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為什麼被叫做西安?

西安之前叫做長安,為什麼改名叫了西安?
西安為什麼被叫做西安?
6 個回答
寻找老西安
2017-05-08

西安被稱為十三朝古都,建都朝代依次是: 西周(前363年)、秦(統一後15年)、西漢(前202年)、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東漢(獻帝6年)、西晉(愍帝4年)、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時間跨度1200年左右。

西安雖然做了十三朝都城,但是各個都城並不在一個地點。西周豐鎬遺址在長安縣馬王、斗門鎮一帶的灃河兩岸。秦咸陽城遺址在咸陽市東15公里的咸陽塬上,處渭河的北岸。漢長安城遺址在渭河南岸,與秦咸陽城相對。這個城址延續到隋。隋開始興建的大興城,在唐為長安城,這才是延續至今的西安市。西安為什麼被叫做西安?西安市的由來1928年,國民政府將長安縣城及城關一帶劃出,設立西安市。1930年,撤銷西安市。民國21年(1933年)西安改名西京,被定為中華民國陪都。1943年,再次設立西安市。1949年5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西安。5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西安為什麼被叫做西安?

高陵潮生活
2017-05-08

西安和長安是兩個不能混為一談的概念。

長安這個稱呼始於西漢,那時的長安城大概在現在西安城的西北方,形如北斗,所以又稱“斗城”。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改長安為常安,東漢立國後遷都洛陽,長安便開始走向沒落。此後直至三國西晉,長安早已喪失了昔日繁華。五胡亂華,西晉南遷,趙、前秦先後立都於此,直至北朝的西魏與北周。

楊堅稱帝后,有感於舊長安城狹小陰暗,所以在龍首原南方建新城,稱為大興。李唐建國後,改大興為長安,這就是隋唐長安城,與之前的漢長安城完全不是一座城市。唐代關中分為三府,中間也就是西安所在的範圍稱為京兆府。唐末黃巢攻入長安後,長安城便廢了。五代時期,政治中心一直在開封,到了北宋,京兆府固然存在,但作為府城的長安早已不是那個長安城了,其大小大概在現在城牆內的2/3左右。到了元代,改京兆府為奉元路。

明代開始,奉元路又改為西安府(注意,西安是府名)西安府下轄長安縣,咸寧縣,咸陽縣等,所以西安城既是西安府城,也是長安縣城,並且還是咸寧縣城,此舉一直沿用至民國。這就是西安的由來。

中國本身並沒有市這個概念,漢魏六朝是州—郡體制,隋唐是州縣體制,明清則是省府縣三級體制,故過去西安府和現在西安市概念差不多,它是行政規制,而長安從來都不是府一級的行政區劃,況且其位置變化了多次,所以叫西安是準確的。類似的例子還有,比如寶雞原來是鳳翔府的一個轄縣,無錫本來是常州府(感謝@SinanLEe 指正~)的轄縣,上海本來是松江府的一個縣。

所以,根本的區別就是:中國與西方在行政區劃上的根本性差異。中國古代沒有市,如果非要硬換算,那麼府—市才是比較合理的對應關係,有些過去的“縣”在19、20世紀之際的行政區劃亂象中實際上“升級了”,像前所述的寶雞、無錫、上海等,但這樣其實是不太合理的。倒是西安事實上才是最合乎規範的,長安從縣變成區沒有任何問題,這是同級的行政區劃轉變。
农地圈
2017-05-08

西安城市名稱的由來:  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簡介  

在西周時稱“豐鎬”。

“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

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

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行都公”,因為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作隋時也被稱作為“大興城”。

唐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西安旅遊  

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西安本身旅遊資源豐富。

市內有6000多年曆史的半坡遺址;

被譽為石質歷史書庫的碑林博物館;

文物儲藏量全國之最的陝西曆史博物館;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譯經之地大雁塔;

西北歷史最長的清真寺化覺巷大清真寺等。

  自然景觀峭拔險峻,獨具特色,境內有終南山、王順山、驪山、樓觀臺等風景名勝區,更有周邊的森林公園十餘個。

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輝映,構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韻風姿。

農地圈問答團隊;徐強回答

这风疯了1
2017-05-08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西安也稱“西京”,西安的名稱是在明朝的時候出現的,之前另有他名。

最早在西周的時候西安地區被稱為“灃京”“鎬京”,周武王即位後,由原來的都城豐遷都到鎬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灃京和鎬京的合稱。你可以在現在的西安城看到“灃鎬東路”和“灃鎬西路”。

經過周厲王“國人暴動”、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周朝中央政權統治諸侯能力大大下降,公元前771年,北方的蠻夷民族犬戎攻破鎬京,俘虜周幽王,西周滅亡。周平王遷都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史稱東周。

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受封於此,最早建都雍城(今鳳翔),後遷都涇陽(今陝西涇陽西北)。之後為了“北卻戎狄、東通三晉”,直接對付魏國,再次遷都於櫟陽(今陝西富平東南),最後一次遷都到了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如果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此時地位突出的是咸陽,西安則偏安一隅,但是我認為,自古西鹹不分家,兩個城市本來就挨著,可以說西安咸陽佔據一個也就佔據了另一個。從此咸陽直到秦朝的建立到滅亡,一直作為中國的都城。

秦末群雄並起,劉邦攻陷關中,為了安撫民心,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至西漢建立,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義,立名“長安(今西安)”,意即“長治久安”。到了東漢建立,劉秀將都城遷往洛陽。

隋朝是隋文帝將長安更名為“大興城”,到了唐朝又改回“長安”。在絲綢之路開通和興盛時期,長安一直是東方文明的中心,也是無數人心馳神往之地。說個題外話,“買東西”的“東西”一詞由來就是唐朝時期長安城的“大唐西市”和“大唐東市”。

元代時,“長安”喪失首都地位,“長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為“奉元路”。

明朝大將軍徐達改“奉元路”為“西安府”。朱元璋為加強對西北和西南的控制,將次子朱欆封在西安“西安”之名由此而來。現在的西安城其實就是在明朝西安城的基礎上擴建和發展而來。號稱全國保存最完整的西安城牆其實就是明朝修的。

另外再說一點,很多人呼籲將西安改名為長安。我個人從心理上來說肯定是更喜歡長安,畢竟這是一個讓人驕傲並嚮往了幾千年的名字。但是從現實角度出發還是不能改,首先行政成本、經濟成本、時間成本太高,再次西安目前的發展和地位用不起這個名字。也就是不配用,西安的朋友不要噴我,我也是西安人。正是因為愛西安,所以不希望她改名。希望以後西安的發展能匹配其歷史地位,對得起“長安”二字,那時再講西安改回長安,重現漢唐長安城的榮光!

打了一遍就發了,若有錯別字請多多包涵(拱手)(拱手)……

DevilHo
2017-05-08

  西安在西周時稱“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

  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行都公”,因為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長安作隋時也被稱作為“大興城”。唐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西安城市发现
2017-05-08

明代形成了今天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代。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次子朱樉為秦王。同年西安府城東北隅開始營建秦王府。秦王府時稱“王城”,後訛為“皇城”,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新修了城垣,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和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分別修建鼓樓鐘樓,其位置也與元代的敬時樓和鐘樓無異。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標西巡西安後,曾經提議遷都西安,不過他回到南京之後便病死。

清代西安城內設置依舊,但在城東北修建一座滿族駐防城,在城東南修建了漢軍駐防城,以及增加了鐘樓西南的總督布院署等。庚子之變時,慈禧和光緒西逃駐蹕西安長達一年時間。

1911年10月22日,在辛亥革命爆發後西安也爆發了武裝起義,佔到總城面積約四分之一的滿城被起義軍攻陷並焚燬,成為西安城內的一處死角。

1921年馮玉祥第一次督陝,在原秦王府城(八旗教場)修改房屋,駐紮軍隊。

抗戰前夕,國民政府曾經建立國民政府西京籌備委員會。

抗戰時期河南等地失守,大批難民沿隴海路湧入西安,主要集中在火車站和尚仁路(今解放路)一帶。尚仁路迅速發展成為新的商業區,西安城內的商業重心也開始集中到了城市的東部。

在中共長征之後,陝北地區成了蘇區,西安成為國民黨的重要前線,在此發生了西安事變。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屬陝甘寧邊區轄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