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中年美少女
1/13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誰?\n\n一些媒體報道可能會將這個答案引向一位華裔男性——陶哲軒。據說,他被公認為“智商最高的人物”,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其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n(圖片來自 IC photo)
2/13 而陶哲軒成長經歷中的每一步,也在不斷印證著他的天才之名絕非過譽——\n\n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獲銅牌、銀牌、金牌,是年級最小奧賽金牌獲得者,該記錄一直保持至今。14歲時進入澳洲的福林德斯大學就讀,兩年取得學士學位,一年取得碩士學位。(圖片來自 IC photo)
3/13 17歲進入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讀博,21歲博士畢業,24歲即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史上最年輕的教授。31歲那年榮獲麥克阿瑟基金會頒發的“天才獎”和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莫扎特”。(圖片來自 IC photo)
4/13 這個身形瘦削、眉眼清秀的大男孩是個當之無愧的天才,幾乎每個見過或聽過他故事的人都會這麼想,超高的智商、驚人的成就,是老天贈予他的禮物。\n\n但只有陶哲軒自己明白,聰明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因素,明智的家庭教育、專業上不懈的探索與熱情以及擁抱人生的幸福感,才真正幫他拼出了那份邁向成功的拼圖。(圖片來自 IC photo)
5/13 在數學界,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現象。\n\n一般來說,“奧數神童”與“數學家”鮮有交集,許多鼎鼎大名的數學家,年幼時並非奧林匹克競賽的佼佼者;而奧賽冠軍可能到了更高階段的數學研究領域,就銷聲匿跡。\n\n考奧數與做科研,其實在本質上有著差別,一個像是短跑選手,要求短時間內的爆發程度與衝擊力;另一個則像是馬拉松,要在長期的耐性與積累後,才迎來勝利。(圖片來自 IC photo)
6/13 但用陶哲軒的導師、沃爾夫獎獲得者埃利亞斯·施泰因教授的話來說,陶哲軒是非常少有的、能夠同時擅長奧數與科研的人。\n\n“一個百年不遇的奇才”,教授這樣評價他。\n\n可即便如此,剛剛進入普林斯頓的陶哲軒也曾遭遇過人生中的至暗時刻。普林斯頓數學系的大神真的太多了,同學們都在說著他沒聽過的領域,同時,數學專業的博大精深,讓他愈發感受到自己從前的無知。(圖片來自 IC photo)
7/13 陶哲軒消沉了一段時間,他沉迷於遊戲,差點掛掉了決定他是否可以繼續進行博士學業的候選人考試。在陶哲軒的前半生,高智商幫助他解決了生命中遇到的大部分難題,但來到這裡之後他才發現,很多事情已遠遠不是靠著“我很聰明”就能應對。\n\n幸好,陶哲軒並沒有在歧途中耽擱太久,從小接受到的“全人教育”讓他擁有從挫折中走出來的勇氣,普林斯頓一流的教學資源又讓他可以在開拓探索的道路上來去自如。(圖片來自 IC photo)
8/13 在他的生命裡,科研是永恆的主旋律,陶哲軒早早地超越了那個只是靠著高智商解決問題的神童階段,如今的他,是一位簡單純粹的數學家,成功背後更多的是永不鬆懈的意志力與面對逆境時的不放棄。\n\n“努力、勇敢、熱愛與堅持,都比聰明更重要。” 數學家陶哲軒這樣總結成功的奧祕。(圖片來自 IC photo)
9/13 因為在數學領域璀璨奪目的表現,陶哲軒還有一個諢名——“數學界的莫扎特”。但UCLA的師生、陶哲軒身邊的人們都知道,這位年輕的教授可一點都不像音樂神童莫扎特。\n\n莫扎特雖然音樂天分爆表,卻性格怪異,到處得罪人。“怪胎”,似乎與天才的宿命如影隨形——牛頓,脾氣暴躁;納什,妄想狂;佩雷爾曼,喜歡留長指甲……可陶哲軒最難能可貴的就是,他與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同,他是天才,也是幸福的普通人。(圖片來自 IC photo)
10/13 在UCLA任教期間,他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比他小三歲的韓裔女人勞拉,這位高知女性如今在美國航天總署(NASA)擔任工程師,她為陶哲軒生下了一兒一女。在一家四口的合影中,陶哲軒總會露出燦爛笑容,依偎著妻兒,與一個普通中年男人無異。\n\n在外頭他是備受敬仰的教授,回到家卻也是一個會給孩子換尿布、陪孩子玩、送孩子上學的奶爸。曾有個送孩子來UCLA參加夏令營的家長驚奇地發現,陶哲軒竟然活躍在他們的家長群中。(圖片來自 IC photo)
11/13 在知乎提問“在UCLA陶哲軒手下讀博是什麼感受”的回答中,一個他帶過的學生答道,陶教授是那種對學生很寬容、但絕非不關心學生的導師。學生如果被其他教授“欺負”了,他會挺身而出;他樂於與學生探討問題,迅捷的反應令人印象深刻;最神奇的是,無論遇到多麼難懂的問題,哪怕陶哲軒也答不出來,他總有辦法找到各路牛人來幫忙。(圖片來自 IC photo)
12/13 正如《紐約時報》記者在撰寫陶哲軒故事的時候所說的那樣——陶哲軒最令人羨慕之處,不在於驚人的天賦和出色的成就,而在於坐擁這些天才和成就的同時,也能成長為一個享有健康生活的快樂的“普通人”。在這個世界上天才不多,幸福而快樂的天才則更加少。幸好有如陶哲軒這般的天才,向我們展現了一個資質非凡的孩子,完全伸展自我後發展出的模樣。(圖片來自 IC photo)
13/13 陶哲軒擁抱美滿人生的祕訣,是內在的天賦與努力,是外界的教育與指引,抑或是兩者兼有之,恐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n\n對於大多人來說,成為天才是一件可望而不即的事,但恰恰是我們這些平凡的大多數,構建了天才神童成長的土壤。天才的出現並不稀罕,然而如何成長為“陶哲軒”式的天才,永遠是一個值得思量的問題。(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8-1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