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蛋殼心理是怎麼形成的?

孩子的蛋殼心理是怎麼形成的?
7 個回答
茵你而淳在
2017-10-29

這個問題挺專業的。BD了一下“蛋殼心理”的概念。

蛋殼心理是指孩子的脆弱心理。很多孩子只能聽讚美之詞,聽不得半點反對意見;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內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對失敗,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有極端的舉動,甚至輕生……這就是所謂的“蛋殼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質。

孩子的蛋殼心理形成,我覺得一方面有先天性格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家庭氛圍和家庭教育影響的結果。先天性格形成,多是自閉症兒童,或是有先天缺陷的原因。而後天形成的,必然時父母教育過於嚴格,或是過分溺愛,又或是有家庭暴力存在,導致了孩子從小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於是他會自然形成自我保護心理,這就是所謂的“蛋殼心理”的形成。
孩子的蛋殼心理是怎麼形成的?

天蓝姐
2017-10-30

所謂蛋殼心理,無非脆弱、敏感,遇見事情就會否定自己。

蛋殼心理是指的心理脆弱不健全的一種心態。
所謂的"蛋殼心理",就是當受到外部壓力時,產生對自己、對世界價值觀的懷疑。
——360百科

心理機制的形成,要看早期原生家庭監護人的陪伴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價值非常不能肯定,動輒否定自己,甚至容易對世界產生否定,可以推測:他的原生家庭,在生命早期對他的肯定是不夠的。

孩子的蛋殼心理是怎麼形成的?

本來人無完人,小孩子做事情,就有可能做不好,比如掃地掃不乾淨,出門忘了戴鑰匙,刷碗把碗打了,這都是他成長學習中必然要經歷的犯錯階段,不可能真正避免,能徹底避免也就不需要大人了。但是如果大人不允許這樣的錯誤,孩子做錯事情要被嚴厲的斥責,孩子沒做錯事情也會被再三否定。這樣,孩子的內在自我一直在被否定,他的自尊心根本就建立不起來。他的內心,是缺乏力量和支持的。

如果一個孩子做什麼事情總是遭到家人的否定,比如:小小年紀不準動,不準玩,不準瘋跑,只准坐在那乖乖的,坐的時間久了也不對。左也不對右也不對。

有時候孩子做一件事情,比如把杯子放在桌子上,家長說:杯子放在桌子邊緣是不對的,容易掉。放在桌子裡側家長又說:這是不對的,應該放在外面。總之做什麼都不對。

孩子的蛋殼心理是怎麼形成的?

久而久之,孩子就很容易產生困惑:我是不是很不好,不然為什麼做什麼都不對?孩子的內心是純淨的,他不會認為父母過於挑剔,只會覺得是自己不好。他會覺得:因為我很不好,所以總是被批評。

類似這樣大大小小的事情多了,孩子的自我價值始終建立不起來。如果大人始終很少給孩子支持和鼓勵,相信他能做好一切事情,而是指責輕視,覺得孩子就是不行,孩子自然會認為自己做什麼都做不好。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遇見困難,很容易就會被觸及到他脆弱的內在,“其實我很不好”,“我總是做不好任何事情”,他被否定習慣了,自然也會習慣的否定自己,甚至否定外在世界。

還有一種否定,是無原則的溺愛,把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全部代替孩子來做。這其實也是在暗示孩子:“你自己不行,你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只有大人做才行。”被溺愛長大的孩子,內心也是很脆弱的。而且,因為長期沒有鍛鍊動手能力,他也沒有經歷過“嘗試——失敗——調整——成功”的過程,也會做不好事情。遇見這些失敗,他脆弱的內心也承受不了。

孩子的蛋殼心理是怎麼形成的?


要想改變這種局面,還是要多接納和信任孩子,用無件的愛來支持孩子,相信孩子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內心得到支持多的孩子,他相信自己是值得愛的,是被承認的,內在的力量會強大起來,自然會堅強起來。但是!請記住教育這種事,趕早不趕晚,如果早期的傷害很多,後期都是在補救,既然是補救,就要付出雙倍甚至是平方的的努力。不是當初打擊否定一句,現在補償一句鼓勵表揚就行的,需要很多很多很多的耐心。

願我們的孩子都堅強勇敢起來。

天藍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多年諮詢經驗,擅長青少年兒童,婚姻家庭情感的諮詢,個人公號“天藍姐”tianlanjie7864,有什麼需要了解的育兒、情感問題,關注我諮詢我~~~

苏妈育儿空间
2017-10-29

蛋殼心理是指孩子的脆弱心理。很多孩子只能聽讚美之詞,聽不得半點反對意見;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內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對失敗,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有極端的舉動,甚至輕生……這就是所謂的“蛋殼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質。
孩子的蛋殼心理是怎麼形成的?

這種心理不是一兩天形成的,冰凍一尺,非一日之寒,目前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忽略了對孩子的行為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養。 父母對孩子的百般溺愛和過分嬌寵是造成孩子蛋殼心理的最直接原因。有些父母事事包攬,對孩子有求必應,容不得孩子受半點委屈,半點傷害。而又有些父母則什麼都不管,孩子受委屈,被欺負了都任由孩子自己處理。每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都不一樣,一旦超出孩子心理預期,就會造成不可挽救的後果。
孩子的蛋殼心理是怎麼形成的?

小匠人
2017-10-29

孩子的蛋殼心理是怎麼形成的?

不當的家庭教育,是導致“蛋殼心理”產生的最根本原因。作為父母,誰也不願意讓孩子經歷苦難,尤其是那些在艱苦歲月中長大的父母更是不想讓孩子吃苦。因此,作父母的總是千方百計地為孩子設計美好的明天,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對孩子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對孩子極盡讚美之詞,卻捨不得批評和管教……過分嬌縱、百般溺愛是導致這種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孩子蹣跚學步時,摔倒後父母無不疾步上前,扶起孩子心疼地又哄又揉,安慰半天。其實父母的這種態度只會加重孩子的“蛋殼心理”。當他再遇到困難時,他不是勇敢地面對,積極想辦法解決,而是下意識地等待別人的安慰和幫助。在等待過程中,他會越來越失去面對困境的勇氣,心理也會越來越脆弱。

一個受不了委屈、經不起挫折、害怕困難的人,是不可能面對激烈的競爭的。因此,與其為孩子安排好一切,不如教會孩子面對一切,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作為家長,不妨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製造”一點挫折,讓孩子學會在逆境中保持自信,學會在挫折面前保持樂觀,泰然處之;培養孩子的韌勁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受挫折後的恢復能力,還有不向挫折低頭的精神。另外,父母要學會對孩子說“不”,要讓孩子知道並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使他們學會接受拒絕,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孩子經受的任何一次挫折,都是對孩子承受能力的一次絕好的鍛鍊機會。

一盏心灯Moni
2017-10-30

感謝邀請。現在的孩子心理如此脆弱, 就如同一層薄薄的蛋殼那樣不堪一擊。常見報道:孩子負氣離家出走,甚至走向極端結束自己稚嫩的生命, 離開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一、"蛋殼心理"的成因

 (一)"溫室的效應"

過多的"保護"和包辦代替讓孩子逐漸習慣在"蜜罐"裡生活,慢慢成了沒有毅力、耐心,情感脆弱且經不起半點挫折的"蛋殼心理".

  (二)"高帽後遺症"

即使再差的學生,教師也總是想辦法對他"不起眼"的優點進行大肆誇獎一番,讓他感覺到自己確實也不賴. 可這種"戴高帽"卻也會讓學生脫離實際而"飄飄然"起來.

 (三)"自卑心作祟"

小棉袄妈妈育儿经
2017-10-29

孩子自信,內心強大,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堅強的面對,如果家人過於寵愛孩子,小時候總有家人包辦孩子能力範圍之內的事,不嘗試,沒有經歷過挫折,容易形成蛋殼心理。比如孩子參加勞動覺得累,不積極參與,父母指出來,孩子不高興,還要哭鬧,這樣成了習慣就不知道擔當,總為自己找藉口。孩子小的時候得到了鍛鍊,自信堅強就不怕蛋殼心理。適當的體驗一下勞動帶來的收穫,參加吃苦耐勞的活動,平時學習一些勵志故事,讓孩子有認識,性格


孩子的蛋殼心理是怎麼形成的?

更加堅韌。

fgycvdgv
2017-10-30

個人覺得是家裡保護過度,孩子,錯了就要告訴他們錯了,並且要讓孩子知道並且承擔自己犯錯帶來的影響和要承擔的責任,該批評就批評,該揍就揍,但是要注意有個尺度!道理也要說,平時的關心愛護也要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