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10 個回答
墨旺
2019-04-10

很高興回答你問題

這裡我理解你讀書的意思是說學習。

事實證明,吃老本是不可行的,更何況年幼的孩子。拋開智商影響,那麼能拉開差距的只有努力的汗水和學習方法。

讀書不會讀,是不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就拿我跟我妹妹的一個成長來做一個對比。我小時候是一個很聰明但看起來又不愛說話的孩子,我妹妹就是一個活潑可愛,但不是很聰明的孩子。為啥這麼說(那是因為我比我妹妹接受學習技能的能力強,記得住,記得牢,理解強)。我小時候,我媽媽常跟我說一句話就是不要驕傲,所以我拿了學校一等獎後,也是這麼一句話,上了初中後,我終於學會了厭學。當時想法單純,不是要我不驕傲嗎,也沒有得到啥鼓勵,我就開始厭學了,不學習了。回來後,放下書包就去玩了,一個人在外玩溝裡的小魚。開始靠著自己的聰明,拿到好的成績,我媽也就沒有在意我,後來學習習慣和方法改變了,我成績一落千丈,我媽想改變我,老是跟我說你是幫我學的嗎?如果我能聽進去,我就不是孩子了。直到初二,我成績都是班上中等,能中等完全是上課無聊,聽了下課。那個時候學校流行打紙板,打紙板賣錢,買了好多零食吃(一毛錢一根豆腐皮那種)。我妹妹哎,從小就被她媽媽栽培著,之所以說栽培,那是因為,每次放學回家,她媽媽都會跟她一起學習,督促她學習,。這也是我小時候為啥是一個人玩。後來我妹妹小學三年級被她媽媽送到了縣城上學,成績也是通過勤勤懇懇提高了很多。每次過年回家都是吃完飯就要做一會作業。包括現在也是的。我初三被送到她家學習了一年,在那一年裡,我的成績從中等提高到了前三,後來也順利的考進了縣一中。但好景不長,高中拿了化學單科王,找我爸媽要好處,結果被拒絕了,當時想不通,就不在學習了。成績一落千丈,我媽又想把我送我妹家,但效果就不好了。我可是長大了!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這裡我就想說一個會學習的孩子不是天生的,那是爸媽引導的。至於怎麼引導,那就是生活的點滴。不要給孩子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做得到的承諾。請在孩子年少無知的時候給他一把能打開知識庫的鑰匙。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寒石冷月
2019-04-11

首先,會讀書的人是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自我突破,不然就變成了死學。

在我上小學五年級時,接受有關於怎樣讀書的第一次深刻教育,是來自村裡唯一一位大學生。這位兄長假期回到村裡,我出於好奇和仰慕,經常去他的家裡玩耍。看到他書架上有那麼多的書,我有時就靜靜地拿出一本去讀,待兄長學累了,便帶著我去野地裡散步。

我問這位兄長:“林大哥,你是怎麼考上大學的?考大學很難嗎?”

林大哥說:“小弟,對於會讀書的人來說,考大學一點都不難。但是對於不會讀書的人來說,那比登天還難。”

這話聽的我很困惑,便又問:“那怎樣才算是會讀書呢?”

林大哥用手敲敲我的腦殼說:“要動腦筋啊,千萬別死學。”

我又問:“那怎樣才不會死學呢?”

林大哥說:“你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每一門學科都講究學習方法,你得先把學習方法掌握了,然後才能把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拓展開。

這些話對我來說,簡直太深奧了,於是便不停地追問。而林大哥對於我的好學勁頭,連連誇讚,就對我講,回家帶上你的假期作業,我來給你輔導幾天,你就能理解了。

也就是從那時起,我終於明白,讀書原來是讀和思考的腦力勞動。也就是那時,我喜歡上了閱讀,林大哥家的書,我看了一本又一本。也就是這樣,沿著學霸走過的路,我踩著他的腳印一步一步前行。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其次,會讀書的人是把書越讀越薄,不會讀書的人,書永遠都是那麼厚。

關於不死讀書,我第二個啟蒙老師,是我的表哥。在我上初中時,有一次他回村裡看望我父母,我便纏上他又問起怎樣才能把學習搞好的話題。

我問表哥:“為什麼我總是背東西時那麼費勁呢?”

我問我:“你是否有觀察過自己背記的特點?”

我說:“真沒有留意過,反正就是邊理解邊背唄。”

他說:“這不好,是笨法子。你要學會先通讀,再提煉要點,把最重要的東西找到,其他不重要的內容完全理解就好了。”

按著表哥的說法,我嘗試去找重點,從語文到英語,再到史地生。結果發現記憶效果確實明顯好多了,這便是我對不死讀書的又一次深刻感悟。

表哥對我講:“會讀書的人,是把書越讀越薄,你把重點提煉出來,就像把提綱記在大腦裡一樣,而那些你深刻理解的內容,就如填充物一樣,填充在你的提綱之中,不就變簡單了?

想想也是,這樣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老師沒有教過。如果沒有我帶著好奇心去請教,恐怕自己還真悟不出來。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再次,會讀書的人擅長髮現規律與特點,而把零散的知識點串成知識鏈。

如果說林大哥和我的表哥,是引導我怎樣初步建立學習思維,並把我帶入學習的殿堂的老師,後來我在自學中發現學習規律是重要的事,則讓我在學業上突飛猛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實就是向別人學習經驗與方法,但是拿來主義絕對不是唯一的辦法,只有自己在用別人方法的同時,發現並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在這裡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不斷去觀察與發現,不斷在發現後去總結規律。

不管是文科也好,還是理科也罷,都不過是圍繞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進行學習活動。將抽象的知識變為可視化的脈絡圖,如現在比較流行的思維導圖這種工具,還真是不錯的東東,它是圍繞一箇中心的主題或知識點開始,向四周放射性擴展和記錄所有的與中心主題或知識點,及其相關的內容的關鍵詞,以及圖片圖表等。

還有一種學習工具叫知識樹,如要對一本書作知識樹,可以根據書的目錄進行製作,然後再把相關的知識添加進去。學會巧用這些工具,就很容易把一本書,或某章節知識串成知識鏈,一目瞭然,形成鮮明的脈絡,這對視覺記憶非常有幫助。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總之,讀書,不能像和尚唸經一樣。每天叨叨叨,卻全然不去領悟。會讀書的人,恰是不斷培養自己的領悟能力。現在有一種新提法,叫“悟商”,即人的領悟能力商數。如果家長或老師們都能夠引導孩子往悟商方面多做一些培養,那對於孩子們來說,學習能力會有質的提升。

爱的学堂棒棒棒
2019-04-17

以前是學生的時候,沒有覺得這個問題是有多麼的重要,但是,後來成為了一個老師之後。發現,一個孩子會讀書,比大腦聰明要厲害一百倍呢!這裡的讀書,我認為不僅僅應該從學習功課上面來講,更應該從廣義的讀書上面來探討。就我自身而言,我承認自己沒有一個聰敏伶俐的大腦,但是,我卻是一個從小都非常會讀書的人。

可能是受到家庭的薰陶,我在讀書的時候,總是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方法,並且讀起來,特別的輕鬆,一點都不認為是負擔。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引起共鳴。讀不同的書,我會有不一樣的方法。

第一,我在讀小說這類說的時候總是把自己帶進文章裡面,我覺得自己就是書中的主人公,自己行走在想像之中,非常的愉悅,感覺,書中的內容就是自己的人生。

第二,我在讀散文和詩歌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然後淺吟低唱。非常的有趣,絲毫不覺得枯燥和無聊。

第三,我在讀一些歷史和邏輯性非常強的書籍時,總是會用時間軸和知識框架的方式,把人物和事件填充進去。慢慢的就成了一個特別大的知識蜘蛛網。

第四,我在看一些數學和理工類的參考書時,會使勁的把例題吃透。再配合書上的知識點,總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了,要想能夠輕鬆愉悅的看書,必須把它們當成朋友。而且孩子的讀書習慣,一定要從小就開始培養。

如果大家贊同我的觀點,別忘了評論點贊呦!

升学与考试
2019-04-17

謝邀。

題主說的讀書應該說的就是學習成績,卻是在學習中會學習的人學得非常輕鬆,不會學習的人學得非常累。

在每一個班裡,總會發覺有這麼幾個學生,他們每次起的比別人早,睡得比別人晚,吃飯時間比別人短,學習比別人刻苦,但是成績往往不理想。

借用一個時髦的說法,這類學生通常被稱為“學弱”或者“學酥”。

大部分學渣與學霸之間差別的是“學習方法+努力程度”,而學弱與學霸之間差的是一個合適的學習方法。

在正確的道路上,即便是一個走得再慢的人,離目標也會越來越近,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努力,離目標只會越來越遠。在學習上如果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是一門心思的低頭“拉車”,在學習中也不會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雖然不同類型的學生的學習狀況會有所差異,沒有一套“放置四海皆准”的學習方法,但是有些學習技巧確實值得所有的學生借鑑。

要主動學習,不要被動學習。

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曾經做過一項研究,測量了不同類型的學習者在學習兩週之後,學習內容的留存率,發覺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聽課、閱讀、視聽等這樣的學習方式是最常見的被動學習,被動學習著兩週之後的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最高才能達到30%,也就是說有接近70%的內容,兩週之後基本就忘記了。而主動學習,即便是採用簡單的討論,也要比被動學習效果好很多,採用討論的學習方式,兩週之後學習內容的留存率可以達到50%。

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的學習效果,之所以會產生這樣顯著的差異,是因為一個是帶著目的性學習,另外一個是漫無目的的去學習。

有目的的學習就相當於在知識的海洋中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座標,明確了自己要前進的方向,那麼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太容易受到無關信息的干擾,而被動學習的恰恰相反,學習者很容易陷入到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出現“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情況。

主動學習用一個通俗的詞來說就是“我要學”,而被動學習則是“要我學”。要想讓自己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最為簡單的辦法,就是培養自己在學習中的問題意識

這些問題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也可以是習題中的問題。比如說你家裡的電磁爐壞了,你想幫父母把電磁爐修好,這時候就是一個最佳的學習機會,電磁爐背後涉及到很多物理學的知識,還有一些化學的知識,如果這背後的知識自己不太明白,那麼就可以去查找教材、教輔讀物,或者是圖書資料,當自己感覺弄懂了之後,順便把這些知識點涉及的考試題目做一遍。(現在有的學校採用項目制教學背後就是這個原理)

除了在生活中尋找問題之外,還有一種更魔性的做法,在學習任何新知識之前先從做習題開始。我們大部分教材的編排方式是先講知識點,然後是課後、習題再有測驗和考試,所以很多學生的學習順序就是嚴格按照教材的順序,而真實的情況是問題一定先於知識出現,課本上的某一個知識點一定是為了解決某一個(類)理論和現實問題而出現的,而這些問題往往是命題人設題的角度和主要的思路。

在學習中不要期望“一嘴吃個胖”

記憶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能力,雖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過目不忘的記憶本領,但是現實的情況是隻要有記憶就會有遺忘,唯一能做的就是減緩遺忘的速度。

在人的大腦中,控制記憶的部分被稱為“海馬體”,記憶的持久性主要由其決定。海馬體猶如一位裁決信息是否具有價值的法官,或是提示“這則重要信息需要保存下來”,或是“這條信息完全沒有留下的必要”。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要想讓大腦的海馬體覺得這條信息非常重要,一般有兩種方法,方法一是增加信息刺激的強度,方法二是增加信息刺激的頻率。

而要想增加信息刺激的強度,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減少外界的干擾,外界的干擾越多,那麼真正想要記住的內容,對大腦刺激的強度就越低。

在具體的操作中可以採用番茄時鐘或者是冥想等方法來訓練自己的專注力。

方法二,增加信息刺激的頻率。

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曾經提出過一個非常著名的記憶遺忘曲線。記憶是有遺忘規律的,可以利用這些記憶規律,對於學過的內容各一段時間進行復習,一般可以按照1、2、7、15 、30 、60天,這樣的時間間隔去進行復習。

除了可以按照以往的規律進行復習之外,還可以去穿插學習,比如說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穿插一部分物理學的知識,或者是在學習物理學的過程中穿插一部分化學的知識,這樣的來回交叉學習要比單一的學習某一個科目效果會更好。

尋求新舊知識的聯繫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人的記憶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及短期記憶,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工作記憶。工作記憶保持的時間比較短,有點像電腦的緩存。要想長久的能夠記住一個信息,這些信息必須要儲存在長期記憶當中。

當學習一個新的知識或者接觸到一個新的信息時,這些信息在你的頭腦之中是以上圖左側的形式存在的,經過了反覆的學習消化吸收之後,這些信息之間會建立起聯繫,大腦的海馬體會認為這些信息比較重要,必須要保存下來的時候,這些知識信息就會儲存在長期記憶裡。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就必須要利用大腦的這一記憶功能,把雜亂無章的信息編排成有意義的信息,最為常見的一個辦法就是尋找新舊知識的聯繫。

現在比較常用的搭建新舊知識聯繫的工具就是思維導圖、知識樹,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利用這兩個工具。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搬书回巢
2019-04-25

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累,會讀書的孩子輕鬆,其實講的就是一個學習效率的問題。

同樣一段200字的文字,有的孩子讀上兩、三遍就背過了,10分鐘不到解決問題。而有的孩子吭哧吭哧,半個小時還背不順。後者能不感覺辛苦嗎?

學習效率高的孩子,白天上課老師講的都能理解吸收,放學回家作業基本都會,很快就做完了,還能騰出時間玩會兒,發展發展業餘愛好。

學習效率慢的孩子,上課沒弄明白,作業不會做得需要講解,或者做得很慢,佔用了大量的課後時間,寫完作業就到上床睡覺的時間了,根本沒有休閒娛樂。

去除智力因素。造成學習效率差異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幾點:專注力、學習習慣、學習環境和興趣。

01.專注力不夠的話,聽講時容易漏掉老師說的重點難點內容,聽課效果不好。做作業時精神無法集中,速度提不上去,浪費時間。

解決方法:加強體育鍛煉,有好的體力,才能支撐高強度的學習,時刻保持精神集中。

利用一些遊戲進行專門的注意力訓練,如舒爾特方格訓練法。

02.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有了好的學習習慣,事半功倍;相反學習習慣不好,就會出現雖然很努力,成績還是上不去的現象。

解決辦法:從老師、同學、成功人士那裡學習好的學習方法,經過實踐後找出適合自己的,固定下來,慢慢就會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03.通常來說,一個乾淨、無干擾的學習環境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劉慈欣在深山裡工作時,雖然條件艱苦,卻寫出了大作《三體》;而獲獎成名後生活條件好了,反倒遲遲出不來新作,就是因為眾多采訪、應酬給他帶來極大干擾。

因此,作為學生,將書桌整理乾淨,只留下學習相關的東西,拿走手機、平板,關掉聲音提醒,可以提高寫作業時的效率。

04.“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一門課程感興趣,一定會認真聽老師講,還會主動找相關資料學習,成績往往不會差。要是孩子對這門課不感興趣,甚至厭惡它,肯定不會好好學,成績也不會好。

藉助音頻、視頻、實驗、遊戲、講座、網絡課程等手段,激發孩子對課程內容的興趣。

搬書回巢,有書智庫領讀達人,今日頭條認證作者,新浪微博認證書評人。圖書編輯、網絡編輯、運營編輯……這麼多年,兜兜轉轉還是和文字打交道。我願搬書回巢,助你師逸功倍。

W果果丰
2019-04-11

會不會讀書,拋去智力的因素,主要是一個學習方法和習慣問題。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會讀書的孩子,頭腦比較靈活,從小就養成了比較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會學習,會歸納總結,善於思考糾錯,知道做哪些比較有成效,知道怎樣做有助於自己成績的提高。總之,他們在自己的不斷學習摸索中,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這樣,他們的日常學習自然就會輕鬆很多。而且,因為他們的知識基礎打的比較牢固,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要比那些底子薄弱的孩子省勁。我認識一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他不屬於那種智商特別高的孩子,除了孩子父母用心的培育,和孩子自身的努力外,我感覺用對了方式方法,的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那孩子的厚厚的成摞的試卷裝訂本。他把每個時期不同階段的試卷都分門別類的做了整理和歸類,更重要的是,每張試卷的每道錯題,他不是簡單的標註答案,而是在上面清晰地寫下了自己出錯的原因,涉及的哪個知識點沒掌握。包括那些自己在最早做卷子時不太確定的題目,雖然做對了,但他也做了剖析。這種透徹勁,再遇到類似的題想要再錯真的是難。會讀書的孩子之所以不累,是因為他們高效的卓有成效的學習方法和堅實的基本功,讓他們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讓他們比起那些用死功夫的孩子更加輕鬆。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再來說說不會讀書的孩子。這裡需要說明,那些直接不想學習的孩子不屬於這個範疇,因為不想學習的孩子,他們的心思不在學習上,自然也就不會覺得累。這裡說的不會讀書的孩子,是指那些自身想學習,想學好,但卻因為沒有一個好的方式方法和習慣,苦苦努力,卻成效不大的孩子。這些孩子要說用功程度,表面上看甚至會超過那些會讀書的孩子,他們的確是刻苦努力,抓緊了一切能學習的時間,放棄了許多的休閒時光,學的很累很苦,但就是不出成績。問題出在哪裡呢?如果是智力水平相當的孩子, 我個人覺得還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死讀書,不會融會貫通,沒有好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很難把書讀好。一位名人曾經說過,學習中三種品質最可貴:好學、好問和好思。“學習前要帶上幾個問題,學習中要思考幾個問題,學習後要能提出幾個問題,這樣才能學有所得”。這些成功者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單純的好學、死讀書不行,需要去思考,去總結。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會讀書的孩子讀書輕鬆,是相對於不會讀書的孩子來說的。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讀書輕輕鬆鬆就能成功的,大部分人除了會讀書,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老穆说语文
2019-04-10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饋您!🎀


老穆解析

根據語境,穆老師認為題主所說的“讀書”,應該是廣義上的“讀書”,指的是學習。

故而穆老師將問題轉化為“為什麼說不會學習的孩子學習很累,會學習的孩子學習很輕鬆”?

老穆認為,學習如帶兵打仗,懂兵法者,可以將兵百萬,指揮從容,如韓信;不懂兵法者,即便擁有70萬大軍,照樣輸得狼狽不堪,如袁紹。

會學習者,事半功倍;不會學習者,事倍功半。學習講究方法和技巧,那麼,什麼樣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到孩子,讓孩子的學習效率更加高效呢?

【備註】學習方法理應“因人而異”,但眾口難調,故而穆老師只能給大家“普適法”,若有出入之處,還望各位海涵。

🏮一、起步階段,不能輸

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階段,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如果起步階段就落後,到了初中、高中,你就失去了信心,一旦失去信心,成績就會落後。一旦成績落後,就會著急,一著急,就會眉毛鬍子一把抓,這個時候,最容易“蠻幹”,拼命“死學”,忽略了方法和技巧。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

🏮二、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工作

只有課前預習了,才能提高課堂聽課效率

🏮三、把握課堂,注重課堂聽課效率

【1】課堂筆記要做好

【2】遇到不會處,及時記下來,課下弄明白

【3】提高課堂專注度,注意力要集中,勤于思考

🏮四、家庭作業要認真做

家庭作業是對當天所學的檢測,一定要認真對待,不可馬虎了事,否則是自欺欺人

🏮五、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考試有錯題後,及時訂正……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六、思考問題時,要開動腦筋,答題要具有邏輯性……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七、要有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貴在堅持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同學們,雖然學習講究方法和技巧,但如果沒有“勤奮刻苦”的拼搏精神,也是難以成氣候的。

學習,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細節!細節決定成敗!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加油!


🎀 如果你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2019-04-12

讀書的能力,一方面和天賦有關,另一方面和後天的訓練有關。這其實很好理解,學習其實和技巧性比較強的體育項目類似。首先你得有一定的天賦,其次你得勤加練習。

要想成為尖子生,不能忽視了天賦。但是後天的培養更重要,因為人腦是可塑性非常強的。早期教育相當於是給孩子安裝了一個底層的系統,對後面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影響。


機械地照搬別人的學習方式是不可取的,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比較擅長的學習方式。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學習方式非常關鍵。


首先,安全感很重要。安全感是孩子正常發育的基本要求,只有在足夠的安全感下,孩子的大腦才能變得活躍。恐懼和緊張會讓孩子啟動自動應急系統,無法調用左腦來進行分析。思維的發展實際上就是拓展左腦的思考能力,所以保證孩子處於一種有足夠安全感的環境非常重要。


其次,基礎知識的獲得。這個相當於背景知識,是理解其他知識的基礎。一般地,有足夠多的基礎知識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新事物。這一點需要通過孩子大量的接觸新知識得到。但是需要注意,簡單地接觸並不必然能夠形成有效的積累。能夠在各個知識點間產生聯繫,能夠把知識適時地應用出來,才能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第三:對於知識能夠產生疑問,並且想方法解決,這是學習好的基本要求。這一步才是主動學習的開始,也是學習進階的開始。

絕大多數孩子都不會提問,沒有學過如何提問。提問是學習的關鍵,一方面你需要能夠明白自己懂得的是什麼,需要弄清楚的是什麼,另一方面還需要能夠把問題很好的表達出來。


培養會讀書的孩子,實際上關鍵的一步就是教會孩子如何提問,如何解答問題。

問題就像是導航儀,能夠指引我們到達目標。如果沒有問題,孩子的學習就是漫無目的地打轉或者被動地等待被人用知識來填充。


會讀書的人有自己的方法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何能夠達到。這樣的內心是安定的,不容易出現情緒上的波動。

而不會讀書的人,一般都是被動地等待別人的命令,不會主動地去學習。因為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做,更不知道怎麼做才好。


家長教育孩子,實際上關鍵不是教給孩子多少知識,而是如何去獲取知識。現在教育孩子的一個方向上的錯誤,就是家長被引導到拼命給孩子灌輸知識上。實際上,過多的知識灌輸,一方面會損害孩子思維的發育,另一方面也會給孩子造成可能的“危害”,類似於“知識上的贅肉”。我個人的建議是:儘量給孩子學習一些可以運用的知識,通過這些知識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

速强画说儿童教育
2019-04-12

我猜題主的“讀書”意思是上課學習吧。

我高中時就覺得“讀書”很累,而到了大學,就覺得很輕鬆……不是因為課本薄了,而是因為自己有方法,將厚厚的一本教科書約10天時間內“變薄”,最後變成一張A4紙。像“拍照”一樣,將這張A4紙“拍照”腦裡,基本可輕鬆應付考試。

當自己領悟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參加工作後,基本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越學越輕鬆。

讀書學習,都可以理解為信息輸入輸出的過程

那麼,學習就變得很簡單了:怎麼才能高效的輸入,有效的輸出?

在人類發明文字之前,我們都是通過觀察自然界的圖形實物來學習的。

只有人類發明文字以後,我們才通過課本的方式來學習。

輸入信息的角度而言,形象的、實物的方式比文字的高效有趣輕鬆得多。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上面的圖片中,左邊是古詩的文字,右邊是古詩的畫面。

顯然通過畫面來學習理解古詩,就簡單直觀、通俗易懂得多,學得快,記得牢。

輸出也是同樣的道理。

大家都抱怨,孩子不喜歡寫作文怎麼辦?

用精準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豐富的想法,本來就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我在悟空問答裡面答一道題啊,大概要花半個到一個小時。因為組織文字是一件工作量挺大的事兒。

現在我輔導孩子學習,都提倡讓他們用塗鴉、畫畫、動作表情,甚至音樂舞蹈、節奏感等方式來表達自己。慢慢才過渡到純文字來寫文章寫作文


總結:

1、孩子天生俱有強烈的探索學習興趣,只是暫時還不習慣或不擅長通文字來學習而已。

2、孩子與生俱來有超乎我們想象的學習能力。

我們看身邊的孩子玩手機,玩遊戲基本上是無師自通的。可見他們的學習能力比我們大人強多了。

3、只要我們引導得當,孩子們就可以將先天具有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逐步由形象學習轉向和文字學習。這樣的話孩子就掌握了一種符合他特點的學習方法。

這樣孩子都會變成會讀書的孩子,學習就會變得很輕鬆,不會累了,而且進入越學越喜歡學的良性循環。

@速強畫說兒童教育 總結了一套符合孩子天性的“形象+線索”學習方法,歡迎關注,並共同討論學習。

陪读妈妈谈教育
2019-04-27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輕鬆。現在的孩子智力上基本沒有問題,不會讀書多半取決於孩子本身的個體差異。比如說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同樣一件事,理解能力強,接受能力強的孩子,可能教一遍就會了,而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可能前面教後面忘,學習效率低。這也就是一個班的孩子不可能都考一百分,總有那麼幾個成績不好的孩子,因為學習效率低,學起來自然比較費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會讀書。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在我看來,與其說不會讀書,不如說沒有找對學習方法,怎麼樣幫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會讀書。

首先,成績不好的孩子一般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喜歡做小動作,容易分神,針對這類孩子,要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只要上課注意力集中,老師講的內容,基本上就能理解了。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其次,有些孩子作業不會寫或者老是出錯,在你看來可能是粗心大意,實際上是孩子對所學知識掌握的不夠熟練,我們應該輔導孩子,並且舉一反三,讓孩子反覆練習,熟練為止。
為什麼說不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累,會讀書的孩子讀書很輕鬆?

我希望父母在孩子學習不好的時候,能夠多給孩子一些鼓勵,鼓勵孩子進步,切忌辱罵孩子笨,傷孩子的自尊心,也打擊了他的自信心,讓孩子覺得可能自己就笨,從而厭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