而法國與英國最近,是指歷史與社會意義。通俗點講,英國的核心——首都倫敦,離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非常近,法國的核心——首都巴黎離這裡也不算很遠。而俄羅斯的首都不可能放在楚科奇半島,美國也不會遷都到阿拉斯加。

英國和法國曆史上沒少爆發史詩級戰爭,法國偉大的皇帝拿破崙之所以成了“拿破輪”,英國就沒少挖坑。但在法國看來,英國還是個不錯的鄰居,一則實力強,“壕”;二則英國經常打敗法國,但英國還沒有能吃掉法國的體量。尤其是第二次大戰時,法國亡國,流亡的法國抵抗力量就寓居在英國,吃英國的、喝英國的。

二戰結束後,法國恢復傳統與榮耀。法國成了聯合國的五常之一,還在英國、美國的幫助下,在死敵德國那裡分到一塊佔領區。更有甚者,法國還跑到東南亞搶舊日的殖民地,對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也視為自家後院,一副反攻倒算得志後的嘴臉。但是,法國很快就沮喪地發現,戰後法國孱弱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起法國重塑大國的夢想。

法國和英國合夥控制了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的埃及蘇伊士運河,但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態度極為堅決,不惜與英法(以色列)對抗到底。1954年11月,阿爾及利亞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獨立起義,法國殖民者在阿爾及利亞如同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法國四處起火、八處冒煙,讓法國CEO摩勒異常狼狽。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出的妙計,法國竟打起英國的主意來了。1956年9月10日,摩勒出訪倫敦時,向英國提出:法國願意與英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共進共退。如何才能讓英國相信合併是法國出自真誠提出來的?摩勒說:合併後,新國家的元首還是德高望重的伊麗莎白女王陛下。

英國首都艾登盯著摩勒看了好一陣子,然後搖了搖頭說:“我們吃飽了,謝謝。”摩勒還不死心,半個多月後,艾登訪問巴黎,摩勒又在兜售英法合併。不過,變了花樣。之前是法國要與英國合併為一國,現在只是想加入英聯邦。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很多前英國殖民地獨立後,都加入了英聯邦。出於外交禮儀,艾登不好直接拒絕,只好打著哈哈應付過去。按古書的格式,就是“久之,此議遂寢。”

法國是與英國並駕齊驅的世界大國,自己本來就有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法蘭西共同體(之前稱法蘭西聯邦)。法國自降身份加入英聯邦,英國難道沒想到可以接收法共體下面的一些前法國殖民地嗎?擴大地盤和影響力的事,英國何故拒絕?

圖-維多利亞女王

英國又不傻,知道法國肚子裡的小九九。法國到處冒煙,急需英國在物質、外交、軍事上的幫助。說白了,就是法國加入英國,然後讓英國出一大筆錢,幫助法國收拾爛攤子。收拾完之後呢?你敢保證法國不會一腳踹飛英國嗎?

法國確實有類似的野心。他們覺得英國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關係親近,由英國出面,這些國家可以出來為法國站臺助威,好處多多。而且,合併之後,英國本土不大,也就是法國本土的一半。法國有機會反客為主,吞掉英國,至少佔英國一點便宜,揩點油水。

圖-白金漢宮

英國開始算合併後的賬,怎麼算都是法國佔便宜,英國就像那個為猴子火中取栗的蠢貓。結果,貓瓜子被火燎傷了,栗子卻被猴子吃了。英國在戰後也面臨一堆爛賬,自己還沒爬上岸呢,又有什麼理由再被法國拉下水?至於法國加入英聯邦,英國同樣不會接受。法國帶著非洲一票兄弟入夥英聯邦,你是否會想到東溪村晁保正帶著阮氏三兄弟、劉唐,公孫勝、吳用上梁山,吳用的賊眉鼠眼……

法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而且法國人自視甚高。可就是這麼一個“不可一世”的法國,曾經“死皮賴臉”地要求與英國合併,慘被英國拒絕。

法國怎麼混到了如此悲慘的地步?而英國人一提到這事,非常生氣地說:“法國人太狡猾了,生意不是他那麼做的!”按說,像法國這等地位的國家加入英國,英國白撿一塊大肥肉,應該答應才對。法國為何要加入英國,英國又為何拒絕?說來話長。

法國和英國,是五常中地理位置最近的一對國家。你會說俄羅斯亞洲最東點,與美國阿拉斯加的距離更近。但是,那裡的“最近”,只具有冰冷的地理學意義。而法國與英國最近,是指歷史與社會意義。通俗點講,英國的核心——首都倫敦,離英、法之間的英吉利海峽非常近,法國的核心——首都巴黎離這裡也不算很遠。而俄羅斯的首都不可能放在楚科奇半島,美國也不會遷都到阿拉斯加。

英國和法國曆史上沒少爆發史詩級戰爭,法國偉大的皇帝拿破崙之所以成了“拿破輪”,英國就沒少挖坑。但在法國看來,英國還是個不錯的鄰居,一則實力強,“壕”;二則英國經常打敗法國,但英國還沒有能吃掉法國的體量。尤其是第二次大戰時,法國亡國,流亡的法國抵抗力量就寓居在英國,吃英國的、喝英國的。

二戰結束後,法國恢復傳統與榮耀。法國成了聯合國的五常之一,還在英國、美國的幫助下,在死敵德國那裡分到一塊佔領區。更有甚者,法國還跑到東南亞搶舊日的殖民地,對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也視為自家後院,一副反攻倒算得志後的嘴臉。但是,法國很快就沮喪地發現,戰後法國孱弱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起法國重塑大國的夢想。

法國和英國合夥控制了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的埃及蘇伊士運河,但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的態度極為堅決,不惜與英法(以色列)對抗到底。1954年11月,阿爾及利亞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獨立起義,法國殖民者在阿爾及利亞如同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法國四處起火、八處冒煙,讓法國CEO摩勒異常狼狽。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出的妙計,法國竟打起英國的主意來了。1956年9月10日,摩勒出訪倫敦時,向英國提出:法國願意與英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共進共退。如何才能讓英國相信合併是法國出自真誠提出來的?摩勒說:合併後,新國家的元首還是德高望重的伊麗莎白女王陛下。

英國首都艾登盯著摩勒看了好一陣子,然後搖了搖頭說:“我們吃飽了,謝謝。”摩勒還不死心,半個多月後,艾登訪問巴黎,摩勒又在兜售英法合併。不過,變了花樣。之前是法國要與英國合併為一國,現在只是想加入英聯邦。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很多前英國殖民地獨立後,都加入了英聯邦。出於外交禮儀,艾登不好直接拒絕,只好打著哈哈應付過去。按古書的格式,就是“久之,此議遂寢。”

法國是與英國並駕齊驅的世界大國,自己本來就有一個類似英聯邦的法蘭西共同體(之前稱法蘭西聯邦)。法國自降身份加入英聯邦,英國難道沒想到可以接收法共體下面的一些前法國殖民地嗎?擴大地盤和影響力的事,英國何故拒絕?

圖-維多利亞女王

英國又不傻,知道法國肚子裡的小九九。法國到處冒煙,急需英國在物質、外交、軍事上的幫助。說白了,就是法國加入英國,然後讓英國出一大筆錢,幫助法國收拾爛攤子。收拾完之後呢?你敢保證法國不會一腳踹飛英國嗎?

法國確實有類似的野心。他們覺得英國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關係親近,由英國出面,這些國家可以出來為法國站臺助威,好處多多。而且,合併之後,英國本土不大,也就是法國本土的一半。法國有機會反客為主,吞掉英國,至少佔英國一點便宜,揩點油水。

圖-白金漢宮

英國開始算合併後的賬,怎麼算都是法國佔便宜,英國就像那個為猴子火中取栗的蠢貓。結果,貓瓜子被火燎傷了,栗子卻被猴子吃了。英國在戰後也面臨一堆爛賬,自己還沒爬上岸呢,又有什麼理由再被法國拉下水?至於法國加入英聯邦,英國同樣不會接受。法國帶著非洲一票兄弟入夥英聯邦,你是否會想到東溪村晁保正帶著阮氏三兄弟、劉唐,公孫勝、吳用上梁山,吳用的賊眉鼠眼……

圖-哈里王子

所以,英國才不會上當。所謂的英法合併,從一開始就是法國的一廂情願。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2019-07-03

在歐洲英、法兩國其實存在較為深刻的民族隔閡:別看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都是盟友關係,但在此之前更為長遠的歷史時期內英、法一直是競爭對手,甚至說兩國是世仇也不為過。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066年——這一年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在此之後的三百年裡來自諾曼底的國王和貴族們說著法語統治英國和諾曼底,從這時起英、法兩國糾結的關係就開始日漸形成。1154年威廉開創的諾曼王朝因無嗣而斷絕,英格蘭王位由諾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繼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國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蘭後統治著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安茹伯國、諾曼底公國、英格蘭王國、阿基坦公國,這意味著此時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蘭國王之外同時在歐洲大陸的法蘭西王國境內擁有諸多領地,理論上作為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應該是法蘭西國王的臣子,但與此同時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蘭國王,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複雜起來。這一時期法蘭西國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致力於削弱地方諸侯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諾曼底、阿基坦等領地也遭到削弱,這自然會引起雙方的對立。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作為其外甥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趁機提出自己對法蘭西王位享有繼承權——他不僅要恢復自己在法國境內的原有領地,更是打算直接將整個法國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然而法國貴族搬出法蘭克人的早期《薩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繼承並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亞伯爵之子菲利普為王,對此心有不甘的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斷斷續續打到1453年,在長達116年的戰爭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進入到近代海外擴張時期後英法之間從1689年到1815年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

在歐洲英、法兩國其實存在較為深刻的民族隔閡:別看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都是盟友關係,但在此之前更為長遠的歷史時期內英、法一直是競爭對手,甚至說兩國是世仇也不為過。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066年——這一年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在此之後的三百年裡來自諾曼底的國王和貴族們說著法語統治英國和諾曼底,從這時起英、法兩國糾結的關係就開始日漸形成。1154年威廉開創的諾曼王朝因無嗣而斷絕,英格蘭王位由諾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繼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國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蘭後統治著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安茹伯國、諾曼底公國、英格蘭王國、阿基坦公國,這意味著此時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蘭國王之外同時在歐洲大陸的法蘭西王國境內擁有諸多領地,理論上作為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應該是法蘭西國王的臣子,但與此同時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蘭國王,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複雜起來。這一時期法蘭西國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致力於削弱地方諸侯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諾曼底、阿基坦等領地也遭到削弱,這自然會引起雙方的對立。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作為其外甥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趁機提出自己對法蘭西王位享有繼承權——他不僅要恢復自己在法國境內的原有領地,更是打算直接將整個法國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然而法國貴族搬出法蘭克人的早期《薩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繼承並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亞伯爵之子菲利普為王,對此心有不甘的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斷斷續續打到1453年,在長達116年的戰爭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進入到近代海外擴張時期後英法之間從1689年到1815年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

如今英、法兩國雖然在外交層面同屬北約框架之下的盟友,但民間層面的隔閡一直存在:英國人喜歡保持優雅的紳士風格,而法國人卻追求熱情浪漫。英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創新是通過漸進的改良模式,可以說英國人對待變革一直有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相比之下法國人卻熱衷於街頭政治。法國大革命中每當一個新的政治派別上臺幾乎就意味著將之前的掌權者送上斷頭臺,由此在法國造成了數十年的混亂狀態,甚至迄今為止法國人這種熱衷於街頭政治的個性都不能說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去年的“黃背心”運動就是最佳的證明。然而法國人卻有著自己的驕傲:拿破崙時代法國幾乎征服了歐洲大陸,而直到19世紀晚期的普法戰爭之前法國一直作為歐陸第一強國存在。法國的這種大國反映在外交上就是堅持自主外交原則——在所有北約成員國中法國是對美國依賴程度最低且唯一境內無美軍基地的國家。與此同時法國人即使會說英語,也會千方百計儘可能在一切場合推廣法語。令自尊的法國人倍感受傷的是:歷史上的英法博弈交鋒絕大多數都是以英國的勝利告終——這甚至不只停留在軍事對抗層面,即使在國家文化傳播方面如今英語的風頭也蓋過了法語。法國的國土面積為672834平方公里,當然這其中有17%左右是近代殖民主義擴張所獲得的海外領土,法國本土面積大約為553965平方公里,而法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為67118648。相比之下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海外領土),人口約為6605萬。法國本土的面積就相當於英國總面積的兩倍還多,人口也比英國多出一百餘萬。考慮到歷史上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曾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那麼當時法國相比英國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可優勢明顯的法國卻始終在與英國的博弈交鋒中敗多勝少不能不令人費解。

在歐洲英、法兩國其實存在較為深刻的民族隔閡:別看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都是盟友關係,但在此之前更為長遠的歷史時期內英、法一直是競爭對手,甚至說兩國是世仇也不為過。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066年——這一年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在此之後的三百年裡來自諾曼底的國王和貴族們說著法語統治英國和諾曼底,從這時起英、法兩國糾結的關係就開始日漸形成。1154年威廉開創的諾曼王朝因無嗣而斷絕,英格蘭王位由諾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繼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國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蘭後統治著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安茹伯國、諾曼底公國、英格蘭王國、阿基坦公國,這意味著此時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蘭國王之外同時在歐洲大陸的法蘭西王國境內擁有諸多領地,理論上作為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應該是法蘭西國王的臣子,但與此同時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蘭國王,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複雜起來。這一時期法蘭西國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致力於削弱地方諸侯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諾曼底、阿基坦等領地也遭到削弱,這自然會引起雙方的對立。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作為其外甥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趁機提出自己對法蘭西王位享有繼承權——他不僅要恢復自己在法國境內的原有領地,更是打算直接將整個法國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然而法國貴族搬出法蘭克人的早期《薩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繼承並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亞伯爵之子菲利普為王,對此心有不甘的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斷斷續續打到1453年,在長達116年的戰爭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進入到近代海外擴張時期後英法之間從1689年到1815年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

如今英、法兩國雖然在外交層面同屬北約框架之下的盟友,但民間層面的隔閡一直存在:英國人喜歡保持優雅的紳士風格,而法國人卻追求熱情浪漫。英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創新是通過漸進的改良模式,可以說英國人對待變革一直有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相比之下法國人卻熱衷於街頭政治。法國大革命中每當一個新的政治派別上臺幾乎就意味著將之前的掌權者送上斷頭臺,由此在法國造成了數十年的混亂狀態,甚至迄今為止法國人這種熱衷於街頭政治的個性都不能說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去年的“黃背心”運動就是最佳的證明。然而法國人卻有著自己的驕傲:拿破崙時代法國幾乎征服了歐洲大陸,而直到19世紀晚期的普法戰爭之前法國一直作為歐陸第一強國存在。法國的這種大國反映在外交上就是堅持自主外交原則——在所有北約成員國中法國是對美國依賴程度最低且唯一境內無美軍基地的國家。與此同時法國人即使會說英語,也會千方百計儘可能在一切場合推廣法語。令自尊的法國人倍感受傷的是:歷史上的英法博弈交鋒絕大多數都是以英國的勝利告終——這甚至不只停留在軍事對抗層面,即使在國家文化傳播方面如今英語的風頭也蓋過了法語。法國的國土面積為672834平方公里,當然這其中有17%左右是近代殖民主義擴張所獲得的海外領土,法國本土面積大約為553965平方公里,而法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為67118648。相比之下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海外領土),人口約為6605萬。法國本土的面積就相當於英國總面積的兩倍還多,人口也比英國多出一百餘萬。考慮到歷史上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曾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那麼當時法國相比英國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可優勢明顯的法國卻始終在與英國的博弈交鋒中敗多勝少不能不令人費解。

我們先來看英法之間那場持續上百年的戰爭:儘管這場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勝利告終,但整場戰爭由始至終在法國的領土上進行,在戰爭過程中法國淪陷了大半國土,甚至連國王也一度淪為英國人的俘虜。而英國所謂的戰敗不過是退出本就屬於法國的領土,相比之下法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似乎更大。當時的法國還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公爵、伯爵等封建貴族的領地所組成的鬆散聯盟。事實上就連當時的英國安茹王室在理論上也是法國國王的臣子,因為他們在法國境內擁有大片領土。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了:儘管法國在名義上的領土和人口上佔據優勢,可實際上那些隸屬於安茹家族的封地卻是法國國王無法控制,當地的百姓其實是支持英國安茹王室的。與此同時法國的其他封建貴族中也不乏與安茹家族關係密切的,而在佛蘭德斯這種與英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地區也不乏英國王室的支持者,這樣一來法國的各路貴族勢力幾乎都是首鼠兩端坐觀成敗,整個國家猶如一盤散沙而難以形成合力,直到聖女貞德的出現喚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意識之後才開始扭轉戰局。除了政治上的分裂之外導致法國在戰爭中的被動局面的也有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訓練有素的英格蘭長弓兵以5900人迎戰36000的法軍,然而法軍中有18000是臨時徵召起來的沒經受過任何訓練的徒步騎士,另有7000人是熱那亞僱傭軍,真正的核心力量大約只有11000人左右。即使如此法軍依然牢牢佔據兵力上的優勢,然而戰役的結果卻是英軍損失112人、法軍損失7000~10000人。此後英格蘭長弓兵給法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在歐洲英、法兩國其實存在較為深刻的民族隔閡:別看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都是盟友關係,但在此之前更為長遠的歷史時期內英、法一直是競爭對手,甚至說兩國是世仇也不為過。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066年——這一年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在此之後的三百年裡來自諾曼底的國王和貴族們說著法語統治英國和諾曼底,從這時起英、法兩國糾結的關係就開始日漸形成。1154年威廉開創的諾曼王朝因無嗣而斷絕,英格蘭王位由諾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繼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國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蘭後統治著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安茹伯國、諾曼底公國、英格蘭王國、阿基坦公國,這意味著此時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蘭國王之外同時在歐洲大陸的法蘭西王國境內擁有諸多領地,理論上作為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應該是法蘭西國王的臣子,但與此同時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蘭國王,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複雜起來。這一時期法蘭西國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致力於削弱地方諸侯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諾曼底、阿基坦等領地也遭到削弱,這自然會引起雙方的對立。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作為其外甥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趁機提出自己對法蘭西王位享有繼承權——他不僅要恢復自己在法國境內的原有領地,更是打算直接將整個法國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然而法國貴族搬出法蘭克人的早期《薩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繼承並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亞伯爵之子菲利普為王,對此心有不甘的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斷斷續續打到1453年,在長達116年的戰爭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進入到近代海外擴張時期後英法之間從1689年到1815年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

如今英、法兩國雖然在外交層面同屬北約框架之下的盟友,但民間層面的隔閡一直存在:英國人喜歡保持優雅的紳士風格,而法國人卻追求熱情浪漫。英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創新是通過漸進的改良模式,可以說英國人對待變革一直有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相比之下法國人卻熱衷於街頭政治。法國大革命中每當一個新的政治派別上臺幾乎就意味著將之前的掌權者送上斷頭臺,由此在法國造成了數十年的混亂狀態,甚至迄今為止法國人這種熱衷於街頭政治的個性都不能說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去年的“黃背心”運動就是最佳的證明。然而法國人卻有著自己的驕傲:拿破崙時代法國幾乎征服了歐洲大陸,而直到19世紀晚期的普法戰爭之前法國一直作為歐陸第一強國存在。法國的這種大國反映在外交上就是堅持自主外交原則——在所有北約成員國中法國是對美國依賴程度最低且唯一境內無美軍基地的國家。與此同時法國人即使會說英語,也會千方百計儘可能在一切場合推廣法語。令自尊的法國人倍感受傷的是:歷史上的英法博弈交鋒絕大多數都是以英國的勝利告終——這甚至不只停留在軍事對抗層面,即使在國家文化傳播方面如今英語的風頭也蓋過了法語。法國的國土面積為672834平方公里,當然這其中有17%左右是近代殖民主義擴張所獲得的海外領土,法國本土面積大約為553965平方公里,而法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為67118648。相比之下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海外領土),人口約為6605萬。法國本土的面積就相當於英國總面積的兩倍還多,人口也比英國多出一百餘萬。考慮到歷史上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曾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那麼當時法國相比英國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可優勢明顯的法國卻始終在與英國的博弈交鋒中敗多勝少不能不令人費解。

我們先來看英法之間那場持續上百年的戰爭:儘管這場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勝利告終,但整場戰爭由始至終在法國的領土上進行,在戰爭過程中法國淪陷了大半國土,甚至連國王也一度淪為英國人的俘虜。而英國所謂的戰敗不過是退出本就屬於法國的領土,相比之下法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似乎更大。當時的法國還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公爵、伯爵等封建貴族的領地所組成的鬆散聯盟。事實上就連當時的英國安茹王室在理論上也是法國國王的臣子,因為他們在法國境內擁有大片領土。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了:儘管法國在名義上的領土和人口上佔據優勢,可實際上那些隸屬於安茹家族的封地卻是法國國王無法控制,當地的百姓其實是支持英國安茹王室的。與此同時法國的其他封建貴族中也不乏與安茹家族關係密切的,而在佛蘭德斯這種與英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地區也不乏英國王室的支持者,這樣一來法國的各路貴族勢力幾乎都是首鼠兩端坐觀成敗,整個國家猶如一盤散沙而難以形成合力,直到聖女貞德的出現喚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意識之後才開始扭轉戰局。除了政治上的分裂之外導致法國在戰爭中的被動局面的也有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訓練有素的英格蘭長弓兵以5900人迎戰36000的法軍,然而法軍中有18000是臨時徵召起來的沒經受過任何訓練的徒步騎士,另有7000人是熱那亞僱傭軍,真正的核心力量大約只有11000人左右。即使如此法軍依然牢牢佔據兵力上的優勢,然而戰役的結果卻是英軍損失112人、法軍損失7000~10000人。此後英格蘭長弓兵給法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在歐洲英、法兩國其實存在較為深刻的民族隔閡:別看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都是盟友關係,但在此之前更為長遠的歷史時期內英、法一直是競爭對手,甚至說兩國是世仇也不為過。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066年——這一年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在此之後的三百年裡來自諾曼底的國王和貴族們說著法語統治英國和諾曼底,從這時起英、法兩國糾結的關係就開始日漸形成。1154年威廉開創的諾曼王朝因無嗣而斷絕,英格蘭王位由諾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繼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國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蘭後統治著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安茹伯國、諾曼底公國、英格蘭王國、阿基坦公國,這意味著此時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蘭國王之外同時在歐洲大陸的法蘭西王國境內擁有諸多領地,理論上作為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應該是法蘭西國王的臣子,但與此同時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蘭國王,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複雜起來。這一時期法蘭西國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致力於削弱地方諸侯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諾曼底、阿基坦等領地也遭到削弱,這自然會引起雙方的對立。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作為其外甥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趁機提出自己對法蘭西王位享有繼承權——他不僅要恢復自己在法國境內的原有領地,更是打算直接將整個法國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然而法國貴族搬出法蘭克人的早期《薩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繼承並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亞伯爵之子菲利普為王,對此心有不甘的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斷斷續續打到1453年,在長達116年的戰爭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進入到近代海外擴張時期後英法之間從1689年到1815年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

如今英、法兩國雖然在外交層面同屬北約框架之下的盟友,但民間層面的隔閡一直存在:英國人喜歡保持優雅的紳士風格,而法國人卻追求熱情浪漫。英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創新是通過漸進的改良模式,可以說英國人對待變革一直有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相比之下法國人卻熱衷於街頭政治。法國大革命中每當一個新的政治派別上臺幾乎就意味著將之前的掌權者送上斷頭臺,由此在法國造成了數十年的混亂狀態,甚至迄今為止法國人這種熱衷於街頭政治的個性都不能說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去年的“黃背心”運動就是最佳的證明。然而法國人卻有著自己的驕傲:拿破崙時代法國幾乎征服了歐洲大陸,而直到19世紀晚期的普法戰爭之前法國一直作為歐陸第一強國存在。法國的這種大國反映在外交上就是堅持自主外交原則——在所有北約成員國中法國是對美國依賴程度最低且唯一境內無美軍基地的國家。與此同時法國人即使會說英語,也會千方百計儘可能在一切場合推廣法語。令自尊的法國人倍感受傷的是:歷史上的英法博弈交鋒絕大多數都是以英國的勝利告終——這甚至不只停留在軍事對抗層面,即使在國家文化傳播方面如今英語的風頭也蓋過了法語。法國的國土面積為672834平方公里,當然這其中有17%左右是近代殖民主義擴張所獲得的海外領土,法國本土面積大約為553965平方公里,而法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為67118648。相比之下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海外領土),人口約為6605萬。法國本土的面積就相當於英國總面積的兩倍還多,人口也比英國多出一百餘萬。考慮到歷史上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曾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那麼當時法國相比英國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可優勢明顯的法國卻始終在與英國的博弈交鋒中敗多勝少不能不令人費解。

我們先來看英法之間那場持續上百年的戰爭:儘管這場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勝利告終,但整場戰爭由始至終在法國的領土上進行,在戰爭過程中法國淪陷了大半國土,甚至連國王也一度淪為英國人的俘虜。而英國所謂的戰敗不過是退出本就屬於法國的領土,相比之下法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似乎更大。當時的法國還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公爵、伯爵等封建貴族的領地所組成的鬆散聯盟。事實上就連當時的英國安茹王室在理論上也是法國國王的臣子,因為他們在法國境內擁有大片領土。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了:儘管法國在名義上的領土和人口上佔據優勢,可實際上那些隸屬於安茹家族的封地卻是法國國王無法控制,當地的百姓其實是支持英國安茹王室的。與此同時法國的其他封建貴族中也不乏與安茹家族關係密切的,而在佛蘭德斯這種與英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地區也不乏英國王室的支持者,這樣一來法國的各路貴族勢力幾乎都是首鼠兩端坐觀成敗,整個國家猶如一盤散沙而難以形成合力,直到聖女貞德的出現喚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意識之後才開始扭轉戰局。除了政治上的分裂之外導致法國在戰爭中的被動局面的也有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訓練有素的英格蘭長弓兵以5900人迎戰36000的法軍,然而法軍中有18000是臨時徵召起來的沒經受過任何訓練的徒步騎士,另有7000人是熱那亞僱傭軍,真正的核心力量大約只有11000人左右。即使如此法軍依然牢牢佔據兵力上的優勢,然而戰役的結果卻是英軍損失112人、法軍損失7000~10000人。此後英格蘭長弓兵給法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事實上英法百年戰爭不只進行了一次——從1689年到1815年英法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事實上在這次英法爭霸的初期法國可謂是佔盡優勢: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經濟是英國兩倍,人口是英國兩倍,軍隊數量也數倍於英國。在當時的北美法國人佔據了廣袤的路易斯安娜和加拿大,而英國人則被壓制在大西洋沿岸。早在1668年法國人就在印度次大陸的蘇拉特地區建立了海外商站,10年後他們在卡里阿提加建立了法國人城,作為自己在印度進行殖民擴張的據點。17世紀晚期法國人侵佔了孟加拉的昌德納果爾並與孟加拉的土邦王公結成了對抗英國的同盟。然而在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加拿大並在印度確立了優勢地位,法國在印度只得以保留開利開爾、本地治裡、昌德納果爾、雅溜汪、馬赫5個不設防的貿易商站。儘管在12年後法國通過支持美國獨立戰爭小小報復了英國一次,然而這不僅沒使法國獲得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反而誘發了國內的大革命。儘管拿破崙稱帝后法國一度崛起成為歐陸霸主,卻始終無法越過英吉利海峽,最終拿破崙帝國還是在英國組織的反法同盟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在拿破崙帝國覆滅後英、法兩國圍繞殖民地的爭奪中也一直是英國佔據上風——以19世紀80年代後列強瓜分非洲的行動為例:法國只統治15%的非洲人,而相比之下英國的尼日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為什麼一開始在領土、人口、經濟、軍隊各方面都不佔優勢的英國卻能強勢壓制佔盡優勢的法國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海洋時代到來對兩國地緣格局的影響;其二是兩國內政結構的差異。

在歐洲英、法兩國其實存在較為深刻的民族隔閡:別看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都是盟友關係,但在此之前更為長遠的歷史時期內英、法一直是競爭對手,甚至說兩國是世仇也不為過。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066年——這一年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在此之後的三百年裡來自諾曼底的國王和貴族們說著法語統治英國和諾曼底,從這時起英、法兩國糾結的關係就開始日漸形成。1154年威廉開創的諾曼王朝因無嗣而斷絕,英格蘭王位由諾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繼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國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蘭後統治著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安茹伯國、諾曼底公國、英格蘭王國、阿基坦公國,這意味著此時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蘭國王之外同時在歐洲大陸的法蘭西王國境內擁有諸多領地,理論上作為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應該是法蘭西國王的臣子,但與此同時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蘭國王,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複雜起來。這一時期法蘭西國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致力於削弱地方諸侯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諾曼底、阿基坦等領地也遭到削弱,這自然會引起雙方的對立。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作為其外甥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趁機提出自己對法蘭西王位享有繼承權——他不僅要恢復自己在法國境內的原有領地,更是打算直接將整個法國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然而法國貴族搬出法蘭克人的早期《薩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繼承並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亞伯爵之子菲利普為王,對此心有不甘的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斷斷續續打到1453年,在長達116年的戰爭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進入到近代海外擴張時期後英法之間從1689年到1815年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

如今英、法兩國雖然在外交層面同屬北約框架之下的盟友,但民間層面的隔閡一直存在:英國人喜歡保持優雅的紳士風格,而法國人卻追求熱情浪漫。英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創新是通過漸進的改良模式,可以說英國人對待變革一直有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相比之下法國人卻熱衷於街頭政治。法國大革命中每當一個新的政治派別上臺幾乎就意味著將之前的掌權者送上斷頭臺,由此在法國造成了數十年的混亂狀態,甚至迄今為止法國人這種熱衷於街頭政治的個性都不能說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去年的“黃背心”運動就是最佳的證明。然而法國人卻有著自己的驕傲:拿破崙時代法國幾乎征服了歐洲大陸,而直到19世紀晚期的普法戰爭之前法國一直作為歐陸第一強國存在。法國的這種大國反映在外交上就是堅持自主外交原則——在所有北約成員國中法國是對美國依賴程度最低且唯一境內無美軍基地的國家。與此同時法國人即使會說英語,也會千方百計儘可能在一切場合推廣法語。令自尊的法國人倍感受傷的是:歷史上的英法博弈交鋒絕大多數都是以英國的勝利告終——這甚至不只停留在軍事對抗層面,即使在國家文化傳播方面如今英語的風頭也蓋過了法語。法國的國土面積為672834平方公里,當然這其中有17%左右是近代殖民主義擴張所獲得的海外領土,法國本土面積大約為553965平方公里,而法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為67118648。相比之下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海外領土),人口約為6605萬。法國本土的面積就相當於英國總面積的兩倍還多,人口也比英國多出一百餘萬。考慮到歷史上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曾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那麼當時法國相比英國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可優勢明顯的法國卻始終在與英國的博弈交鋒中敗多勝少不能不令人費解。

我們先來看英法之間那場持續上百年的戰爭:儘管這場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勝利告終,但整場戰爭由始至終在法國的領土上進行,在戰爭過程中法國淪陷了大半國土,甚至連國王也一度淪為英國人的俘虜。而英國所謂的戰敗不過是退出本就屬於法國的領土,相比之下法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似乎更大。當時的法國還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公爵、伯爵等封建貴族的領地所組成的鬆散聯盟。事實上就連當時的英國安茹王室在理論上也是法國國王的臣子,因為他們在法國境內擁有大片領土。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了:儘管法國在名義上的領土和人口上佔據優勢,可實際上那些隸屬於安茹家族的封地卻是法國國王無法控制,當地的百姓其實是支持英國安茹王室的。與此同時法國的其他封建貴族中也不乏與安茹家族關係密切的,而在佛蘭德斯這種與英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地區也不乏英國王室的支持者,這樣一來法國的各路貴族勢力幾乎都是首鼠兩端坐觀成敗,整個國家猶如一盤散沙而難以形成合力,直到聖女貞德的出現喚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意識之後才開始扭轉戰局。除了政治上的分裂之外導致法國在戰爭中的被動局面的也有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訓練有素的英格蘭長弓兵以5900人迎戰36000的法軍,然而法軍中有18000是臨時徵召起來的沒經受過任何訓練的徒步騎士,另有7000人是熱那亞僱傭軍,真正的核心力量大約只有11000人左右。即使如此法軍依然牢牢佔據兵力上的優勢,然而戰役的結果卻是英軍損失112人、法軍損失7000~10000人。此後英格蘭長弓兵給法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事實上英法百年戰爭不只進行了一次——從1689年到1815年英法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事實上在這次英法爭霸的初期法國可謂是佔盡優勢: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經濟是英國兩倍,人口是英國兩倍,軍隊數量也數倍於英國。在當時的北美法國人佔據了廣袤的路易斯安娜和加拿大,而英國人則被壓制在大西洋沿岸。早在1668年法國人就在印度次大陸的蘇拉特地區建立了海外商站,10年後他們在卡里阿提加建立了法國人城,作為自己在印度進行殖民擴張的據點。17世紀晚期法國人侵佔了孟加拉的昌德納果爾並與孟加拉的土邦王公結成了對抗英國的同盟。然而在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加拿大並在印度確立了優勢地位,法國在印度只得以保留開利開爾、本地治裡、昌德納果爾、雅溜汪、馬赫5個不設防的貿易商站。儘管在12年後法國通過支持美國獨立戰爭小小報復了英國一次,然而這不僅沒使法國獲得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反而誘發了國內的大革命。儘管拿破崙稱帝后法國一度崛起成為歐陸霸主,卻始終無法越過英吉利海峽,最終拿破崙帝國還是在英國組織的反法同盟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在拿破崙帝國覆滅後英、法兩國圍繞殖民地的爭奪中也一直是英國佔據上風——以19世紀80年代後列強瓜分非洲的行動為例:法國只統治15%的非洲人,而相比之下英國的尼日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為什麼一開始在領土、人口、經濟、軍隊各方面都不佔優勢的英國卻能強勢壓制佔盡優勢的法國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海洋時代到來對兩國地緣格局的影響;其二是兩國內政結構的差異。

英國是一個典型的島國,而英吉利海峽的寬度可謂是恰到好處——英吉利海峽並不寬,這使英國仍得以保持與歐洲大陸文明的廣泛交流;另一方面英吉利海峽也並不窄,至少可以起到交好的屏障作用。在這樣的地緣格局下英國可以坐觀歐洲大陸各國的博弈而使自己超然於外,在海洋時代這樣的地緣格局顯然是對英國的海外擴張極為有利——因為歐洲國家普遍國土面積狹小、人口有限、資源有限、市場規模有限,這使歐洲國家很難同時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和強大的海軍,而英吉利海峽的存在使英國不必在陸軍建設上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這樣就可以更專注於海外擴張。相比之下法國就必須在海外擴張的同時應對與歐洲大陸諸國的博弈,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後者也許更為重要。而法國爭奪歐陸霸權的國策意味著自己必須應對來自全歐洲的敵人,而這些敵人恰恰是致力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平衡的英國人的天然盟友,這也就不難解釋在七年戰爭和拿破崙戰爭中英國能拉攏歐洲大陸諸國打擊法國的原因了。

在歐洲英、法兩國其實存在較為深刻的民族隔閡:別看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都是盟友關係,但在此之前更為長遠的歷史時期內英、法一直是競爭對手,甚至說兩國是世仇也不為過。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066年——這一年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在此之後的三百年裡來自諾曼底的國王和貴族們說著法語統治英國和諾曼底,從這時起英、法兩國糾結的關係就開始日漸形成。1154年威廉開創的諾曼王朝因無嗣而斷絕,英格蘭王位由諾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繼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國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蘭後統治著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安茹伯國、諾曼底公國、英格蘭王國、阿基坦公國,這意味著此時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蘭國王之外同時在歐洲大陸的法蘭西王國境內擁有諸多領地,理論上作為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應該是法蘭西國王的臣子,但與此同時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蘭國王,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複雜起來。這一時期法蘭西國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致力於削弱地方諸侯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諾曼底、阿基坦等領地也遭到削弱,這自然會引起雙方的對立。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作為其外甥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趁機提出自己對法蘭西王位享有繼承權——他不僅要恢復自己在法國境內的原有領地,更是打算直接將整個法國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然而法國貴族搬出法蘭克人的早期《薩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繼承並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亞伯爵之子菲利普為王,對此心有不甘的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斷斷續續打到1453年,在長達116年的戰爭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進入到近代海外擴張時期後英法之間從1689年到1815年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

如今英、法兩國雖然在外交層面同屬北約框架之下的盟友,但民間層面的隔閡一直存在:英國人喜歡保持優雅的紳士風格,而法國人卻追求熱情浪漫。英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創新是通過漸進的改良模式,可以說英國人對待變革一直有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相比之下法國人卻熱衷於街頭政治。法國大革命中每當一個新的政治派別上臺幾乎就意味著將之前的掌權者送上斷頭臺,由此在法國造成了數十年的混亂狀態,甚至迄今為止法國人這種熱衷於街頭政治的個性都不能說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去年的“黃背心”運動就是最佳的證明。然而法國人卻有著自己的驕傲:拿破崙時代法國幾乎征服了歐洲大陸,而直到19世紀晚期的普法戰爭之前法國一直作為歐陸第一強國存在。法國的這種大國反映在外交上就是堅持自主外交原則——在所有北約成員國中法國是對美國依賴程度最低且唯一境內無美軍基地的國家。與此同時法國人即使會說英語,也會千方百計儘可能在一切場合推廣法語。令自尊的法國人倍感受傷的是:歷史上的英法博弈交鋒絕大多數都是以英國的勝利告終——這甚至不只停留在軍事對抗層面,即使在國家文化傳播方面如今英語的風頭也蓋過了法語。法國的國土面積為672834平方公里,當然這其中有17%左右是近代殖民主義擴張所獲得的海外領土,法國本土面積大約為553965平方公里,而法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為67118648。相比之下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海外領土),人口約為6605萬。法國本土的面積就相當於英國總面積的兩倍還多,人口也比英國多出一百餘萬。考慮到歷史上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曾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那麼當時法國相比英國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可優勢明顯的法國卻始終在與英國的博弈交鋒中敗多勝少不能不令人費解。

我們先來看英法之間那場持續上百年的戰爭:儘管這場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勝利告終,但整場戰爭由始至終在法國的領土上進行,在戰爭過程中法國淪陷了大半國土,甚至連國王也一度淪為英國人的俘虜。而英國所謂的戰敗不過是退出本就屬於法國的領土,相比之下法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似乎更大。當時的法國還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公爵、伯爵等封建貴族的領地所組成的鬆散聯盟。事實上就連當時的英國安茹王室在理論上也是法國國王的臣子,因為他們在法國境內擁有大片領土。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了:儘管法國在名義上的領土和人口上佔據優勢,可實際上那些隸屬於安茹家族的封地卻是法國國王無法控制,當地的百姓其實是支持英國安茹王室的。與此同時法國的其他封建貴族中也不乏與安茹家族關係密切的,而在佛蘭德斯這種與英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地區也不乏英國王室的支持者,這樣一來法國的各路貴族勢力幾乎都是首鼠兩端坐觀成敗,整個國家猶如一盤散沙而難以形成合力,直到聖女貞德的出現喚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意識之後才開始扭轉戰局。除了政治上的分裂之外導致法國在戰爭中的被動局面的也有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訓練有素的英格蘭長弓兵以5900人迎戰36000的法軍,然而法軍中有18000是臨時徵召起來的沒經受過任何訓練的徒步騎士,另有7000人是熱那亞僱傭軍,真正的核心力量大約只有11000人左右。即使如此法軍依然牢牢佔據兵力上的優勢,然而戰役的結果卻是英軍損失112人、法軍損失7000~10000人。此後英格蘭長弓兵給法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事實上英法百年戰爭不只進行了一次——從1689年到1815年英法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事實上在這次英法爭霸的初期法國可謂是佔盡優勢: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經濟是英國兩倍,人口是英國兩倍,軍隊數量也數倍於英國。在當時的北美法國人佔據了廣袤的路易斯安娜和加拿大,而英國人則被壓制在大西洋沿岸。早在1668年法國人就在印度次大陸的蘇拉特地區建立了海外商站,10年後他們在卡里阿提加建立了法國人城,作為自己在印度進行殖民擴張的據點。17世紀晚期法國人侵佔了孟加拉的昌德納果爾並與孟加拉的土邦王公結成了對抗英國的同盟。然而在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加拿大並在印度確立了優勢地位,法國在印度只得以保留開利開爾、本地治裡、昌德納果爾、雅溜汪、馬赫5個不設防的貿易商站。儘管在12年後法國通過支持美國獨立戰爭小小報復了英國一次,然而這不僅沒使法國獲得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反而誘發了國內的大革命。儘管拿破崙稱帝后法國一度崛起成為歐陸霸主,卻始終無法越過英吉利海峽,最終拿破崙帝國還是在英國組織的反法同盟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在拿破崙帝國覆滅後英、法兩國圍繞殖民地的爭奪中也一直是英國佔據上風——以19世紀80年代後列強瓜分非洲的行動為例:法國只統治15%的非洲人,而相比之下英國的尼日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為什麼一開始在領土、人口、經濟、軍隊各方面都不佔優勢的英國卻能強勢壓制佔盡優勢的法國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海洋時代到來對兩國地緣格局的影響;其二是兩國內政結構的差異。

英國是一個典型的島國,而英吉利海峽的寬度可謂是恰到好處——英吉利海峽並不寬,這使英國仍得以保持與歐洲大陸文明的廣泛交流;另一方面英吉利海峽也並不窄,至少可以起到交好的屏障作用。在這樣的地緣格局下英國可以坐觀歐洲大陸各國的博弈而使自己超然於外,在海洋時代這樣的地緣格局顯然是對英國的海外擴張極為有利——因為歐洲國家普遍國土面積狹小、人口有限、資源有限、市場規模有限,這使歐洲國家很難同時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和強大的海軍,而英吉利海峽的存在使英國不必在陸軍建設上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這樣就可以更專注於海外擴張。相比之下法國就必須在海外擴張的同時應對與歐洲大陸諸國的博弈,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後者也許更為重要。而法國爭奪歐陸霸權的國策意味著自己必須應對來自全歐洲的敵人,而這些敵人恰恰是致力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平衡的英國人的天然盟友,這也就不難解釋在七年戰爭和拿破崙戰爭中英國能拉攏歐洲大陸諸國打擊法國的原因了。

在歐洲英、法兩國其實存在較為深刻的民族隔閡:別看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都是盟友關係,但在此之前更為長遠的歷史時期內英、法一直是競爭對手,甚至說兩國是世仇也不為過。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066年——這一年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在此之後的三百年裡來自諾曼底的國王和貴族們說著法語統治英國和諾曼底,從這時起英、法兩國糾結的關係就開始日漸形成。1154年威廉開創的諾曼王朝因無嗣而斷絕,英格蘭王位由諾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繼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國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蘭後統治著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安茹伯國、諾曼底公國、英格蘭王國、阿基坦公國,這意味著此時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蘭國王之外同時在歐洲大陸的法蘭西王國境內擁有諸多領地,理論上作為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應該是法蘭西國王的臣子,但與此同時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蘭國王,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複雜起來。這一時期法蘭西國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致力於削弱地方諸侯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諾曼底、阿基坦等領地也遭到削弱,這自然會引起雙方的對立。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作為其外甥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趁機提出自己對法蘭西王位享有繼承權——他不僅要恢復自己在法國境內的原有領地,更是打算直接將整個法國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然而法國貴族搬出法蘭克人的早期《薩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繼承並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亞伯爵之子菲利普為王,對此心有不甘的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斷斷續續打到1453年,在長達116年的戰爭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進入到近代海外擴張時期後英法之間從1689年到1815年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

如今英、法兩國雖然在外交層面同屬北約框架之下的盟友,但民間層面的隔閡一直存在:英國人喜歡保持優雅的紳士風格,而法國人卻追求熱情浪漫。英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創新是通過漸進的改良模式,可以說英國人對待變革一直有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相比之下法國人卻熱衷於街頭政治。法國大革命中每當一個新的政治派別上臺幾乎就意味著將之前的掌權者送上斷頭臺,由此在法國造成了數十年的混亂狀態,甚至迄今為止法國人這種熱衷於街頭政治的個性都不能說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去年的“黃背心”運動就是最佳的證明。然而法國人卻有著自己的驕傲:拿破崙時代法國幾乎征服了歐洲大陸,而直到19世紀晚期的普法戰爭之前法國一直作為歐陸第一強國存在。法國的這種大國反映在外交上就是堅持自主外交原則——在所有北約成員國中法國是對美國依賴程度最低且唯一境內無美軍基地的國家。與此同時法國人即使會說英語,也會千方百計儘可能在一切場合推廣法語。令自尊的法國人倍感受傷的是:歷史上的英法博弈交鋒絕大多數都是以英國的勝利告終——這甚至不只停留在軍事對抗層面,即使在國家文化傳播方面如今英語的風頭也蓋過了法語。法國的國土面積為672834平方公里,當然這其中有17%左右是近代殖民主義擴張所獲得的海外領土,法國本土面積大約為553965平方公里,而法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為67118648。相比之下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海外領土),人口約為6605萬。法國本土的面積就相當於英國總面積的兩倍還多,人口也比英國多出一百餘萬。考慮到歷史上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曾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那麼當時法國相比英國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可優勢明顯的法國卻始終在與英國的博弈交鋒中敗多勝少不能不令人費解。

我們先來看英法之間那場持續上百年的戰爭:儘管這場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勝利告終,但整場戰爭由始至終在法國的領土上進行,在戰爭過程中法國淪陷了大半國土,甚至連國王也一度淪為英國人的俘虜。而英國所謂的戰敗不過是退出本就屬於法國的領土,相比之下法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似乎更大。當時的法國還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公爵、伯爵等封建貴族的領地所組成的鬆散聯盟。事實上就連當時的英國安茹王室在理論上也是法國國王的臣子,因為他們在法國境內擁有大片領土。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了:儘管法國在名義上的領土和人口上佔據優勢,可實際上那些隸屬於安茹家族的封地卻是法國國王無法控制,當地的百姓其實是支持英國安茹王室的。與此同時法國的其他封建貴族中也不乏與安茹家族關係密切的,而在佛蘭德斯這種與英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地區也不乏英國王室的支持者,這樣一來法國的各路貴族勢力幾乎都是首鼠兩端坐觀成敗,整個國家猶如一盤散沙而難以形成合力,直到聖女貞德的出現喚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意識之後才開始扭轉戰局。除了政治上的分裂之外導致法國在戰爭中的被動局面的也有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訓練有素的英格蘭長弓兵以5900人迎戰36000的法軍,然而法軍中有18000是臨時徵召起來的沒經受過任何訓練的徒步騎士,另有7000人是熱那亞僱傭軍,真正的核心力量大約只有11000人左右。即使如此法軍依然牢牢佔據兵力上的優勢,然而戰役的結果卻是英軍損失112人、法軍損失7000~10000人。此後英格蘭長弓兵給法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事實上英法百年戰爭不只進行了一次——從1689年到1815年英法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事實上在這次英法爭霸的初期法國可謂是佔盡優勢: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經濟是英國兩倍,人口是英國兩倍,軍隊數量也數倍於英國。在當時的北美法國人佔據了廣袤的路易斯安娜和加拿大,而英國人則被壓制在大西洋沿岸。早在1668年法國人就在印度次大陸的蘇拉特地區建立了海外商站,10年後他們在卡里阿提加建立了法國人城,作為自己在印度進行殖民擴張的據點。17世紀晚期法國人侵佔了孟加拉的昌德納果爾並與孟加拉的土邦王公結成了對抗英國的同盟。然而在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加拿大並在印度確立了優勢地位,法國在印度只得以保留開利開爾、本地治裡、昌德納果爾、雅溜汪、馬赫5個不設防的貿易商站。儘管在12年後法國通過支持美國獨立戰爭小小報復了英國一次,然而這不僅沒使法國獲得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反而誘發了國內的大革命。儘管拿破崙稱帝后法國一度崛起成為歐陸霸主,卻始終無法越過英吉利海峽,最終拿破崙帝國還是在英國組織的反法同盟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在拿破崙帝國覆滅後英、法兩國圍繞殖民地的爭奪中也一直是英國佔據上風——以19世紀80年代後列強瓜分非洲的行動為例:法國只統治15%的非洲人,而相比之下英國的尼日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為什麼一開始在領土、人口、經濟、軍隊各方面都不佔優勢的英國卻能強勢壓制佔盡優勢的法國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海洋時代到來對兩國地緣格局的影響;其二是兩國內政結構的差異。

英國是一個典型的島國,而英吉利海峽的寬度可謂是恰到好處——英吉利海峽並不寬,這使英國仍得以保持與歐洲大陸文明的廣泛交流;另一方面英吉利海峽也並不窄,至少可以起到交好的屏障作用。在這樣的地緣格局下英國可以坐觀歐洲大陸各國的博弈而使自己超然於外,在海洋時代這樣的地緣格局顯然是對英國的海外擴張極為有利——因為歐洲國家普遍國土面積狹小、人口有限、資源有限、市場規模有限,這使歐洲國家很難同時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和強大的海軍,而英吉利海峽的存在使英國不必在陸軍建設上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這樣就可以更專注於海外擴張。相比之下法國就必須在海外擴張的同時應對與歐洲大陸諸國的博弈,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後者也許更為重要。而法國爭奪歐陸霸權的國策意味著自己必須應對來自全歐洲的敵人,而這些敵人恰恰是致力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平衡的英國人的天然盟友,這也就不難解釋在七年戰爭和拿破崙戰爭中英國能拉攏歐洲大陸諸國打擊法國的原因了。

英國是現代憲政制度和現代工業文明的起源地:在進行海外殖民擴張的同時英國國內發生了以蒸汽機的應用為標誌的第一次產業革命,英國成為世上最早邁入工業化門檻的國家:1796年隨著瓦特改良蒸汽機使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出現了質的飛越。1814年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1824年英國開始修築第一條鐵路。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建成了紡織、鋼鐵、煤炭、機器製造和交通運輸五大工業部門,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已取得世界工業和貿易的壟斷地位,以致於英國一國的經濟規模就佔據了全球經濟總量的40%左右,被譽為“世界工廠”,而在此之前的1816年隨著金本位的確立就已開啟了長達百年的英鎊世紀。當英國確立起自己在世界工業和金融體系中的霸權時法國人在幹什麼呢?是持續的內戰以及與歐洲大陸諸國的戰爭。1688年的光榮革命後英國已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在此之後英國的大政方針基本都可以通過議會辯論的形式得以解決,而光榮革命也使英國人養成了妥協審慎的政治風格;相比之下法國體制的改革創新是通過不斷的流血衝突完成的,而這種長期的內部消耗顯然只會對自己的競爭對手有利。

在歐洲英、法兩國其實存在較為深刻的民族隔閡:別看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都是盟友關係,但在此之前更為長遠的歷史時期內英、法一直是競爭對手,甚至說兩國是世仇也不為過。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066年——這一年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在此之後的三百年裡來自諾曼底的國王和貴族們說著法語統治英國和諾曼底,從這時起英、法兩國糾結的關係就開始日漸形成。1154年威廉開創的諾曼王朝因無嗣而斷絕,英格蘭王位由諾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繼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國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蘭後統治著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安茹伯國、諾曼底公國、英格蘭王國、阿基坦公國,這意味著此時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蘭國王之外同時在歐洲大陸的法蘭西王國境內擁有諸多領地,理論上作為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應該是法蘭西國王的臣子,但與此同時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蘭國王,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複雜起來。這一時期法蘭西國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致力於削弱地方諸侯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諾曼底、阿基坦等領地也遭到削弱,這自然會引起雙方的對立。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作為其外甥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趁機提出自己對法蘭西王位享有繼承權——他不僅要恢復自己在法國境內的原有領地,更是打算直接將整個法國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然而法國貴族搬出法蘭克人的早期《薩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繼承並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亞伯爵之子菲利普為王,對此心有不甘的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斷斷續續打到1453年,在長達116年的戰爭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進入到近代海外擴張時期後英法之間從1689年到1815年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

如今英、法兩國雖然在外交層面同屬北約框架之下的盟友,但民間層面的隔閡一直存在:英國人喜歡保持優雅的紳士風格,而法國人卻追求熱情浪漫。英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創新是通過漸進的改良模式,可以說英國人對待變革一直有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相比之下法國人卻熱衷於街頭政治。法國大革命中每當一個新的政治派別上臺幾乎就意味著將之前的掌權者送上斷頭臺,由此在法國造成了數十年的混亂狀態,甚至迄今為止法國人這種熱衷於街頭政治的個性都不能說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去年的“黃背心”運動就是最佳的證明。然而法國人卻有著自己的驕傲:拿破崙時代法國幾乎征服了歐洲大陸,而直到19世紀晚期的普法戰爭之前法國一直作為歐陸第一強國存在。法國的這種大國反映在外交上就是堅持自主外交原則——在所有北約成員國中法國是對美國依賴程度最低且唯一境內無美軍基地的國家。與此同時法國人即使會說英語,也會千方百計儘可能在一切場合推廣法語。令自尊的法國人倍感受傷的是:歷史上的英法博弈交鋒絕大多數都是以英國的勝利告終——這甚至不只停留在軍事對抗層面,即使在國家文化傳播方面如今英語的風頭也蓋過了法語。法國的國土面積為672834平方公里,當然這其中有17%左右是近代殖民主義擴張所獲得的海外領土,法國本土面積大約為553965平方公里,而法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為67118648。相比之下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海外領土),人口約為6605萬。法國本土的面積就相當於英國總面積的兩倍還多,人口也比英國多出一百餘萬。考慮到歷史上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曾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那麼當時法國相比英國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可優勢明顯的法國卻始終在與英國的博弈交鋒中敗多勝少不能不令人費解。

我們先來看英法之間那場持續上百年的戰爭:儘管這場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勝利告終,但整場戰爭由始至終在法國的領土上進行,在戰爭過程中法國淪陷了大半國土,甚至連國王也一度淪為英國人的俘虜。而英國所謂的戰敗不過是退出本就屬於法國的領土,相比之下法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似乎更大。當時的法國還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公爵、伯爵等封建貴族的領地所組成的鬆散聯盟。事實上就連當時的英國安茹王室在理論上也是法國國王的臣子,因為他們在法國境內擁有大片領土。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了:儘管法國在名義上的領土和人口上佔據優勢,可實際上那些隸屬於安茹家族的封地卻是法國國王無法控制,當地的百姓其實是支持英國安茹王室的。與此同時法國的其他封建貴族中也不乏與安茹家族關係密切的,而在佛蘭德斯這種與英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地區也不乏英國王室的支持者,這樣一來法國的各路貴族勢力幾乎都是首鼠兩端坐觀成敗,整個國家猶如一盤散沙而難以形成合力,直到聖女貞德的出現喚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意識之後才開始扭轉戰局。除了政治上的分裂之外導致法國在戰爭中的被動局面的也有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訓練有素的英格蘭長弓兵以5900人迎戰36000的法軍,然而法軍中有18000是臨時徵召起來的沒經受過任何訓練的徒步騎士,另有7000人是熱那亞僱傭軍,真正的核心力量大約只有11000人左右。即使如此法軍依然牢牢佔據兵力上的優勢,然而戰役的結果卻是英軍損失112人、法軍損失7000~10000人。此後英格蘭長弓兵給法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事實上英法百年戰爭不只進行了一次——從1689年到1815年英法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事實上在這次英法爭霸的初期法國可謂是佔盡優勢: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經濟是英國兩倍,人口是英國兩倍,軍隊數量也數倍於英國。在當時的北美法國人佔據了廣袤的路易斯安娜和加拿大,而英國人則被壓制在大西洋沿岸。早在1668年法國人就在印度次大陸的蘇拉特地區建立了海外商站,10年後他們在卡里阿提加建立了法國人城,作為自己在印度進行殖民擴張的據點。17世紀晚期法國人侵佔了孟加拉的昌德納果爾並與孟加拉的土邦王公結成了對抗英國的同盟。然而在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加拿大並在印度確立了優勢地位,法國在印度只得以保留開利開爾、本地治裡、昌德納果爾、雅溜汪、馬赫5個不設防的貿易商站。儘管在12年後法國通過支持美國獨立戰爭小小報復了英國一次,然而這不僅沒使法國獲得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反而誘發了國內的大革命。儘管拿破崙稱帝后法國一度崛起成為歐陸霸主,卻始終無法越過英吉利海峽,最終拿破崙帝國還是在英國組織的反法同盟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在拿破崙帝國覆滅後英、法兩國圍繞殖民地的爭奪中也一直是英國佔據上風——以19世紀80年代後列強瓜分非洲的行動為例:法國只統治15%的非洲人,而相比之下英國的尼日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為什麼一開始在領土、人口、經濟、軍隊各方面都不佔優勢的英國卻能強勢壓制佔盡優勢的法國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海洋時代到來對兩國地緣格局的影響;其二是兩國內政結構的差異。

英國是一個典型的島國,而英吉利海峽的寬度可謂是恰到好處——英吉利海峽並不寬,這使英國仍得以保持與歐洲大陸文明的廣泛交流;另一方面英吉利海峽也並不窄,至少可以起到交好的屏障作用。在這樣的地緣格局下英國可以坐觀歐洲大陸各國的博弈而使自己超然於外,在海洋時代這樣的地緣格局顯然是對英國的海外擴張極為有利——因為歐洲國家普遍國土面積狹小、人口有限、資源有限、市場規模有限,這使歐洲國家很難同時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和強大的海軍,而英吉利海峽的存在使英國不必在陸軍建設上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這樣就可以更專注於海外擴張。相比之下法國就必須在海外擴張的同時應對與歐洲大陸諸國的博弈,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後者也許更為重要。而法國爭奪歐陸霸權的國策意味著自己必須應對來自全歐洲的敵人,而這些敵人恰恰是致力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平衡的英國人的天然盟友,這也就不難解釋在七年戰爭和拿破崙戰爭中英國能拉攏歐洲大陸諸國打擊法國的原因了。

英國是現代憲政制度和現代工業文明的起源地:在進行海外殖民擴張的同時英國國內發生了以蒸汽機的應用為標誌的第一次產業革命,英國成為世上最早邁入工業化門檻的國家:1796年隨著瓦特改良蒸汽機使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出現了質的飛越。1814年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1824年英國開始修築第一條鐵路。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建成了紡織、鋼鐵、煤炭、機器製造和交通運輸五大工業部門,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已取得世界工業和貿易的壟斷地位,以致於英國一國的經濟規模就佔據了全球經濟總量的40%左右,被譽為“世界工廠”,而在此之前的1816年隨著金本位的確立就已開啟了長達百年的英鎊世紀。當英國確立起自己在世界工業和金融體系中的霸權時法國人在幹什麼呢?是持續的內戰以及與歐洲大陸諸國的戰爭。1688年的光榮革命後英國已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在此之後英國的大政方針基本都可以通過議會辯論的形式得以解決,而光榮革命也使英國人養成了妥協審慎的政治風格;相比之下法國體制的改革創新是通過不斷的流血衝突完成的,而這種長期的內部消耗顯然只會對自己的競爭對手有利。

在歐洲英、法兩國其實存在較為深刻的民族隔閡:別看兩次世界大戰中英、法兩國都是盟友關係,但在此之前更為長遠的歷史時期內英、法一直是競爭對手,甚至說兩國是世仇也不為過。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1066年——這一年來自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威廉公爵渡海征服了英格蘭。在此之後的三百年裡來自諾曼底的國王和貴族們說著法語統治英國和諾曼底,從這時起英、法兩國糾結的關係就開始日漸形成。1154年威廉開創的諾曼王朝因無嗣而斷絕,英格蘭王位由諾曼王朝的末代之君斯蒂芬的外甥亨利繼承,而在此之前亨利是法國的安茹伯爵,因此他所開創的王朝被稱為安茹王朝(因其家族徽章為金雀花,故而又名金雀花王朝)。金雀花王朝入主英格蘭後統治著從比利牛斯山到蘇格蘭邊境的安茹伯國、諾曼底公國、英格蘭王國、阿基坦公國,這意味著此時的金雀花王室除了是英格蘭國王之外同時在歐洲大陸的法蘭西王國境內擁有諸多領地,理論上作為安茹伯爵、諾曼底公爵、阿基坦公爵的金雀花家族應該是法蘭西國王的臣子,但與此同時金雀花家族又是英格蘭國王,這就使雙方的關係複雜起來。這一時期法蘭西國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致力於削弱地方諸侯的實力,在這一過程中金雀花家族治下的安茹、諾曼底、阿基坦等領地也遭到削弱,這自然會引起雙方的對立。1328年法蘭西國王查理四世死後無嗣,作為其外甥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趁機提出自己對法蘭西王位享有繼承權——他不僅要恢復自己在法國境內的原有領地,更是打算直接將整個法國納入到自己的統治之下。然而法國貴族搬出法蘭克人的早期《薩利克法典》要求王位由男系繼承並推舉了查理四世的堂兄弟瓦洛亞伯爵之子菲利普為王,對此心有不甘的愛德華三世發動了針對法國的戰爭。這場戰爭從1337年斷斷續續打到1453年,在長達116年的戰爭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進入到近代海外擴張時期後英法之間從1689年到1815年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

如今英、法兩國雖然在外交層面同屬北約框架之下的盟友,但民間層面的隔閡一直存在:英國人喜歡保持優雅的紳士風格,而法國人卻追求熱情浪漫。英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創新是通過漸進的改良模式,可以說英國人對待變革一直有一種保守主義傾向;相比之下法國人卻熱衷於街頭政治。法國大革命中每當一個新的政治派別上臺幾乎就意味著將之前的掌權者送上斷頭臺,由此在法國造成了數十年的混亂狀態,甚至迄今為止法國人這種熱衷於街頭政治的個性都不能說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去年的“黃背心”運動就是最佳的證明。然而法國人卻有著自己的驕傲:拿破崙時代法國幾乎征服了歐洲大陸,而直到19世紀晚期的普法戰爭之前法國一直作為歐陸第一強國存在。法國的這種大國反映在外交上就是堅持自主外交原則——在所有北約成員國中法國是對美國依賴程度最低且唯一境內無美軍基地的國家。與此同時法國人即使會說英語,也會千方百計儘可能在一切場合推廣法語。令自尊的法國人倍感受傷的是:歷史上的英法博弈交鋒絕大多數都是以英國的勝利告終——這甚至不只停留在軍事對抗層面,即使在國家文化傳播方面如今英語的風頭也蓋過了法語。法國的國土面積為672834平方公里,當然這其中有17%左右是近代殖民主義擴張所獲得的海外領土,法國本土面積大約為553965平方公里,而法國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為67118648。相比之下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這還包括海外領土),人口約為6605萬。法國本土的面積就相當於英國總面積的兩倍還多,人口也比英國多出一百餘萬。考慮到歷史上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曾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那麼當時法國相比英國的優勢將更為明顯,可優勢明顯的法國卻始終在與英國的博弈交鋒中敗多勝少不能不令人費解。

我們先來看英法之間那場持續上百年的戰爭:儘管這場戰爭最終以法國的勝利告終,但整場戰爭由始至終在法國的領土上進行,在戰爭過程中法國淪陷了大半國土,甚至連國王也一度淪為英國人的俘虜。而英國所謂的戰敗不過是退出本就屬於法國的領土,相比之下法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似乎更大。當時的法國還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公爵、伯爵等封建貴族的領地所組成的鬆散聯盟。事實上就連當時的英國安茹王室在理論上也是法國國王的臣子,因為他們在法國境內擁有大片領土。這樣一來也就不難理解了:儘管法國在名義上的領土和人口上佔據優勢,可實際上那些隸屬於安茹家族的封地卻是法國國王無法控制,當地的百姓其實是支持英國安茹王室的。與此同時法國的其他封建貴族中也不乏與安茹家族關係密切的,而在佛蘭德斯這種與英國有密切貿易關係的地區也不乏英國王室的支持者,這樣一來法國的各路貴族勢力幾乎都是首鼠兩端坐觀成敗,整個國家猶如一盤散沙而難以形成合力,直到聖女貞德的出現喚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意識之後才開始扭轉戰局。除了政治上的分裂之外導致法國在戰爭中的被動局面的也有武器裝備上的差距——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訓練有素的英格蘭長弓兵以5900人迎戰36000的法軍,然而法軍中有18000是臨時徵召起來的沒經受過任何訓練的徒步騎士,另有7000人是熱那亞僱傭軍,真正的核心力量大約只有11000人左右。即使如此法軍依然牢牢佔據兵力上的優勢,然而戰役的結果卻是英軍損失112人、法軍損失7000~10000人。此後英格蘭長弓兵給法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

事實上英法百年戰爭不只進行了一次——從1689年到1815年英法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又進行了長達百餘年的博弈。事實上在這次英法爭霸的初期法國可謂是佔盡優勢: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下的法國經濟是英國兩倍,人口是英國兩倍,軍隊數量也數倍於英國。在當時的北美法國人佔據了廣袤的路易斯安娜和加拿大,而英國人則被壓制在大西洋沿岸。早在1668年法國人就在印度次大陸的蘇拉特地區建立了海外商站,10年後他們在卡里阿提加建立了法國人城,作為自己在印度進行殖民擴張的據點。17世紀晚期法國人侵佔了孟加拉的昌德納果爾並與孟加拉的土邦王公結成了對抗英國的同盟。然而在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加拿大並在印度確立了優勢地位,法國在印度只得以保留開利開爾、本地治裡、昌德納果爾、雅溜汪、馬赫5個不設防的貿易商站。儘管在12年後法國通過支持美國獨立戰爭小小報復了英國一次,然而這不僅沒使法國獲得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反而誘發了國內的大革命。儘管拿破崙稱帝后法國一度崛起成為歐陸霸主,卻始終無法越過英吉利海峽,最終拿破崙帝國還是在英國組織的反法同盟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在拿破崙帝國覆滅後英、法兩國圍繞殖民地的爭奪中也一直是英國佔據上風——以19世紀80年代後列強瓜分非洲的行動為例:法國只統治15%的非洲人,而相比之下英國的尼日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為什麼一開始在領土、人口、經濟、軍隊各方面都不佔優勢的英國卻能強勢壓制佔盡優勢的法國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海洋時代到來對兩國地緣格局的影響;其二是兩國內政結構的差異。

英國是一個典型的島國,而英吉利海峽的寬度可謂是恰到好處——英吉利海峽並不寬,這使英國仍得以保持與歐洲大陸文明的廣泛交流;另一方面英吉利海峽也並不窄,至少可以起到交好的屏障作用。在這樣的地緣格局下英國可以坐觀歐洲大陸各國的博弈而使自己超然於外,在海洋時代這樣的地緣格局顯然是對英國的海外擴張極為有利——因為歐洲國家普遍國土面積狹小、人口有限、資源有限、市場規模有限,這使歐洲國家很難同時擁有一支強大的陸軍和強大的海軍,而英吉利海峽的存在使英國不必在陸軍建設上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這樣就可以更專注於海外擴張。相比之下法國就必須在海外擴張的同時應對與歐洲大陸諸國的博弈,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後者也許更為重要。而法國爭奪歐陸霸權的國策意味著自己必須應對來自全歐洲的敵人,而這些敵人恰恰是致力於維持歐洲大陸均勢平衡的英國人的天然盟友,這也就不難解釋在七年戰爭和拿破崙戰爭中英國能拉攏歐洲大陸諸國打擊法國的原因了。

英國是現代憲政制度和現代工業文明的起源地:在進行海外殖民擴張的同時英國國內發生了以蒸汽機的應用為標誌的第一次產業革命,英國成為世上最早邁入工業化門檻的國家:1796年隨著瓦特改良蒸汽機使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出現了質的飛越。1814年史蒂芬孫發明了蒸汽機車,1824年英國開始修築第一條鐵路。工業革命期間英國建成了紡織、鋼鐵、煤炭、機器製造和交通運輸五大工業部門,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已取得世界工業和貿易的壟斷地位,以致於英國一國的經濟規模就佔據了全球經濟總量的40%左右,被譽為“世界工廠”,而在此之前的1816年隨著金本位的確立就已開啟了長達百年的英鎊世紀。當英國確立起自己在世界工業和金融體系中的霸權時法國人在幹什麼呢?是持續的內戰以及與歐洲大陸諸國的戰爭。1688年的光榮革命後英國已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在此之後英國的大政方針基本都可以通過議會辯論的形式得以解決,而光榮革命也使英國人養成了妥協審慎的政治風格;相比之下法國體制的改革創新是通過不斷的流血衝突完成的,而這種長期的內部消耗顯然只會對自己的競爭對手有利。

英法之間的博弈交鋒不僅侷限於政治軍事層面的對抗,與此同時經濟文化上的博弈也是一以貫之的:事實上在18世紀以前的歐洲法語被視為是最優雅的語言,歐洲各國的貴族階層無不以會說法語為榮,以致於今天我們去看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仍能從中見到不少法語詞彙。事實上當時法語的影響力不僅限於俄國,同樣也在德意志、意大利有著相當強勁的影響力。然而18世紀後英國成為率先邁入工業化的國家,以致於英國一國的經濟規模就佔據了全球經濟總量的40%左右,同時大英帝國的海軍遍佈全球各地。相比之下法國一開始還能維持歐陸第一大國的身份,然而普法戰爭後法國失去歐陸霸主的身份地位。隨著法國國際地位的下降就使法語在歐洲的影響力也開始下降。儘管如此法語在歐洲仍有一定地位——仍是歐洲大陸的外交用語和法律用語,其優勢一直保持到20世紀初。19世紀末法國中小學的課本中還驕傲地寫著:“在歐洲法語的地位超過其他語言,因為它是外交語言,歐洲各國的知識階層都使用它。”法語還是意大利、中歐、俄國以及巴爾幹諸國上層階級的第二語言;在瑞典、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的中學裡法語是必修課程。然而同一時期英國的殖民體系延伸到了世界各地,而在這一過程中英屬殖民地開始接納英語作為官方語言,英國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投資國和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國,這樣英語就成了貿易業的通用語。到了1919年世界上第一份用英語書寫的國際條約《凡爾賽條約》誕生,由此終結了法語作為唯一的國際性官方語言的地位。之後英語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逐漸成為全球通用語言。

小小罗罗蛛
2019-02-05

當英國的國防部長對首相說有哪些導彈對準了俄羅斯,首先說:“我不管俄羅斯,我只關心有多少對準了法國”,來自網絡段子。英法在歐洲是世仇,延續了千年,還要繼續延續下去。

英法對立,法國吃虧較多,為啥呢。

1、英國國力遠勝法國

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法國隨後。英國有比法國更完備的工業體系。

英國的科技實力強於法國太多,僅次於美國,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二,知名大學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二,不是法國能比的。

當英國的國防部長對首相說有哪些導彈對準了俄羅斯,首先說:“我不管俄羅斯,我只關心有多少對準了法國”,來自網絡段子。英法在歐洲是世仇,延續了千年,還要繼續延續下去。

英法對立,法國吃虧較多,為啥呢。

1、英國國力遠勝法國

工業革命起源於英國,法國隨後。英國有比法國更完備的工業體系。

英國的科技實力強於法國太多,僅次於美國,諾貝爾獎獲獎人數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二,知名大學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二,不是法國能比的。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海軍、空軍強於法國,英國二戰時海軍實力世界第一,當時的日不落帝國,就是在英國海軍的帶領下走向全球的。

2、地理位置

英國是島國,易守難攻,海軍更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法國是內陸國家,更依賴於陸軍和空軍,當年法國拿破崙最強大時期,橫掃歐洲大陸,也沒有拿下英國。

3、國際事務

英國在國際上較法國更有話語權,更善於發展外交。

用户4699809132
2019-06-06

誰告訴你的?要是法國總是鬥不過英國,那麼美國就不會存在了。當年華盛頓衝冠一怒為紅顏,不對,是衝冠一怒為茶稅。扛了幾條破槍就造反。他們一幫烏合之眾根本不可能打贏英國皇家軍隊,是法國為了噁心英國,出動國家正規軍幫忙打,打贏了。在巴黎簽署了承認美國獨立的文件。當然,法國也是為了利益。多個朋友總是有利自己的。

打仗就是比誰有錢,錢多的一方一般來說都不容易輸。獨立戰爭,造反奪權,沒有一個大金主很難成功。

孫中山當年為了推翻滿清,到處籌錢。搜索一下 孫中山革命的錢哪來的?你就知道了。現在那個也門的拖鞋軍,靠伊朗送錢送武器,把沙特打得灰頭土臉,沙特那麼有錢,還是不能消滅胡賽武裝。ISIS要不是被斷了石油出售的路,哪裡那麼容易被打敗。

澹奕
2019-02-05

英法百年戰爭,法國慘勝;西班牙王位戰爭,英國勝;奧地利王位戰爭,平手;七年戰爭,英國勝;反法同盟與拿破崙戰爭,英國勝;爭奪北美殖民地,英國勝。縱觀歐洲歷史,英國與法國這兩個當年狼狽為奸火燒圓明園的國家,時而勾結,時而反目成仇,經常打來打去。但總體上似乎都是法國一直在吃虧。

英法百年戰爭,法國慘勝;西班牙王位戰爭,英國勝;奧地利王位戰爭,平手;七年戰爭,英國勝;反法同盟與拿破崙戰爭,英國勝;爭奪北美殖民地,英國勝。縱觀歐洲歷史,英國與法國這兩個當年狼狽為奸火燒圓明園的國家,時而勾結,時而反目成仇,經常打來打去。但總體上似乎都是法國一直在吃虧。

第一,法國國力未必勝過英國

在封建時代,國土更大而且農耕條件更好的法國,其國力自然要比當時的英國強;然而大航海時代以後,局勢就徹底扭轉了。

雖然法國也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與作為島國的英國而言,其航海競爭力還是稍遜一籌。而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法國是歐洲大陸重要的國家,需要分薄相當大的精力來忙於歐洲大陸內部的爭鬥。而孤懸海外的英國,卻能夠憑藉天然地理優勢來集中全力進行海外擴張來發展自身實力。英國擁有歷史悠久的“君主限權”的傳統,其國內常年處於一種和平環境中,反而是法國,擁有非常強勢的君主專制傳統,國內矛盾尖銳,導致國力不斷損耗。

英法百年戰爭,法國慘勝;西班牙王位戰爭,英國勝;奧地利王位戰爭,平手;七年戰爭,英國勝;反法同盟與拿破崙戰爭,英國勝;爭奪北美殖民地,英國勝。縱觀歐洲歷史,英國與法國這兩個當年狼狽為奸火燒圓明園的國家,時而勾結,時而反目成仇,經常打來打去。但總體上似乎都是法國一直在吃虧。

第一,法國國力未必勝過英國

在封建時代,國土更大而且農耕條件更好的法國,其國力自然要比當時的英國強;然而大航海時代以後,局勢就徹底扭轉了。

雖然法國也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與作為島國的英國而言,其航海競爭力還是稍遜一籌。而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法國是歐洲大陸重要的國家,需要分薄相當大的精力來忙於歐洲大陸內部的爭鬥。而孤懸海外的英國,卻能夠憑藉天然地理優勢來集中全力進行海外擴張來發展自身實力。英國擁有歷史悠久的“君主限權”的傳統,其國內常年處於一種和平環境中,反而是法國,擁有非常強勢的君主專制傳統,國內矛盾尖銳,導致國力不斷損耗。

英國更勝外交,而非實戰

英國數百年來,在奉行“光榮孤立”政策的同時,也奉行“大陸均衡”的傳統,就是不讓歐洲大陸任何一方獨大能夠與英國抗衡。而正好法國又向來自恃為“歐洲大陸霸主”。

法國在歐洲大陸可以說是橫行霸道,一下子跟西班牙打,一下跟奧地利帝國打,這邊欺負意大利,那邊入侵巴伐利亞,還死壓著普魯士等國家。可以說把當時歐洲大陸西部有影響力的國家都給得罪了個遍。對於英國來說,這就是個天大的“機會”。

要知道,英國人是非常善於“合縱連橫連消帶打”這種挑撥攻伐戰的,比如留個克什米爾問題,留個巴勒斯坦問題之類。對付法國英國更加遊刃有餘,英國每每對法國動手都不會自己單打獨鬥,都要挑撥離間讓人幫忙,要麼跟自己一起打法國,要麼要人扯法國人的後腿。法國打不過英國,也是自己作孽啊。

英法百年戰爭,法國慘勝;西班牙王位戰爭,英國勝;奧地利王位戰爭,平手;七年戰爭,英國勝;反法同盟與拿破崙戰爭,英國勝;爭奪北美殖民地,英國勝。縱觀歐洲歷史,英國與法國這兩個當年狼狽為奸火燒圓明園的國家,時而勾結,時而反目成仇,經常打來打去。但總體上似乎都是法國一直在吃虧。

第一,法國國力未必勝過英國

在封建時代,國土更大而且農耕條件更好的法國,其國力自然要比當時的英國強;然而大航海時代以後,局勢就徹底扭轉了。

雖然法國也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與作為島國的英國而言,其航海競爭力還是稍遜一籌。而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法國是歐洲大陸重要的國家,需要分薄相當大的精力來忙於歐洲大陸內部的爭鬥。而孤懸海外的英國,卻能夠憑藉天然地理優勢來集中全力進行海外擴張來發展自身實力。英國擁有歷史悠久的“君主限權”的傳統,其國內常年處於一種和平環境中,反而是法國,擁有非常強勢的君主專制傳統,國內矛盾尖銳,導致國力不斷損耗。

英國更勝外交,而非實戰

英國數百年來,在奉行“光榮孤立”政策的同時,也奉行“大陸均衡”的傳統,就是不讓歐洲大陸任何一方獨大能夠與英國抗衡。而正好法國又向來自恃為“歐洲大陸霸主”。

法國在歐洲大陸可以說是橫行霸道,一下子跟西班牙打,一下跟奧地利帝國打,這邊欺負意大利,那邊入侵巴伐利亞,還死壓著普魯士等國家。可以說把當時歐洲大陸西部有影響力的國家都給得罪了個遍。對於英國來說,這就是個天大的“機會”。

要知道,英國人是非常善於“合縱連橫連消帶打”這種挑撥攻伐戰的,比如留個克什米爾問題,留個巴勒斯坦問題之類。對付法國英國更加遊刃有餘,英國每每對法國動手都不會自己單打獨鬥,都要挑撥離間讓人幫忙,要麼跟自己一起打法國,要麼要人扯法國人的後腿。法國打不過英國,也是自己作孽啊。

珐大庶吉士
2019-02-24

歷史並不總是絕對的,法國並不是總鬥不過英國。英國的諾曼底王朝就是法國勝利的結果。11世紀的1066年英格蘭老國王逝世,但其膝下無子,由此產生的繼承權問題引發了戰爭,來源於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威廉率領軍隊跨海進攻英格蘭,雙方在黑斯廷斯至倫敦的路上決戰,最終諾曼底公爵威廉一方獲得了黑斯廷斯戰役的勝利。後續,威廉逐步征服英格蘭,建立了新的王朝,史稱諾曼底王朝。諾曼底王朝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部分英國文化,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當時的法國文化。

歷史並不總是絕對的,法國並不是總鬥不過英國。英國的諾曼底王朝就是法國勝利的結果。11世紀的1066年英格蘭老國王逝世,但其膝下無子,由此產生的繼承權問題引發了戰爭,來源於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威廉率領軍隊跨海進攻英格蘭,雙方在黑斯廷斯至倫敦的路上決戰,最終諾曼底公爵威廉一方獲得了黑斯廷斯戰役的勝利。後續,威廉逐步征服英格蘭,建立了新的王朝,史稱諾曼底王朝。諾曼底王朝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部分英國文化,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當時的法國文化。

這是法國鬥得過英國的例子,當然歷史比較久遠。近代後的歐洲歷史給人的感覺就是法國無法鬥敗英國。這是因為法國要打擊的對象不是單個的英國,它在追求歐洲大陸的霸權,要挑戰的是整個歐洲大陸的國家。這種擴展開始於路易十四結束於拿破崙。這段期間的法國的對手不止是英國,還要包括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等國家。拿破崙戰爭則是法國擴張的最高峰。英國也不斷組織歐洲大陸的國家形成反法同盟,同法國戰鬥,但英國自身沒有單獨同法國發生戰爭。在拿破崙失敗後,英國也調整了外交政策,不再死力打壓法國,而是適當幫助,甚至同流合汙,共同針對當時的沙俄,以及後續的德國。

歷史並不總是絕對的,法國並不是總鬥不過英國。英國的諾曼底王朝就是法國勝利的結果。11世紀的1066年英格蘭老國王逝世,但其膝下無子,由此產生的繼承權問題引發了戰爭,來源於法國的諾曼底公爵威廉率領軍隊跨海進攻英格蘭,雙方在黑斯廷斯至倫敦的路上決戰,最終諾曼底公爵威廉一方獲得了黑斯廷斯戰役的勝利。後續,威廉逐步征服英格蘭,建立了新的王朝,史稱諾曼底王朝。諾曼底王朝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部分英國文化,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當時的法國文化。

這是法國鬥得過英國的例子,當然歷史比較久遠。近代後的歐洲歷史給人的感覺就是法國無法鬥敗英國。這是因為法國要打擊的對象不是單個的英國,它在追求歐洲大陸的霸權,要挑戰的是整個歐洲大陸的國家。這種擴展開始於路易十四結束於拿破崙。這段期間的法國的對手不止是英國,還要包括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等國家。拿破崙戰爭則是法國擴張的最高峰。英國也不斷組織歐洲大陸的國家形成反法同盟,同法國戰鬥,但英國自身沒有單獨同法國發生戰爭。在拿破崙失敗後,英國也調整了外交政策,不再死力打壓法國,而是適當幫助,甚至同流合汙,共同針對當時的沙俄,以及後續的德國。

總結一下,法國並不是總是輸給英國。在歐洲近代的戰爭中,法國挑戰的是包括英國在內的整個歐陸,當然結局比較悲慘。這之後,英法基於現實的政治需求,逐漸和解,甚至合作。

四川達州
2019-02-05

這大概就是海洋民族與大陸民族的差距。

法國曆來是一個以陸地為主的國家,不管國家強悍到什麼地步,比如就算路易十四的太陽王時期,號令歐洲,莫敢不從。可惜還是無法登陸英國,征服英國。拿破崙也一樣,擊敗無數次反法聯盟,依舊只是在耗費國力,只失敗一次就無法翻身了。而自拿破崙一世之後,法國再無任何榮光。

英國的優勢就在於,沿襲了荷蘭及北歐海盜的傳統,就算陸地上失敗再多,依舊可以用強大海軍襲擊法國的殖民地,切斷商路,最終在經濟上將敵人扼殺掉。或者等拿破崙犯下遠征沙俄失敗的錯誤。

关山0411
2019-02-17

其實不然,二戰之前英法爭霸的時代,英國確實佔據一定優勢。最根本原因是地理位置決定的。英國是海島國家,孤懸大洋中,周邊無敵對勢力,可以安心發展。而法國是大陸國家,周邊強敵環視,像德國,意大利,西班牙都與法國發生過戰爭。這些爭端限制了法國的發展。但是二戰後,歐盟的成立,歐洲大陸國家相互攜手合作,減少內耗。因而發展形勢好於英國。特別是二戰後英國喪失了大量殖民地,而法國依然保持了其在法屬非洲殖民地的影響力,因而二戰後,法國在許多方面已經超過了英國。在歐盟內部,英國的影響力已日益被法國德國實力的增強所削弱,這也是英國退出歐盟的重要原因。

枫子123130242868
2019-02-05

因為民族特性不同和君主觀念不同。

英國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時,女皇依麗沙白一世就說:不管我的國民信仰什麼教(天主教,或新教)他們都是我的國民。……她承認了宗教自由。從這一點和第一次工業革命來看:英國人是大膽,敢創新,並容易支持接受新事物來發展自己的民族。2.英國是島國,其民族對海的習慣成了優勢(英法戰爭勉不了海戰,以及利用海和海上炮船來掩護陸戰)3.第一次工業革命在時期上的次序,英較法先開始發展的,技術革命基礎至少會領先一點點。4.君主的觀念。歐洲國家是宗教國家,宗教教宗的權力與國王的權力在同一國家中難免會相互磨擦,因為教會也需要國家經濟支持;而宗教往往會影響君主(國王)的觀念(西方歷史以宗教名義發生的戰爭不少)

精神苏格兰
2019-02-05

英國保守,搞君主立憲制,奠定了英國的政治穩定,而法國崇尚自由,老是愛搞大革命。當法國搞大革命的時候,國內一片混亂,英國正在發展工業,拓展海外殖民地,用賺來的錢支持歐洲反法同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