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深圳這座城市發展迅速,然而它為什麼會有這個名字呢?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10 個回答
李艺泓
2019-05-31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的方言客家話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深圳正因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深圳前秦時期屬百越部族。秦征服百越後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深圳屬南海郡。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建縣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縣治在今南頭。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禦千戶所及大鵬守禦千戶所。 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禦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


公元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公元1913年——1979年,廣東省新安縣複稱寶安縣,現址仍在南頭。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公元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為副省級市。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地图帝
2019-11-01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這個圈就是深圳,當時將寶安縣升級為深圳(因河得名),與香港隔著一條深圳河。經濟上深圳是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屬於“摸著石頭過河”,為迎接香港迴歸做準備。

深圳面積1997平方公里,與其說強烈暗示,不如說明示,中國將在1997年收回香港主權。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1997年中國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的老人,並沒有親眼見證這歷史的一刻。

現在深圳有公園900多個,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盛開的鮮花,有花園城市的美譽,綠化率超過45%,碧海藍天。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深圳港貨物吞吐量,超越了香港和廣州,在新加坡之後排全球第三,深圳擠掉新加坡上升到第二已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以及直轄市、省會城市中,深圳人均購書數量,連續多年位居第一。中國人均一年閱讀紙質圖書的數量是1本,深圳則超過6本。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北京西單圖書大廈,是北京最大的書店,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深圳福田書城,中國最大的書店,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1979年,全國GDP總量排行前五名分別是江蘇、上海、山東、遼寧、廣東。十年後的1989年,廣東超越江蘇到中國GDP總量第一,從此獨孤求敗。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1979年深圳GDP是2億,中國最高的城市上海是286億,深圳是上海的1/143。到了2017年,上海GDP總量仍是中國第一,深圳達到上海的八成以上。如果算人均GDP,深圳就當仁不讓,登上中國第一的寶座。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中國高鐵發展迅速,如果把中國比作一列高鐵,廣東無疑是車頭,深圳則是車頭中的發動機,驅動著廣東乃至全國的經濟。

用户6810030606
2019-01-07

《被誤會的深圳》

深圳究竟是廣府城市,還是客家“城市”?

毫無疑問,深圳是廣府城市不是客家“城市”!從古至今客家人只有山村沒有城市,因此不存在所謂的“客家城市”的概念!

深圳,即原寶安縣,是原廣州府轄下的一個縣,其從屬廣州的時間長達兩千年,人口以廣府粵語居民為主。在深圳,發達、富裕的市區和平原地帶,包括羅湖、福田、南山、蛇口、寶安、光明新區,還有部分龍崗、大鵬半島(大鵬古城為明代廣州左衛千戶張斌所建造,距今600多年)等地的居民基本都是粵語本地人。廣府本地人口在深港原住民中的比例高達80%以上,其中著名的香港原住民五大家族就是廣府本地人。

而數量較少的由粵東北山區遷來的客家山民主要聚居在偏遠的龍崗山區和新界山區的鄉村裡(龍崗山區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屬於惠陽縣)。在古代,這些客家人主要為廣府大族充當墾耕農田的勞力。在饑荒年代,善良的廣府人為這些無地貧民提供了寶貴的謀生機會,俗語云:給人以衣食,品質尤可貴!

當然了,現在的深圳市區也有客家人,但都是新移民,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梅州過來給廣府人種菜的山區農民,和改開以後來深務工的外地客家民工,這些人都不是深圳本地居民。

在深港,粵語本地人可細分為南頭人、大鵬人、基圍人(從番禺、順德、中山遷來)、水上人家(漁民)和圍頭人等,相互間通用粵語流通音廣州話。其中,圍頭人即圍村人,講粵語圍頭話。圍頭話又稱為粵語莞寶片,可與廣州話直接交流,現在有人把圍頭話居民當成客家人其實是不對的。“圍村”簡稱“圍”,是粵語居民的村落,不是客家人的村落,圍村圍的是整個村莊,是典型廣府格局的方形建築,不只是深圳,在廣州地區也有不少圍村地名,如“黃金圍”“羅衝圍”“同德圍”…等等。

客家圍則是指圍龍屋,圍龍屋圍的是一座房子,其形狀為半圓形,這是客家族群特色風格,跟方形的漢族圍村有著明顯的區別。圍龍屋也不像圍村那樣簡稱“圍”,或“圍村”“村圍”。在深港地區稱“某某圍”的地方全是廣府圍村,如著名的元勳舊址的筍崗圍和香港原住民五大家族的吉慶圍、上水圍、粉嶺圍、積存圍、上璋圍…等等,凡是名稱為“某某圍”的均屬廣府圍村而不是客家圍屋。不但如此,兩者居民所說語言也盡然不同,圍村人講的是粵語圍頭話,圍龍屋住戶說的是客家山民話。雖然圍村(村圍)和圍龍屋都有一個“圍”字,但雙方居民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群體,圍村人跟客家人互不認同,以前雙方經常發生矛盾,現在有人指鹿為馬,硬把圍村人說成客家人,其實就是為其擴充地盤而施行的輿論造勢,這種虛張聲勢的小把戲,明眼人又豈會不知?

不知從何時開始,網絡上的客家人不勝其煩地強調是他們命名了“深圳”,還無恥地把深圳取得的成就歸功於他們,並藉以貶損其他族群。他們到處叫囂,大肆渲染,企圖給人造成一種深圳是山民城市的假象!

客家是一個文化落後的山區族群,千年主打山村文化,但因為山村文化的落後性導致其面臨被選擇淘汰的尷尬局面,這牽動了一些客家人的心,與深圳扯關係其實就是他們想出來的拯救客家文化的一個重要舉措!我們不難想象,客家這個沒有城市的落後山區族群,內心是多麼迫切地希望擁有一個較為先進的城市來改變自身的窘境,哪怕僅僅是名義上沾沾光也好!所以,缺什麼就補什麼,落後追逐先進,人之天性!我們通過大量的網絡觀察,發現這種願望在客家族群當中表現得尤為強烈!客家人知道自己的弱點和需求,他們甚至聲稱要奪下深圳將之建成“客家首都”來壯大族群勢力,這種聲音得到了一眾山民的一致叫好,也許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還潛藏著一個建立“哈卡國”的宏大目標,其野心之大,由此可見一斑,國人不可不防!

客家人一口咬定“深圳”是他家的名字,究竟“深圳”真的是客家人命名的嗎?其實不然!只要稍加分析,我們便不難發現其中的邏輯謬誤:

“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也就是說“深圳”這名字在600多年前的明朝就已存在了,一般來說,一個地名需要在民間流傳很久才會得到認同普及,最後才會被史籍收錄記載。照此推算,“深圳”得名時間至少在800年以上,這還是保守估計,因為廣府人定居深圳已將近兩千年曆史,“深圳”一名很可能已經有超過上千年的歷史。而客家人清朝以後才來到在當時還屬於惠陽縣管轄的龍崗山區,其歷史不過區區的200多年,有的只有一百多年、甚至幾十年的短暫歷史。深圳的名字比客家人出現在深圳土地上的時間都要早個幾百甚至上千年,在“深圳”得名的時候客家人都還沒來到深圳,請問,客家人如何給深圳取名?

你可別跟我說,客家人會時空穿越,能回到幾百多年,甚至是一千多年以前,給當時就已存在的“深圳”起名?這簡直不要太荒謬!

說“深圳”是客家人起的名字,就如同說“中國”是今天來華的非洲黑人所命名的一樣好笑!因為這根本不合乎常理邏輯!

跳出大山看世界,勸君莫做井底蛙!“圳”字作為一個全國通用的漢字,很多地方都有把水溝稱為“圳”的習慣,這種現象絕非山裡的客家所獨有!“圳”在粵語中的使用尤其廣泛,粵語不但把田間水溝稱為“圳”,而且使用時間比客家話要更早,歷史更長。在廣州、佛山、東莞、深圳、江門、肇慶、茂名、湛江、陽江、雲浮…甚至廣西等粵語地區,到處都有以“圳”字命名的地方,比如:深圳、新圳、大圳、圳塘、圳口、上圳、下圳、圳上、圳下、圳邊、高圳、橫圳、圳美、長圳、水圳……等等。

除此以外,廣東肇慶和福建廈門還有跟深圳重名的“深圳村”,但由於人的閱歷所限,說不定在國內其它地方還有更多鮮為人知的“深圳”存在呢!這些帶“圳”字的地名動輒幾百、上千年曆史,其年代比客家族群成型的時間都要久遠得多,怎麼能說“深圳”是客家地名呢?在粵語裡,“圳”與“溝渠”、“河湧”的意思相同或接近,誰要是有疑慮,可以去粵語地區作實地考察和深入瞭解,我相信這一定會增加你們的見識,消除你們一直以來以為只有客家話才有“圳”這一講法的誤解。你們會發現,自己原先固有的認知都是錯誤的,漢語的“圳”並不是你們家的專屬特產,所謂“只有客家人才有‘圳’的講法”只能說是典型的無知加無畏!要不就是裝傻,雖然內心清楚知道粵語和其它語言也有“圳”的講法,但就是要極力否認它,以便儘可能地誤導大眾,為自己佔據更多的有利條件,爭奪更多的利益,思想可謂狹隘至極!

為什麼客家人要厚著臉皮攀附深圳?前面說過是因為要拯救落後的山村客家文化!據從網絡裡他們發表的大量言論得知,主要是因為落後的客家“首都”梅州千百年來都未能帶領客家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客家文化作為落後文化的事實讓他們感到臉上無光,族群自信備受打擊,文化傳承因此出現難以為繼的現象。為解決這些問題,客家人通過各種網絡平臺達成了共識,那就是物色一個先進、富裕的城市來取代貧窮落後的梅州扮演客家“首都”的角色。所以,深圳很不幸的進入了他們的視野。由此,網上線下,各種野心勃勃的攀附計劃便開始付諸實施了……什麼客家涼帽、客家圍龍屋、客家山歌、客家民族舞蹈、深圳“客家城市”等少民概念和字眼到處滿天飛,企圖以此潛移默化大眾!於是,人們驚訝地發現,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深圳被貼上了各種奇怪的“客家”標籤,淪為少民地區,嗚呼哀哉!

很多的山裡人認為,與深圳扯上關係是一種榮耀,因為他們相信這可以改變他們一向予人落後的山民形象,從此山雞變鳳凰,自信爆棚!在他們眼裡,深圳就是自信的底氣,是大肆炫耀的資本,這從網上他們氾濫成災的自我吹噓的文字中便可感知得到——深圳已經被他們當作私家財產拿來顯擺了!

從他們攀親深圳後奔走相告的喜悅表現來看,深圳被貼上奇怪的“客家”標籤,對他們來說是件欣喜若狂的事情,天底下已經沒有比這更能令他們興奮激動的事了!

他們還用同樣的方法網羅了一大批名人,用以充當他們永不落幕的吹噓盛會的談資。也許對這些山民來說,“抱大腿”就是家常便飯;是其提振民族自信的慣常手段,和高潮方式。假如有人因此投其所好,假裝說深圳是“客家城市”,某某名人是“客家名人”,他們通常會因此激動得不能自己,感激之情常常溢於言表,並對你“投桃報李”地奉承一番,因為你的舉措迎合了他們的口味和滿足了他們的虛榮心,所以他們也會感激不盡地“禮尚往來”一番!

遺憾的是,深圳不會因為被刻意攀附而成為所謂的“客家城市”,落後的山區族群從來就不曾產生過城市和城市文化,客家族群充其量只有像梅州這種鄉村級的山區小城鎮。一個族群文化要改變其千年落後的面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靠貿然攀附一個城市並不能馬上改變劣勢,扭轉乾坤!

一個族群的文化需要慢慢地不斷的進化,要去掉土俗氣質達到高雅文明至少也得幾百年以上的進化史。所以,客家人千萬不要急於求成,萬事均強求不得,客家人需要放平心態,順其自然!雖然實話實說感情上會令人難以接受,但是客觀來講,客家文化落後,不管承認與否這都是鐵一般的事實,誰也無法否認!因此,客家人稱關外客家聚居的龍崗山區為“客家鄉村”也未嘗不可!但不能把廣府城市文化主導的關內深圳市區和河套平原貼上落後的山村客家標籤,因為這嚴重違背事實,也直接降低了深圳的檔次,於深圳的形象和發展十分不利,切忌!

關於深圳因誰而得名,其實答案很明顯:在客家人還沒來到深圳的時候就已經有“深圳”這個名字了,那個時候客家人都不知道還在地球的哪個角落裡,他們怎麼可能給深圳命名呢?難不成客家人的祖宗的名字是他們幾百年後的後輩起的?——請問你能給你幾百年前的祖宗起一個他當時就已使用的名字嗎?肯定不可能的事!因為那個時候你還沒出生,所以你無法給你祖宗起名字!更不可能的事是後輩給前輩起名,時間還相差幾百年以上!

而且,當時客家人到達的只是屬於惠陽縣的龍崗山區,並不是深圳市的前身原寶安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客家人當時並不在深圳地界,又怎麼給深圳起名呢?因此,客家人斷不可能給深圳命名,因為它不具備命名深圳所需要的合適的時間與地點等必要條件!

實事求是地說,“深圳”這個地名是地道的粵語詞彙,是莞寶粵語的叫法,東莞、深圳兩地遍佈帶“圳”的地名就是最好的證明!從東晉年間算起,廣府人在這裡定居已達1700年之久,是史料記載深圳歷史上最為悠久的居民。作為拓荒者的廣府人最早來到深圳,千百年來,他們在這裡安居樂業,繁榮了當地的經濟,並給自己居住的這片土地上的母親河起名“深圳”,意即“田邊的深水溝”。後來,“深圳”一名又擴展到深圳河畔的墟鎮,即後來的“深圳墟”。

在“深圳”得名後非常長的時間裡,深圳的土地上都只有廣府一家,屬於後來者的客家人要等到清中期海禁結束後才從山區的梅州等地陸續遷至(不過是到達當時的惠陽縣龍崗山區)。可見,客家在深圳的歷史非常的短暫,他們來深圳的時間要比“深圳”得名的時間晚得多!

而且,深圳得名來源地的“深圳墟”(後改稱“深圳鎮”)是由湖貝、水貝、黃貝嶺、向西等廣府張氏族人所建立,湖貝、水貝、黃貝嶺、向西張氏族人是粵語圍頭話居民,張氏族人等粵語居民吃新安盆菜不吃客家釀豆腐,唱粵劇不唱客家山歌,行廣府習俗不行客家風俗,其所有建築也均為典型的廣府風格,現在的東門步行街還有名為“思月書院”的廣府張氏祠堂,又何來客家人命名“深圳”一說呢?!

所以,深圳不是客家“城市”,“深圳”這名字更不可能是客家人命名的!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翛然and飞廉
2019-03-30

作為一個深圳生活了很久的人,我也不知道深圳為什麼要叫深圳。儘管對深圳已十分熟悉了!

以我的瞭解,深圳前身是寶安縣,隸屬廣東,又叫新安縣。縣衙位於今南頭古城。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而鹽田,則是因有一大片鹽區,晒鹽產鹽而得名。南宋文天祥抗金被俘押解時也途經過伶仃洋。現文氏後人已在寶安繁衍生息數百年了。深圳的客家人,是中原人南遷的移民,也是深圳最早的外來人口。由此証明深圳並非年輕城市。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深圳最初只是一個小漁村,毗鄰香港。後鄧小平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也是因為深圳的特殊地理位置,也可以理解為香港迴歸前用來制衡英國的一種政治策略。它是中國的門戶。現在外省的經濟發展方針大多借鑑的深圳來的,它是有著"敢為天下先"的"拓荒牛"精神的。而這第一批具有開拓精神的便是十幾萬工程兵,其中便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華為之父"任正非。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深″古漢語為水積厚,與"淺″相對。"圳",古漢語意為(zhen震)田間水溝。亦用作地名。現漢譯作水溝,水渠。既然都和"水"相關,大概這名稱和水脫不了干係吧。深圳東邊有大亞灣,西面有珠江口,伶仃洋,南有深圳河,東西長49公里,南北寬平均7公里,狹長形。四面有三面環水。是不是當地客家人的叫法我不知道。因為我不是客家人,也沒怎麼和客家人接觸過,自然不懂客家話。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一時半會我也無法作出正確回答。這個只能作為參考吧。

深圳是宝安和东莞的村
2019-03-30

據說,“深圳”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 1410 年(明永樂8年)的史籍,當時的深圳只是東莞縣的一個小村莊。

清朝初年,建立深圳墟。到了 1688 年(清聖祖康熙 27 年),歷史文獻中第一次出現了對深圳墟的記載。清代新安縣展界後,當時在今羅湖區老街一帶出現一個墟市(鄉村市集),當中主要聚集著客家人,因為村落的西側有一個深水溝,而客家話中稱呼水溝為“圳”,於是這個鄉村稱之為“深圳墟”。

至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新安縣域內已出現36個墟市,深圳墟是其中一個頗為繁華的墟市,擁有東、南、西、北四門。每到農曆之二、五、八日,深圳墟便迎來了一片熱鬧的趕集“墟日”,最為繁榮之所是東門一帶(今東門老街),便是由此發展而來的。

由於深圳墟的地理位置非常具有優勢,三條道路(從元朗到惠州,從南頭到沙頭角,從布吉到九龍)都在這裡交匯。深圳河與主要支流——大沙河、雙流河和清水河沖刷出一大片平坦的谷地,深圳墟正好位於這個谷地的中心,因此很早就成為市場貿易繁榮的小鎮,也相當富庶。

1898 年,英國開始向清政府提出九龍—廣州的鐵路修築計劃,以方便英國將貨物和人員快速運往內地市場。同年,英國強索廣九鐵路的貸款權,並在英國的壓力下,清政府鐵路大臣盛宣懷與英商怡和洋行於 1899 年簽定了《廣九鐵路借款草合同》。按這份草約,廣九鐵路計劃修築 121 英里,中間以新安縣羅湖橋為界,分為英、華兩段。其中英段鐵路長 22 英里,由英國政府負責修建,資金由英國政府在香港發行公債籌集;華段鐵路長度為 89 英里,由清政府負責修建。

1910 年,廣九鐵路華段在當時的深圳墟設站,名為深圳墟火車站,原址即今天的羅湖區解放路、和平路路口,東門老街附近。1911 年 10 月 8 日,隨著廣九鐵路華段建成通車同時啟用,為客貨兼營車站。由於鐵路的貫通,當時深圳墟在廣九鐵路以東之地域,屬於客家區,而廣九鐵路以西,主要是廣府人。由於這條鐵路的建成使深圳墟的發展比其它周邊地區更快,漸漸形成以“羅湖舊城”為主體的東門區域,也成為當時寶安縣的經濟活動中心,深圳墟從此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邊城小鎮。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1931 年(民國 20 年),深圳鎮設立。1949 年 10 月 19 日,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進入深圳鎮,成立深圳鎮人民政府。深圳墟火車站於 1950 年從東門老街遷到較接近羅湖口岸、羅湖橋的現址,與香港的羅湖站僅一橋之隔。因當地連接廣九鐵路,交通便利,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比較興旺,寶安縣政府在 1953 年由南頭遷至 10 公里外的深圳墟(今蛟湖路附近),深圳墟改名為“深圳鎮”,而深圳墟火車站也改稱深圳站。

1979 年 3 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把寶安縣(當時縣政府所在地就在深圳鎮)改名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11 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1980 年 5 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正式將深圳定為“經濟特區”;8 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irrelationship
2019-03-31

#了不起的城市#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只有30年,但卻曾經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原住居民百越人等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深圳有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頭城、大鵬城史和300多年的大規模客家人移民史(客家人進入深圳始於宋元時期,大量遷入深圳則是在明末清初),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朝廷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範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禦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

田邊水溝:今天的深圳河蜿蜒穿過繁華市區,“深圳”一詞就來源於它。“圳”就是“田邊水溝”,“深圳”就是“深水溝”。

“深圳”最為一個地名,最早出現在清朝康熙年間。是一個小“墟”的名字,也是一個哨所,那時僅有十個哨兵。

貿易集市:“墟”本為鄉村定期貿易集市,在清朝康熙年間,新安縣內的“墟”已發展為固有居民的墟市,多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深圳墟雖不大,卻比較有名。

客家詞彙:“深圳”這一名稱,除了帶有地理的痕跡外,還烙印了移民文化的色彩。它是客家移民南遷帶來的新詞彙。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木召先生
2019-05-29

很高興可以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為大家帶來幫助,同時也希望可以贏得大家的喜愛。

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個人觀點,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話說深圳為什麼叫深圳,在二十世紀的時候,有一個人將那還的一小塊區域規劃出來,作為示範城市,當時的這個地方其實就是深圳,之前的深圳名為寶安縣,但是後來因為了一條河而得名深圳,當時的深圳還是經濟示範田。

現在的深圳也是中國的一線城市,經濟發展也是十分的快速,經濟條件也是十分的優越,引來了許多的投資者投資,這也是審計為何經濟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我們都知道深圳靠海,深圳也是中國的一大沿海城市,慢慢的也成為國際大城市。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全部個人觀點,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土生土长深圳人
2019-06-21

深圳這塊地總共叫過寶安-東莞-新安-寶安-深圳等名字。明萬曆以前,深圳和東莞是一個縣。東晉咸和六年所建立的寶安縣涵蓋了現在的東莞深圳和香港。安史之亂後,唐朝皇帝厭惡“安”字,因此將全國所有帶安字的地名都改掉,寶安縣也不例外,改名東莞縣。明萬曆元年,東莞縣析新安縣,轄區大概包括現在的深圳和香港。民國二年,民國政府普查全國地名,因與河南新安縣重名,新安縣改回古名寶安。

1953年,寶安縣政府從南頭遷往深圳鎮。1979年,深圳建市,以寶安縣駐地深圳鎮為市名。

聊深圳
2019-07-05

謝邀。

七月的深圳草木蔥蘢,窗外繁星滿天。在燈影搖曳的街市,起風了,風吹起前塵往事。

深圳,別稱“鵬城”,地處廣東省南部,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北部與東莞、惠州接壤。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伶仃洋曾是南中國大門上的一道防線,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此寫下《過零丁洋》。

何謂鵬城:在深圳東部50多公里開外的南澳鎮,有一處名叫鵬城的地方,城門象北京的德勝門,只是規模小了很多。城牆經風雨侵蝕,一番破敗景象;城樓雖不及山海關雄壯,仍古味十足。當地居民稱這個地方叫王母,又叫大鵬,這座城就叫鵬城。“鵬城”由此得名。

夏、商、週年代,深圳是百越部族遠征海洋的一個駐腳點。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域的百姓,是百越部族的分支——"南越部族"。他們以捕魚、航海維生,甚少農墾。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公元前214--公元33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公元前214年嶺南設置了南海郡,謫徙50萬人開發。時屬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中原文化。

331--1573年,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時屬東官郡。

公元590年(隋開皇十年),廢東官郡,寶安縣改屬南海郡,縣治在今深圳南頭。

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縣治遷往東莞,於南頭設屯門軍鎮。

公元1565年,又在南山半島設立了南頭水寨(廣東6大水寨之一),為一龐大的軍事機構。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1573——1841年,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為新安縣

公元1573年(明萬曆元年),朝廷取“革故鼎新,轉危為安”之意,擴建東莞守禦千戶基地,建立新安縣,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

1842年——1898年, 公元1842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香港被英國佔領,公元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清政府將新界租給英國99年,深圳和香港劃境分治。

1913年——1979年,公元1913年(民國三年),廣東省新安縣複稱寶安縣,縣址仍在南頭。

抗日戰爭時期,南頭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往東莞縣。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公里外的深圳墟。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1979年3月,中央和廣東省決定將寶安縣改為深圳市

何謂深圳:深圳河蜿蜒穿過繁華市區,深圳一名,來源於此,“圳”是指田邊水溝,“深圳”就是深水溝。

1980年8月26日,深圳成為經濟特區,東風已到,“鵬城”從風而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從混沌未開到應運而生,這是深圳自己的故事。

那麼,你的故事呢!

掌上知识
2019-09-18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現已發展成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深圳”一名始自明代,南方人習稱河溝為圳或湧,因所處環境河溝縱橫,故名深圳。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為廣州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到明朝時,朝廷建立新安縣,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1842年至1898年期間,中國清政府與英國相繼簽訂條約,將原新安縣的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羅湖區,是深圳經濟特區最早開發的城區,設立於1979年。因境內有羅湖山而得名。1981年,為發展深圳經濟,橫亙在羅湖橋邊的羅湖山被剷平,為羅湖區騰出0.8平方公里的寶貴用地,深圳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由此開始。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福田區,是深圳市中心城區,設立於1990年。關於“福田”一名的由來,說法有二:一說源於宋代所題“湖山擁福,田地生輝”之詞;一說源於史書記載,南宋時期上沙村始祖黃金堂的四子到松子嶺南麓建村,開荒造田,塊塊成格,故名“格田”,後來看到莊稼碧綠,形似圖幅,於是更名為“幅田”,後人諧音為“福田",意為“得福于田”。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南山區,是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設立於1990年,早在宋代以前,南山這一名稱就已存在,一說是指南頭城南面的山,還有一種說法是指陸地上最南面的山。南山區因境內有風光秀麗的大、小南山和建村史已有700多年的南山村,故得名。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鹽田區,位於深圳市東部,成立於1997年,有四大國際深水中轉港之一的鹽田港。古代的深圳以鹽產著稱,先民靠海吃海,煮海水為鹽,清朝時期,在現鹽田港東北角的海灘上,出現了一個交易墟市,後來墟市越來越大,開始有人搭棚逗留,逐漸,露天的墟市變成了村,因在海邊造田晒鹽,故得名鹽田村。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寶安區,地處深圳市西北部,成立於1993年。其前身為寶安縣,寶安縣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因境內有座寶山(在今東莞市境內),其山多銀,"言寶,得寶者安,凡以康民也”,山有寶,得寶者安,所以舊郡以‘寶安’為名。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龍崗區,是深圳市面積最大的市轄區,位於深圳市東部,原屬寶安縣,1993年設區,因區政府駐龍崗中心故得名。“龍崗”之名源於傳說中厭倦天宮寂寞生活的仙女降落凡塵,四方飄遊,看到龍崗這一帶氣候溫和、水草豐茂,故留居此地,群龍便環繞護衛,化作山崗。

深圳為什麼叫深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