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CL欲成JDI股東看,面板行業進入“群架”時代?

從TCL欲成JDI股東看,面板行業進入“群架”時代?
4 個回答
凯恩斯
2019-07-26

不是“群架”,而是交替的技術路線提升。從LCD,到OLED,到量子點,到micro-LED,中間還穿插過藍寶石屏等種種,手機、電視和顯示器作為面板的最大消耗渠道,不停的更迭提升體驗來和對手拉開差距,才是未來主要競爭手段。面板行業早已過了價格競爭階段,技術競爭已經開始。而這個時候,拉一把有技術,卻沒銷量的JDI是不錯的選擇。只不過,雙方尚未達成一致意向,JDI方面未必會認命。

TCL2017和2018年業績不錯,2016年最慘的時候扣非淨利潤TCL才1334萬。其後2017年扣非11.9億,淨利潤35.4億,2018年扣非淨利潤15.87億,淨利潤40.65。今年半年度預告,又淨利潤上漲52%-65%,達26-28億。這是如何達到的呢?

我們同樣關注另一個新聞, 小米電視上半年銷量400萬臺,上半年第一。當然,我們對於各種第一是保持足夠警惕的,比如天貓、京東和蘇寧易購,你會發現的確如此,這裡具體就不貼電商的截屏了,自己瀏覽一下就可以瞭解。而TCL佔小米麵板供應的5-6成。當然,小米不只是一家TCL在供貨,從整體看,TCL在傳統電視面板,以及手機老式的LTPS LCD面板上佔據非常大的優勢。在LTPS LCD面板上面,上半年TCL佔據20%的份額,業內第二大面板製造商。

但是,一切的轉折都在但是後面。TCL幾乎錯過了OLED的藍海,而如果從市值看,TCL只有500億市值,是1/4個京東方(京東方在OLED以及摺疊屏適配上的突破,的確是其技術的轉折)。當然,TCL也可以追趕技術,但是要了解到,實際上面板上面的技術創新是持續的,比如如今電視面板上面,2年前我們就在討論量子點技術,而到了5G時代,萬物互聯會造就很多規格的面板需求。有些面板需要4K或者8K來提升清晰度,由於網絡延遲的降低,面板的響應能力也將有較大的需求。這些需求,統統需要技術創新,而不是價格戰。

TCL轉型化了很大的精力,而且,基本上放棄了渠道,從而作為一家面板製造商存在。這當然有代價。面板製造商面對下游的是小米那樣的品牌商,而品牌商其實越來越集中,如果沒有技術上的優勢和吸引力,訂單隨時會轉換到別人的手裡。如果明天開始,所有的手機都用上了OLED,那TCL怎麼辦?又如果後天一個全新的顯示技術被韓日廠商全力培育,導致京東方和TCL都被甩開,那麼中國的面板行業,怎麼辦?這都是問題。

從模仿,到追趕,到並排前行,再到超越。然後像釘子一樣嵌入產業鏈條,別人甩不開你的技術,通過一個點掌握整條線,通過一條線,掌握整個面。這才是,中國製造業進擊之路。

再看JDI,2018年虧23億美元,2017年虧2.6億美元。對了,全稱是Japan Display Inc,這家企業的衰敗,完全是因為日本人錯誤的產業整合趨向。日本顯示器公司由日本產業革新投資機構(INCJ)控股,是通過剝離當年索尼、東芝、日立和松下的面板業務組合而成。我們聽過故事,當年日本人等離子輸給了韓國液晶,因為等離子技術難度高,但是沒有群眾基礎,又貴,又厚,大屏。而JDI就是為了糾正這個錯誤,由INCJ主導整合後專攻LCD,技術積累很快,曾也輝煌一時,當年蘋果給了很多訂單。

但是韓國廠商又轉向做OLED,就是如今我們看到的大多數手機屏。JDI翻了當年日本面板產業同樣的錯誤,那就是不看市場需求,關上門來追趕對手。打開門一看,呀,怎麼前方差距還多出了二里地。所以INCJ又主導JDI和JOLED,這個過程中,蘋果也不停的對著JDI投錢,蘋果的思路很清晰,不能讓韓國壟斷了OLED所有市場和技術。而此時,實際上中國也趕上來了。這就導致了JDI有很多技術在手,但處處遭遇紅海的尷尬局面。

TCL欲控股JDI。但是成功率很低,雖然是虧錢的公司,但是有很多的專利技術儲備,而控股方INCJ是個半官方的產業引導機構,而這個機構也是自負的不行,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其會拒絕。不過總體上,中國企業收購JDI的底氣,一方面來自於我們的資金實力,另一方面來自於本國面板技術的提升。要麼你繼續虧錢,要麼在老對手韓國和中國之間選擇一下,而韓日關係,最近挺熱鬧,韓國人也未必肯出錢救日本企業。

锐眼财经
2019-07-26

群架?對於行業來說,哪個行業不是”群架“狀態?


面板行業的”群架“時代早就開始了,國內的華星光電、京東方,韓國的三星、LG,日本的JDI(Japan Dispaly Inc,日本顯示器公司),這只是中日韓地區的競爭格局。


與其說,此次TCL想收購JDI成為JDI股東,代表面板行業進入”群架“時代,不如說是TCL對未來5G時代的OLED市場攻佔的一步。


TCL手握華星光電100%股權,年創收276.7億,淨利潤23.2億


群架?對於行業來說,哪個行業不是”群架“狀態?


面板行業的”群架“時代早就開始了,國內的華星光電、京東方,韓國的三星、LG,日本的JDI(Japan Dispaly Inc,日本顯示器公司),這只是中日韓地區的競爭格局。


與其說,此次TCL想收購JDI成為JDI股東,代表面板行業進入”群架“時代,不如說是TCL對未來5G時代的OLED市場攻佔的一步。


TCL手握華星光電100%股權,年創收276.7億,淨利潤23.2億


根據TCL財報顯示,以華星光電、華顯光電、廣東聚華、華睿光電為主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群,已經成為TCL集團的核心業務。


群架?對於行業來說,哪個行業不是”群架“狀態?


面板行業的”群架“時代早就開始了,國內的華星光電、京東方,韓國的三星、LG,日本的JDI(Japan Dispaly Inc,日本顯示器公司),這只是中日韓地區的競爭格局。


與其說,此次TCL想收購JDI成為JDI股東,代表面板行業進入”群架“時代,不如說是TCL對未來5G時代的OLED市場攻佔的一步。


TCL手握華星光電100%股權,年創收276.7億,淨利潤23.2億


根據TCL財報顯示,以華星光電、華顯光電、廣東聚華、華睿光電為主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群,已經成為TCL集團的核心業務。



而早在2017年的時候,TCL就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獲得華星光電100%股權,將其納入集團旗下形成全資子公司。


群架?對於行業來說,哪個行業不是”群架“狀態?


面板行業的”群架“時代早就開始了,國內的華星光電、京東方,韓國的三星、LG,日本的JDI(Japan Dispaly Inc,日本顯示器公司),這只是中日韓地區的競爭格局。


與其說,此次TCL想收購JDI成為JDI股東,代表面板行業進入”群架“時代,不如說是TCL對未來5G時代的OLED市場攻佔的一步。


TCL手握華星光電100%股權,年創收276.7億,淨利潤23.2億


根據TCL財報顯示,以華星光電、華顯光電、廣東聚華、華睿光電為主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群,已經成為TCL集團的核心業務。



而早在2017年的時候,TCL就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獲得華星光電100%股權,將其納入集團旗下形成全資子公司。



JDI,索尼、東芝、日立和松下結合體


2011年,由日本政府牽頭,索尼、東芝、日立和松下四家企業簽署協議,將旗下的液晶面板業務整合,成立了日本顯示器公司(JDI)。


輝煌的時候,拿下蘋果的LCD屏幕訂單。當時iPhone 7 、7Plus的屏幕均來自JDI,甚至包括國內的華為、小米在內的一眾國產旗艦手機也紛紛用上JDI屏幕,彼時的JDI風光無限。


然而,2018年JDI財報顯示,全年營業收入為6367億日元,同比下降11.3%,營業利潤虧損310億日元,歸屬公司淨利潤虧損1094億日元。連續5年虧損讓JDI不得不做出裁員1000人的決定,並削減管理人員的薪酬福利。


所以,TCL在這個時候想要入股GDI,對於生意來說,可以說是恰逢時候。


OLED是5G時代最佳顯示技術


今年6月20日,LG Display中國區市場推廣常務安乘模說:OLED是5G時代最佳顯示技術 。


群架?對於行業來說,哪個行業不是”群架“狀態?


面板行業的”群架“時代早就開始了,國內的華星光電、京東方,韓國的三星、LG,日本的JDI(Japan Dispaly Inc,日本顯示器公司),這只是中日韓地區的競爭格局。


與其說,此次TCL想收購JDI成為JDI股東,代表面板行業進入”群架“時代,不如說是TCL對未來5G時代的OLED市場攻佔的一步。


TCL手握華星光電100%股權,年創收276.7億,淨利潤23.2億


根據TCL財報顯示,以華星光電、華顯光電、廣東聚華、華睿光電為主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群,已經成為TCL集團的核心業務。



而早在2017年的時候,TCL就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獲得華星光電100%股權,將其納入集團旗下形成全資子公司。



JDI,索尼、東芝、日立和松下結合體


2011年,由日本政府牽頭,索尼、東芝、日立和松下四家企業簽署協議,將旗下的液晶面板業務整合,成立了日本顯示器公司(JDI)。


輝煌的時候,拿下蘋果的LCD屏幕訂單。當時iPhone 7 、7Plus的屏幕均來自JDI,甚至包括國內的華為、小米在內的一眾國產旗艦手機也紛紛用上JDI屏幕,彼時的JDI風光無限。


然而,2018年JDI財報顯示,全年營業收入為6367億日元,同比下降11.3%,營業利潤虧損310億日元,歸屬公司淨利潤虧損1094億日元。連續5年虧損讓JDI不得不做出裁員1000人的決定,並削減管理人員的薪酬福利。


所以,TCL在這個時候想要入股GDI,對於生意來說,可以說是恰逢時候。


OLED是5G時代最佳顯示技術


今年6月20日,LG Display中國區市場推廣常務安乘模說:OLED是5G時代最佳顯示技術 。



所以,筆者認為,TCL在現在這個時候準備入股JDI,更大的可能是在備戰未來5G時代OLED顯示屏的戰場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极限运动专栏
2019-07-25

當下,屏幕早已成為第一入口。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家庭智能終端、智慧交通、智能穿戴設備、汽車中控大屏……種種設備都是以屏幕為最重要的視覺呈現方式,讓人們在一個個奇幻世界中暢遊。也正是因為屏幕的重要性,圍繞其展開的競爭愈發激烈。尤其是國內外的面板廠商,正在上游展開一場場激烈的白刃戰。

合縱連橫、收購、投資擴張生產線、入股等,成為面板行業近段時間的主旋律。比如就在近日,TCL集團嘗試介入日本面板製造商JDI的控股權之爭中。此外,LG顯示還準備在韓國投資26億美元,建設OLED面板生產線,嘗試將自身的支柱從LCD面板轉移至OLED面板。由此不難發現,在眾多面板廠商的不同策略下,面板行業宣告進入“群架”時代。

動作不斷,面板廠商齊發力

TCL有點急了。

據國信證券整理數據,2018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按出貨量及出貨面積排名,TCL集團半導體顯示業務經營主體核心——華星光電均位於第五位。同時,據TCL集團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受面板價格下跌影響,集團主營業務毛利同比減少9.41%。此外,2018年華星光電主營業務收入275.37億元,毛利50.7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9.64%及40.26%。

從TCL欲成JDI股東看,面板行業進入“群架”時代

在這樣的不利大背景下,TCL集團嘗試在戰略層面做出改變。對此,TCL集團準備通過投資成為JDI的控股股東。雖然2018年JDI虧損23億美元,相較2017年虧損額度擴大2.6億美元,但其在面板行業還是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對TCL集團來說,能夠為自身的面板業務注入新鮮血液。

此外,其他面板廠商也在不斷髮力。除了LG顯示加大投入去建設OLED面板生產線外,三星顯示器公司也正準備加大規模投資電視用的大尺寸OLED 面板,最大投資金額可能會超21.5億美元。就連蘋果也按捺不住,計劃通過中國大陸投資基金Harvest Group對JDI投資1億美元。至此,面板廠商之間的“群架”勢頭已經愈發明顯。

從TCL欲成JDI股東看,面板行業進入“群架”時代

面板行業展現新趨勢,廠商壓力驟增

在從大環境來看,面板行業還處於迅猛發展的勢頭。行業研究機構Display Market預計,從2019年到2024年,全球顯示面板市場規模預計將從1377億美元增長至167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4%。不過在整體增長的態勢下,面板行業正展現出全新趨勢,並對廠商帶來更大的壓力。

從面板本身來看,其細分化程度越來越高。單以面板用途來看,就適用於便攜移動終端、電視、顯示標牌等。從面板尺寸來看,則有著微型、中小型、大型等不同區別。從技術分類看,傳統的LCD在不斷衍生出更多新技術,同時OLED正在向柔性、摺疊等方面進化。面對海量且多元的需求,面板廠商“疲於應對”。它們不得不投入更多資金和人力,去帶來技術層面的迭進。

從TCL欲成JDI股東看,面板行業進入“群架”時代

從另一個角度看,此前面對龐大的需求,面板廠商不斷擴張生產線。但是現在智能手機、電商等處於銷量瓶頸期,讓面板廠商遇到出貨量層面的壓力。比如Gartner預計,2019年智能手機的銷售量將下降2.5%。

而奧維雲網高管則指出,2019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2200萬臺,同比下降2.7%。同時預計2019年全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4678萬臺,同比下降2.0%。這意味著面板廠商既要保住既有的市場份額,還要繼續拓展新的出貨領域,壓力不可謂不大。

“群架”時代來臨,面板行業迎新未來

一面是有著行業整體的光明未來,一面是巨大的壓力,面板廠商同時面對著機遇和挑戰。在向前邁進的過程中,面板廠商已然通過不同的策略開啟一個“群架”時代。在這個時代中,面板廠商之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同時,它們也將在競爭中不斷磨礪自身,以應對複雜、多變的行業發展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廠商的努力下,面板行業也將迎來一個全新未來。面板行業的重要性將得到全面凸顯,並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面板行業的不懈前行,對於社會的進步、大眾的工作及娛樂來說,將帶來更多“魔幻”色彩。

走向蔚蓝
2019-07-26

競爭進入肉搏階段是必然過程,希望他頂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