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為何要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到小城市世宗?

10 個回答
铭苏先生
2019-08-21

首都往往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隨著首都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城市病就會出現。比如用地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人口過於集中、城市規模過於龐大等問題。遷都對於解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是比較好的選擇,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巴西將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到中部的巴西高原上,既分散了里約熱內盧的政治職能,也帶動了廣大的中西部內陸經濟的發展。哈薩克斯坦將首都從南部的阿拉木圖遷到北部的阿斯塔納,既解決了阿拉木圖的城市發展問題,也鞏固了中央政府對北部地區的控制,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發展。

但是對於韓國而言,遷都既有城市發展方面的問題,也有出於對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下面銘蘇先生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一、韓國遷都的原因

第一、首爾在發展方面出現“城市病”。

首都往往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隨著首都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城市病就會出現。比如用地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人口過於集中、城市規模過於龐大等問題。遷都對於解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是比較好的選擇,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巴西將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到中部的巴西高原上,既分散了里約熱內盧的政治職能,也帶動了廣大的中西部內陸經濟的發展。哈薩克斯坦將首都從南部的阿拉木圖遷到北部的阿斯塔納,既解決了阿拉木圖的城市發展問題,也鞏固了中央政府對北部地區的控制,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發展。

但是對於韓國而言,遷都既有城市發展方面的問題,也有出於對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下面銘蘇先生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一、韓國遷都的原因

第一、首爾在發展方面出現“城市病”。

(首爾)

韓國建國以後定都漢城,2005年改名為首爾,首爾是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人口規模達到1000萬,約佔韓國的五分之一,經濟總量約佔韓國的四分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超大城市。

作為世界超大城市,首爾都市圈集中了全國近五成的人口,大都市病問題日益嚴重,房價奇高,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解決城市發展問題,韓國需要分散首爾的城市職能,遷都就成為分散首爾政治職能的首選。因此韓國早就有遷都的計劃,韓國國會還於2003年12月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為韓國遷都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出於首都安全考慮。

韓國首都首爾地處漢江,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遠,而朝韓長期處於對抗狀態,這就使首爾長期處於北部的威脅之下。首爾靠近“三八線”如此之近,很顯然不利於首都的安全防衛,而且北部地區由於核問題,以及試射導彈問題,加劇了半島的緊張局勢,而美韓的聯合軍事演習,又對北方構成了刺激。所以,韓國與朝鮮長期的緊張關係,這也是促使韓國遷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帶動地區均衡發展的需要。

首都往往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隨著首都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城市病就會出現。比如用地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人口過於集中、城市規模過於龐大等問題。遷都對於解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是比較好的選擇,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巴西將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到中部的巴西高原上,既分散了里約熱內盧的政治職能,也帶動了廣大的中西部內陸經濟的發展。哈薩克斯坦將首都從南部的阿拉木圖遷到北部的阿斯塔納,既解決了阿拉木圖的城市發展問題,也鞏固了中央政府對北部地區的控制,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發展。

但是對於韓國而言,遷都既有城市發展方面的問題,也有出於對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下面銘蘇先生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一、韓國遷都的原因

第一、首爾在發展方面出現“城市病”。

(首爾)

韓國建國以後定都漢城,2005年改名為首爾,首爾是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人口規模達到1000萬,約佔韓國的五分之一,經濟總量約佔韓國的四分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超大城市。

作為世界超大城市,首爾都市圈集中了全國近五成的人口,大都市病問題日益嚴重,房價奇高,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解決城市發展問題,韓國需要分散首爾的城市職能,遷都就成為分散首爾政治職能的首選。因此韓國早就有遷都的計劃,韓國國會還於2003年12月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為韓國遷都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出於首都安全考慮。

韓國首都首爾地處漢江,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遠,而朝韓長期處於對抗狀態,這就使首爾長期處於北部的威脅之下。首爾靠近“三八線”如此之近,很顯然不利於首都的安全防衛,而且北部地區由於核問題,以及試射導彈問題,加劇了半島的緊張局勢,而美韓的聯合軍事演習,又對北方構成了刺激。所以,韓國與朝鮮長期的緊張關係,這也是促使韓國遷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帶動地區均衡發展的需要。

(釜山)

韓國國土面積雖然只有10萬平方公里,但是韓國形成南北兩個經濟中心,北部的首爾和南部的釜山,這兩個地區經濟較發達,但是對於這兩個經濟中心的中間地帶,經濟發展就比較落後。韓國為了實現全國經濟的均衡發展,需要遷都中部地區,分散首爾一部分職能,刺激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為了保障行政權力(新首都)和經濟首都(首爾)分離,可以減少對首爾的過分依賴,韓國國會通過了《地方分權特別法》和《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旨在配合行政首都遷移,解決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和協調,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

二、韓國遷都存在哪些障礙

韓國真正將遷都付諸行動的是盧武鉉,當年他將遷都作為自己的競選承諾,使其獲得更多選眾的青睞。所以,盧武鉉當選總統以後,大力推動韓國遷都。韓國國會於2003年底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韓國行政首都從首爾南遷至韓國中部地區。2004年韓國政府正式將首都設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與公州市的交界處,新城市被命名為世宗市,新首都距離首爾120公里。

首都往往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隨著首都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城市病就會出現。比如用地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人口過於集中、城市規模過於龐大等問題。遷都對於解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是比較好的選擇,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巴西將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到中部的巴西高原上,既分散了里約熱內盧的政治職能,也帶動了廣大的中西部內陸經濟的發展。哈薩克斯坦將首都從南部的阿拉木圖遷到北部的阿斯塔納,既解決了阿拉木圖的城市發展問題,也鞏固了中央政府對北部地區的控制,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發展。

但是對於韓國而言,遷都既有城市發展方面的問題,也有出於對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下面銘蘇先生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一、韓國遷都的原因

第一、首爾在發展方面出現“城市病”。

(首爾)

韓國建國以後定都漢城,2005年改名為首爾,首爾是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人口規模達到1000萬,約佔韓國的五分之一,經濟總量約佔韓國的四分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超大城市。

作為世界超大城市,首爾都市圈集中了全國近五成的人口,大都市病問題日益嚴重,房價奇高,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解決城市發展問題,韓國需要分散首爾的城市職能,遷都就成為分散首爾政治職能的首選。因此韓國早就有遷都的計劃,韓國國會還於2003年12月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為韓國遷都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出於首都安全考慮。

韓國首都首爾地處漢江,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遠,而朝韓長期處於對抗狀態,這就使首爾長期處於北部的威脅之下。首爾靠近“三八線”如此之近,很顯然不利於首都的安全防衛,而且北部地區由於核問題,以及試射導彈問題,加劇了半島的緊張局勢,而美韓的聯合軍事演習,又對北方構成了刺激。所以,韓國與朝鮮長期的緊張關係,這也是促使韓國遷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帶動地區均衡發展的需要。

(釜山)

韓國國土面積雖然只有10萬平方公里,但是韓國形成南北兩個經濟中心,北部的首爾和南部的釜山,這兩個地區經濟較發達,但是對於這兩個經濟中心的中間地帶,經濟發展就比較落後。韓國為了實現全國經濟的均衡發展,需要遷都中部地區,分散首爾一部分職能,刺激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為了保障行政權力(新首都)和經濟首都(首爾)分離,可以減少對首爾的過分依賴,韓國國會通過了《地方分權特別法》和《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旨在配合行政首都遷移,解決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和協調,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

二、韓國遷都存在哪些障礙

韓國真正將遷都付諸行動的是盧武鉉,當年他將遷都作為自己的競選承諾,使其獲得更多選眾的青睞。所以,盧武鉉當選總統以後,大力推動韓國遷都。韓國國會於2003年底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韓國行政首都從首爾南遷至韓國中部地區。2004年韓國政府正式將首都設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與公州市的交界處,新城市被命名為世宗市,新首都距離首爾120公里。

但是,韓國的遷都也遭到了部分民眾和在野黨的反對。他們反對遷都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漢城(首爾)充滿歷史文化底蘊,是韓國的符號。

早在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將其改稱漢城,漢城就成為韓國曆史上的古都。韓國建國以後,將首都設在漢城,直到2005年韓國將漢城改名為首爾。漢城在韓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比較厚,民眾對於漢城充滿感情,而世宗只不過是新建的一座城市,並不能夠代表韓國的形象和內涵。

第二、韓國夢想南北終有一天會統一,首爾將是統一後的最佳首都。

在中國歷史上有天子守國門一說,在韓國同樣有這樣的影響。韓國首都首爾雖然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韓國不遷都,就會使自己時刻有危機感,保持居安思危,奮發圖強。

首都往往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隨著首都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城市病就會出現。比如用地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人口過於集中、城市規模過於龐大等問題。遷都對於解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是比較好的選擇,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巴西將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到中部的巴西高原上,既分散了里約熱內盧的政治職能,也帶動了廣大的中西部內陸經濟的發展。哈薩克斯坦將首都從南部的阿拉木圖遷到北部的阿斯塔納,既解決了阿拉木圖的城市發展問題,也鞏固了中央政府對北部地區的控制,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發展。

但是對於韓國而言,遷都既有城市發展方面的問題,也有出於對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下面銘蘇先生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一、韓國遷都的原因

第一、首爾在發展方面出現“城市病”。

(首爾)

韓國建國以後定都漢城,2005年改名為首爾,首爾是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人口規模達到1000萬,約佔韓國的五分之一,經濟總量約佔韓國的四分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超大城市。

作為世界超大城市,首爾都市圈集中了全國近五成的人口,大都市病問題日益嚴重,房價奇高,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解決城市發展問題,韓國需要分散首爾的城市職能,遷都就成為分散首爾政治職能的首選。因此韓國早就有遷都的計劃,韓國國會還於2003年12月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為韓國遷都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出於首都安全考慮。

韓國首都首爾地處漢江,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遠,而朝韓長期處於對抗狀態,這就使首爾長期處於北部的威脅之下。首爾靠近“三八線”如此之近,很顯然不利於首都的安全防衛,而且北部地區由於核問題,以及試射導彈問題,加劇了半島的緊張局勢,而美韓的聯合軍事演習,又對北方構成了刺激。所以,韓國與朝鮮長期的緊張關係,這也是促使韓國遷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帶動地區均衡發展的需要。

(釜山)

韓國國土面積雖然只有10萬平方公里,但是韓國形成南北兩個經濟中心,北部的首爾和南部的釜山,這兩個地區經濟較發達,但是對於這兩個經濟中心的中間地帶,經濟發展就比較落後。韓國為了實現全國經濟的均衡發展,需要遷都中部地區,分散首爾一部分職能,刺激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為了保障行政權力(新首都)和經濟首都(首爾)分離,可以減少對首爾的過分依賴,韓國國會通過了《地方分權特別法》和《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旨在配合行政首都遷移,解決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和協調,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

二、韓國遷都存在哪些障礙

韓國真正將遷都付諸行動的是盧武鉉,當年他將遷都作為自己的競選承諾,使其獲得更多選眾的青睞。所以,盧武鉉當選總統以後,大力推動韓國遷都。韓國國會於2003年底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韓國行政首都從首爾南遷至韓國中部地區。2004年韓國政府正式將首都設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與公州市的交界處,新城市被命名為世宗市,新首都距離首爾120公里。

但是,韓國的遷都也遭到了部分民眾和在野黨的反對。他們反對遷都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漢城(首爾)充滿歷史文化底蘊,是韓國的符號。

早在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將其改稱漢城,漢城就成為韓國曆史上的古都。韓國建國以後,將首都設在漢城,直到2005年韓國將漢城改名為首爾。漢城在韓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比較厚,民眾對於漢城充滿感情,而世宗只不過是新建的一座城市,並不能夠代表韓國的形象和內涵。

第二、韓國夢想南北終有一天會統一,首爾將是統一後的最佳首都。

在中國歷史上有天子守國門一說,在韓國同樣有這樣的影響。韓國首都首爾雖然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韓國不遷都,就會使自己時刻有危機感,保持居安思危,奮發圖強。

半島南北統一一直是韓國的夢想,8月15日文在寅在韓國光復節上的演講中提出半島和平構想,文在寅首次“大膽”設想了半島統一的具體時間是2045年,即光復節100週年之際。如果半島真的實現統一,那麼首爾無疑將是新國家首都的最佳選擇。如果現在韓國將首都遷往中部地區,那麼世宗作為新的首都將缺乏歷史文化底蘊。

韓國在遷都問題上遇到比較大的阻力,後來不得不採取折中方案,只把部分政府機構遷入新建的首都,這才使遷都工作得以繼續推進。從2012年到2014年,國務總理室等16個政府部門和20個附屬機關陸續搬遷到了位於中部的世宗市,但是青瓦臺總統府、國防部和外交通商、統一、法務、國防、行政安全、女性等部門與國會、大法院則留在了首爾。

首都往往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隨著首都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城市病就會出現。比如用地緊張、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人口過於集中、城市規模過於龐大等問題。遷都對於解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均衡問題是比較好的選擇,在世界上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比如,巴西將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到中部的巴西高原上,既分散了里約熱內盧的政治職能,也帶動了廣大的中西部內陸經濟的發展。哈薩克斯坦將首都從南部的阿拉木圖遷到北部的阿斯塔納,既解決了阿拉木圖的城市發展問題,也鞏固了中央政府對北部地區的控制,帶動了北部地區的發展。

但是對於韓國而言,遷都既有城市發展方面的問題,也有出於對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下面銘蘇先生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一、韓國遷都的原因

第一、首爾在發展方面出現“城市病”。

(首爾)

韓國建國以後定都漢城,2005年改名為首爾,首爾是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人口規模達到1000萬,約佔韓國的五分之一,經濟總量約佔韓國的四分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超大城市。

作為世界超大城市,首爾都市圈集中了全國近五成的人口,大都市病問題日益嚴重,房價奇高,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突出。為了解決城市發展問題,韓國需要分散首爾的城市職能,遷都就成為分散首爾政治職能的首選。因此韓國早就有遷都的計劃,韓國國會還於2003年12月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為韓國遷都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出於首都安全考慮。

韓國首都首爾地處漢江,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遠,而朝韓長期處於對抗狀態,這就使首爾長期處於北部的威脅之下。首爾靠近“三八線”如此之近,很顯然不利於首都的安全防衛,而且北部地區由於核問題,以及試射導彈問題,加劇了半島的緊張局勢,而美韓的聯合軍事演習,又對北方構成了刺激。所以,韓國與朝鮮長期的緊張關係,這也是促使韓國遷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帶動地區均衡發展的需要。

(釜山)

韓國國土面積雖然只有10萬平方公里,但是韓國形成南北兩個經濟中心,北部的首爾和南部的釜山,這兩個地區經濟較發達,但是對於這兩個經濟中心的中間地帶,經濟發展就比較落後。韓國為了實現全國經濟的均衡發展,需要遷都中部地區,分散首爾一部分職能,刺激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為了保障行政權力(新首都)和經濟首都(首爾)分離,可以減少對首爾的過分依賴,韓國國會通過了《地方分權特別法》和《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旨在配合行政首都遷移,解決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和協調,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

二、韓國遷都存在哪些障礙

韓國真正將遷都付諸行動的是盧武鉉,當年他將遷都作為自己的競選承諾,使其獲得更多選眾的青睞。所以,盧武鉉當選總統以後,大力推動韓國遷都。韓國國會於2003年底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韓國行政首都從首爾南遷至韓國中部地區。2004年韓國政府正式將首都設在忠清南道的燕歧郡與公州市的交界處,新城市被命名為世宗市,新首都距離首爾120公里。

但是,韓國的遷都也遭到了部分民眾和在野黨的反對。他們反對遷都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漢城(首爾)充滿歷史文化底蘊,是韓國的符號。

早在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將其改稱漢城,漢城就成為韓國曆史上的古都。韓國建國以後,將首都設在漢城,直到2005年韓國將漢城改名為首爾。漢城在韓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比較厚,民眾對於漢城充滿感情,而世宗只不過是新建的一座城市,並不能夠代表韓國的形象和內涵。

第二、韓國夢想南北終有一天會統一,首爾將是統一後的最佳首都。

在中國歷史上有天子守國門一說,在韓國同樣有這樣的影響。韓國首都首爾雖然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韓國不遷都,就會使自己時刻有危機感,保持居安思危,奮發圖強。

半島南北統一一直是韓國的夢想,8月15日文在寅在韓國光復節上的演講中提出半島和平構想,文在寅首次“大膽”設想了半島統一的具體時間是2045年,即光復節100週年之際。如果半島真的實現統一,那麼首爾無疑將是新國家首都的最佳選擇。如果現在韓國將首都遷往中部地區,那麼世宗作為新的首都將缺乏歷史文化底蘊。

韓國在遷都問題上遇到比較大的阻力,後來不得不採取折中方案,只把部分政府機構遷入新建的首都,這才使遷都工作得以繼續推進。從2012年到2014年,國務總理室等16個政府部門和20個附屬機關陸續搬遷到了位於中部的世宗市,但是青瓦臺總統府、國防部和外交通商、統一、法務、國防、行政安全、女性等部門與國會、大法院則留在了首爾。

(世宗市)

韓國雖然只將部分政府部門遷往中部的世宗市,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是對於韓國的遷都來說,卻是一直未能全部完成,實際上韓國目前有兩個首都,一個是首爾,一個是世宗市。

云霄飞翼
2019-08-20

韓國想遷都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從朴正熙時期就有這樣的動議,此後的歷屆政府都有過一些動作,但是一直雷聲大雨點小。


韓國想遷都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從朴正熙時期就有這樣的動議,此後的歷屆政府都有過一些動作,但是一直雷聲大雨點小。



韓國遷都的最主要原因是首爾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壓力。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面積僅佔韓國12%的首爾都市圈卻集中了25%的人口、50%的製造業和70%的GDP,一千多萬人居住在這個大都市,也帶來了世界各大都市圈都有的各種都市病,而且由於政治經濟資源過多集中在首都,造成了韓國南北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從首爾地理位置來看,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就是普通的大炮都能對首爾構成戰略威脅,坦克一個小時就可以開到城下。而駐韓美軍基地南遷後,韓國愈發缺乏安全感。


韓國想遷都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從朴正熙時期就有這樣的動議,此後的歷屆政府都有過一些動作,但是一直雷聲大雨點小。



韓國遷都的最主要原因是首爾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壓力。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面積僅佔韓國12%的首爾都市圈卻集中了25%的人口、50%的製造業和70%的GDP,一千多萬人居住在這個大都市,也帶來了世界各大都市圈都有的各種都市病,而且由於政治經濟資源過多集中在首都,造成了韓國南北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從首爾地理位置來看,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就是普通的大炮都能對首爾構成戰略威脅,坦克一個小時就可以開到城下。而駐韓美軍基地南遷後,韓國愈發缺乏安全感。


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就有了遷都的規劃,從盧武鉉到李明博都有遷都的努力。朴正熙命祕書室花費兩年時間,投入150多名內外專家制作了名為“白地計劃”的報告,當時就選定了距離漢城120公里的世宗市作為新首都的規劃地。盧武鉉在當選總統後推動國會於2003年12月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為遷移行政首都奠定了法律基礎。但是他的遷都計劃遭到了在野黨的反對,最後由韓國憲法法院釋憲,認為遷都計劃違法。盧武鉉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在忠清南道建設一座世宗行政城市的替代方案,將部分國家部委遷往該市。李明博上臺後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就是放棄盧武鉉將部分行政機關遷往新都的方案,而是將首都的高校和企業遷往世宗市。但是這一方案不僅遭到了在野黨的反對,也遭到了黨內朴槿惠等反對派的抵制,結果在議會被否決,總理鄭雲燦辭職。2012年世宗特別自治市正式成立後,以總理室為首的36個韓國中央機關和19個政府研究中心已陸續遷往世宗,約有1.2萬公務人員在此工作,常住人口則約24萬人。


韓國想遷都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從朴正熙時期就有這樣的動議,此後的歷屆政府都有過一些動作,但是一直雷聲大雨點小。



韓國遷都的最主要原因是首爾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壓力。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面積僅佔韓國12%的首爾都市圈卻集中了25%的人口、50%的製造業和70%的GDP,一千多萬人居住在這個大都市,也帶來了世界各大都市圈都有的各種都市病,而且由於政治經濟資源過多集中在首都,造成了韓國南北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從首爾地理位置來看,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就是普通的大炮都能對首爾構成戰略威脅,坦克一個小時就可以開到城下。而駐韓美軍基地南遷後,韓國愈發缺乏安全感。


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就有了遷都的規劃,從盧武鉉到李明博都有遷都的努力。朴正熙命祕書室花費兩年時間,投入150多名內外專家制作了名為“白地計劃”的報告,當時就選定了距離漢城120公里的世宗市作為新首都的規劃地。盧武鉉在當選總統後推動國會於2003年12月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為遷移行政首都奠定了法律基礎。但是他的遷都計劃遭到了在野黨的反對,最後由韓國憲法法院釋憲,認為遷都計劃違法。盧武鉉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在忠清南道建設一座世宗行政城市的替代方案,將部分國家部委遷往該市。李明博上臺後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就是放棄盧武鉉將部分行政機關遷往新都的方案,而是將首都的高校和企業遷往世宗市。但是這一方案不僅遭到了在野黨的反對,也遭到了黨內朴槿惠等反對派的抵制,結果在議會被否決,總理鄭雲燦辭職。2012年世宗特別自治市正式成立後,以總理室為首的36個韓國中央機關和19個政府研究中心已陸續遷往世宗,約有1.2萬公務人員在此工作,常住人口則約24萬人。


文在寅上臺後繼續了遷都的工作,但困難重重。對於文在寅來說,這既是政治導師盧武鉉的未竟事業,也是他的競選承諾,所以他在就任總統後就放出風聲,提議修改憲法,增加一個設立行政、經濟雙首都的首都條款。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依然困難重重:一是韓國財閥的抵制,畢竟這些大財閥在首爾經濟圈已經攫取了大量的政治經濟資源,而文在寅遷都的一個想法就是想減少財閥的掣肘。二是世宗市的建設遠遠滯後,缺乏統一連貫的規劃。從盧武鉉到李明博,世宗市的建設朝令夕改,定位模糊,城市基礎設施和配套的醫療、教育資源都遠遠不能滿足一個作為首都的城市需要。一個現在人口不足30萬的小城市如何承接一個1000多萬人口大都市的行政功能呢?三是在野黨的掣肘,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可以提出很多理由反對遷都。此外,韓國定都首爾,還有南北統一後的考慮,這樣首都位於半島的中心地帶,可以帶動南北均衡發展,一旦南遷那對北方的控制力就會減弱。所以,韓國遷都的計劃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生活不凡
2019-08-19

大家都知道韓國其實是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在起初,韓國其實是朝鮮的領土,但是因為戰爭的原因,變成了韓國和朝鮮。而韓國首爾遷都到世宗市,其實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害怕朝鮮。現在的首爾其實離“三八線”很近,只有40公里,可以說現在的武器的射程都能達到。若是朝鮮哪天想要試試武器,那麼首爾則很有可能第一個被涉及到,所以想要遷到世宗市也是有原因的。

第二點就是怕一鍋端,首爾這個地方聚集了差不斷半個韓國的人口以及其他產業,有很明顯的大城市的弊端,並且人口產業太過於集中,一旦朝鮮在哪天又想試試炮彈,這傷害的也就不只是一座城市這麼簡單了。並且遷到世宗市也是為了能夠把人口和產業分散開來,達到紓解的目的。

最後一點就是因為總統個人的票選原因,很多人認為既然是不想喝朝鮮抗衡,那為何不直接遷到濟州島,而是遷到離首爾只有120公里的世宗市呢?就是因為總統很多的票數都是中部人民的功勞,而北部有首爾,南部有釜山和濟州島,就中部比較荒涼,這樣做說不定還可以帶動中部地區的發展,就像我國的先富帶動後富一樣。並且這個世宗市也是和韓。國曆史上十分有名的世宗大王有聯繫,這個大王除了打敗過日本,還發明瞭韓國的文字,可以說是韓國的標榜。


大家都知道韓國其實是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在起初,韓國其實是朝鮮的領土,但是因為戰爭的原因,變成了韓國和朝鮮。而韓國首爾遷都到世宗市,其實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害怕朝鮮。現在的首爾其實離“三八線”很近,只有40公里,可以說現在的武器的射程都能達到。若是朝鮮哪天想要試試武器,那麼首爾則很有可能第一個被涉及到,所以想要遷到世宗市也是有原因的。

第二點就是怕一鍋端,首爾這個地方聚集了差不斷半個韓國的人口以及其他產業,有很明顯的大城市的弊端,並且人口產業太過於集中,一旦朝鮮在哪天又想試試炮彈,這傷害的也就不只是一座城市這麼簡單了。並且遷到世宗市也是為了能夠把人口和產業分散開來,達到紓解的目的。

最後一點就是因為總統個人的票選原因,很多人認為既然是不想喝朝鮮抗衡,那為何不直接遷到濟州島,而是遷到離首爾只有120公里的世宗市呢?就是因為總統很多的票數都是中部人民的功勞,而北部有首爾,南部有釜山和濟州島,就中部比較荒涼,這樣做說不定還可以帶動中部地區的發展,就像我國的先富帶動後富一樣。並且這個世宗市也是和韓。國曆史上十分有名的世宗大王有聯繫,這個大王除了打敗過日本,還發明瞭韓國的文字,可以說是韓國的標榜。



大家都知道韓國其實是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在起初,韓國其實是朝鮮的領土,但是因為戰爭的原因,變成了韓國和朝鮮。而韓國首爾遷都到世宗市,其實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害怕朝鮮。現在的首爾其實離“三八線”很近,只有40公里,可以說現在的武器的射程都能達到。若是朝鮮哪天想要試試武器,那麼首爾則很有可能第一個被涉及到,所以想要遷到世宗市也是有原因的。

第二點就是怕一鍋端,首爾這個地方聚集了差不斷半個韓國的人口以及其他產業,有很明顯的大城市的弊端,並且人口產業太過於集中,一旦朝鮮在哪天又想試試炮彈,這傷害的也就不只是一座城市這麼簡單了。並且遷到世宗市也是為了能夠把人口和產業分散開來,達到紓解的目的。

最後一點就是因為總統個人的票選原因,很多人認為既然是不想喝朝鮮抗衡,那為何不直接遷到濟州島,而是遷到離首爾只有120公里的世宗市呢?就是因為總統很多的票數都是中部人民的功勞,而北部有首爾,南部有釜山和濟州島,就中部比較荒涼,這樣做說不定還可以帶動中部地區的發展,就像我國的先富帶動後富一樣。並且這個世宗市也是和韓。國曆史上十分有名的世宗大王有聯繫,這個大王除了打敗過日本,還發明瞭韓國的文字,可以說是韓國的標榜。




大家都知道韓國其實是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在起初,韓國其實是朝鮮的領土,但是因為戰爭的原因,變成了韓國和朝鮮。而韓國首爾遷都到世宗市,其實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害怕朝鮮。現在的首爾其實離“三八線”很近,只有40公里,可以說現在的武器的射程都能達到。若是朝鮮哪天想要試試武器,那麼首爾則很有可能第一個被涉及到,所以想要遷到世宗市也是有原因的。

第二點就是怕一鍋端,首爾這個地方聚集了差不斷半個韓國的人口以及其他產業,有很明顯的大城市的弊端,並且人口產業太過於集中,一旦朝鮮在哪天又想試試炮彈,這傷害的也就不只是一座城市這麼簡單了。並且遷到世宗市也是為了能夠把人口和產業分散開來,達到紓解的目的。

最後一點就是因為總統個人的票選原因,很多人認為既然是不想喝朝鮮抗衡,那為何不直接遷到濟州島,而是遷到離首爾只有120公里的世宗市呢?就是因為總統很多的票數都是中部人民的功勞,而北部有首爾,南部有釜山和濟州島,就中部比較荒涼,這樣做說不定還可以帶動中部地區的發展,就像我國的先富帶動後富一樣。並且這個世宗市也是和韓。國曆史上十分有名的世宗大王有聯繫,這個大王除了打敗過日本,還發明瞭韓國的文字,可以說是韓國的標榜。




澹奕
2019-08-23

說到韓國首都基本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首爾,而實際上韓國還有個副都,那就是位於首爾南方120公里的“世宗特別市”。這座年輕的城市於2007年正式開工建設,於2012年正式升格成為韓國新的行政首都。

近現代以來各國遷都的例子比比皆是,或因舊都過度膨脹、或因防務上的考慮等。韓國遷都世宗,一來因為首爾靠近邊界地利漸失,並不安全;二來因為韓國人口、經濟等過度集中於首爾,首爾城市病眾多的同時,韓國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卻相對之後。

說到韓國首都基本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首爾,而實際上韓國還有個副都,那就是位於首爾南方120公里的“世宗特別市”。這座年輕的城市於2007年正式開工建設,於2012年正式升格成為韓國新的行政首都。

近現代以來各國遷都的例子比比皆是,或因舊都過度膨脹、或因防務上的考慮等。韓國遷都世宗,一來因為首爾靠近邊界地利漸失,並不安全;二來因為韓國人口、經濟等過度集中於首爾,首爾城市病眾多的同時,韓國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卻相對之後。

韓國首都首爾原名“漢城”,是整個半島上如今唯一沒有對應漢語名稱的城市,從朝鮮王朝時代開始這裡就是整個半島的核心所在。曾經的首爾山環水抱,靠近海洋交通便利,算得上是半島上地理位置最優越的城市之一

然而隨著朝鮮戰爭結束以後,首爾的地理優勢變成了劣勢。這裡距離半島的南北分界線僅有40公里,上世紀中後期開始,隨著駐韓美軍不斷遷離首爾而向韓國中南部的其他郡市聚集,首爾也就逐漸失去了保護。一旦將來發生些什麼,形同門戶的首爾必然首當其衝危如累卵。從增加縱深與提升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將都城南遷是有必要的

說到韓國首都基本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首爾,而實際上韓國還有個副都,那就是位於首爾南方120公里的“世宗特別市”。這座年輕的城市於2007年正式開工建設,於2012年正式升格成為韓國新的行政首都。

近現代以來各國遷都的例子比比皆是,或因舊都過度膨脹、或因防務上的考慮等。韓國遷都世宗,一來因為首爾靠近邊界地利漸失,並不安全;二來因為韓國人口、經濟等過度集中於首爾,首爾城市病眾多的同時,韓國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卻相對之後。

韓國首都首爾原名“漢城”,是整個半島上如今唯一沒有對應漢語名稱的城市,從朝鮮王朝時代開始這裡就是整個半島的核心所在。曾經的首爾山環水抱,靠近海洋交通便利,算得上是半島上地理位置最優越的城市之一

然而隨著朝鮮戰爭結束以後,首爾的地理優勢變成了劣勢。這裡距離半島的南北分界線僅有40公里,上世紀中後期開始,隨著駐韓美軍不斷遷離首爾而向韓國中南部的其他郡市聚集,首爾也就逐漸失去了保護。一旦將來發生些什麼,形同門戶的首爾必然首當其衝危如累卵。從增加縱深與提升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將都城南遷是有必要的

韓國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其中首爾面積僅600平方公里出頭。然而這座面積僅佔韓國0.6%的城市,人口卻超過1000萬,佔整個韓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加上首爾周邊的仁川特別市、京畿道等組成的首爾都市圈,則集中著韓國半數以上的人口與70%以上的經濟總量。可以說,首爾是韓國獨一無二的核心所在,無論是在何領域都擁有絕對的優勢

然而多年來,首爾城市過度擴張,人口過度集中造成了諸多城市病問題。首爾雖經濟發達,卻也擁有很多大城市都無法避免的通病,比如汙染嚴重、交通堵塞、物價飛漲,各種基礎設施資源都非常緊張。並且,這種過度集中的現象依舊在不斷強化,而首爾可開發的土地等卻所剩無幾,已經很難再接納更多的人口與產業湧入

說到韓國首都基本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首爾,而實際上韓國還有個副都,那就是位於首爾南方120公里的“世宗特別市”。這座年輕的城市於2007年正式開工建設,於2012年正式升格成為韓國新的行政首都。

近現代以來各國遷都的例子比比皆是,或因舊都過度膨脹、或因防務上的考慮等。韓國遷都世宗,一來因為首爾靠近邊界地利漸失,並不安全;二來因為韓國人口、經濟等過度集中於首爾,首爾城市病眾多的同時,韓國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卻相對之後。

韓國首都首爾原名“漢城”,是整個半島上如今唯一沒有對應漢語名稱的城市,從朝鮮王朝時代開始這裡就是整個半島的核心所在。曾經的首爾山環水抱,靠近海洋交通便利,算得上是半島上地理位置最優越的城市之一

然而隨著朝鮮戰爭結束以後,首爾的地理優勢變成了劣勢。這裡距離半島的南北分界線僅有40公里,上世紀中後期開始,隨著駐韓美軍不斷遷離首爾而向韓國中南部的其他郡市聚集,首爾也就逐漸失去了保護。一旦將來發生些什麼,形同門戶的首爾必然首當其衝危如累卵。從增加縱深與提升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將都城南遷是有必要的

韓國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其中首爾面積僅600平方公里出頭。然而這座面積僅佔韓國0.6%的城市,人口卻超過1000萬,佔整個韓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加上首爾周邊的仁川特別市、京畿道等組成的首爾都市圈,則集中著韓國半數以上的人口與70%以上的經濟總量。可以說,首爾是韓國獨一無二的核心所在,無論是在何領域都擁有絕對的優勢

然而多年來,首爾城市過度擴張,人口過度集中造成了諸多城市病問題。首爾雖經濟發達,卻也擁有很多大城市都無法避免的通病,比如汙染嚴重、交通堵塞、物價飛漲,各種基礎設施資源都非常緊張。並且,這種過度集中的現象依舊在不斷強化,而首爾可開發的土地等卻所剩無幾,已經很難再接納更多的人口與產業湧入

與首爾日益嚴重的壓力相對的,是韓國中南部其他地方的發展滯後。長久以來,韓國除首爾與其周邊地區之外,韓國大多數道郡發展得都比較一般甚至可以說是落後。首爾集中了太多經濟利益的同時,制約了其他地方的發展

將都城遷離首爾遷到中南部地區,既可以增進都城的防務安全,同時緩解首爾的發展過熱壓力,又可以借遷都的影響帶動產業向新都周邊遷移,促進中南部區域的發展。這與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亞等遷都原因都頗為類似。同時,韓國選擇的也是新建一座城市來作為未來的都城,而非將原有城市作為遷都地

不過韓國遷都也面臨尷尬,世宗市雖已建成,可與當初預想的規模還差的遠。而由於各方的紛爭相鬥,朝令夕改,世宗的新都定位也是一變再變,真正的遷都工作也是一再擱置。直到如今,世宗依舊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就更別說擔任新都職能。韓國由首爾遷都世宗,與緬甸遷都內比都、阿根廷遷都別德瑪差不多,可能到頭來還是鬧劇一場

說到韓國首都基本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首爾,而實際上韓國還有個副都,那就是位於首爾南方120公里的“世宗特別市”。這座年輕的城市於2007年正式開工建設,於2012年正式升格成為韓國新的行政首都。

近現代以來各國遷都的例子比比皆是,或因舊都過度膨脹、或因防務上的考慮等。韓國遷都世宗,一來因為首爾靠近邊界地利漸失,並不安全;二來因為韓國人口、經濟等過度集中於首爾,首爾城市病眾多的同時,韓國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卻相對之後。

韓國首都首爾原名“漢城”,是整個半島上如今唯一沒有對應漢語名稱的城市,從朝鮮王朝時代開始這裡就是整個半島的核心所在。曾經的首爾山環水抱,靠近海洋交通便利,算得上是半島上地理位置最優越的城市之一

然而隨著朝鮮戰爭結束以後,首爾的地理優勢變成了劣勢。這裡距離半島的南北分界線僅有40公里,上世紀中後期開始,隨著駐韓美軍不斷遷離首爾而向韓國中南部的其他郡市聚集,首爾也就逐漸失去了保護。一旦將來發生些什麼,形同門戶的首爾必然首當其衝危如累卵。從增加縱深與提升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將都城南遷是有必要的

韓國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其中首爾面積僅600平方公里出頭。然而這座面積僅佔韓國0.6%的城市,人口卻超過1000萬,佔整個韓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加上首爾周邊的仁川特別市、京畿道等組成的首爾都市圈,則集中著韓國半數以上的人口與70%以上的經濟總量。可以說,首爾是韓國獨一無二的核心所在,無論是在何領域都擁有絕對的優勢

然而多年來,首爾城市過度擴張,人口過度集中造成了諸多城市病問題。首爾雖經濟發達,卻也擁有很多大城市都無法避免的通病,比如汙染嚴重、交通堵塞、物價飛漲,各種基礎設施資源都非常緊張。並且,這種過度集中的現象依舊在不斷強化,而首爾可開發的土地等卻所剩無幾,已經很難再接納更多的人口與產業湧入

與首爾日益嚴重的壓力相對的,是韓國中南部其他地方的發展滯後。長久以來,韓國除首爾與其周邊地區之外,韓國大多數道郡發展得都比較一般甚至可以說是落後。首爾集中了太多經濟利益的同時,制約了其他地方的發展

將都城遷離首爾遷到中南部地區,既可以增進都城的防務安全,同時緩解首爾的發展過熱壓力,又可以借遷都的影響帶動產業向新都周邊遷移,促進中南部區域的發展。這與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亞等遷都原因都頗為類似。同時,韓國選擇的也是新建一座城市來作為未來的都城,而非將原有城市作為遷都地

不過韓國遷都也面臨尷尬,世宗市雖已建成,可與當初預想的規模還差的遠。而由於各方的紛爭相鬥,朝令夕改,世宗的新都定位也是一變再變,真正的遷都工作也是一再擱置。直到如今,世宗依舊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就更別說擔任新都職能。韓國由首爾遷都世宗,與緬甸遷都內比都、阿根廷遷都別德瑪差不多,可能到頭來還是鬧劇一場

老狼48440790
2019-08-20

韓國1948年8月成立,首都漢城,2005年改名首爾。首爾城市圈佔地2000平方公里,人口2200萬,約佔韓國總人口5100萬的43%,GDP產值約佔全國總值的70%,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

遷都計劃始於盧武鉉。

韓國1948年8月成立,首都漢城,2005年改名首爾。首爾城市圈佔地2000平方公里,人口2200萬,約佔韓國總人口5100萬的43%,GDP產值約佔全國總值的70%,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

遷都計劃始於盧武鉉。

2020年,韓國舉行總統大選,總統候選人盧武鉉提出了遷都計劃,將首爾的行政功能遷入韓國中部的世宗市一帶。

迀都的理由:

①首爾太擁擠,制約韓國發展;

②離朝鮮太近,不利首都安全:

③帶動中部發展,促進全國均衡。

等等。

盧武鉉的遷都計劃,得到韓國中部選民的強烈支持,也遭到部分首爾市民的激烈反對。支持者認為,利益均沾,有利韓國均衡發展;反對者認為,分散國家投資,不利於韓國的國際影響。

韓國1948年8月成立,首都漢城,2005年改名首爾。首爾城市圈佔地2000平方公里,人口2200萬,約佔韓國總人口5100萬的43%,GDP產值約佔全國總值的70%,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

遷都計劃始於盧武鉉。

2020年,韓國舉行總統大選,總統候選人盧武鉉提出了遷都計劃,將首爾的行政功能遷入韓國中部的世宗市一帶。

迀都的理由:

①首爾太擁擠,制約韓國發展;

②離朝鮮太近,不利首都安全:

③帶動中部發展,促進全國均衡。

等等。

盧武鉉的遷都計劃,得到韓國中部選民的強烈支持,也遭到部分首爾市民的激烈反對。支持者認為,利益均沾,有利韓國均衡發展;反對者認為,分散國家投資,不利於韓國的國際影響。

(盧武鉉跳巖身亡,韓國萬人空巷送“總統")

20O3年,盧武鉉如願當選總統,為兌現競選諾言,開始落實遷都計劃,遭到最大在野黨大國家黨的反對,韓國憲法法院釋憲,盧武鉉遷都計劃違法,遷都計劃擱淺。盧武炫政府為了平息中部輿論,將遷都改在2012年前,在世宗市一帶建設一個“政治首都",將國家“九部二廳二處"及部分公營企事業單位,遷入新首都(簡稱“原案")。2007年盧武鉉任滿,將遷都計劃扔給了下一屆。

遷都計劃是挾私產物。

盧武炫總統競選提出遷都計劃,當時考慮的是獲得中部選民支持,結果不出所料,果然得到中部選民的高票支持。

2007年,李明博參加總統競選,他不敢公開反對遷都計劃,仍然打了遷都牌,獲得了中部選民的高支持率。

爭議突起源於鄭文燦。

2008年,李明博競選成功接任總統,鄭文燦任總理。鄭文燦上臺頻頻反對遷都“原案",認為原案的內容實質是遷都。

鄭文燦最突出的理由,遷都沒有考慮到南北朝鮮的統一,如果統一,首爾才是國家的最中心地帶。而新首都世宗則不是半島的中心。鄭文燦還有很多理由,如建立“政治首都"造血功能不足,不能充分吸引內資丶外資投入;兩個首都辦事效率低,不利國家建設;提高國家競爭力水平比國家均衡發展更重要”等等,實際上他的觀點就是李明博的意見,鄭文燦只不過是傳聲筒罷了。

韓國1948年8月成立,首都漢城,2005年改名首爾。首爾城市圈佔地2000平方公里,人口2200萬,約佔韓國總人口5100萬的43%,GDP產值約佔全國總值的70%,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

遷都計劃始於盧武鉉。

2020年,韓國舉行總統大選,總統候選人盧武鉉提出了遷都計劃,將首爾的行政功能遷入韓國中部的世宗市一帶。

迀都的理由:

①首爾太擁擠,制約韓國發展;

②離朝鮮太近,不利首都安全:

③帶動中部發展,促進全國均衡。

等等。

盧武鉉的遷都計劃,得到韓國中部選民的強烈支持,也遭到部分首爾市民的激烈反對。支持者認為,利益均沾,有利韓國均衡發展;反對者認為,分散國家投資,不利於韓國的國際影響。

(盧武鉉跳巖身亡,韓國萬人空巷送“總統")

20O3年,盧武鉉如願當選總統,為兌現競選諾言,開始落實遷都計劃,遭到最大在野黨大國家黨的反對,韓國憲法法院釋憲,盧武鉉遷都計劃違法,遷都計劃擱淺。盧武炫政府為了平息中部輿論,將遷都改在2012年前,在世宗市一帶建設一個“政治首都",將國家“九部二廳二處"及部分公營企事業單位,遷入新首都(簡稱“原案")。2007年盧武鉉任滿,將遷都計劃扔給了下一屆。

遷都計劃是挾私產物。

盧武炫總統競選提出遷都計劃,當時考慮的是獲得中部選民支持,結果不出所料,果然得到中部選民的高票支持。

2007年,李明博參加總統競選,他不敢公開反對遷都計劃,仍然打了遷都牌,獲得了中部選民的高支持率。

爭議突起源於鄭文燦。

2008年,李明博競選成功接任總統,鄭文燦任總理。鄭文燦上臺頻頻反對遷都“原案",認為原案的內容實質是遷都。

鄭文燦最突出的理由,遷都沒有考慮到南北朝鮮的統一,如果統一,首爾才是國家的最中心地帶。而新首都世宗則不是半島的中心。鄭文燦還有很多理由,如建立“政治首都"造血功能不足,不能充分吸引內資丶外資投入;兩個首都辦事效率低,不利國家建設;提高國家競爭力水平比國家均衡發展更重要”等等,實際上他的觀點就是李明博的意見,鄭文燦只不過是傳聲筒罷了。

(鄭文燦)

韓國遷都政治人物的政治牌。

韓國遷都計劃,實際上是政治人物打的政治牌,為的是獲得韓國中部選民的支持。每一屆總統選舉都會利用這張牌,誰也不敢去觸及支持率這根高壓線。

韓國的遷都胎死腹中是意料之中的事,如今不再被人提及,所謂遷都純屬政治把戲。

老鳄鱼观天下
2019-08-20

韓國遷都問題早已是公開的祕密,韓國多個總統都想把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最後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付諸於行動,遷都計劃就這個被擱置了!

韓國遷都問題早已是公開的祕密,韓國多個總統都想把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最後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付諸於行動,遷都計劃就這個被擱置了!

韓國有一個總統,叫朴正熙,是朴槿惠的父親,是漢江奇蹟的創造者,執政韓國18年,在朴正熙執政期間,朴正熙就提出遷都計劃,祕書室經過2年的努力,經過150多名專家的努力,制定了“白地計劃”,要把韓國的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朴正熙提出遷都計劃,是綜合韓國的地理位置而考慮的,首爾離朝鮮太近,離三八線太近,只有40公里左右,韓國的首都沒有安全感,在他國的導彈覆蓋範圍之內,韓國居安思危,時刻擔心戰爭的爆發,戰爭又是毀滅性的,韓國當局必須為韓國的未來考慮,避免戰爭時期首都被一鍋端。

韓國遷都問題早已是公開的祕密,韓國多個總統都想把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最後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付諸於行動,遷都計劃就這個被擱置了!

韓國有一個總統,叫朴正熙,是朴槿惠的父親,是漢江奇蹟的創造者,執政韓國18年,在朴正熙執政期間,朴正熙就提出遷都計劃,祕書室經過2年的努力,經過150多名專家的努力,制定了“白地計劃”,要把韓國的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朴正熙提出遷都計劃,是綜合韓國的地理位置而考慮的,首爾離朝鮮太近,離三八線太近,只有40公里左右,韓國的首都沒有安全感,在他國的導彈覆蓋範圍之內,韓國居安思危,時刻擔心戰爭的爆發,戰爭又是毀滅性的,韓國當局必須為韓國的未來考慮,避免戰爭時期首都被一鍋端。

韓國想著遷都,是因為首爾的風水不好,青瓦臺的風水不好,韓國政府設在青瓦臺,結果很慘,韓國的每一屆總統,不是在監獄,就是在監獄的路上,還有的被流放,韓國早就想把總統的辦公室搬出來,遷都就等於是把總統辦公室遷出來,韓國總統就可以逃過一劫,不再受到青瓦臺的詛咒,讓韓國總統得到善終。

韓國遷都問題早已是公開的祕密,韓國多個總統都想把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最後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付諸於行動,遷都計劃就這個被擱置了!

韓國有一個總統,叫朴正熙,是朴槿惠的父親,是漢江奇蹟的創造者,執政韓國18年,在朴正熙執政期間,朴正熙就提出遷都計劃,祕書室經過2年的努力,經過150多名專家的努力,制定了“白地計劃”,要把韓國的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朴正熙提出遷都計劃,是綜合韓國的地理位置而考慮的,首爾離朝鮮太近,離三八線太近,只有40公里左右,韓國的首都沒有安全感,在他國的導彈覆蓋範圍之內,韓國居安思危,時刻擔心戰爭的爆發,戰爭又是毀滅性的,韓國當局必須為韓國的未來考慮,避免戰爭時期首都被一鍋端。

韓國想著遷都,是因為首爾的風水不好,青瓦臺的風水不好,韓國政府設在青瓦臺,結果很慘,韓國的每一屆總統,不是在監獄,就是在監獄的路上,還有的被流放,韓國早就想把總統的辦公室搬出來,遷都就等於是把總統辦公室遷出來,韓國總統就可以逃過一劫,不再受到青瓦臺的詛咒,讓韓國總統得到善終。

朴正熙提出計劃,盧武鉉舊事重提,在盧武鉉擔任韓國總統期間,2003年12月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想在法律範圍之內遷都,然而盧武鉉的的遷都計劃受阻,遭到在野黨的強烈反對,盧武鉉的遷都計劃最後還被認定違憲,不符合韓國的法律,盧武鉉的計劃又以失敗告終。李明博上臺之後,盧武鉉被逼得跳崖自殺,李明博再次提出遷都計劃,又以失敗告終。韓國的遷都計劃一次次失敗,都是因為韓國內鬥導致的,如果沒有在野黨和執政黨之爭,遷都計劃早就完成。

韓國遷都問題早已是公開的祕密,韓國多個總統都想把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最後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付諸於行動,遷都計劃就這個被擱置了!

韓國有一個總統,叫朴正熙,是朴槿惠的父親,是漢江奇蹟的創造者,執政韓國18年,在朴正熙執政期間,朴正熙就提出遷都計劃,祕書室經過2年的努力,經過150多名專家的努力,制定了“白地計劃”,要把韓國的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朴正熙提出遷都計劃,是綜合韓國的地理位置而考慮的,首爾離朝鮮太近,離三八線太近,只有40公里左右,韓國的首都沒有安全感,在他國的導彈覆蓋範圍之內,韓國居安思危,時刻擔心戰爭的爆發,戰爭又是毀滅性的,韓國當局必須為韓國的未來考慮,避免戰爭時期首都被一鍋端。

韓國想著遷都,是因為首爾的風水不好,青瓦臺的風水不好,韓國政府設在青瓦臺,結果很慘,韓國的每一屆總統,不是在監獄,就是在監獄的路上,還有的被流放,韓國早就想把總統的辦公室搬出來,遷都就等於是把總統辦公室遷出來,韓國總統就可以逃過一劫,不再受到青瓦臺的詛咒,讓韓國總統得到善終。

朴正熙提出計劃,盧武鉉舊事重提,在盧武鉉擔任韓國總統期間,2003年12月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想在法律範圍之內遷都,然而盧武鉉的的遷都計劃受阻,遭到在野黨的強烈反對,盧武鉉的遷都計劃最後還被認定違憲,不符合韓國的法律,盧武鉉的計劃又以失敗告終。李明博上臺之後,盧武鉉被逼得跳崖自殺,李明博再次提出遷都計劃,又以失敗告終。韓國的遷都計劃一次次失敗,都是因為韓國內鬥導致的,如果沒有在野黨和執政黨之爭,遷都計劃早就完成。

實際上,韓國遷不遷都都沒有意義,就算是從首爾遷到330公里之外的世宗,韓國的首都還沒有沒有安全保障,韓國的命運還是掌握在美國的手裡,韓國的 經濟還是控制在韓國財閥法手裡,韓國的軍權還是掌握在美國人的手裡,周邊的國家不會發生任何改變,韓國還是要看大國的臉色,韓國總統還是會有悲慘的命運!

韓國遷都問題早已是公開的祕密,韓國多個總統都想把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最後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付諸於行動,遷都計劃就這個被擱置了!

韓國有一個總統,叫朴正熙,是朴槿惠的父親,是漢江奇蹟的創造者,執政韓國18年,在朴正熙執政期間,朴正熙就提出遷都計劃,祕書室經過2年的努力,經過150多名專家的努力,制定了“白地計劃”,要把韓國的首都從首爾搬遷到世宗。朴正熙提出遷都計劃,是綜合韓國的地理位置而考慮的,首爾離朝鮮太近,離三八線太近,只有40公里左右,韓國的首都沒有安全感,在他國的導彈覆蓋範圍之內,韓國居安思危,時刻擔心戰爭的爆發,戰爭又是毀滅性的,韓國當局必須為韓國的未來考慮,避免戰爭時期首都被一鍋端。

韓國想著遷都,是因為首爾的風水不好,青瓦臺的風水不好,韓國政府設在青瓦臺,結果很慘,韓國的每一屆總統,不是在監獄,就是在監獄的路上,還有的被流放,韓國早就想把總統的辦公室搬出來,遷都就等於是把總統辦公室遷出來,韓國總統就可以逃過一劫,不再受到青瓦臺的詛咒,讓韓國總統得到善終。

朴正熙提出計劃,盧武鉉舊事重提,在盧武鉉擔任韓國總統期間,2003年12月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想在法律範圍之內遷都,然而盧武鉉的的遷都計劃受阻,遭到在野黨的強烈反對,盧武鉉的遷都計劃最後還被認定違憲,不符合韓國的法律,盧武鉉的計劃又以失敗告終。李明博上臺之後,盧武鉉被逼得跳崖自殺,李明博再次提出遷都計劃,又以失敗告終。韓國的遷都計劃一次次失敗,都是因為韓國內鬥導致的,如果沒有在野黨和執政黨之爭,遷都計劃早就完成。

實際上,韓國遷不遷都都沒有意義,就算是從首爾遷到330公里之外的世宗,韓國的首都還沒有沒有安全保障,韓國的命運還是掌握在美國的手裡,韓國的 經濟還是控制在韓國財閥法手裡,韓國的軍權還是掌握在美國人的手裡,周邊的國家不會發生任何改變,韓國還是要看大國的臉色,韓國總統還是會有悲慘的命運!

韓國這麼小的國家,南遷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韓國與其南遷,還不如想辦法從美國手裡拿回軍權!

淡然小司
2019-08-19

韓國欲將行政中心的首都從首爾遷到南部的小城市世宗市,這已經是很早就提出來的。早在盧武鉉擔任總統期間就提出了這樣的遷都計劃,當時擬定將忠清道與江原道交界之處確立為新首都。並且韓國徵名委員會最終決定以“世宗”來命名。這是一個離首爾有120公里的世宗市,人口卻僅有20萬的小城,雖然地處韓國中部,但是城市規模太小,顯然韓國會面臨很多困難。

韓國欲將行政中心的首都從首爾遷到南部的小城市世宗市,這已經是很早就提出來的。早在盧武鉉擔任總統期間就提出了這樣的遷都計劃,當時擬定將忠清道與江原道交界之處確立為新首都。並且韓國徵名委員會最終決定以“世宗”來命名。這是一個離首爾有120公里的世宗市,人口卻僅有20萬的小城,雖然地處韓國中部,但是城市規模太小,顯然韓國會面臨很多困難。

韓國作為一個與北方處於分裂狀態的國家,而且韓國還有用大量美軍駐紮,這讓韓國始終處於一種非正常國家的狀態。韓國雖然在經濟上得到了幾代總統的努力,獲得了非凡的成就,可是在國家安全上和首都的社會問題上承受了太多的壓力。當時在任的盧武鉉在面對韓國首都的被動狀況下,才提出了這樣一個遷都的方案。

韓國欲將行政中心的首都從首爾遷到南部的小城市世宗市,這已經是很早就提出來的。早在盧武鉉擔任總統期間就提出了這樣的遷都計劃,當時擬定將忠清道與江原道交界之處確立為新首都。並且韓國徵名委員會最終決定以“世宗”來命名。這是一個離首爾有120公里的世宗市,人口卻僅有20萬的小城,雖然地處韓國中部,但是城市規模太小,顯然韓國會面臨很多困難。

韓國作為一個與北方處於分裂狀態的國家,而且韓國還有用大量美軍駐紮,這讓韓國始終處於一種非正常國家的狀態。韓國雖然在經濟上得到了幾代總統的努力,獲得了非凡的成就,可是在國家安全上和首都的社會問題上承受了太多的壓力。當時在任的盧武鉉在面對韓國首都的被動狀況下,才提出了這樣一個遷都的方案。

就是現在的韓國首都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韓國首都首爾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安全問題,那就是首爾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對於來自於北方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現代的火炮幾乎都可以覆蓋這個距離,更何況火箭炮和導彈呢?因為如此,首爾作為韓國經濟的核心,自然對城市安全十分憂慮。韓國一個首爾佔了全國GDP的21%,一旦發生戰爭,韓國的經濟將倍受打擊,這是韓國高層當時考慮的第一個問題。

韓國欲將行政中心的首都從首爾遷到南部的小城市世宗市,這已經是很早就提出來的。早在盧武鉉擔任總統期間就提出了這樣的遷都計劃,當時擬定將忠清道與江原道交界之處確立為新首都。並且韓國徵名委員會最終決定以“世宗”來命名。這是一個離首爾有120公里的世宗市,人口卻僅有20萬的小城,雖然地處韓國中部,但是城市規模太小,顯然韓國會面臨很多困難。

韓國作為一個與北方處於分裂狀態的國家,而且韓國還有用大量美軍駐紮,這讓韓國始終處於一種非正常國家的狀態。韓國雖然在經濟上得到了幾代總統的努力,獲得了非凡的成就,可是在國家安全上和首都的社會問題上承受了太多的壓力。當時在任的盧武鉉在面對韓國首都的被動狀況下,才提出了這樣一個遷都的方案。

就是現在的韓國首都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韓國首都首爾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安全問題,那就是首爾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對於來自於北方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現代的火炮幾乎都可以覆蓋這個距離,更何況火箭炮和導彈呢?因為如此,首爾作為韓國經濟的核心,自然對城市安全十分憂慮。韓國一個首爾佔了全國GDP的21%,一旦發生戰爭,韓國的經濟將倍受打擊,這是韓國高層當時考慮的第一個問題。

其次,韓國的首都首爾,在這之前一直稱之為漢城,正是這樣一個城市,卻用了韓國大約1/20的土地而養了1/5的人口。這對於韓國近擁有5100萬的人口來說,顯然首爾的壓力非常巨大。超過1000多萬的人口,給韓國首爾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除了安全因素以外,還有大量的市城市詬病存在。那麼要分散首爾的人口壓力,顯然,遷都就是一個相對有效的辦法。

韓國欲將行政中心的首都從首爾遷到南部的小城市世宗市,這已經是很早就提出來的。早在盧武鉉擔任總統期間就提出了這樣的遷都計劃,當時擬定將忠清道與江原道交界之處確立為新首都。並且韓國徵名委員會最終決定以“世宗”來命名。這是一個離首爾有120公里的世宗市,人口卻僅有20萬的小城,雖然地處韓國中部,但是城市規模太小,顯然韓國會面臨很多困難。

韓國作為一個與北方處於分裂狀態的國家,而且韓國還有用大量美軍駐紮,這讓韓國始終處於一種非正常國家的狀態。韓國雖然在經濟上得到了幾代總統的努力,獲得了非凡的成就,可是在國家安全上和首都的社會問題上承受了太多的壓力。當時在任的盧武鉉在面對韓國首都的被動狀況下,才提出了這樣一個遷都的方案。

就是現在的韓國首都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韓國首都首爾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安全問題,那就是首爾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對於來自於北方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現代的火炮幾乎都可以覆蓋這個距離,更何況火箭炮和導彈呢?因為如此,首爾作為韓國經濟的核心,自然對城市安全十分憂慮。韓國一個首爾佔了全國GDP的21%,一旦發生戰爭,韓國的經濟將倍受打擊,這是韓國高層當時考慮的第一個問題。

其次,韓國的首都首爾,在這之前一直稱之為漢城,正是這樣一個城市,卻用了韓國大約1/20的土地而養了1/5的人口。這對於韓國近擁有5100萬的人口來說,顯然首爾的壓力非常巨大。超過1000多萬的人口,給韓國首爾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除了安全因素以外,還有大量的市城市詬病存在。那麼要分散首爾的人口壓力,顯然,遷都就是一個相對有效的辦法。

最後,韓國要建設一個新首都來帶動經濟發展,首爾一直以來就是朝鮮半島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韓國很多的大型企業都在其首都首爾,這也讓韓國的經濟以首爾為核心。但是,城市的發展必將受到侷限,建設一個新手都可以從另一方面帶動韓國經濟發展。畢竟,新的建設才能帶動新的經濟活力,建設世宗市其成為新首都,可以為韓國經濟佈局進行重新的合理分配,顯然這對於韓國日後的經濟來說十分有利。

韓國欲將行政中心的首都從首爾遷到南部的小城市世宗市,這已經是很早就提出來的。早在盧武鉉擔任總統期間就提出了這樣的遷都計劃,當時擬定將忠清道與江原道交界之處確立為新首都。並且韓國徵名委員會最終決定以“世宗”來命名。這是一個離首爾有120公里的世宗市,人口卻僅有20萬的小城,雖然地處韓國中部,但是城市規模太小,顯然韓國會面臨很多困難。

韓國作為一個與北方處於分裂狀態的國家,而且韓國還有用大量美軍駐紮,這讓韓國始終處於一種非正常國家的狀態。韓國雖然在經濟上得到了幾代總統的努力,獲得了非凡的成就,可是在國家安全上和首都的社會問題上承受了太多的壓力。當時在任的盧武鉉在面對韓國首都的被動狀況下,才提出了這樣一個遷都的方案。

就是現在的韓國首都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韓國首都首爾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安全問題,那就是首爾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對於來自於北方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現代的火炮幾乎都可以覆蓋這個距離,更何況火箭炮和導彈呢?因為如此,首爾作為韓國經濟的核心,自然對城市安全十分憂慮。韓國一個首爾佔了全國GDP的21%,一旦發生戰爭,韓國的經濟將倍受打擊,這是韓國高層當時考慮的第一個問題。

其次,韓國的首都首爾,在這之前一直稱之為漢城,正是這樣一個城市,卻用了韓國大約1/20的土地而養了1/5的人口。這對於韓國近擁有5100萬的人口來說,顯然首爾的壓力非常巨大。超過1000多萬的人口,給韓國首爾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除了安全因素以外,還有大量的市城市詬病存在。那麼要分散首爾的人口壓力,顯然,遷都就是一個相對有效的辦法。

最後,韓國要建設一個新首都來帶動經濟發展,首爾一直以來就是朝鮮半島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韓國很多的大型企業都在其首都首爾,這也讓韓國的經濟以首爾為核心。但是,城市的發展必將受到侷限,建設一個新手都可以從另一方面帶動韓國經濟發展。畢竟,新的建設才能帶動新的經濟活力,建設世宗市其成為新首都,可以為韓國經濟佈局進行重新的合理分配,顯然這對於韓國日後的經濟來說十分有利。

當然,韓國在遷都問題上同樣會遇到很多困難,這不僅僅有來自於現實的問題,也有來自於內部政治經濟上的阻撓。畢竟現在的韓國首爾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經濟和政治體系,一旦遷都到120公里以外的世宗市,那麼就意味著生活在首爾的韓國相關政府人員及家屬將不得不面臨搬家的局面。這顯然對於韓國民眾來說,會帶來一份沉重的負擔,同樣也會給政府帶來一定的麻煩。

韓國欲將行政中心的首都從首爾遷到南部的小城市世宗市,這已經是很早就提出來的。早在盧武鉉擔任總統期間就提出了這樣的遷都計劃,當時擬定將忠清道與江原道交界之處確立為新首都。並且韓國徵名委員會最終決定以“世宗”來命名。這是一個離首爾有120公里的世宗市,人口卻僅有20萬的小城,雖然地處韓國中部,但是城市規模太小,顯然韓國會面臨很多困難。

韓國作為一個與北方處於分裂狀態的國家,而且韓國還有用大量美軍駐紮,這讓韓國始終處於一種非正常國家的狀態。韓國雖然在經濟上得到了幾代總統的努力,獲得了非凡的成就,可是在國家安全上和首都的社會問題上承受了太多的壓力。當時在任的盧武鉉在面對韓國首都的被動狀況下,才提出了這樣一個遷都的方案。

就是現在的韓國首都也面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韓國首都首爾面臨的一個巨大的安全問題,那就是首爾距離三八線只有40公里。對於來自於北方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現代的火炮幾乎都可以覆蓋這個距離,更何況火箭炮和導彈呢?因為如此,首爾作為韓國經濟的核心,自然對城市安全十分憂慮。韓國一個首爾佔了全國GDP的21%,一旦發生戰爭,韓國的經濟將倍受打擊,這是韓國高層當時考慮的第一個問題。

其次,韓國的首都首爾,在這之前一直稱之為漢城,正是這樣一個城市,卻用了韓國大約1/20的土地而養了1/5的人口。這對於韓國近擁有5100萬的人口來說,顯然首爾的壓力非常巨大。超過1000多萬的人口,給韓國首爾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除了安全因素以外,還有大量的市城市詬病存在。那麼要分散首爾的人口壓力,顯然,遷都就是一個相對有效的辦法。

最後,韓國要建設一個新首都來帶動經濟發展,首爾一直以來就是朝鮮半島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韓國很多的大型企業都在其首都首爾,這也讓韓國的經濟以首爾為核心。但是,城市的發展必將受到侷限,建設一個新手都可以從另一方面帶動韓國經濟發展。畢竟,新的建設才能帶動新的經濟活力,建設世宗市其成為新首都,可以為韓國經濟佈局進行重新的合理分配,顯然這對於韓國日後的經濟來說十分有利。

當然,韓國在遷都問題上同樣會遇到很多困難,這不僅僅有來自於現實的問題,也有來自於內部政治經濟上的阻撓。畢竟現在的韓國首爾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經濟和政治體系,一旦遷都到120公里以外的世宗市,那麼就意味著生活在首爾的韓國相關政府人員及家屬將不得不面臨搬家的局面。這顯然對於韓國民眾來說,會帶來一份沉重的負擔,同樣也會給政府帶來一定的麻煩。

而且對於韓國的大型企業來說,都不願意讓首都進行搬遷,畢竟這會涉及到很多企業成本的上升。因此,當時魯盧武鉉提出的方案最終也只出臺了一個《行政中心城市特別法》,把世宗市重新定義為分擔首都部分職能的城市。的而如今的文在演已經當政,他是盧武鉉的好朋友,自然對於推動韓國遷都是相對贊同。只不過目前也僅能體現替代首爾的部分職能,這條路還是漫長而艱難的。(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苏绽
2019-08-19

韓國遷都世宗,意味著韓國在實際行動中,已經放棄了統一南北的想法。至少,以韓國為主導統一南北的可能性將會降低。韓國遷都,主要想維持南北的現狀格局。

首爾位於韓國的西北部,靠近朝韓邊界。這個位置,作為統一的半島來看,是非常優越的,如果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首都,首爾是第一選擇。這也是韓國曆史上的王朝,諸多建都首爾(漢城)的主要原因。然而,如果作為朝韓分治之下的韓國首都,首爾的位置就太顯偏僻了。不僅偏僻,而且很危險,一旦南北情況有變,後果不堪設想。

韓國遷都世宗,意味著韓國在實際行動中,已經放棄了統一南北的想法。至少,以韓國為主導統一南北的可能性將會降低。韓國遷都,主要想維持南北的現狀格局。

首爾位於韓國的西北部,靠近朝韓邊界。這個位置,作為統一的半島來看,是非常優越的,如果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首都,首爾是第一選擇。這也是韓國曆史上的王朝,諸多建都首爾(漢城)的主要原因。然而,如果作為朝韓分治之下的韓國首都,首爾的位置就太顯偏僻了。不僅偏僻,而且很危險,一旦南北情況有變,後果不堪設想。

將首都由首爾遷到世宗,是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時期提出的設想。盧武鉉是韓國第一個平民總統,對統一南北的使命感和興趣不大,而是更看重現狀韓國的利益。所以,首爾的安全問題,成為了盧武鉉時期優先考慮的重大問題之一,遷都也提升了日程。

盧武鉉之後,韓國大權再次回到了傳統保守派手中,此後十年,遷都事情被擱置了下來。朴槿惠下臺以後,與盧武鉉屬於統一陣營的文在寅上臺,韓國遷都再一次被高調提出,併成為了文在寅任期中的主要大事之一。

韓國遷都世宗,意味著韓國在實際行動中,已經放棄了統一南北的想法。至少,以韓國為主導統一南北的可能性將會降低。韓國遷都,主要想維持南北的現狀格局。

首爾位於韓國的西北部,靠近朝韓邊界。這個位置,作為統一的半島來看,是非常優越的,如果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首都,首爾是第一選擇。這也是韓國曆史上的王朝,諸多建都首爾(漢城)的主要原因。然而,如果作為朝韓分治之下的韓國首都,首爾的位置就太顯偏僻了。不僅偏僻,而且很危險,一旦南北情況有變,後果不堪設想。

將首都由首爾遷到世宗,是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時期提出的設想。盧武鉉是韓國第一個平民總統,對統一南北的使命感和興趣不大,而是更看重現狀韓國的利益。所以,首爾的安全問題,成為了盧武鉉時期優先考慮的重大問題之一,遷都也提升了日程。

盧武鉉之後,韓國大權再次回到了傳統保守派手中,此後十年,遷都事情被擱置了下來。朴槿惠下臺以後,與盧武鉉屬於統一陣營的文在寅上臺,韓國遷都再一次被高調提出,併成為了文在寅任期中的主要大事之一。

世宗是位於韓國中部的一個小城市,以韓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世宗大王命名。世宗市各方面都與首爾有著天然之別,在韓國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然而,世宗最大的優勢就是居韓國中部,同時距離朝韓邊界較遠,安全保障更明顯。

當然,這是韓國遷都世宗的最直觀原因。其實世宗也並不是絕對安全,世宗到朝韓邊界的距離,僅僅只比首爾到邊界線遠100多公里而已。要知道,韓國無論怎樣只是一個小國,韓國的所有國土都在北方武力的覆蓋之下。韓國的首都只要還在韓國,其實遷到哪裡都避免不了北方的威脅。所以,韓國遷都,歸根到底還是對統一的絕望。

韓國遷都世宗,意味著韓國在實際行動中,已經放棄了統一南北的想法。至少,以韓國為主導統一南北的可能性將會降低。韓國遷都,主要想維持南北的現狀格局。

首爾位於韓國的西北部,靠近朝韓邊界。這個位置,作為統一的半島來看,是非常優越的,如果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首都,首爾是第一選擇。這也是韓國曆史上的王朝,諸多建都首爾(漢城)的主要原因。然而,如果作為朝韓分治之下的韓國首都,首爾的位置就太顯偏僻了。不僅偏僻,而且很危險,一旦南北情況有變,後果不堪設想。

將首都由首爾遷到世宗,是韓國前總統盧武鉉時期提出的設想。盧武鉉是韓國第一個平民總統,對統一南北的使命感和興趣不大,而是更看重現狀韓國的利益。所以,首爾的安全問題,成為了盧武鉉時期優先考慮的重大問題之一,遷都也提升了日程。

盧武鉉之後,韓國大權再次回到了傳統保守派手中,此後十年,遷都事情被擱置了下來。朴槿惠下臺以後,與盧武鉉屬於統一陣營的文在寅上臺,韓國遷都再一次被高調提出,併成為了文在寅任期中的主要大事之一。

世宗是位於韓國中部的一個小城市,以韓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世宗大王命名。世宗市各方面都與首爾有著天然之別,在韓國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然而,世宗最大的優勢就是居韓國中部,同時距離朝韓邊界較遠,安全保障更明顯。

當然,這是韓國遷都世宗的最直觀原因。其實世宗也並不是絕對安全,世宗到朝韓邊界的距離,僅僅只比首爾到邊界線遠100多公里而已。要知道,韓國無論怎樣只是一個小國,韓國的所有國土都在北方武力的覆蓋之下。韓國的首都只要還在韓國,其實遷到哪裡都避免不了北方的威脅。所以,韓國遷都,歸根到底還是對統一的絕望。

国际社区小喇叭
2019-08-21

首都首先是一國的政治中心,是一國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首都。但也有少數國家擁有多個首都,不同的首都肩負著不同的職能,如南非就有3個首都。

一般情況下一國的首都往往還是這個國家的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但也有一些國家的首都沒有設在該國經濟中心城市或最大城市,例如:美國的華盛頓。

一般情況下一旦確認了作為首都的城市不會隨意遷都,因為首都的意義重大,一旦遷都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決定。當然如果一國做出遷都的決定,肯定是從戰略上考慮遷都對於該國有著長遠的好處。但這仍不同於北漂族在一個地方因為房租上漲或工作出行等因素經常搬家,實際上人都有追求穩定的心裡,誰也不願搬來搬去。

更何況一個國家的首都呢?這要涉及到新首都的配套建設,大量的國家管理機關的人員安置,世間勞民傷財的事情。更何況一般情況下,不是從一個大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大城市,多是從原首都搬到一個小城市或新建一個城市作為新首都。總之,遷都都是一件國家大事往往要論證數年甚至更久。

我們熟知的國際上有遷都歷史的國家: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把首都從阿拉木圖搬遷到阿斯塔納(現名努爾蘇丹)等。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已經遷都的國家是什麼原因要遷都的,對於我們談韓國此次的遷都動議會有很大的幫助。


巴西遷都分析,首先上一張地圖輔助。

首都首先是一國的政治中心,是一國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首都。但也有少數國家擁有多個首都,不同的首都肩負著不同的職能,如南非就有3個首都。

一般情況下一國的首都往往還是這個國家的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但也有一些國家的首都沒有設在該國經濟中心城市或最大城市,例如:美國的華盛頓。

一般情況下一旦確認了作為首都的城市不會隨意遷都,因為首都的意義重大,一旦遷都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決定。當然如果一國做出遷都的決定,肯定是從戰略上考慮遷都對於該國有著長遠的好處。但這仍不同於北漂族在一個地方因為房租上漲或工作出行等因素經常搬家,實際上人都有追求穩定的心裡,誰也不願搬來搬去。

更何況一個國家的首都呢?這要涉及到新首都的配套建設,大量的國家管理機關的人員安置,世間勞民傷財的事情。更何況一般情況下,不是從一個大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大城市,多是從原首都搬到一個小城市或新建一個城市作為新首都。總之,遷都都是一件國家大事往往要論證數年甚至更久。

我們熟知的國際上有遷都歷史的國家: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把首都從阿拉木圖搬遷到阿斯塔納(現名努爾蘇丹)等。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已經遷都的國家是什麼原因要遷都的,對於我們談韓國此次的遷都動議會有很大的幫助。


巴西遷都分析,首先上一張地圖輔助。

巴西區域圖

巴西原首都里約熱內盧位於巴西的東南海岸,葡萄牙語意思為“一月的河”,因這座城市先後舉辦了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被世界所熟知。里約熱內盧巴西的第二大城市,歷史上曾經是巴西(1763年–1960年)及葡萄牙帝國首都(1808年–1821年)。

早在1930年代,巴西政府就開始遷都的問題了,到1955年新上任的總統庫柏契克還大力推行建設新首都。開始著手在巴西中部高原建設一座新的城市巴西利亞(意思為巴西的首都)。1960年巴西利亞城市建設完成後,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經過30年的論證和推動,巴西才實現首都的搬遷。

巴西擁有8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世界排名第五。到2018年統計,巴西人口2.12億,世界排名第五。每平方公里的人數只有25人,是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國家。

首都首先是一國的政治中心,是一國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首都。但也有少數國家擁有多個首都,不同的首都肩負著不同的職能,如南非就有3個首都。

一般情況下一國的首都往往還是這個國家的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但也有一些國家的首都沒有設在該國經濟中心城市或最大城市,例如:美國的華盛頓。

一般情況下一旦確認了作為首都的城市不會隨意遷都,因為首都的意義重大,一旦遷都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決定。當然如果一國做出遷都的決定,肯定是從戰略上考慮遷都對於該國有著長遠的好處。但這仍不同於北漂族在一個地方因為房租上漲或工作出行等因素經常搬家,實際上人都有追求穩定的心裡,誰也不願搬來搬去。

更何況一個國家的首都呢?這要涉及到新首都的配套建設,大量的國家管理機關的人員安置,世間勞民傷財的事情。更何況一般情況下,不是從一個大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大城市,多是從原首都搬到一個小城市或新建一個城市作為新首都。總之,遷都都是一件國家大事往往要論證數年甚至更久。

我們熟知的國際上有遷都歷史的國家: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把首都從阿拉木圖搬遷到阿斯塔納(現名努爾蘇丹)等。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已經遷都的國家是什麼原因要遷都的,對於我們談韓國此次的遷都動議會有很大的幫助。


巴西遷都分析,首先上一張地圖輔助。

巴西區域圖

巴西原首都里約熱內盧位於巴西的東南海岸,葡萄牙語意思為“一月的河”,因這座城市先後舉辦了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被世界所熟知。里約熱內盧巴西的第二大城市,歷史上曾經是巴西(1763年–1960年)及葡萄牙帝國首都(1808年–1821年)。

早在1930年代,巴西政府就開始遷都的問題了,到1955年新上任的總統庫柏契克還大力推行建設新首都。開始著手在巴西中部高原建設一座新的城市巴西利亞(意思為巴西的首都)。1960年巴西利亞城市建設完成後,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經過30年的論證和推動,巴西才實現首都的搬遷。

巴西擁有8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世界排名第五。到2018年統計,巴西人口2.12億,世界排名第五。每平方公里的人數只有25人,是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國家。

巴西人口分佈圖

從地到上可以看到,巴西的絕大部分人口分佈在巴西的大西洋沿岸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人煙稀少,巴西的人口分佈極其不平衡。 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在聖保羅(巴西第一大城市)和里約(巴西第二大城市)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因此,巴西的遷都首先是從發展全國經濟的角度考慮,通過首都的搬遷帶動巴西中部地區的發展,改變中部地區人口稀少的局面。通過首都搬遷吸引人口向中部地區流動。事實上,庫柏契克總統的遷都措施也起到了推動巴西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巴西利亞已經成為巴西第四大城市,南美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有效的改善了巴西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另外,巴西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人口由白人,黑白混血,黑人,印第安人,黃種人構成,種族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對於巴西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隱患。巴西遷都巴西利亞(巴西的首都之意),對於團結各種族人民具有象徵意義。確實巴西是世界上解決種族矛盾問題非常好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遷都分析,再上兩張哈薩克斯坦地圖。

首都首先是一國的政治中心,是一國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首都。但也有少數國家擁有多個首都,不同的首都肩負著不同的職能,如南非就有3個首都。

一般情況下一國的首都往往還是這個國家的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但也有一些國家的首都沒有設在該國經濟中心城市或最大城市,例如:美國的華盛頓。

一般情況下一旦確認了作為首都的城市不會隨意遷都,因為首都的意義重大,一旦遷都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決定。當然如果一國做出遷都的決定,肯定是從戰略上考慮遷都對於該國有著長遠的好處。但這仍不同於北漂族在一個地方因為房租上漲或工作出行等因素經常搬家,實際上人都有追求穩定的心裡,誰也不願搬來搬去。

更何況一個國家的首都呢?這要涉及到新首都的配套建設,大量的國家管理機關的人員安置,世間勞民傷財的事情。更何況一般情況下,不是從一個大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大城市,多是從原首都搬到一個小城市或新建一個城市作為新首都。總之,遷都都是一件國家大事往往要論證數年甚至更久。

我們熟知的國際上有遷都歷史的國家: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把首都從阿拉木圖搬遷到阿斯塔納(現名努爾蘇丹)等。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已經遷都的國家是什麼原因要遷都的,對於我們談韓國此次的遷都動議會有很大的幫助。


巴西遷都分析,首先上一張地圖輔助。

巴西區域圖

巴西原首都里約熱內盧位於巴西的東南海岸,葡萄牙語意思為“一月的河”,因這座城市先後舉辦了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被世界所熟知。里約熱內盧巴西的第二大城市,歷史上曾經是巴西(1763年–1960年)及葡萄牙帝國首都(1808年–1821年)。

早在1930年代,巴西政府就開始遷都的問題了,到1955年新上任的總統庫柏契克還大力推行建設新首都。開始著手在巴西中部高原建設一座新的城市巴西利亞(意思為巴西的首都)。1960年巴西利亞城市建設完成後,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經過30年的論證和推動,巴西才實現首都的搬遷。

巴西擁有8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世界排名第五。到2018年統計,巴西人口2.12億,世界排名第五。每平方公里的人數只有25人,是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國家。

巴西人口分佈圖

從地到上可以看到,巴西的絕大部分人口分佈在巴西的大西洋沿岸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人煙稀少,巴西的人口分佈極其不平衡。 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在聖保羅(巴西第一大城市)和里約(巴西第二大城市)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因此,巴西的遷都首先是從發展全國經濟的角度考慮,通過首都的搬遷帶動巴西中部地區的發展,改變中部地區人口稀少的局面。通過首都搬遷吸引人口向中部地區流動。事實上,庫柏契克總統的遷都措施也起到了推動巴西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巴西利亞已經成為巴西第四大城市,南美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有效的改善了巴西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另外,巴西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人口由白人,黑白混血,黑人,印第安人,黃種人構成,種族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對於巴西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隱患。巴西遷都巴西利亞(巴西的首都之意),對於團結各種族人民具有象徵意義。確實巴西是世界上解決種族矛盾問題非常好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遷都分析,再上兩張哈薩克斯坦地圖。

哈薩克斯坦地圖

首都首先是一國的政治中心,是一國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首都。但也有少數國家擁有多個首都,不同的首都肩負著不同的職能,如南非就有3個首都。

一般情況下一國的首都往往還是這個國家的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但也有一些國家的首都沒有設在該國經濟中心城市或最大城市,例如:美國的華盛頓。

一般情況下一旦確認了作為首都的城市不會隨意遷都,因為首都的意義重大,一旦遷都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決定。當然如果一國做出遷都的決定,肯定是從戰略上考慮遷都對於該國有著長遠的好處。但這仍不同於北漂族在一個地方因為房租上漲或工作出行等因素經常搬家,實際上人都有追求穩定的心裡,誰也不願搬來搬去。

更何況一個國家的首都呢?這要涉及到新首都的配套建設,大量的國家管理機關的人員安置,世間勞民傷財的事情。更何況一般情況下,不是從一個大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大城市,多是從原首都搬到一個小城市或新建一個城市作為新首都。總之,遷都都是一件國家大事往往要論證數年甚至更久。

我們熟知的國際上有遷都歷史的國家: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把首都從阿拉木圖搬遷到阿斯塔納(現名努爾蘇丹)等。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已經遷都的國家是什麼原因要遷都的,對於我們談韓國此次的遷都動議會有很大的幫助。


巴西遷都分析,首先上一張地圖輔助。

巴西區域圖

巴西原首都里約熱內盧位於巴西的東南海岸,葡萄牙語意思為“一月的河”,因這座城市先後舉辦了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被世界所熟知。里約熱內盧巴西的第二大城市,歷史上曾經是巴西(1763年–1960年)及葡萄牙帝國首都(1808年–1821年)。

早在1930年代,巴西政府就開始遷都的問題了,到1955年新上任的總統庫柏契克還大力推行建設新首都。開始著手在巴西中部高原建設一座新的城市巴西利亞(意思為巴西的首都)。1960年巴西利亞城市建設完成後,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經過30年的論證和推動,巴西才實現首都的搬遷。

巴西擁有8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世界排名第五。到2018年統計,巴西人口2.12億,世界排名第五。每平方公里的人數只有25人,是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國家。

巴西人口分佈圖

從地到上可以看到,巴西的絕大部分人口分佈在巴西的大西洋沿岸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人煙稀少,巴西的人口分佈極其不平衡。 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在聖保羅(巴西第一大城市)和里約(巴西第二大城市)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因此,巴西的遷都首先是從發展全國經濟的角度考慮,通過首都的搬遷帶動巴西中部地區的發展,改變中部地區人口稀少的局面。通過首都搬遷吸引人口向中部地區流動。事實上,庫柏契克總統的遷都措施也起到了推動巴西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巴西利亞已經成為巴西第四大城市,南美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有效的改善了巴西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另外,巴西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人口由白人,黑白混血,黑人,印第安人,黃種人構成,種族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對於巴西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隱患。巴西遷都巴西利亞(巴西的首都之意),對於團結各種族人民具有象徵意義。確實巴西是世界上解決種族矛盾問題非常好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遷都分析,再上兩張哈薩克斯坦地圖。

哈薩克斯坦地圖

哈薩克斯坦地形度

哈薩克斯坦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後一直把東南邊境的城市阿拉木圖作為國家首都,在1997年把首都搬遷到北部地區的阿斯塔納,現改名為努爾蘇丹已銘記現代哈薩克斯坦國父,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為哈國做出的貢獻。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城市,歷史悠久的重要城市,由於盛產蘋果,有蘋果城的美譽。

從地圖上看,阿拉木圖位於哈國東南邊疆地區,東鄰中國新疆、南鄰吉爾吉斯,屬於山地形。阿斯塔納位於哈薩克斯坦北部地區,更靠近俄羅斯邊境的城市。歷史上是因為前蘇聯建設第二大糧食基地的需要興起的城市,前蘇聯時期大量的俄羅斯移民來到阿斯塔納從事農墾工作。

對於哈薩克斯坦這個年輕的國家獨立之初,面臨著嚴重的國內問題。經濟狀況十分糟糕,國內社會動盪,分離主義思潮非常嚴重。解決國內的問題,是哈薩克斯坦刻不容緩的首要問題。

1994年哈薩克斯坦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往中北部的阿斯塔納,實際上在1997年就完成了首都搬遷。為什麼哈國如此迫不及待地完成首都搬遷呢?

一方面阿拉木圖位於哈薩克斯坦東南邊境線上,從戰略安全的角度看不太適合成為一個國家的首都,戰時會給中央政府的安全帶來隱患;另外,阿拉木圖地處山地區域,不能為國家未來首都城市發展提供過多的土地。阿拉木圖由於是哈國的第一大城市,城市病嚴重:交通擁堵,空氣汙染等問題嚴重。加之阿拉木圖位於地震帶上,存在著發生大地震的風險。

當然這是哈國官方對外官宣的遷都理由,但也不用建國3年就著急遷都呀。更深次的原因是當時哈國境內嚴重的分離主義狀況,讓遷都成為一種必要的穩定國內政治局面的手段。

哈國靠近俄羅斯邊境地區的人民感情上更親近俄羅斯,這一點與烏克蘭東部頓涅斯克的情況非常像。建國之初,北部地區的民眾要求迴歸俄羅斯的呼聲非常大,已嚴重影響到哈國的主權完整。由於阿拉木圖到阿斯塔納距離1300公里,中央政府對中北部的控制有些鞭長莫及。

所以,遷都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很好方案,通過遷都加強對中北部的控制,同時帶動中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穩定民心,又利用首都文化中心的功能培養中北部人民的哈薩克斯坦國家意識和國家認同感。

不得不說,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政治智慧和遠見,遷都一定程度上確實也解決了哈國分離主義的勢頭,穩定了哈國的局勢。反之,烏克蘭沒有解決這一問題,給今天的烏克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通過分析歷史上巴西和哈薩克斯坦兩個地區性大國的成功的遷都示例,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關於國家為什麼遷都的原因的規律和結論。

都是由原為本國大城市的首都搬遷到戰略位置重要的小城市或乾脆重建一座新城市(緬甸,巴基斯坦等國的遷都也都符合此規律),這樣作為新首都的城市更容易作為未來的城市規劃,有更大的城市發展面積,更符合本國對首都功能的定位需要。當然從作為原首都的大城市搬遷,都是因為原首都城市人口眾多,“城市病”:交通問題,社會汙染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發展空間面積不足等問題會對首都的功能定位和未來經濟發展產生隱患。

▲ 一般情況下,首都所在的城市和區域都是本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會產生經濟學上的虹吸現象,這就是所謂的“首都經濟圈”。對於一些國土面積大卻人口稀少的國家而言,會產生人口分佈不均衡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遷都對於平衡人口分佈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作用很明顯。所以,巴西的遷都和哈薩克斯坦的遷都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這個作用。

從政治角度遷都對於維護國內局勢安定,解決民族矛盾和種族問題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首都的位置遠離邊境或戰略要點,對於國家安全和中央政府的安全也有重要的意義。


可見一國首都的搬遷都是基於政治層面,經濟層面,國家安全層面做出的國家戰略選擇。


韓國遷都分析

首都首先是一國的政治中心,是一國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首都。但也有少數國家擁有多個首都,不同的首都肩負著不同的職能,如南非就有3個首都。

一般情況下一國的首都往往還是這個國家的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但也有一些國家的首都沒有設在該國經濟中心城市或最大城市,例如:美國的華盛頓。

一般情況下一旦確認了作為首都的城市不會隨意遷都,因為首都的意義重大,一旦遷都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決定。當然如果一國做出遷都的決定,肯定是從戰略上考慮遷都對於該國有著長遠的好處。但這仍不同於北漂族在一個地方因為房租上漲或工作出行等因素經常搬家,實際上人都有追求穩定的心裡,誰也不願搬來搬去。

更何況一個國家的首都呢?這要涉及到新首都的配套建設,大量的國家管理機關的人員安置,世間勞民傷財的事情。更何況一般情況下,不是從一個大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大城市,多是從原首都搬到一個小城市或新建一個城市作為新首都。總之,遷都都是一件國家大事往往要論證數年甚至更久。

我們熟知的國際上有遷都歷史的國家: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把首都從阿拉木圖搬遷到阿斯塔納(現名努爾蘇丹)等。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已經遷都的國家是什麼原因要遷都的,對於我們談韓國此次的遷都動議會有很大的幫助。


巴西遷都分析,首先上一張地圖輔助。

巴西區域圖

巴西原首都里約熱內盧位於巴西的東南海岸,葡萄牙語意思為“一月的河”,因這座城市先後舉辦了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被世界所熟知。里約熱內盧巴西的第二大城市,歷史上曾經是巴西(1763年–1960年)及葡萄牙帝國首都(1808年–1821年)。

早在1930年代,巴西政府就開始遷都的問題了,到1955年新上任的總統庫柏契克還大力推行建設新首都。開始著手在巴西中部高原建設一座新的城市巴西利亞(意思為巴西的首都)。1960年巴西利亞城市建設完成後,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經過30年的論證和推動,巴西才實現首都的搬遷。

巴西擁有8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世界排名第五。到2018年統計,巴西人口2.12億,世界排名第五。每平方公里的人數只有25人,是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國家。

巴西人口分佈圖

從地到上可以看到,巴西的絕大部分人口分佈在巴西的大西洋沿岸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人煙稀少,巴西的人口分佈極其不平衡。 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在聖保羅(巴西第一大城市)和里約(巴西第二大城市)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因此,巴西的遷都首先是從發展全國經濟的角度考慮,通過首都的搬遷帶動巴西中部地區的發展,改變中部地區人口稀少的局面。通過首都搬遷吸引人口向中部地區流動。事實上,庫柏契克總統的遷都措施也起到了推動巴西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巴西利亞已經成為巴西第四大城市,南美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有效的改善了巴西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另外,巴西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人口由白人,黑白混血,黑人,印第安人,黃種人構成,種族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對於巴西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隱患。巴西遷都巴西利亞(巴西的首都之意),對於團結各種族人民具有象徵意義。確實巴西是世界上解決種族矛盾問題非常好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遷都分析,再上兩張哈薩克斯坦地圖。

哈薩克斯坦地圖

哈薩克斯坦地形度

哈薩克斯坦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後一直把東南邊境的城市阿拉木圖作為國家首都,在1997年把首都搬遷到北部地區的阿斯塔納,現改名為努爾蘇丹已銘記現代哈薩克斯坦國父,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為哈國做出的貢獻。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城市,歷史悠久的重要城市,由於盛產蘋果,有蘋果城的美譽。

從地圖上看,阿拉木圖位於哈國東南邊疆地區,東鄰中國新疆、南鄰吉爾吉斯,屬於山地形。阿斯塔納位於哈薩克斯坦北部地區,更靠近俄羅斯邊境的城市。歷史上是因為前蘇聯建設第二大糧食基地的需要興起的城市,前蘇聯時期大量的俄羅斯移民來到阿斯塔納從事農墾工作。

對於哈薩克斯坦這個年輕的國家獨立之初,面臨著嚴重的國內問題。經濟狀況十分糟糕,國內社會動盪,分離主義思潮非常嚴重。解決國內的問題,是哈薩克斯坦刻不容緩的首要問題。

1994年哈薩克斯坦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往中北部的阿斯塔納,實際上在1997年就完成了首都搬遷。為什麼哈國如此迫不及待地完成首都搬遷呢?

一方面阿拉木圖位於哈薩克斯坦東南邊境線上,從戰略安全的角度看不太適合成為一個國家的首都,戰時會給中央政府的安全帶來隱患;另外,阿拉木圖地處山地區域,不能為國家未來首都城市發展提供過多的土地。阿拉木圖由於是哈國的第一大城市,城市病嚴重:交通擁堵,空氣汙染等問題嚴重。加之阿拉木圖位於地震帶上,存在著發生大地震的風險。

當然這是哈國官方對外官宣的遷都理由,但也不用建國3年就著急遷都呀。更深次的原因是當時哈國境內嚴重的分離主義狀況,讓遷都成為一種必要的穩定國內政治局面的手段。

哈國靠近俄羅斯邊境地區的人民感情上更親近俄羅斯,這一點與烏克蘭東部頓涅斯克的情況非常像。建國之初,北部地區的民眾要求迴歸俄羅斯的呼聲非常大,已嚴重影響到哈國的主權完整。由於阿拉木圖到阿斯塔納距離1300公里,中央政府對中北部的控制有些鞭長莫及。

所以,遷都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很好方案,通過遷都加強對中北部的控制,同時帶動中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穩定民心,又利用首都文化中心的功能培養中北部人民的哈薩克斯坦國家意識和國家認同感。

不得不說,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政治智慧和遠見,遷都一定程度上確實也解決了哈國分離主義的勢頭,穩定了哈國的局勢。反之,烏克蘭沒有解決這一問題,給今天的烏克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通過分析歷史上巴西和哈薩克斯坦兩個地區性大國的成功的遷都示例,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關於國家為什麼遷都的原因的規律和結論。

都是由原為本國大城市的首都搬遷到戰略位置重要的小城市或乾脆重建一座新城市(緬甸,巴基斯坦等國的遷都也都符合此規律),這樣作為新首都的城市更容易作為未來的城市規劃,有更大的城市發展面積,更符合本國對首都功能的定位需要。當然從作為原首都的大城市搬遷,都是因為原首都城市人口眾多,“城市病”:交通問題,社會汙染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發展空間面積不足等問題會對首都的功能定位和未來經濟發展產生隱患。

▲ 一般情況下,首都所在的城市和區域都是本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會產生經濟學上的虹吸現象,這就是所謂的“首都經濟圈”。對於一些國土面積大卻人口稀少的國家而言,會產生人口分佈不均衡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遷都對於平衡人口分佈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作用很明顯。所以,巴西的遷都和哈薩克斯坦的遷都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這個作用。

從政治角度遷都對於維護國內局勢安定,解決民族矛盾和種族問題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首都的位置遠離邊境或戰略要點,對於國家安全和中央政府的安全也有重要的意義。


可見一國首都的搬遷都是基於政治層面,經濟層面,國家安全層面做出的國家戰略選擇。


韓國遷都分析

韓國地圖

首都首先是一國的政治中心,是一國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首都。但也有少數國家擁有多個首都,不同的首都肩負著不同的職能,如南非就有3個首都。

一般情況下一國的首都往往還是這個國家的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但也有一些國家的首都沒有設在該國經濟中心城市或最大城市,例如:美國的華盛頓。

一般情況下一旦確認了作為首都的城市不會隨意遷都,因為首都的意義重大,一旦遷都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決定。當然如果一國做出遷都的決定,肯定是從戰略上考慮遷都對於該國有著長遠的好處。但這仍不同於北漂族在一個地方因為房租上漲或工作出行等因素經常搬家,實際上人都有追求穩定的心裡,誰也不願搬來搬去。

更何況一個國家的首都呢?這要涉及到新首都的配套建設,大量的國家管理機關的人員安置,世間勞民傷財的事情。更何況一般情況下,不是從一個大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大城市,多是從原首都搬到一個小城市或新建一個城市作為新首都。總之,遷都都是一件國家大事往往要論證數年甚至更久。

我們熟知的國際上有遷都歷史的國家: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把首都從阿拉木圖搬遷到阿斯塔納(現名努爾蘇丹)等。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已經遷都的國家是什麼原因要遷都的,對於我們談韓國此次的遷都動議會有很大的幫助。


巴西遷都分析,首先上一張地圖輔助。

巴西區域圖

巴西原首都里約熱內盧位於巴西的東南海岸,葡萄牙語意思為“一月的河”,因這座城市先後舉辦了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被世界所熟知。里約熱內盧巴西的第二大城市,歷史上曾經是巴西(1763年–1960年)及葡萄牙帝國首都(1808年–1821年)。

早在1930年代,巴西政府就開始遷都的問題了,到1955年新上任的總統庫柏契克還大力推行建設新首都。開始著手在巴西中部高原建設一座新的城市巴西利亞(意思為巴西的首都)。1960年巴西利亞城市建設完成後,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經過30年的論證和推動,巴西才實現首都的搬遷。

巴西擁有8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世界排名第五。到2018年統計,巴西人口2.12億,世界排名第五。每平方公里的人數只有25人,是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國家。

巴西人口分佈圖

從地到上可以看到,巴西的絕大部分人口分佈在巴西的大西洋沿岸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人煙稀少,巴西的人口分佈極其不平衡。 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在聖保羅(巴西第一大城市)和里約(巴西第二大城市)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因此,巴西的遷都首先是從發展全國經濟的角度考慮,通過首都的搬遷帶動巴西中部地區的發展,改變中部地區人口稀少的局面。通過首都搬遷吸引人口向中部地區流動。事實上,庫柏契克總統的遷都措施也起到了推動巴西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巴西利亞已經成為巴西第四大城市,南美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有效的改善了巴西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另外,巴西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人口由白人,黑白混血,黑人,印第安人,黃種人構成,種族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對於巴西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隱患。巴西遷都巴西利亞(巴西的首都之意),對於團結各種族人民具有象徵意義。確實巴西是世界上解決種族矛盾問題非常好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遷都分析,再上兩張哈薩克斯坦地圖。

哈薩克斯坦地圖

哈薩克斯坦地形度

哈薩克斯坦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後一直把東南邊境的城市阿拉木圖作為國家首都,在1997年把首都搬遷到北部地區的阿斯塔納,現改名為努爾蘇丹已銘記現代哈薩克斯坦國父,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為哈國做出的貢獻。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城市,歷史悠久的重要城市,由於盛產蘋果,有蘋果城的美譽。

從地圖上看,阿拉木圖位於哈國東南邊疆地區,東鄰中國新疆、南鄰吉爾吉斯,屬於山地形。阿斯塔納位於哈薩克斯坦北部地區,更靠近俄羅斯邊境的城市。歷史上是因為前蘇聯建設第二大糧食基地的需要興起的城市,前蘇聯時期大量的俄羅斯移民來到阿斯塔納從事農墾工作。

對於哈薩克斯坦這個年輕的國家獨立之初,面臨著嚴重的國內問題。經濟狀況十分糟糕,國內社會動盪,分離主義思潮非常嚴重。解決國內的問題,是哈薩克斯坦刻不容緩的首要問題。

1994年哈薩克斯坦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往中北部的阿斯塔納,實際上在1997年就完成了首都搬遷。為什麼哈國如此迫不及待地完成首都搬遷呢?

一方面阿拉木圖位於哈薩克斯坦東南邊境線上,從戰略安全的角度看不太適合成為一個國家的首都,戰時會給中央政府的安全帶來隱患;另外,阿拉木圖地處山地區域,不能為國家未來首都城市發展提供過多的土地。阿拉木圖由於是哈國的第一大城市,城市病嚴重:交通擁堵,空氣汙染等問題嚴重。加之阿拉木圖位於地震帶上,存在著發生大地震的風險。

當然這是哈國官方對外官宣的遷都理由,但也不用建國3年就著急遷都呀。更深次的原因是當時哈國境內嚴重的分離主義狀況,讓遷都成為一種必要的穩定國內政治局面的手段。

哈國靠近俄羅斯邊境地區的人民感情上更親近俄羅斯,這一點與烏克蘭東部頓涅斯克的情況非常像。建國之初,北部地區的民眾要求迴歸俄羅斯的呼聲非常大,已嚴重影響到哈國的主權完整。由於阿拉木圖到阿斯塔納距離1300公里,中央政府對中北部的控制有些鞭長莫及。

所以,遷都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很好方案,通過遷都加強對中北部的控制,同時帶動中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穩定民心,又利用首都文化中心的功能培養中北部人民的哈薩克斯坦國家意識和國家認同感。

不得不說,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政治智慧和遠見,遷都一定程度上確實也解決了哈國分離主義的勢頭,穩定了哈國的局勢。反之,烏克蘭沒有解決這一問題,給今天的烏克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通過分析歷史上巴西和哈薩克斯坦兩個地區性大國的成功的遷都示例,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關於國家為什麼遷都的原因的規律和結論。

都是由原為本國大城市的首都搬遷到戰略位置重要的小城市或乾脆重建一座新城市(緬甸,巴基斯坦等國的遷都也都符合此規律),這樣作為新首都的城市更容易作為未來的城市規劃,有更大的城市發展面積,更符合本國對首都功能的定位需要。當然從作為原首都的大城市搬遷,都是因為原首都城市人口眾多,“城市病”:交通問題,社會汙染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發展空間面積不足等問題會對首都的功能定位和未來經濟發展產生隱患。

▲ 一般情況下,首都所在的城市和區域都是本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會產生經濟學上的虹吸現象,這就是所謂的“首都經濟圈”。對於一些國土面積大卻人口稀少的國家而言,會產生人口分佈不均衡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遷都對於平衡人口分佈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作用很明顯。所以,巴西的遷都和哈薩克斯坦的遷都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這個作用。

從政治角度遷都對於維護國內局勢安定,解決民族矛盾和種族問題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首都的位置遠離邊境或戰略要點,對於國家安全和中央政府的安全也有重要的意義。


可見一國首都的搬遷都是基於政治層面,經濟層面,國家安全層面做出的國家戰略選擇。


韓國遷都分析

韓國地圖

韓國新首都世宗市位置標註

此次韓國把首都從首爾(原名漢城,韓國為去漢化改名為首爾)搬遷到新首都世宗市其實是韓國多年來最存在的夙願。韓國的遷都也符合從原為本國大城市的首都搬遷到戰略位置重要的小城市或乾脆重建一座新城市的規律。世宗市於2007年開工建城,2012年7月1日正式啟用為韓國行政首都,36個政府機構陸續遷往世宗,總統府等最高權力機構未搬遷,只能說部分開始遷都。

一國首都的搬遷都是基於政治層面,經濟層面,國家安全層面做出的國家戰略選擇。那韓國的遷都是基於什麼原因呢?

▲政治角度看韓國單一民族國家,國民的國家認同感非常強,甚至韓國國民的國家意識和自豪感是世界著名的,無論是98年金融風暴中捐出黃金幫國家度過難關還是最近韓日貿易戰中抵制日貨的強大氣勢,都是團結一心的,有時自豪的有些夜郎自大,根本不顧及歷史常識,什麼端午節是韓國的,孫中山是韓國的。在中國民眾中得了個“韓國棒子”的雅號。不用通過遷都來穩定國內局勢。

▲經濟角度通過遷都來帶動當地的經濟,並改變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局面,會一定程度上有這個角度的考慮。遷都是盧武鉉在2002年競選總統期間提出的構想,建議在韓國首都首爾以南大約150公里處新建行政首都,以減輕首都首爾的發展壓力,並改變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局面。

但韓國本身國土面積小,世宗市到首爾只有150的距離,本身經濟也不差。所以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不是遷都的主要原因。

導致韓國遷都的最重要原因是首爾的位置太靠近朝鮮和韓國的邊境38線了,由於陰晴不定的朝鮮半島局勢。首爾是世界上少有的在敵國活力覆蓋範圍的首都城市,首都的安全尤其中央政府的安全,始終是高懸在韓國頭上的一把利劍。

那為什麼要選擇世宗作為新首都呢?

從地圖上看世宗市位於韓國中部腹地,距離韓國主要城市的距離幾乎等距,對於韓國各地的經濟輻射作用,可帶動韓國各地的發展,並改變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局面有一定的意義。

首都首先是一國的政治中心,是一國中央政府的所在地,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首都。但也有少數國家擁有多個首都,不同的首都肩負著不同的職能,如南非就有3個首都。

一般情況下一國的首都往往還是這個國家的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但也有一些國家的首都沒有設在該國經濟中心城市或最大城市,例如:美國的華盛頓。

一般情況下一旦確認了作為首都的城市不會隨意遷都,因為首都的意義重大,一旦遷都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大決定。當然如果一國做出遷都的決定,肯定是從戰略上考慮遷都對於該國有著長遠的好處。但這仍不同於北漂族在一個地方因為房租上漲或工作出行等因素經常搬家,實際上人都有追求穩定的心裡,誰也不願搬來搬去。

更何況一個國家的首都呢?這要涉及到新首都的配套建設,大量的國家管理機關的人員安置,世間勞民傷財的事情。更何況一般情況下,不是從一個大城市搬到另外一個大城市,多是從原首都搬到一個小城市或新建一個城市作為新首都。總之,遷都都是一件國家大事往往要論證數年甚至更久。

我們熟知的國際上有遷都歷史的國家: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把首都從阿拉木圖搬遷到阿斯塔納(現名努爾蘇丹)等。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這些已經遷都的國家是什麼原因要遷都的,對於我們談韓國此次的遷都動議會有很大的幫助。


巴西遷都分析,首先上一張地圖輔助。

巴西區域圖

巴西原首都里約熱內盧位於巴西的東南海岸,葡萄牙語意思為“一月的河”,因這座城市先後舉辦了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和2016年夏季奧運會被世界所熟知。里約熱內盧巴西的第二大城市,歷史上曾經是巴西(1763年–1960年)及葡萄牙帝國首都(1808年–1821年)。

早在1930年代,巴西政府就開始遷都的問題了,到1955年新上任的總統庫柏契克還大力推行建設新首都。開始著手在巴西中部高原建設一座新的城市巴西利亞(意思為巴西的首都)。1960年巴西利亞城市建設完成後,巴西把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遷到巴西利亞。經過30年的論證和推動,巴西才實現首都的搬遷。

巴西擁有85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世界排名第五。到2018年統計,巴西人口2.12億,世界排名第五。每平方公里的人數只有25人,是典型的地廣人稀的國家。

巴西人口分佈圖

從地到上可以看到,巴西的絕大部分人口分佈在巴西的大西洋沿岸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人煙稀少,巴西的人口分佈極其不平衡。 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在聖保羅(巴西第一大城市)和里約(巴西第二大城市)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因此,巴西的遷都首先是從發展全國經濟的角度考慮,通過首都的搬遷帶動巴西中部地區的發展,改變中部地區人口稀少的局面。通過首都搬遷吸引人口向中部地區流動。事實上,庫柏契克總統的遷都措施也起到了推動巴西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巴西利亞已經成為巴西第四大城市,南美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有效的改善了巴西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另外,巴西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人口由白人,黑白混血,黑人,印第安人,黃種人構成,種族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對於巴西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隱患。巴西遷都巴西利亞(巴西的首都之意),對於團結各種族人民具有象徵意義。確實巴西是世界上解決種族矛盾問題非常好的國家。


哈薩克斯坦遷都分析,再上兩張哈薩克斯坦地圖。

哈薩克斯坦地圖

哈薩克斯坦地形度

哈薩克斯坦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獨立後一直把東南邊境的城市阿拉木圖作為國家首都,在1997年把首都搬遷到北部地區的阿斯塔納,現改名為努爾蘇丹已銘記現代哈薩克斯坦國父,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為哈國做出的貢獻。

阿拉木圖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城市,歷史悠久的重要城市,由於盛產蘋果,有蘋果城的美譽。

從地圖上看,阿拉木圖位於哈國東南邊疆地區,東鄰中國新疆、南鄰吉爾吉斯,屬於山地形。阿斯塔納位於哈薩克斯坦北部地區,更靠近俄羅斯邊境的城市。歷史上是因為前蘇聯建設第二大糧食基地的需要興起的城市,前蘇聯時期大量的俄羅斯移民來到阿斯塔納從事農墾工作。

對於哈薩克斯坦這個年輕的國家獨立之初,面臨著嚴重的國內問題。經濟狀況十分糟糕,國內社會動盪,分離主義思潮非常嚴重。解決國內的問題,是哈薩克斯坦刻不容緩的首要問題。

1994年哈薩克斯坦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往中北部的阿斯塔納,實際上在1997年就完成了首都搬遷。為什麼哈國如此迫不及待地完成首都搬遷呢?

一方面阿拉木圖位於哈薩克斯坦東南邊境線上,從戰略安全的角度看不太適合成為一個國家的首都,戰時會給中央政府的安全帶來隱患;另外,阿拉木圖地處山地區域,不能為國家未來首都城市發展提供過多的土地。阿拉木圖由於是哈國的第一大城市,城市病嚴重:交通擁堵,空氣汙染等問題嚴重。加之阿拉木圖位於地震帶上,存在著發生大地震的風險。

當然這是哈國官方對外官宣的遷都理由,但也不用建國3年就著急遷都呀。更深次的原因是當時哈國境內嚴重的分離主義狀況,讓遷都成為一種必要的穩定國內政治局面的手段。

哈國靠近俄羅斯邊境地區的人民感情上更親近俄羅斯,這一點與烏克蘭東部頓涅斯克的情況非常像。建國之初,北部地區的民眾要求迴歸俄羅斯的呼聲非常大,已嚴重影響到哈國的主權完整。由於阿拉木圖到阿斯塔納距離1300公里,中央政府對中北部的控制有些鞭長莫及。

所以,遷都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很好方案,通過遷都加強對中北部的控制,同時帶動中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穩定民心,又利用首都文化中心的功能培養中北部人民的哈薩克斯坦國家意識和國家認同感。

不得不說,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的政治智慧和遠見,遷都一定程度上確實也解決了哈國分離主義的勢頭,穩定了哈國的局勢。反之,烏克蘭沒有解決這一問題,給今天的烏克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通過分析歷史上巴西和哈薩克斯坦兩個地區性大國的成功的遷都示例,我們可以得出一些關於國家為什麼遷都的原因的規律和結論。

都是由原為本國大城市的首都搬遷到戰略位置重要的小城市或乾脆重建一座新城市(緬甸,巴基斯坦等國的遷都也都符合此規律),這樣作為新首都的城市更容易作為未來的城市規劃,有更大的城市發展面積,更符合本國對首都功能的定位需要。當然從作為原首都的大城市搬遷,都是因為原首都城市人口眾多,“城市病”:交通問題,社會汙染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發展空間面積不足等問題會對首都的功能定位和未來經濟發展產生隱患。

▲ 一般情況下,首都所在的城市和區域都是本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會產生經濟學上的虹吸現象,這就是所謂的“首都經濟圈”。對於一些國土面積大卻人口稀少的國家而言,會產生人口分佈不均衡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遷都對於平衡人口分佈和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作用很明顯。所以,巴西的遷都和哈薩克斯坦的遷都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這個作用。

從政治角度遷都對於維護國內局勢安定,解決民族矛盾和種族問題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首都的位置遠離邊境或戰略要點,對於國家安全和中央政府的安全也有重要的意義。


可見一國首都的搬遷都是基於政治層面,經濟層面,國家安全層面做出的國家戰略選擇。


韓國遷都分析

韓國地圖

韓國新首都世宗市位置標註

此次韓國把首都從首爾(原名漢城,韓國為去漢化改名為首爾)搬遷到新首都世宗市其實是韓國多年來最存在的夙願。韓國的遷都也符合從原為本國大城市的首都搬遷到戰略位置重要的小城市或乾脆重建一座新城市的規律。世宗市於2007年開工建城,2012年7月1日正式啟用為韓國行政首都,36個政府機構陸續遷往世宗,總統府等最高權力機構未搬遷,只能說部分開始遷都。

一國首都的搬遷都是基於政治層面,經濟層面,國家安全層面做出的國家戰略選擇。那韓國的遷都是基於什麼原因呢?

▲政治角度看韓國單一民族國家,國民的國家認同感非常強,甚至韓國國民的國家意識和自豪感是世界著名的,無論是98年金融風暴中捐出黃金幫國家度過難關還是最近韓日貿易戰中抵制日貨的強大氣勢,都是團結一心的,有時自豪的有些夜郎自大,根本不顧及歷史常識,什麼端午節是韓國的,孫中山是韓國的。在中國民眾中得了個“韓國棒子”的雅號。不用通過遷都來穩定國內局勢。

▲經濟角度通過遷都來帶動當地的經濟,並改變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局面,會一定程度上有這個角度的考慮。遷都是盧武鉉在2002年競選總統期間提出的構想,建議在韓國首都首爾以南大約150公里處新建行政首都,以減輕首都首爾的發展壓力,並改變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局面。

但韓國本身國土面積小,世宗市到首爾只有150的距離,本身經濟也不差。所以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不是遷都的主要原因。

導致韓國遷都的最重要原因是首爾的位置太靠近朝鮮和韓國的邊境38線了,由於陰晴不定的朝鮮半島局勢。首爾是世界上少有的在敵國活力覆蓋範圍的首都城市,首都的安全尤其中央政府的安全,始終是高懸在韓國頭上的一把利劍。

那為什麼要選擇世宗作為新首都呢?

從地圖上看世宗市位於韓國中部腹地,距離韓國主要城市的距離幾乎等距,對於韓國各地的經濟輻射作用,可帶動韓國各地的發展,並改變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局面有一定的意義。

韓國世宗大王像

另外,戰時進可攻退可守,確保首都功能的安全。所以,用韓國民眾崇敬的李氏朝鮮世宗李裪(又名世宗大王 韓國的金剛級驅逐艦也被命名為世宗大王)來命名,也進一步增強了韓國公民的民族自豪感,並且減小了搬遷阻力。

韓國政府可謂用心良苦。但完成徹底遷都在韓國國內也阻力重重,任重到遠呀。

江淮圣手
2019-08-20

韓國在首都命名和搬遷上煞費苦心,多年前其首都一直名叫漢城,後來覺得不妥,就改名首爾,如今不僅首都名稱要重起,原來的首都還要南遷。未來韓國的新首都名字叫世宗,地點在忠清南道燕岐郡與公州市兩地交界處,距離首爾約160公里。

韓國在首都命名和搬遷上煞費苦心,多年前其首都一直名叫漢城,後來覺得不妥,就改名首爾,如今不僅首都名稱要重起,原來的首都還要南遷。未來韓國的新首都名字叫世宗,地點在忠清南道燕岐郡與公州市兩地交界處,距離首爾約160公里。

那麼,韓國為何要將首都從首爾遷至小城市世宗呢?

首先,有利於減緩首爾各方面壓力。首爾是一個有上千年曆史的古城,其建城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8年。1394年,漢城作為半島王國都城被確定下來,經過60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是一個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都市,集中了全國1/5 以上的人口,交通擁堵,基礎設施負荷太重,難以承受未來的發展。所以搬遷勢在必然。

韓國在首都命名和搬遷上煞費苦心,多年前其首都一直名叫漢城,後來覺得不妥,就改名首爾,如今不僅首都名稱要重起,原來的首都還要南遷。未來韓國的新首都名字叫世宗,地點在忠清南道燕岐郡與公州市兩地交界處,距離首爾約160公里。

那麼,韓國為何要將首都從首爾遷至小城市世宗呢?

首先,有利於減緩首爾各方面壓力。首爾是一個有上千年曆史的古城,其建城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8年。1394年,漢城作為半島王國都城被確定下來,經過60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是一個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都市,集中了全國1/5 以上的人口,交通擁堵,基礎設施負荷太重,難以承受未來的發展。所以搬遷勢在必然。

其次,有利於減少國家國防安全威脅。首爾地處三八線不遠處,緊鄰半島北方國家,這給韓國的國防安全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縱觀世界上很多國家,很少將首都建在邊境或沿海一帶,就是出於安全考量。諸如美國將原首都從紐約搬至華盛頓、巴西將首都從沿海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將阿拉木圖搬遷到該國中北部阿斯塔納(現名努爾蘇丹),就是從安全角度加以謀劃。

韓國在首都命名和搬遷上煞費苦心,多年前其首都一直名叫漢城,後來覺得不妥,就改名首爾,如今不僅首都名稱要重起,原來的首都還要南遷。未來韓國的新首都名字叫世宗,地點在忠清南道燕岐郡與公州市兩地交界處,距離首爾約160公里。

那麼,韓國為何要將首都從首爾遷至小城市世宗呢?

首先,有利於減緩首爾各方面壓力。首爾是一個有上千年曆史的古城,其建城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8年。1394年,漢城作為半島王國都城被確定下來,經過60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是一個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都市,集中了全國1/5 以上的人口,交通擁堵,基礎設施負荷太重,難以承受未來的發展。所以搬遷勢在必然。

其次,有利於減少國家國防安全威脅。首爾地處三八線不遠處,緊鄰半島北方國家,這給韓國的國防安全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縱觀世界上很多國家,很少將首都建在邊境或沿海一帶,就是出於安全考量。諸如美國將原首都從紐約搬至華盛頓、巴西將首都從沿海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巴西利亞、哈薩克斯坦將阿拉木圖搬遷到該國中北部阿斯塔納(現名努爾蘇丹),就是從安全角度加以謀劃。

再次,有利於提升民族形象。韓國的民粹主義傾向比較嚴重,早期的都城名稱漢城就因為帶有漢化色彩而被換成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稱謂首爾,而今又改名世宗,更具民族意味。歷史上,世宗曾為半島王國的繁榮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一直被譽為世宗大王,知名度很高,而今將未來的都城定名為世宗,就是要擴大韓國曆史影響力,並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