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的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歷史上的陳友諒是一個怎樣的人?
10 個回答
棍哥观史
2019-06-06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一個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因為朱元璋的一統河山,陳友諒就成為最大的“背景帝”,其一生弒主賣友的行為就被無限放大,遭到後世的詬病,諸多文學作品裡亦將陳友諒作為反面人物描寫,我個人覺得有失偏頗,陳友諒紀念館裡的那句“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甚是引人深思。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一個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因為朱元璋的一統河山,陳友諒就成為最大的“背景帝”,其一生弒主賣友的行為就被無限放大,遭到後世的詬病,諸多文學作品裡亦將陳友諒作為反面人物描寫,我個人覺得有失偏頗,陳友諒紀念館裡的那句“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甚是引人深思。



舍官舉義

“俱田間布衣,仗尺劍起事,雖仁暴懸殊,亦自有幸不幸焉。”——《國傕》

陳友諒作為元末的一名普通漁民子弟,本是縣官小吏,抱著公務員的鐵飯碗,卻毅然決然的投身於義軍,隨時都有戰死沙場的風險,這樣的選擇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眾所周知朱元璋也只是走投無路,連和尚都當不安生了才稀裡糊塗的加入義軍,二者在思想覺悟上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又何談陳友諒為寇呢?談遷的評價就相當客觀,都是平頭老百姓出生,舉義起事對抗暴政,應當得到後世讚賞,而成敗趨勢乃是天命所歸,陳友諒與朱元璋都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代表,為人處世有所差別取決於個人的品性,而並沒有本質區別。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一個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因為朱元璋的一統河山,陳友諒就成為最大的“背景帝”,其一生弒主賣友的行為就被無限放大,遭到後世的詬病,諸多文學作品裡亦將陳友諒作為反面人物描寫,我個人覺得有失偏頗,陳友諒紀念館裡的那句“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甚是引人深思。



舍官舉義

“俱田間布衣,仗尺劍起事,雖仁暴懸殊,亦自有幸不幸焉。”——《國傕》

陳友諒作為元末的一名普通漁民子弟,本是縣官小吏,抱著公務員的鐵飯碗,卻毅然決然的投身於義軍,隨時都有戰死沙場的風險,這樣的選擇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眾所周知朱元璋也只是走投無路,連和尚都當不安生了才稀裡糊塗的加入義軍,二者在思想覺悟上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又何談陳友諒為寇呢?談遷的評價就相當客觀,都是平頭老百姓出生,舉義起事對抗暴政,應當得到後世讚賞,而成敗趨勢乃是天命所歸,陳友諒與朱元璋都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代表,為人處世有所差別取決於個人的品性,而並沒有本質區別。

陳友諒年少時還有條件讀書,因此史書中也記錄了他略通文義,而且膂力過人,閒習武藝,有一身不錯的武藝和體質,如果最後成功的是陳友諒,那麼理當評價為文武雙全!1355年正月,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了紅巾軍,義軍之中能有這樣的文武全才是很吃香的,因而舉義之初就官拜簿書掾,並很快功升元帥。1357年九月,倪文俊企圖謀害義軍首領徐壽輝,未遂逃至黃州欲投陳友諒,陳友諒可能是出於私心,也可能是出於正義,毫不猶豫的殺了倪文俊,隨之而來的則是對倪文俊軍隊的收編。此時的陳友諒已經初具規模,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轉戰江西各地,相繼攻陷安慶、龍興路、瑞州、邵武、吉安路、建昌路、贛州、汀州、衢州、襄陽路、信州等地,幾乎佔領了江西全境。

布衣天子

其實在那個時代,無論是朱元璋、陳友諒還是徐壽輝,稱帝成功都能算是布衣天子,他們沒有顯赫的家室,於亂世之中豎起大旗,攪弄風雲,給元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一個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因為朱元璋的一統河山,陳友諒就成為最大的“背景帝”,其一生弒主賣友的行為就被無限放大,遭到後世的詬病,諸多文學作品裡亦將陳友諒作為反面人物描寫,我個人覺得有失偏頗,陳友諒紀念館裡的那句“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甚是引人深思。



舍官舉義

“俱田間布衣,仗尺劍起事,雖仁暴懸殊,亦自有幸不幸焉。”——《國傕》

陳友諒作為元末的一名普通漁民子弟,本是縣官小吏,抱著公務員的鐵飯碗,卻毅然決然的投身於義軍,隨時都有戰死沙場的風險,這樣的選擇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眾所周知朱元璋也只是走投無路,連和尚都當不安生了才稀裡糊塗的加入義軍,二者在思想覺悟上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又何談陳友諒為寇呢?談遷的評價就相當客觀,都是平頭老百姓出生,舉義起事對抗暴政,應當得到後世讚賞,而成敗趨勢乃是天命所歸,陳友諒與朱元璋都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代表,為人處世有所差別取決於個人的品性,而並沒有本質區別。

陳友諒年少時還有條件讀書,因此史書中也記錄了他略通文義,而且膂力過人,閒習武藝,有一身不錯的武藝和體質,如果最後成功的是陳友諒,那麼理當評價為文武雙全!1355年正月,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了紅巾軍,義軍之中能有這樣的文武全才是很吃香的,因而舉義之初就官拜簿書掾,並很快功升元帥。1357年九月,倪文俊企圖謀害義軍首領徐壽輝,未遂逃至黃州欲投陳友諒,陳友諒可能是出於私心,也可能是出於正義,毫不猶豫的殺了倪文俊,隨之而來的則是對倪文俊軍隊的收編。此時的陳友諒已經初具規模,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轉戰江西各地,相繼攻陷安慶、龍興路、瑞州、邵武、吉安路、建昌路、贛州、汀州、衢州、襄陽路、信州等地,幾乎佔領了江西全境。

布衣天子

其實在那個時代,無論是朱元璋、陳友諒還是徐壽輝,稱帝成功都能算是布衣天子,他們沒有顯赫的家室,於亂世之中豎起大旗,攪弄風雲,給元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陳友諒當時在江西一帶所向披靡,攻必克戰必取,可以說長江以南沒有對手,這樣的形勢下別說是一個志在四方的將領,就算是胸無大志的庸人,也不會滿足眼下的勢力。也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陳友諒一生中最大的兩個汙點產生了,一是殺趙普勝,二是殺徐壽輝。隨後便是於1360年稱帝,定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

  • 趙普勝被殺存疑

史書裡記載了趙普勝在搖擺於天完政權和吳政權之後歸為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成為肱骨。隨後朱元璋在趙普勝據守安慶和池州一線吃了大虧,無法西進掠地,就連徐達在趙普勝面前也沒能佔到便宜。於是朱元璋設下反間計,意圖借陳友諒之手除掉趙普勝,且計策達成拔掉了“雙刀趙”這顆釘子。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一個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因為朱元璋的一統河山,陳友諒就成為最大的“背景帝”,其一生弒主賣友的行為就被無限放大,遭到後世的詬病,諸多文學作品裡亦將陳友諒作為反面人物描寫,我個人覺得有失偏頗,陳友諒紀念館裡的那句“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甚是引人深思。



舍官舉義

“俱田間布衣,仗尺劍起事,雖仁暴懸殊,亦自有幸不幸焉。”——《國傕》

陳友諒作為元末的一名普通漁民子弟,本是縣官小吏,抱著公務員的鐵飯碗,卻毅然決然的投身於義軍,隨時都有戰死沙場的風險,這樣的選擇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眾所周知朱元璋也只是走投無路,連和尚都當不安生了才稀裡糊塗的加入義軍,二者在思想覺悟上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又何談陳友諒為寇呢?談遷的評價就相當客觀,都是平頭老百姓出生,舉義起事對抗暴政,應當得到後世讚賞,而成敗趨勢乃是天命所歸,陳友諒與朱元璋都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代表,為人處世有所差別取決於個人的品性,而並沒有本質區別。

陳友諒年少時還有條件讀書,因此史書中也記錄了他略通文義,而且膂力過人,閒習武藝,有一身不錯的武藝和體質,如果最後成功的是陳友諒,那麼理當評價為文武雙全!1355年正月,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了紅巾軍,義軍之中能有這樣的文武全才是很吃香的,因而舉義之初就官拜簿書掾,並很快功升元帥。1357年九月,倪文俊企圖謀害義軍首領徐壽輝,未遂逃至黃州欲投陳友諒,陳友諒可能是出於私心,也可能是出於正義,毫不猶豫的殺了倪文俊,隨之而來的則是對倪文俊軍隊的收編。此時的陳友諒已經初具規模,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轉戰江西各地,相繼攻陷安慶、龍興路、瑞州、邵武、吉安路、建昌路、贛州、汀州、衢州、襄陽路、信州等地,幾乎佔領了江西全境。

布衣天子

其實在那個時代,無論是朱元璋、陳友諒還是徐壽輝,稱帝成功都能算是布衣天子,他們沒有顯赫的家室,於亂世之中豎起大旗,攪弄風雲,給元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陳友諒當時在江西一帶所向披靡,攻必克戰必取,可以說長江以南沒有對手,這樣的形勢下別說是一個志在四方的將領,就算是胸無大志的庸人,也不會滿足眼下的勢力。也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陳友諒一生中最大的兩個汙點產生了,一是殺趙普勝,二是殺徐壽輝。隨後便是於1360年稱帝,定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

  • 趙普勝被殺存疑

史書裡記載了趙普勝在搖擺於天完政權和吳政權之後歸為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成為肱骨。隨後朱元璋在趙普勝據守安慶和池州一線吃了大虧,無法西進掠地,就連徐達在趙普勝面前也沒能佔到便宜。於是朱元璋設下反間計,意圖借陳友諒之手除掉趙普勝,且計策達成拔掉了“雙刀趙”這顆釘子。

其實這種記載顯得疑點重重,首先趙普勝是抵擋朱元璋西進的關鍵人物,又是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的大將,隨隨便便一個反間計就能使陳友諒擅殺大將?朱元璋的反間計是以趙普勝欲投靠吳軍為主線,以當時的情況看,吳軍西進不得寸步,陳友諒實力又遠遠雄於朱元璋,有必要投靠朱元璋嗎?我更覺得這是朱元璋的一種政治宣傳。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一個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因為朱元璋的一統河山,陳友諒就成為最大的“背景帝”,其一生弒主賣友的行為就被無限放大,遭到後世的詬病,諸多文學作品裡亦將陳友諒作為反面人物描寫,我個人覺得有失偏頗,陳友諒紀念館裡的那句“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甚是引人深思。



舍官舉義

“俱田間布衣,仗尺劍起事,雖仁暴懸殊,亦自有幸不幸焉。”——《國傕》

陳友諒作為元末的一名普通漁民子弟,本是縣官小吏,抱著公務員的鐵飯碗,卻毅然決然的投身於義軍,隨時都有戰死沙場的風險,這樣的選擇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眾所周知朱元璋也只是走投無路,連和尚都當不安生了才稀裡糊塗的加入義軍,二者在思想覺悟上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又何談陳友諒為寇呢?談遷的評價就相當客觀,都是平頭老百姓出生,舉義起事對抗暴政,應當得到後世讚賞,而成敗趨勢乃是天命所歸,陳友諒與朱元璋都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代表,為人處世有所差別取決於個人的品性,而並沒有本質區別。

陳友諒年少時還有條件讀書,因此史書中也記錄了他略通文義,而且膂力過人,閒習武藝,有一身不錯的武藝和體質,如果最後成功的是陳友諒,那麼理當評價為文武雙全!1355年正月,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了紅巾軍,義軍之中能有這樣的文武全才是很吃香的,因而舉義之初就官拜簿書掾,並很快功升元帥。1357年九月,倪文俊企圖謀害義軍首領徐壽輝,未遂逃至黃州欲投陳友諒,陳友諒可能是出於私心,也可能是出於正義,毫不猶豫的殺了倪文俊,隨之而來的則是對倪文俊軍隊的收編。此時的陳友諒已經初具規模,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轉戰江西各地,相繼攻陷安慶、龍興路、瑞州、邵武、吉安路、建昌路、贛州、汀州、衢州、襄陽路、信州等地,幾乎佔領了江西全境。

布衣天子

其實在那個時代,無論是朱元璋、陳友諒還是徐壽輝,稱帝成功都能算是布衣天子,他們沒有顯赫的家室,於亂世之中豎起大旗,攪弄風雲,給元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陳友諒當時在江西一帶所向披靡,攻必克戰必取,可以說長江以南沒有對手,這樣的形勢下別說是一個志在四方的將領,就算是胸無大志的庸人,也不會滿足眼下的勢力。也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陳友諒一生中最大的兩個汙點產生了,一是殺趙普勝,二是殺徐壽輝。隨後便是於1360年稱帝,定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

  • 趙普勝被殺存疑

史書裡記載了趙普勝在搖擺於天完政權和吳政權之後歸為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成為肱骨。隨後朱元璋在趙普勝據守安慶和池州一線吃了大虧,無法西進掠地,就連徐達在趙普勝面前也沒能佔到便宜。於是朱元璋設下反間計,意圖借陳友諒之手除掉趙普勝,且計策達成拔掉了“雙刀趙”這顆釘子。

其實這種記載顯得疑點重重,首先趙普勝是抵擋朱元璋西進的關鍵人物,又是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的大將,隨隨便便一個反間計就能使陳友諒擅殺大將?朱元璋的反間計是以趙普勝欲投靠吳軍為主線,以當時的情況看,吳軍西進不得寸步,陳友諒實力又遠遠雄於朱元璋,有必要投靠朱元璋嗎?我更覺得這是朱元璋的一種政治宣傳。

而歷史上另一種說法則是趙普勝根本就沒有被陳友諒所殺,鄱陽湖一戰還出現在戰場上,這位“雙刀趙”的存在是陳友諒得以組建超級水軍的關鍵。直到陳友諒戰死後,趙普勝逃至陽新縣富池鎮,改姓袁,世代居於此地。趙普勝到達此地後趕走雜居於此的其他姓氏村名,獨苗繁衍生息,時至今日,已成近2000多人的袁廣村,全村皆姓袁,而村子的村譜就是從趙普勝時起記錄的,村裡的老人皆知祖上本姓趙,祖先就是趙普勝。考古學家雖然沒有在此發現古墓加以考證,但按照地理位置來看,袁廣村離徐壽輝起義的蘄州只有一江之隔,天完政權的始都浠水就與蘄洲相鄰,“雙刀趙”是天完政權的“四大金剛”之一,這樣的榮譽感讓他選擇此地隱居也符合情理。

  • 徐壽輝被殺合理
“始友諒破龍興,壽輝欲徙都之,友諒不可。未幾,壽輝遽發漢陽,次江州。江州,友諒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壽輝入,即閉城門,悉殺其所部。”——《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十一》

徐壽輝是紅巾軍的首領,但他所領導的紅巾軍其實並不牢靠,手下將領擁兵自重,當然也包括陳友諒。可以說陳友諒是依靠徐壽輝一步一步坐大,但也是憑實力一步一步站穩腳跟。徐壽輝是一位好人,如果做了盛世的皇帝也許會興國安邦,他的軍隊紀律嚴明,不弒殺戮。但在於亂世的他,過於正直,以至於自己的權術不足以駕馭手下將領。1356正月,天完政權遷都漢陽的時候,徐壽輝雖為皇帝,但實際上是受丞相倪文俊操縱的,有名無實,以至於部下產生圖謀篡位的舉動。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一個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因為朱元璋的一統河山,陳友諒就成為最大的“背景帝”,其一生弒主賣友的行為就被無限放大,遭到後世的詬病,諸多文學作品裡亦將陳友諒作為反面人物描寫,我個人覺得有失偏頗,陳友諒紀念館裡的那句“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甚是引人深思。



舍官舉義

“俱田間布衣,仗尺劍起事,雖仁暴懸殊,亦自有幸不幸焉。”——《國傕》

陳友諒作為元末的一名普通漁民子弟,本是縣官小吏,抱著公務員的鐵飯碗,卻毅然決然的投身於義軍,隨時都有戰死沙場的風險,這樣的選擇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眾所周知朱元璋也只是走投無路,連和尚都當不安生了才稀裡糊塗的加入義軍,二者在思想覺悟上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又何談陳友諒為寇呢?談遷的評價就相當客觀,都是平頭老百姓出生,舉義起事對抗暴政,應當得到後世讚賞,而成敗趨勢乃是天命所歸,陳友諒與朱元璋都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代表,為人處世有所差別取決於個人的品性,而並沒有本質區別。

陳友諒年少時還有條件讀書,因此史書中也記錄了他略通文義,而且膂力過人,閒習武藝,有一身不錯的武藝和體質,如果最後成功的是陳友諒,那麼理當評價為文武雙全!1355年正月,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了紅巾軍,義軍之中能有這樣的文武全才是很吃香的,因而舉義之初就官拜簿書掾,並很快功升元帥。1357年九月,倪文俊企圖謀害義軍首領徐壽輝,未遂逃至黃州欲投陳友諒,陳友諒可能是出於私心,也可能是出於正義,毫不猶豫的殺了倪文俊,隨之而來的則是對倪文俊軍隊的收編。此時的陳友諒已經初具規模,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轉戰江西各地,相繼攻陷安慶、龍興路、瑞州、邵武、吉安路、建昌路、贛州、汀州、衢州、襄陽路、信州等地,幾乎佔領了江西全境。

布衣天子

其實在那個時代,無論是朱元璋、陳友諒還是徐壽輝,稱帝成功都能算是布衣天子,他們沒有顯赫的家室,於亂世之中豎起大旗,攪弄風雲,給元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陳友諒當時在江西一帶所向披靡,攻必克戰必取,可以說長江以南沒有對手,這樣的形勢下別說是一個志在四方的將領,就算是胸無大志的庸人,也不會滿足眼下的勢力。也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陳友諒一生中最大的兩個汙點產生了,一是殺趙普勝,二是殺徐壽輝。隨後便是於1360年稱帝,定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

  • 趙普勝被殺存疑

史書裡記載了趙普勝在搖擺於天完政權和吳政權之後歸為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成為肱骨。隨後朱元璋在趙普勝據守安慶和池州一線吃了大虧,無法西進掠地,就連徐達在趙普勝面前也沒能佔到便宜。於是朱元璋設下反間計,意圖借陳友諒之手除掉趙普勝,且計策達成拔掉了“雙刀趙”這顆釘子。

其實這種記載顯得疑點重重,首先趙普勝是抵擋朱元璋西進的關鍵人物,又是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的大將,隨隨便便一個反間計就能使陳友諒擅殺大將?朱元璋的反間計是以趙普勝欲投靠吳軍為主線,以當時的情況看,吳軍西進不得寸步,陳友諒實力又遠遠雄於朱元璋,有必要投靠朱元璋嗎?我更覺得這是朱元璋的一種政治宣傳。

而歷史上另一種說法則是趙普勝根本就沒有被陳友諒所殺,鄱陽湖一戰還出現在戰場上,這位“雙刀趙”的存在是陳友諒得以組建超級水軍的關鍵。直到陳友諒戰死後,趙普勝逃至陽新縣富池鎮,改姓袁,世代居於此地。趙普勝到達此地後趕走雜居於此的其他姓氏村名,獨苗繁衍生息,時至今日,已成近2000多人的袁廣村,全村皆姓袁,而村子的村譜就是從趙普勝時起記錄的,村裡的老人皆知祖上本姓趙,祖先就是趙普勝。考古學家雖然沒有在此發現古墓加以考證,但按照地理位置來看,袁廣村離徐壽輝起義的蘄州只有一江之隔,天完政權的始都浠水就與蘄洲相鄰,“雙刀趙”是天完政權的“四大金剛”之一,這樣的榮譽感讓他選擇此地隱居也符合情理。

  • 徐壽輝被殺合理
“始友諒破龍興,壽輝欲徙都之,友諒不可。未幾,壽輝遽發漢陽,次江州。江州,友諒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壽輝入,即閉城門,悉殺其所部。”——《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十一》

徐壽輝是紅巾軍的首領,但他所領導的紅巾軍其實並不牢靠,手下將領擁兵自重,當然也包括陳友諒。可以說陳友諒是依靠徐壽輝一步一步坐大,但也是憑實力一步一步站穩腳跟。徐壽輝是一位好人,如果做了盛世的皇帝也許會興國安邦,他的軍隊紀律嚴明,不弒殺戮。但在於亂世的他,過於正直,以至於自己的權術不足以駕馭手下將領。1356正月,天完政權遷都漢陽的時候,徐壽輝雖為皇帝,但實際上是受丞相倪文俊操縱的,有名無實,以至於部下產生圖謀篡位的舉動。

1357年九月的時候,倪文俊被陳友諒殺死,天完政權的一哥成了陳友諒。1358年,陳友諒打下了南昌城,此時的形勢很明朗,徐壽輝身為一個傀儡皇帝,坐鎮後方踏踏實實的舉著義旗就行了,但他偏要遷都南昌,這是不是代表著對陳友諒不放心呢?或者說是想坐享其成勝利果實呢?此時的陳友諒有自立的實力,也有自立的志向,這種風口浪尖,徐壽輝親自給陳友諒增添了欺師滅祖的決心,這怪的了誰呢?亂世之中,“慈不掌兵,義不從商”的道理最為深入人心,難不成還要讓一個心慈之輩坐擁天下嗎?

成王敗寇

“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既僭號,盡有江西、湖廣之地,恃其兵強,欲東取應天。”——《明史》

陳友諒最為輝煌的時候是朱元璋和張士誠都望塵莫及的。按照劉伯溫的分析則是“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下半;士誠自守虜,不足慮”。也就是說陳友諒稱帝后已經是朱元璋的頭號威脅,胸懷大志的陳友諒一定會兵鋒向東直指朱元璋。文有鄒普勝,武有張定邊,這樣的陣容在當時不亞於劉伯溫、徐達的配置。而就國力而言,佔據江南半壁富庶之地的陳友諒帶甲百萬,無論是軍力還是財力,都遠遠超過朱元璋。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一個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因為朱元璋的一統河山,陳友諒就成為最大的“背景帝”,其一生弒主賣友的行為就被無限放大,遭到後世的詬病,諸多文學作品裡亦將陳友諒作為反面人物描寫,我個人覺得有失偏頗,陳友諒紀念館裡的那句“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甚是引人深思。



舍官舉義

“俱田間布衣,仗尺劍起事,雖仁暴懸殊,亦自有幸不幸焉。”——《國傕》

陳友諒作為元末的一名普通漁民子弟,本是縣官小吏,抱著公務員的鐵飯碗,卻毅然決然的投身於義軍,隨時都有戰死沙場的風險,這樣的選擇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眾所周知朱元璋也只是走投無路,連和尚都當不安生了才稀裡糊塗的加入義軍,二者在思想覺悟上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又何談陳友諒為寇呢?談遷的評價就相當客觀,都是平頭老百姓出生,舉義起事對抗暴政,應當得到後世讚賞,而成敗趨勢乃是天命所歸,陳友諒與朱元璋都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代表,為人處世有所差別取決於個人的品性,而並沒有本質區別。

陳友諒年少時還有條件讀書,因此史書中也記錄了他略通文義,而且膂力過人,閒習武藝,有一身不錯的武藝和體質,如果最後成功的是陳友諒,那麼理當評價為文武雙全!1355年正月,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了紅巾軍,義軍之中能有這樣的文武全才是很吃香的,因而舉義之初就官拜簿書掾,並很快功升元帥。1357年九月,倪文俊企圖謀害義軍首領徐壽輝,未遂逃至黃州欲投陳友諒,陳友諒可能是出於私心,也可能是出於正義,毫不猶豫的殺了倪文俊,隨之而來的則是對倪文俊軍隊的收編。此時的陳友諒已經初具規模,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轉戰江西各地,相繼攻陷安慶、龍興路、瑞州、邵武、吉安路、建昌路、贛州、汀州、衢州、襄陽路、信州等地,幾乎佔領了江西全境。

布衣天子

其實在那個時代,無論是朱元璋、陳友諒還是徐壽輝,稱帝成功都能算是布衣天子,他們沒有顯赫的家室,於亂世之中豎起大旗,攪弄風雲,給元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陳友諒當時在江西一帶所向披靡,攻必克戰必取,可以說長江以南沒有對手,這樣的形勢下別說是一個志在四方的將領,就算是胸無大志的庸人,也不會滿足眼下的勢力。也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陳友諒一生中最大的兩個汙點產生了,一是殺趙普勝,二是殺徐壽輝。隨後便是於1360年稱帝,定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

  • 趙普勝被殺存疑

史書裡記載了趙普勝在搖擺於天完政權和吳政權之後歸為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成為肱骨。隨後朱元璋在趙普勝據守安慶和池州一線吃了大虧,無法西進掠地,就連徐達在趙普勝面前也沒能佔到便宜。於是朱元璋設下反間計,意圖借陳友諒之手除掉趙普勝,且計策達成拔掉了“雙刀趙”這顆釘子。

其實這種記載顯得疑點重重,首先趙普勝是抵擋朱元璋西進的關鍵人物,又是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的大將,隨隨便便一個反間計就能使陳友諒擅殺大將?朱元璋的反間計是以趙普勝欲投靠吳軍為主線,以當時的情況看,吳軍西進不得寸步,陳友諒實力又遠遠雄於朱元璋,有必要投靠朱元璋嗎?我更覺得這是朱元璋的一種政治宣傳。

而歷史上另一種說法則是趙普勝根本就沒有被陳友諒所殺,鄱陽湖一戰還出現在戰場上,這位“雙刀趙”的存在是陳友諒得以組建超級水軍的關鍵。直到陳友諒戰死後,趙普勝逃至陽新縣富池鎮,改姓袁,世代居於此地。趙普勝到達此地後趕走雜居於此的其他姓氏村名,獨苗繁衍生息,時至今日,已成近2000多人的袁廣村,全村皆姓袁,而村子的村譜就是從趙普勝時起記錄的,村裡的老人皆知祖上本姓趙,祖先就是趙普勝。考古學家雖然沒有在此發現古墓加以考證,但按照地理位置來看,袁廣村離徐壽輝起義的蘄州只有一江之隔,天完政權的始都浠水就與蘄洲相鄰,“雙刀趙”是天完政權的“四大金剛”之一,這樣的榮譽感讓他選擇此地隱居也符合情理。

  • 徐壽輝被殺合理
“始友諒破龍興,壽輝欲徙都之,友諒不可。未幾,壽輝遽發漢陽,次江州。江州,友諒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壽輝入,即閉城門,悉殺其所部。”——《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十一》

徐壽輝是紅巾軍的首領,但他所領導的紅巾軍其實並不牢靠,手下將領擁兵自重,當然也包括陳友諒。可以說陳友諒是依靠徐壽輝一步一步坐大,但也是憑實力一步一步站穩腳跟。徐壽輝是一位好人,如果做了盛世的皇帝也許會興國安邦,他的軍隊紀律嚴明,不弒殺戮。但在於亂世的他,過於正直,以至於自己的權術不足以駕馭手下將領。1356正月,天完政權遷都漢陽的時候,徐壽輝雖為皇帝,但實際上是受丞相倪文俊操縱的,有名無實,以至於部下產生圖謀篡位的舉動。

1357年九月的時候,倪文俊被陳友諒殺死,天完政權的一哥成了陳友諒。1358年,陳友諒打下了南昌城,此時的形勢很明朗,徐壽輝身為一個傀儡皇帝,坐鎮後方踏踏實實的舉著義旗就行了,但他偏要遷都南昌,這是不是代表著對陳友諒不放心呢?或者說是想坐享其成勝利果實呢?此時的陳友諒有自立的實力,也有自立的志向,這種風口浪尖,徐壽輝親自給陳友諒增添了欺師滅祖的決心,這怪的了誰呢?亂世之中,“慈不掌兵,義不從商”的道理最為深入人心,難不成還要讓一個心慈之輩坐擁天下嗎?

成王敗寇

“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既僭號,盡有江西、湖廣之地,恃其兵強,欲東取應天。”——《明史》

陳友諒最為輝煌的時候是朱元璋和張士誠都望塵莫及的。按照劉伯溫的分析則是“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下半;士誠自守虜,不足慮”。也就是說陳友諒稱帝后已經是朱元璋的頭號威脅,胸懷大志的陳友諒一定會兵鋒向東直指朱元璋。文有鄒普勝,武有張定邊,這樣的陣容在當時不亞於劉伯溫、徐達的配置。而就國力而言,佔據江南半壁富庶之地的陳友諒帶甲百萬,無論是軍力還是財力,都遠遠超過朱元璋。

“造舟塞江河,積糧過山嶽,強將勁兵,自謂無敵。然鄱陽一戰,友諒授首,旋師東討,張氏面縛。此非人力,實天命也。”——楊璟

但歷史的風向標總是那麼奇特,誰能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康茂才會幫助朱元璋誘騙自己?誰能想到百餿戰艦會被突然退去的潮水擱淺?誰能想到兵寡糧少的朱文正會守住洪都城三個月之久?誰能想到鄱陽湖上突然就起了東北風?誰能想到被自己厚待的左右執金吾大將軍在關鍵時刻相繼倒戈?誰能想到飛來的流失會正中並貫穿陳友諒的面額?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一個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因為朱元璋的一統河山,陳友諒就成為最大的“背景帝”,其一生弒主賣友的行為就被無限放大,遭到後世的詬病,諸多文學作品裡亦將陳友諒作為反面人物描寫,我個人覺得有失偏頗,陳友諒紀念館裡的那句“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甚是引人深思。



舍官舉義

“俱田間布衣,仗尺劍起事,雖仁暴懸殊,亦自有幸不幸焉。”——《國傕》

陳友諒作為元末的一名普通漁民子弟,本是縣官小吏,抱著公務員的鐵飯碗,卻毅然決然的投身於義軍,隨時都有戰死沙場的風險,這樣的選擇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眾所周知朱元璋也只是走投無路,連和尚都當不安生了才稀裡糊塗的加入義軍,二者在思想覺悟上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又何談陳友諒為寇呢?談遷的評價就相當客觀,都是平頭老百姓出生,舉義起事對抗暴政,應當得到後世讚賞,而成敗趨勢乃是天命所歸,陳友諒與朱元璋都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代表,為人處世有所差別取決於個人的品性,而並沒有本質區別。

陳友諒年少時還有條件讀書,因此史書中也記錄了他略通文義,而且膂力過人,閒習武藝,有一身不錯的武藝和體質,如果最後成功的是陳友諒,那麼理當評價為文武雙全!1355年正月,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了紅巾軍,義軍之中能有這樣的文武全才是很吃香的,因而舉義之初就官拜簿書掾,並很快功升元帥。1357年九月,倪文俊企圖謀害義軍首領徐壽輝,未遂逃至黃州欲投陳友諒,陳友諒可能是出於私心,也可能是出於正義,毫不猶豫的殺了倪文俊,隨之而來的則是對倪文俊軍隊的收編。此時的陳友諒已經初具規模,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轉戰江西各地,相繼攻陷安慶、龍興路、瑞州、邵武、吉安路、建昌路、贛州、汀州、衢州、襄陽路、信州等地,幾乎佔領了江西全境。

布衣天子

其實在那個時代,無論是朱元璋、陳友諒還是徐壽輝,稱帝成功都能算是布衣天子,他們沒有顯赫的家室,於亂世之中豎起大旗,攪弄風雲,給元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陳友諒當時在江西一帶所向披靡,攻必克戰必取,可以說長江以南沒有對手,這樣的形勢下別說是一個志在四方的將領,就算是胸無大志的庸人,也不會滿足眼下的勢力。也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陳友諒一生中最大的兩個汙點產生了,一是殺趙普勝,二是殺徐壽輝。隨後便是於1360年稱帝,定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

  • 趙普勝被殺存疑

史書裡記載了趙普勝在搖擺於天完政權和吳政權之後歸為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成為肱骨。隨後朱元璋在趙普勝據守安慶和池州一線吃了大虧,無法西進掠地,就連徐達在趙普勝面前也沒能佔到便宜。於是朱元璋設下反間計,意圖借陳友諒之手除掉趙普勝,且計策達成拔掉了“雙刀趙”這顆釘子。

其實這種記載顯得疑點重重,首先趙普勝是抵擋朱元璋西進的關鍵人物,又是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的大將,隨隨便便一個反間計就能使陳友諒擅殺大將?朱元璋的反間計是以趙普勝欲投靠吳軍為主線,以當時的情況看,吳軍西進不得寸步,陳友諒實力又遠遠雄於朱元璋,有必要投靠朱元璋嗎?我更覺得這是朱元璋的一種政治宣傳。

而歷史上另一種說法則是趙普勝根本就沒有被陳友諒所殺,鄱陽湖一戰還出現在戰場上,這位“雙刀趙”的存在是陳友諒得以組建超級水軍的關鍵。直到陳友諒戰死後,趙普勝逃至陽新縣富池鎮,改姓袁,世代居於此地。趙普勝到達此地後趕走雜居於此的其他姓氏村名,獨苗繁衍生息,時至今日,已成近2000多人的袁廣村,全村皆姓袁,而村子的村譜就是從趙普勝時起記錄的,村裡的老人皆知祖上本姓趙,祖先就是趙普勝。考古學家雖然沒有在此發現古墓加以考證,但按照地理位置來看,袁廣村離徐壽輝起義的蘄州只有一江之隔,天完政權的始都浠水就與蘄洲相鄰,“雙刀趙”是天完政權的“四大金剛”之一,這樣的榮譽感讓他選擇此地隱居也符合情理。

  • 徐壽輝被殺合理
“始友諒破龍興,壽輝欲徙都之,友諒不可。未幾,壽輝遽發漢陽,次江州。江州,友諒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壽輝入,即閉城門,悉殺其所部。”——《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十一》

徐壽輝是紅巾軍的首領,但他所領導的紅巾軍其實並不牢靠,手下將領擁兵自重,當然也包括陳友諒。可以說陳友諒是依靠徐壽輝一步一步坐大,但也是憑實力一步一步站穩腳跟。徐壽輝是一位好人,如果做了盛世的皇帝也許會興國安邦,他的軍隊紀律嚴明,不弒殺戮。但在於亂世的他,過於正直,以至於自己的權術不足以駕馭手下將領。1356正月,天完政權遷都漢陽的時候,徐壽輝雖為皇帝,但實際上是受丞相倪文俊操縱的,有名無實,以至於部下產生圖謀篡位的舉動。

1357年九月的時候,倪文俊被陳友諒殺死,天完政權的一哥成了陳友諒。1358年,陳友諒打下了南昌城,此時的形勢很明朗,徐壽輝身為一個傀儡皇帝,坐鎮後方踏踏實實的舉著義旗就行了,但他偏要遷都南昌,這是不是代表著對陳友諒不放心呢?或者說是想坐享其成勝利果實呢?此時的陳友諒有自立的實力,也有自立的志向,這種風口浪尖,徐壽輝親自給陳友諒增添了欺師滅祖的決心,這怪的了誰呢?亂世之中,“慈不掌兵,義不從商”的道理最為深入人心,難不成還要讓一個心慈之輩坐擁天下嗎?

成王敗寇

“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既僭號,盡有江西、湖廣之地,恃其兵強,欲東取應天。”——《明史》

陳友諒最為輝煌的時候是朱元璋和張士誠都望塵莫及的。按照劉伯溫的分析則是“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下半;士誠自守虜,不足慮”。也就是說陳友諒稱帝后已經是朱元璋的頭號威脅,胸懷大志的陳友諒一定會兵鋒向東直指朱元璋。文有鄒普勝,武有張定邊,這樣的陣容在當時不亞於劉伯溫、徐達的配置。而就國力而言,佔據江南半壁富庶之地的陳友諒帶甲百萬,無論是軍力還是財力,都遠遠超過朱元璋。

“造舟塞江河,積糧過山嶽,強將勁兵,自謂無敵。然鄱陽一戰,友諒授首,旋師東討,張氏面縛。此非人力,實天命也。”——楊璟

但歷史的風向標總是那麼奇特,誰能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康茂才會幫助朱元璋誘騙自己?誰能想到百餿戰艦會被突然退去的潮水擱淺?誰能想到兵寡糧少的朱文正會守住洪都城三個月之久?誰能想到鄱陽湖上突然就起了東北風?誰能想到被自己厚待的左右執金吾大將軍在關鍵時刻相繼倒戈?誰能想到飛來的流失會正中並貫穿陳友諒的面額?

在與朱元璋的決戰中,陳友諒人設崩塌的毫無道理,陳友諒是善權謀,但也寬以待人,雖殘暴不仁,但只對貪官汙吏。他推行屯田,嚴懲不法官員,心繫百姓,至民福國強,卻逃不過上天的安排,當然,也可以說他生不逢時,遇上了另外一個史詩級別的團隊——朱元璋!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一個歷史人物的成功與失敗決定了他在歷史上的評價,因為朱元璋的一統河山,陳友諒就成為最大的“背景帝”,其一生弒主賣友的行為就被無限放大,遭到後世的詬病,諸多文學作品裡亦將陳友諒作為反面人物描寫,我個人覺得有失偏頗,陳友諒紀念館裡的那句“功過褒貶自有春秋評說”甚是引人深思。



舍官舉義

“俱田間布衣,仗尺劍起事,雖仁暴懸殊,亦自有幸不幸焉。”——《國傕》

陳友諒作為元末的一名普通漁民子弟,本是縣官小吏,抱著公務員的鐵飯碗,卻毅然決然的投身於義軍,隨時都有戰死沙場的風險,這樣的選擇恐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眾所周知朱元璋也只是走投無路,連和尚都當不安生了才稀裡糊塗的加入義軍,二者在思想覺悟上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又何談陳友諒為寇呢?談遷的評價就相當客觀,都是平頭老百姓出生,舉義起事對抗暴政,應當得到後世讚賞,而成敗趨勢乃是天命所歸,陳友諒與朱元璋都是元末農民起義的代表,為人處世有所差別取決於個人的品性,而並沒有本質區別。

陳友諒年少時還有條件讀書,因此史書中也記錄了他略通文義,而且膂力過人,閒習武藝,有一身不錯的武藝和體質,如果最後成功的是陳友諒,那麼理當評價為文武雙全!1355年正月,陳友諒於黃蓬起義,加入了紅巾軍,義軍之中能有這樣的文武全才是很吃香的,因而舉義之初就官拜簿書掾,並很快功升元帥。1357年九月,倪文俊企圖謀害義軍首領徐壽輝,未遂逃至黃州欲投陳友諒,陳友諒可能是出於私心,也可能是出於正義,毫不猶豫的殺了倪文俊,隨之而來的則是對倪文俊軍隊的收編。此時的陳友諒已經初具規模,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轉戰江西各地,相繼攻陷安慶、龍興路、瑞州、邵武、吉安路、建昌路、贛州、汀州、衢州、襄陽路、信州等地,幾乎佔領了江西全境。

布衣天子

其實在那個時代,無論是朱元璋、陳友諒還是徐壽輝,稱帝成功都能算是布衣天子,他們沒有顯赫的家室,於亂世之中豎起大旗,攪弄風雲,給元朝廷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陳友諒當時在江西一帶所向披靡,攻必克戰必取,可以說長江以南沒有對手,這樣的形勢下別說是一個志在四方的將領,就算是胸無大志的庸人,也不會滿足眼下的勢力。也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陳友諒一生中最大的兩個汙點產生了,一是殺趙普勝,二是殺徐壽輝。隨後便是於1360年稱帝,定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

  • 趙普勝被殺存疑

史書裡記載了趙普勝在搖擺於天完政權和吳政權之後歸為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成為肱骨。隨後朱元璋在趙普勝據守安慶和池州一線吃了大虧,無法西進掠地,就連徐達在趙普勝面前也沒能佔到便宜。於是朱元璋設下反間計,意圖借陳友諒之手除掉趙普勝,且計策達成拔掉了“雙刀趙”這顆釘子。

其實這種記載顯得疑點重重,首先趙普勝是抵擋朱元璋西進的關鍵人物,又是陳友諒帳下戰功顯赫的大將,隨隨便便一個反間計就能使陳友諒擅殺大將?朱元璋的反間計是以趙普勝欲投靠吳軍為主線,以當時的情況看,吳軍西進不得寸步,陳友諒實力又遠遠雄於朱元璋,有必要投靠朱元璋嗎?我更覺得這是朱元璋的一種政治宣傳。

而歷史上另一種說法則是趙普勝根本就沒有被陳友諒所殺,鄱陽湖一戰還出現在戰場上,這位“雙刀趙”的存在是陳友諒得以組建超級水軍的關鍵。直到陳友諒戰死後,趙普勝逃至陽新縣富池鎮,改姓袁,世代居於此地。趙普勝到達此地後趕走雜居於此的其他姓氏村名,獨苗繁衍生息,時至今日,已成近2000多人的袁廣村,全村皆姓袁,而村子的村譜就是從趙普勝時起記錄的,村裡的老人皆知祖上本姓趙,祖先就是趙普勝。考古學家雖然沒有在此發現古墓加以考證,但按照地理位置來看,袁廣村離徐壽輝起義的蘄州只有一江之隔,天完政權的始都浠水就與蘄洲相鄰,“雙刀趙”是天完政權的“四大金剛”之一,這樣的榮譽感讓他選擇此地隱居也符合情理。

  • 徐壽輝被殺合理
“始友諒破龍興,壽輝欲徙都之,友諒不可。未幾,壽輝遽發漢陽,次江州。江州,友諒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壽輝入,即閉城門,悉殺其所部。”——《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十一》

徐壽輝是紅巾軍的首領,但他所領導的紅巾軍其實並不牢靠,手下將領擁兵自重,當然也包括陳友諒。可以說陳友諒是依靠徐壽輝一步一步坐大,但也是憑實力一步一步站穩腳跟。徐壽輝是一位好人,如果做了盛世的皇帝也許會興國安邦,他的軍隊紀律嚴明,不弒殺戮。但在於亂世的他,過於正直,以至於自己的權術不足以駕馭手下將領。1356正月,天完政權遷都漢陽的時候,徐壽輝雖為皇帝,但實際上是受丞相倪文俊操縱的,有名無實,以至於部下產生圖謀篡位的舉動。

1357年九月的時候,倪文俊被陳友諒殺死,天完政權的一哥成了陳友諒。1358年,陳友諒打下了南昌城,此時的形勢很明朗,徐壽輝身為一個傀儡皇帝,坐鎮後方踏踏實實的舉著義旗就行了,但他偏要遷都南昌,這是不是代表著對陳友諒不放心呢?或者說是想坐享其成勝利果實呢?此時的陳友諒有自立的實力,也有自立的志向,這種風口浪尖,徐壽輝親自給陳友諒增添了欺師滅祖的決心,這怪的了誰呢?亂世之中,“慈不掌兵,義不從商”的道理最為深入人心,難不成還要讓一個心慈之輩坐擁天下嗎?

成王敗寇

“友諒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既僭號,盡有江西、湖廣之地,恃其兵強,欲東取應天。”——《明史》

陳友諒最為輝煌的時候是朱元璋和張士誠都望塵莫及的。按照劉伯溫的分析則是“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下半;士誠自守虜,不足慮”。也就是說陳友諒稱帝后已經是朱元璋的頭號威脅,胸懷大志的陳友諒一定會兵鋒向東直指朱元璋。文有鄒普勝,武有張定邊,這樣的陣容在當時不亞於劉伯溫、徐達的配置。而就國力而言,佔據江南半壁富庶之地的陳友諒帶甲百萬,無論是軍力還是財力,都遠遠超過朱元璋。

“造舟塞江河,積糧過山嶽,強將勁兵,自謂無敵。然鄱陽一戰,友諒授首,旋師東討,張氏面縛。此非人力,實天命也。”——楊璟

但歷史的風向標總是那麼奇特,誰能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康茂才會幫助朱元璋誘騙自己?誰能想到百餿戰艦會被突然退去的潮水擱淺?誰能想到兵寡糧少的朱文正會守住洪都城三個月之久?誰能想到鄱陽湖上突然就起了東北風?誰能想到被自己厚待的左右執金吾大將軍在關鍵時刻相繼倒戈?誰能想到飛來的流失會正中並貫穿陳友諒的面額?

在與朱元璋的決戰中,陳友諒人設崩塌的毫無道理,陳友諒是善權謀,但也寬以待人,雖殘暴不仁,但只對貪官汙吏。他推行屯田,嚴懲不法官員,心繫百姓,至民福國強,卻逃不過上天的安排,當然,也可以說他生不逢時,遇上了另外一個史詩級別的團隊——朱元璋!

綜上,歷史是更偏向於勝利者,但作為勝利者的朱元璋給予了這位對手很高的評價,在鄱陽湖系列戰中,他說陳友諒“古帝王豪傑能用其眾者,未之有聞”。這是來自對手的尊敬,也是來自對手的肯定,或許朱元璋也有過後怕,若非是那麼多的“天助我也”,孰知誰人稱王,誰人稱帝!

坐看东南了
2019-10-14

陳友諒是個複雜人物。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今湖北仙桃)人,是元朝農民起義領袖。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為什麼叫天完政權?這個說出來就是笑話,主要是針對元朝而取得名字,元朝叫大元,那我就叫天完,大字頭上加一橫就是天,天滅大;元字頭上加個寶蓋頭就是完,完滅元,天完滅大元。從字面上看,很是合適。可是從字意上說,就糟糕了,天完?人君受命於天,替天行道,天都完了,還滅什麼大元?所以年號不吉利。

31歲的陳友諒此時是元朝縣政府的一位刀筆小吏,為了民族復興的理想,為了解除民族壓迫,於是決定參加農民起義,投奔到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麾下效力。 因為有點文化,加上有在政府工作的經驗,陳友諒在部隊吃得開,迅速成為獨當一面的將領。 1357年9月,倪文俊試圖殺死主子徐壽輝,結果倪文俊沒殺死徐壽輝,反而被自己的手下陳友諒殺死,陳友諒殺了倪文俊後,自稱宣慰使,率軍攻下江西全境,和安徽、福建等部分地區,一時勢如破竹。

1359年,陳友諒中了朱元璋的反間計,殺了自己的手下猛將趙普勝。1360年,陳友諒讓人用鐵錘敲碎了老主子徐壽輝的腦袋,然後迫不及待地在一個破廟裡登基稱帝,建國號為漢。從劉邦的漢朝結束後,國號叫漢的政權很多,但沒有一個成氣候,中國歷史上也有這個現象,凡是別人叫過的政權名字就不要再用了,五代十國時的五代,吳三桂的周,等等,都是不吉利的。

陳友諒從參加起義到當上皇帝花了9年時間,當時,他佔領了湖廣、江西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區,在元末群雄中,陳友諒人最多、地最廣。當上皇帝的陳友諒一心想先吃掉頗有實力的朱元璋,為此率軍打到南京郊區,但是被精心準備的朱元璋打得大敗而歸,朱元璋順勢沿江西上,攻克池州、安慶、南昌、上饒等地,陳友諒在江西各地的官員紛紛投靠朱元璋。我看史料看到這裡,已經感覺到,陳友諒雖然地盤大、兵員多,但是不牢固。

吃了敗仗的陳友諒回到武昌休整了幾年,建造了一大批戰船,大的船有3層樓高,可以在船上騎馬。1363年六月,陳友諒率大軍從武昌乘坐戰艦來攻打南昌,朱元璋的親侄子、大都督朱文正率軍堅守南昌。有人說,陳友諒帶來的大軍有60萬,說朱文正只有1萬守軍。陳友諒的軍隊攻了85天,沒有打下孤城南昌。 我看《明太祖實錄》,看到這裡我就感覺到,陳友諒的部隊戰鬥力真的很差。

《明太祖實錄》上沒有任何地方記載了陳友諒有60萬大軍,也沒有記載朱文正守南昌的軍隊只有1萬多。我分析史料,認為陳友諒攻打南昌的部隊在20萬左右,朱文正的守軍接近4萬。 自古以來,攻城與守城的正常比例應該是5:1,陳友諒和朱文正雙方正好符合這個比例,所以勢均力敵。但是打了一個多月後,朱文正已經精疲力盡,預感守不住了,於是派人去朱元璋那裡報信搬救兵。朱元璋讓來人告訴朱文正,再堅守1個月。

如果真是60萬攻打1萬,朱文正不可能堅守85天,能堅守8天都是神話。只要有正常思維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後來,朱元璋率20萬大軍從長江水路救援南昌。這個20萬,是《明太祖實錄》明確記載的。陳友諒聽說朱元璋率援軍要來,於是撤出南昌,列艦在鄱陽湖迎戰,打戰一觸即發。 陳友諒有不少大船,但究竟多少大船,史書沒有明確說。我認為幾十艘而已,不可能幾百艘。但小船不少,陳友諒派出去找糧食的小船就有500艘。朱元璋沒有大船。看看戰役過程:

第一個回合:雙方弓箭、鳥槍、登船砍殺為主,但是戰役的沒有拉開局面,明實錄記載:徐達、常遇春、廖永忠等進兵薄戰,徐達身先士卒,擊敗陳友諒的前軍,殺敵1500人,繳獲陳友諒一艘大船,朱元璋軍威大振。搞了半天,才殺敵1500,繳獲陳友諒一艘大船,為此還聲威大震。(夜燈唯許月華侵)

第二個回合:朱元璋用火攻。朱元璋安排了7艘小船,裝好火藥,安排敢死隊,順風衝向陳友諒的大船,成功燒燬陳友諒幾百艘船,火光沖天,陳友諒的弟弟陳友仁、陳友貴被燒死,陳友諒的部隊燒死的、溺水死的肯定不少,到底是多少,朱元璋沒有記載。但記載朱元璋藉機“又斬首二千餘級”,記住是2000餘人。這一戰後,朱元璋給陳友諒寫了一封信,提到陳友諒“兵將損數萬之命、無尺寸之功”。到了這個階段,戰役接近尾聲了,陳友諒也只是損失了數萬兵馬,這個數字是朱元璋說的,可信度較高。

第三個回合:陳友諒撤退。陳友諒大軍出門已經4個多月,部隊死傷不少,還有不少人向朱元璋投降,損兵折將、糧草殆盡,於是決定撤退回武昌老巢。朱元璋抓住機會,乘勝追擊,陳友諒被亂箭射死。陳友諒的部下擁著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坐船回到武昌,陳理在武昌繼位。朱元璋的部隊尾隨追到武昌城下,從十月打到第二年的二月,五個月打不下武昌,後來朱元璋再次親自率軍來攻打武昌,陳理知道打不下去了,於是出城投降。 陳理堅守武昌5個月,朱元璋的部隊攻不下,說明什麼?說明當時陳理在武昌的士兵是不少的,這些士兵基本是從鄱陽湖帶回的,因為當初陳友諒是傾巢出動,留在武昌的人肯定不多。

綜合分析我有幾個結論:

1.陳友諒的作戰部隊不會超過30萬。雙方在鄱陽湖打了37天,到朱元璋燒掉陳友諒幾百艘船隻的時候,陳友諒的部隊才損失數萬。到戰役結束,陳友諒的軍隊損失不會超過10萬。朱元璋的部隊在37天的大戰中只死亡1000多人,受傷的也才1萬多人。

2.陳友諒的部隊戰鬥力比較差。陳友諒和朱元璋打了好幾年戰,幾乎沒有贏過,手下投降朱元璋的不少。陳友諒的部隊不說一觸即潰,但是肯定打不了硬戰。

3.陳友諒的謀略比朱元璋不是差一個檔次。朱元璋對領導郭子興、主子小明王一直是夠義氣的,多次捨生救主、救領導,至少給人的感覺是這樣,朱元璋樹立的是有情有義的形象,為此深得人心。最後要殺小明王,也不是明目張膽地殺,而是派廖永忠將小明王的船弄翻,小明王落水而死,雖然人皆懷疑是朱元璋乾的,但是沒有證據。

而陳友諒呢,光天化日之下殺領導(倪文俊)、殺主子(徐壽輝)殺兄弟(趙普勝),給人於無情無義的小人形象,以至於陳友諒不得人心,建立不起牢固的基本盤。這正是陳友諒外強中乾、部隊戰鬥力不強的主要原因。

一個普通人用了9年時間能擁兵數十萬,總的來說,是由其獨到之處的,不然做不到這一點。但是,陳友諒有三個明顯的缺點:一是性太急,急於求成;二是性太真,不知道遮掩;三是心太狠,誰都敢殺。

陳友諒是個複雜人物。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今湖北仙桃)人,是元朝農民起義領袖。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為什麼叫天完政權?這個說出來就是笑話,主要是針對元朝而取得名字,元朝叫大元,那我就叫天完,大字頭上加一橫就是天,天滅大;元字頭上加個寶蓋頭就是完,完滅元,天完滅大元。從字面上看,很是合適。可是從字意上說,就糟糕了,天完?人君受命於天,替天行道,天都完了,還滅什麼大元?所以年號不吉利。

31歲的陳友諒此時是元朝縣政府的一位刀筆小吏,為了民族復興的理想,為了解除民族壓迫,於是決定參加農民起義,投奔到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麾下效力。 因為有點文化,加上有在政府工作的經驗,陳友諒在部隊吃得開,迅速成為獨當一面的將領。 1357年9月,倪文俊試圖殺死主子徐壽輝,結果倪文俊沒殺死徐壽輝,反而被自己的手下陳友諒殺死,陳友諒殺了倪文俊後,自稱宣慰使,率軍攻下江西全境,和安徽、福建等部分地區,一時勢如破竹。

1359年,陳友諒中了朱元璋的反間計,殺了自己的手下猛將趙普勝。1360年,陳友諒讓人用鐵錘敲碎了老主子徐壽輝的腦袋,然後迫不及待地在一個破廟裡登基稱帝,建國號為漢。從劉邦的漢朝結束後,國號叫漢的政權很多,但沒有一個成氣候,中國歷史上也有這個現象,凡是別人叫過的政權名字就不要再用了,五代十國時的五代,吳三桂的周,等等,都是不吉利的。

陳友諒從參加起義到當上皇帝花了9年時間,當時,他佔領了湖廣、江西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區,在元末群雄中,陳友諒人最多、地最廣。當上皇帝的陳友諒一心想先吃掉頗有實力的朱元璋,為此率軍打到南京郊區,但是被精心準備的朱元璋打得大敗而歸,朱元璋順勢沿江西上,攻克池州、安慶、南昌、上饒等地,陳友諒在江西各地的官員紛紛投靠朱元璋。我看史料看到這裡,已經感覺到,陳友諒雖然地盤大、兵員多,但是不牢固。

吃了敗仗的陳友諒回到武昌休整了幾年,建造了一大批戰船,大的船有3層樓高,可以在船上騎馬。1363年六月,陳友諒率大軍從武昌乘坐戰艦來攻打南昌,朱元璋的親侄子、大都督朱文正率軍堅守南昌。有人說,陳友諒帶來的大軍有60萬,說朱文正只有1萬守軍。陳友諒的軍隊攻了85天,沒有打下孤城南昌。 我看《明太祖實錄》,看到這裡我就感覺到,陳友諒的部隊戰鬥力真的很差。

《明太祖實錄》上沒有任何地方記載了陳友諒有60萬大軍,也沒有記載朱文正守南昌的軍隊只有1萬多。我分析史料,認為陳友諒攻打南昌的部隊在20萬左右,朱文正的守軍接近4萬。 自古以來,攻城與守城的正常比例應該是5:1,陳友諒和朱文正雙方正好符合這個比例,所以勢均力敵。但是打了一個多月後,朱文正已經精疲力盡,預感守不住了,於是派人去朱元璋那裡報信搬救兵。朱元璋讓來人告訴朱文正,再堅守1個月。

如果真是60萬攻打1萬,朱文正不可能堅守85天,能堅守8天都是神話。只要有正常思維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後來,朱元璋率20萬大軍從長江水路救援南昌。這個20萬,是《明太祖實錄》明確記載的。陳友諒聽說朱元璋率援軍要來,於是撤出南昌,列艦在鄱陽湖迎戰,打戰一觸即發。 陳友諒有不少大船,但究竟多少大船,史書沒有明確說。我認為幾十艘而已,不可能幾百艘。但小船不少,陳友諒派出去找糧食的小船就有500艘。朱元璋沒有大船。看看戰役過程:

第一個回合:雙方弓箭、鳥槍、登船砍殺為主,但是戰役的沒有拉開局面,明實錄記載:徐達、常遇春、廖永忠等進兵薄戰,徐達身先士卒,擊敗陳友諒的前軍,殺敵1500人,繳獲陳友諒一艘大船,朱元璋軍威大振。搞了半天,才殺敵1500,繳獲陳友諒一艘大船,為此還聲威大震。(夜燈唯許月華侵)

第二個回合:朱元璋用火攻。朱元璋安排了7艘小船,裝好火藥,安排敢死隊,順風衝向陳友諒的大船,成功燒燬陳友諒幾百艘船,火光沖天,陳友諒的弟弟陳友仁、陳友貴被燒死,陳友諒的部隊燒死的、溺水死的肯定不少,到底是多少,朱元璋沒有記載。但記載朱元璋藉機“又斬首二千餘級”,記住是2000餘人。這一戰後,朱元璋給陳友諒寫了一封信,提到陳友諒“兵將損數萬之命、無尺寸之功”。到了這個階段,戰役接近尾聲了,陳友諒也只是損失了數萬兵馬,這個數字是朱元璋說的,可信度較高。

第三個回合:陳友諒撤退。陳友諒大軍出門已經4個多月,部隊死傷不少,還有不少人向朱元璋投降,損兵折將、糧草殆盡,於是決定撤退回武昌老巢。朱元璋抓住機會,乘勝追擊,陳友諒被亂箭射死。陳友諒的部下擁著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坐船回到武昌,陳理在武昌繼位。朱元璋的部隊尾隨追到武昌城下,從十月打到第二年的二月,五個月打不下武昌,後來朱元璋再次親自率軍來攻打武昌,陳理知道打不下去了,於是出城投降。 陳理堅守武昌5個月,朱元璋的部隊攻不下,說明什麼?說明當時陳理在武昌的士兵是不少的,這些士兵基本是從鄱陽湖帶回的,因為當初陳友諒是傾巢出動,留在武昌的人肯定不多。

綜合分析我有幾個結論:

1.陳友諒的作戰部隊不會超過30萬。雙方在鄱陽湖打了37天,到朱元璋燒掉陳友諒幾百艘船隻的時候,陳友諒的部隊才損失數萬。到戰役結束,陳友諒的軍隊損失不會超過10萬。朱元璋的部隊在37天的大戰中只死亡1000多人,受傷的也才1萬多人。

2.陳友諒的部隊戰鬥力比較差。陳友諒和朱元璋打了好幾年戰,幾乎沒有贏過,手下投降朱元璋的不少。陳友諒的部隊不說一觸即潰,但是肯定打不了硬戰。

3.陳友諒的謀略比朱元璋不是差一個檔次。朱元璋對領導郭子興、主子小明王一直是夠義氣的,多次捨生救主、救領導,至少給人的感覺是這樣,朱元璋樹立的是有情有義的形象,為此深得人心。最後要殺小明王,也不是明目張膽地殺,而是派廖永忠將小明王的船弄翻,小明王落水而死,雖然人皆懷疑是朱元璋乾的,但是沒有證據。

而陳友諒呢,光天化日之下殺領導(倪文俊)、殺主子(徐壽輝)殺兄弟(趙普勝),給人於無情無義的小人形象,以至於陳友諒不得人心,建立不起牢固的基本盤。這正是陳友諒外強中乾、部隊戰鬥力不強的主要原因。

一個普通人用了9年時間能擁兵數十萬,總的來說,是由其獨到之處的,不然做不到這一點。但是,陳友諒有三個明顯的缺點:一是性太急,急於求成;二是性太真,不知道遮掩;三是心太狠,誰都敢殺。



陳友諒是個複雜人物。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今湖北仙桃)人,是元朝農民起義領袖。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為什麼叫天完政權?這個說出來就是笑話,主要是針對元朝而取得名字,元朝叫大元,那我就叫天完,大字頭上加一橫就是天,天滅大;元字頭上加個寶蓋頭就是完,完滅元,天完滅大元。從字面上看,很是合適。可是從字意上說,就糟糕了,天完?人君受命於天,替天行道,天都完了,還滅什麼大元?所以年號不吉利。

31歲的陳友諒此時是元朝縣政府的一位刀筆小吏,為了民族復興的理想,為了解除民族壓迫,於是決定參加農民起義,投奔到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麾下效力。 因為有點文化,加上有在政府工作的經驗,陳友諒在部隊吃得開,迅速成為獨當一面的將領。 1357年9月,倪文俊試圖殺死主子徐壽輝,結果倪文俊沒殺死徐壽輝,反而被自己的手下陳友諒殺死,陳友諒殺了倪文俊後,自稱宣慰使,率軍攻下江西全境,和安徽、福建等部分地區,一時勢如破竹。

1359年,陳友諒中了朱元璋的反間計,殺了自己的手下猛將趙普勝。1360年,陳友諒讓人用鐵錘敲碎了老主子徐壽輝的腦袋,然後迫不及待地在一個破廟裡登基稱帝,建國號為漢。從劉邦的漢朝結束後,國號叫漢的政權很多,但沒有一個成氣候,中國歷史上也有這個現象,凡是別人叫過的政權名字就不要再用了,五代十國時的五代,吳三桂的周,等等,都是不吉利的。

陳友諒從參加起義到當上皇帝花了9年時間,當時,他佔領了湖廣、江西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區,在元末群雄中,陳友諒人最多、地最廣。當上皇帝的陳友諒一心想先吃掉頗有實力的朱元璋,為此率軍打到南京郊區,但是被精心準備的朱元璋打得大敗而歸,朱元璋順勢沿江西上,攻克池州、安慶、南昌、上饒等地,陳友諒在江西各地的官員紛紛投靠朱元璋。我看史料看到這裡,已經感覺到,陳友諒雖然地盤大、兵員多,但是不牢固。

吃了敗仗的陳友諒回到武昌休整了幾年,建造了一大批戰船,大的船有3層樓高,可以在船上騎馬。1363年六月,陳友諒率大軍從武昌乘坐戰艦來攻打南昌,朱元璋的親侄子、大都督朱文正率軍堅守南昌。有人說,陳友諒帶來的大軍有60萬,說朱文正只有1萬守軍。陳友諒的軍隊攻了85天,沒有打下孤城南昌。 我看《明太祖實錄》,看到這裡我就感覺到,陳友諒的部隊戰鬥力真的很差。

《明太祖實錄》上沒有任何地方記載了陳友諒有60萬大軍,也沒有記載朱文正守南昌的軍隊只有1萬多。我分析史料,認為陳友諒攻打南昌的部隊在20萬左右,朱文正的守軍接近4萬。 自古以來,攻城與守城的正常比例應該是5:1,陳友諒和朱文正雙方正好符合這個比例,所以勢均力敵。但是打了一個多月後,朱文正已經精疲力盡,預感守不住了,於是派人去朱元璋那裡報信搬救兵。朱元璋讓來人告訴朱文正,再堅守1個月。

如果真是60萬攻打1萬,朱文正不可能堅守85天,能堅守8天都是神話。只要有正常思維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後來,朱元璋率20萬大軍從長江水路救援南昌。這個20萬,是《明太祖實錄》明確記載的。陳友諒聽說朱元璋率援軍要來,於是撤出南昌,列艦在鄱陽湖迎戰,打戰一觸即發。 陳友諒有不少大船,但究竟多少大船,史書沒有明確說。我認為幾十艘而已,不可能幾百艘。但小船不少,陳友諒派出去找糧食的小船就有500艘。朱元璋沒有大船。看看戰役過程:

第一個回合:雙方弓箭、鳥槍、登船砍殺為主,但是戰役的沒有拉開局面,明實錄記載:徐達、常遇春、廖永忠等進兵薄戰,徐達身先士卒,擊敗陳友諒的前軍,殺敵1500人,繳獲陳友諒一艘大船,朱元璋軍威大振。搞了半天,才殺敵1500,繳獲陳友諒一艘大船,為此還聲威大震。(夜燈唯許月華侵)

第二個回合:朱元璋用火攻。朱元璋安排了7艘小船,裝好火藥,安排敢死隊,順風衝向陳友諒的大船,成功燒燬陳友諒幾百艘船,火光沖天,陳友諒的弟弟陳友仁、陳友貴被燒死,陳友諒的部隊燒死的、溺水死的肯定不少,到底是多少,朱元璋沒有記載。但記載朱元璋藉機“又斬首二千餘級”,記住是2000餘人。這一戰後,朱元璋給陳友諒寫了一封信,提到陳友諒“兵將損數萬之命、無尺寸之功”。到了這個階段,戰役接近尾聲了,陳友諒也只是損失了數萬兵馬,這個數字是朱元璋說的,可信度較高。

第三個回合:陳友諒撤退。陳友諒大軍出門已經4個多月,部隊死傷不少,還有不少人向朱元璋投降,損兵折將、糧草殆盡,於是決定撤退回武昌老巢。朱元璋抓住機會,乘勝追擊,陳友諒被亂箭射死。陳友諒的部下擁著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坐船回到武昌,陳理在武昌繼位。朱元璋的部隊尾隨追到武昌城下,從十月打到第二年的二月,五個月打不下武昌,後來朱元璋再次親自率軍來攻打武昌,陳理知道打不下去了,於是出城投降。 陳理堅守武昌5個月,朱元璋的部隊攻不下,說明什麼?說明當時陳理在武昌的士兵是不少的,這些士兵基本是從鄱陽湖帶回的,因為當初陳友諒是傾巢出動,留在武昌的人肯定不多。

綜合分析我有幾個結論:

1.陳友諒的作戰部隊不會超過30萬。雙方在鄱陽湖打了37天,到朱元璋燒掉陳友諒幾百艘船隻的時候,陳友諒的部隊才損失數萬。到戰役結束,陳友諒的軍隊損失不會超過10萬。朱元璋的部隊在37天的大戰中只死亡1000多人,受傷的也才1萬多人。

2.陳友諒的部隊戰鬥力比較差。陳友諒和朱元璋打了好幾年戰,幾乎沒有贏過,手下投降朱元璋的不少。陳友諒的部隊不說一觸即潰,但是肯定打不了硬戰。

3.陳友諒的謀略比朱元璋不是差一個檔次。朱元璋對領導郭子興、主子小明王一直是夠義氣的,多次捨生救主、救領導,至少給人的感覺是這樣,朱元璋樹立的是有情有義的形象,為此深得人心。最後要殺小明王,也不是明目張膽地殺,而是派廖永忠將小明王的船弄翻,小明王落水而死,雖然人皆懷疑是朱元璋乾的,但是沒有證據。

而陳友諒呢,光天化日之下殺領導(倪文俊)、殺主子(徐壽輝)殺兄弟(趙普勝),給人於無情無義的小人形象,以至於陳友諒不得人心,建立不起牢固的基本盤。這正是陳友諒外強中乾、部隊戰鬥力不強的主要原因。

一個普通人用了9年時間能擁兵數十萬,總的來說,是由其獨到之處的,不然做不到這一點。但是,陳友諒有三個明顯的缺點:一是性太急,急於求成;二是性太真,不知道遮掩;三是心太狠,誰都敢殺。





陳友諒是個複雜人物。 陳友諒(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陽(今湖北仙桃)人,是元朝農民起義領袖。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為什麼叫天完政權?這個說出來就是笑話,主要是針對元朝而取得名字,元朝叫大元,那我就叫天完,大字頭上加一橫就是天,天滅大;元字頭上加個寶蓋頭就是完,完滅元,天完滅大元。從字面上看,很是合適。可是從字意上說,就糟糕了,天完?人君受命於天,替天行道,天都完了,還滅什麼大元?所以年號不吉利。

31歲的陳友諒此時是元朝縣政府的一位刀筆小吏,為了民族復興的理想,為了解除民族壓迫,於是決定參加農民起義,投奔到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麾下效力。 因為有點文化,加上有在政府工作的經驗,陳友諒在部隊吃得開,迅速成為獨當一面的將領。 1357年9月,倪文俊試圖殺死主子徐壽輝,結果倪文俊沒殺死徐壽輝,反而被自己的手下陳友諒殺死,陳友諒殺了倪文俊後,自稱宣慰使,率軍攻下江西全境,和安徽、福建等部分地區,一時勢如破竹。

1359年,陳友諒中了朱元璋的反間計,殺了自己的手下猛將趙普勝。1360年,陳友諒讓人用鐵錘敲碎了老主子徐壽輝的腦袋,然後迫不及待地在一個破廟裡登基稱帝,建國號為漢。從劉邦的漢朝結束後,國號叫漢的政權很多,但沒有一個成氣候,中國歷史上也有這個現象,凡是別人叫過的政權名字就不要再用了,五代十國時的五代,吳三桂的周,等等,都是不吉利的。

陳友諒從參加起義到當上皇帝花了9年時間,當時,他佔領了湖廣、江西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區,在元末群雄中,陳友諒人最多、地最廣。當上皇帝的陳友諒一心想先吃掉頗有實力的朱元璋,為此率軍打到南京郊區,但是被精心準備的朱元璋打得大敗而歸,朱元璋順勢沿江西上,攻克池州、安慶、南昌、上饒等地,陳友諒在江西各地的官員紛紛投靠朱元璋。我看史料看到這裡,已經感覺到,陳友諒雖然地盤大、兵員多,但是不牢固。

吃了敗仗的陳友諒回到武昌休整了幾年,建造了一大批戰船,大的船有3層樓高,可以在船上騎馬。1363年六月,陳友諒率大軍從武昌乘坐戰艦來攻打南昌,朱元璋的親侄子、大都督朱文正率軍堅守南昌。有人說,陳友諒帶來的大軍有60萬,說朱文正只有1萬守軍。陳友諒的軍隊攻了85天,沒有打下孤城南昌。 我看《明太祖實錄》,看到這裡我就感覺到,陳友諒的部隊戰鬥力真的很差。

《明太祖實錄》上沒有任何地方記載了陳友諒有60萬大軍,也沒有記載朱文正守南昌的軍隊只有1萬多。我分析史料,認為陳友諒攻打南昌的部隊在20萬左右,朱文正的守軍接近4萬。 自古以來,攻城與守城的正常比例應該是5:1,陳友諒和朱文正雙方正好符合這個比例,所以勢均力敵。但是打了一個多月後,朱文正已經精疲力盡,預感守不住了,於是派人去朱元璋那裡報信搬救兵。朱元璋讓來人告訴朱文正,再堅守1個月。

如果真是60萬攻打1萬,朱文正不可能堅守85天,能堅守8天都是神話。只要有正常思維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後來,朱元璋率20萬大軍從長江水路救援南昌。這個20萬,是《明太祖實錄》明確記載的。陳友諒聽說朱元璋率援軍要來,於是撤出南昌,列艦在鄱陽湖迎戰,打戰一觸即發。 陳友諒有不少大船,但究竟多少大船,史書沒有明確說。我認為幾十艘而已,不可能幾百艘。但小船不少,陳友諒派出去找糧食的小船就有500艘。朱元璋沒有大船。看看戰役過程:

第一個回合:雙方弓箭、鳥槍、登船砍殺為主,但是戰役的沒有拉開局面,明實錄記載:徐達、常遇春、廖永忠等進兵薄戰,徐達身先士卒,擊敗陳友諒的前軍,殺敵1500人,繳獲陳友諒一艘大船,朱元璋軍威大振。搞了半天,才殺敵1500,繳獲陳友諒一艘大船,為此還聲威大震。(夜燈唯許月華侵)

第二個回合:朱元璋用火攻。朱元璋安排了7艘小船,裝好火藥,安排敢死隊,順風衝向陳友諒的大船,成功燒燬陳友諒幾百艘船,火光沖天,陳友諒的弟弟陳友仁、陳友貴被燒死,陳友諒的部隊燒死的、溺水死的肯定不少,到底是多少,朱元璋沒有記載。但記載朱元璋藉機“又斬首二千餘級”,記住是2000餘人。這一戰後,朱元璋給陳友諒寫了一封信,提到陳友諒“兵將損數萬之命、無尺寸之功”。到了這個階段,戰役接近尾聲了,陳友諒也只是損失了數萬兵馬,這個數字是朱元璋說的,可信度較高。

第三個回合:陳友諒撤退。陳友諒大軍出門已經4個多月,部隊死傷不少,還有不少人向朱元璋投降,損兵折將、糧草殆盡,於是決定撤退回武昌老巢。朱元璋抓住機會,乘勝追擊,陳友諒被亂箭射死。陳友諒的部下擁著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坐船回到武昌,陳理在武昌繼位。朱元璋的部隊尾隨追到武昌城下,從十月打到第二年的二月,五個月打不下武昌,後來朱元璋再次親自率軍來攻打武昌,陳理知道打不下去了,於是出城投降。 陳理堅守武昌5個月,朱元璋的部隊攻不下,說明什麼?說明當時陳理在武昌的士兵是不少的,這些士兵基本是從鄱陽湖帶回的,因為當初陳友諒是傾巢出動,留在武昌的人肯定不多。

綜合分析我有幾個結論:

1.陳友諒的作戰部隊不會超過30萬。雙方在鄱陽湖打了37天,到朱元璋燒掉陳友諒幾百艘船隻的時候,陳友諒的部隊才損失數萬。到戰役結束,陳友諒的軍隊損失不會超過10萬。朱元璋的部隊在37天的大戰中只死亡1000多人,受傷的也才1萬多人。

2.陳友諒的部隊戰鬥力比較差。陳友諒和朱元璋打了好幾年戰,幾乎沒有贏過,手下投降朱元璋的不少。陳友諒的部隊不說一觸即潰,但是肯定打不了硬戰。

3.陳友諒的謀略比朱元璋不是差一個檔次。朱元璋對領導郭子興、主子小明王一直是夠義氣的,多次捨生救主、救領導,至少給人的感覺是這樣,朱元璋樹立的是有情有義的形象,為此深得人心。最後要殺小明王,也不是明目張膽地殺,而是派廖永忠將小明王的船弄翻,小明王落水而死,雖然人皆懷疑是朱元璋乾的,但是沒有證據。

而陳友諒呢,光天化日之下殺領導(倪文俊)、殺主子(徐壽輝)殺兄弟(趙普勝),給人於無情無義的小人形象,以至於陳友諒不得人心,建立不起牢固的基本盤。這正是陳友諒外強中乾、部隊戰鬥力不強的主要原因。

一個普通人用了9年時間能擁兵數十萬,總的來說,是由其獨到之處的,不然做不到這一點。但是,陳友諒有三個明顯的缺點:一是性太急,急於求成;二是性太真,不知道遮掩;三是心太狠,誰都敢殺。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2-11

元朝末年,群雄並起。

當時中原共有三股勢力最為強大,他們分別是朱元璋、張士誠和陳友諒。要論謀略與才幹,朱元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不過若論當時誰的勢力最大,誰最可能推翻元朝的統治,那絕對是陳友諒。

元朝末年,群雄並起。

當時中原共有三股勢力最為強大,他們分別是朱元璋、張士誠和陳友諒。要論謀略與才幹,朱元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不過若論當時誰的勢力最大,誰最可能推翻元朝的統治,那絕對是陳友諒。

(陳友諒劇照)

那麼,既然陳友諒的勢力最為強大,又為什麼會輸給朱元璋呢?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陳友諒出生於1320年,籍貫湖北沔陽,即現在的湖北仙桃市。陳友諒是漁民之子,出生貧寒。早年間,他曾憑藉自己的努力,擔任了朝廷小吏。

與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不同,陳友諒並非是因為吃不上飯,才決定要起義的。相反,他每天衣足飯飽,有時甚至還能收到一些孝敬。

但陳友諒不僅沒有墮落,反而對元朝的統治感到非常失望。產生了要拯救天下蒼生,完成民族復興的想法。

1355年,徐壽輝派部將倪文俊攻破了沔陽,陳友諒也抓住機會,跟上了起義大潮,成為了倪文俊的手下。不久後,由於陳友諒出色的工作能力與戰功積累,他很快被升為了領軍元帥。

1357年,屢立戰功的倪文俊開始對徐壽輝產生不滿,他設計謀害徐壽輝。但最終計謀敗露,倪文俊逃往黃州,向陳友諒尋求幫助。

志在天下陳友諒面對昔日的領導卻毫不留情,他乾淨利落地殺掉了倪文俊,併吞並了他的軍隊。此後,陳友諒自稱宣慰使,並接連拿下江西,安徽等地,一時間名揚天下。

元朝末年,群雄並起。

當時中原共有三股勢力最為強大,他們分別是朱元璋、張士誠和陳友諒。要論謀略與才幹,朱元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不過若論當時誰的勢力最大,誰最可能推翻元朝的統治,那絕對是陳友諒。

(陳友諒劇照)

那麼,既然陳友諒的勢力最為強大,又為什麼會輸給朱元璋呢?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陳友諒出生於1320年,籍貫湖北沔陽,即現在的湖北仙桃市。陳友諒是漁民之子,出生貧寒。早年間,他曾憑藉自己的努力,擔任了朝廷小吏。

與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不同,陳友諒並非是因為吃不上飯,才決定要起義的。相反,他每天衣足飯飽,有時甚至還能收到一些孝敬。

但陳友諒不僅沒有墮落,反而對元朝的統治感到非常失望。產生了要拯救天下蒼生,完成民族復興的想法。

1355年,徐壽輝派部將倪文俊攻破了沔陽,陳友諒也抓住機會,跟上了起義大潮,成為了倪文俊的手下。不久後,由於陳友諒出色的工作能力與戰功積累,他很快被升為了領軍元帥。

1357年,屢立戰功的倪文俊開始對徐壽輝產生不滿,他設計謀害徐壽輝。但最終計謀敗露,倪文俊逃往黃州,向陳友諒尋求幫助。

志在天下陳友諒面對昔日的領導卻毫不留情,他乾淨利落地殺掉了倪文俊,併吞並了他的軍隊。此後,陳友諒自稱宣慰使,並接連拿下江西,安徽等地,一時間名揚天下。

(朱元璋劇照)

隨著陳友諒的實力越來越強,朱元璋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脅。1359年,朱元璋利用離間計,成功讓陳友諒斬殺了自己手下的大將趙普勝。到了第二年,建立了天完政權的徐壽輝想要遷都龍興,而作為下屬的陳友諒卻一直不同意。

徐壽輝本身就對日益驕狂的陳友諒感到不滿,一聽他說反對,反而更加堅定了要遷都的決心。聽聞此事之後,陳友諒立馬安排手下在江州唱了一出好戲,並最終成功敲碎了徐壽輝的腦袋。

徐壽輝死後,陳友諒立馬稱帝,取國號為“漢”,改元“大義”。

當時,陳友諒地盤最廣,實力最強。自然而然,他打起了朱元璋的主意。而朱元璋則擔心遭到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圍攻,便又一次派間諜詐降陳友諒,結果陳友諒果然中計,發起了大舉進攻,最終他落敗於朱元璋之手,也丟掉了江西。

1363年,陳友諒趁著朱元璋救援安豐之機,率大軍殺向洪都。結果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人數少於對方數十倍的情況下,硬是拖了陳友諒整整八十五天,一直到朱元璋的救兵到來。

元朝末年,群雄並起。

當時中原共有三股勢力最為強大,他們分別是朱元璋、張士誠和陳友諒。要論謀略與才幹,朱元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不過若論當時誰的勢力最大,誰最可能推翻元朝的統治,那絕對是陳友諒。

(陳友諒劇照)

那麼,既然陳友諒的勢力最為強大,又為什麼會輸給朱元璋呢?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陳友諒出生於1320年,籍貫湖北沔陽,即現在的湖北仙桃市。陳友諒是漁民之子,出生貧寒。早年間,他曾憑藉自己的努力,擔任了朝廷小吏。

與乞丐出身的朱元璋不同,陳友諒並非是因為吃不上飯,才決定要起義的。相反,他每天衣足飯飽,有時甚至還能收到一些孝敬。

但陳友諒不僅沒有墮落,反而對元朝的統治感到非常失望。產生了要拯救天下蒼生,完成民族復興的想法。

1355年,徐壽輝派部將倪文俊攻破了沔陽,陳友諒也抓住機會,跟上了起義大潮,成為了倪文俊的手下。不久後,由於陳友諒出色的工作能力與戰功積累,他很快被升為了領軍元帥。

1357年,屢立戰功的倪文俊開始對徐壽輝產生不滿,他設計謀害徐壽輝。但最終計謀敗露,倪文俊逃往黃州,向陳友諒尋求幫助。

志在天下陳友諒面對昔日的領導卻毫不留情,他乾淨利落地殺掉了倪文俊,併吞並了他的軍隊。此後,陳友諒自稱宣慰使,並接連拿下江西,安徽等地,一時間名揚天下。

(朱元璋劇照)

隨著陳友諒的實力越來越強,朱元璋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脅。1359年,朱元璋利用離間計,成功讓陳友諒斬殺了自己手下的大將趙普勝。到了第二年,建立了天完政權的徐壽輝想要遷都龍興,而作為下屬的陳友諒卻一直不同意。

徐壽輝本身就對日益驕狂的陳友諒感到不滿,一聽他說反對,反而更加堅定了要遷都的決心。聽聞此事之後,陳友諒立馬安排手下在江州唱了一出好戲,並最終成功敲碎了徐壽輝的腦袋。

徐壽輝死後,陳友諒立馬稱帝,取國號為“漢”,改元“大義”。

當時,陳友諒地盤最廣,實力最強。自然而然,他打起了朱元璋的主意。而朱元璋則擔心遭到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圍攻,便又一次派間諜詐降陳友諒,結果陳友諒果然中計,發起了大舉進攻,最終他落敗於朱元璋之手,也丟掉了江西。

1363年,陳友諒趁著朱元璋救援安豐之機,率大軍殺向洪都。結果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在人數少於對方數十倍的情況下,硬是拖了陳友諒整整八十五天,一直到朱元璋的救兵到來。

(鄱陽湖水戰)

聽說朱元璋回來之後,陳友諒決定在鄱陽湖與朱元璋展開決戰。

陳友諒的部隊全都是鐵索連環的大船,在戰鬥前期,將朱元璋的小船隊打得喘不了氣。但戰鬥到了關鍵時刻,卻突然颳起了東北風。朱元璋立即下令使用火攻,陳友諒遭遇了赤壁之戰曹操一樣的尷尬。

最終,陳友諒大敗而歸,其弟弟陳友仁當場戰死。在之後的突圍中,陳友諒也被亂箭射死,一代梟雄就此隕落。

朱元璋曾說:“張士誠器小,陳友諒志驕。”

陳友諒確實是驕傲的,他一生在與元軍的作戰中,從來不曾接受招安,始終是血戰到底。並且,在起義不到十年的時間裡,他就能雄霸中原一大塊土地,最終稱帝改元,他確實是一位驕傲的梟雄。

可惜革命尚未成功,陳友諒顯得驕傲得過早了,最終栽倒在朱元璋手裡。

(參考資料:《明太祖實錄》《陳友諒這一生》)

我是赵帅锅
2019-07-12

陳友諒這個人,其實也是個被嚴重低估的歷史人物,在影視劇中,他總是被塑造成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形象,即便在金庸的小說中,他的卑劣也是讓人恨得牙癢癢。

但事實上,如果仔細翻看陳友諒的生平事蹟,大家會發現,歷史上的陳友諒,所擁有的才能和個人魅力,絲毫不比朱元璋遜色多少。

陳友諒是湖北仙桃人,祖上原本姓謝,後來因祖父入贅陳家,也是陳友諒的父親在出生後就跟隨陳家姓陳,叫做陳普。陳普共生有五個兒子,其中陳友諒排名第三。這陳友諒從小就體力過人,身材健壯,所以閒暇時也學了點武藝,算得上是半個高手。

同時,因為陳家也算富裕人家,所以在陳友諒在成年後,家裡人就為他在縣裡面謀了個官職,雖然只是個小吏,但起碼也是正式編制,六險一金、週末節假日休息,日子也算逍遙。

但陳友諒對此卻不滿足,在他25歲的時候,紅巾軍將領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進入仙桃,陳友諒立馬投筆從戎,從一個元朝官員變成一個反元的農民起義軍將領。

陳友諒這個人,其實也是個被嚴重低估的歷史人物,在影視劇中,他總是被塑造成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形象,即便在金庸的小說中,他的卑劣也是讓人恨得牙癢癢。

但事實上,如果仔細翻看陳友諒的生平事蹟,大家會發現,歷史上的陳友諒,所擁有的才能和個人魅力,絲毫不比朱元璋遜色多少。

陳友諒是湖北仙桃人,祖上原本姓謝,後來因祖父入贅陳家,也是陳友諒的父親在出生後就跟隨陳家姓陳,叫做陳普。陳普共生有五個兒子,其中陳友諒排名第三。這陳友諒從小就體力過人,身材健壯,所以閒暇時也學了點武藝,算得上是半個高手。

同時,因為陳家也算富裕人家,所以在陳友諒在成年後,家裡人就為他在縣裡面謀了個官職,雖然只是個小吏,但起碼也是正式編制,六險一金、週末節假日休息,日子也算逍遙。

但陳友諒對此卻不滿足,在他25歲的時候,紅巾軍將領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進入仙桃,陳友諒立馬投筆從戎,從一個元朝官員變成一個反元的農民起義軍將領。



兩年後,陳友諒就因為戰功卓越,被提拔為徐壽輝帳下的東路軍元帥,這升遷速度,簡直稱得上是做直升飛機。後來,倪文俊想要謀害徐壽輝,徐壽輝找陳友諒尋求幫助,於是陳友諒趁機率軍攻打倪文俊,並一戰將他打死,隨後還把他的軍隊給兼併。

實力大增的陳友諒開始變得勢不可擋,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陳友諒那絕對是當時最風雲的人物,他向南先後攻破江西南昌、高安、吉安、贛州、上饒,最終一統整個江西,向北他攻破安徽安慶和池州,佔據著整個安徽南部地區,成為長江以南最強大的實力派,擁兵三十萬,號稱六十萬。

接著,陳友諒又設計殺死徐壽輝,然後自立為皇帝,稱國號漢,改元大義。其後陳友諒又率軍南征北戰,先後佔據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南部地區。隨後,為徹底統一南方,陳友諒決定東征南京,摧毀朱元璋。

此時的朱元璋,佔據著安徽北部和江蘇南部,南京是他的老巢。於是朱元璋和陳友諒在南京城郊展開大戰,結果陳友諒戰敗,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朱元璋則乘勝攻取安慶,陳友諒的部將於光、歐普祥都繳械投降。

陳友諒這個人,其實也是個被嚴重低估的歷史人物,在影視劇中,他總是被塑造成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形象,即便在金庸的小說中,他的卑劣也是讓人恨得牙癢癢。

但事實上,如果仔細翻看陳友諒的生平事蹟,大家會發現,歷史上的陳友諒,所擁有的才能和個人魅力,絲毫不比朱元璋遜色多少。

陳友諒是湖北仙桃人,祖上原本姓謝,後來因祖父入贅陳家,也是陳友諒的父親在出生後就跟隨陳家姓陳,叫做陳普。陳普共生有五個兒子,其中陳友諒排名第三。這陳友諒從小就體力過人,身材健壯,所以閒暇時也學了點武藝,算得上是半個高手。

同時,因為陳家也算富裕人家,所以在陳友諒在成年後,家裡人就為他在縣裡面謀了個官職,雖然只是個小吏,但起碼也是正式編制,六險一金、週末節假日休息,日子也算逍遙。

但陳友諒對此卻不滿足,在他25歲的時候,紅巾軍將領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進入仙桃,陳友諒立馬投筆從戎,從一個元朝官員變成一個反元的農民起義軍將領。



兩年後,陳友諒就因為戰功卓越,被提拔為徐壽輝帳下的東路軍元帥,這升遷速度,簡直稱得上是做直升飛機。後來,倪文俊想要謀害徐壽輝,徐壽輝找陳友諒尋求幫助,於是陳友諒趁機率軍攻打倪文俊,並一戰將他打死,隨後還把他的軍隊給兼併。

實力大增的陳友諒開始變得勢不可擋,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陳友諒那絕對是當時最風雲的人物,他向南先後攻破江西南昌、高安、吉安、贛州、上饒,最終一統整個江西,向北他攻破安徽安慶和池州,佔據著整個安徽南部地區,成為長江以南最強大的實力派,擁兵三十萬,號稱六十萬。

接著,陳友諒又設計殺死徐壽輝,然後自立為皇帝,稱國號漢,改元大義。其後陳友諒又率軍南征北戰,先後佔據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南部地區。隨後,為徹底統一南方,陳友諒決定東征南京,摧毀朱元璋。

此時的朱元璋,佔據著安徽北部和江蘇南部,南京是他的老巢。於是朱元璋和陳友諒在南京城郊展開大戰,結果陳友諒戰敗,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朱元璋則乘勝攻取安慶,陳友諒的部將於光、歐普祥都繳械投降。



第二年,陳友諒派部將張定邊重新奪回了安慶,朱元璋不服,又派遣俞通海、趙德勝來攻安慶,結果陳友諒再次戰敗,連夜攜妻帶子逃往武昌。朱元璋則趁勢佔據安慶、江州和湖北蘄春。這一戰,陳友諒丟失了安徽南部的所有地區,以及湖北東北部的地區,讓陳友諒損失近四分之一的土地。

兩年後,陳友諒率六十萬大軍再次東征,打算一舉摧毀朱元璋,朱元璋則率二十萬大軍迎戰,雙方最終在鄱陽湖康郎山相遇,於是歷史上著名的鄱陽湖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根據史書上所記載,這場戰役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雙方船隻相互衝殺,士兵則登船砍殺,朱元璋這邊的徐達、常遇春、廖永忠等都是身先士卒,但因為陳友諒的船隻高大堅固,朱元璋連戰三日,陳友諒大軍卻只陣亡一千五百餘人,損失船隻有數艘而已,而朱元璋則損兵折將,漸感不支。

於是戰爭進入到第二階段,當時朱元璋看到颳起了東北風,便果斷下令放火焚燒陳友諒的船隻。他安排了7艘小船,裝好火藥,安排敢死隊,順風衝向陳友諒的大船,成功燒燬陳友諒幾百艘船,陳友諒的弟弟陳友仁、陳友貴都被燒死,接著朱元璋又趁勢發動進攻,斬殺兩萬餘人。

這一戰後,朱元璋給陳友諒寫了一封信,說陳友諒“兵將損數萬之命、無尺寸之功,還不如早早撤退。”而陳友諒也萌生退意,於是決定率軍撤退,結果朱元璋抓住機會,趁勝追擊,戰爭也由此進入第三階段。

在交戰中,陳友諒從船中伸出頭來指揮作戰,卻不幸被飛箭射中,貫穿頭顱,當即死去,享年四十四歲。陳友諒死後,其部下土崩瓦解,太子陳善兒被擒,太尉張定邊趁夜挾持陳友諒的次子陳理,載上陳友諒的屍體逃回武昌。張定邊等護陳理返回武昌後,立陳理為帝,改元德壽。1364年二月,朱元璋率軍來到武昌城下,陳理出降,漢亡。

陳友諒這個人,其實也是個被嚴重低估的歷史人物,在影視劇中,他總是被塑造成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形象,即便在金庸的小說中,他的卑劣也是讓人恨得牙癢癢。

但事實上,如果仔細翻看陳友諒的生平事蹟,大家會發現,歷史上的陳友諒,所擁有的才能和個人魅力,絲毫不比朱元璋遜色多少。

陳友諒是湖北仙桃人,祖上原本姓謝,後來因祖父入贅陳家,也是陳友諒的父親在出生後就跟隨陳家姓陳,叫做陳普。陳普共生有五個兒子,其中陳友諒排名第三。這陳友諒從小就體力過人,身材健壯,所以閒暇時也學了點武藝,算得上是半個高手。

同時,因為陳家也算富裕人家,所以在陳友諒在成年後,家裡人就為他在縣裡面謀了個官職,雖然只是個小吏,但起碼也是正式編制,六險一金、週末節假日休息,日子也算逍遙。

但陳友諒對此卻不滿足,在他25歲的時候,紅巾軍將領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進入仙桃,陳友諒立馬投筆從戎,從一個元朝官員變成一個反元的農民起義軍將領。



兩年後,陳友諒就因為戰功卓越,被提拔為徐壽輝帳下的東路軍元帥,這升遷速度,簡直稱得上是做直升飛機。後來,倪文俊想要謀害徐壽輝,徐壽輝找陳友諒尋求幫助,於是陳友諒趁機率軍攻打倪文俊,並一戰將他打死,隨後還把他的軍隊給兼併。

實力大增的陳友諒開始變得勢不可擋,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陳友諒那絕對是當時最風雲的人物,他向南先後攻破江西南昌、高安、吉安、贛州、上饒,最終一統整個江西,向北他攻破安徽安慶和池州,佔據著整個安徽南部地區,成為長江以南最強大的實力派,擁兵三十萬,號稱六十萬。

接著,陳友諒又設計殺死徐壽輝,然後自立為皇帝,稱國號漢,改元大義。其後陳友諒又率軍南征北戰,先後佔據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南部地區。隨後,為徹底統一南方,陳友諒決定東征南京,摧毀朱元璋。

此時的朱元璋,佔據著安徽北部和江蘇南部,南京是他的老巢。於是朱元璋和陳友諒在南京城郊展開大戰,結果陳友諒戰敗,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朱元璋則乘勝攻取安慶,陳友諒的部將於光、歐普祥都繳械投降。



第二年,陳友諒派部將張定邊重新奪回了安慶,朱元璋不服,又派遣俞通海、趙德勝來攻安慶,結果陳友諒再次戰敗,連夜攜妻帶子逃往武昌。朱元璋則趁勢佔據安慶、江州和湖北蘄春。這一戰,陳友諒丟失了安徽南部的所有地區,以及湖北東北部的地區,讓陳友諒損失近四分之一的土地。

兩年後,陳友諒率六十萬大軍再次東征,打算一舉摧毀朱元璋,朱元璋則率二十萬大軍迎戰,雙方最終在鄱陽湖康郎山相遇,於是歷史上著名的鄱陽湖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根據史書上所記載,這場戰役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雙方船隻相互衝殺,士兵則登船砍殺,朱元璋這邊的徐達、常遇春、廖永忠等都是身先士卒,但因為陳友諒的船隻高大堅固,朱元璋連戰三日,陳友諒大軍卻只陣亡一千五百餘人,損失船隻有數艘而已,而朱元璋則損兵折將,漸感不支。

於是戰爭進入到第二階段,當時朱元璋看到颳起了東北風,便果斷下令放火焚燒陳友諒的船隻。他安排了7艘小船,裝好火藥,安排敢死隊,順風衝向陳友諒的大船,成功燒燬陳友諒幾百艘船,陳友諒的弟弟陳友仁、陳友貴都被燒死,接著朱元璋又趁勢發動進攻,斬殺兩萬餘人。

這一戰後,朱元璋給陳友諒寫了一封信,說陳友諒“兵將損數萬之命、無尺寸之功,還不如早早撤退。”而陳友諒也萌生退意,於是決定率軍撤退,結果朱元璋抓住機會,趁勝追擊,戰爭也由此進入第三階段。

在交戰中,陳友諒從船中伸出頭來指揮作戰,卻不幸被飛箭射中,貫穿頭顱,當即死去,享年四十四歲。陳友諒死後,其部下土崩瓦解,太子陳善兒被擒,太尉張定邊趁夜挾持陳友諒的次子陳理,載上陳友諒的屍體逃回武昌。張定邊等護陳理返回武昌後,立陳理為帝,改元德壽。1364年二月,朱元璋率軍來到武昌城下,陳理出降,漢亡。

十一在上海
2019-11-24

陳友諒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軍事家。

結局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建立了明朝。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所以陳友諒被後來的勝利者給黑化,矮化,妖魔化了。

我們這些後人一直在宣揚朱元璋出身貧苦,最終通過奮鬥成為了皇帝。聽起來確實很勵志,彷彿就是我們貧困老百姓能夠獲得成功的代言人。但其實,陳友諒和雷軍是老鄉,都是湖北仙桃人。陳友諒的出生也不咋地,漁民家庭。我們都知道農林牧副漁都是底層的第一產業,地位低下。陳友諒在這樣的環境下並沒有磨滅志向,通過自己衝鋒陷陣建功立業,一步步做到元帥,最終戰勝內鬥外敵,不甘於人下,取徐壽輝而代之。軍力和地盤都比朱元璋強大,也是很愛民如子的,對百姓也是很好的。最後敗給了朱元璋,既有戰略上的失誤,也跟他性格有關係,也有合作伙伴和團隊的原因。

所謂成王敗寇,輸了就是輸了,咱們不去糾結這個。但是陳友諒這個人還是有很多優點的,他雄才大略,指揮能力出色,聰明有計謀,大丈夫有魄力,至死不降。這些從張士誠和朱元璋的回憶錄裡可以看出,陳友諒是一個出色強勁的對手,也曾讓元廷和朱元璋膽寒過。

客觀地說,陳友諒是中國古代農民起義中不可磨滅的一筆。

大国布衣
2019-02-05

我個人看法是,陳友諒是一個為求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無情之人,同時他也是起義軍中兵力最為強盛的一支,他是當之無愧的梟雄。

我個人看法是,陳友諒是一個為求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無情之人,同時他也是起義軍中兵力最為強盛的一支,他是當之無愧的梟雄。

為何無情

陳友諒是水上漁民,古時漁民生活在船上,很少與外界交流,同時他們常年跟魚腥之物來往,身上腥味奇臭難聞。幼年的他經歷過貧苦、孤僻,被周圍人欺負與嘲笑,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給了他不同於常人的出人頭地的渴望。在這樣的渴望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他的觀念裡顯得極為淡薄。

我個人看法是,陳友諒是一個為求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無情之人,同時他也是起義軍中兵力最為強盛的一支,他是當之無愧的梟雄。

為何無情

陳友諒是水上漁民,古時漁民生活在船上,很少與外界交流,同時他們常年跟魚腥之物來往,身上腥味奇臭難聞。幼年的他經歷過貧苦、孤僻,被周圍人欺負與嘲笑,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給了他不同於常人的出人頭地的渴望。在這樣的渴望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他的觀念裡顯得極為淡薄。

怎樣無情

  • 倪文俊,一個將陳友諒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危難之際,陳友諒沒有任何的顧念舊情,殺了。

  • 趙普勝,徐壽輝手下四位猛將之一,妨礙了陳友諒奪取權力,二話不說也直接殺了。

  • 徐壽輝,陳友諒的舊主,權力都已經讓給陳友諒了,陳友諒還是不放心,也給殺了。

  • 陳友諒對待自己的士兵極為苛刻,導致鄱陽湖失敗後,士兵們紛紛投降,他已不再有斂兵再戰的機會。

    我個人看法是,陳友諒是一個為求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無情之人,同時他也是起義軍中兵力最為強盛的一支,他是當之無愧的梟雄。

    為何無情

    陳友諒是水上漁民,古時漁民生活在船上,很少與外界交流,同時他們常年跟魚腥之物來往,身上腥味奇臭難聞。幼年的他經歷過貧苦、孤僻,被周圍人欺負與嘲笑,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給了他不同於常人的出人頭地的渴望。在這樣的渴望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他的觀念裡顯得極為淡薄。

    怎樣無情

    • 倪文俊,一個將陳友諒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危難之際,陳友諒沒有任何的顧念舊情,殺了。

    • 趙普勝,徐壽輝手下四位猛將之一,妨礙了陳友諒奪取權力,二話不說也直接殺了。

    • 徐壽輝,陳友諒的舊主,權力都已經讓給陳友諒了,陳友諒還是不放心,也給殺了。

    • 陳友諒對待自己的士兵極為苛刻,導致鄱陽湖失敗後,士兵們紛紛投降,他已不再有斂兵再戰的機會。

    趙普勝被殺後,丁普郎、傅有德逃跑,投奔了朱元璋,以至於朱元璋平白獲得兩元大將。


    為何說陳友諒是一個梟雄?為何他在往後歷史中很少被人提及?

    梟雄必備的要素

    心狠手辣是作為梟雄的必備要素,不過也不是唯一需要的,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寬容,會讓周圍的人離心離德,最後背道而馳。我們知道後來的朱元璋殺功臣比陳友諒還從容,但他在勢力成長期間卻是寬厚待人,以至於朱元璋身邊有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等人,而陳友諒只有一個張定邊。故而心狠手辣不會讓陳友諒走的太遠,相比朱元璋,他差的太多。

    我個人看法是,陳友諒是一個為求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無情之人,同時他也是起義軍中兵力最為強盛的一支,他是當之無愧的梟雄。

    為何無情

    陳友諒是水上漁民,古時漁民生活在船上,很少與外界交流,同時他們常年跟魚腥之物來往,身上腥味奇臭難聞。幼年的他經歷過貧苦、孤僻,被周圍人欺負與嘲笑,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給了他不同於常人的出人頭地的渴望。在這樣的渴望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他的觀念裡顯得極為淡薄。

    怎樣無情

    • 倪文俊,一個將陳友諒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危難之際,陳友諒沒有任何的顧念舊情,殺了。

    • 趙普勝,徐壽輝手下四位猛將之一,妨礙了陳友諒奪取權力,二話不說也直接殺了。

    • 徐壽輝,陳友諒的舊主,權力都已經讓給陳友諒了,陳友諒還是不放心,也給殺了。

    • 陳友諒對待自己的士兵極為苛刻,導致鄱陽湖失敗後,士兵們紛紛投降,他已不再有斂兵再戰的機會。

    趙普勝被殺後,丁普郎、傅有德逃跑,投奔了朱元璋,以至於朱元璋平白獲得兩元大將。


    為何說陳友諒是一個梟雄?為何他在往後歷史中很少被人提及?

    梟雄必備的要素

    心狠手辣是作為梟雄的必備要素,不過也不是唯一需要的,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寬容,會讓周圍的人離心離德,最後背道而馳。我們知道後來的朱元璋殺功臣比陳友諒還從容,但他在勢力成長期間卻是寬厚待人,以至於朱元璋身邊有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等人,而陳友諒只有一個張定邊。故而心狠手辣不會讓陳友諒走的太遠,相比朱元璋,他差的太多。

    為何很少提及

    原因一:我們熟悉歷史上領袖的名字,諸如:莊王、齊王等,都是長時間割據和傳承了百年勢力的雄主。長期割據會留下濃厚的文化特色,而陳友諒割據時間太短,很難在他的領地內留下獨有的特色文化,所以不會被流傳的太廣。

    原因二:在歷史上的梟雄也有經歷較短,但卻讓後人耳熟能詳。比如:袁紹、袁術、李密等,這些梟雄都有個共同點,都被寫入了某些文化小說中,如《三國演義》,這樣的文化體裁讓他們的故事傳播的更廣。

    而為何沒有陳友諒的小說故事呢?

    個人認為原因兩個:

    1.大多數的歷史小說都是出於明代,而在明代時候的陳友諒是三個義軍中軍鋒最盛的,朱元璋在其手下也吃了好幾次虧,在鄱陽湖之戰時,朱元璋差點被張定邊擊殺,所以明代寫陳友諒是很犯忌諱的。

    2.陳友諒在明朝歷史中屬於曇花一現,故事不多、民間流傳不豐富,難以成為小說故事的題材,故而我們很少見到寫時間距離很近的政權歷史小說。

    我個人看法是,陳友諒是一個為求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無情之人,同時他也是起義軍中兵力最為強盛的一支,他是當之無愧的梟雄。

    為何無情

    陳友諒是水上漁民,古時漁民生活在船上,很少與外界交流,同時他們常年跟魚腥之物來往,身上腥味奇臭難聞。幼年的他經歷過貧苦、孤僻,被周圍人欺負與嘲笑,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給了他不同於常人的出人頭地的渴望。在這樣的渴望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他的觀念裡顯得極為淡薄。

    怎樣無情

    • 倪文俊,一個將陳友諒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危難之際,陳友諒沒有任何的顧念舊情,殺了。

    • 趙普勝,徐壽輝手下四位猛將之一,妨礙了陳友諒奪取權力,二話不說也直接殺了。

    • 徐壽輝,陳友諒的舊主,權力都已經讓給陳友諒了,陳友諒還是不放心,也給殺了。

    • 陳友諒對待自己的士兵極為苛刻,導致鄱陽湖失敗後,士兵們紛紛投降,他已不再有斂兵再戰的機會。

    趙普勝被殺後,丁普郎、傅有德逃跑,投奔了朱元璋,以至於朱元璋平白獲得兩元大將。


    為何說陳友諒是一個梟雄?為何他在往後歷史中很少被人提及?

    梟雄必備的要素

    心狠手辣是作為梟雄的必備要素,不過也不是唯一需要的,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寬容,會讓周圍的人離心離德,最後背道而馳。我們知道後來的朱元璋殺功臣比陳友諒還從容,但他在勢力成長期間卻是寬厚待人,以至於朱元璋身邊有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等人,而陳友諒只有一個張定邊。故而心狠手辣不會讓陳友諒走的太遠,相比朱元璋,他差的太多。

    為何很少提及

    原因一:我們熟悉歷史上領袖的名字,諸如:莊王、齊王等,都是長時間割據和傳承了百年勢力的雄主。長期割據會留下濃厚的文化特色,而陳友諒割據時間太短,很難在他的領地內留下獨有的特色文化,所以不會被流傳的太廣。

    原因二:在歷史上的梟雄也有經歷較短,但卻讓後人耳熟能詳。比如:袁紹、袁術、李密等,這些梟雄都有個共同點,都被寫入了某些文化小說中,如《三國演義》,這樣的文化體裁讓他們的故事傳播的更廣。

    而為何沒有陳友諒的小說故事呢?

    個人認為原因兩個:

    1.大多數的歷史小說都是出於明代,而在明代時候的陳友諒是三個義軍中軍鋒最盛的,朱元璋在其手下也吃了好幾次虧,在鄱陽湖之戰時,朱元璋差點被張定邊擊殺,所以明代寫陳友諒是很犯忌諱的。

    2.陳友諒在明朝歷史中屬於曇花一現,故事不多、民間流傳不豐富,難以成為小說故事的題材,故而我們很少見到寫時間距離很近的政權歷史小說。

    在明代的義軍中陳、朱、張三人。張士誠與陳友諒是兩個明顯的極端,張士誠懷柔親民、百姓愛戴;陳友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翻臉無情;朱元璋則是兩人的綜合體。


    我個人看法是,陳友諒是一個為求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無情之人,同時他也是起義軍中兵力最為強盛的一支,他是當之無愧的梟雄。

    為何無情

    陳友諒是水上漁民,古時漁民生活在船上,很少與外界交流,同時他們常年跟魚腥之物來往,身上腥味奇臭難聞。幼年的他經歷過貧苦、孤僻,被周圍人欺負與嘲笑,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給了他不同於常人的出人頭地的渴望。在這樣的渴望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他的觀念裡顯得極為淡薄。

    怎樣無情

    • 倪文俊,一個將陳友諒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危難之際,陳友諒沒有任何的顧念舊情,殺了。

    • 趙普勝,徐壽輝手下四位猛將之一,妨礙了陳友諒奪取權力,二話不說也直接殺了。

    • 徐壽輝,陳友諒的舊主,權力都已經讓給陳友諒了,陳友諒還是不放心,也給殺了。

    • 陳友諒對待自己的士兵極為苛刻,導致鄱陽湖失敗後,士兵們紛紛投降,他已不再有斂兵再戰的機會。

    趙普勝被殺後,丁普郎、傅有德逃跑,投奔了朱元璋,以至於朱元璋平白獲得兩元大將。


    為何說陳友諒是一個梟雄?為何他在往後歷史中很少被人提及?

    梟雄必備的要素

    心狠手辣是作為梟雄的必備要素,不過也不是唯一需要的,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寬容,會讓周圍的人離心離德,最後背道而馳。我們知道後來的朱元璋殺功臣比陳友諒還從容,但他在勢力成長期間卻是寬厚待人,以至於朱元璋身邊有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等人,而陳友諒只有一個張定邊。故而心狠手辣不會讓陳友諒走的太遠,相比朱元璋,他差的太多。

    為何很少提及

    原因一:我們熟悉歷史上領袖的名字,諸如:莊王、齊王等,都是長時間割據和傳承了百年勢力的雄主。長期割據會留下濃厚的文化特色,而陳友諒割據時間太短,很難在他的領地內留下獨有的特色文化,所以不會被流傳的太廣。

    原因二:在歷史上的梟雄也有經歷較短,但卻讓後人耳熟能詳。比如:袁紹、袁術、李密等,這些梟雄都有個共同點,都被寫入了某些文化小說中,如《三國演義》,這樣的文化體裁讓他們的故事傳播的更廣。

    而為何沒有陳友諒的小說故事呢?

    個人認為原因兩個:

    1.大多數的歷史小說都是出於明代,而在明代時候的陳友諒是三個義軍中軍鋒最盛的,朱元璋在其手下也吃了好幾次虧,在鄱陽湖之戰時,朱元璋差點被張定邊擊殺,所以明代寫陳友諒是很犯忌諱的。

    2.陳友諒在明朝歷史中屬於曇花一現,故事不多、民間流傳不豐富,難以成為小說故事的題材,故而我們很少見到寫時間距離很近的政權歷史小說。

    在明代的義軍中陳、朱、張三人。張士誠與陳友諒是兩個明顯的極端,張士誠懷柔親民、百姓愛戴;陳友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翻臉無情;朱元璋則是兩人的綜合體。


    其實,陳友諒也是一個實力很強的梟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慢慢了解他的傳奇故事。就好比金庸老爺子的《倚天屠龍記》,為他塑造了很精彩的形象。

岁七夸父
2019-01-08

歷史上的陳友諒,性情與朱元璋是較為相似的,都是強硬多疑、好弄權術之人。為政,在湖廣地區,政績不錯,嚴厲打擊豪紳、貪官汙吏,為老百姓謀取利益;軍事上,打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水軍;文化上,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在湖廣地區興起沔陽三蒸文化。

歷史上的陳友諒,性情與朱元璋是較為相似的,都是強硬多疑、好弄權術之人。為政,在湖廣地區,政績不錯,嚴厲打擊豪紳、貪官汙吏,為老百姓謀取利益;軍事上,打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水軍;文化上,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在湖廣地區興起沔陽三蒸文化。

在元末群雄並起的時刻,陳友諒在長江以南大力發展勢力,成為唯一可以與朱元璋對抗的梟雄。而陳友諒本人,性格與朱元璋是較為相似的,朱元璋治理天下有一套,把老百姓管的服服帖帖的,而陳友諒也是如此,因而至今、在湖北地區仍有陳友諒的遺址。

但陳友諒的權術、相較於朱元璋又是差了些,性格多疑、暴躁的程度又比朱元璋更為猛烈。一個人性格上的缺陷,這就直接導致陳友諒最終兵敗。

自立為漢王

起初,陳友諒跟著徐壽輝抗元,建立了天完政權。這陳友諒也很有能力,隨著時間的發展,實力漸漸超過了老大。陳友諒是個有野心的人,想要自立稱王,幹掉徐壽輝。但徐壽輝畢竟是老大,支持的人眾多,而自己也只能等待時機。

徐壽輝手下有一個悍將趙普勝,人稱“雙刀趙”。這趙普勝戰功赫赫,為天完政權的建立、發展壯大貢獻了許多力量,而且忠於徐壽輝。在陳友諒看來,這趙普勝會是自己登上帝位的一個重要障礙。

恰巧,趙普勝駐紮在安慶,經常騷擾朱元璋的地盤,搞的朱元璋頭很大。朱元璋左思右想,想了一個離間計,準備借陳友諒之手幹掉趙普勝。於是,就引誘陳友諒的人,讓他們告訴陳友諒:趙普勝想要歸順朱元璋,意圖叛亂。

陳友諒一聽,頓時起了疑心。而這時的趙普勝也是大意,總覺得自己幫了陳友諒大忙,自己功高無量,對陳友諒露出了傲慢的情緒。陳友諒的疑心更加重了,最終設計殺掉了趙普勝。

這樣,在登基稱帝的路上就少了一個障礙,而朱元璋也很開心、應天府終於少了個對手。接著,徐壽輝基於自身考慮,準備遷都龍興,陳友諒極其反對。

但徐壽輝堅持遷都,並臨時駐紮在陳友諒的地盤、江州。這下,陳友諒感覺時機成熟了,老大在自己的地盤,這不是羊入虎口嗎?於是,假意逢迎老大,直接把徐壽輝的部隊幹掉了,做起了曹操的行當“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天完政權的實權。

過了沒多久,陳友諒感覺要自己當皇帝。這天天藉著別人的名義幹活,有啥意思,不如自己直接當皇帝得了,名正言順。很快,陳友諒找了機會,讓幾個壯漢把徐壽輝的腦袋敲碎了,自己在採石五通廟順利登基,成為漢王。經過了這麼多波折,陳友諒的帝王夢想終於實現了。

歷史上的陳友諒,性情與朱元璋是較為相似的,都是強硬多疑、好弄權術之人。為政,在湖廣地區,政績不錯,嚴厲打擊豪紳、貪官汙吏,為老百姓謀取利益;軍事上,打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水軍;文化上,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在湖廣地區興起沔陽三蒸文化。

在元末群雄並起的時刻,陳友諒在長江以南大力發展勢力,成為唯一可以與朱元璋對抗的梟雄。而陳友諒本人,性格與朱元璋是較為相似的,朱元璋治理天下有一套,把老百姓管的服服帖帖的,而陳友諒也是如此,因而至今、在湖北地區仍有陳友諒的遺址。

但陳友諒的權術、相較於朱元璋又是差了些,性格多疑、暴躁的程度又比朱元璋更為猛烈。一個人性格上的缺陷,這就直接導致陳友諒最終兵敗。

自立為漢王

起初,陳友諒跟著徐壽輝抗元,建立了天完政權。這陳友諒也很有能力,隨著時間的發展,實力漸漸超過了老大。陳友諒是個有野心的人,想要自立稱王,幹掉徐壽輝。但徐壽輝畢竟是老大,支持的人眾多,而自己也只能等待時機。

徐壽輝手下有一個悍將趙普勝,人稱“雙刀趙”。這趙普勝戰功赫赫,為天完政權的建立、發展壯大貢獻了許多力量,而且忠於徐壽輝。在陳友諒看來,這趙普勝會是自己登上帝位的一個重要障礙。

恰巧,趙普勝駐紮在安慶,經常騷擾朱元璋的地盤,搞的朱元璋頭很大。朱元璋左思右想,想了一個離間計,準備借陳友諒之手幹掉趙普勝。於是,就引誘陳友諒的人,讓他們告訴陳友諒:趙普勝想要歸順朱元璋,意圖叛亂。

陳友諒一聽,頓時起了疑心。而這時的趙普勝也是大意,總覺得自己幫了陳友諒大忙,自己功高無量,對陳友諒露出了傲慢的情緒。陳友諒的疑心更加重了,最終設計殺掉了趙普勝。

這樣,在登基稱帝的路上就少了一個障礙,而朱元璋也很開心、應天府終於少了個對手。接著,徐壽輝基於自身考慮,準備遷都龍興,陳友諒極其反對。

但徐壽輝堅持遷都,並臨時駐紮在陳友諒的地盤、江州。這下,陳友諒感覺時機成熟了,老大在自己的地盤,這不是羊入虎口嗎?於是,假意逢迎老大,直接把徐壽輝的部隊幹掉了,做起了曹操的行當“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天完政權的實權。

過了沒多久,陳友諒感覺要自己當皇帝。這天天藉著別人的名義幹活,有啥意思,不如自己直接當皇帝得了,名正言順。很快,陳友諒找了機會,讓幾個壯漢把徐壽輝的腦袋敲碎了,自己在採石五通廟順利登基,成為漢王。經過了這麼多波折,陳友諒的帝王夢想終於實現了。

與朱元璋鬥爭:中計大敗

元末時期,在長江流域,分佈著天下最強的三大勢力。長江上游陳友諒,下游張士誠。而朱元璋恰恰在中間,上下游面臨強敵,周圍也是面臨其他割據勢力。陳友諒審視著天下局勢,想出了一個幹掉朱元璋的好計策。

陳友諒聯合張士誠,上下夾擊朱元璋,朱元璋的應天府必然淪陷。朱元璋聽此消息,文武百官頓時驚慌無措,陳友諒、張士誠都是實力最強的兩股武裝,如今合力反抗朱元璋,恐怕應天府(南京)是保不住了啊。

朱元璋也是心急如焚,這時看到劉基沉默寡言,似乎有什麼對策,馬上請教劉基。劉基說,這陳友諒自立為王,把天完政權的人搞了個遍,自然內部勢力已經削弱,所以我們應該極力攻擊陳友諒,幹掉他,那麼東邊的張士誠就不是問題了。

歷史上的陳友諒,性情與朱元璋是較為相似的,都是強硬多疑、好弄權術之人。為政,在湖廣地區,政績不錯,嚴厲打擊豪紳、貪官汙吏,為老百姓謀取利益;軍事上,打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水軍;文化上,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在湖廣地區興起沔陽三蒸文化。

在元末群雄並起的時刻,陳友諒在長江以南大力發展勢力,成為唯一可以與朱元璋對抗的梟雄。而陳友諒本人,性格與朱元璋是較為相似的,朱元璋治理天下有一套,把老百姓管的服服帖帖的,而陳友諒也是如此,因而至今、在湖北地區仍有陳友諒的遺址。

但陳友諒的權術、相較於朱元璋又是差了些,性格多疑、暴躁的程度又比朱元璋更為猛烈。一個人性格上的缺陷,這就直接導致陳友諒最終兵敗。

自立為漢王

起初,陳友諒跟著徐壽輝抗元,建立了天完政權。這陳友諒也很有能力,隨著時間的發展,實力漸漸超過了老大。陳友諒是個有野心的人,想要自立稱王,幹掉徐壽輝。但徐壽輝畢竟是老大,支持的人眾多,而自己也只能等待時機。

徐壽輝手下有一個悍將趙普勝,人稱“雙刀趙”。這趙普勝戰功赫赫,為天完政權的建立、發展壯大貢獻了許多力量,而且忠於徐壽輝。在陳友諒看來,這趙普勝會是自己登上帝位的一個重要障礙。

恰巧,趙普勝駐紮在安慶,經常騷擾朱元璋的地盤,搞的朱元璋頭很大。朱元璋左思右想,想了一個離間計,準備借陳友諒之手幹掉趙普勝。於是,就引誘陳友諒的人,讓他們告訴陳友諒:趙普勝想要歸順朱元璋,意圖叛亂。

陳友諒一聽,頓時起了疑心。而這時的趙普勝也是大意,總覺得自己幫了陳友諒大忙,自己功高無量,對陳友諒露出了傲慢的情緒。陳友諒的疑心更加重了,最終設計殺掉了趙普勝。

這樣,在登基稱帝的路上就少了一個障礙,而朱元璋也很開心、應天府終於少了個對手。接著,徐壽輝基於自身考慮,準備遷都龍興,陳友諒極其反對。

但徐壽輝堅持遷都,並臨時駐紮在陳友諒的地盤、江州。這下,陳友諒感覺時機成熟了,老大在自己的地盤,這不是羊入虎口嗎?於是,假意逢迎老大,直接把徐壽輝的部隊幹掉了,做起了曹操的行當“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天完政權的實權。

過了沒多久,陳友諒感覺要自己當皇帝。這天天藉著別人的名義幹活,有啥意思,不如自己直接當皇帝得了,名正言順。很快,陳友諒找了機會,讓幾個壯漢把徐壽輝的腦袋敲碎了,自己在採石五通廟順利登基,成為漢王。經過了這麼多波折,陳友諒的帝王夢想終於實現了。

與朱元璋鬥爭:中計大敗

元末時期,在長江流域,分佈著天下最強的三大勢力。長江上游陳友諒,下游張士誠。而朱元璋恰恰在中間,上下游面臨強敵,周圍也是面臨其他割據勢力。陳友諒審視著天下局勢,想出了一個幹掉朱元璋的好計策。

陳友諒聯合張士誠,上下夾擊朱元璋,朱元璋的應天府必然淪陷。朱元璋聽此消息,文武百官頓時驚慌無措,陳友諒、張士誠都是實力最強的兩股武裝,如今合力反抗朱元璋,恐怕應天府(南京)是保不住了啊。

朱元璋也是心急如焚,這時看到劉基沉默寡言,似乎有什麼對策,馬上請教劉基。劉基說,這陳友諒自立為王,把天完政權的人搞了個遍,自然內部勢力已經削弱,所以我們應該極力攻擊陳友諒,幹掉他,那麼東邊的張士誠就不是問題了。

朱元璋覺得很有道理,還是老基說的對啊。於是,讓自己的部將康茂才、寫信引誘陳友諒去江東橋,接著用伏兵幹掉陳友諒。

陳友諒接到老友康茂才的親筆信,心中大喜,這老康知道自己的實力啊,要幫我幹掉朱元璋。接著,帶兵直接趕去江東橋,但一去,卻看見江東橋是石橋,不是木橋;陳友諒大聲呼喚好友,也沒人答應。

一向老謀深算的陳友諒,終於知道自己上當了,中了朱元璋的伏兵,最終大敗。朱元璋乘機進攻大漢政權,一舉攻破安慶。直達江州。

與朱元璋鬥爭:大戰鄱陽湖

面對接連的敗仗,陳友諒氣急敗壞,想當初自己反抗元朝時百戰百勝,實力遠強於朱元璋,但如今朱元璋這麼猖狂,快把自己的大漢疆土吃完了。於是,率領自己的六十萬精銳大軍,進攻南昌,給朱元璋點顏色瞧瞧。

這南昌小小地方,面對六十萬軍隊,硬是撐了三個月,最後朱元璋率軍支援才解了南昌之戰。陳友諒撤出部隊,準備向鄱陽湖進軍,最終於朱元璋的大軍相遇,拉開了鄱陽湖大戰的序幕。

歷史上的陳友諒,性情與朱元璋是較為相似的,都是強硬多疑、好弄權術之人。為政,在湖廣地區,政績不錯,嚴厲打擊豪紳、貪官汙吏,為老百姓謀取利益;軍事上,打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水軍;文化上,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在湖廣地區興起沔陽三蒸文化。

在元末群雄並起的時刻,陳友諒在長江以南大力發展勢力,成為唯一可以與朱元璋對抗的梟雄。而陳友諒本人,性格與朱元璋是較為相似的,朱元璋治理天下有一套,把老百姓管的服服帖帖的,而陳友諒也是如此,因而至今、在湖北地區仍有陳友諒的遺址。

但陳友諒的權術、相較於朱元璋又是差了些,性格多疑、暴躁的程度又比朱元璋更為猛烈。一個人性格上的缺陷,這就直接導致陳友諒最終兵敗。

自立為漢王

起初,陳友諒跟著徐壽輝抗元,建立了天完政權。這陳友諒也很有能力,隨著時間的發展,實力漸漸超過了老大。陳友諒是個有野心的人,想要自立稱王,幹掉徐壽輝。但徐壽輝畢竟是老大,支持的人眾多,而自己也只能等待時機。

徐壽輝手下有一個悍將趙普勝,人稱“雙刀趙”。這趙普勝戰功赫赫,為天完政權的建立、發展壯大貢獻了許多力量,而且忠於徐壽輝。在陳友諒看來,這趙普勝會是自己登上帝位的一個重要障礙。

恰巧,趙普勝駐紮在安慶,經常騷擾朱元璋的地盤,搞的朱元璋頭很大。朱元璋左思右想,想了一個離間計,準備借陳友諒之手幹掉趙普勝。於是,就引誘陳友諒的人,讓他們告訴陳友諒:趙普勝想要歸順朱元璋,意圖叛亂。

陳友諒一聽,頓時起了疑心。而這時的趙普勝也是大意,總覺得自己幫了陳友諒大忙,自己功高無量,對陳友諒露出了傲慢的情緒。陳友諒的疑心更加重了,最終設計殺掉了趙普勝。

這樣,在登基稱帝的路上就少了一個障礙,而朱元璋也很開心、應天府終於少了個對手。接著,徐壽輝基於自身考慮,準備遷都龍興,陳友諒極其反對。

但徐壽輝堅持遷都,並臨時駐紮在陳友諒的地盤、江州。這下,陳友諒感覺時機成熟了,老大在自己的地盤,這不是羊入虎口嗎?於是,假意逢迎老大,直接把徐壽輝的部隊幹掉了,做起了曹操的行當“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天完政權的實權。

過了沒多久,陳友諒感覺要自己當皇帝。這天天藉著別人的名義幹活,有啥意思,不如自己直接當皇帝得了,名正言順。很快,陳友諒找了機會,讓幾個壯漢把徐壽輝的腦袋敲碎了,自己在採石五通廟順利登基,成為漢王。經過了這麼多波折,陳友諒的帝王夢想終於實現了。

與朱元璋鬥爭:中計大敗

元末時期,在長江流域,分佈著天下最強的三大勢力。長江上游陳友諒,下游張士誠。而朱元璋恰恰在中間,上下游面臨強敵,周圍也是面臨其他割據勢力。陳友諒審視著天下局勢,想出了一個幹掉朱元璋的好計策。

陳友諒聯合張士誠,上下夾擊朱元璋,朱元璋的應天府必然淪陷。朱元璋聽此消息,文武百官頓時驚慌無措,陳友諒、張士誠都是實力最強的兩股武裝,如今合力反抗朱元璋,恐怕應天府(南京)是保不住了啊。

朱元璋也是心急如焚,這時看到劉基沉默寡言,似乎有什麼對策,馬上請教劉基。劉基說,這陳友諒自立為王,把天完政權的人搞了個遍,自然內部勢力已經削弱,所以我們應該極力攻擊陳友諒,幹掉他,那麼東邊的張士誠就不是問題了。

朱元璋覺得很有道理,還是老基說的對啊。於是,讓自己的部將康茂才、寫信引誘陳友諒去江東橋,接著用伏兵幹掉陳友諒。

陳友諒接到老友康茂才的親筆信,心中大喜,這老康知道自己的實力啊,要幫我幹掉朱元璋。接著,帶兵直接趕去江東橋,但一去,卻看見江東橋是石橋,不是木橋;陳友諒大聲呼喚好友,也沒人答應。

一向老謀深算的陳友諒,終於知道自己上當了,中了朱元璋的伏兵,最終大敗。朱元璋乘機進攻大漢政權,一舉攻破安慶。直達江州。

與朱元璋鬥爭:大戰鄱陽湖

面對接連的敗仗,陳友諒氣急敗壞,想當初自己反抗元朝時百戰百勝,實力遠強於朱元璋,但如今朱元璋這麼猖狂,快把自己的大漢疆土吃完了。於是,率領自己的六十萬精銳大軍,進攻南昌,給朱元璋點顏色瞧瞧。

這南昌小小地方,面對六十萬軍隊,硬是撐了三個月,最後朱元璋率軍支援才解了南昌之戰。陳友諒撤出部隊,準備向鄱陽湖進軍,最終於朱元璋的大軍相遇,拉開了鄱陽湖大戰的序幕。

陳友諒的水軍,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水軍部隊,戰艦巨大,在鄱陽湖上游刃有餘。而朱元璋都是些小船,難以匹敵。幾番下來,朱元璋軍隊損傷極大。

正在朱元璋情緒低落的時候,鄱陽湖颳起了東北風,這讓朱元璋想起了三國裡面的火殺赤壁。而陳友諒也是大意了,竟將自己的所有鉅艦都用鐵索連起來,所有船都連成了一片,這不正是曹操的做法嗎?

朱元璋哈哈一笑,立即火燒陳友諒,最終陳友諒慘遭失敗,自己的弟弟陳友仁也被燒死了。自此一戰,陳友諒自己也喪氣了,軍隊士氣也隨之大跌,便決定堅守不出,打防守戰。

打防守戰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糧草不足。幾十萬大軍天天蹲在鄱陽湖,一天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糧草,時間久了,陳友諒也守不住了,準備商量著、突圍鄱陽湖。

本來開個會,大家相互討論也挺正常的,但哪知這一討論,竟然把陳友諒的兩位大將左、右金吾將軍弄走了,直接投降朱元璋了。陳友諒的軍隊士氣更加低落了,最終決定奮死一搏。

於是,漢軍與朱元璋的部隊在涇江口發生戰鬥,大戰了一天都沒有擺脫朱元璋的圍剿。陳友諒急不可耐,就親自出來指揮軍隊。這陳友諒也是火氣背,頭剛一伸出,就被飛箭射中。陳友諒一死,漢軍立馬土崩瓦解,大漢國也就隨之沒落。

結語

陳友諒,在軍事上、政治上是有不俗成績的。但作為統治者,他也有很明顯的性格缺陷,多疑的性格讓他在多次戰役中,錯失戰機,最終敗於朱元璋。

從客觀上來說,陳友諒的才能、帝王術,是跟朱元璋差不多的。假如陳友諒沒有遇到朱元璋,那麼元末的天下應該會是陳友諒的,畢竟在當時的勢力來說,就只有陳友諒能跟朱元璋抗戰,而勝出的人,自然就會是將來的天下帝王。

微言彧史
2019-07-21

陳友諒,元末著名起義軍領袖。元至正年間,徐壽輝起兵反元,建立天完政權。陳友諒為縣裡小吏,投奔徐壽輝部將倪文俊。後因戰功升至元帥。

陳友諒,元末著名起義軍領袖。元至正年間,徐壽輝起兵反元,建立天完政權。陳友諒為縣裡小吏,投奔徐壽輝部將倪文俊。後因戰功升至元帥。

元末起義軍風起雲湧,元政府就像打地鼠一樣,看誰冒頭就打誰。天完國迅速稱帝,不打你打誰?

於是徐壽輝政權被打的遍地找牙。在這個過程中,創業團隊中,彭瑩玉戰死、鄒普勝不管事了。徐壽輝獨木難支,丞相倪文俊趁機掌握了天完國大量實權。元軍還沒將天完國完全消滅,就忙於撲滅其他起義軍去了,天完國得以東山再起。

這個過程中,倪文俊想要更進一步,被徐壽輝打敗。陳友諒殺倪文俊,併吞並其眾,逐漸掌握了天完國實權。陳友諒逐步除掉了徐壽輝的爪牙,1358年,徐壽輝想要遷都龍興,陳友諒趁機殺了徐壽輝親信部屬。然後自立為漢王,置百官,此時徐壽輝已經完全被掌控。

陳友諒,元末著名起義軍領袖。元至正年間,徐壽輝起兵反元,建立天完政權。陳友諒為縣裡小吏,投奔徐壽輝部將倪文俊。後因戰功升至元帥。

元末起義軍風起雲湧,元政府就像打地鼠一樣,看誰冒頭就打誰。天完國迅速稱帝,不打你打誰?

於是徐壽輝政權被打的遍地找牙。在這個過程中,創業團隊中,彭瑩玉戰死、鄒普勝不管事了。徐壽輝獨木難支,丞相倪文俊趁機掌握了天完國大量實權。元軍還沒將天完國完全消滅,就忙於撲滅其他起義軍去了,天完國得以東山再起。

這個過程中,倪文俊想要更進一步,被徐壽輝打敗。陳友諒殺倪文俊,併吞並其眾,逐漸掌握了天完國實權。陳友諒逐步除掉了徐壽輝的爪牙,1358年,徐壽輝想要遷都龍興,陳友諒趁機殺了徐壽輝親信部屬。然後自立為漢王,置百官,此時徐壽輝已經完全被掌控。

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漢。此時的漢是長江以南最強大的義軍,然而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慢慢處於下風。

朱元璋先後在龍灣之戰、安慶之戰擊敗陳友諒。陳友諒見疆土日減,便製造數百艘戰艦,領傾國之軍60萬,欲與朱元璋決戰。鄱陽湖決戰中,陳友諒大敗,不久就身死。大將張定邊立其子陳理為帝,不久也被朱元璋掃滅。

陳友諒,元末著名起義軍領袖。元至正年間,徐壽輝起兵反元,建立天完政權。陳友諒為縣裡小吏,投奔徐壽輝部將倪文俊。後因戰功升至元帥。

元末起義軍風起雲湧,元政府就像打地鼠一樣,看誰冒頭就打誰。天完國迅速稱帝,不打你打誰?

於是徐壽輝政權被打的遍地找牙。在這個過程中,創業團隊中,彭瑩玉戰死、鄒普勝不管事了。徐壽輝獨木難支,丞相倪文俊趁機掌握了天完國大量實權。元軍還沒將天完國完全消滅,就忙於撲滅其他起義軍去了,天完國得以東山再起。

這個過程中,倪文俊想要更進一步,被徐壽輝打敗。陳友諒殺倪文俊,併吞並其眾,逐漸掌握了天完國實權。陳友諒逐步除掉了徐壽輝的爪牙,1358年,徐壽輝想要遷都龍興,陳友諒趁機殺了徐壽輝親信部屬。然後自立為漢王,置百官,此時徐壽輝已經完全被掌控。

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漢。此時的漢是長江以南最強大的義軍,然而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慢慢處於下風。

朱元璋先後在龍灣之戰、安慶之戰擊敗陳友諒。陳友諒見疆土日減,便製造數百艘戰艦,領傾國之軍60萬,欲與朱元璋決戰。鄱陽湖決戰中,陳友諒大敗,不久就身死。大將張定邊立其子陳理為帝,不久也被朱元璋掃滅。

這樣一個梟雄,在當世也算是叱吒風雲,但是他為何後世名聲不顯呢?

在我國建立儒家為中心的價值體系後,梟雄們想要流芳百世,除了功業、能力、藝術水平等硬指標以外,還有這樣幾條軟法則:

其一,品德高尚,至少沒有明顯的道德缺陷,比如叛國、漢奸、背叛、不孝等。歷史上諸如秦檜(宋體字發明者,但政治上是投降主義者)、蔡京(宋四家裡面蔡襄的位置本來應該是他的,宋徽宗時期佞臣之一)、宋之問(律詩開創者,為人諂媚,結交武則天男寵張氏兄弟而得寵)皆因品德缺陷而被後人弱化了其在藝術領域的存在感。陳友諒先殺上司倪文俊,後叛皇帝徐壽輝,為人狡詐,善於用權術馭下,這樣的人在封建社會那就是一個反面典型,因此很難被後世立為宣傳對象,特別是正面宣傳對象。

陳友諒,元末著名起義軍領袖。元至正年間,徐壽輝起兵反元,建立天完政權。陳友諒為縣裡小吏,投奔徐壽輝部將倪文俊。後因戰功升至元帥。

元末起義軍風起雲湧,元政府就像打地鼠一樣,看誰冒頭就打誰。天完國迅速稱帝,不打你打誰?

於是徐壽輝政權被打的遍地找牙。在這個過程中,創業團隊中,彭瑩玉戰死、鄒普勝不管事了。徐壽輝獨木難支,丞相倪文俊趁機掌握了天完國大量實權。元軍還沒將天完國完全消滅,就忙於撲滅其他起義軍去了,天完國得以東山再起。

這個過程中,倪文俊想要更進一步,被徐壽輝打敗。陳友諒殺倪文俊,併吞並其眾,逐漸掌握了天完國實權。陳友諒逐步除掉了徐壽輝的爪牙,1358年,徐壽輝想要遷都龍興,陳友諒趁機殺了徐壽輝親信部屬。然後自立為漢王,置百官,此時徐壽輝已經完全被掌控。

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漢。此時的漢是長江以南最強大的義軍,然而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慢慢處於下風。

朱元璋先後在龍灣之戰、安慶之戰擊敗陳友諒。陳友諒見疆土日減,便製造數百艘戰艦,領傾國之軍60萬,欲與朱元璋決戰。鄱陽湖決戰中,陳友諒大敗,不久就身死。大將張定邊立其子陳理為帝,不久也被朱元璋掃滅。

這樣一個梟雄,在當世也算是叱吒風雲,但是他為何後世名聲不顯呢?

在我國建立儒家為中心的價值體系後,梟雄們想要流芳百世,除了功業、能力、藝術水平等硬指標以外,還有這樣幾條軟法則:

其一,品德高尚,至少沒有明顯的道德缺陷,比如叛國、漢奸、背叛、不孝等。歷史上諸如秦檜(宋體字發明者,但政治上是投降主義者)、蔡京(宋四家裡面蔡襄的位置本來應該是他的,宋徽宗時期佞臣之一)、宋之問(律詩開創者,為人諂媚,結交武則天男寵張氏兄弟而得寵)皆因品德缺陷而被後人弱化了其在藝術領域的存在感。陳友諒先殺上司倪文俊,後叛皇帝徐壽輝,為人狡詐,善於用權術馭下,這樣的人在封建社會那就是一個反面典型,因此很難被後世立為宣傳對象,特別是正面宣傳對象。

其二,失敗的梟雄要看其對手的處理手段,如果對手善於進行思想統治,那麼很多不利於他的思想就會被弱化,幾百年之後就聽不到那麼多聲音了。比如,敗在劉邦手上的項羽名氣就很大並且美譽度也很高,因為劉邦本人建立漢帝國後並沒加強思想教化;但敗在劉秀手上的公孫述、隗囂、劉玄、樊崇等人名氣就小得多了,因為劉秀深通儒學是個教化高手。朱元璋不通文學,但其為人猜忌,明朝思想控制極嚴,因此朱元璋肯定不會讓手下敗將的過多事蹟流出來。

陳友諒,元末著名起義軍領袖。元至正年間,徐壽輝起兵反元,建立天完政權。陳友諒為縣裡小吏,投奔徐壽輝部將倪文俊。後因戰功升至元帥。

元末起義軍風起雲湧,元政府就像打地鼠一樣,看誰冒頭就打誰。天完國迅速稱帝,不打你打誰?

於是徐壽輝政權被打的遍地找牙。在這個過程中,創業團隊中,彭瑩玉戰死、鄒普勝不管事了。徐壽輝獨木難支,丞相倪文俊趁機掌握了天完國大量實權。元軍還沒將天完國完全消滅,就忙於撲滅其他起義軍去了,天完國得以東山再起。

這個過程中,倪文俊想要更進一步,被徐壽輝打敗。陳友諒殺倪文俊,併吞並其眾,逐漸掌握了天完國實權。陳友諒逐步除掉了徐壽輝的爪牙,1358年,徐壽輝想要遷都龍興,陳友諒趁機殺了徐壽輝親信部屬。然後自立為漢王,置百官,此時徐壽輝已經完全被掌控。

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漢。此時的漢是長江以南最強大的義軍,然而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慢慢處於下風。

朱元璋先後在龍灣之戰、安慶之戰擊敗陳友諒。陳友諒見疆土日減,便製造數百艘戰艦,領傾國之軍60萬,欲與朱元璋決戰。鄱陽湖決戰中,陳友諒大敗,不久就身死。大將張定邊立其子陳理為帝,不久也被朱元璋掃滅。

這樣一個梟雄,在當世也算是叱吒風雲,但是他為何後世名聲不顯呢?

在我國建立儒家為中心的價值體系後,梟雄們想要流芳百世,除了功業、能力、藝術水平等硬指標以外,還有這樣幾條軟法則:

其一,品德高尚,至少沒有明顯的道德缺陷,比如叛國、漢奸、背叛、不孝等。歷史上諸如秦檜(宋體字發明者,但政治上是投降主義者)、蔡京(宋四家裡面蔡襄的位置本來應該是他的,宋徽宗時期佞臣之一)、宋之問(律詩開創者,為人諂媚,結交武則天男寵張氏兄弟而得寵)皆因品德缺陷而被後人弱化了其在藝術領域的存在感。陳友諒先殺上司倪文俊,後叛皇帝徐壽輝,為人狡詐,善於用權術馭下,這樣的人在封建社會那就是一個反面典型,因此很難被後世立為宣傳對象,特別是正面宣傳對象。

其二,失敗的梟雄要看其對手的處理手段,如果對手善於進行思想統治,那麼很多不利於他的思想就會被弱化,幾百年之後就聽不到那麼多聲音了。比如,敗在劉邦手上的項羽名氣就很大並且美譽度也很高,因為劉邦本人建立漢帝國後並沒加強思想教化;但敗在劉秀手上的公孫述、隗囂、劉玄、樊崇等人名氣就小得多了,因為劉秀深通儒學是個教化高手。朱元璋不通文學,但其為人猜忌,明朝思想控制極嚴,因此朱元璋肯定不會讓手下敗將的過多事蹟流出來。

其三,功業程度。統一華夏的就算前兩條都不好,起碼也是個中等形象;但要是沒能統一華夏,再好都好不到哪裡去。正面形象比如劉邦、朱元璋,這兩人性格應該說有缺陷,但是史書上的形象非常好;負面比如朱溫、曹操,能力還是很突出的,但是反面典故就有點多了。陳友諒雖稱皇帝,但連長江以南都沒有統一,因此在後世看來連梟雄都只勉強夠格。

陳友諒,元末著名起義軍領袖。元至正年間,徐壽輝起兵反元,建立天完政權。陳友諒為縣裡小吏,投奔徐壽輝部將倪文俊。後因戰功升至元帥。

元末起義軍風起雲湧,元政府就像打地鼠一樣,看誰冒頭就打誰。天完國迅速稱帝,不打你打誰?

於是徐壽輝政權被打的遍地找牙。在這個過程中,創業團隊中,彭瑩玉戰死、鄒普勝不管事了。徐壽輝獨木難支,丞相倪文俊趁機掌握了天完國大量實權。元軍還沒將天完國完全消滅,就忙於撲滅其他起義軍去了,天完國得以東山再起。

這個過程中,倪文俊想要更進一步,被徐壽輝打敗。陳友諒殺倪文俊,併吞並其眾,逐漸掌握了天完國實權。陳友諒逐步除掉了徐壽輝的爪牙,1358年,徐壽輝想要遷都龍興,陳友諒趁機殺了徐壽輝親信部屬。然後自立為漢王,置百官,此時徐壽輝已經完全被掌控。

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漢。此時的漢是長江以南最強大的義軍,然而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慢慢處於下風。

朱元璋先後在龍灣之戰、安慶之戰擊敗陳友諒。陳友諒見疆土日減,便製造數百艘戰艦,領傾國之軍60萬,欲與朱元璋決戰。鄱陽湖決戰中,陳友諒大敗,不久就身死。大將張定邊立其子陳理為帝,不久也被朱元璋掃滅。

這樣一個梟雄,在當世也算是叱吒風雲,但是他為何後世名聲不顯呢?

在我國建立儒家為中心的價值體系後,梟雄們想要流芳百世,除了功業、能力、藝術水平等硬指標以外,還有這樣幾條軟法則:

其一,品德高尚,至少沒有明顯的道德缺陷,比如叛國、漢奸、背叛、不孝等。歷史上諸如秦檜(宋體字發明者,但政治上是投降主義者)、蔡京(宋四家裡面蔡襄的位置本來應該是他的,宋徽宗時期佞臣之一)、宋之問(律詩開創者,為人諂媚,結交武則天男寵張氏兄弟而得寵)皆因品德缺陷而被後人弱化了其在藝術領域的存在感。陳友諒先殺上司倪文俊,後叛皇帝徐壽輝,為人狡詐,善於用權術馭下,這樣的人在封建社會那就是一個反面典型,因此很難被後世立為宣傳對象,特別是正面宣傳對象。

其二,失敗的梟雄要看其對手的處理手段,如果對手善於進行思想統治,那麼很多不利於他的思想就會被弱化,幾百年之後就聽不到那麼多聲音了。比如,敗在劉邦手上的項羽名氣就很大並且美譽度也很高,因為劉邦本人建立漢帝國後並沒加強思想教化;但敗在劉秀手上的公孫述、隗囂、劉玄、樊崇等人名氣就小得多了,因為劉秀深通儒學是個教化高手。朱元璋不通文學,但其為人猜忌,明朝思想控制極嚴,因此朱元璋肯定不會讓手下敗將的過多事蹟流出來。

其三,功業程度。統一華夏的就算前兩條都不好,起碼也是個中等形象;但要是沒能統一華夏,再好都好不到哪裡去。正面形象比如劉邦、朱元璋,這兩人性格應該說有缺陷,但是史書上的形象非常好;負面比如朱溫、曹操,能力還是很突出的,但是反面典故就有點多了。陳友諒雖稱皇帝,但連長江以南都沒有統一,因此在後世看來連梟雄都只勉強夠格。

多有疏漏,歡迎指正。

我是子彧,期待您的關注!我不復制歷史,我只思考歷史!

瀚海说史
2019-03-20

歷史上的陳友諒和項羽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項羽被後人稱之為大英雄,而陳友諒卻被《元史》和《明史》抹黑成一個奸詐狡猾,心狠手辣,殘暴嗜血的奸雄。陳友諒能在5年之間,從元政府的地方文書一躍成為手握百萬雄兵的一方梟雄,比有其過人之處。

歷史上的陳友諒和項羽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項羽被後人稱之為大英雄,而陳友諒卻被《元史》和《明史》抹黑成一個奸詐狡猾,心狠手辣,殘暴嗜血的奸雄。陳友諒能在5年之間,從元政府的地方文書一躍成為手握百萬雄兵的一方梟雄,比有其過人之處。

陳友諒出生在湖北省仙桃的一戶漁民之家,少年時上過學讀過書,後來在縣城裡任“小吏”,在現在屬於文書一類。當時這類工作是非常輕鬆,且還有穩定的收入,按理說他是最沒有造反的人,但當他對元朝徹底失去了信心後,毅然而然的選擇了加入到哪些起義的人群中。

在陳友諒31歲那年,徐壽輝的起義軍攻破了他所在的縣城,他投入了徐壽輝手下大將倪文俊的麾下。由於有勇有謀,陳友諒很快從一名簿書掾一路狂升到元帥。

歷史上的陳友諒和項羽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項羽被後人稱之為大英雄,而陳友諒卻被《元史》和《明史》抹黑成一個奸詐狡猾,心狠手辣,殘暴嗜血的奸雄。陳友諒能在5年之間,從元政府的地方文書一躍成為手握百萬雄兵的一方梟雄,比有其過人之處。

陳友諒出生在湖北省仙桃的一戶漁民之家,少年時上過學讀過書,後來在縣城裡任“小吏”,在現在屬於文書一類。當時這類工作是非常輕鬆,且還有穩定的收入,按理說他是最沒有造反的人,但當他對元朝徹底失去了信心後,毅然而然的選擇了加入到哪些起義的人群中。

在陳友諒31歲那年,徐壽輝的起義軍攻破了他所在的縣城,他投入了徐壽輝手下大將倪文俊的麾下。由於有勇有謀,陳友諒很快從一名簿書掾一路狂升到元帥。

元末狼煙四起,可以說是群雄並起,都有逐鹿中原的意圖,陳友諒就是元末最大的勢力之一,也是朱元璋集團最大的對手,同樣也是最有可能一統江山的人。

在徐壽輝的部下大將倪文俊謀害主子失敗後,倪文俊前去投靠陳友諒,他毫不猶豫的殺死了倪文俊,並掌握了倪文俊的軍隊。在他的指揮下,起義軍攻陷了很多地方,包括安慶在內。

歷史上的陳友諒和項羽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項羽被後人稱之為大英雄,而陳友諒卻被《元史》和《明史》抹黑成一個奸詐狡猾,心狠手辣,殘暴嗜血的奸雄。陳友諒能在5年之間,從元政府的地方文書一躍成為手握百萬雄兵的一方梟雄,比有其過人之處。

陳友諒出生在湖北省仙桃的一戶漁民之家,少年時上過學讀過書,後來在縣城裡任“小吏”,在現在屬於文書一類。當時這類工作是非常輕鬆,且還有穩定的收入,按理說他是最沒有造反的人,但當他對元朝徹底失去了信心後,毅然而然的選擇了加入到哪些起義的人群中。

在陳友諒31歲那年,徐壽輝的起義軍攻破了他所在的縣城,他投入了徐壽輝手下大將倪文俊的麾下。由於有勇有謀,陳友諒很快從一名簿書掾一路狂升到元帥。

元末狼煙四起,可以說是群雄並起,都有逐鹿中原的意圖,陳友諒就是元末最大的勢力之一,也是朱元璋集團最大的對手,同樣也是最有可能一統江山的人。

在徐壽輝的部下大將倪文俊謀害主子失敗後,倪文俊前去投靠陳友諒,他毫不猶豫的殺死了倪文俊,並掌握了倪文俊的軍隊。在他的指揮下,起義軍攻陷了很多地方,包括安慶在內。

作為當時南方最大的一股勢力,陳友諒開始變得越來越驕橫,1359年,徐壽輝想遷都龍興,陳友諒不同意,這就加深了兩個人之間的猜疑。第二年徐壽輝毅然決定遷都龍興,陳友諒在徐壽輝經過自己管轄江州的時候,設下伏兵把徐壽輝以及部下全部拿下,隨後陳友諒挾持徐壽輝以江州為都,自立為漢王,並設置了王府。陳友諒並沒有滿足於此,後來乾脆設計把徐壽輝給殺死,自己在五通廟匆匆即位皇位,國號漢,改元大義,勢力範圍包括江西、湖廣等地。

歷史上的陳友諒和項羽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項羽被後人稱之為大英雄,而陳友諒卻被《元史》和《明史》抹黑成一個奸詐狡猾,心狠手辣,殘暴嗜血的奸雄。陳友諒能在5年之間,從元政府的地方文書一躍成為手握百萬雄兵的一方梟雄,比有其過人之處。

陳友諒出生在湖北省仙桃的一戶漁民之家,少年時上過學讀過書,後來在縣城裡任“小吏”,在現在屬於文書一類。當時這類工作是非常輕鬆,且還有穩定的收入,按理說他是最沒有造反的人,但當他對元朝徹底失去了信心後,毅然而然的選擇了加入到哪些起義的人群中。

在陳友諒31歲那年,徐壽輝的起義軍攻破了他所在的縣城,他投入了徐壽輝手下大將倪文俊的麾下。由於有勇有謀,陳友諒很快從一名簿書掾一路狂升到元帥。

元末狼煙四起,可以說是群雄並起,都有逐鹿中原的意圖,陳友諒就是元末最大的勢力之一,也是朱元璋集團最大的對手,同樣也是最有可能一統江山的人。

在徐壽輝的部下大將倪文俊謀害主子失敗後,倪文俊前去投靠陳友諒,他毫不猶豫的殺死了倪文俊,並掌握了倪文俊的軍隊。在他的指揮下,起義軍攻陷了很多地方,包括安慶在內。

作為當時南方最大的一股勢力,陳友諒開始變得越來越驕橫,1359年,徐壽輝想遷都龍興,陳友諒不同意,這就加深了兩個人之間的猜疑。第二年徐壽輝毅然決定遷都龍興,陳友諒在徐壽輝經過自己管轄江州的時候,設下伏兵把徐壽輝以及部下全部拿下,隨後陳友諒挾持徐壽輝以江州為都,自立為漢王,並設置了王府。陳友諒並沒有滿足於此,後來乾脆設計把徐壽輝給殺死,自己在五通廟匆匆即位皇位,國號漢,改元大義,勢力範圍包括江西、湖廣等地。

稱帝后的陳友諒更是暴虐,對部下經常是一言不和就非打即罵,可想而知,這些人原本都是徐壽輝和倪文俊的老部下,對陳友諒的殘暴本來就不滿,這就為以後與朱元璋的對決留下了伏筆。

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的大決戰,最終是以朱元璋勝利,陳友諒兵敗身亡而結束。此次的大決戰一共經歷了36天,雙方都損失慘重,朱元璋這邊都損失了30幾員大將。

歷史上的陳友諒和項羽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項羽被後人稱之為大英雄,而陳友諒卻被《元史》和《明史》抹黑成一個奸詐狡猾,心狠手辣,殘暴嗜血的奸雄。陳友諒能在5年之間,從元政府的地方文書一躍成為手握百萬雄兵的一方梟雄,比有其過人之處。

陳友諒出生在湖北省仙桃的一戶漁民之家,少年時上過學讀過書,後來在縣城裡任“小吏”,在現在屬於文書一類。當時這類工作是非常輕鬆,且還有穩定的收入,按理說他是最沒有造反的人,但當他對元朝徹底失去了信心後,毅然而然的選擇了加入到哪些起義的人群中。

在陳友諒31歲那年,徐壽輝的起義軍攻破了他所在的縣城,他投入了徐壽輝手下大將倪文俊的麾下。由於有勇有謀,陳友諒很快從一名簿書掾一路狂升到元帥。

元末狼煙四起,可以說是群雄並起,都有逐鹿中原的意圖,陳友諒就是元末最大的勢力之一,也是朱元璋集團最大的對手,同樣也是最有可能一統江山的人。

在徐壽輝的部下大將倪文俊謀害主子失敗後,倪文俊前去投靠陳友諒,他毫不猶豫的殺死了倪文俊,並掌握了倪文俊的軍隊。在他的指揮下,起義軍攻陷了很多地方,包括安慶在內。

作為當時南方最大的一股勢力,陳友諒開始變得越來越驕橫,1359年,徐壽輝想遷都龍興,陳友諒不同意,這就加深了兩個人之間的猜疑。第二年徐壽輝毅然決定遷都龍興,陳友諒在徐壽輝經過自己管轄江州的時候,設下伏兵把徐壽輝以及部下全部拿下,隨後陳友諒挾持徐壽輝以江州為都,自立為漢王,並設置了王府。陳友諒並沒有滿足於此,後來乾脆設計把徐壽輝給殺死,自己在五通廟匆匆即位皇位,國號漢,改元大義,勢力範圍包括江西、湖廣等地。

稱帝后的陳友諒更是暴虐,對部下經常是一言不和就非打即罵,可想而知,這些人原本都是徐壽輝和倪文俊的老部下,對陳友諒的殘暴本來就不滿,這就為以後與朱元璋的對決留下了伏筆。

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的大決戰,最終是以朱元璋勝利,陳友諒兵敗身亡而結束。此次的大決戰一共經歷了36天,雙方都損失慘重,朱元璋這邊都損失了30幾員大將。

我們常說的得人心者,得天下。雖然當時陳友諒有近百萬雄師,但奈何卻是一支離心離德的部隊。手下人才也多,但真正願意為他賣命的人卻少。這些因素註定了他戰勝不了朱元璋。

历史微旅者
2019-04-30

朱元璋曾說: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朕以友諒志驕、士城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

1351年,元末亂世,徐壽輝起義並且建下天完政權。出生於湖北的陳友諒投效麾下,但是野心勃勃的陳友諒自然不甘落後,先是殺害直屬將軍倪文俊,再殺反元大將趙普勝,挾持徐壽輝,自立漢王。

朱元璋曾說: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朕以友諒志驕、士城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

1351年,元末亂世,徐壽輝起義並且建下天完政權。出生於湖北的陳友諒投效麾下,但是野心勃勃的陳友諒自然不甘落後,先是殺害直屬將軍倪文俊,再殺反元大將趙普勝,挾持徐壽輝,自立漢王。

次年,陳友諒登基,國號為漢!一邊向北繼續打擊元軍,另一邊將主力放在南邊對抗朱元璋!

一共歷時三年多,經歷過多次大戰,兩軍有來有回,不分勝負!但是陳友諒部下多為天完將士,他們對於陳友諒的謀逆行為甚是不喜。

朱元璋曾說: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朕以友諒志驕、士城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

1351年,元末亂世,徐壽輝起義並且建下天完政權。出生於湖北的陳友諒投效麾下,但是野心勃勃的陳友諒自然不甘落後,先是殺害直屬將軍倪文俊,再殺反元大將趙普勝,挾持徐壽輝,自立漢王。

次年,陳友諒登基,國號為漢!一邊向北繼續打擊元軍,另一邊將主力放在南邊對抗朱元璋!

一共歷時三年多,經歷過多次大戰,兩軍有來有回,不分勝負!但是陳友諒部下多為天完將士,他們對於陳友諒的謀逆行為甚是不喜。

所以在對抗朱元璋的部隊時,能避就避,實在不行就投降,導致陳友諒軍隊中軍心渙散,終於在鄱陽湖一戰,陳友諒敗北,60萬大軍一觸即潰。

原本就不善把握戰機的陳友諒只好突圍,結果被流箭刺中,真是悲慘,一失足成千古恨,看來民心所向才是最重要。

朱元璋曾說: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朕以友諒志驕、士城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

1351年,元末亂世,徐壽輝起義並且建下天完政權。出生於湖北的陳友諒投效麾下,但是野心勃勃的陳友諒自然不甘落後,先是殺害直屬將軍倪文俊,再殺反元大將趙普勝,挾持徐壽輝,自立漢王。

次年,陳友諒登基,國號為漢!一邊向北繼續打擊元軍,另一邊將主力放在南邊對抗朱元璋!

一共歷時三年多,經歷過多次大戰,兩軍有來有回,不分勝負!但是陳友諒部下多為天完將士,他們對於陳友諒的謀逆行為甚是不喜。

所以在對抗朱元璋的部隊時,能避就避,實在不行就投降,導致陳友諒軍隊中軍心渙散,終於在鄱陽湖一戰,陳友諒敗北,60萬大軍一觸即潰。

原本就不善把握戰機的陳友諒只好突圍,結果被流箭刺中,真是悲慘,一失足成千古恨,看來民心所向才是最重要。

尊重歷史,方能以史為鑑,我是歷史微旅者,歡迎關注點贊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