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林甫不死,安祿山還敢造反嗎?

如果李林甫不死,安祿山還敢造反嗎?
如果李林甫不死,安祿山還敢造反嗎?
6 個回答
一个中国人30019752
2017-06-12

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好大喜功,貪圖享樂:有什麼樣的君就有什麼樣的臣。李林甫與楊國忠等人為迎合唐玄宗的喜好,確實幹了很多壞事。但這些壞事只是安史之亂的誘因,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李林甫死後唐玄宗錯上加錯:在與安史叛軍交戰時外行領導內行,君王直接干預戰場事務。錯殺大將封常清與高仙芝,接著用人失察:導致哥舒翰失潼關。憑心而論:唐玄宗的過錯比李林甫大的多。潼關如果守住:再牛逼的安祿山也掀不起風,作不起浪。那種把歷史髒水潑向李林甫的言論是片面言。唐玄宗沒落個宋朝徽欽二帝的下場就不錯了。犯有歷史罪責的唐玄宗必須被後人拉上歷史審判臺,千刀萬剮都是輕的。因為他把一個好端的盛唐搞得江河日下。

CH627826
2017-06-07

如果李林甫不死,安祿山還敢造反嗎?
盛唐時期一件最大的胡鬧事,也就順理成章的發生了:重用安祿山。

安祿山能得寵,首先得感謝李林甫,開元年間,安祿山還只是一個小邊將的時候,打了敗仗要論死,卻正趕上張九齡和李林甫爭權,張九齡堅持要砍安祿山,李林甫卻堅決保,外加張九齡最後沒爭過李林甫黯然罷官,安祿山,也就這樣逃出生天。

如果李林甫不死,安祿山還敢造反嗎?

而在安祿山從一個小邊將變成節度使的過程裡,李林甫更起了大用場。正是他主動向唐玄宗建議,應該多啟用一些胡人做邊境節度使,理由是胡人英勇善戰。其實真的理由是,節度使一旦立了功,很可能回朝做宰相,這就威脅到了李林甫的地位。因此重用胡將,就可以把這威脅掐在搖籃裡。

而就在安祿山全心全意籌劃造反的過程裡,先後有倆個人看出了他的野心,一個是最早的張九齡,早早就判斷出安祿山並非善類,但很快被李林甫整走。另一位便是盛唐傑出軍事家王忠嗣,但他也很快因為得罪了李林甫而遭罷官。不但救了安祿山命,還捎帶的消滅了安祿山的倆個對頭,李林甫確實很夠意思。

而對李林甫,安祿山一開始還相當驕橫,但李林甫很快就讓安祿山知道了厲害。一次安祿山進京彙報工作,李林甫預先在安祿山身邊安排耳目,結果等著安祿山見李林甫的時候,他想說什麼,李林甫全都算計到了,一字不漏的替他說了出來。這可把安祿山嚇的不輕,從那以後一直到李林甫去世,這個驕橫的胡將一直對李林甫畢恭畢敬,甚至稍微聽說李林甫在京城說了兩句安祿山的壞話,哪怕遠在邊地,安祿山也會嚇的渾身冷汗,止不住的說自己要完蛋了。狡猾李林甫碰上野蠻安祿山,確是一物降一物。

而一直到天寶十一年(751年)李林甫過世,安祿山都還一向很老實。李林甫過世之前,因為作惡太多,舊日的政敵就群起而攻之。等著他過世後,還沒來得及下葬,就被唐玄宗剝奪了一切榮譽尊號,改由小棺材掩埋。而相比於他身死的悲慘境地,一個後果卻更嚴重:他親手種下的禍根安祿山,這會徹底沒了對頭,從此瘋狂擴張,終於釀成了那場肆虐八年的災難:安史之亂,從此大唐元氣大傷,再無盛世。

中國曆代王朝的世事變遷裡,雖然不乏各種由盛轉衰的悲情局面,但過程最為意外和毀滅性的一次,當屬盛唐王朝的終結。大唐王朝發展到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期,雖然之間歷經折騰,還有武則天改唐為周的一段變故,但始終蒸蒸日上的,卻是強大的綜合國力。文治武功的各方面成就,在唐玄宗李隆基執政的“開元”“天寶”倆個年號時期,無不到達了輝煌的

照著唐詩裡的說法“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食”,完全就是一幅國泰民安,老百姓豐衣足食的繁榮景象。國家威望更如日中天,最西邊的國土,擴張到中亞地帶,安西都護府雄視西方。雄踞亞洲內陸的吐蕃帝國,也被大唐打得乖乖收回觸角。強悍一時的突厥汗國,更被大唐徹底團滅。這個經濟強大軍事更堪稱凶悍的偉大帝國,彼時放眼全球,幾無敵手。但就是這樣一個威名遠揚的帝國,卻隨著安史之亂的號角,被十幾萬安祿山叛軍,像砸精美瓷器一樣,輕而易舉就砸得粉碎。雖然這場叛亂,被唐王朝歷經八年艱苦平定,但隨之帶來的連鎖反應,從中央的宦官專權,到地方的藩鎮割據,如一道道絞索一樣困住這昔日強大的帝國。這個締造強盛文治武功成就,以至於今日還令國人被稱為“唐人”的偉大王朝,從此再未恢復到昔日鼎盛年代的榮光。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悲情的毀滅?雖然後世把主要的責任,歸結為那場恐怖的安史之亂。

但公認的罪人卻還有一位:唐玄宗時代的知名奸臣李林甫。這位奸人的破壞力,至今還回聲縈繞:我們用來形容一個人內心奸詐的成語“口蜜腹劍”,最早就是用來形容他的。而看他一生的作為,所謂“口蜜腹劍”,不過是個起步價。《資治通鑑》的評語最貼切:養成天下之亂。意思是後來那場席捲大唐的暴亂,他是罪魁禍首。雖然古人修史,總是為尊者諱。但說起這事來,李林甫一輩子的作為,也真沒少出力。一唐朝政治的一個特點,就是宗室貴族做高官。發展到盛唐年代,最典型代表,就是李林甫。李林甫的曾祖父,是唐朝高祖李淵的堂弟,論及與皇室的關係,不用八竿子就打得著。入朝為官,可謂是近水樓臺。但這樣的身世給李林甫的影響,首先倒不是關照眷顧,而是爾虞吾詐的能耐。唐朝的皇室,堪稱中國歷史上窩裡鬥最厲害的一家。從唐太宗年間的玄武門之變開始,到唐太宗幾個兒子互掐,最後便宜了唐高宗,再到後來的武則天家族與李唐家族的殊死搏鬥,從來刀光劍影,冷血無情。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成長起來的李林甫,見得多了,經歷的也多。外加心思靈敏,十分融會貫通,漸漸就有了自己一套為人處世的能耐。最大的本領,就是察言觀色,能準確選中敵人最薄弱的部位下手,政治鬥爭中,向來切中要害。

北漂的这两年
2017-06-07

安祿山之所以怕李林甫,是因為李林甫能夠摸透人心,不僅僅是他安祿山的心,還包括唐玄宗的心。李林甫在世時,安祿山羽翼未豐,他需要討唐玄宗的歡心,這就必須要擺平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李林甫。李林甫當時深受玄宗信任,擔任宰相時間最長。如果李林甫在皇帝面前說句安祿山的壞話,那麼安祿山就完蛋了。因此,他非常害怕李林甫。可是,即使李林甫不死,安祿山一天一天的壯大,有一天勢力足夠大時,不再害怕唐玄宗時,自然就不用顧及只會玩弄權術的李林甫啦。而且,整不好李林甫還會成為安祿山的內應,裡應外合把唐朝幹掉。所以,李林甫的死對唐朝絕對是一件好事,他活著也不可能阻止安祿山造反!

沈沦
2017-06-07

別說李林甫不死,只要楊國忠不上臺或者不像歷史上那樣逼迫太甚,安祿山就不可能造反啊。一是實力對比問題,安祿山手頭可靠的就幾萬人,不到朝廷三分之一。二是安祿山此人胸無大志,歷史上攻佔長安後就混吃等死。

大胡子15885053
2017-06-09

歷史沒有如果,也只是時勢造英雄,那個時代必然有這麼個人出現,即使不是安祿山,也會是安祿地,安祿河,所有的事發生看似偶然其實是必然。大道至簡,周爾復始,盛極必衰,物極必反,萬物負陰抱陽。看透陰陽就能看透一切。

程0017
2017-06-08

病根出在李隆基上。這廝,愚蠢。自私。還自傲。一切所作所為都是一個沒有長大熊孩子。精力旺盛。他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把盛唐帶去死亡。哪怕只要有一次他正常一點。像個成年人。大唐都會停止覆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