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常聽人說,做人要中庸。自己也查了一些資料,大致看了下中庸這本書。但是對中庸的具體概念依然雲裡霧裡。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10 個回答
全真道士梁兴扬
2018-12-09

有一類批判儒家的方法是說《論語》就是道德說教而已,為中小學生的道德課水平。這些人可能是把《弟子規》《三字經》等蒙書當論語看了,《論語》不僅是作為儒家經典,也是史書文獻,其中有哲學內容,至於裡面的道德內容在當時都是開創性的!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有《論語》今天給大家上道德課,才沒有人覺得仁者愛人是錯,我們習以為常的道德理念,正是孔子塑造。

這也非是我們這些熱愛傳統文化的人自我宣傳,孔子在國外的名聲也很好,美國最高法院的雕塑上也有孔子,他象徵的是人類至高無上的道德。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而且儒家從不缺乏哲學性,儒家經典中《中庸》是最富有哲學意味的書,中庸思想也不是某些人理解的希望人理性、客觀、中立,從《中庸》的角度看人能不能中庸應該是要明白自己的無能,而不是人為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存在,可以達到真正客觀中立,可以一直理性。

如《中庸》裡談“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闢也。人皆曰予知, 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都覺得自己聰明,但等落入陷阱了還渾然不覺,不知躲閃。人都覺得自己聰明, 可以中庸,但堅持不了一個月。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庸是想讓人知道自己的無能,非是全知全能,乃至於可以完全理性、客觀、中立,為此《中庸》裡還說了聖王舜也要問人們的意見。

而且《中庸》非常強調立場,認為君子應該“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這一切皆非理客中。

那麼什麼是中庸了?這裡很難解釋清楚,但從《中庸》裡我們可以知道,一箇中庸的君子他在性格上有這五個特點。

一、知不足

和常人想的不同,《中庸》傳說是孔子弟子子思所寫,但裡面的孔子並不是完美的聖人,書中孔子說“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孔子自認為君子應該遵守的四個道,但自己一樣沒有達到。

這和聖王舜要問人是一樣的。以及後面的“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恥近乎勇。”這都是希望人能認清自己的不足。當然人也只有認清自己的不足,才有會有修身的想法。

二、和而不隨

君子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所以君子雖然和,但“君子和而不流”,有自己的看法絕對不會隨波逐流。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三、誠

《中庸》裡有很大的篇幅在談誠,這些內容在道教經典中也經常出現,可以說誠是儒道兩家修身最基本的要求!當然讓人一開始就對人誠基本不可能,所以《中庸》也好,道家修身也罷想的都是讓人對自己誠!

四、孝

孝是君子四道之一,也是最被人誤解最大的道。《二十四孝》自古以來就被文人批判,視作愚,但在底層人民中非常熱衷,其中的原因正是因為,不管孝是愚是明,它對人對社會的好處都是很大的。

這不是在說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最基本的人情而已。例子也非常好找,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牢裡面關的人,有多少是父母不全的,又有多少是忤逆父母的。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五、有威

君子中庸體察他人,但也需有威才能行之,故《中庸》曰“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君子不發怒,人們也像被搶指著一樣不敢冒犯君子。

這個在《中庸》裡面並不是很強調,但卻是不能忽略的點,因為仁者愛人,這裡的人也有自己。人能不能行中庸,能不能隨和而不隨波,這些都在於君子的威嚴,在於君子懂得保護自己。

本文雖然是想指《中庸》到底是在說什麼,其實也是希望大家可以瞭解一下儒家文化到底是什麼樣的?道士說儒自古就有,古往今來的高道向來都是半個儒生,此處介紹,亦對求道者有用。

山人的生活感悟
2018-04-03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庸在儒家學說中是一種很高的境界,那到底什麼是中庸呢?

《中庸》作者為孔子後人孔伋,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北宋的程顥、程頤極崇《中庸》。南宋的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

程子解釋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子解釋說:“中者,不偏不倚,不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程子和朱子就程頤和朱熹宋代兩位著名的理學家。

《論語.庸也》裡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思是說人的道德如果能達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

《中庸.第九章》中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天下國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祿可以放棄,雪白的刀刃可以踐踏而過,中庸卻不容易做到。

在延安時期,毛曾對中庸問題作過分析:中庸是“肯定事物與概念的相對安定的質”,“是從量上去找出與確定質而反對‘左’右傾”。不久他又認為“孔子主義即儒家思想的基礎”的中庸“有折衷主義的成分”,“是反辯證法的”。

可見,中庸之道對於國家也好、個人也好雖然很理想,但做起來確實很難啊!有段時期我們國家有些違反中庸之道的事,讓國家多走了不少彎路。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黄天才书画
2018-12-09

中庸即中道思想,禪宗稱不落兩邊即中道。是不偏不倚看待分析,處理問題的方法。分析問題有順思維方式與逆思維方式。如果失去中道心,順思維與逆思為就形成對立關係產生矛盾。以中道心,順逆即可統一。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hushouchang
2018-11-25

中庸是孔子為至聖先師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在論語中也把中庸說成是最高的道德。所謂的中庸,又叫中道,中行,意思是為對立的兩端之正中間的調和,不偏不倚的折中。儒家之所以大講特講中庸之道,目的就是要調和矛盾,防止和反對過火行為。即"過猶不及"。這無疑使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有了理論根據,以消除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孔子說:"人而不仁,疾之以甚,亂也"。意思是說對於不仁的人,過分地痛恨,會引起禍亂。這種"不為己甚者"就是中庸之道。僅作為一種方法論來說,這種"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還是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和進步作用。

忆微雨阑珊
2018-07-13

中庸是五經中禮記的一篇,和大學篇單獨挑出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庸=用)就是用中,指分析人和事用中,做人做事要止於至善(力爭最好)。

中庸首先要儘量瞭解問題的全面(博學之),之後叩其兩端(審問之),通過思考(慎思之)辨析出結果(明辨之),最後堅定去做,力爭最好(篤行之)。

舉個例子:親人過世悲傷符合人性,表現歡樂和不控制自己情緒哭天搶地是兩個極端,葬禮上控制情緒,眼睛哭紅了帶副墨鏡,儘量保持得體不失態就是中庸。

再如人都是普通人,都有優缺點。但出於功利目的刻意吹捧或貶損他人來實現自己利益就是反中庸,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評價才是中庸。所以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萃辰天心书院
2018-02-23

正好萃辰天心書院做過一次討論,內容如下:

大家好!

我是萃辰天心書院印竹老師。今天的《如是我說》,印安老師是這樣說的:“人之通病,是習慣在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之間左右搖擺,致使成驕敗餒,事業難成。若能恪守中道,就能去除虛妄,處變不驚。

我接著說:“妄自菲薄常因自我設限,妄自尊大多為失去約束,而中道思想如同特效藥,專治這種通病。中道是儒釋道三家智慧高度一致的玄機!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關於自我設限,記得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位科學家拿一隻跳蚤來做實驗,他首先把跳蚤扣在一個一米高的瓶子裡,然後用力的拍桌子,這個時候跳蚤砰地就跳起來。他看到跳蚤能跳的高度在80公分左右,於是他就將瓶子的高度降到75公分,然後再拍桌子,跳蚤砰地又跳起來,這個時候咣的一下子撞到了瓶壁。科學家再拍桌子,跳蚤再跳,咣、咣、咣,不斷地撞擊瓶壁,估計這個時候跳蚤已經被撞得鼻青臉腫了。我想跳蚤這個時候在想:不行不行,再這樣跳下去就沒命了。於是它開始降低高度,當科學家再拍桌子的時候,它只跳70公分了。於是科學家就再降低高度,如此反覆,直至降到十公分、五公分,乃至接近桌面。於是悲哀的一幕發生了,這個時候無論科學家再怎麼拍桌子,跳蚤也不再起跳,只是在桌上爬了。於是科學家將瓶子拿開,這個時候跳蚤不再有任何障礙物了,但不幸的是,儘管沒有了障礙物,跳蚤也已失去了能跳的能力。

其實並不是跳蚤本身沒有了可以跳的能力,而是在心理上被徹底打敗——它已經不再相信自己可以跳而不被撞到了,這便是妄自菲薄產生的原因。當我們反覆不斷的遭遇挫折和失敗以後,我們便不再相信自己擁有可以成功的能力。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同樣的,妄自尊大是因為有些人在反覆不斷的成功之後覺得沒有什麼是不可戰勝的,於是就失去了自我約束。就像拿破崙那樣的人,他儘管非常偉大,他有一句名言叫做“在我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但因為他太過妄自尊大,終將遭遇了滑鐵盧的慘敗,這是人類的病——無論古今還是中外——是人類的通病,不僅僅是人類,就連一隻小小的跳蚤,都會犯這種病。這種病的病因是因為我們的慣性思維,當我們形成了某種固有的經驗或者教訓以後,我們的思維就會沿著這條經驗或教訓一直走下去。

那麼為什麼說中道思想是對治這種病的特效藥呢?中道在這裡講的又是什麼呢?在這裡講的就是一個“反”字。所謂“反”就是懂得反其道而行之,懂得迴歸。老子說“反者道之動”,當我們懂得反過來思考問題,我們就向著道的方向、向著中道的方向啟動了。

當別人都說我們不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反過來多想一想我們的優點、我們的優勢,然後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無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喪失對自己的信心。而當別人都說我們行的時候,我們卻要反過來多想想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人無完人,千萬不要讓自己迷失在鮮花和掌聲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治好妄自菲薄與妄自尊大的病。所以,擁有中道智慧就如同擁有了治病的祕方,能讓我們的事業、人生永葆健康發展!

萃辰天心書院,願國學智慧走進千家萬戶……

《如是我說》是萃辰天心書院兩位極具智慧的老師的對談,從中能讓我們學習更多人生智慧,豐富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馬拉雅關注“印竹”老師,收聽音頻。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盘古开传
2018-12-09

中華文化的總源叫《曲全》,《曲全》的靈魂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有公式的,這個公式有三種稱呼,簡稱為中、止、道。《道德經》就是對中、止、道進行評論的專著。例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小溪之於江海也″。這個中就是周文王臨終時強調的那個中。孔子給中這個公式加一個庸,意思是用這個公式即中去使平常的事務向好的方面發展,這是中庸的來源。這個中庸被文化小人們反對,這些小人反對中庸的方式是把中庸解釋成″不偏不倚之謂中"。孔子對此非常痛恨這些文化小人,他說:″小人之反中庸也,而小人無忌憚也″。孔子主張嚴懲這些文化小人,因為他們破壞了優秀的文化。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所以,他殺掉文化小人少正卯。

老黄0071
2018-07-12

關於中庸。中庸之道的思想對人有益還是有害首先取決於人們對中庸的理解。若果認為中庸就是無原則的折衷主義好好先生,那當然有害;認為它指的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有益也無大害;可是如果認為中庸指的是心之用、心之原則,那麼中庸之道講的就是修心養性之道,道德修養之道,修身之道,那中庸之道當然百益而無一害。

還得從中庸二字說起。“中庸”之“中”到底是指什麼?鄭玄指中和,中間。朱熹和他的老師程頤也都認為不偏之謂中。他們心中的“中”基本上是指空間上和事理上的中間。“庸”鄭玄指的是用,所以,他的中庸意思是用中,去兩端取中間。程朱認為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庸或為平常也。那麼他們倆的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變不易無過無不及之道。他們三儘管說法各有不同,但都是從認識論方法論來理解中庸之道。但是,如果我們客觀全面地仔細閱讀《中庸》原文,會發現中庸之道不只是方法論認識論,更是道德倫,本體論。

子思無疑是《中庸》這部經書作者的最正確的人選,他當然是《中庸》的作者。他繼承祖父偉大的事業,闡述了、挖掘了、揭示了乃至可以說豐富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給孔子一些未明未竟的理論一種精細地解說,為祖父的學說從本體論角度尋找哲學依據。

眾所周知,孔子罕言性與命等。子貢曾有怨言:夫子的文章可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也。子路也曾問孔子鬼神和死,孔子也沒有正面回答。罕言不等於不言,不正面回答不等於不回答。孔子為何如此,一方面固然是他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的坦誠務實精神,一方面應該是他的為學治政的理念:天道遠人道邇,經世致用。對於自己不懂的就說不懂,對於一時搞不清的就闕疑待查,對於那些純理論的東西,暫時可放一邊,不語怪力亂神。

《中庸》說什麼?說性,說天道,說天人合一。修身之道,齊家治國之道,天地之道,君子之道,聖賢之道……首句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為教。天所賦予人的自然稟賦叫性,遵從本性自身發展叫道,按照道的規律而修養叫教!什麼叫天道什麼叫人道?誠者,天知道;誠之者,人之道!這是《中庸》最重要的句子,最核心的思想,最鮮明的主題。《中庸》的文眼不是“中”而是“誠”!“中”是什麼? “喜怒哀樂之未發叫中。”這是《中庸》第一章對“中”的解釋,應該說是對“中庸”中的“中”最貼切的解釋。後面的執中、折衷、時中等都是從不同角度對它的解說和闡釋。第一章的“中”是什麼意思?顯然它不是指空間和事理上的“中間”,而是指“心中”,相對於身外而言。具體到這一句,它指的是內心的情感,和“性”是相對的。那麼中庸是什麼意思?那隻能是“心之用”“心之準則”。中庸就是修心養性之功用,修心養性之準則。或者說中庸就是“用中”,重視修心養性,重視道德修養,重視修身。

那什麼叫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修心養性之道,道德修養之道,修身之道!這個道是什麼?誠,真誠。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中庸之道乃真誠之道。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切,“誠”字當頭,又貫徹始終。誠者,物之終始! 天性是至誠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而人的內心情感是變化萬千好惡不均的,“性”和“情”是不一樣的,化情為性就得修心養性,就得加強道德修養,就得誠意正心修身,這是“成己”,還得“成物”,成就別人,教化別人,一切貴在“誠”。故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天性本真誠,按真誠做人才是修身之道,讓所有人都真誠,才是教化之道。

很多人都很看重“慎獨”的作用。其實第一章三段,第一段明確提出修身,第二段強調的是時時修身處處修身,哪怕獨處。第三段,為什麼修身以及修身的功用。我們的內心情感不真誠,我們的言行舉止不合真誠的道德規範,所以要“致中和”,使自己的內心情感符合社會通行的道德規範,也就是克己復禮。一旦我們修身養性加強道德修養,內心真誠,言行一致,那麼“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從第二章到十九章,是從多角度說明修身的重要性普遍性困難性,艱鉅性長期性。從第二十節後,才大談特談為什麼修身為什麼貴誠。“故君子不可不修身,修身則道立”。修道貴誠,“誠則明,明則誠”,“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謂天下至誠為能化”,“至誠如神”,“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天地之道,可一語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總之,中庸即用中,就是規範情感修心養性,加強道德修養,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管理;中庸之道就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原則:真誠!

創建於2018.3

雪天无路
2018-07-14

中庸是指秦始皇統一中國疆域土地,中國版圖位址所稱長江南北之1豎之分全名所謂中國,庸是指土地上的自然產物。

中庸後來各朝書生融化成統治階級思想的附傭,法家和儒家不可調和對立的立場觀點的衝突,最高統領來和矛盾的手段的暗向操作,最後中庸兩字留落民間。演變今日所謂的“中庸”之道。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中庸到底是什麼意思?
代用名
2018-12-09

中庸(忠恕之道)

儒學的中庸之道,就是指萬事萬物的處理恰到好處,無過不及( 沒有過分之不會未及處,正中恰當不偏不倚)

什麼是“正中”恰當無過/不及之道,這就需要有依據來判斷和事物客觀看待體究念慮而行,所以要“循天理,去人慾”主要在於克己復禮。什麼是“禮”?

註解:

1.不符合天則規律的不去看與賞,(非禮勿視)

2.不符合天則規律的不去聽與聞,(非禮勿聽)

3.不符合天則規律的不去說與論,(非禮勿言)

4.不符合天則規律的不去行與動。(非禮勿動)

其實就是遵循天則規律之禮而行(循天理),人慾妄心萌動導致事物障蔽而止(去人慾)。很多事物你在處理不當時往往是人慾(衝動和欲速求效或助長等舉動產生)而行之導致扭曲出現問題。只要做到克己服禮就能循理去欲而無私無畏,便能萬事萬物處理得當也就懂得中庸之道!自然就無過之沒有不及處恰到好處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