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50年代的倫敦霧霾事件,看“霧都劫難”下的英國社會
老照片,50年代的倫敦霧霾事件,看“霧都劫難”下的英國社會
老照片,50年代的倫敦霧霾事件,看“霧都劫難”下的英國社會
老照片,50年代的倫敦霧霾事件,看“霧都劫難”下的英國社會
老照片,50年代的倫敦霧霾事件,看“霧都劫難”下的英國社會
老照片,50年代的倫敦霧霾事件,看“霧都劫難”下的英國社會
老照片,50年代的倫敦霧霾事件,看“霧都劫難”下的英國社會
老照片,50年代的倫敦霧霾事件,看“霧都劫難”下的英國社會
老照片,50年代的倫敦霧霾事件,看“霧都劫難”下的英國社會
老照片,50年代的倫敦霧霾事件,看“霧都劫難”下的英國社會
靜靜時光
1/9 說起英國的倫敦大家都不陌生,倫敦是世界古都之一,是英國最著名的城市。倫敦曾因霧多,從而有世界“霧都”之稱。倫敦霧並非全是自然原因,而更多是人為所致。通過一組老照片帶大家去看,上世紀50年代煙霧籠罩下的倫敦。圖為煙霧下的倫敦,百姓在路邊公交站臺等車。\n
2/9 在那時倫敦,每當春秋之交,這裡經常被濃霧所籠罩,像是披上一層神祕的面紗。據當時數據統計,倫敦的霧天,每年可高達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個霧日。每當大霧降臨,瀰漫的大霧不僅影響交通,釀成事故,還直接危害人們的健康,甚至威脅人們的生命。 圖為戴著口罩出行的一對男女。\n
3/9 倫敦霧是多種因素的產物,一方面是自然原因,每到秋冬季節,北大西洋較暖的水流與大不列顛群島區域較冷的水流匯合,同時從海上吹來大量暖空氣與島嶼上空較冷的氣團相遇,形成濃濃的海霧和陸霧。圖為煙霧籠罩下的倫敦街頭。\n
4/9 另一方面是人為因素,這個也是主要原因。倫敦為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源地之一,工廠眾多,煙囪林立,加上城市人口密集,家家都使用傳統的壁爐,工廠的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大量的廢氣。圖為倫敦街頭,一位戴口罩的女子給她的寵物狗也戴上口罩了。\n
5/9 1952年12月5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反氣旋影響,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這是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煙霧事件”,連續的濃霧將近一週不散,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當時倫敦的交通幾乎癱瘓。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圖為煙霧籠罩下的倫敦泰晤士河和倫敦橋。\n
6/9 這次煙霧事件的霧雲在倫敦上空懸浮了5天,逐步變得更髒和更有毒。倫敦市中心空氣中的煙霧量幾乎增加了10倍。當時居民出門走路都要小心翼翼,回家時發現臉和鼻孔都變黑了。煙霧使數千受害者患了支氣管炎、氣喘和其他影響肺部的疾病。最後,到12月10日煙霧散去時,估計已有4000人死亡,其中多數是年長者。圖為煙霧籠罩下的倫敦特拉法加廣場。\n
7/9 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並不是倫敦第一次受煙霧侵擾。英國一直是個多霧的國家,但是從 19 世紀末期的工業革命起,煙霧就越來越重,倫敦也是從那時起也逐漸有了“霧都”的外號。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給了英國人深刻教訓,英國人開始反思空氣汙染造成的苦果,開始重視這個問題。此後,英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規措施整治環境。圖為倫敦地鐵站牌前一戴口罩的女子向警察問路。\n
8/9 1956年,英國政府頒佈了世界上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空氣汙染防治法——《清潔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灶,逐步實現居民生活天然氣化,減少煤炭用量,冬季採取集中供暖;在城市裡設立無煙區,區內禁止使用可以產生煙霧的燃料。發電廠和重工業作為排煙大戶被強制搬遷到郊區。圖為戴著口罩在執勤的倫敦警察。\n
9/9 1968年以後,英國又出臺了一系列的空氣汙染防控法案,這些法案針對各種廢氣排放進行了嚴格約束。80年代後,交通汙染取代工業汙染成為倫敦空氣質量的首要威脅。為此,英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抑制交通汙染。包括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絡、抑制私車發展等。經過50多年的治理,倫敦終於丟掉“霧都”的帽子了,城市上空重現藍天白雲。圖為倫敦一名警察手持火把在霧中示警。\n
2019-05-1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