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提議進攻日本,康熙為什麼沒有同意?

施琅提議進攻日本,康熙為什麼沒有同意?
7 個回答
长城2017
2017-08-01

康熙皇帝進攻日本沒有同意,主要原因有四點:

第一,康熙根本就看不上日本這個地方。每年來朝聖康熙一看人呢?康熙皇帝坐著都比日本朝聖的高,太矮了。又換一個還是那麼矮。康熙皇帝覺得收回來都民族不利,對生育不利,所以就放棄了。咱們國家身高七尺之軀,日本當時最高身高六尺。萬一通婚以後生出來5尺怎麼辦?

第二,康熙是個有道的明君,他不想侵略日本。日本也不值得一打,我們只想給臺灣收回來。不想搞侵略,以大清的實力打一個小日本沒問題。臺灣是我們的國家,永遠都是中國的領土。康熙皇帝找人繪製了一張滿清地圖。裡面有日本不過是外國,康熙一看知道了。不是我們的,我們不要~是我們的我們寸土必爭。

第三,那時候正好戈爾丹暴亂,沒有時間去打日本。備戰戈爾丹了。要不要日本無所謂。但戈爾丹是我們的領土,必須搞定。

第四,怕施琅功勞太大,功勞太大就會心裡有點變化。康熙皇帝是個有道明君,不像劉邦一樣,殺韓信、彭越等功臣義士。知道如何正確的面對功臣義士,好皇帝就是像該叫功臣休息就叫功臣們休息。

Choose知言
2017-07-31

施琅提議進攻日本,康熙為什麼沒有同意?
1683年,施琅率領水師從銅山出發,開始收復臺灣。此時的臺灣尚處於鄭家的掌控之中,但此時鄭成功早已作古,清軍此時收復臺灣再適合不過。這場戰役毫無懸念,施琅沒用多長時間就收復了臺灣。

康熙知道消息以後,自然是開心不已,從此中國的版圖,再一次變的完整。但是不久之後,他就接到了一封奏章,奏章的內容,讓他心動不已。

原來,施琅在收復臺灣之後,看上了日本。從明代開始,倭寇就一直盛行,侵擾我東南沿海。所以,施琅提出,趁著軍隊現在士氣高漲,乾脆一鼓作氣,打下日本,免去後顧之憂。

施琅提議進攻日本,康熙為什麼沒有同意?

施琅在信中對康熙表示:倭賊盤踞海外為禍,自前明起已有百餘年,今銳氣正盛,可效元祖之事,提中國之兵伐之,永絕倭患,安定東南。說穿了就是要順勢討伐日本,其實這件事之前朝代就幹過一次,之前元朝時候元世祖忽必烈就兩次出兵征伐日本,但是都大敗而回,前後損兵折將竟然高達二十萬人,但是這個時候的清朝剛剛完成橫跨海峽的作戰,士氣正盛,而且當時日本由於閉關鎖國,軍備落後,和中國的實力差距很大,考慮到倭寇在沿海的肆虐,不僅有理由而且有必要征伐日本,至少讓它徹底的臣服,所以康熙也是召集了內閣大臣商議此事。

作為一個有抱負的君王,康熙自然是心動。但是最終這個計劃還是被康熙否定了,首先當時的德川幕府對清朝態度還比較好,而且當時清朝的那些大臣對征伐日本並不感興趣,他們堅持的說,現在是修養生機的時候,不適合再去打仗啦。

也許是天意,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新疆葛爾丹叛亂日益嚴重。於是康熙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這件事裡了。至於出兵日本這件事,自然也就再也沒有提起過。

其實,我們不妨假設一下,當年若是康熙真的允許施琅帶兵出擊日本,也許就不再有後來的那兩場戰爭了。更有可能,如今的日本只是中國的一個省而已。

我思故我在166103944
2017-08-01

施琅打算效法孫策,從袁術處借兵,進而平定江東。施琅的意圖是藉著康熙的兵,自己善於海戰,以臺灣為跳板,繼爾佔領琉球、日本、北海道、庫葉島、呂宋島、印尼、馬來西亞等,自己當島國皇帝。施琅和魏延一樣,天生反骨,自己常年帶兵,善於海戰,他藉著康熙的兵拿下日本等島國後,康熙的陸軍耐何不了他,他可藉機稱帝當天皇,與康熙分庭抗禮。康熙識人,看出施琅長反骨,覺得劉備識魏延的做法不錯。於是康熙見好就收,見施琅既已攻佔臺灣。便不再給施琅大量海軍去佔琉球、日本等島嶼,怕施琅做大,到時施琅稱帝康熙的陸軍怕敵不過施琅的海軍。施琅攻佔臺灣後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即使不寬裕,搶掠琉球日本的糧食物資給自己的海軍當補給是施琅的拿水好戲。以前施琅就幹過打家劫舍、海盜般的生活。施琅是個天生的海軍專家,康熙若給他大量海軍,他把日本等島國都佔領,那麼他就是小霸王孫策了。到處都是大海,施琅佔大量島國稱帝,到時康熙就命令不了施琅了。

Asso
2017-08-01

首先,臺灣是當時日本海外貿易不能繞開的中轉站,這也是為什麼荷蘭 西班牙 日本 大明 以及海盜們爭奪臺灣數百年的緣故。

明清之際,由於大明海防水師幾乎為零,以鄭氏為代表的海盜們實力長期把持臺灣海峽的貿易,這也是為什麼依靠金廈據點的鄭成功能夠在十年間打造起數十萬軍隊。當鄭成功的數十萬大軍兵臨南京的時候差點就扭轉了歷史,可惜的是養兵多年不戰,一擊即潰。這說明光靠錢是沒用的。

鄭成功金廈誓師,渡海收復臺灣,此時才能算是臺灣進入文明時代。但由於國姓爺的敗家兒子在內鬥中一把火燒了金廈,導致鄭氏無法控制檯灣海峽,中轉貿易不再被控制。

然後,說說施琅。

施琅不算鄭氏的嫡系,並非水軍出身。施琅也多次投降滿清,在鄭成功不在家的時候叛逃成功。但在鄭成功活著的時候,甚至是鄭成功兵敗南京回來後,施琅在每一次交戰中都戰敗,不僅水軍全軍覆沒,連旗人統帥都戰死,導致沒有滿人願意來福建。

鄭經時代就不說了,渾渾噩噩,甚至在三藩叛亂的時候也沒有把握機會,反而和耿精忠內鬥起來。

鄭經死後,家族再次內鬥。這給了施琅希望。果不其然,施琅冒險來到臺灣,兵臨城下,鄭克爽這個小白臉立馬投降。

這裡就跑題一下。呵呵,我也喜歡看鹿鼎記。不過不喜歡鹿鼎記裡幾個反歷史,比如雪丐吳六奇。很多人知道吳六奇歷史上是反覆投降派,依靠擊殺廣東明軍坐上廣東水師提督,也參加了圍剿鄭成功水師的戰役,不過他保存實力,遠遠躲在外海,一聽說大清所有邊防水師被一鍋端後,立刻逃回廣東,不敢下海了。這個查一下歷史都能看到。

回到正題。

明清之際的漢人綠營施琅也和當時所有綠營好漢一樣,保存實力,左右搖擺。

施琅攻入臺灣後,臺灣基本就是他的家天下。臺灣近半良田都是施家所有,直到日本得到臺灣。

所以,當施琅提議入侵日本的提議時,要知道這是個政治貓膩。

1施琅沒有把握能夠攻佔日本,過往的戰績康熙很清楚。

2施琅提醒康熙,臺灣是對外前線,不要撤我。於是施琅的六子施世驃,也就是所謂的施青天施世綸的弟弟,也做到福建水師提督。

3,給了施家海外用兵的權力,這不就是造成了一個海外吳三桂的機會了嗎?

4,水師建造耗費太高,康熙自己四面用兵花錢如流水,怎麼可能再去開個坑。要知道康熙一生最大的對手一個是吳三桂,一個是葛二蛋,啊,是葛爾丹。吳三桂幾乎毀了滿人在順治朝的武功大業,葛爾丹則差點重演蒙古與金的故事。

所以康熙否決施琅的提案,同時也重視了臺灣的地位。而施琅也不是要真的去開疆擴土,做做樣子,刷一下存在感。更何況施琅也不是那塊料。

云台山闲人
2017-08-01

康熙根本沒有傳說的偉大,康熙收復臺灣並不是為了什麼祖國統一,主要是因為當時臺灣有一個以明朝永曆為年號,保中華衣冠的漢族政權。鄭氏政權不是數典忘祖的臺獨分裂者。當雙方就國家統一問題展開談判時,當鄭家提出“不剃髮”的正當要求時,卻遭到滿清的拒絕,於是兵戎相見了。當滿清佔領臺灣後,康熙卻認為“臺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更有大臣說“空其地任夷人居之”,主張重新“贈給”荷蘭人!這使滿清攻臺的真正興趣昭然若揭:即使把臺灣拱手讓給洋人,也決不能容忍這裡有一個漢人政權的存在。什麼中國領土完整不完整,只要不對自己的“家天下”構成威脅!對比同一時代滿清與沙俄在雅克薩交戰後忙把柏海兒湖(今貝加爾湖)割讓給沙俄的歷史,這一道理更加顯而易見了。施琅也是為了報復鄭家才主張攻臺的。鄭家和施家後代不能通婚,可見兩人的仇恨有多深。

當時,施琅主張打臺灣,康熙就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再想讓康熙攻打日本,絕對是不可能的。

回忆终究还是会忘记76950701
2017-08-04

“願貴君臣同於箕子,毋蹈田橫之故轍。則何不罷兵休士,全車甲而歸臺灣,自處於海外賓臣之列。其受封爵惟願,不受封爵亦惟願。我朝廷亦何惜以窮海遠適之區,為爾君臣完全名節之地。……執事如感朝廷之恩,則以歲時通貢如朝鮮故事,通商貿易,永無猜嫌,豈不美哉?”

“臺灣本非中國版籍,而足下父子,自開荊榛。且眷懷勝國,未嘗如吳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彈丸之地,不聽田橫壯士逍遙其間乎?……稱臣入貢可也。不稱臣,不入貢亦可也。以臺灣為箕子之朝鮮,為徐福之日本,與世無患,與人無爭。”

說出這話的是哪家“臺獨”分子?不是別人,就是清朝方面負以與臺灣明鄭政權談判重任的寧海將軍喇哈達、平南將軍賚塔,這是他們代表清廷向鄭氏出示的和議條件。歷史的事實總會讓那些歷史實用主義者難堪。身負“統一”重任的清政權竟然主動搞“臺獨”,不吝筆墨描繪出“臺獨”的美好前景來說服臺灣鄭氏政權接受。這其中的錯亂和背謬,歷史實用主義者無法解釋,只好在電視劇裡編故事,想象出一個子虛烏有的通敵陰謀,把兩個政權之間使節交付的公函說成是朝內的壞分子與敵相通的密信,把清朝的開國元勳也說成是通敵奸臣。在我看來,這確實是出於現實需要而對歷史事件隨意曲解、“古為今用”的荒謬。

上下五千年,不同民族建立的不同政權出現在今日中國的版圖上,真是數也數不清。相互之間,也從不缺少戰爭、和議。其中功過是非,自當別論。可是拿現代主權觀念下才出現的“獨立”、“分裂國土”之類概念去往古人頭上亂套,卻是十足的滑稽。臺灣鄭氏是“分裂”,那本為明朝官員的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不算“分裂”?要知道在努爾哈赤時期,後金政權並沒有什麼統一中國的想法。再往上推,耶律阿保機、完顏阿骨打、李元昊等人又算不算“分裂”?今日中國的版圖上曾經出現的政權中,互相征戰的不少,互相承認的也不少,政權之間出現如同“仿朝鮮例”這樣的藩貢關係的也不少,是不是都要一一去考較一下誰是“分裂”?

我認為,臺灣鄭氏政權的存在及其抗清鬥爭,是明清之際民族戰爭的延續,其性質並不會因為控制區域的大小而變化。在鄭氏據臺的之前和之後,都不乏人舉旗抗清,鄭氏只是其中一個,沒有什麼不同。鄭經本人發佈的文告說得很明白:“我先王忘家為國,抗夷於方張之際,……因退屯東寧,生聚教誨者十一餘年,庶機勾踐之圖,無墮先王之志。”,臺灣鄭氏並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夙志,以臺灣為根據地,以進取中原為目標。鄭氏政權的中國意識是很明顯的。當然,出於客觀強弱形勢,臺灣鄭氏不得不與清朝談判,與之周旋。最後談判破裂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鄭氏要“臺獨”,而清廷不讓。而是因為鄭氏不願意割斷臺灣與大陸的聯繫,堅持要求保留福建省廈門附近的海澄,而清廷堅決不同意這一點,遂至和議不成。

可見連橫《臺灣通史》:“經從其議,索海澄為互市。啟聖執不可,議遂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誌——福建省志》:“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 康親王傑書、新任總督姚啟聖從本月至次年五月,先後4次派員招撫鄭經,勸其退回臺灣,以澎湖為雙方通商之地。鄭經寸土不讓,堅持以海澄為雙方往來公所。和議再度失敗。”

為什麼清廷對比海澄大百倍的臺灣毫不在乎,巴不得臺灣成為“箕子之朝鮮,徐福之日本”,卻只因一個小小海澄爭執不下?這可以聯繫現代史來看一下:

楊勝群等主編的《共和國重大決策的來龍去脈》說:“10月21日,杜勒斯和美國防部長麥克爾羅伊訪臺,逼迫蔣介石撤離金、馬,雙方發生激烈爭執。為配合蔣介石同美國的鬥爭,在杜勒斯到達臺灣的前一天,毛澤東下令恢復炮擊金門,及時幫助了蔣介石,使其獲得拒絕從金、馬撤兵的口實。此後,福建前線炮擊金門形成規律,逢單日打,雙日不打。”

毛澤東在與斯諾的談話中講到金門島時說:“我們不是這樣看待這兩個島嶼的。我們對這個問題有過公開聲明,就是讓蔣介石守住這兩個島嶼。我們也不切斷他們的給養。如果他們給養不夠,我們還可以接濟他們。”

可見,臺灣當局在大陸附近島嶼的存在,是一條臺灣與大陸關係的紐帶,是保證一箇中國的有利因素。勢不兩立的毛、蔣兩人,在共同的反臺獨主張之下,在金門問題上達成了一次默契。民進黨上臺之後,即迫不及待從金門等外島撤軍。其中意味,不言而喻。兩百年前的清政權,並不在乎鄭氏政權控制檯灣,卻一定要壓迫鄭氏撤出大陸沿海,意圖當然也很清楚。就是為了徹底斬斷臺灣與大陸的聯繫。清廷對臺灣土地的得失,從來沒有在意過,甚至在攻滅鄭氏政權之後,康熙帝還發表高見說是“臺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清廷對這麼一個在他們看來無足輕重的彈丸之地,之所以如此不惜血本,一定要消滅鄭氏而後快。決不是因為有什麼維護領土完整的志願。而恰恰就是因為鄭氏政權有著濃重的中國意識,隨時可能成為反抗清廷統治的潛在威脅的緣故。

在清鄭談判初期,鄭氏政權的活動重心在大陸,佔據島嶼府縣,清廷認為鄭氏的威脅近在肘腋,於是表現強硬,非得要鄭氏剃髮歸順不可。順著清廷的軍事勝利,逐漸把鄭氏政權逐出大陸,迫使他們不得不把活動重心移向臺灣,清廷的談判條件就越來越寬,在談判後期,主動表示希望鄭氏自守臺灣,稱臣入貢可以,不稱臣入貢也可以。可見,他們哪裡是關心臺灣的得失?如果鄭氏自踞臺灣,永為異域,“與世無患,與人無爭”,對於清廷來說,才是正中下懷呢。而正是因為鄭氏政權到最後也決不肯割斷與大陸的聯繫,才讓清廷如梗在懷,最終下定消滅鄭氏政權的決心。對於鄭經來說,如果順從清廷的意願,放棄大陸,海外稱王,正如清廷勸告他的“逍遙其間”、“與人無爭”,於私人利益而論,豈不美哉?如果鄭經真是什麼“臺獨分子”,那麼清廷自己開出的條件早已超出他的期望,為什麼還要另生異議?但是正因為鄭經是鄭成功的繼承人,即便是觸怒強敵,他也不放棄在大陸的據點,保留重返大陸的希望,“無墮先王之志”。如果一定要以清鄭關係來比附當今時局的話,那麼清廷自己豈能逃脫搞“臺獨”的指控?

談判不成,之後便是清廷對臺灣的攻佔了。施琅是最大的功臣,清廷也沒有虧待他。登時成為臺灣、福建最大的貪官汙吏和惡霸地主。奪佔田產收入施琅名下的,幾乎佔據臺灣南部已開墾土地的一半之多。名為“施侯租田園”,一直延續到日本侵佔臺灣。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納統歸清朝在臺衙門代行,並保送至北京轉交施琅世襲業主。如此猶嫌不足,還貪得無厭,連無田無地的漁民也不放過。他死後幾十年的乾隆二年,清廷自己發佈上諭說:“閩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島,並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鹹置小艇捕魚,以糊其口。昔年提臣施琅倚勢霸佔,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及許良彬到任後,遂將此項奏請歸公,以為提督衙門公事之用,每年交納,率以為常。行家任意苛求,魚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累。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

在鄭氏時期,清廷搞“遷界禁海”,勒令沿海人民內遷,寸板不許下水,打算封死臺灣。施琅攻打鄭氏既然得勝,總可往來無礙了吧?可卻不然,在施琅的治下,規定“赴臺者不許攜眷。琅以惠、潮之民多通海,特禁往來。”(連橫《臺灣通史》)。首先嚴禁廣東籍人渡臺,理由是那裡出的“海盜”多,以及“惠潮之民多與鄭氏相通”;對其他地區的人民渡臺也嚴加限抑,竟然規定渡臺人員不得攜帶家眷,也就是說不許老百姓在臺灣紮根,這一政策後來導致臺灣婦女奇缺,正應了“骨肉分離”這句話。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引《理臺末議》的記載說:“終將軍施琅之世,嚴禁粵中惠、潮之民,不許渡臺。蓋惡惠、潮之地素為海盜淵藪,而積習未忘也。琅歿,漸弛其禁,惠、潮之民乃得越渡。”,可見在當時,施琅只要活著,就是兩岸往來的最大障礙。在二百多年前,臺灣土地空曠,本來很需要人力前來開發。可是在施琅時期,除在他的老家福建漳、泉地區招募佃農去種他的“施侯租田園”之外,大陸人民渡臺,陷於停頓。施琅自己在臺灣廣佔良田,坐地收錢,卻對老百姓前往臺灣謀生嚴加限制,把臺灣島視為他施家之禁臠。與現在的民進黨當局阻擾兩岸完全三通,阻礙兩岸人員往來,正有一比。夠不夠得上“臺獨”行徑?施琅親自擬訂的渡臺禁令,在他死後,趨於鬆弛,但並沒有結束。後來反反覆覆,清廷時而開禁,時而又“申嚴”。一直到同治年間,根據大臣沈葆楨的建議,才徹底取消。基本貫穿清廷治臺時期。

如果施琅攻滅鄭氏政權是“反臺獨”,為遏止“臺獨”起見,不正該鼓勵兩岸多多來往嗎?反倒防民如同防賊,惟恐老百姓跑到臺灣去,就會接下鄭氏的衣缽舉旗反清。更充分地表明瞭,第一,鄭氏政權在大陸沿海人民中具有同情和支持,鄭氏政權在臺灣的抗清活動,是清朝時期全國抗清活動的一部分,而不是什麼“臺獨”;第二,清廷攻滅鄭氏,不過是為了消滅反清力量、鞏固統治,而不是什麼“反臺獨”。

按我的理解,統一的好處大概有團結合力、各地人民互相來往,共享各地區的土地、資源等等,《反分裂國家法》規定,“鼓勵和推動兩岸人員往來”、“鼓勵和推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兩岸人員往來和交流,是統一所能發生的效益,也是我們推進統一的手段。而施琅和清廷,實行遷界禁海於平臺之前,實行渡臺禁令於平臺之後,一以貫之,就是要千方百計阻隔兩岸交往,無端製造地域問題。和我們現在推動的統一,有何共同之處?從這一點上講,臺獨分子才最該去感謝施琅呢。

就遷界禁海來講,不僅在當時給沿海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而且毀滅了中國海洋經濟,使中國與大海禁閉二十餘年,船隻朽壞,海外市場全部拱手讓人。使明末就達到的“窮洋竟同鬧市”的海洋貿易繁榮局面從此不再。清廷把臺灣鄭氏政權叫做“海賊”,可清廷自己對中國沿海經濟的破壞比所有“海賊”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大。導致清朝的閉關鎖國達到歷代的頂峰,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與中國近代的落後捱打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施琅攻滅鄭氏政權212年之後,清廷簽定《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與施琅沒有直接關係,但卻是清廷一系列內外政策的必然結果。正如上面說的,清廷對臺灣的得失並不關心,歷來都是視為“荒服之地”,最後舉以予人,把臺灣當作了戰爭失敗的替罪羊。有些人總喜歡在假設的前提下發表議論,說是如果施琅不消滅鄭氏政權,那麼臺灣就會脫離中華,被外國侵佔,可歷史事實是鄭氏政權把臺灣從荷蘭人手中奪回,到了清廷手裡面,臺灣倒真的被外國侵佔了。站在中華民族的立場來看,哪一方應該被稱頌,哪一方應該被鞭撻,不是清清楚楚的嗎?

我以為清廷和施琅攻滅鄭氏政權,實在不值得如何頌揚。清廷和鄭氏的對立,只不過是中國古代史上多如牛毛的政權相爭中的一個。鄭氏抗清具有的民族鬥爭性質,也是跟其他大陸上的抗清活動一樣的。從清兵入關到清朝覆滅,反清活動又何曾斷絕過?其中建立政權的也多得是,鄭氏政權也只是其中一個,雖然地盤不大,但同樣是具有明確的中國人身份的中國政權。如果只看到這一歷史舊故與現實問題在表象上的相似之處,就浮想聯翩、胡亂類比,卻罔顧其中存在的本質差別,只能是對現代中國進行的統一事業的矮化和醜化,徒然供人口實。“臺獨”思想的淵源是日本軍國主義對臺灣的“皇民化”殖民政策,是屬於中國近現代史的問題。而“臺獨”分子最希望把“臺獨”的起源無限延長,編造出一部從古到今“臺灣人反抗中國”的臺獨史來。把清廷和鄭氏政權的鬥爭說成是“臺獨”和“反臺獨”,等於主動替臺獨分子論證“臺獨”古已有之,論證在歷史上“臺獨”政權曾經實際控制檯灣。無異於憑空給“臺獨”送上一份大禮。所以,用歷史實用主義的態度來曲解歷史,不僅本身荒謬,最終也只會給現實問題的解決帶來負面影響。

风中尘埃31
2017-08-01

康熙是從全局考慮,臺灣是癬疾,而北邊的準格爾,沙皇才是心腹之患。施琅進攻日本,敗則對國有損,勝對國家來說無非多了一個省。而北邊一但失策那就會動搖國本,勝至有亡國之危,做為君主不會不考慮到這個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