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兒子上幼兒園了,從小就告訴他不能打架,打人是不對的,造成現在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現在懷疑之前的教育是錯誤的,以後該教他適當還手還是繼續叫他不還手?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10 個回答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2019-04-18

孩子被打了只會哭,不只是因為你教育方式的問題。與孩子自身的原因,是息息相關的。

(1)暴力孩子

身邊多少個例子,都在告訴我們: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再怎麼被父母批評,下一次依然會運用暴力去解決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班裡有一個愛打人的孩子,無論老師和家長怎麼教育這個孩子,無論其他家長怎麼不滿意直接去批評這個孩子,可是效果甚微,到了某些時刻,這個孩子依然會打人!

(2)被動挨打的孩子

身邊還有一些例子,就是:父母不斷地教孩子還手,推著孩子讓他用武力去維護自己,可是,孩子依然不去還手,依然被動挨打。父母看著乾著急!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兒子9歲,女兒7歲。

他們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性格:一個是能叨叨儘量不動手,一個是能動手儘量不叨叨。

都是在同一個家庭中長大,大多數時間都是我在陪伴他們,他們接受的是我同樣的教育,但是兩個人的行為方式卻有著很大的差別。

造成這些差異的因素,我認為主要有兩種:

(1)先天因素

有的孩子,天生安全感弱一些,做什麼新的嘗試,都需要父母不斷地給予鼓勵與支持,增強他內心的力量,如果讓他面對衝突,對他來說,亞歷山大。比如我兒子。

有的孩子,天生內心力量足夠,有勇氣有膽量去面對衝突,並付諸行動。比如我女兒。

(2)後天因素

有的孩子,父母很暴力,經常打罵孩子。孩子就在他們的言行之中,學會了用暴力面對問題。

這樣的孩子,如果父母不去改善自己的行為,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麼孩子估計也離不開暴力的行為了。

還有的孩子,父母沒有暴力行為,但父母不會引導孩子在生氣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發洩和疏導情緒。孩子沒有意識到還有其他方式可以表達憤怒,只知道在特別氣憤的時候,通過打人或者摔東西來發洩情緒。

這類的孩子,通過後天的正確引導,是可以將行為改善的。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再來說一說你的孩子。

孩子一直被動挨打,我相信不是每個父母希望看到的現象,也不是每個父母都樂於接受的現象,包括我在內。

孩子不還手,不只是因為他覺得還手是錯誤的,還有可能是因為他沒有勇氣去還手,沒有其他可以應對的方式。

(一)培養內在力量

首先,父母可以用鼓勵的語言,讓孩子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相信自己是有勇氣的,有力量的。

培養出孩子內心的力量,讓孩子有勇氣面對困難,面對衝突,這是最治本的方式,也是最基礎的方式。

(二)面對衝突的方法

其次,父母要引導孩子如何正確地面對衝突。

可以分為這樣三步:

第一步:

及時躲避其他孩子的拳頭,並大聲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是你也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對的!再打我也生氣了,再也不和你玩兒了!”用這樣明確的語言來維護自己。

我相信大多數孩子不是惡意去打,而是下意識地動作。這樣一提醒,很多孩子,就會及時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停下來揮舞的拳頭,並繼續友好的玩耍。

第二步:

如果孩子不理會這些話,孩子可以選擇走開,不再和他繼續玩。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既然你這麼暴力,這麼不友好,我為什麼非要冒著被打的風險和你一起玩?班裡(或小區裡)孩子那麼多,我可以選擇和我一樣友善的小朋友結伴同行。

就像我們成人要遠離渣男一樣,明知道他有家暴習慣,難道還要知難而上嗎?那豈不是找虐?

還有的孩子非常沒有家教,他的父母們覺得孩子能打人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把別人打哭了,真的非常厲害!他們不但不去制止孩子,而且還會表揚孩子!對於這樣的家庭和孩子,更要離得遠遠的!

第三步:

還可以繼續警告他:“如果你再打我,我就要還手了!”孩子如果再打,那就果斷還手。

你的果斷和勇敢,會讓對方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你不是可以隨便打的!

通過這一次還手,可能換來的是以後所有日子的和平。

我們雖然不去主動欺負別人,但是我們要懂得保護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一定要教孩子如何正確的反擊。

比如:脖子以上不能打,隱私部位不能打,不能用堅硬的東西打……之類的。以免給別人孩子打嚴重了,影響以後的成長。還可能造成一個家庭的悲劇。這一定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

最後,作為一名“非暴力溝通”的推廣者,我是不提倡以暴制暴的。

還是要教給孩子如何通過語言來降低對方的攻擊性,更好的保護自己。或者,乾脆遠離有攻擊性的孩子。

用語言避免暴力,用語言維護和平,用語言與周圍的人友好溝通……達到這個境界不要不斷地學習和努力,我也在不斷學習和踐行當中。

不管怎樣,培養一個內心有力量的孩子,是我們的目標。

也許,當孩子內心充滿力量的時候,他自己就有了一套他的應對方法,也許比我們給到他們的更好呢!

一起加油吧!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美國正面管教認證講師,“非暴力溝通”的踐行者。我不是專家,我的原創文章是基於我的學習和實踐而寫,是個人感悟,希望朋友們建設性的參考。如果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我很開心。若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都能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赵小明心理团队
2019-06-11

其實關於兒童教育的很多問題,家長都知道該怎麼解決。之所以解決不好,原因是。遇到自己的孩子,往往就不知道怎麼辦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裡面叫做你情轉移現象。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父母有時候會把孩子身上發生的際遇與自己聯繫起來。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因為過多的情感糾結而影響的理智的和智慧。

大家不信來試一試。假如你和鄰居家的孩子遇到同樣的問題。然後交換孩子之後來教育,當你同樣面對別人家的孩子被打了,只知道哭,你會怎麼做呢?

你可能會選擇以下三種方式。

第一種是。用輕鬆愉快的方式告訴孩子,沒關係,這次你輸了,下次打回來。如果不會打,下次帶你去參加一個跆拳道培訓班。咱們不主動欺負別人,但也不能讓別人欺負。

第二種是。用輕鬆愉快的方式與孩子溝通。詢問孩子事情發生的前因後果,然後和孩子討論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何避免下次被其他孩子打了。

第三種是。首先用輕鬆愉快的方式直接告訴孩子,那個打你的孩子他是不對的。你可以選擇告訴老師,也可以選擇告訴父母來幫你解決。同時也告訴孩子我們也不能去打別人。但是我們也需要學會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下次帶你抱一個跆拳道培訓班如何?

大家察覺出什麼了嗎?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上述三種方式都可以。但之所以很多父母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是因為他們不能做到解決自己孩子問題時,舉重若輕,同時又能夠做到舉輕若重。

他們往往會把孩子被打與你自己人格被羞辱聯繫起來。你會失去理性,這個時候你的態度會直接讓孩子敏感的察覺到。孩子會慢慢的模仿習得你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應對的方式反而變得不重要了,因為態度決定了你對這件事情的認知。一旦態度是偏激的,認知就會產生偏差。所以什麼方法到了你手上都不會做的好。

其實,人和人之間交往,包括孩子和孩子交往。往往最重要的要點是在於應對方式的態度。你的態度會讓對方察覺到,因而改變對待你的方式,這才是人際溝通中最核心的要點。就像是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態度說出來,對方,接收到的信息會完全不一樣,應對的方式也會完全不一樣。

這就好比一個人過於看重自我,往往就會處置不當。一個人,總是能夠輕鬆愉悅的應對任何事情,他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孩子也是如此,當孩子如果不把這件事情當回事兒。你就會發現很多孩子被打了,他也不會有任何反應。他並不把孩子和孩子之間的打鬧遊戲當做是一種傷害。因此這種傷害也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育和他心理的成熟。

如果你觀察全世界的孩子,會發現,其他國家的孩子在上學期間的打鬧嬉戲比我們的孩子還要嚴重得多。關鍵在於你把這看作是一種打鬧嬉戲遊戲,還是把它看作是對自己的傷害。孩子們會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慢慢學習,慢慢成長。只要這一切並不構成對她心理的傷害。不構成嚴重身體傷害的前提下,有時候打打更健康。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三體的祕密》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6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多米好可爱
2019-04-06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分享個故事:
我有個朋友,她的孩子上幼兒園了,性格有點弱,不太愛講話,別的小朋友拿他的玩具,他就哭,慢慢的其他小朋友都習慣惹他哭。老師又沒太多精力一直哄他……這件事讓我朋友的老公知道了,他就去幼兒園告訴老師給別的小朋友家長帶句話,讓小朋友遠離孩子,如果做不到他就讓這些小朋友遠離他父母。打那以後,我朋友的孩子再也沒被別的小朋友惹哭過。後來,聽我朋友說,他老公平時挺霸道的,他崇尚哪怕自己孩子在外面把別人的頭打破了,大人賠醫藥費,也好過孩子被打,接受別人的道歉。有點跑題,意思就是打和被打,二者只能選一個的時候,選擇打,大人承擔後果,讓孩子沒有心理負擔,以後孩子就有勇氣面對一切。當然大人承擔後果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是非和平衡,而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出手。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家長的心理

作為家長都有這樣的心理,既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別的熊孩子欺負,又擔心在自己的慫恿之下,孩子變成別人眼中的“熊孩子”

孩子被打了 就是被欺負了嗎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我們喜歡用成人世界的規則,去看待孩子們的矛盾。可是,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怎麼教他們來看待。他們的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經常這一秒還你推我搡的打個不可開交,下一秒就又擦乾眼淚你追我我追你。也許只不過是好朋友之間一次再平常不過的鬧情緒,到了大人眼中卻變成了自己孩子受欺負了,“她打你,你怎麼不還回去?別跟他玩了!”對孩子是一種“他打你你就要還回去,不打回去就是懦弱。你們不能再做好朋友了”的心理暗示。這種暗示比被好朋友打了更加難受。這種暗示的結果,可能你的孩子以後真的受到傷害了,卻再也不願意告訴家長了。

永遠不要小瞧這種心理暗示的作用,當孩子還很弱小,不能保護自己時,家長的行為和語言,反而是一種對孩子的心理引導,讓他們變的越來越懦弱、自卑。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孩子到底有沒有“受到欺負”,不應該由我們判斷,而是交回給孩子自己。如果對方孩子並沒有以用武力來達到目的並樂在其中的主觀故意,我們的孩子也沒有被打後產生委屈、恐懼、憤怒的情緒,那我們完全沒必要主動引導孩子,讓他們感覺自己被“欺負了”,不能因為害怕自己孩子吃虧,就不惜扼殺孩子們單純的友誼和快樂。

如果孩子真的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你可以教會孩子自我保護,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反抗”和“打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結語:你是怎麼教育你家孩子的?

有书共读
2019-03-11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我是一名7歲男孩的母親,我的孩子也有過好幾次被打的經歷,我在這裡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孩子被打不還手這個問題的看法。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自己的孩子被別的孩子打,不但不還手,而且只會哭的情況。

有些家長看到這樣的情況會特別生氣,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孩子被別人打而感到特別心疼,另一方面是因為看到孩子不還手只會哭,覺得孩子特別懦弱。

很多家長平時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去打別人,但如果有人打你,你就一定要打回去。有些家長特別看不慣自己的孩子被欺負,總認為這是孩子軟弱、無能的表現。

似乎孩子一定要狠狠的打回去,顯示出霸道、凶狠、凡事不吃虧才是強者的表現。

我見過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別的孩子打卻不還手,不但不去安慰,反而大聲責備孩子沒用,這樣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很多孩子正因為一直被家長教育要“打回去”,所以變得特別喜歡打人,動不動就打別人一下。

而且,孩子還會認為打架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手段,從而成為崇尚暴力、恃強凌弱的人。

面對孩子被打後不還手只會哭的情況時,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教育和引導孩子。

一、先了解情況

家長們千萬不要還沒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就一味地責備孩子,我們要先了解孩子們為了什麼事情而發生衝突。

很多時候,年幼的孩子之所以會“打”人,本身並沒有惡意,也許只是為了爭一個玩具,或者純粹為了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想別的孩子跟自己玩,只是方式用錯了。因此,我們要先了解清楚孩子被打的原因,再尋找應對的方法。

二、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們要明白,孩子被打後,會覺得疼,會哭是正常的,我們要先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孩子識別和表達出自己的心情,瞭解孩子哭是因為覺得疼,還是因為感到害怕。我們還要允許孩子哭,允許孩子把情緒疏導出來。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無論怎麼樣,家長都會接納他、愛他,這樣他才有安全感,而安全感是一切力量的來源。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三、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等孩子把情緒疏導出來,情緒平靜下來後,家長再去問孩子接下來想怎麼做,自己能否處理好這次的衝突,是否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忙?

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處理好孩子之間的事情,但我們也要告訴孩子,當他真的處理不來時,爸爸媽媽也會很樂意幫助他,讓他感受到安全感。

在平時,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要為孩子包辦一切,否則,當孩子在外面遇到問題時,就不會處理,只能哭了。

四、教育孩子保護好自己

平時教育孩子時,家長們應儘量給孩子灌輸保護自己的觀念。

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跟孩子多做預案演練,比如在外面受欺負時要怎麼做等。

同時教孩子面對別人的傷害要勇敢的表達出來,要及時告訴對方:“你這樣做讓我很不高興”,或大聲喊“不要”。

讓孩子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根據現場情況判斷接下來該怎麼辦,比如跑、逃、還手、告訴老師或家長等。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五、培養孩子自尊和自信

有時候孩子總是被欺負,被打,罪魁禍首恰恰就是父母自己。

如果父母特別強悍,教育孩子時簡單粗暴,孩子有任何一點不好的行為,家長就會又吼又罵,有時候甚至忍不住動手打孩子,還要孩子罵不還口,打不還手。

長期下來,他在外面被別人打的時候又怎麼有勇氣還手呢?如果家長平時都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尊重,沒有讓孩子擁有保護自己的自信,孩子在外面怎麼可能不被欺負呢?

因此,如果孩子總是被欺負,被打,父母要先檢討自己的教養方式,有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六、加強孩子的身體鍛鍊

若孩子本身體質就很弱,在遭到別人欺負時也就沒有力量去對抗了。因此,家長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而忽略孩子身體方面的鍛鍊。只有身體變強壯了,自然就有力量保護自己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當幫孩子把安全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內化,並且培養孩子良好的人格特質,讓孩子的身體和內心真正地強大起來,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和勇氣去應對一切問題。

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廣大家長朋友留言評論!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有書君將會挑選一個精彩留言,送出神祕大獎

美鸟捕鱼
2019-12-30

我想講個真實的故事:隔壁鄰居家的孩子都上大學了。初中時 這孩子曾經想退學,爺爺問了原因,原來是班裡幾個同學經常在路上截住他 揍他;告訴老師 老師也是應付 。爺爺說:孩子別怕 你儘管去上學 帶上一塊磚頭 路上再被打 誰打就拍誰的腦袋 往死裡拍 。結果下午爺爺接到電話通知去學校了。

班主任大發雷霆,…爺爺道出事情原委 前前後後;結果老師說了什麼呢:人家怎麼不打別人 怎麼專打你孫子!?

—有你這麼說話的嗎?你還是老師?!我也是幹教育出身(退休教師),我看你最該捱揍了!!!

……

之後孩子陽光明媚了許多 他說我像重生了一樣;即使老師不喜歡 那有什麼要緊 我學我的她教她的 。

之後孩子的成績蹭蹭的漲 最後考上重點高中 曾經的一切結束了 高中一切祥和

所以 所以 真的不想說了 自己領悟吧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2019-03-16

想起兒子讀幼兒園的經歷來了。

記得兒子小時候有些調皮,書包不會背,就提在手上,睡碰他一下,就用書包撞人家,為這事,我常常給孩子講不能欺負別人。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但是有一天回到家,孩子的臉被小朋友挖了深深淺淺的指甲印,望著孩子的臉,我很多難受,但作為一名老師,我不想讓孩子用暴力解決問題,就告訴孩子讓他找老師反應。孩子給老師反應了,但隔了兩天,孩子的臉又被挖了。我只能跟孩子家長交流,等待著孩子受傷的臉恢復。

隔了幾天,孩子的右臉卻出現了長長的四道口子,他的臉連續被同一個找朋友挖了三次。我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憤怒。直接向兒子吼到:下次再被挖,就挖回去。第二天,他和那個挖他的孩子一起回家,兩個孩子的臉上都有傷,兒子被挖,他則挖了那個小朋友。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看著那個小朋友受傷的鼻子,一有些內疚,又給他講道理。不知他有沒有聽明白,不過兩個孩子終於沒有出現打架的現象,兒子的臉到幼兒園結束都沒被挖過,也沒有出現被打事件了。

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我們不能叫孩子欺負別人,但一定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圖片來自網絡

柳三舍
2019-04-19

孩子被人打了不還手,只是知道哭……也不知道平時家長給他灌輸了多少‘只要打人就不對’的思想,這不是一個孩子的遭遇,像這樣教育嚴重畸形的家庭不在少數。父母只知道教育孩子不要打別人,不知道告訴孩子正確的對待方式,這種環境教育出來的孩子,以後註定是隻能被其他人欺負的。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前面說了許多大道理,現在我也來說說我個人經歷吧。我侄子今年12歲,春節時回家過年,小侄子看我玩遊戲,他也很喜歡玩,我就想只要控制時間,小孩子偶爾玩玩遊戲是有益智力發育的。沒想到小侄子半個小時沒玩到,他媽就找到我家來,看到自己兒子在玩遊戲,她就朝我看了一眼,我也聽鄰居說過:‘她管孩子太嚴了,手機都不讓孩子玩下’,所以我就明白了她這一眼的意思。‘小智,把手機給伯伯,我們回家了……’
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我是‘柳三舍’,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那就關注我吧,小舍同志每天都會有更新,期待你的關注!感謝閱讀。


嘉妈育儿经
2019-11-01

乖巧文氣靦腆的孩子,一般都會被打而不知道還手,性格使然。家長如果再叮囑過,千萬不能和小朋友打架,要與人友好相處...孩子被打就更會手足無措,只剩下哭了。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是被打不知道還手,然後哭著回家的小主。一次被欺負哭著回來時,正巧被舅舅遇到,舅舅又心疼又上火,吼了孩子,說去打回來,否則不許吃飯...孩子硬著頭皮出去了,正好這個小朋友手又犯賤,又想打孩子,結果我家孩子惡向膽邊生,在小朋友伸手的同時,也伸手推開他,大聲喊道:我舅舅說我不還手,不讓吃飯!結果就此,這個小朋友也不敢再欺負他了。

由此,我也思考了一番,“讓”確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告訴孩子,自己一個人時,首先要保護好自己。被打時,首先要知道躲開或掀開對方,然後要嚴厲的警告他,不許這麼做,如果這樣做,我也會打(當然,要勢均力敵),或者告訴老師和家長。有些孩子就是欺軟怕硬,越讓越事多,欺負別人會覺得開心,這樣的孩子一定要隔他遠遠的。孩子別人打了不還手,只知道哭,家長應該怎麼教育他?

大航小曦
2019-11-28

這是一個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我也是遇到此問題,以我自己的經歷,想發表自己的一點看法。

我的兒子現在讀小學六年級,經歷這六年,隨著孩子們的長大,越發感覺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在這樣的集體裡,不同性格的孩子集合在一起,摩擦不斷。

我平常教育孩子的原則也是,不去主動惹別人,和同學們友好相處。平常的小打小鬧,孩子自己就消化了,也不會告訴你家長。

但可怕的是,你的孩子在班上很弱小的話,性格很溫和,一個孩子欺負他,會引來更多孩子效仿,幾個孩子一起欺負他,這個時候,如果孩子不還手,那孩子真的是很無助。這個時候,如果孩子跟您反映此問題,一定不要責怪他,而是要特別重視此問題,因為孩子此時需要你的幫助。家長要幫助他和同學們進行溝通,疏解他內心不滿的情緒。因為此時孩子是弱勢的一方。如果不聞不問,孩子會把不滿的情緒壓抑住,久而久之,心理問題就出來了。

因此,對於孩子之間,因為孩子玩耍之間引起的小打小鬧,不必放在心裡,這樣的小打小鬧,也不會構成孩子什麼心理問題,你打我,我打你,你贏我輸,他自己就消化了,家長不必干預,不必在意。但學校裡有喜歡惹事的孩子,不管他出於什麼目的,老惹你,甚至行動已經對孩子構成了一種麻煩,這時還是鼓勵孩子用強硬的手段解決吧!因為欺善怕惡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一樣。當他發現你比我還厲害,他就不敢再惹你了。所以孩子遇到了這樣的打架,那還是還手吧!長痛不如短痛!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歡迎評論和關注。

亲妈学堂
2019-07-01

小朋友莫名其妙被打,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現象!

最近,有家長跟我諮詢過類似的問題,讓我印象很深刻是一位家長說,他們家的小男孩還沒有上小學,男生兩次都跟比他大的女孩發生肢體衝突。一次,在小區裡男孩看見小姑娘推了一輛好看的自行車就過去看,小女孩讓他:“讓開”,順便還踹了小男孩一腳,小男孩也還手了,家長調解開之後,小男孩說:“我不原諒她,她為什麼打我?”第二次,在小區周圍小男孩在弄鞋帶,正好小學放學,有一個放學的小姑娘從背後踹了他一腳說:“真懶,不講衛生。”當時孩子就懵了,家長也在邊上看著,打人的是個小孩兒,家長也沒什麼辦法。所以這種事件確實很常見。

我們可以教育自己家的孩子有教養、維持一些公序良俗,但我們管不了別人家的孩子。孩子將來的生活圈子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大,怎麼去處理同齡人對他的冒犯,確實是我們家長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加重要,因為這會牽扯到孩子將來選擇什麼樣的朋友、什麼樣的社交圈以及人身安全的問題。

小朋友和家長如何應對與別人的矛盾、爭端?

一般來說,遇到了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他們自己的處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兩個人當時就爭吵理論,過後會和解、繼續一起玩。第二種是小朋友們會本能的去告老師或者找大人,對於小學低年級,尤其是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他們採用這種方法的比較多。

在第一種情況中,如果大人都在場,不要進行干預,讓孩子自己處理,是比較明智的。但大前提是孩子之間的體量相當、而且矛盾的雙方應該是長期一起玩耍,大家彼此比較瞭解。這時家長不妨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不要鼓勵孩子:“打回去”,也不要單純的為了教養或者面子告訴孩子:“你不要跟小朋友爭執。”學會處理跟別人的爭執,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可以先從跟自己熟悉的小朋友鬧矛盾開始學習如何自己去面對矛盾、自己去處理矛盾

第二種處理方法,找成年人來評理是一個自我保護比較可取的渠道。之前我帶孩子去遊樂場玩的時候也遇到過別的孩子向我“告狀”,說我家的小孩兒破壞了他們的遊戲規則。這種情況下,我作為家長會過問一下,然後找自己的孩子去了解情況,儘量平等的參與到孩子們的討論中,幫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說用大人的體力優勢去嚇唬他們或者說教。家長應該做的是幫他們分析、讓他們形成一個自己處理矛盾和爭端的方法。

我們會遇到自家孩子莫名其妙的被陌生的小孩兒所冒犯,這種情況下,首先我們要看孩子的監護人在不在,如果在,孩子們解決不了的時候,大人們可以有一些溝通,可以讓監護人安撫一下自己家孩子的情緒或者對孩子約束一下。

如果攻擊性很強的小孩兒,只有他自己在場,監護人缺席時,我們不能像“熊家長”一樣跳出去對別人的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但也不能看見自己家孩子明顯處於劣勢時無動於衷。在這樣的矛盾現場,我們可以用大人的身體優勢擋在孩子中間(千萬不要動手)用肢體對自己的孩子進行保護。然後蹲下來跟打人的孩子詢問:“你們家大人在哪裡?你為什麼要這麼做?”等等。一定注意語氣和態度,有的時候家長在現場特別暴躁的反應,可以震懾對方,但也會嚇到了自家孩子。對大多數孩子而言,一個暴跳如雷的爸爸媽媽遠比別人踹他一腳、搶他一個東西更可怕。

所以我們大人在處理這些問題時,利用成年人的身體優勢只做防禦不進行攻擊,絕對不能不聞不問,當孩子受欺負時,家長不過問會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這種事我沒辦法,我爸媽也沒辦法。以後孩子萬一受到更大傷害時就不會來找家長商量。小朋友之間,只是小打小鬧就不用小題大作,比如搶玩具、吵個嘴等等只要靜靜的看著他們自己處理就可,如果孩子哭了或者情緒非常失控時,大人再進行干預。

如果家長認定:孩子頻繁被人打,是一個事實,而且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就需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家長要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是每一個小朋友都跟你一樣,有的孩子會用先動手再動口的方式來處理事情,你遇到這樣的小朋友,你要學會自己應對。”

很多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很著急說:“你怎麼這麼笨,叫你打回去,你為什麼不打?”千萬不要有這樣的語言,因為孩子面對這種事情的第一反應是困惑,他不明白事情為什麼會發生?他迫切的希望知道一個他能做得到的解決手段,家長要跟孩子分析原因:這種事情為什麼會發生,是因為每一個小朋友的成長環境是不一樣的。面對這種事情如果小孩兒本身沒有攻擊性,從小家長沒有對他動過手,他也沒有習慣採取用動手的方式,強行讓他動手打回去,肯定是做不到的。

在實踐中,沒有動手打回去能力的小孩兒,家長可以幫他想想辦法,比如說:“要不要爸爸媽媽幫你買一個哨子,掛在脖子上,有人打你就吹嚇唬對方,或者是去找老師,如果老師當時不幫你解決,一定回來跟爸爸媽媽講,我們來幫你想辦法。”

平時可以跟孩子在家裡多玩一些情形重現之類的遊戲。把某一些新聞事件,比如說兩個小朋友玩滑梯踩到了,家長出來大喊大叫,跟孩子進行重現,當遊戲一樣讓孩子去提前面對這些他們預想不到的別人的冒犯。

做一個善良又有鎧甲的人!

我們教育自己家孩子不跟別人動手,肯定是對的。但是我們也要教育孩子:“你要有鎧甲”。面對一個真實世界,每天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傷害和攻擊,有時候能躲開,有時候躲不開,所以我們家長要幫孩子從他性格出發,把相應的解決方法梳理出來,在平時的遊戲中跟孩子反覆的強化和演練,在遇到矛盾時才會很容易的解決。

希望孩子都成為一個既善良又有鎧甲的人

我是一個倡導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因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給你的遠遠大於你付出的。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的號——講常識、說真話,認真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