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陝西農村大媽守寡18年,女兒出嫁後自己住土坯房燒柴禾燉土雞吃
禎影像
1/12 照片里正坐在家門口削蘿蔔皮的大媽叫鍾大翠,今年63歲的她獨自居住在位於陝西安康鎮坪縣曙坪鎮農村大山裡的一座土坯房裡。這座土坯房還是公公在世時建的,自從公婆在20多年前去世、丈夫也因病去世,女兒們又相繼出嫁後,她就一直是一個人住在這裡。而她用的這些用木頭做成的瓢、桶、撮箕等生活用具也都是公公年輕時做的,用到現在幾十年了都還在用。雖然一個人生活在大山裡,但她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圖片來自 IC photo)
2/12 鍾大媽雖然一個人住,但在農村生活一輩子的她卻是個閒不住的人,除了種有5畝地以外,還在家裡養了一群家禽。她種的物和養的家禽的也很雜,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她啥都種、啥都養,這樣才像是農村,養了兩頭大肥豬、18只鵝、30只雞、還有3只羊和20多箱土蜂,除了賣錢剩下的就自己吃。只需要買點大米和食鹽,其它的全都是自給自足。圖為鍾大媽在豬圈裡,豬圈被她收拾得很乾淨,一點異味也沒有,由於建在樹下面,豬圈裡很涼快。(圖片來自 IC photo)
3/12 大她3歲的丈夫是一名鄉村醫生,1982年小女兒剛出生不久,就因為腿部長了一個腫瘤而不能走路,鍾大翠就開始揹著他走路,往返於離家不遠處的這個小診所,而且體重160斤的丈夫她一背就是18年,而現在鍾大媽的腰疼就是那個時候落下的病根。現在這個房子還保留著,鍾大媽去年把房子進行了粉刷和加固,裡面的東西還是丈夫在世時使用過的,她都保留著,算是對丈夫的思念。(圖片來自 IC photo)
4/12 鍾大翠45歲那年,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和4個女兒,從丈夫去世到現在她守寡18年。後來兒女們長大成人,也陸續出嫁,離開了大山,從此她就開始了一個人的獨居生活。雖然女兒們都勸她離開大山,和她們一起生活,但鍾大翠習慣了這大山裡的一切,堅持留了下來,一直生活到現在。圖為鍾大媽去過診所後回老宅的路上必須要過這條河,如果水大的時候就過不去了。(圖片來自 IC photo)
5/12 土坯房旁邊就是她種的5畝地,她分別種上了土豆、玉米、油菜和各種各樣的蔬菜,吃的基本上不用花錢買,全部都是自給自足,不但營養健康,啥時候吃啥時候再到地裡拔,肯定是最新新鮮的,而這些都是城裡想吃吃不到的,所以她才不願意離開這大山。(圖片來自 IC photo)
6/12 上了年紀的人即便沒那麼要緊,也都閒不住。鍾大翠也一樣,她留在這大山裡就是覺得這裡種啥、養啥都方便,農村人就應該這樣,家裡就應該多養些活物,這才是農村該有的樣。圖為鍾大媽正在喂家裡養的小鵝。(圖片來自 IC photo)
7/12 老宅一旁的樹蔭下是一個很大的羊圈,雖然也很簡陋,最多的時候鍾大媽養過100多隻羊,由於怕自己忙不過來,太多的話也養不好,現在只剩下了3只羊。(圖片來自 IC photo)
8/12 除了這些家禽,鍾大媽還養了26箱土蜂,一年下來能收200多斤土蜂蜜,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還要分箱,到時候能有四五十箱土蜂,蜂蜜也還能多收不少。(圖片來自 IC photo)
9/12 鍾大媽做飯還是燒的柴禾,洗菜和吃的水直接在家門口的小溪裡取,一年四季清澈見底,喝的時候可以直接喝。(圖片來自 IC photo)
10/12 想吃肉的時候,她就殺一隻自己養的雞用柴禾灶燉著吃,她說自己養的土雞吃起來就是香。(圖片來自 IC photo)
11/12 幾個外孫和外孫女每年放暑假都會回到大山裡的姥姥家來避暑,這裡不但空氣清新,晚上還能看著星星睡覺、早上也會被鳥叫聲吵醒...對於他們來說這裡一切都是在城市裡所沒有的。鍾大媽早早地就把房間收拾好,鋪好了床,就等著他們過來了。(圖片來自 IC photo)
12/12 鍾大媽就這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靜而悠閒的農村生活,雖然已經60多歲了,但她看上去要好比很多同齡人年輕不少,除了這裡空氣好、環境好,最重要的是她有一個好的心態...想必很多人都會羨慕她這樣悠閒自在的田園生活,但是如果一個人呆在這大山裡久了,恐怕真的會不習慣。(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