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

如題
6 個回答
再见书生
2017-06-22

初心不同,所以豎子不足以共謀了吧.項羽可能只想謀個衣錦還鄉,分封天下做個周天子一般的人物,而範亞父希望自己做匡扶社稷的李斯,後來卻發現,項羽不是秦始皇,而把項羽改造成千古一帝,可能是個地獄模式難度.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2017-06-15

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范增決心告老還鄉的真實原因就是對項羽心死了。

這個心死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上。

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

第一,在鴻門宴上,范增就和項羽產生了間隙。

當時儘管項羽挾鉅鹿之戰大勝後的餘威,令天上下諸侯唯其是從,紛紛擁護其入關,革命形勢一片大好,然而,就在項羽飄飄然時,范增卻很冷靜,他洞若觀火地發現劉邦是項羽潛在的最大對手。為此,極力主張項羽乘機把劉邦消滅了。因此,鴻門宴上,范增見項羽因為劉邦的道歉後而“遲遲沒有動靜”時,他很是著急,頻頻舉玉向項羽示意,但項羽像是木頭人一樣,視而不見。范增情急之下,以宴席上助樂為由,找項莊舞劍,結果吃裡爬外的項伯挺身而出,擋往了項莊意在劉邦的奪命之劍。

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

劉邦發現形勢不妙,以“如廁”溜出席外,來了個“飄然而去”。當張良代劉邦辭席時,范增見此大怒,摔碎了張良送上的一聖玉壁。這一摔顯然也摔壞了項羽和范增之間的“父子關係”。范增是眼看劉邦在眼皮底白白溜走而發洩不滿,而項羽卻為范增在鴻門宴上無視自己的權威,擅自作主找項莊舞劍,當著自己的面砸玉而不滿,儘管項羽並沒有直接表露出來,但其和范增之間原本融洽的關係已發生了微妙變化,產生了間隙。

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第二,在滎陽大戰中,范增對項羽徹底絕望了。

話說在楚漢爭霸拉開序幕後,劉邦和項羽開始了鬥智鬥勇的大比拼。項羽率先發威,他憑藉彭城之戰之威,很快把楚軍的大部隊推進到了滎陽(今滎陽東北),並使出高舉高打的戰術,一邊攻城,一邊也派鍾離昧等將領騷擾漢軍的敖倉糧道,極力粉碎劉邦拼死頑守滎陽的戰略意圖。

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

儘管劉邦應對得當,防守得力,但項羽畢竟擁有比他超過一倍的兵力,畢竟擁有強大的戰鬥力,眼看滎陽告急,劉邦採取陳平的建議,使出了“反間計”,散盡千金去“離間”項羽手下手將帥們。頭腦粗的項羽果然中計,很快對手下的猛將鍾離昧等人“疑而不用”, 對手下的謀臣范增“疑而不聽”,暫緩了對已是搖搖欲墜的滎陽進行最後一擊。

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范增做為項羽的“亞父”,他不可能坐視項羽“墜落”而不管,他要求項羽當下要拋棄所有包袱,拿下滎陽,殲滅劉邦才是第一要務。但項羽卻堅決不聽,並對范增說了一些莫名其妙的“怪話”,兩人鬧的得臉紅脖子粗。范增是聰明人,他自然明白項羽對自己的“不滿”和“猜疑”,不由又驚又怒,不由萬念俱灰,心灰意冷下他決定離開項羽,告老還家。

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范增其實並不是真心要離開項羽,只是想讓其好好反省,希望項羽回頭是岸來挽留自己。然而,項羽也是個很犟的人,他竟然沒有挽留。范增這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悲怒交加的他最終病死路中,誠為悲也。

帝国的脸谱
2017-06-15

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懷著一生的志願和智慧投奔你,將一生的賭注全部押上,他為什麼要走呢?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之將死,其志也堅,如果不是萬不得已,誰會拂袖而去呢?所以,范增以古稀之年、力衰之身而決心離開項羽,真相只有一個,項羽害死了自己的這位“亞父”。

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

范增最大的功勞就是為項梁提出了戰略建議,讓他立熊心為楚王,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奇計,項氏叔侄得以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從此西向攻秦,所向披靡,壯大成義軍中最大一股勢力。項梁去世後,范增依舊不離不棄,忠心耿耿地為項羽服務,成為了霸王手下最得力的謀臣。鉭經過“鴻門宴”後,項羽不聽其計,放虎歸山,致使劉邦坐大,成為了項羽勁敵,於是有了後來的楚漢爭雄。

前204年,劉邦項羽漢對峙於滎陽。當時,就劉邦來說,鍾離眛奪了敖倉糧道,供給不繼,項羽大軍又緊緊包圍了滎陽,情勢危急。在這種情況下,劉邦甚至向項羽求和,願意割讓滎陽以東的地方給楚,項羽差一點就議和了,在范增的諫阻下才作罷。

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

於是,萬般無奈之下,劉邦用了“陳平計”。陳平的建議是,讓劉邦給自己四萬斤金子,去楚軍收買間諜,離間項羽與范增的關係。另一方面,故意在項羽的使者到漢營時,故意當成范增的使者,以貴賓招待,來者說是項王的使者後,又換成惡食,冷語相侵,使者回去當然當作重要情報報告。而楚營的人收了陳平的金子,又散佈范增的謠言。一個人說范增是叛徒,項羽可能不信,兩個人說,他也可能不信,但三個人、三十個人甚至三百個人說,他不信就絕對是個傻子。

於是,項羽信以為真。隨後,將范增的官爵給削了,將他的權力給奪了。這等於是奪了書生的筆、搶了將軍的馬,范增也就不再是范增,如同鄉野間一個垂死的老朽。因此,范增欲作最後一拼,請求告老還鄉,以此要挾項羽,誰知,項羽一請即許,批准了他的辭職要求。范增一腔熱血付之東流,氣極之下,竟在回鄉路上突發惡瘡而死。

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

因此,後來便有了劉邦那句名言:“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照此可以說,項羽失去了范增,觀一葉而知秋,窺一斑而知全豹,項羽基本上就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本,最後為劉邦所敗,皆在情理之中。

手机用户50595191980
2017-06-21

項羽叫范增亞父,可見早期項羽跟范增關係非同一般。史書記載,范增對項羽忠心耿耿。在對待劉邦的態度上范增跟項羽產生了分歧。范增想殺死劉邦,以除後患。項羽認為這是不義之舉,犯了婦人之仁錯誤!鴻門宴後,范增嘆息說,取天下者,非沛公不可。俗話說,慈不掌兵,項羽犯了婦人之仁錯誤,後來,陳平用了反間計,使得項羽懷疑范增跟劉邦有一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項羽不改胡亂猜忌。項羽就像崇禎帝一樣猜疑袁崇煥。范增打辭職報告,項羽沒有醒悟,也不挽留。造成人才流失。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性格決定命運!劉邦雖說是流氓,但是很多流氓情商不低,善於用人,可以說,劉邦是一個合格的政治流氓!可我們再想想明朝朱元璋,心胸狹隘,疑神疑鬼,性格暴烈,某些程度比項羽更項羽,可朱元璋取得天下。所以說這裡面有點值得討論!迷茫之際。我只好說命該如此吧!

怪岛
2017-01-24

{!-- PGC_VIDEO:{"thumb_height":272,"vname":"范增為什麼要離開項羽.mp4","neardup_id":335145516234454863,"thumb_width":360,"sp":"toutiao","vposter":"http://p0.pstatp.com/origin/f8a0009124eb4ff204b","vid":"14349d54b75540ba8cb7f0c0c5c09f61","video_size":{"normal":{"h":272,"subjective_score":2,"w":360,"file_size":14467902}},"duration":589,"hash_id":335145516234454863,"thumb_url":"f8a0009124eb4ff204b","md5":"5ae71a41c23978fa1840ac47b31f7f83","vu":"14349d54b75540ba8cb7f0c0c5c09f61"} --}

樱桃说
2017-06-16

秦朝末年,伴隨著風起雲湧的反秦鬥爭,思想文化領域也出現了激烈的交鋒和激盪。為統一言論、維護中央集權,暴政的秦始皇極端殘酷地推行“焚書坑儒”政策。就在一批批飽學之士被暴秦坑殺時,古稀之年、飽讀詩書、極具智能的居士范增,自毀茅草廬舍,手執長劍、腰佩酒葫,義無返顧地投身到反秦的鬥爭旋渦之中。

張良是第一個見識范增長謀遠略的人。為范增的踏歌所吸引,張良勒馬駐足,與范增執棋對弈。黑白之間,范增關於天下局勢的洞察,讓張良暗自佩服。但張良畢竟不是將帥之才。在范增偶遇項梁、項羽叔侄後,范增被項梁拜為軍師,跟隨前後,左徵右討。范增的謀略讓項梁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在秦末的反秦戰爭中,范增是最早建議立楚懷王的後裔項梁、項羽為最高統帥的。在項梁時代,范增就已經是項梁、項羽叔侄的謀主,等到項梁死後,他的地位進一步上升,成為了項羽的最主要謀臣。范增對項羽忠心耿耿,竭盡全力為項羽出謀劃策。在范增的幫助下,項羽殺掉了企圖叛亂的宋義軍隊。又由於范增年過七旬,項羽尊稱范增為“亞父”。

范增分歧

項羽與范增的最大分歧在於對待劉邦的態度上。范增始終把劉邦視作爭奪項羽天下的最大敵手,他曾力主大軍進攻劉邦部隊,殺掉劉邦。而項羽則認為殺掉劉邦是不義之舉,也違反了自己當初和劉邦定下的盟約,劉邦還不足以構成其奪得天下的威脅。

在鴻門宴刺殺劉邦的計謀失敗以後,具有遠見的范增已經看到項羽的大勢已去,發出了“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感嘆。

決裂

范增決心離開項羽的真相是什麼?

陳平利用項羽的多疑和自大成功離間項羽和范增之後,范增就受到項羽的猜疑,並被項羽削奪了兵權,范增憤然棄官告老還鄉。范增原以為會得到項羽的極力挽留,但項羽同意了范增的辭官請求,使范增徹底失望。范增與項羽的君臣關係也全面決裂。

司馬路在《漢朝的密碼》一書中論述范增與項羽的決裂時說:

對於范增的離去,項羽沒有作太多挽留。羽翼豐滿的幼鷹,往往急於離開母鷹的懷抱,去翱翔天空。初出茅廬的青年,更是不耐煩老父親的絮叨。年少英武,早就名滿天下的西楚霸王,或許久已厭倦亞父的嘮叨,更不滿於他老人家的說教訓斥。

范增的離去,自然是滿腹感傷,今日之西楚霸王,已非當年叔父暴死,茫然失措的少年項羽。當初那依靠在亞父肩頭哭泣的頭顱,如今已是高高昂起,不屑一顧!

范增是居巢(今安徽巢湖)人,他走到途中,“疽發背而死”。所謂“疽”,乃是氣血為毒邪所阻滯,而發於肌肉筋骨間的一種瘡腫。范增的死,恐怕也是憤懣積累而導致心力交瘁的產物。

范增的死,令人感慨。劉邦手下,文有蕭何、張良,武有韓信,項羽那裡,卻實實在在只有一個范增是王佐之才。項梁在定陶戰死的時候,項羽剛滿25歲,范增卻已經70多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高官厚祿,珍寶美女,對於范增來說,已經沒有太多意義,所以他輔佐項羽,完全是出於與故人(項梁)的近乎兄弟之義,與項羽的近乎父子之情。所以范增的身份,與一般謀士不一樣,既是項羽的師長,又是項羽的參謀。項羽管范增叫亞父,正是對這一層非同尋常關係的肯定。

但也正是這種關係,使得范增在項羽面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對項羽說話的口氣、姿態,往往是居高臨下的、不留情面的。當項羽拒絕他的建議時,范增往往據理力爭、大聲呵斥,令項羽的感覺,如同一個小孩子被父親嚴厲地斥罵一般。由此而產生的逆反心理,給陳平以離間之機會。所以,陳平的離間,只是催化劑而已。真正決定項範分裂的因素,早已經在鴻門種下。

范增的死,宣告西楚霸王終於成了孤家寡人,這是致命的一擊。從此項羽如同失去指引的蠻牛,雖然力大無窮,卻只落得個被劉邦、韓信、彭越等戲弄玩耍,直至筋疲力盡的結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