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參軍打鬼子24歲退伍,87歲抗戰老兵為無名烈士守墓40年
17歲參軍打鬼子24歲退伍,87歲抗戰老兵為無名烈士守墓40年
17歲參軍打鬼子24歲退伍,87歲抗戰老兵為無名烈士守墓40年
17歲參軍打鬼子24歲退伍,87歲抗戰老兵為無名烈士守墓40年
17歲參軍打鬼子24歲退伍,87歲抗戰老兵為無名烈士守墓40年
17歲參軍打鬼子24歲退伍,87歲抗戰老兵為無名烈士守墓40年
17歲參軍打鬼子24歲退伍,87歲抗戰老兵為無名烈士守墓40年
鄉土中國
1/6 這位87歲老人名叫潘長泰,家住山東濱州市博興縣呂藝鎮王浩村人。潘長泰1945年參軍,1952年復員,先後參加過南麻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及建國初的剿匪戰。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退伍後為無名烈士守墓40年,用半生書寫了人生的感人篇章。圖為抗戰老兵潘長泰敬軍禮。(圖片來自東方IC)
2/6 據潘長泰老人講述,1943年春,在呂藝鎮道口村附近,清河軍區司令員楊國夫率司令部機關及警衛連與近千名日偽軍打遭遇戰。八路軍中兩名年輕的小戰士在戰鬥中受了重傷,在村南的廟裡養傷,但終因傷勢過重,犧牲了。村裡的長輩將兩名烈士埋在了村東的棉花地裡,豎了塊木牌做標記。他親眼目睹了革命戰士犧牲,對革命烈士充滿敬仰之情。圖為老人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圖片來自東方IC)
3/6 1945年正月,潘長泰加入了博興縣獨立營。臨走的那天,他來到烈士墓前,許下心願,等趕跑鬼子,定將烈士墳墓修建的漂漂亮亮。當時,八年抗戰勝利在望,潘長泰以為打跑了日本鬼子就能回家種地過日子,然而,這一走就是7年。圖為抗戰老兵潘長泰展示被炸彈碎片炸傷留下的雨點疤痕。(圖片來自東方IC)
4/6 1952年,潘長泰從西南軍區退伍回家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烈士的墓前。此時的烈士墓,木牌標記已經沒有了,墳上長滿了荒草,整個墳只有籃球大小。對一位退伍兵而言,烈士墓具有特殊的意義。他覺得,烈士墓里長眠的異鄉人不再是陌生人,而是自己的老大哥。圖為抗戰老兵潘長泰40年來風雨無阻的守護無名烈士墓,如今,烈士墓已經搬遷,老人還是經常來無名烈士曾經呆過的地方。(圖片來自東方IC)
5/6 潘長泰老人為烈士守墓,一守就是40多年。潘長泰老人說。40年來,他隔三岔五要到烈士墓地走一走,看一看,給烈士墓填填土,拔拔草。清明節、七月十五,去烈士墓前燒點紙錢、敬杯清酒。他還習慣在墓地裡長久地佇立,想想當年炮火紛飛的戰爭歲月,再想想今天衣食富足的生活,常常會熱淚盈眶。從青年到暮年,到這一片墓地去了多少次,他自己也記不太清了。圖為抗戰老兵潘長泰住過的老房子。(圖片來自東方IC)
6/6 為烈士守墓40年,潘長泰老人無怨無悔。他唯一擔心的是自己動不了了,無人再像他一樣守著烈士墓。2010年,潘長泰找到村書記,讓村書記幫忙想辦法。2013年,無名烈士墓被遷到新建的博興烈士陵園裡。潘長泰老人說:“看到老大哥遷到烈士陵園裡,有那麼多戰友作伴,我就放心了。只要我身體還能動,每年我都要去。”圖為抗戰老兵潘長泰擦拭勳章。(歡迎關注頭條號:鄉土中國!)(圖片來自東方IC)
2018-10-2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