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10 個回答
萨沙
2018-11-2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其實是個非常大的話題,只能簡單說說。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一,噶爾丹的實力無法和滿清對抗

表面上噶爾丹的控制區面積很大,但實際上基本都是牧區,人口稀少。

噶爾丹自己的兵力和部署並不多,即便加上新控制的新疆地區,總人口不過百萬人。

當然,按照遊牧民族的標準,噶爾丹應該可以拿出大概十萬以上兵力。

然而,噶爾丹很多部署只是歸附,並不是直接控制。

比如新疆的阿帕克和卓,和噶爾丹只是互相利用。實際上,新疆的各族人民和維族的貴族,都對噶爾丹的橫徵暴斂、搶奪婦女極為不滿,貌合神離而已。

所以,噶爾丹初期能夠出動10萬大軍攻打新疆,但後期始終只有三四萬兵力。

相反,滿清當時人口高達1億多人,國力強盛。依靠龐大的國家和人口基礎,滿清可以輕易出動幾十萬大軍。

實際上,滿清出動兵力和噶爾丹始終存在至少3倍以上的差距。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二,噶爾丹年年征戰,部落元氣大傷

噶爾丹開始統一衛拉特,打了很多年;好不容易成為衛拉特的大汗,形式上完成了統一,又立即南征新疆;征服新疆以後,馬不停蹄西征哈薩克、烏茲別克。

這一系列的作戰,噶爾丹都曾遭遇失敗,部署傷亡較大。

這種情況下,應該休養生息,等元氣恢復再戰。

然而,噶爾丹又迫不及待的東征,攻擊滿清庇護的青海和碩特與漠北喀爾喀。

這實屬窮兵黷武之極。

噶爾丹的精兵在長達十多年的戰鬥中,消耗很多,部署很多都是老兵和少年。

這樣的部隊,已經沒有以往的戰鬥力了。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三,不懂政治,四處樹敵

噶爾丹是一介武夫,不懂政治。

他的四面征討,實際上是四面樹敵。這些勢力迫於噶爾丹強大暫時歸附,但一旦噶爾丹主力離開境內立即獨立或者反叛。

比如噶爾丹前腳剛走,新疆就反叛了。

更誇張的是,噶爾丹連衛拉特內部也沒有搞定。

噶爾丹本來是繼承了衛拉特領袖僧格的位子,卻對僧格的兒子非常警惕。

在攻打滿清之前,噶爾丹竟然下下手毒殺僧格兒子索諾木阿拉布坦,又試圖謀殺另一個兒子策妄阿拉布坦。

策妄阿拉布坦不願意坐以待斃,率領自己的部署反叛。

一瞬間,大量對噶爾丹不滿的衛拉特人都來投靠,策妄阿拉布坦輕鬆佔領噶爾丹的後方,切斷了他的根據地。

噶爾丹因為正在外打仗,也無法顧及後方。

總之,噶爾丹其實內部和外部都一片混亂,所以一旦戰敗失利就很容易迅速瓦解。

至於唯一支持他的沙俄,其實就是嘴炮,在傍邊說說現成話罷了。

噶爾丹卻對沙俄非常信任。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第四,軍事上過於囂張

當時的清軍,雖然沒有入關時候那麼厲害,也絕非弱旅。

他們剛剛經歷了三藩戰爭,打垮了強悍的吳三桂的部隊;隨後,清軍還擊敗沙俄,獲得雅克薩戰役勝利。

然而噶爾丹卻請示清軍實力,在兩軍第一次交鋒的烏蘭布通之戰出動3萬主力傾巢南下。

開始打了幾個小勝仗,他更是驕傲自大。

結果呢,烏蘭布通遇到10萬清軍主力,一戰潰敗,傷亡了三分之一的精銳。

被打成這樣,噶爾丹仍然抱著清軍沒什麼了不起的態度,隨後又出動3萬騎兵南下繼續進攻。

結果,此次清軍準備更充足,單單糧食就儲備了高達半年。康熙帝玄燁親率中路軍3.4萬出征,準備戰略決戰。

兩軍在克魯倫河交手,噶爾丹打敗,部署一部戰死一部逃散,餘部只剩下幾千人,連噶爾丹之妻阿努可敦等被擊斃。最後,噶爾丹只帶了幾十名騎兵脫逃。

到了這個地步,噶爾丹打不過又回不去,根據地盡失,前面又是強大的清軍,只能死路一條了。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是蒙古歷史上,最後一個能夠威脅到中原王朝的大汗。

噶爾丹死後,蒙古也就一蹶不振了。

說白了,噶爾丹一介武夫而已,根本不是康熙的對手。

关河南望
2018-11-03

我們總是聽到康熙皇帝英明神武,滅葛爾丹,戰沙俄,平三藩,收臺灣,沒事還能射三百隻兔子,彷彿他無所不能,輕易擺平了一切一樣,事實上怎樣呢?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事實上,康熙打敗葛爾丹,真的很不容易,而且雙方的實力事實上,滿清佔了很大的優勢,葛爾丹部一直是以兩三萬人來對抗十多萬清軍的。

葛爾丹在康熙年間給清朝帶來了很大麻煩,史書記載葛爾丹東征滿清,其實他能動員的總兵力只有三萬人,這就和當時清朝能動員的實力錯的太多了。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準噶爾實際控制最牢固的後方就是南北疆。當時統治區內的蒙古人人口有60萬,維吾爾人有40萬。再加上其他民族,總人口超過100萬。按照常理,100萬人口可以動用的極限兵力是20萬。但是準噶爾每次對外戰爭動用的軍隊都不過三萬。秦國500萬人口可以養活100萬軍隊。再比較一下後金汗國。後金汗國的女真人(主要是建州女真和海西四部)40萬卻養活了6萬軍隊。滿清入關前的控制的人口也是100萬,就動員了15萬軍隊(滿洲八旗6萬、漢軍4萬、蒙古軍4萬,加上其他部隊總共15萬,算上後勤保障的軍事人員一共19萬)實在是因為準噶爾和南疆的維吾爾關係貌合神離,彼此不在一條船上,因此,斷不會徵召他們大規模從軍,還要留下軍隊鎮守威懾,蒙古這種遊牧民族對通知區域的控制和中原王朝是不一樣的,本身的鬆散加上不穩固,可以他可以動員的兵力並不多。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然而葛爾丹也算是歷史上的一個梟雄,是有一些能力的,他和滿清的蒙古小弟們打仗,打垮了不少,這時候康熙就坐不住了,和葛爾丹打了一仗,但這一仗非常不光彩的,千古一帝牛逼哄哄的去了,結果還沒打仗就生了急病,飛快的逃走了,對外宣稱是患了傷寒急病。隨後葛爾丹和清軍在烏蘭布通決戰,清軍主帥是大學士佟國綱,結果大學士佟國綱戰死,清軍屍橫數十里,葛爾丹以極少數兵力取勝後突圍。最後到了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再次親征,以三路清軍約期夾攻,想要報一箭之仇,此時實力懸殊的葛爾丹正在忙於應付內亂,但還是以舉族兩萬與清軍決戰,但戰鬥還未結束,葛爾丹就病死了,康熙也就算是打了個大勝仗,興高采烈而歸,其實這仗打的並不容易。


一枚明粉
2018-12-03

噶爾丹實力不如清朝,康熙擊敗噶爾丹並不容易,甚至有僥倖的因素存在。

1、噶爾丹的實力

噶爾丹繼承自哥哥的汗位,經過對內部的整頓,綽羅斯部落主體都比較臣服他,有了較為穩定的兵源。對哈薩克汗國、葉爾羌汗國的征戰讓他有了較為穩定的財源。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

但土爾扈特、和碩特部都自成汗國,各過各的日子。外喀爾喀三汗都是黃金家族後裔,且擁有自己的宗教首腦哲布尊丹巴,和噶爾丹也不可能一心。

噶爾丹能依靠的就是綽羅斯部裝備精良的騎士與來自拉薩第巴桑結嘉措的政治支持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1688年形勢圖)

這些比起平定三藩,實現內部大一統的康熙來說,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且平臺、敗羅剎,康熙的權威也是非常之高。

2、烏蘭布通的勝利是怎麼回事?

土謝圖汗與札薩克圖汗的戰爭給了清王朝與準噶爾介入之機,雙方作為共同調停人開始介入漠北蒙古事務。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看噶爾丹軍的行跡)

1688年,噶爾丹率軍東進,一舉擊潰土謝圖汗,之後擊敗車臣汗與札薩克圖汗,哲布尊丹巴的牧場也被劫掠。漠北諸汗經過商議後,決定向清朝求救。

一直注重陝西、甘肅邊防的康熙開始著眼漠北。對東北地區、漠南地區各部落要求出兵防禦。在1690年,噶爾丹南下,清軍迅速出兵,其中尚書阿喇尼在烏爾會河作戰失敗。

噶爾丹大軍到達漠南地,到達京師北面烏蘭布通,與福全大軍相遇,雙方作戰竟日,難分勝負。清軍在等待援兵,噶爾丹準備脫離戰場。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烏蘭布通之戰)

此戰噶爾丹傷亡並不大,不利的是在向科布多撤退的時候遇上風暴冰雪;另一個是後方基地被端了,要不是老同學幫助連科布多都沒有。

3、昭莫多之戰

侄兒策妄阿拉布坦佔領伊犁後,噶爾丹的稅賦、兵源地都沒有了。只有一小塊基地,擴張的地方也只能東向。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昭莫多之戰)

而有了漠北蒙古支持的康熙,更容易遠征北上。在1696年費揚古將軍在昭莫多擊敗噶爾丹的主力,並擊斃他的夫人阿努可敦。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清軍北征後勤供給)

噶爾丹的實力確實不如康熙,但康熙能擊敗噶爾丹的根源在於他後方的喪失,如果後方還在,康熙的備邊成本將會大幅度提高。君不見和通泊一戰後,雍正讓河北山西修城牆的聖旨了?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碣石樵子
2018-11-03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和題主一樣的感覺,那就是康熙似乎輕而易舉地掃平了噶爾丹。或許,這種錯覺正是《康熙王朝》帶給大家的。事實上,歷史上康熙與噶爾丹之間的較量,堪稱與電視劇精彩千百倍,同時也更為慘烈和悲壯。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從個人關係來講,康熙是噶爾丹的岳父,儘管這層關係是通過和親建立起來的,但兩人畢竟也算是一家人。然而,翁婿兩人最終還是兵戎相見,掙了個頭破血流。

要理解這場艱苦卓絕的戰鬥,還得從滿蒙關係講起。眾所周知,清代一直同蒙古聯姻、聯盟,但絕非所有的蒙古部落均對大清俯首稱臣。除了聽命於清朝的漠南蒙古外,漠北蒙古和天山附近的蒙古諸部,最初只是向清朝納貢。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當時噶爾丹所統轄的準部,就保持著相對的自由,而且勢力強勁。一股勢力強大時,就自然會擴張。噶爾丹憑藉著自己的鐵騎不斷擴張,並企圖侵佔中原,與清朝分庭抗禮。

除了噶爾丹以外,康熙還要應對北方的沙俄。或許,大家對兩件事都很熟悉,但卻很容易忽視一點,那就是噶爾丹和沙俄的威脅是同時存在的。

權衡利弊之後,康熙認為噶爾丹的威脅更大,同時為避免沙俄支持噶爾丹,才在獲得雅克薩之戰勝利後,同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換取了沙俄中立,進而騰出手來解決噶爾丹。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歷史上康熙與噶爾丹之間的較量大致有三次,第一次清軍慘敗,第二次清軍則是險中獲勝,第三次則是傾盡全力進剿。

事實上,儘管噶爾丹敗績,但準部卻並未就此衰敗。說白了,在康熙朝和之後的雍正朝,都沒有徹底解決準部的問題,直至乾隆時,才趁著準部內亂,趁機會師西進,徹底統一了天山南北。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回到問題中來,再講講準噶爾部為何落敗:

首先,噶爾丹的軍事實力和指揮才能確實堪稱一流,但在綜合實力上終究不及富庶的清朝。說白了,準部武力值雖強,卻耗不起。

其次,康熙在戰略上更勝一籌,他除了繼續與漠南蒙古結盟,還穩定了沙俄,同時舉行多倫會盟,贏得了原本中立的蒙古各部的支持。

再次,準部雖然驍勇,但內部紛爭不斷,即便噶爾丹在位時,也未能真正實心準部勢力的統一,甚至仍有不少人覬覦汗位。

另外,清軍的武器裝備也要略勝噶爾丹,當時清軍與準部作戰時,所裝備的火炮曾給噶爾丹以重創,這種優勢是準部難以匹敵的。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總之,從軍事力量來看,噶爾丹實力確實堪比清朝,但畢竟處於下風,而康熙擊敗噶爾丹,則也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絕非像影視劇所演繹的那般。

静夜史
2018-11-03

看到這個問題,靜夜史想知道的是:這個“據”是誰?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是我國封建時代的集大成者,在多個方面創造了巨大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搞定了蒙古諸部,徹底解決了困擾中原王朝數千年的遊牧民族問題。

在蒙古各部中,衛特拉蒙古中的準噶爾部是清朝最大的敵人,從1690年烏蘭木通之戰,到1759年清朝徹底平定天山南北,清朝三代帝王,用了將近70年的時間,最終消滅準噶爾汗國,實現了對西域的征服。至此,這個常年與清朝為敵的強大勢力,徹底被掃入歷史的故紙堆。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清朝和準噶爾的戰爭,曠日持久,耗費巨大。雖然清朝通過一系列勝仗比如烏蘭木通之戰、昭莫多之戰等成功奠定勝局,但是期間經歷的敗仗更多。比如:

  • 烏爾會河之戰

1688年,在喀爾喀蒙古高原上,清軍和準噶爾爆發烏爾會河之戰,清軍2萬多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隨後康熙御駕親征,在1690年烏蘭木通之戰中才通過慘勝扭轉了戰局,並促成了1691年多倫會盟的成功,喀爾喀蒙古歸入清朝;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 喀喇烏蘇之戰

1716年,準噶爾策妄阿拉布坦派大將策凌敦多布率6000軍隊突襲拉薩,拉藏汗陣亡,西藏全境淪陷。

1718年7月19日,清軍派遣的湖廣總督額倫特和侍衛色楞各兩路大軍在喀喇烏蘇河遭遇準噶爾伏擊,包括後勤民夫在內的超過35000名清軍全軍覆沒。康熙震怒,但堅定了驅逐準噶爾,收復西藏的決心。隨後皇十四子胤禵率領清軍二次入藏,最終於1722年驅逐準噶爾收復西藏。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 博克託嶺、和通泊之戰

1731年5月,策妄阿拉布坦死,雍正集合16萬大軍,發動對準噶爾的滅國之戰。結果靖邊大將軍傅爾丹中計,在博克託嶺、和通泊等處中伏,損失20000多人。清軍不得不退守科布多,與準噶爾保持對峙。

此戰後,清軍放棄消滅準噶爾的企圖,雙方訂約以杭愛山為界。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除了以上三次慘敗,清軍在和準噶爾的對峙中,基本處於敗多勝少的不利局面。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

  • 準噶爾技術先進

準噶爾北臨沙俄,已經接觸到了西方的先進軍事科技,在技術層面已經完全碾壓清軍。這導致清軍在相同數量的對峙中幾乎佔不到任何優勢;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 準噶爾完成蛻變

準噶爾經過了噶爾丹以及策妄阿拉布坦等的經營,已經不再是傳統的遊牧政權,準噶爾已經完成了衛特拉蒙古的統一,並以西域為中心發展成一個綜合實力強悍的集權制國家,這使得清朝平定準噶爾難度驟增;

  • 清朝開始衰落

清朝方面,自1644年清軍入關以來,清朝賴以起家的八旗勁旅已經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到三藩之亂時,很多八旗子弟已經上不得馬,拉不開弓。昔日“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軍隊,已經走向荒廢,清朝不得不倚靠綠營和蒙古軍隊平定邊疆;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但是,最後清朝還是擊敗了準噶爾,收復了新疆。清朝之所以能逆轉,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 清朝擁有巨大的資源優勢

準噶爾之所以強悍,在於技術先進,主場作戰,全盛時期的準噶爾汗國達到8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

但是,準噶爾汗國即使在巔峰時期人口也不超過100萬人,多數時期人口也就50萬左右。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而清軍入關時,經過明末動盪和剃髮易服等的殘酷鎮壓,關內人口只有1900萬戶,而按照一戶平均三口人的數量,清朝人口最少時也就不到6000萬人。

但是到乾隆執政後期,清朝人口已經接近4億,在人口數量上遠遠超過準噶爾。

這就意味著,即使清朝屢戰屢敗,不斷全軍覆沒。但是因為人口眾多,清朝依然可以組織起更多的軍隊和準噶爾玩消耗。

而準噶爾因為緯度高,氣候乾燥,人口出生率低,不可能在持久戰中戰勝清軍。

說難聽點,清朝輸得起,而準噶爾耗不起!所以先倒下的一定是準噶爾。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 清朝的外交手段更加靈活

清朝和準噶爾的纏鬥,不可能繞開北方的沙俄。雖然噶爾丹和沙俄一度聯手進攻喀爾喀蒙古,但是清朝對沙俄作出的“妥協”明顯更大。

為了集中精力全力對付準噶爾,康熙在兩次擊敗沙俄之後,乘勝即收,簽訂《尼布楚條約》,對沙俄做出了較大的讓步,換取沙俄不支持準噶爾的承諾。

不過,沙俄從來沒有真正遵守過協約,在《尼布楚條約》簽訂後,沙俄開始在貝加爾湖周邊不斷搞小動作,將喀爾喀蒙古傳統牧場貝加爾湖據為己有。

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再次做出讓步,於1727年兩國簽訂《恰克圖條約》,確認了沙俄對貝加爾湖的佔領。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此時的清朝處於國力上升期,之所以做出如此讓步,絕對不僅僅是為了集中力量解決準噶爾。尤其是喀爾喀蒙古,清朝通過有意縱容沙俄的入侵,削弱喀爾喀蒙古的實力,使其強化對清朝的依附。

早在1635年,後金就征服了漠南蒙古,隨後清朝於1691年多倫會盟收服了漠北蒙古,通過對蒙古各部又打又拉的方式,清朝皇帝成為蒙古的共主,在法統上佔據了主動,使漠西蒙古陣營勢力越來越單薄。

再加上對沙俄的籠絡,使漠西蒙古在名義上孤立無援,為清朝徹底解決準噶爾奠定了基礎!

1755年,清朝終於發動對準噶爾汗國的滅國之戰!而這一天的到來,絕不容易!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五味社
2018-11-05

噶爾丹是梟雄,康熙是大帝,兩人對抗屬於針尖對麥芒。但準噶爾汗國無論如何在經濟和軍事都趕不上蒸蒸日上的大清朝。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準噶爾汗國在鼎盛時期,已經成為中亞第一強國。大清在平定三藩之亂後,準噶爾汗國已經羽翼豐滿,因此康熙對噶爾丹的態度非常謹慎。

準噶爾汗國有沙俄的火器支持,給清軍造成不小的損失。直到《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康熙作出讓步,換取沙俄不支持噶爾丹。

準噶爾汗國的衰敗始於內亂,噶爾丹為汗位,試圖謀殺其哥哥的兒子,最終導致汗國分化。噶爾丹實力衰弱,失去根據地,兵力銳減。

昭莫多之戰後,噶爾丹已經走投無路。不僅兵力嚴重不足,物資匱乏,而且四處樹敵,“回部、青海、哈薩克等”皆背叛他,土爾扈特汗國與大清結盟。唯一可去之處為投靠西藏,但康熙嚴禁西藏僧侶上層收留噶爾丹。

最終一代草原梟雄噶爾丹病逝,其部眾歸屬大清。

噶爾丹實力不弱,他渴望像成吉思汗那樣恢復蒙古帝國,但他生不逢時,成吉思汗時期,金國已走下坡路,而大清蒸蒸日上。

秦右史
2018-11-03

歷史的天平往往不斷搖擺傾斜,沒有規律,然而砝碼最終加到了清聖祖康熙皇帝一側,晃動結束。雙方經過連番廝殺,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和1696年的昭莫多之戰,蒙古大汗噶爾丹徹底失去競爭力,退出遊戲,草原迴歸平衡,玄燁開啟了盛世的星辰大海。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草原驕子

蒙古巴圖爾琿臺吉第六子噶爾丹,當然也是一個優秀的人,提三尺劍,清除車臣、卓特巴巴圖爾等人,把衛拉特聯盟推向了準噶爾汗國,被奉為衛拉特汗、博碩克圖汗。又征服了哈薩克、滅葉爾羌汗國,稱霸於草原,頗見雄風。

1688年,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揮兵烏蘭布通,一度威逼北京,兵勢強盛。可以說,在噶爾丹53年的生命中,急劇綻放在北部草原之上,叱吒風雲,也算是一代梟雄。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聖祖康熙

兩虎相鬥,玄燁最終取勝。康熙帝打得非常辛苦,損兵折將,阻斷噶爾丹實施“東進政策”,而不是所謂輕易就擊敗了。玄燁一度還重病于軍旅,遠離京師,朝廷暗流湧動,情況很危險,過程並非是一帆風順。

康熙平定三藩以後,打算重整北邊秩序,聚集滿漢八旗和綠營精銳,收拾屢次跋扈的噶爾丹,穩固蒙古地區,一共發動了三次征伐噶爾丹之役。當然,噶爾丹不是庸才,頗有戰略眼光,嚴密部署,因此清廷總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直到1690年的烏蘭布通之戰,噶爾丹部才元氣大傷。

6年後,康熙大軍和噶爾丹又會戰於今肯特山的昭莫多,噶爾丹部主力徹底被擊敗,失去了任何翻盤的機會。時也命也,這次軍事挫敗導致支持者紛紛投降,倒戈滿洲兵鋒,蒙古貴族中的反對派也開始活動,甚至噶爾丹的侄兒策妄阿拉布坦也背叛了他,一敗塗地,真可謂是眾叛親離:

噶爾丹糗糧廬帳皆無,四向已無去路,狼狽不堪,目下掘草根為食。

1697年,噶爾丹在貧病交迫、孤單寂寥中死於科布多,屬於他的時代結束,而天縱英武的康熙正式成就了功業,收服了蒙古各部,會盟設旗,滿蒙聯姻,秩序逐步安穩下來。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8-12-04

噶爾丹和康熙都是歷史上叱吒風雲的一代梟雄,兩人在十七世紀末期的那場史詩般的對決,真可謂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噶爾丹從一出生就光芒萬丈,據說是溫薩活佛投胎轉世。少年時期的噶爾丹,師從扎什倫布寺四世班禪,其後又跟隨達賴喇嘛學習。長期的系統學習,讓他打下了深厚的佛學基礎,也讓他具備了敏銳的眼光和聰慧的頭腦。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畫像)

1670年,準噶爾部內部叛亂,部族首領僧格被殺。噶爾丹抓住了機會,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威望,振臂一呼,僅僅帶領20餘人就平定了叛亂,成為準噶爾部的新任首領。據說,叛亂者看到噶爾丹後,“眾審視驚喜,下馬羅拜為神”,皆繳械而降。

其後的噶爾丹野心膨脹,他要成為第二個成吉思汗。於是,噶爾丹開始了他的統一蒙古的征程。先後武力征服了葉爾羌汗國、喀什噶爾、哈密、吐魯番、阿克蘇等部落,一統天山南北。其後又兵犯漠北,打敗喀爾喀和土謝圖部落。隨後揮師南下,兵鋒直指康熙,甚至公然向康熙叫囂“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的要求。

康熙是何等英明神武的人物,臥榻之旁,其容他人酣睡。他一生雄才大略,睥睨環宇,先後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為“康乾盛世”奠定了堅實基礎,唯一讓他頭疼的就是這個不可一世的噶爾丹。

於是,雙方在1690年,避無可避地開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這場對決堪稱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絕不是所謂“輕而易舉”。

經過了近10年的艱苦鏖戰,康熙在取得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烏蘭布通、科布多和昭莫多之戰後,終於笑到了最後,逼得噶爾丹自殺身亡,餘眾徹底土崩瓦解,大漠“至此再無王庭”。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康熙畫像)

那麼,實力雄厚的草原梟雄噶爾丹,為何完敗於康熙呢?

其一,噶爾丹的綜合實力不足以抗衡康熙。

就個人素質而言,噶爾丹稍遜康熙一籌。噶爾丹雖然也算飽學之士,但其接受的教育大多侷限於佛學之類,缺乏全面系統的培養,導致他政治眼光短淺,戰略眼光短視,一味猛打直衝,不計後果。

康熙出生帝王之家,從小就被當做儲君培養,其文治武功更是出類拔萃,遠非噶爾丹可比。而且康熙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曾在《庭訓格言》中自述:“聖人一生,只在志學。”

就軍事實力而言,噶爾丹擁有的兵力不過區區幾萬,雖然從俄羅斯借了戰力強勁的火槍隊,發明了“駝城戰術”。讓火槍隊隱蔽在駝城的後面射擊,然後再用蒙古的精銳騎兵衝鋒,具備很強的殺傷力。

但康熙傾全國之力,聖旨一下,就可以調集十幾萬甚至數十萬軍隊。而且,康熙還擁有重武器火炮部隊,一陣炮火過後,噶爾丹就只剩下丟盔棄甲,狼狽逃竄的份兒。

就綜合國力而言,雖然在平定三藩的過程中,清朝靡費頗多,但康熙擁有沃野千里的中原糧倉,又經過多年的悉心經營,綜合國力再不濟,也比噶爾丹的區區草原和浩瀚沙漠強。

就人口數量而言,噶爾丹只是擁有百萬人口的遊牧民族,要想撼動人口上億的大清王朝,無異於螞蟻撼大象,人口數量成了噶爾丹無法修復的硬傷。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叛亂)

其二,噶爾丹內部離心離德,後院起火。

噶爾丹有一個侄子,名叫策妄阿拉布坦,是被殺的準噶爾汗首領僧格的兒子。本來這汗王的位置應該屬於策妄阿拉布坦的,但噶爾丹在當年平叛的過程中,直接奪去了汗位,導致策妄阿拉布坦懷恨在心,一直想奪回屬於自己的汗位。

正當噶爾丹全力實施他的“東進政策”時,策妄阿拉布坦率部5000人叛逃,端了噶爾丹的老巢博爾塔拉,噶爾丹曾率兵收復,但遭遇慘敗。這次來自內部的變故,不但直接導致噶爾丹的精銳士兵銳減,還被人切斷了補給線,讓噶爾丹元氣大傷,陷入絕境。

其三,沙俄關鍵時候撤凳子。

沙俄一直覬覦清朝東北領土,暗中支持噶爾丹對抗清政府,期望能從中獲利。但沙俄在兩次雅克薩之戰中遭遇慘敗後,於1689年和清政府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清政府不但割讓了一部分有爭議的領土給沙俄,還加大了和沙俄的邊境貿易,實現了安撫沙俄的目的。沙俄也答應不再支持噶爾丹,保持中立。

這對於噶爾丹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沒有了沙俄的支持,噶爾丹腹背受敵,陷入了四面楚歌。

噶爾丹雖然最後失敗了,但他能以一個小小的遊牧民族,抗衡大清近十載,逼得康熙御駕親征,確實無愧於草原雄鷹的稱號,仍不失為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

(參考資料:《清史稿》)

历史是什么
2018-11-05

清朝和準噶爾的恩恩怨怨持續了上百年,在乾隆朝的時候在真正完成了征服在康熙時期,雙方一共打了七年,兩度大戰,康熙三次親征才消滅了噶爾丹汗的勢力。

清朝統一準噶爾的過程,並不是事先有計劃的,三代皇帝身體力行完成了統一。實際上,清朝和準噶爾的關係是非常複雜的,三代皇帝的想法也是不斷在變化的。從公元1662年到1762年,百年時間才徹底的解決了準噶爾的問題。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清朝統治者的政策是非常靈活的。通常情況下,周邊的部落只要表示歸順,一般都會認為他臣服了。早期的時候由於準噶爾願意名義上服從大清,所以清朝也沒有打算去佔領準噶爾。畢竟清朝初年的時候,主要的力量都是用來消滅明朝的殘餘勢力,不能夠多方出擊。

康熙繼位以後,先是整頓朝政,收拾了權臣鰲拜等人,然後開始了平定三藩之亂。在這期間,準噶爾趁機發展起來,噶爾丹汗不斷的吞併別的地盤。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等到康熙二十年,噶爾丹取得了西藏的支持,並且還征服了天山南部及中亞部分地區,他的勢力迅速等到增強。不過康熙還是沒有采取強力措施,儘量以和解的方式來講解雙方的問題,避免激化噶爾丹和清朝的矛盾。

不過等到康熙二十七年的時候,準噶爾和喀爾喀爆發了戰爭,準噶爾打敗了喀爾喀。喀爾喀戰敗以後,有數十萬的蒙古人逃往清朝的北部邊境,這給清朝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壓力。如果康熙不收留這些人,喀爾喀將被吞併。可是如果康熙保護這些難民,必然和噶爾丹汗其衝突。所以準喀之戰成為了康熙對噶爾丹用兵的導火索。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果不其然,噶爾丹向康熙索要喀爾喀部落首領。後面,雙方還進行過一系列的和談,不過最終走向戰爭。康熙從康熙二十八年就開始進行周密的部署,大軍在各個戰略要地進行了集結。同時,康熙一方面沒收了噶爾丹1500人的商隊,另一方面他還派出使者,讓俄羅斯斷絕對噶爾丹的援助。

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康熙主動出擊發動了烏爾會遭遇戰。

康熙二十九年7月,噶爾丹吞兵烏蘭布通,直逼北京城。不過康熙打敗了他,但是並沒有剿滅噶爾丹。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噶爾丹一方面表示對清朝順從,另一方面則不斷的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為此,康熙也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因為康熙率大軍遠征,噶爾丹如果不交戰,很容易又逃跑。等到康熙撤兵以後,噶爾丹又會捲土重來。

康熙三十四年的時候,康熙決定用計誘使噶爾丹大軍前來,然後伺機消滅他。不過,康熙還是沒有成功。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再次親征噶爾丹,噶爾丹病死。

如果從康熙二十九年算起,一共花費了七年時間。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夕阳下的晚枫
2018-11-02

噶爾丹與康熙都是世間少有的戰略家和軍事家,然而,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兩人終究要決出個高地上下,拼出個你死我活。

題主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只是說對了一半:論軍事實力,噶爾丹與大清實力相當,但在綜合實力上卻遜色太多;題主說噶爾丹很容易被康熙打敗,則是全都錯了,歷史上康熙征討噶爾丹,可以說的廢了九牛二虎之力。

明朝末年時,北方的蒙古族分為三大部,即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和遊牧於天山以北一帶的漠西厄魯特蒙古。厄魯特又稱衛拉特,又可分為和碩特、準噶爾、土爾扈特和杜爾伯特四部。

在努爾哈赤起兵時,就注意到聯合蒙古對抗大明,到清軍入關後,漠南蒙古各部已經歸順清朝統治,漠北喀爾喀蒙古和天山以北的厄魯特蒙古也向清朝進貢。

就在清朝忙於著手統一全國之際,準噶爾部逐漸發展壯大,併成為了厄魯特蒙古的霸主,開始侵奪和碩特及土爾扈特部的土地。這一點在大家所熟悉的《康熙王朝》中就有非常詳細的描述。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在康熙掌權時,準噶爾部的首領噶爾丹野心勃勃,他不僅打算做厄魯特蒙古的霸主,還想統一蒙古,佔領整個草原,同時與大清爭奪土地。

面對日益強大的噶爾丹,康熙最初也束手無策,甚至不惜用和親的方式來安撫噶爾丹,以便積蓄力量,準備征討準噶爾。但隨著雙方矛盾的日益尖銳,最終先後開展了三次大規模鬥爭,清朝歷經艱難,才獲取階段性勝利。

從軍隊規模來看,當時清軍是剩餘噶爾丹所轄的準噶爾部的,但康熙深知準部驍勇善戰,不可小覷,因而叮囑前線統帥只需祕密監控,不得擅自出徵。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然而,統帥阿爾尼不聽康熙勸誡,好大喜功,擅自與噶爾丹開戰,結果遭受慘敗。此後,康熙再派裕親王福全為左路軍,恭親王常寧為右路軍,征討噶爾丹。右路軍與噶爾丹在烏珠穆沁相遇,清兵再次慘敗,噶爾丹乘勝長驅直入,南下直搗離北京僅有350千米的烏蘭布統草原,中外震動,京師戒嚴。

在萬分危急的形勢下,左路軍福全率中與噶爾丹展開殊死戰鬥,在火炮優勢的前提下,獲得慘勝,噶爾丹假意議和,退回休養。而康熙也隨機展開歷史上著名的多倫會盟,爭取到了不滿於噶爾丹的蒙古各部的支持。

據說噶爾丹實力堪比清朝,為什麼感覺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此後,康熙決心傾盡全力征討噶爾丹,除派重兵征討外,還御駕親征,誓死剿滅噶爾丹。最終,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噶爾丹兵敗,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服毒自盡。

事實上,噶爾丹所率的準部在軍事實力上確實與清朝不相上下,但噶爾丹終究沒有康熙那樣雄厚的大後方,在武器裝備和軍事補給上與清朝有著較大差距。但儘管如此,康熙戰勝噶爾丹也是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財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