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你對這句話如何理解?

10 個回答
散木17
2019-07-04

感謝邀請!

這是一個很有哲理的句子。符合辯證法。你想當學霸,可能就會失去一些童年的快樂。你想當世界冠軍,可能會失去健康,那些兩彈一星的科學家們受到全國人民和國家的認可和尊重,但卻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機會。你把身心全部投入在事業上,可能你就錯過了陪伴孩子成長的美好時光。

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這就看你自己認為失的應不應該,得的劃不划算。看你怎麼看待生活。有些人太想成功,或者太想一夜暴富。可能會不擇手段地達到目的,甚至採取不正常的,極端的手段達到目的。比如偷竊,或詐騙。可能他暫時得逞了,但將來不行定在某個時候他的惡性被揭發。最後鋃鐺入獄。所謂小偷不打,三年自招。

那些因吸毒而永遠離開人們視線的明星們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他們為了在舞臺上光彩四溢,不惜用毒品來讓自己興奮,博得觀眾的掌聲和他們口袋裡的錢。結果事情敗露,最後失去了一切。有些人我們真是感到惋惜。

其實凡事都應該權衡一個度。這個度掌握好了,你的生活就是平衡。得與失都不會走極端。小失不傷身,大失不丟命。小得能溫飽,大得能濟世。老子講: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生應該像太極的陰陽魚。始終處於平衡的狀態,那才是理想的人生。得與失恰到好處。

感謝邀請!

這是一個很有哲理的句子。符合辯證法。你想當學霸,可能就會失去一些童年的快樂。你想當世界冠軍,可能會失去健康,那些兩彈一星的科學家們受到全國人民和國家的認可和尊重,但卻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機會。你把身心全部投入在事業上,可能你就錯過了陪伴孩子成長的美好時光。

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這就看你自己認為失的應不應該,得的劃不划算。看你怎麼看待生活。有些人太想成功,或者太想一夜暴富。可能會不擇手段地達到目的,甚至採取不正常的,極端的手段達到目的。比如偷竊,或詐騙。可能他暫時得逞了,但將來不行定在某個時候他的惡性被揭發。最後鋃鐺入獄。所謂小偷不打,三年自招。

那些因吸毒而永遠離開人們視線的明星們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他們為了在舞臺上光彩四溢,不惜用毒品來讓自己興奮,博得觀眾的掌聲和他們口袋裡的錢。結果事情敗露,最後失去了一切。有些人我們真是感到惋惜。

其實凡事都應該權衡一個度。這個度掌握好了,你的生活就是平衡。得與失都不會走極端。小失不傷身,大失不丟命。小得能溫飽,大得能濟世。老子講: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生應該像太極的陰陽魚。始終處於平衡的狀態,那才是理想的人生。得與失恰到好處。

感謝邀請!

這是一個很有哲理的句子。符合辯證法。你想當學霸,可能就會失去一些童年的快樂。你想當世界冠軍,可能會失去健康,那些兩彈一星的科學家們受到全國人民和國家的認可和尊重,但卻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機會。你把身心全部投入在事業上,可能你就錯過了陪伴孩子成長的美好時光。

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這就看你自己認為失的應不應該,得的劃不划算。看你怎麼看待生活。有些人太想成功,或者太想一夜暴富。可能會不擇手段地達到目的,甚至採取不正常的,極端的手段達到目的。比如偷竊,或詐騙。可能他暫時得逞了,但將來不行定在某個時候他的惡性被揭發。最後鋃鐺入獄。所謂小偷不打,三年自招。

那些因吸毒而永遠離開人們視線的明星們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嘛?他們為了在舞臺上光彩四溢,不惜用毒品來讓自己興奮,博得觀眾的掌聲和他們口袋裡的錢。結果事情敗露,最後失去了一切。有些人我們真是感到惋惜。

其實凡事都應該權衡一個度。這個度掌握好了,你的生活就是平衡。得與失都不會走極端。小失不傷身,大失不丟命。小得能溫飽,大得能濟世。老子講: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生應該像太極的陰陽魚。始終處於平衡的狀態,那才是理想的人生。得與失恰到好處。

手机用户51646388279
2019-07-06

都是傻人騙精人的話,都是狗屁!

舉一例: 某君夫妻辛辛苦苦打工攢20萬,已看好房,準確付首期,住新房,結果,很不幸來一場大禍,變成窮光蛋。錢沒了,房沒了,夫妻爭吵,哭的哭,孩子受罵捱打。他們失去了金錢,失去了房子,失去了幸福。按你們的邏輯 ,他們會得到什麼補償?得到40萬?

再舉一例:我朋友,夫妻倆,生一兒子,24歲了(因為是國家政策原因,是獨子),剛參加工作,是公務員,全家高高興興。結果,忽然去世,父母哭得天昏地暗,三年了,都沒辦法恢復過來,滿頭白髮。現在要生,也不可能了。

你們說,他們失去了,可得到了什麼?

退一百步而言,就算得到了,能相等嗎?能扶平他們的傷痛嗎?

前年,北大美女章*瑩去美國進修,不幸被歹徒侮辱、殺害,至今屍首未見,凶手未伏法,父母傷心斷腸。

你們去對她父母說,不怕,“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有一失,必有一得,你們會得到幸福的。看人家不把你們亂棍打死!

如如菊
2019-07-05

凡事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可以用佛教的因果的真理來解釋這個問題!萬法皆因緣所生,有了因才能有果,比如春天種莊稼,你要把種子種在土裡,再澆水,要除雜草這些都要你付出勞動,才能收穫秋天的果實。

再比如你喜歡佈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你付出了勞動,笑臉,金錢,但你收穫了快樂和福報。再比如你得到過社會的很多人幫肋,你就要加倍地回饋給社會,要懷有報恩之心,你才會幸福美滿,不然你覺得別人對你的幫助都是應該的,你就會心生貪念,這個欲妄是無止境的,會折磨你,使你不快樂,而且也是在消減自己的福報,這個人就會變得越來越沒福氣!這種有失就有得最不划算!千萬做不得。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種惡因你付出了,可得到的卻是惡果,還白白付出了,還得不償失呢!還要受無量無邊痛苦的果報啊!


凡事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可以用佛教的因果的真理來解釋這個問題!萬法皆因緣所生,有了因才能有果,比如春天種莊稼,你要把種子種在土裡,再澆水,要除雜草這些都要你付出勞動,才能收穫秋天的果實。

再比如你喜歡佈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你付出了勞動,笑臉,金錢,但你收穫了快樂和福報。再比如你得到過社會的很多人幫肋,你就要加倍地回饋給社會,要懷有報恩之心,你才會幸福美滿,不然你覺得別人對你的幫助都是應該的,你就會心生貪念,這個欲妄是無止境的,會折磨你,使你不快樂,而且也是在消減自己的福報,這個人就會變得越來越沒福氣!這種有失就有得最不划算!千萬做不得。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種惡因你付出了,可得到的卻是惡果,還白白付出了,還得不償失呢!還要受無量無邊痛苦的果報啊!


古往今来之传统
2019-07-05

這是宇宙間的法則。宇宙和人間諸事,都是有軌跡的,都是神定好的。對人身來說,從出生,到死亡,你的喜怒哀樂,財多少,官多大,是有定數的。人間是沒有所謂“巧合”的。但“人心不足蛇吞象”,總有些人不安於現狀,就會通過一些不正的手段,巧取豪奪。也就是說,不是他的,他得到了。而本是那人的,卻不屬於他了。那麼,神會通過什麼手段來平衡這些事呢?就是人間的災難。小惡小懲,會有疾病,丟錢,被小偷,摔一跤造成骨裂,等等。大惡大懲,得場大病,出車禍,遇意外,等等。

但人們發現個問題,有許多惡人小人作惡多端,但卻沒有遇到這些災難,反而活得順風順水。這和人間的法有關係。因為人間法大多是“來世報”,這世作惡,下世報。

凤146983974
2019-07-05

也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囉!這個好理解噻!比如說留守兒童,父母們為了掙錢,無奈地把他們留在了老家。錢是掙到了,可卻失去了和孩子親近的機會。好多留守兒童和父母重聚以後,會表現得叛逆、冷漠和鬱鬱寡歡,就算父母掙錢在城裡買了大房子,可孩子住在裡面還是不快樂,因為他們感覺不到父母的愛……這恐怕就是“有得必有失”吧!又比如,一個壞人在和兄弟姐妹的遺產爭奪戰中,窮盡手段、翻雲覆雨,用不光彩的手段佔盡了便宜。看上去的確是他(她)得到了金錢利益,但卻失去了親情,最後他(她)能夠品嚐到的只有眾叛親離的孤獨。這樣的例子我身邊有,最後那個人的老婆去世以後,兒子在外地打工音訊渺無,他百病纏身,一個人孤零零地過日子,又想和兄弟姐妹們來往了 ,可惜沒人理他……這恐怕也是“有得必有失”最真實的寫照了吧!

本然堂讲席
2019-07-05

樓主好!“得失話題”是面鏡子,能映照出大千世界和人間百態,深廣無窮,暗藏奧妙。你知道表面意思,應是想得到更新特的見解,下面展開話題,簡析幾句,供參考。

【1,“得失”的特徵】

主要有六個:(1)是一種矛盾,即內涵指辯證法。(2)是一種規律,即內涵指人生不變的法則。(3)是一種變化,即內涵指時空的轉換。(4)是現象,即內涵指事物的特性。(5)是無序,即內涵指人不能主宰的力量。(6)是認知,即內涵指人的心理感受。

【2,“得失”的含義】

通常從17個角度解讀:(1)哲理視角,即看做道義的尺度。(2)利益視角,即看做價值的守衡。(3)感情視角,即看做情緒的起伏。(4)對立視角,即看做競爭的結果。(5)命運視角,即看做吉凶的徵兆。(6)智慧視角,即看做事理的感悟。(7)苦樂視角,即看做禍福的轉化。(8)態度視角,即看做“我與世界”的關係。(9)因果視角,即看做宿命的必然。(10)系統視角,即看做“一體的兩極”。(11)教育視角,即看做無言之師。(12)生死視角,即看做存在的起始。(13)科學視角,即看做理化等學科的研究現象。(14)聖賢視角,即看與鬼神互動的結果。(15)儒家視角,即公私的境界。(16)道家視角,即“道”的天然屬性。(17)佛家視角,即人心的錯覺。

【3,“得失”的原因】

世間只有聖賢教育能揭開“得失祕密”的真相,主要結論是四個:(1)是人的宿命決定的。認為人生歷程小至一個念頭,大至成為帝王,都是無量的前世善惡累積而成,有怎樣的前世,就有怎樣的今世。悟到這個真理,將不會被“得失的偶然性”迷惑。(2)是怨親的聚會。不論是人際關係的得失,還是名利物事的得失,本質都是“敵我關係”的順逆變化。利於自己的是“得”,害於自己的是“失”。前世和今世的冤家相遇,互失;前世和今世的親家相遇,互得。同理,“得失”的大小也由怨親的程度決定。悟到這個真理,人能生平等心。(3)是人心決定的。人愚,“得”也是“失”;人智,“失”也是“得”。人公,永“得”無“失”;人私,永“失”無“得”。人貪,見得失;人義,不見得失。悟到這個真理,人能掌控“得失”。(4)是人慾決定的。人能知足,常超越於“得失”;人不知足,常困厄在“得失”。換言之,“得失”都是慾望的符號,人若無慾,“得失”何在?悟到這個真理,人能成聖。

【4,“得失”的暗喻】

主要有四個,常被人忽視:(1)是無形大道對人的教育方法。愚人無視而苦,智人覺醒而樂。(2)是鬼神的忠告。人的“得失”背後都有鬼神暗中操控,“得”未必是福,“失”未必是禍,“得失”的相互轉換神祕難知。庸人喜“得”,君子喜“失”;敬鬼神者患“得”,昧鬼神者患“失”。(3)有時空性。“得失”是同時的,這種鐵律永不消失,只有時間上的“三世差別”和空間上的“十方差別”。人“得”時,“失”在暗處;人“失”時,“得”在暗處,故人不必僥倖於“得”,也不必憂慮於“失”。報應不爽,只欠時機。(4)是一種虛幻的自作自受。人有“我”的念頭,就有“得失感”;人有“貪”的念頭,就有“得失感”;人有“求”的念頭,就有“得失感”;人有“私”的念頭,就有“得失感”。反之,人若“無我、無貪、無求、無私”,一念之間就跳出“得失”的牢獄和枷鎖,超越得失了。

【5,“得失”的性質】

對普通人而言,是三觀問題。“得失時”是提高智慧的機遇,是命運變化的緊要關頭,是禍福降臨的時刻,是自罰或自覺的玄關,是人生境界的考驗。在生死高度看“得失”,人大智;在公私高度看“得失”,人大慧;在反省高度看“得失”,人大徹;在聖教高度看“得失”,人大覺。

【6,“得與失”的關係】

主要有四個:(1)得=失。人愚,“得”變為“失”;人智,“失”變為“得”。(2)“得失”被慾望推動。慾望是“得失”的放大器,欲越淡,“得”越大;欲越盛,“失”越大。(3)“得失”是自獎自罰。人順道,則“得”;人違道,則“失”。(4)“得失”的程度常不對等。智者掌握命運,得>失;愚人迷失命運,失>得。

【7,評價“得失”的方法】

主要是六個:(1)見“得失”而不自省,人惑。(2)趨“得”避“失”而不自覺,人難。(3)心有“得失”,人禍。(4)患“得”患“失”,人蠢。(5)無心而無“得失”,人聖。(6)大心而忘“得失”,人賢。

梁69853253
2019-07-04

謝謝邀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這說的是因果真理,絲毫不爽,萬法皆空,因緣果不空,人生四大因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得是失的因,前世得了今世必失,前世失了,今世就得。失是得之因,前世失去了,還復而來。因果通過現未來三世。前世人對你有義,今世對其報恩,前世你對人報怨,今世別人對你報怨。前世你虧欠別人,今世討債了。冤冤相報,互相報賞。無有出期。行人需察之,覺之,醒之。不昧因果,行道求出離,離苦集因緣煩惱之縛啊!

读书与写作
2019-07-04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這是人生選擇終將要面對的結局。

就如

你得到太陽的燦爛,必將失去月亮的皎潔。

你失去花朵的嬌豔,必將收穫果實的豐盈。

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必將為你敝開一扇窗。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這是人生選擇終將要面對的結局。

就如

你得到太陽的燦爛,必將失去月亮的皎潔。

你失去花朵的嬌豔,必將收穫果實的豐盈。

上帝為你關上一道門,必將為你敝開一扇窗。


天马909张冰河
2019-07-04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這個觀點是經過幾幹年的社會實踐,先賢總結出來的哲學理念。貫穿人的一生,涵蓋整個人類與個人。揭示了人類社會及每個人面對繁雜事物,由自然到必然,由感性到理性,概括性的辯證理論。

人要獲得生存的必要條件,只有向大自然索取,就必須付出勞動,付出智慧,方可獲得豐厚的物質。而獲得的同時,又失去了大自然的原貌,失去了和諧的生態平衡。

精神方面亦是如此,在家庭薰陶,社會教育,後天的自修自律,收穫了真善美,丟棄的一定是假惡醜。反之,收穫了假惡醜,失去的一定是真善美。

又如貪得無厭的慾望,會不惜傷害他人,損壞社會公德,不惜任何手段終飽私囊。得到了財富,卻失去了人性之道,最終得到的一定是道義的譴責和法律的審判,罪大惡極者,還會失去生命。

一己之見。謝邀!

灵官庙人孙玉龍
2019-07-05

這句話源自古語“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事多無兼得者”,出自《論語,陽貨》。

原文: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事多無兼得者。假得真失。假失得真,其別微會矣,唯明其判斷之心,方可察其異;輕其得失之心,方能減其憂。察其易,則可避其失;減其憂,則可獲其得。此其多得少失之方也,可擇之不慎乎?

老漢是這樣理解的:

當你得到一些東西時便會失去一些東西,其原因類似: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天只有二十四個小時,你做一件事情的同時就會把另一件事情的時間用完,好比一杯水,裝的太多就會溢出來。

有得有失要以淡然的態度來對待:

有時雖然受到損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

有時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能變成好事。

人生在世要有一個好的心態,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看淡得舍方能遇事坦然。

所以不必糾結得失,事無十美,得到金錢的同時也許失了親情,凡事不去看重得失會心情樂觀,步步踏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