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秦嶺山陽牛家坪 | 72歲老人自建房,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
小二書屋
1/10 牛家坪距縣城27公里,村中見到一位老漢很不一般,老漢姓南、72歲,有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原來的房子破舊不能住了,為了不給兩個孩子添麻煩,南老漢和老伴自己動手打土牆、做木工,硬是建起了自己的新房。老人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真的讓人佩服。
2/10 農村蓋過房子的人都知道,自己建房是很辛苦的事情,有“建成新房脫層皮”的說法。實際上,過去農村建房,為了減少開支,都是自己動手。好一點的請鄰里朋友幫忙,人多一點,進度也快一點;實在沒辦法的,都是一家齊動手,無非就是多用時間、多吃苦流汗。
3/10 建房用的窗戶是從別人家買來的舊貨,現在人建房多用鋁合金或者塑鋼窗戶,這種木窗已經很少人用了。正因為此這些就窗戶很便宜,50元一個,重新修補、油漆,依然能夠煥然如新,不會影響適用。
4/10 門窗修補這樣的木工活,也是老漢自己完成。從這些齊全的木工工具看,老漢年輕的時候應該是一名木匠。但這些工具已經有些鏽跡斑斑了,說明很多年都沒有用過了。現在木工都用電動工具來做,原始的手工工具效率太低,幾乎沒人使用了。
5/10 牆體建築方法沿用傳統的“打土牆”,建築材料就是泥土,夾板、石墩子、籮筐等工具很簡單,但對技術和體力的要求很高。老漢在上打牆,老伴在下送土,雖然進度很慢,但打造的土牆看上去很結實、整潔。我確信,南老漢是個手藝人,而且經歷過較大變故。
6/10 半成品的房子看似有些低矮,但相比旁邊這間石頭房子,明顯寬敞、安全很多。在山區,這樣石頭房子和土房子還很多,大多已經不再住人,常住的也都是一些老人。他們不願打攪孩子們的生活,選擇獨居山裡,清苦度日。
7/10 建房期間,這個塑料紙搭建的簡易帳篷就是他們的臨時居所,衣物、被褥被散亂地放著。忙碌的老人無暇去收拾,只是需要休息和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們才回到這裡。
8/10 老人很自信,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的辛苦和疲憊。可能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在秦嶺大山裡,一直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習慣了偏僻、孤獨和不斷的高強度勞作,他們起早貪黑,靠山吃山,在外人看來,是貧窮、是落後;對他們而言,已經適應和習慣了這裡,生活在這裡他們自得其樂。
9/10 老伴在鏡頭前有些緊張,給她單獨照了這個照片後,她再也不願意一個人照相了。老人一直沒有和我說話,只是偶爾和老伴言語交流著。他們相依為命,相互為伴,在秦嶺山裡,似乎一個人太寂寞,三個人太嘈雜,兩個人正好!
10/10 臨時的灶房裡正在準備他們的午餐,煮洋芋,是他們的主食。我很驚歎,像他們這樣少油少葷簡單飲食,怎麼能保證有充足的體力,完成後續的建房工作。老人們已經將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信念融入血液,對生命的敬仰和對生活的渴望讓他們發揮出無窮的創造力。人不分貧富貴賤,他們看似貧窮,但他們的自強和創造精神光芒萬丈。
2019-05-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