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魯迅原名周樹人,和周作人是實打實的兄弟。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10 個回答
楚人柳下汇
2017-02-01

周樹人,周作人貌似一直感情都並不是多深厚。老大去日本留學求醫後老二跟著去了。但是兩兄弟的志向和愛好,性格都不同,所以除了一起生活並無過多交集。

從周作人寫給魯迅的絕交信大體看得出來寫信之前這次矛盾的緣由。首先的過錯方魯迅負主要責任。

“魯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這句話已經很明顯了。大家都知道基督教徒的很多規矩。其中一條就是提倡一夫一妻制。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基督教徒的身體女人是隻能給自己的丈夫看的。從這裡可以看出魯迅的確是看到了周作人老婆的身體(看到多少就只有魯迅自己知道了)。然而又因為周作人當時寄居於魯迅買的房子裡,所以加上了“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表示自己當時的無奈。

“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薔薇的夢”可以解釋為。一、薔薇代表了純潔和堅定;二、有本名為“薔薇之夢”的小說中提到18世紀,羅真提煉出了一種名為“薔薇聖母”的物質,通過這種物質人偶師可以把人偶變成有獨立行為與思想的人偶。從這句可以看出周作人一直把和他共住的哥哥(魯迅)當成一個純潔的有獨立思想和行為的人偶。後一句不用解釋大家都能明白吧。

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這句很關鍵。應該是周作人道出了寫信給魯迅的主要原因。

所以。綜上所述的話應該是:

1.魯迅去後院(或經過後院)的時候看到了讓周作人不高興的事,所以周作人大發雷霆寫信給魯迅。

2.魯迅肯定不是故意闖進後院要去“看”的。很簡單,如果魯迅故意要去後院看什麼不可能被發現。但是魯迅應該確實是不小心看到了些什麼。這也是魯迅一直沒有站出來說話的原因(因為的確比較冤),不然按魯迅的性格早站出來說話了。

3.造成這個原因主要是生活習慣的不同。因為沒有交待魯迅看到什麼的時間。白天,晚上都有可能。白天魯迅去後院拿東西,晚上去後院上廁所等等,都有可能偶遇這種尷尬的事。

历史大爆炸
2017-12-11

首先感謝平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魯迅和周作人的兄弟絕交,這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樁公認的懸案。所謂懸案,就是各有各的說法,和羅生門差不多。小編今天所提供的答案也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希望大家能積極為我指出。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魯迅原名周樹人,和周作人是實打實的兄弟。若要問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對於1923年的魯迅來說,恐怕就是兄弟失和了。這一年,魯迅接到了他弟弟周作人的一封絕交信,信的內容是這麼寫的——

“魯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周作人信中所寫的“過去的事”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有一種說法是指魯迅偷看了他弟媳羽太信子洗澡。當然這在小編看來純屬是無稽之談。雖然此說法比較荒唐,但卻牽扯出一個重要的人,那就是周作人的老婆羽太信子。可以說這是周氏兄弟失和的關鍵人物。

羽太信子本是周氏兄弟在日本求學時,所租住房屋的房東之女,不知怎麼她就和周作人勾搭上了。後來,魯迅和周作人相繼回到了中國,羽太信子也跟著來到了北京。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在北京,魯迅的收入比較高,再加上他又是家裡的兄長,自然就照顧起了全家人的生計。為了讓家人住得更舒服一些,魯迅便用自己的薪資和稿酬在北京八道灣衚衕買下了一處四合院。

然而正是這處房產,導致了日後魯迅和周作人的決裂。什麼?居然是房產糾紛?小編我並沒有開玩笑。魯迅和周作人作為文豪,自然不會為了一處房產而產生嫌隙,但女人就不同了。羽太信子為了能獨霸八道灣的四合院,使出了最狡詐的詭計,最後如願以償。

上文中,小編提到了周作人寫的那封絕交信。關於此信,魯迅也在日記中做過記載——“上午啟孟自持信來,後邀欲問之,不至。”看見沒,在魯迅收到弟弟的信件後,他還是想積極溝通的,但是周作人顯得很決絕。如果不是女人在他耳邊嚼舌頭,作為弟弟,周作人應該不至於連溝通的機會都不給魯迅。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日後,魯迅對他的這位弟弟有了一個字的評價,那就是“昏”。此字用在周作人的身上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抗戰爆發後,周作人聽了他老婆的建議,做了“文化漢奸”,最終身敗名裂。)

讓周作人和魯迅絕交,這只是羽太信子的第一步,她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讓魯迅搬出去,好自己把房產據為己有。魯迅作為一位刀筆匠,可以說絕不會屈服於強權,但對於家事,他還是選擇了容忍和讓步。無奈之下,魯迅搬出了八道灣的四合院。

有一天魯迅回到八道灣取東西,這時候他和周作人以及其妻有過一場衝突。魯迅日記裡是這樣記載的——“下午往八道灣宅取書及什器,比進西廂,啟孟及其妻突出罵詈毆打,又以電話招重久及張鳳舉、徐耀辰來,其妻向之述我罪狀,多穢語,凡捏造未圓處,則啟孟救正之。然後取書、器而出。”

看完魯迅的記載,我們就能知道羽太信子多麼歹毒了,真是佔了便宜還要落井下石。很多年以後,魯迅的妻子許廣平曾經撰文,直指羽太信子為了奪家產把魯迅趕出了家門。最後如願所嘗,得到了一整個四合院。

看到這,有的讀者可能會有不同的意見,認為小編有失偏頗。其實小編一開始也沒那麼肯定,但是看了羽太信子的照片,就立刻斷定這樣的女人是不會有人偷看她洗澡的!(慄強

一点有趣
2017-06-02

魯迅與周作人,兄弟絕交,事兒是怎麼發生,當時的情形是什麼樣的?

1923年7月19日的上午,北京八道灣十一號,一個瘦小身材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房間裡看報紙,突然,房間的門砰的一聲給人撞開了,一箇中等身材,留著短鬚的男人氣呼呼的闖了進來,將手中的一封信朝著看報男人桌上一扔,掉頭就走。

看報的男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魯迅。闖進來的那個男人,是他的弟弟,周作人。而正是因為那封信,才引發了一場震驚文壇的“懸案”。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魯迅

魯迅詫異的拿起信來讀,當他看到最後一句話:……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魯迅恍然大悟,這分明就是一封絕交信。

魯迅很生氣,但是,他還想搞明白事情的真相,於是讓人去後院請周作人來,一直等了一個下午,周作人還是沒有出現,第二天,便到院子門口守著周作人,從外面歸來的周作人見魯迅沒有說話,只是冷冷的“哼”了一聲,頭也不回的朝後院走去。

兄弟倆就這樣決裂了。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周作人

魯迅心情極差,一週之後,借了800大洋,從家中搬了出來,搬到了北京西四磚塔衚衕的一個小院裡住。

面對哥哥的出走,周作人只是在當天的日記裡寫道:下午,L夫婦移住磚塔衚衕。L指的是魯迅,此時的周作人,連哥哥的名字都不情願提。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北京磚塔衚衕

當時,周家兄弟在文學界的地位都非同一般,他們不和的消息不脛而走,震驚了文學界,成了有足夠影響力的文壇大事件。

然而,事情還並沒有完,反而愈演愈烈。

1924年6月11日,搬家快一年的魯迅回八道灣十一號取書和一些其他的物品,兄弟二人繼續一年的怒火被引爆了。兄弟二人竟然打了起來。據說當時周作人拿起一個香爐向魯迅砸去,魯迅也毫不示弱,朝著周作人扔了瓦片。

事情已經過去一年了。什麼樣的仇恨,讓兩兄弟一見面就大打出手呢。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魯迅住過的八道灣十一號

當時很多文化人,蔡元培,郁達夫等紛紛加入了試圖解開真相的隊伍中來。他們找遍了魯迅公開的日記,並沒有發現更有價值的線索。

事實上,魯迅並沒有過多記載,他們兄弟失和的事情。

周作人倒是記下了那天發生的事情。不過,周作人後來承認,他用剪刀把那篇足以影響中國文學史的日記剪掉了。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羽太信子和周作人

1939年,郁達夫發表了一篇文章,《回憶魯迅》,文中有一段話:據鳳舉他們的判斷,以為他們兄弟間的不睦,完全是兩人的誤解。周作人氏的日本夫人,甚至說魯迅對她有失敬之處。周作人娶了個日本老婆,叫羽太信子。

當年同時住在八道灣的叫做章川島的一個人,後來對魯迅博物館工作人員說,魯迅和周作人吵架了,事情的起因,可能是因為羽太信子說,魯迅調戲她。羽太信子還對章川島說,魯迅在他們的臥室窗下聽窗。

她的話可信麼。

章川島說,八道灣後院的房屋,窗子外有土溝,還種著花,人是無法輕易靠近的。所以,聽窗在條件上是不可能的。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其實,早前的時候,魯迅和周作人兄弟一直都很好,親如一人。魯迅早年的時候,對周作人幫助很大,不論是在文學成就方面,還是再生活上。八道灣的房子,就是魯迅買的,堪稱豪宅,共花費3500大洋。他把父母以及兄弟全都接來,全家人都住在一起。

當時,魯迅收入400大洋每月,周作人240大洋每月,周建人每月固定收入,但也有不少翻譯稿費收入,周家的收入在當時也算是中上流了。

而全家人的財政大權都交給了羽太信子。

羽太信子獨攬財政大權,威勢漸起,經濟失控了。可讓魯迅不滿意的是,羽太信子的生活方式太講究。比如,看病不管大小都要請日本醫生,出門都要坐汽車,孩子上學僱傭專門的黃包車,家裡有六七個傭人。

而且,她還要接濟補貼日本的孃家人。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早前,周作人在日本的時候,每次魯迅寄給周作人和羽太信子的多數錢財資助,都給羽太信子拿去補貼給了孃家。後來,羽太信子的家人聽說她在中國當了家,想跟著過來一起享享清福,被魯迅給拒絕了。

雖然羽太信子當時並沒有說什麼,但不久還是爆發了。

所以說,家裡是有矛盾的。羽太信子是不是跟周作人胡說了什麼,導致後來周作人怒氣衝衝的要和魯迅絕交。

許壽裳在《亡友魯迅印象記》中,說起兄弟失和,指責羽太信子,“有歇斯臺理性”,對魯迅“外貌恭順,內懷伎忌”,還指責周作人,“內心糊塗,輕聽婦人之言。不加體察。”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兄弟絕交,再不見面。從此,他們各自也在文學和思想上分道揚鑣,更加走入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極端,各自成就了自己。

如果沒有兄弟失和呢。也許不會充分的表達出他們的自我。

他們各自按照自己的性情,周作人慢慢成了右翼文壇的領袖,魯迅也毅然的扛起了左翼文壇的大旗。

二言三拍
2017-03-03

想必大多數人都知道魯迅兄弟失和的事情,也有很多關於他們兄弟失和的文章。有的說可能是魯迅不檢點,偷看自己弟媳即周作人的老婆洗澡,以至於兄弟失和。真的是這樣嗎?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1919年的時候,魯迅賣掉了紹興祖宅,舉家遷到北平,關於搬家的事宜,在魯迅先生《故鄉》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一些影子。魯迅日記裡也對搬家有著詳細的記載。為了搬家,魯迅四處忙著找房子,到了7月23日,定下來購買西直門內公用庫八道灣十一號一家羅姓的房屋。

一切忙完之後,到了11月21日,魯迅才和周作人一家搬進新居。12月1日動身回紹興老家搬家,到了24日,一家老小都搬了過來。而據魯迅之子周海嬰的記載,在魯迅忙著找房子的時候,周作人向北京大學請了長假,陪著東洋老婆羽太信子和娃娃回日本孃家去了。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搬家前後一直是魯迅一人在忙。魯迅是從1919年春節後開始著手找房子的,等到魯迅11月把全家老小接過來,差不多用了九個月之久。而周作人是在八月份回來的,並且連小舅子都給帶了回來。

當時的八道灣修繕還未完工,魯迅只好暫時把他們安頓在別處,直到11月才和全家人一起住進八道灣。從現有記載的文字來看,周作人在搬家這一事情上,幾乎沒有幫上什麼忙,可以說是坐享其成。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全家人搬進八道灣後,對於長期單獨一個人住在會館的魯迅來說,找到了一些心靈的慰藉,但這些慰藉卻是有限的。儘管他時任的妻子朱安也搬了進來,但他與朱安之間,依舊保持一種很冷淡的關係。而三個已經成家的兄弟之間,也不可能似兒時一般,因為都彼此有了家小。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不過也有值得欣慰的地方,兄弟三人決定,以大哥魯迅和二哥周作人的收入來養活全家,因為當時老三週建人尚無生活來源。三人經濟合作,永不分離,也讓受盡了一輩子苦的母親享享清福。由於魯迅的時任妻子朱安不識字,理家的擔子便落到了周作人老婆羽太信子的身上。全家住在一處,也不分爨,伙食由羽太信子來管。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之後還是各忙各的,魯迅照舊去教育部上班,周作人依然去北京大學上課,周建人則是去北京大學旁聽。但按照周海嬰的說法,八道灣卻從此成了羽太信子的天下,說她窮人乍富,擺闊氣講排場,還列舉出了她的斑斑劣跡。

譬如說飯菜不合口味,就撤回廚房重做。才有兩個孩子,全家上下就僱傭了六七個男女僕人。孩子偶有傷風感冒馬上要請日本大夫出診,日常用品用的也全是日本貨。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在中國買不到的就託人從日本捎過來。錢的來源她不管,只圖花錢舒服痛快。這些的確在周建人的回憶中也得到了證實,周海嬰的材料是不是來自於周建人就不得而知了。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周建人對此也有回憶,當時魯迅看不慣羽太信子這樣的鋪張浪費,就對周作人進行規勸,無非是“花錢要有個計劃,也得想想將來”一類的話。但是,也真有周作人這樣的人,把好心當做惡意。的確如此,周作人向來是個耳根子軟,怕老婆的人,他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也只圖得“苦雨齋”裡桌子的平靜。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周海嬰對於羽太信子的所作所為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羽太信子的真正目標是八道灣裡只能容留她自己的一家日本人和她的中國丈夫。周海嬰寫下這些文字的憤怒可想而知,但也絕非是毫無根據的氣話。

先是周建人離開了八道灣,在其離開大概十個月後,據魯迅日記記載,在1923年7月14日這一天,魯迅獨自一人在自己屋裡吃飯,“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飯,自具一餚,此可記也”。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有人也許會說,自己吃個飯怎麼了就,有什麼可記的。關鍵就是在這個地方,前面已經說過,他們並未分爨,都是在一個鍋裡吃飯,並且中午飯還在一塊吃。果不其然,五天後,在7月19日這一天,魯迅收到了周作人的這麼一封絕交書: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魯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情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難,——大家都在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色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作人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單從這封信的稱謂就可以看出周作人的態度,已經不是作兄弟看待,而是形如外人。這封信可謂是字字珠璣,字數可謂少一個不夠,多一個浪費,深刻而又言簡意賅的表達出了寫信人的用心良苦,以及對收信人的種種不滿。

  更可以看出寫信人深如汪洋的修養和博覽群書的智慧。這封信淋漓盡致地把寫信人充沛的感情躍然紙上,尤其是結尾:“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真是此處無聲勝有聲啊。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而魯迅則在當天的日記裡寫下:“上午啟孟(周作人的筆名)自持信來,後邀欲問之,不至。”周作人信中嘰嘰歪歪說了一大盤子真給自己帽子發黴變綠了一樣,而人家魯迅還不知道什麼事兒呢。要是魯迅真是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苟且之事,還會“後邀欲問之”嗎?懷疑周作人真是耳畔那個風被吹多了,而且腦子被驢踢了。

那些說魯迅可能偷看周作人老婆洗澡,根本就是嘴裡跑馬,先不說周作人老婆長得那樣有沒有偷看的價值,單說當時魯迅自己的老婆也住在那兒。再退一步說,就算家花沒有野花香,可是據當時住在八道灣客房的一個叫章川島的說,窗戶外面有土溝,還種著花卉,人根本無法靠近。再說魯迅要是真看了也不會厚著臉皮假裝正經地去問周作人,況且他們兄弟的母親還住在八道灣,所以說魯迅怎麼著都不會幹出這等齷齪事來。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那麼真相只有一個,就是周作人的老婆羽太信子做人太毒,容不得他人,而周作人耳根子又太軟,怕老婆。多方資料顯示,事實也大抵如此。無論如何,魯迅是不可能再住下去了,儘管這是他一手置辦的房產。

即使在友人的幫助下,魯迅夫婦還是花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才找到一處合適的新住處。不久,連他們兄弟共同的母親也受不了八道灣冷酷的環境,搬到了魯迅的新家,並頗有感觸地說:“八道灣只有一箇中國人了。”

之後在魯迅回八道灣去取回自己的書籍的時候,兄弟兩人又爆發了一場激烈的衝突,周作人把魯迅的書一本一本的扔了出來。魯迅後來在給《俟堂專文雜集》寫題記的時候,用了一個“宴之敖者”的署名。許廣平在《略談魯迅先生筆名》一文中對此解釋說:“先生說‘宴從家,從日,從女;敖從出,從放。即我是被家裡的日本女人逐出的’。”

由此可見,兄弟失和的主要原因就是羽太信子做人太毒,以及周作人的沒腦子。值得一提的是,周作人後來可能是有些後悔,並想起昔日兄弟的情誼,於1925年10月12在《京報》副刊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傷逝》的短文,並借用羅馬詩人的一首詩表達對不可再得兄弟之情的懷念。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魯迅也不是木石心腸,10月21日,他寫了一篇並未立即發表的小說,題目就是《傷逝》。周作人看後評論道:“《傷逝》不是普通的戀愛小說,乃是假借了男女的死亡來哀悼兄弟恩情斷絕的”,“我也痛惜這種斷絕,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人總只有人的力量”。這也可以算得上週作人的悔過書吧。

大熊飞罐
2017-03-16

我來說說我的觀點。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魯迅和周作人

魯迅和周作人是在1923年7月14日絕交的,此前兄弟三人各自的家庭加上他們的母親,一大家子都住在北京西直門內八道灣的一處大宅裡,他們沒有分家,掙的錢一起花,也都在一起吃飯。但是7月14日這天,魯迅晚上到自己屋裡吃飯了。

當天魯迅日記有記載:“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飯,自具一餚,此可記也。”

這說明絕交是突然發生的,那麼,究竟是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此事與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有關。

這一點,無論是魯迅自己,還是周作人、周建人、許廣平,以及魯迅的朋友許壽裳,都曾留下文字說及此事,而他們的敘述中,無一例外地都提到了羽太信子(魯迅是隱諱地提及)。

羽太信子是什麼來歷呢?1908年,魯迅把弟弟周作人拉著一起到日本留學,當時好友許壽裳租到一處住宅,據說是日本很有名的作家夏目漱石住過的,於是召集了包括周氏兩兄弟在內的5個人同住,而羽太信子就是當時這處住宅的女傭。1909年3月18日,周作人與羽太信子結婚。所以,有的文章說,魯迅先認識羽太信子,和她有私情,之後才介紹給弟弟,這種說法應該不靠譜。

1911年,周作人夫婦從日本回國。不久,羽太信子因為生子,便把妹妹芳子從日本接到中國好照顧她。後來,羽太芳子嫁給了周建人(後又離婚)。1919年周氏三兄弟都搬到北京八道灣時,羽太信子的弟弟也來到中國住到了宅子裡。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羽太信子(右一)羽太芳子(左一)和魯迅家人合影。

介紹完羽太信子的來歷,我們再來探究魯迅兄弟究竟為什麼失和。對於此事,最有價值的是周作人寫給魯迅的一個絕交信。這個便條是在1923年7月19日交給魯迅的,是魯迅到自己屋裡吃飯後的第五天。絕交信是這麼寫的:

魯迅先生:

我昨日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在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色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才或者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的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作人。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周作人寫的絕交信

這個絕交信不愧是一個文學家寫的,沒將原因說明,但卻說出了想絕交的原因,幾乎一個字不能刪減。

從這個絕交信來看,許壽裳、周建人所說的絕交是因為經濟方面的原因似不可信,因為非常明顯,導致絕交的是一件突然發生的事,而不是長期的矛盾。或者說,就算一段時間以來便有矛盾,也必有一個激發的事件。

如果是因為經濟原因,像他們所說,魯迅嫌羽太信子當家太大手大腳,那這種事是不可說的嗎?周作人又何必在信中如此隱諱?況且,魯迅絕對不是在經濟上計較的人,他有著非常傳統的思想,此前也一直付出自己的一切在幫著兩個兄弟,所以才造就的周作人“薔薇色的夢”。此時,魯迅會改變嗎?當然不會。因為許廣平還未登場,他與妻子朱安的關係大家也都知道,此時的魯迅決不會考慮自己的小家。

再從羽太信子的角度考慮,如果她在乎經濟利益,那更不會趕魯迅走,因為此時魯迅是這一大家人的經濟支柱。當時全家這麼多口人,還有10名左右的傭人,靠的就是魯迅和周作人兩個人的收入。當時給教授的工資、寫文章獲得的稿費,現在看來都是天文數字。羽太信子若聰明的話,又何必將“大財神”魯迅趕走?

再回到那個絕交書上,周作人聽到消息,幾乎擔受不起,有什麼事會讓一個男人擔受不起呢?文中又說“大家都在可憐的人間”,其意思無外乎是“大家都有人性之弱點”。以後不讓魯迅到後邊的院子裡來,是什麼目的呢?不讓魯迅接觸誰?而“願你安心、自重”,無疑是說明了,在周作人看來,這是件極醜的事,但為了兄弟情誼,他縱然很難擔受,但仍要給哥哥留面子,不會去傳揚。此後一生中,周作人果然從沒有明確說明兄弟失和的真正原因。

但是從上面分析可知,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此事肯定跟男女之情有關。

有人說,周作人聽到的這件事是:魯迅偷看了羽太信子洗澡。從周作人的種種舉動來看,他聽到的消息顯然極有可能就是這樣。

那麼,這是不是羽太信子故意在周作人面前汙衊魯迅呢?

剛才分析了,如果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羽太信子趕走魯迅極不明智。想獨佔那套大宅子?那宅院是挺貴,但也不過是魯迅幾個月的工資而已。顯然,魯迅這個“提款機”比房子要更值錢。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魯迅北京八道灣故居復原模型

魯迅的朋友往往把羽太信子說得極為不堪,說她有“歇斯臺裡性”,對魯迅“外貌恭順,內懷忮忌”,但是也有人對她有另一番評價。比如蕭乾夫人文潔若在《晚年的周作人》一文說,“周作人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生前,每餐必先在牌位(周氏兄弟母親魯老太太、周作人女兒若子、周建人兒子豐三的牌位)前供上飯食,然後全家人才用膳。”徐淦在《忘年交瑣記》中提及羽太信子時說:“上街採辦,下廚做飯,掃地抹桌,洗洗刷刷,全由羽太信子裡裡外外操勞不停。她完全是日本型的賢妻良母,鞠躬如也,低聲碎步,溫良恭儉讓,又極象紹興的老式婦女……”

周作人是個智慧的人,他能與羽太信子相守54年,難道會是被羽太信子的拳腳征服了?

那麼,如果相信了羽太信子說的話,那魯迅真的看了弟媳婦洗澡?

應該說,不是不可能。

魯迅在中國有一個逐漸被神化的過程,但其實魯迅也是人,怎麼會沒有人性的一些弱點?當時魯迅與朱安只是形式上的夫妻,他在心理生理上有孤寂感是難免的。羽太信子的確長得並不漂亮,也許魯迅並非故意,但偶爾碰到了,沒有躲避也是可能的。況且,在那個時代,日本男女是混浴的,在日本生活過的魯迅可能也並不以為意。但是,羽太信子來中國後,卻是迅速中國化了,可能她卻接受不了被偷看的事實,因而對魯迅有了意見。並最終選擇告訴了與她感情不錯的丈夫周作人。

上述推測,你是否也認為最靠近事實真相呢?

见微而知著
2017-05-31

有一個學者講過,近現代以來,所有的作家中,唯有魯迅一個人可以把他所有的言論、書信、文章作品甚至日誌印出來而不影響他的人格的。那些老舍巴金郭沫若之類的都弱爆了。因為在很多特殊情況下,不得不妥協。但是隻有魯迅一個人可以從頭到尾貫徹著他的理想文化人格。

所以說魯迅偷看周作人的妻子洗澡,簡直是無稽之談。中文系老師聽了肯定要髮指了。

周作人的妻子叫羽太信子,是一個日本女人。當時魯迅和周作人還是住在一起的。並且家裡管財政的就是周作人的妻子。這個日本女人在生活上,她擺闊氣講排場,花錢如流水,毫無計劃。飯菜不合口味,就撤回廚房重做。她才生了兩個子女,全家僱用的男女僕人少說也有六七個,還不算接送孩子上學的黃包車伕。孩子有傷風感冒,馬上要請日本醫生出診。日常用品自然都得買日本貨。而這些在當時都是非常燒錢的,當年魯迅在北京教書的時候,兼了六間大學的教職,周作人後來在魯迅的推薦下也進了北大教書。當時魯迅和周作人一個加起來恐怕也有六七百塊大洋。這是什麼概念?當時一個傭人一個月薪資也才兩三塊大洋。所以他們的生活可以是相當富裕的。但是即便如此,魯迅家裡還是經常收不敷出,因為羽太信子太能花錢了。魯迅常常領完薪資上交上去,沒多久又要跟朋友借錢了。

這些都是有根據的,我一個老師就是專門研究魯迅的薪資 。

後來魯迅跟周作人失和,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女人的原因。魯迅曾調侃暗示過,“宴”字就是被日本女人趕出家。但是這也只是大部分人都推測。

恐怕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思想上的分歧吧。從兩個人的文風就可以很明顯看出來了。

恶趣历史谈
2017-12-12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在魯迅的個人生活中,有兩件事對他的打擊是沉重的。一個是他的婚姻生活,另一個就是與弟弟周作人的失和。魯迅生前一直不願意向別人談及此事,他默默地承受著,長久地犧牲自我,這使魯迅陷入了人生最大的哀痛中。對一個具有鮮明現代意識的人來說,這種家庭的不幸本身,使魯迅有了更深的悲劇色彩。

魯迅與弟弟絕交,搬出大院

魯迅與周作人的分手,是1923年7月19日。那日,周作人給魯迅遞來一封斷交信。信中說:魯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那一日,魯迅日記中寫道:“上午啟孟自持信來,後邀欲問之,不至。”可見問題已很嚴重了。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許壽裳著《亡友魯迅印象記》,談及兄弟兩人的衝突,點明其中原委。文章寫道:魯迅對於兩弟非常友愛,因為居長,所有家務統由他自己一人主持,不忍去麻煩兩弟。他對於作人的事,比自己的還要重要,不惜犧牲自己的名利統統來讓給他。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底里症的。她對於魯迅,外貌恭順,內懷忮忌。作人則心地糊塗,輕聽婦人之言,不加體察。

決裂直接導因是周作人的妻子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魯迅畢竟是偉大的,他受了種種誣衊委屈,搬出了八道灣,又生了一場病,而對於作人和信子的事,日記上卻一字不提。這是筆者在他死後數個月,為的要趕撰年譜,翻閱他的日記才知道的。

魯迅與周作人分手後,兩人均給已去了上海的三弟周建人去信,但周建人的態度很明朗,站在了魯迅一邊。周建人理解魯迅,恐怕也是對羽太信子有看法,或與大哥意見一致,這是肯定的。細說起來,周氏兄弟的分手,就經濟上的角度看,也是必然的。本來,大家族親人間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加之羽太信子那時不太節儉,花銷頗高,搞得經濟上頗為緊張。周建人後來回憶說:魯迅在教育部的薪金每月三百元,還有稿費、講課費等收入,周作人也差不多。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這比當年一般職員的收入,已高出十多倍,然而月月虧空,嚷著錢不夠用。在紹興,是由我母親當家,到北京後,就由周作人之妻當家。日本婦女素有溫順節儉的美稱,卻不料周作人碰到的卻真是個例外。她並非出身富家,可是氣派極闊,揮金如土。家中有管家齊坤,還有王鶴拓及燒飯司務、東洋車伕、打雜採購的男僕數人,還有李媽、小李媽等收拾房間、洗衣、看孩子等女僕二三人。

更奇怪的是,她經常心血來潮,有時飯菜燒好,忽然想起要吃餃子,就把一桌飯菜退回廚房,廚房裡趕緊另包餃子……這種種花樣,層出不窮。魯迅不僅把自己每月的全部收入交出,還把多年的積蓄賠了進去,有時還到處借貸,自己甚至弄得夜裡寫文章時沒有錢買香菸和點心。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周作人任他的妻子揮霍,不敢講半句不是。早在辛亥革命前後,他攜帶家眷回國居住紹興時,他們夫婦間有過一次爭吵,結果女方歇斯底里症大發作,周作人發愣,而他的郎舅、小姨都指著他破口大罵,從此,他不敢再有絲毫的“得罪”,相反,他卻受到百般的欺凌虐待,甚至被拉著要他到日本使館去講話。平日裡,一講起日本,她總是趾高氣揚,盛氣凌人;講到支那,都是卑賤低劣。而周作人只求得有一席之地,可供他安穩地讀書寫字,對一切都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逆來順受。

與周作人的決裂,對魯迅的打擊是巨大的。他忍著屈辱,搬出了八道灣。婚戀的悲劇與兄弟的失和,在魯迅身上投下了深深的陰影。他變得更加沉默寡言起來,家庭的概念已經徹底瓦解了。

国家人文历史
2017-06-01

關於周氏兄弟的反目,從1923年8月開始,社會上就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猜疑:有人說是魯迅趁周作人不在,調戲弟媳,遭到羽太信子的拒絕後,兄弟失和;也有人說周氏兄弟因為文化上的觀點不同,再加上羽太信子的從中挑撥,造成了那樣的結果;還有學者考證,魯迅對日本弟媳持家的“暴發戶”行為極為不滿,二人因為家裡時常入不敷出產生矛盾,終於反目,而周作人只是附和妻子罷了。諸如此類,讓世人好奇不已。

在手稿中,是這樣描述的:

家內人不斷的大小輕重的生病,都常常要請醫生到來,魯迅就忙著應付這些差事。從沒有計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那麼他們每月收入有六百上下(魯迅三百,周作人二百四十),稿費在外,都哪裡去了呢?魯迅說:“她們一有錢又往日本商店去買東西去了,不管是否急需,都買它一大批,食的、用的、玩的,從醃羅卜到玩具,所以很快就花光了。又訴說沒有錢用了,又得借債度日。”

可解答一部分人的意見,以為他們兄弟不和之原因所在,是物質關係。魯迅在八道灣住的時候,初時每月工資不欠,比周作人還多,又忠心耿耿的全部交出,兼以向朋友告貸,這樣的人,在家內開支是一個得力助手,要得的。後來開始欠薪,加以干涉到人事方面,就妨害了主人的權威,討厭起來了。魯迅還經常借債維持整個大家庭的開支,如果節約一些,不是免得多向外借一些嗎?有時借款是輾轉託之他人,向銀行納高利貸來的。

魯迅除了負擔八道灣絕大部分家用之外,連日本人信子的父親羽太家:每月家用的接濟,兒子重久三次到中國和在日本不時的需索以及軍營的所需費用,及第三個女兒福子的學費,也都是由魯迅每月收到工資,即行匯出的。後來魯迅被趕出八道灣之後,常常感嘆地說:“我幸虧被八道灣趕出,生活才得有預算,也比較的不愁生活了。”對照以往生活的緊張情況,後來可以量入為出,也可以接濟一些急需求學的青年,可說利用資財得更有意義了。

兄弟二人反目後,對失和的原因都諱莫如深,而魯迅還是一直關心著周作人。1925年10月12日的《京報》副刊上,周作人翻譯了一首詩歌:《傷逝》,文章特意標出,這是詩人悼其兄弟之作。21日,魯迅用抒情式的語言寫了他唯一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小說,標題正是《傷逝》。兩個星期後,他又寫了小說《弟兄》,內容是張沛君照看生病的弟弟靖甫的故事。許壽裳在《關於〈弟兄〉》中指出,“這篇寫張沛君為了兄弟患病,四處尋醫,種種憂慮奔走的情形,大部分是魯迅自身經歷的事實”。“魯迅通過小說,是向周作人伸出熱情的手,表示周作人如有急難,他還願意像當年周作人患病時那樣救濟。” 周建人後來在書中這樣寫道。與周作人的關係成為魯迅始終惦記的一件事。

1935年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時候,魯迅還讓三弟周建人轉告作人:“遇到抗日救國這類重大事件,切不可過於退後。”對於他的創作,魯迅也每每說“周作人的文章是可以讀讀的。”每逢周作人有新作品產生,出版了,他必定託人買來細讀一遍。兄弟雖然反目成仇,但骨肉之情終究難以割捨。

余凝
2017-04-10

魯迅與周作人的分手,是1923年7月19日。那日,周作人給魯迅遞來一封斷交信。

信中說:

魯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作人那一日,

魯迅日記中寫道:“上午啟孟自持信來,後邀欲問之,不至。”  

此前五天的日記有過這樣一段文字:

“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飯,自具一餚,此可記也。”  可見問題已很嚴重了。事情發展得這樣突然,是旁觀者始料不及的。他們的好友張鳳舉和川島對此事略知大概,但均語焉不詳。許多年後,許壽裳著《亡友魯迅印象記》,談及兄弟兩人的衝突,點明其中原委。文章寫道:失和原因  魯迅愛住北平,但是他的西三條衚衕住屋,是出於不得已而經營的。他原來在1919年把紹興東昌坊口的老屋和同住的本家共同售去以後,就在北平購得公用庫八道灣大宅一所,特地回南去迎接母太夫人及家眷來住,這宅子不但房間多,而且空地極大。魯迅對我說過:“我取其空地很寬大,宜於兒童的遊玩。”我答:“誠然,簡直可以開運動會。”魯迅那時並無子息,而其兩弟作人和建人都有子女,他鐘愛侄兒們,視同自己的所出,處處實行他的兒童本位的教育。[1]  ……  

魯迅對於兩弟非常友愛,因為居長,所有家務統由他自己一人主持,不忍去麻煩兩弟。他對於作人的事,比自己的還要重要,不惜犧牲自己的名利統統來讓給他。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底里症的。她對於魯迅,外貌恭順,內懷忮忌。作人則心地糊塗,輕聽婦人之言,不加體察。我雖竭力解釋開導,竟無效果。致魯迅不得已移居外客廳而他總不覺悟;魯迅遣工役傳言來談,他又不出來;於是魯迅又搬出而至磚塔衚衕了。從此兩人不和,成為參商,一變從前“兄弟怡怡”的情態。這是作人一生的大損失,倘使無此錯誤,始終得到慈兄的指導,何至於後來陷入迷途,洗也洗不清呢?[2] 弟媳羽太信子  雖然出身卑微,自幼受苦,但羽太信子並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她為人自私、刻薄,生性鋪張浪費,好搬弄是非,加之患有歇斯底里症,情緒很不穩定。  

魯迅三兄弟搬住一家後,家政大權便握在了這位日本婦人手中。魯迅當時的月收入為400大洋左右,他除留下香菸錢和零用花銷,絕大部分薪水交給羽太信子掌管。  在生活上,羽太信子擺闊氣講排場,花錢如流水,用度上沒有計劃和節制。家裡僱了六七個僕傭,每餐飯如果稍不合口味,便撤了另做。孩子上學,僱有專門的黃包車伕。遇有家人偶感風寒,必延請索價不菲的日本醫生。  從當時魯迅兄弟的收入情況看,600個大洋摺合成現時的人民幣,約為3萬元左右,怎麼看都是白領階層,只要安排得當,一家人的日子會過得舒適安逸。然而,羽太信子除了肆意揮霍外,根本不會持家。至於周作人,從不問這類凡間俗事,一頭扎進他的“苦雨齋”,潛心治學。

  魯迅從兄長的角度出發,當然不能容忍羽太信子如此揮霍無度,待至後來,因校方拖欠,他的薪水往往不能按時交出來,一家人的開支無形中短出了一截,加之他曾數度規勸弟媳,於是,矛盾便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所以從整體上來講,主要是因為家事,因為周作人的自私不善持家的妻子造成了兄弟之間的矛盾!

芒果爱说
2017-04-10

魯迅是名人,名人都有點自己的怪癖,就像天才都有腦殘的一面,在世人面前展現出天才的那部分,其實還有不為外人知的另一部分,誰又知道很會寫文章的魯作家為什麼會同自己的兄弟絕交,是魯先生看不慣周作人的作風,還是周作人討厭魯先生的習慣,清官難斷家務事,這是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故事。


魯迅和周作人兩兄弟為什麼絕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