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從小小不同之“門”,看山西濃濃厚重歷史
三晉影像
1/16 說起“門”,不論國界、不論民族,都不會有人對它陌生。一位兄長在其所編著的《門的哲學》一書中寫道:“門以進出而生,又以開閉方式而存。在漫長的演進發展中,門歷來是人類生存生活方式封閉與開放最古老的見證。開門而使自己走向外界,與其它群體共同依存勞動;閉門則使自己休養生息,維護自身的安全生存。數千年來,人類的一切文明,大到一個民族、國家,小到一個村落、家庭,都是在門的進進出出和開開閉閉中發生的。”
2/16 在我國許多地方、許多行業都有供奉祖師的風俗,如木匠供奉魯班,造紙供奉蔡倫,酒、醋、醬坊供奉杜康等等,那麼在我們中華民族建造“門”的祖師又是那位呢?根據史書的相關記載和傳說,那就是有著搭架技巧創新,建造了供人類居住巢穴的——有巢氏。
3/16 我們山西有著悠久歷史、燦爛的文化,以“門”而言,既有古老的長城關門也有漢唐時期的古堡之門;既有富貴人家的豪宅大門也有普通人家的粗糙之門……。當我們面對著那一座座、一個個、一間間、一排排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新或舊、或土或洋雖同為“門”字但形態各異的建築時,欣賞著門上那一件件精美而又充滿吉祥色彩的磚雕、木雕、石雕圖案時,不得不為我們三晉大地有如此豐富的“門”文化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4/16 說起世界上最有名的門建築,莫過於建在法國巴黎的凱旋門。但如今在我們山西也有一座因比凱旋門還要高0、4米而名揚天下的門建築,就是那被稱之為“天下第一門”的中國――華門。華門,座落在臨汾市堯廟景區西側,座西朝東,於2004年竣工建成。主體由基座、主門和閣樓三部分組成,總高度50米,寓意著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
5/16 她三門矗立,象徵著堯舜禹三位文明始祖,直觀地體現了文明之門和根祖之門的文化主題。其由裡向外、由下至上分別有源遠流長、門開國盛、堯天順日、東方巨龍、連環九鼎、華夏一統等十六景觀組成。她不但以豐富多彩的雕塑和實物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而且也以其獨特的建築造型造就了我們中華民族“門”建築的一個典範。
6/16 金城堡——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臨汾市堯都區劉村中學西側,據史書記載,它始建於漢代,傳說曾是劉淵的都城遺址,在當地有“先有金城堡,後有平陽府”之美譽,這說明它的歷史要比現在的臨汾城還要悠久。該門地處古堡南側,因其建在高坡之上,從而顯得更加高大威武,特別是門頭上那控制門前吊橋的兩個石洞也說明了這個門對古堡安全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
7/16 在襄汾縣汾城鎮尉村的東北角現存有一座高大的堡門,從遠處看,它與其它古堡之門也並無什麼特色,然而它卻是唐代名將尉遲敬德封地“鄂公堡”的堡門。雖說歷史在這裡早已翻過了他那輝煌的一頁,但尉遲敬德那不老的傳說和門上方那“鄂公堡”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還是為它增添了幾份獨特的魅力,成為了人們敬仰的歷史遺蹟。
8/16 官府名門——上黨門。上黨門坐落在長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北端,是古上黨郡署(後為潞安府府衙)的大門。其始建於隋開皇年間(581——600年),現存的門樓為重簷歇山式建築,為明代舊物。該門樓海撥1500米,與太行山的山頂齊高。它坐北向南、居高臨下、鼓、鍾二樓居大門左右,造型獨特,雄偉壯觀,充分反映了封建官府的威嚴,為長治市一個標誌性建築。
9/16 雲崗石窟——我省為數不多的一座世界文化遺產,它位於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建於北魏興安二年(公元453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是中國著名三大石窟之一,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的門都依山而築,我們的祖先用他們的雙手在天然形成的石壁上開鑿出一個個形態不一的石門並與那佛家特有的圖案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充滿神祕色彩的獨特風景。
10/16 雁門關關門,位於代縣城北20多公里處的勾注山上,因其兩山對峙、其形如門,飛雁出入其間而得名。從漢代時起,這裡就是北拒匈奴的重要戰略之地,為我國內長城上一個十分重要的關口,趙國的李牧、宋朝的楊家將都曾駐守在此,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傳奇的故事。作為雁門關現存的標誌性建築——雁樓,其門洞高大而寬厚,門內門外那青石板上留下的條條車轍向人們道出了它那不同尋常的歷史。
11/16 在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有一處明清兩代修建起來的城堡式建築群,這就是清康熙年間官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的陳廷敬的故居。陳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師,又是當朝宰相,即是康熙的近臣,也是康熙的重臣。他一生升遷28次,參與國家政要軍機40餘年,為清王朝的發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輔佐作用,立下了顯赫的功勳。
12/16 殺虎口,位於右玉縣西北35公里處,是外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明朝時為了抗擊蒙古瓦剌南侵,曾多次在這裡出兵征戰,故而得名“殺胡口”。後隨著蒙漢的合解和通商,這裡又成為中原與塞外的集市貿易中心,同時為了緩和民族矛盾,也將地名更名為“殺虎口”並沿用至今。殺虎口古堡堡門雖經歷了數百年風霜,堡內目前也無多人居住,但其作為民族團結的見證者可謂功不可沒。
13/16 平遙古城——拱極門。平遙古城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代城市的原型。其現在保留下來的建築大都為明清時期所建,圖為平遙古城——拱極門之雄姿。
14/16 城外之門——甕城門。古代時期,城門是供人門出入的主要通道,也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重點之一。為了保護城門,人們便在城門之外再建一座防禦城牆,由於他們大多為半圓型建築,形如大甕,所以就將其稱為“甕城”。甕城的城門一般不開在與城門相向的地方,而大都將其開在側面,這樣更加有利於防禦敵人的進攻。\n
15/16 儀門指的是舊時官衙、府第的大門之內具有“威儀”點綴的門,禮儀之門其結構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多建在主建築群大門以內。臨汾市堯廟內的牌樓式儀門,高大而又威嚴,在古代官員到此有“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之明確規定,可見其作用非同一般。
16/16 龍門——在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每年春季都會有無數鯉魚爭赴龍門山(相傳在我省運城境內)下,能跳過之門者則會成龍,而跳不過者仍為魚。後人們便以“鯉魚跳龍門”為例,來比喻舊時科舉制下的中考者,讚美其光宗耀祖的榮耀,亦有希望得到高名碩望之意。圖為設在平遙古城文廟內的龍門。
2019-08-1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