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清宮中九子奪嫡的故事氾濫,為何最終四阿哥順利得到王位?
康熙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0 個回答
坑爹史册
2017-05-18

康熙末年的爭儲大戲,深得人心的八阿哥胤禩最終敗下陣來。

認真說,原因說一千道一萬,不如一句話來得明白,那就是:怕老婆!

何以見得呢?且容我慢慢說來。康熙自己也說過,八阿哥生母衛氏“出身微賤”,所以不足以承繼大位。在當時環境下,這的確是很充分的理由,頗有些“血統論”的味道。

康熙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不過,回顧胤禩的歷史就會發現,康熙並沒有因為其生母出身低賤而對胤禩另眼相看。相反,為讓胤禩免受歧視,康熙從小就把他放在大阿哥胤褆生母惠妃處撫育,自己親自教養。

事實上,胤禩一直就得到康熙的偏愛,如三十七年封爵時,胤禩被封為貝勒,年僅十八歲,是年齡最小的。其母衛氏也相繼被封為良嬪、良妃,康熙並沒有刻意去歧視胤禩母子。

也正因為胤禩生母地位卑下,康熙才給他找了一個高貴的福晉,來彌補這一方面的缺陷。

胤禩福晉郭絡羅氏是安親王嶽樂之外孫女,安親王嶽樂則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兒子;另外,郭絡羅氏的外祖母還是索額圖的妹妹,算來也是顯赫的皇族。

康熙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但問題也恰恰出在這裡。正因為母家強大,郭絡羅氏在家中說一不二,而她本人又不育,結果,怕老婆的胤禩一直不敢納妾,到很晚才勉強納了側室。終其一生,胤禩只有一子一女,是同輩兄弟中最少的。

若按現在的觀念,胤禩所為不但有利於計劃生育,而且算得上是尊重女性的典範。但就當時而言,胤禩只有一個兒子,對爭儲是十分不利的,這個想必不需要多想吧!

應該說,胤禩生性聰慧,天賦極高,而且常被人稱讚“樸實、正氣”,廣有善緣,其待人處事之風,確實比其他阿哥強很多。

康熙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但在康熙眼裡,胤禩未免太柔懦,太會邀結人心了,甚至根本是假仁假義。要知道,康熙以仁孝治天下,其實是外儒內法,他並不喜歡一味仁義的皇子,而是喜歡剛毅果斷的阿哥。

試想,胤禩連老婆都怕,做事太柔仁,有恩無威,如何會是康熙眼裡的合適人選呢?

這個解釋,應該夠有說服力吧!

Hannibal Lecter
2017-01-18

康熙年間生下來未夭折,存活長大的皇子有24位,其中九人蔘與了奪嫡之爭,史稱“九子奪嫡”,他們分別是皇長子胤禔、皇次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

康熙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雍正奪嫡,或是繼承大統的過程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康熙冊立太子,到廢太子。在這個時期裡個別有想法的皇子明著對太子沒有什麼意見,暗中都各種找茬,而雍正並沒有反對太子。

太子,也就是皇次子胤礽為康熙帝嫡長子,剛剛慢一歲就被公開冊封為太子。康熙對他充滿了仁愛,而太子自幼也算勤勉端正,只是無奈常年坐在儲君位上,非常難處,時常淪為眾矢之的,果然被廢;然而康熙處於父愛,以及從國體考慮,又復立太子;但是多這麼折騰了幾下,父子關係就變得微妙而尷尬。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再次被廢。最初三爺,四爺,十三爺和太子走得比較近,當時四爺還不知道自己最終會繼承皇位,所以也算是真心輔佐太子。如果不和太子站邊,他就只能和八爺站邊,不但利益上不和,性格為人都不和。

皇長子胤禔,因為康熙前四子夭折,所以自然成為皇長子。據說他長得非常俊美,也深得康熙帝喜愛,曾委以重任,從徵厄魯特蒙古噶爾丹,銜命祭華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歲被封為直郡王。雖然能幹,年長,卻因為是庶出,所以難以被冊立為太子。在太子被廢立的過程中,皇長子相對於四爺、十三爺一派,八爺黨,比較孤立,又因為魘鎮太子,自己作死,最先出局。

皇三子胤祉博學多才,文武雙全,不但是康熙文治上的得力助手,在他親征葛爾丹時還領鑲紅旗大營。當皇長子胤禔魘鎮太子時,他還及時向康熙檢舉揭發。但是相比起能夠帶兵的十三爺,十四爺,行政能力很強的八爺,還是顯得平庸一些。而且他本人對權力並不是很感興趣,醉心於學問。

第二階段是在太子被廢以後,和皇八子集團爭奪皇位。太子,大阿哥都出局之後,有能力爭取皇位的有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

皇八子胤禩,自小就深受康熙喜愛,17歲就被封為貝勒,先後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大概和從事的工作相關,皇八子非常圓滑,善於經營關係,在廢立太子的整個過程中,都沒有放棄結黨爭位,這個其實很正常,因為他完全有這個實力。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感到厭惡,導致他失寵,至少是失去了信任。雍正即位之後,看中他的能力,賜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命辦理工部事務。但是兩個人並沒有走到最後,四年後再次因為結黨而被雍正削爵,圈禁,削籍,鬱鬱而終。

皇十四子允禵 ,和雍正帝同父同母,但是偏偏和八爺走得很近,非常擅長帶兵打仗,康熙四十八年,被賜封貝子,五十七年,任撫遠大將軍,徵策妄阿拉布坦。雖然康熙很喜歡這個兒子,但是他也深知治國比打仗難多了,所以爭儲過程中,皇十四子雖然呼聲很高,但是其實不過是八爺的附庸和籌碼,有趣的是,雖然和雍正爭儲失敗,後來也被雍正軟禁,但是到了雍正的兒子乾隆那一代,卻深受乾隆的尊重和敬仰。

和太子、大阿哥相比,四爺資歷不夠,但是前面兩位自己作大死,出局,機會就來了。

和十三爺,十四爺相比,四爺並不善於帶兵征戰,但是征戰多年,雄才大略的康熙知道,國家需要休養生息,接班人一定要是有能力治國,發展經濟的。

和八爺相比,四爺人脈不夠廣,因為他比較低調,行政能力看起來好像不夠突出,但是他贏就贏在——

雖然籠絡的人不夠多,但是卻很關鍵——九門提督隆科多,可以幫助他穩定京中局勢,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在外呼應,這兩個都是雍正心腹,當然因為擁立有功,後來也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韜光養晦,至始至終沒有暴露出自己的野心和才華,天天以“天下第一閒人”自居,在父親面前顯得寬仁穩重。對於康熙來說,仁是治國之君必須具備的素質,更何況自己百年之後,眾多皇子還需要一個仁愛的兄弟照顧,康熙也不希望看到後代自相殘殺。然而一爭寵,皇子們就難免表現得殘忍,最終違規出局。四爺表面上不結黨,不營私,不爭寵,私下裡積極準備,最終成為了祕密立儲的受益者。相比之下,八爺輸就輸在太過於自信,冒進和暴露之上。

SophyJiang慢旅绘
2017-03-12

天不助他,命中無緣,再折騰也無用。任多少機關算盡,只要沒有這個命數,關鍵時刻準掉鏈子。康熙晚期,從大清走勢來看,更需要雍正這樣勤勉而鐵面的皇帝,來使王朝順利過渡到乾隆盛世,因此歷史選擇了他。

手机用户50805446440
2017-02-12

黃上開始是認可老八,老八號稱八賢王,黨羽縱多,感覺治國賢德和他一樣。自然滿意,特別是雍正負責追債,不交還債,逼死人命,債主都是與康熙患難與共的部下,感覺雍正心狠。和他的仁慈,以德治天下相反,對雍正更加不看好,不過不久,康熙開始一直反思,導致國庫空虛,開始懷疑自己以仁義,以德治理天下是錯的。這樣下去,大清必亡,在加上看見老八黨羽縱多,相互包庇。還有老十三,以可以考慮,只有老四沒有黨羽,不結黨,不怕得罪人。辦事果斷,認真,乾脆。實在,看起無情心狠,果斷認真,能真正治理好國家,康熙一直自豪康熙盛世,在晚年國庫空虛,才大徹大悟,認可老四,在閉氣時才說出來,一下子沒有準備,還好老四有當黃帝之心,才請了個師爺,不簡單的師爺,看準了康熙是個好黃帝,精準分析幫助。運籌惟願。天意,

醉剑书
2017-04-03

康熙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真的研究過。當年一部雍正王朝,火遍中國,每年反覆播放,觀眾無數。我自己都看了不下十遍,還特意找了二月河的原著雍正皇帝看看,通讀全書。現在,隨意找個人問下,四爺是誰,雍正也;八爺呢?胤禩啊!談起這兩兄弟間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個個如數家珍,談得頭頭是道,比歷史專家還熟悉。觀眾,也分四爺黨,八爺黨。

我明確說下,我是四爺黨,我同情八爺。

我支持四爺,雍正肯定不是好人,卻是個好皇帝,他承前繼後,上接康熙盛世,下連乾隆王朝,創造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盛世,康乾盛世,長達150年,扛下清朝後面二百多年的江山,影響極為深遠。

雍正能成功,根本一條是情商高,深諳權力的遊戲。做人低調,深藏不露。做事卻高調,有本事,做事情滴水不露,紮實公正,深得康熙歡心,覺得大清在他手中必定發揚光大,再加上喜愛皇孫乾隆,這樣就選了四爺為皇位繼承人。事實證明了,康熙大帝的選擇沒錯,眼光獨到,雍正也沒辜負期望,大清確實步於正軌,給乾隆留下一個殷實的家底。

八爺也是極為有才華的人,能力不輸雍正,康熙也知道這個兒子最聰明,有本事,有帝王之材。可是為什麼一直都不選他的?

康熙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八爺這個人優點多多,就是有個致命缺點。

他威脅到皇權了。

在封建社會,皇朝只能有一個權力中心,所有人必須團結在皇帝周圍,千萬不要染指皇權,否則死無葬身之地。康熙大帝為什麼兩廢太子?固然太子不成器,更主要是太子威脅到康熙的皇權,讓康熙心裡不安,隨時擔心太子要搶班奪權,要謀位害命。他好不容易廢掉了太子,卻發現原來最大威脅卻是八爺。八爺多年苦心經營,積累大量的人脈,朝中大臣大多數都是八爺黨。。康熙如果讓八爺當太子,自己往哪兒放?哪天八爺不高興,分分鐘囚禁康熙,要了他的命,奪了他的位。何況八爺手段陰毒,收買人心,手下很多人本身貪贓枉法,嚴重威脅到皇權。康熙為了朝政安穩,必定要除掉八爺黨,雍正也是如此的,最後八爺下場悽慘,也有他張揚舞爪的惡果。

我說,歷史告訴我們,做人要低調,做事要高調。

传递优质生活
2017-01-22

其實他的出身在一開始就註定了他是無緣大位的了。因為他的母親身份太卑微太卑微,即便是生了個出類拔萃的皇子封了妃,可身份還是十分卑微的。再有是,老八太會籠絡人心,康熙最恨結黨營私,老八的勢力過於強大,這就變得十分礙眼,康熙跟兒子們不僅僅是父子的關係呀,更多的是君臣。康熙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我甚至認為,一個兒子如果被父親這麼折騰試探考驗,他對父親是不會有太多愛的。而相應的,父親這樣猜忌試探考驗兒子,他對兒子也沒有什麼愛了。他只是要選出一個繼承人,那個繼承人恰好又是他的兒子。第三,康熙在最後幾年裡實施的是仁政,那一堆爛攤子他不是看不見不知道,而是他不願親自收拾。老八歸根結底是不如老四恨不如老四硬的,這康熙都看在眼裡。而此時的老八早就被康熙厭棄了啊,壓根就沒戲了。綜上所述,老八幹不過老四。康熙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历史不止一个
2017-02-23

個人認為,老八隻知藏鋒,不知藏拙。他一向意賢者的姿態顯示於世人,處處結交,處處交好,只為在潛移默化中積累自己的實力,這也是當康熙廢掉太子之後讓百官舉薦繼承人的時候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舉薦老八的原因,但正因如此在康熙依舊活著的時候他把他的資本或者說是底牌都亮出來了,其實是把自己多年來一直藏的“鋒”徹底的暴露出來了。他既沒有藏住自己的“鋒”,也不知會因此暴露自己的拙,所以也註定他會與繼承者無緣。也許留給他的只有一途,那就是謀反,可他面對康熙這樣的皇帝我想他連想都不敢想吧!在雍正即位之後,他接受了老四的封賞和官職,其實在這時他已經在拿自己的命去賭了,他又一次沒有藏住自己的“鋒”,卻將自己的“拙”毫無遮掩的暴露給了老四。他的命運也就此定格了。一個一生都在藏“鋒”的人,卻在人生最關鍵的時刻暴露無遺,只能說他註定只是一個失敗者。

lixyuone_blog
2017-01-22

1.首先是康熙帝正確選擇。

2.根據二月河雍正王朝,九王奪嫡主角其實就是2.4.8阿哥,就沒14阿哥的事,8和14是一夥康熙大帝一定看出來。

3.康熙大帝如何看待自己後期弊政,這個很重要,他認為政務已積重難返,心有餘力不足,需要接班者力挽狂瀾。

4.2阿哥作為老太子,沒有執政理念,夜裡偷窺,有點心急。

5.8阿哥實行與康熙大帝一樣的仁政,與康熙大帝要求相左,而且過度攻擊老太子,讓人覺得他目的不純,同時,他也是會來事的人,讓康熙大帝覺得那個結黨營私。

6.4阿哥辦事雷厲風行,又是能幹的救火隊長,同時,只會做事,還低調,就在現在也是接班人強力候選,更關鍵是他自己有掌握康熙大帝思路的參謀班底。

7.1阿哥3阿哥14阿哥不再評說。

鹿城明金
2017-04-05

八阿哥素有“八賢王”之稱,其在籠絡人心,培植黨羽方面的確在眾皇子中高人一籌,論學識書畫造詣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但有幾大因素導致其不能登基:一.低微的出身受限;二,“八爺黨”觸碰到康熙的底限,歷來君主最忌憚朝野黨爭,;三,儘管八阿哥有籠絡人心的手段,但過於放縱屬下,不堅持原則,缺乏一國之君應有的霸氣和度量。四,其子嗣屬資質平庸,後繼之君乏人,難以將大清江山更好的傳承下去,這是最大的短板。從某種意義上說,四阿哥能成為一國之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有一個好兒子--弘曆。由此可見,康熙作為一代聖君,其政治眼光是遠大的。

卡玛情感
2017-01-21

討論這個問題,應該提出康熙皇帝的主觀因素,而只考慮客觀因素。

首先,八阿哥在朝中結黨,實力過於龐大,過早的暴露了自己的野心,引起了皇帝的警覺,要知道,在封建社會,只要讓皇帝感到不安,任何人都沒有好下場,無論是誰,管他血緣關係。

第二,手頭沒有武裝,八阿哥雖然掌管好多部門,諸如刑部等,但始終沒有插手軍隊的機會,雖然在康熙晚年,拿到了豐臺大營的指揮權,但禍起蕭牆,遠水不解近渴。

第三沒有好的幫手,九阿哥,十阿哥水平太一般,其他身邊的人,也沒有太靠得住的智囊。但四阿哥雍正卻不一樣,十三阿哥赤膽忠心,在軍中實力極強。

歡迎關注小編頭條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