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任何事物的概念名稱,發生發展變化的原因確實能直接代表這個事物,這很道德經開篇這兩句非常有關係,但我弄不明白具體是什,請幫忙解答。
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10 個回答
只缘无事可思量
2017-06-19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道可、道非)屬於凡夫的(是非道)它讓眾生走向了(不安份守己)的(煩惱愁憂~生死輪迴)的(人生苦道)也就是(佛經)所說的(迷途),(常道)是勸眾生要(遠離~是非分別)迴歸到沒有(是非分別)的(常道)即(清淨心)只有這樣的(人生)才能過上(安詳恆樂)的生活(無愧人生)。《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名可、名非)是(是非分別)的(爭執)使人生(墮入苦海)能導致世間(塵埃泛起~霧霾遮天)把(夲具智慧)埋葬(自毀幸福),(常名)是勸導眾生莫要為了一個(夢幻泡影)的(虛名爭執)而丟失了(心安理得)的(真實享受)。所以(經)是(聖人語)若能(領悟真義)則(受用無窮),若是不能迴歸(夲源清淨)以凡夫習氣(讀聖人言)則是天書(迷覺自決)。

东方俊侠74412004
2017-06-1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可以說是《道德經》這本書的總綱,這也是最難理解的地方。“道可道”這裡的兩個“道”意義不同,前一個道是指萬事萬物的本源,說的是空無的境界。後一個道是個“通假字”,是達到的到,追求到的到,是“到”的通假字。這句話的意思是,空無是無法追求到的,凡是追求到的,甚至是說出來的都不是真正的道。“名可名非常名”,這裡的兩個“名”含義也不相同。前一個是指道之名,也就是道之理,後一個“名”是“明”的通假字,是明白的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那些能夠講明白的道理都不是真正的道理。

新风堂堂主
2017-06-15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一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3-02 07:13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一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按照常規分法,《上經》37章,談“道”,《下經》44章,談“德”。

被尹喜逼著要過路費,沒法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老子開始著書以抵過路費。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這個真實存在卻又無形無狀的東西。要想言說,總歸要取個名字啊!總不能老是說“這個東西”。

於是,就取名為“道”。然而,一有名字,又準備去說道說道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偏離“道”了。

無,是個啥呢?是天地之始。

有,是個啥呢?是萬物之母。

無與有,構成道的一個表象。有、無,互為因果,有生於無,無中生有。無,是道的體,有是道的用。只有在“有”——德(同“得”)——上體會“道”的用,才能理會“有無同出而異名”。

只是取名字!這個東西可以叫這個名字,但是這個名字不是這個東西。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這是儒家最經典的話語之一。但是如果不去深究其內涵,只是簡簡單單的理解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為:取個名字,好說話,方便行文。

“常有欲”,“常無慾”的斷句法,在養生方面較為常用。但對於這個方面更加的不熟悉,所以不敢多述。

玄之又玄,玄乎!

玄,就是“元”。有個詞叫“一元復始”,不是說你花個一塊錢就可以把之前乾的錯事推倒重來。那錢就真的太“無所不能”了。是說那個最初的狀態,比盤古開天闢地的那個混沌狀態還要混沌的狀態。

道家有個符號,就像一個8上面一個十。如下圖: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所表達的意思就是一環套一環,無窮無盡!

烦不得01
2017-06-15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有挑戰性!文史學士可以寫出通篇博論。

道德經的開篇語,引人入勝!大家應該注意到古代文言文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所以如何頓句、斷點非常重要,體現出作者真意和讀者理解能力。這點很難,所以有"倉頡造字夜有鬼哭"之說,在我看來,文言文言簡意賅、字字珠璣,非慧根深者不能通達,非聖賢不能參透經史子集三墳五典八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現在流傳最廣的斷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解釋為:"能用語言講出的道法,不是真正的大道,大道只可意會不能言傳。能夠語言描述出來的名法,不是真名法"("名",指刑名,"五變刑名可舉,九變賞罰可言")。言外之意,語言本身有狹隘點,不易說清本末之源,容易對事物曲解,所以古人主張不可輕妄言,應該踐行參悟。老子一生謹遵其道,唯留下一篇五千言的<道德經>,且其中大多引於上古時期的經典。

接下來再說一種非主流、少數人的趣味斷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會過來就是:大"道"大"名"存在於是非認可之間,不以是是非非而改變。

歷史上主流思想認可的是第一種解法,貌似解釋的很堂皇有道理,但我更喜歡第二種斷法。原因是商周、春秋老子的時代,文字裡把今天的"說"的意思只用"雲"表示,從不用"道"。把"道"當說解讀,好像是唐宋以後的事了。我不是史學家、文學家,也不是考古方面專家,所以可能存在偏見、孤陋寡聞一面,望各家看客海涵。。。

最後表達一個個人觀點:~濟世文章,經典語句之所以能源遠流長、流芳千古的主要原因就是容易給後人帶來無限遐想,彷彿在黑暗的世界裡看到一絲亮光,找到前行的方向。它的趣味性在於養育了一批又一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後生。這也正是我理解先秦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漫溯古今
2017-06-15

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長篇大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恆帝的諱,才改為“”這句話可以從二方面解釋。一是從修仙方面解釋;二是解釋萬物的起源與運行之理。修仙方面相對簡單:第一個“” 字表示修仙修真的方法,“可道”可以依據修煉道法的方法去修行的。“非恆道”,不是永遠不變的,意思“”是變化的是因人而異的。“名可名”前一“”是事物寶器法器或修煉方法的名稱,是可以命名定義出來的,“非恆名”,也不是一層不變的,意思你見到的事物和方法並不是前人見到的事物或方法,除了事物會變化這層意思外,還有每個人的經歷和角度不一樣,即使是同一時刻看到事物也會盲人摸象,只見到其中的一面。老子教的祖宗,按修煉方法解釋是最常見不過的,只是現代人不修真了。老子《道德經》的首先提出的“”與“”兩個關鍵名詞,古時,“道”與“天”字相通,在這裡“”和“”是相通的,一般是指自然運行法則。 “”是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也可以說是學理上或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的道。《左傳》:“天道遠,人道邇。”《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孫子:“兵者,詭道也。”等。又如老子說“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等的觀念。“可道”,意思可法,按“天道”運行法則去做,“非恆道”不是永遠不變的,即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係。有人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實際上是錯的,事實上每一個一都是萬一,都是不一樣的,不能混同。關於宇宙萬物的“有生於無無中生有”的形而上與形而下問題,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學中宇宙萬有的來源論,以及純粹哲學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無神等學說的尋探。其中形而上也是修真修仙的基礎,即自我的小宇宙是大宇宙的表象。萬物確是從“”中而生出“”的種種萬類。無中何以生有?便是一個莫大的修煉問題。“常無”與“常有”,是從萬物之“”講。如果從事學習修仙或專講修心養性之道的立場來講,讀成“常無慾”與“常有欲”是從自己修煉角度看問題。“本”是天地的原始,“妙”是前人或自己命的“”,因此從無生有從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直到萬物萬,是萬物的源。讀著:“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檄。”就是——人們要想體認大道有無之際,必須要修養到常無的境界,才能觀察——體察到有生於無的妙用。再說,如果要想體認到無中如何生有,又必須要加工,但從有處來觀察這個“”而終歸於本來“”的邊際。“”字,就是邊際的意思。玄元之妙。更是修煉必經課程。玄門要義的深不可測。首,他提出“”,同時提示我們,不可執著道是一般永遠不變的恆道。接著又強調,不可執著“”相而尋道,也沒有永恆的“”,如法國革命先烈追求的“”,在今天許多人看來也是不理解的。其次,便說到形而上道與形而下萬有“名器”的關係,“名是道的外相”,是有無相生,綿綿不斷的。因此,在形而下(名)的情況下而要體認形而上之“”,必須從常無的境界中去體認它的本源和本體,這樣才能更好理解“”。如要更透徹精闢,又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即“元” 說了一個玄,又不是一元、兩元可以究盡的,玄的裡面還有玄,分析到空無的裡面還有空無,妙有之中還有妙有。由這樣去體認道的體用,有無相生,真是妙中有妙,妙到極點更有妙處。等於佛教和尚們手裡拿著的唸佛珠,一念接著一念,同樣都是代表如環之無端,永無窮盡。

老子的唯物論觀點

老子在本章裡闡述了一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唯物論”的哲學思想。老子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通常在人類對某一事物一無所知的時候,往往是被動的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從表面現象逐漸認識到一定深度的奧妙,人類要把觀察到的這些奧妙描述出來這就是“名”。通常人類一旦對事物的探索發展到“名”的階段,人類會把這些支離破碎的“名”組織起來,加以系統歸納就發展到“科學知識”的階段了。人類用科學知識武裝了頭腦,就會產生更強烈的探索更深層次自然內在本質的慾望,正是這個慾望推動了科學知識的進一步發展。先有物質存在就是“道”,後有意識產生就是“名”,這就是兩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論觀點。與馬克思主義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唯物論觀點是不謀而合的。名和道,都出自同一個事物,一個是客觀存在;一個是對存在的認識。認識是在否定的過程中不斷髮展的,不斷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揭示出來了。與今天人們所說的: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否定之否定過程的哲學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深刻內涵所在。人類在“道”和“名”的征途上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僅僅是一個“太陽中心說”,哥白尼提出了這一理論,但是不敢發表;伽利略為推廣這一理論,在鐵窗裡渡過了餘生;布魯諾用身上的烈火來捍衛。今天的人們都知道,宇宙不是圍繞太陽轉的,但是如果沒有伽利略的鐵窗和布魯諾身上的烈火,今天的宇宙觀從何而來?愛因斯坦在創立“相對論”的時候,有人說他是“瘋子”,就是這個原因。

连化草
2017-06-15

道德經是篇說明文。老子被尹喜留於函谷關,人老氣息弱,心情差,那有那麼廢話,講啥哲學`思想等糟七糊八。全是後人意淫。道是根,德是體,經是後人加的,免強曰之用。不信,你可試一下。只管讀,不要強行斷句,不要強行思考,不要太多雜念。你會越讀心越靜。最好,別人讀,你只管靜靜聽。斷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曾仕強老師斷句。)前句,道的變`準`標三態。後句,老子告知伊喜(等),別搞錯了,會誤傳。(歪嘴和尚念歪經)。試試吧!

荷声入梦
2017-06-15

“道,可非常,道;名,可非常,名。”這樣的斷句一定會貽笑大方的,不過我就是這樣理解的。

標點符號,看似很簡單其實我覺得實在是了不起。它可以把一句話的意境徹底顛覆,就像這兩句著名的《道德經》的總綱領。

我最先接受的教誨當然不是這樣子的,見到的標準版本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候當然頂禮膜拜,五體投地……

但是,人,總是要經歷一些事的,總是要看到一些事的。於是,在心裡也就有了許多叛經離道的念頭……自然也就是一個人想想罷了,道,是什麼,什麼是道?這個問題不是我所能回答的,名呢?這個問題誰又能告訴我呢?

道可道,非常道。我就在想,這“道”就在這個渺渺茫茫的宇宙之間嗎?自己也就笑了自己的庸人自擾了。古時聖賢嘔心瀝血誰又能夠真正讀懂?!說出來又是這樣的惹人嘲笑!!!

名可名,非常名!!!我也就只有臣服於這樣的權威定義了……

豆逗77263269
2017-06-15

"道可道",第一個道為名詞,即老子說的大道;第二個道為動詞,即為探索、研究、闡釋。意思是:道是可以通過探索、研究來闡釋的。"非常道"的意思是:但你所闡釋的道,還不是真正的道。這句話揭示了人們在認識自然、社會規律時,視野的侷限性。人們常把盲人摸象視為科學研究,以偏概全得出各自的科研成果,形成不同流派,相互攻訐,其形式相互對立,其本質都是形而上學。"名可名",第一個名是名詞,即對道的闡釋形成的名、概念、本質;第二個名是動詞,即歸納、抽象、概括、定義。意思是:道的名、概念、本質是可以通過歸納、概括、抽象來定義的。"非常名"的意思是:但你定義的名、概念,還不是能揭示道的本質的名、概念。這句話揭示了人們在探索真理的過程,常就事論事,把現象當本質。

北风萧萧11043642
2017-06-15

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無”,名天地之始③;“有”,名萬物之母④。故常“無”,欲以觀其妙⑤;常“有”,欲以觀其徼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⑦。同謂之玄⑧。玄之又玄,眾妙之門⑨。

[通釋]

道可以因循,沒有恆久不變的道;名字可以稱呼,沒有恆久不變的名稱。“無”,為天地的初始命名;“有”,為產生的萬物命名。所以恆久的“無”,要來考察事物是怎麼產生的;恆久的“有”,要來觀察事物是怎麼存在的。(無與有)這兩個事物同出一個源頭但名字不同,不同的名稱卻出自相同的源頭就叫作深奧。深奧又深奧,是認識萬物的關鍵所在。

[註釋]

①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因循,沒有永恆不變的道。第一個“道”是名詞,指客觀事物依循的軌跡,是人對自然規律的經驗認識和總結,是應該取法遵循的而不應違背和對抗的客觀存在的規律。第二個“道”用作動詞,沿道而行,因循。非,沒有。常,經常,恆久,經久不變。

②名可名,非常名:名稱可以稱呼,沒有固定不變的名稱。具體事物總會消失的,它們的名字當然也跟著消失。前一個“名”為名詞,即“事物的名稱”;後一個“名”,用作動詞,命名,稱名,稱呼。

③“無”,名天地之始:“無”,為天地的初始命名。名,動詞,為……命名,稱呼。之,助詞,的。始,初始,開始。

④“有”,名萬物之母:“有”為產生的萬物命名。母,孕育產生萬物的母體。

⑤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所以恆久的“無”,要來看天地萬物的本質。欲,要。以,連詞,相當於“來”。觀,觀察,考究。其妙,它是怎樣產生的。其,它,代詞,指天地萬物。妙,奧妙,本質。

⑥常“有”,欲以觀其徼:恆久的“有”,要來看事物的存在。徼,音jiào,邊界,引申為“表面”,指人們能看到的物態。

⑦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這兩件事物出自同一個源頭但名稱不同。兩者,指“無”與“有”。出,出現。異,不同。

⑧同謂之玄:出自相同的源頭就稱作深奧。同,作動詞,出自相同源頭。玄,深遠,深奧,指“深刻的道理”。

⑨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深奧又深奧就是萬物的關鍵所在。這是一個判斷句,原文有逗號,釋文將逗號取消。妙,奧妙。門,事物的發源地,事物的關鍵所在。

[意義歸納]

本章以“道”引起,闡述什麼是“有”“無”。全章分四個層次。

第一層:“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闡述道可依循、名可稱呼,但無常道、常名。

第二層:“‘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闡述什麼是“有”“無”。

第三層:“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分別闡述“有”與“無”的價值意義。

第四層:“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闡述“有”“無”同出異名為“玄”,是道體的根源。

[語法分析]

轉折 並列 轉折 並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

並列

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

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分號間為第一重,並列關係。“道可道”與“非常道”,“名可名”與“非常名”分別為第二重,轉折關係。

《道德經》第一章的句讀頗多爭議。

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句讀,我選擇了“‘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沒選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德經》第三十二章有“道常無名”和“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其中的“無名”“有名”不能決定按“無名”“有名”句讀,因為還有“名亦既有”呢。而且,本章下文的“此兩者”所指即“有”與“無”,正是以此為根據的。

按“無,名天地之始”句讀,則“無”為主語;“名”用作動詞“為動用法”,“為……命名”的意思,充當謂語;“天地之始”即“天地的開始”的意思,是偏正短語充當賓語。此時句子的語法成分分析為: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的句子的語法成分分析為:

有,名萬物之母

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的句讀,我選擇了“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不取“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的句讀。

按“常‘無’,欲以觀其妙”句讀,則“常‘無’”是主語,“欲以觀”是謂語,“其妙”是賓語,此時的“以”釋成“來”。此時句子的語法成分分析為:

故常“無”, 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的句子的語法成分分析為:

常“有”,欲〔以〕觀其徼

“同謂之玄”是個單句,“同”是主語,“謂”是謂語,“之”與“玄”是雙賓語。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單句,是典型的判斷句式基本句型之一:“……,……。”釋成今文就是:“……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實際就是“玄之又玄是眾妙之門”。“玄之又玄”是主語,“眾妙之門”是謂語。

[解讀與點評]

《道德經》的“道”的含義十分豐富,總體來說,它指客觀事物運行而依據的軌跡,是人對自然規律的經驗認知和總結,是應該取法遵循的而不應違背和對抗的客觀存在的規律,是動態的法則。

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與以往的解釋大為不同。首先,我對第二個“道”,也就是“可道”之“道”的解釋跳出了“說”“稱道”的框子。先前我也一直用“可以用語言表述”釋“可道”,在反覆揣摩後我選擇了“可以沿著它前行”。

“道”的本義就是“路”。將一個名詞動詞化,一定與本義有聯繫。“道”用作動詞就是“取道”。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的“道”正是“道路”之義。今天我們使用的“道路”之意,應該是古已有之。“道”的“說”“稱道”義,應該是後世出現的,產生於何時,尚需考證。我甚至懷疑,“道”的“說”“稱道”義,可能正是對《道德經》這種錯誤解釋沿襲的結果。查與老子同時代的《左傳》之“道”,凡一百七十,只有一處“道”近似於“宣講”“言說”之意:“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yín ,愚蠢而頑固)。”且此“道”似與“導”通,是“引導”義的轉移。

以往對“非常”的解釋侷限於將“非”釋作“不是”。

“非”這個字有多個義項,使用最多的義項是“不”“不是”,其實它還有“無”“沒有”的義項,在先秦文字中,這個義項也經常出現,如:

1.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左傳·僖公四年》(君非姬氏:國君沒有姬氏)

2.晉郤缺言於趙宣子曰:“日衛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歸之。叛而不討,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懷?非威非懷,何以示德?無德,何以主盟?子為正卿,以主諸侯,而不務德,將若之何?《左傳·文公七年》(非威非懷:沒有威信沒有懷柔;注意本句的“無德”)

3.郤成子曰:“吾聞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左傳·宣公十一年》(非德:沒有德性。非勤:沒有勤懇)

4.若以不孝令於諸侯,其無乃非德類也乎?《左傳·成公二年》(非德,無德,缺德)

5.晉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功。慎辭也!《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非文辭不為功:沒有文采的辭令不會成功)

6.暴虐淫從,肆行非度,無所還忌……《左傳·昭公二十年》(肆行非度:放任做事沒有限度。請注意本例中也有“無”)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荀子·勸學》(臂非加長也:胳膊並沒有加長)

大概由於“非”作“不”“不是”解釋的時候多,所以人們出於“定式”,多把“非常道”釋為“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多把“非常名”釋為“不是永恆(不變)的名”。而這種解釋恰恰與老子的思想矛盾了。是用“不是”來解釋“非”,還是用“沒有(無)”來解釋“非”,要點是把握“道”可以不可以說或者“道”可以不可以走,“事物”可以不可以命名、稱名。顯然“道”是可以用語言表述的,而且通篇《道德經》說的正是“道”;“道”是可以走並可以依循的,“事物”是可以命名和稱呼的。

那麼老子為什麼不用“無常道”“無常名”來表述呢?因為下文出現了“有”與“無”“此兩者”一組對應的概念,為了不混淆,就用了“非常道”“非常名”來表示。而且,“非”與“無”在同一段文字中出現,表示相同的意義並不衝突,上面列舉的例2中的“無德”之“無”與“非威非懷”之“非”,例6中的“非度”之“非”與“無所”中的“無”意義是一樣的。

其實,即使用“說”“稱道”釋第二個“道”和“名”,也存在正確解釋“非”的問題。抽象的事與物並不只有一個“道”,“德”“仁”“義”“信”等皆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第十四章),不可以說嗎,不可以命名嗎?且“名”本身還談不上抽象;同樣,這些不可以效法嗎?所以,將“非”釋作“無”“沒有”才合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個“道”、第一個“名”分別是名詞,第二個“道”、第二個“名”分別是動詞。“道可道”通俗一些說就是“道可以當作道”,“名可名”通俗一些說就是“名可以當作名”;分別進一步說就是“道可以取道”“名可以稱名”,分別再進一步說就是“道可以因循”“道可以沿著它走”,“名可以確定事物”“名可以稱呼”。

“非常道”就是“沒有永恆不變的道”,就是說道沒有完全固定的因循模式,要因循道前行,但大可不必教條地、機械地沿著它走。正如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的“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道理一樣,“道”作為“路”雖然可以沿著它前行,但沒有永恆的路,沒有固定不變的因循模式:可以憑藉不同的工具,也可以步行;可以靠近左側一些,也可以偏向右側一點;可以小跑,也可以漫步;甚至可以像為避免寒風背對著它倒著走……

再打個比方:航天器飛行器也都要依循一定的軌跡,但是沒有永遠不變的軌跡。設計得很精確,不等於一成不變。飛機飛行、船隻航行要有航標,那只是飛行的參照,避免飛得離了譜,脫離了航線。這裡的“航線”就是“道”,就是飛行或航行依循的大致軌跡,上一點、下一點,左一點、右一點,快一點、慢一點,飛行器或船隻大一點、小一點等等,沒有絕對的——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非常名”就是“沒有永久不變的名稱”,就是名可以區別於它事物。但在事物發展變化的不同階段,名字是變化的。世界上的事物,乃至宇宙空間是運動的,事物要經過產生到消亡的過程;法則也在運動中變化,不可能一成不變。產生了事物就要給它命名;事物消亡了,它的名稱也會逐漸消亡。

“道”可以不可以與今天的現實聯繫起來呢?從一定角度來說,用今天的一個時髦的詞,道大致相當於與方針、政策經常並列說的“路線”,比如國家發展建設的總路線,就是一種既抽象又較為具體的道。“路線”實際上是人為設計規劃出來的“道”,它必須順應自然與社會發展規律,才能讓人有所遵循,才能走得順,展現出“大象”來。可以說為政治國、為人治家,確定一條正確的大道十分重要。判斷大道好與不好,實踐能檢驗它,走在這條道上的人最有體會。當然,道雖然可以設計,但實際運行的軌跡可能需要修正,這樣才能使道更平坦、更光明;道不是裝模作樣的口頭文章,不能南轅北轍,不能劃一條道卻不行其道。違背自然規律與社會發展規律規劃設計的“道”沒有前途,大吹大擂的只是“假象”,最後必然是“亂象”。

為什麼“名可名,非常名”呢?因為它有“有”與“無”的問題。“有”是存在,事物存在,名稱就存在。“無”是不存在,事物還沒出現,或者沒發現,當然無從命名;同時,事物消失,名稱也隨之消失。“‘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中的“有” 與“無”正是典型的“非常名”。“無”與“有”“同出而異名”,這就是“非常名”。“有”與“無”是動態的,變化的,自然就“非常名”了。

怎樣理解“非常道”與“非常名”二者之間的關係呢?因為可道之道是發展變化的,所以可名之名也是發展變化的。正因為如此,既然無常道,所以必然會無常名。唯其如此,道可以取道,可以因循,但沒有亙古不變、可以永久因循的道;沒有亙古不變、可以永久稱呼的名稱。

“徼”還是解釋為“邊際”,引申為“外表”“客觀存在”為好。

既說它“有”,又說它“無”,在於“似或存”(第四章)。

“常‘無’,欲以觀其妙”,就是從恆久的無中來探究事物到底是怎樣產生的,通過“常‘無’”看“有”是怎麼產生的。“常‘有’,欲以觀其徼”,就是從恆久的存在看到事物,通過“常‘有’”看“有”是怎麼存在的。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極富辯證思想,“有”與“無”是一對矛盾概念,但它們卻相因相生,是對立的統一體。“同謂之玄”說它們出自同一源頭,這確實很深奧,確實“玄”,“道學”又被稱為“玄學”即源於此。然而,它又是打開萬物寶庫的鑰匙,“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門”,事物的發端,觀察研究事物的通道。

本章是《道經》之首,大概編者有意讓它與第三十八章《德經》之首有所呼應,與對第三十八章一樣,可能對本章也有刻意篡改。所以通釋本章時我感覺比較吃力。重點問題:一是本章的“名”字費解,它與論道有多少關係呢!二是“玄之又玄”與老子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第七十章)顯然衝突。

本章產生成語“玄之又玄”。

ii小小孩
2017-06-16

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有言說,俱無實義。

《金剛經》:……如來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如果說道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那麼這個真相是不可說的,一說即著相,只有用跟道相同本質的真心去映證;如果非要像貪著表相的凡夫把它說出來,也不過是給勉強給它安一個名字而已,致如這個名字表示了多少內涵,就不是安名者所能決定的了。眼睛所見的世界,並非真的世界;心裡所想的世界受到眼見的影響,也與真實相差很遠;我(佛)看到的是什麼?我看到的這些大地山河、樹木花草、季節變化,生老病死以及宇宙星辰,它們都是虛幻的表像,它們不過是幾種元素複雜地組合、無數微粒玄妙地震動……越是接近它的本質,越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呀!

差不多相同時代的地球上誕生了兩位聖人,一個是中國的老子,一個是印度的釋迦牟尼,他們在不同的地方做了相同的一件事: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相。老子出關之前被人留下說法,便留下洋洋灑灑五千言之《道德經》,然後不知所蹤;而釋迦牟尼在苦心悟道後創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並留下浩浩如海的經文,不過所有經文如果有一部經母的話,那麼就是《金剛經》。
道德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部《金剛經》,一部《道德經》,竟然義趣大同小異,這真是應了中國那句話:英雄所見略同。因為反映真相的才是真理,而真相只有一個,若有倆個,一個必假。《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這是道可道也;《金剛經》又說,法者如筏,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道雖可道,卻非常道;名雖可名,卻非常名。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所以我們不應執著;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天人合一迴歸本原才能看到真相、得到解脫。沒有什麼中國的聖人,也沒有什麼印度(尼泊爾)的聖人,他們本是一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