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10 個回答
骚客文化
2019-02-07

這個問題問得好。

樣板戲我看過,感覺非常好。

但願更多的人都看看樣板戲,讓它帶給您無與倫比的妙處。

大家都知道,樣板戲產生生文革時代。

十年文革,共有八部樣板戲面世。

它們分別是《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杜鵑山》,這就是傳說中的八個樣板戲,可謂十年磨一劍。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樣板戲雖然是文革時的產物,有高大全的時代特徵,更有階級鬥爭一抓就靈的官方運作方向,但它是用心打造的藝術精品,是與當前肥皂劇與抗日神劇等等不可同日而語的。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所好樣板戲的每句臺詞,每個場景,每場衝突,都經過藝術家們的精心打造,以至時間過去這麼多年了,它仍然散發著誘人的藝術芬芳。

樣板戲不僅具有革命的情懷,更有崇高的藝術特徵。

在《紅燈記》的劇情裡,我們看到的是李玉和李奶奶為信仰義無反顧地赴死。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在《沙家浜》的劇情裡,我們看到的是阿慶嫂為了救護新四軍的傷員與敵人鬥智鬥勇。

在《智取威虎山》的劇情裡,我們看到的是楊子榮為消滅盤踞在林海雪原裡的匪徒,隻身闖入匪窩,見證了一個孤膽英雄的超人氣魄。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在《白毛女》的劇情裡,當我們看到為富不仁的地主黃世仁為了收租逼債,搶走了佃戶楊白老的女兒喜兒時,不由激起對舊社會的反抗意識。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其實,文革中的樣板戲遠不止這些。傳說中的八個樣板戲是一個誤解。在這個時代裡的樣板戲很多,如《龍江頌》,《奇襲白虎團》,以及《平原作戰》等等,這些樣板戲都是經典之作,很值得一看。

大洲文苑
2019-03-09

在樣板戲流行的年代,全國人民都看過,不僅看過,還看許多遍,甚至大都能唱幾句。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其實樣板戲,像《白毛女》《紅色娘子軍》《智取威虎山》等等,都是由小說、電影改編過來的,又哪裡是文革的產物。改編成了京劇與芭蕾舞后,成了樣板戲,到處演,到處放映,當然的確有看夠的感覺:再好吃的飯,天天吃也會夠的。所以後來再放樣板戲,還真引不起人們興趣了。

但樣板戲的藝術是一流的,三觀也是正確的,而且在文藝與戲曲史上都是一場革命:人民成為舞臺的主角。 說文革只有八個樣板戲是不準確的,後期各種文藝作品遍地開花,只是內容偏左,但也確實出現不少優秀作品流傳到今天,成為紅色經典。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樣板戲則是經典的經典,因為那是十年磨一戲,所以將來看這十年,如果能有這八個樣板戲成為經典而永久流傳,那倒是不小的文藝成就了。

現在全國人民雖然不再一起看樣板戲,但樣板戲的魅力卻經久不衰,喜聽與唱的人依然很多,因為她太美了!太陽光了!太精湛了!太正能量了! 巧的是,我剛剛訂了兩個月後在北京大學演出的上海芭蕾舞團的《白毛女》演出票,很期待這一場藝盛宴的到來,感覺一定美極了。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訂票後寫了一個微博,以見對樣板戲的感情有多深:

【藝術盛宴】女兒問北大有上海芭蕾舞團《白毛女》的演出看不看,時間是三個月之後。不假思索說看。我們這代人大都有白毛女情結,少年時代不知看過多少遍《白毛女》的電影、話劇、舞劇、畫書、劇本,插曲都是經常唱的、口琴二胡吹奏的,前一陣還寫了一篇痛斥為黃世仁翻案的網文。時代越久遠,這部作品的意義越突顯:婦女的解放,人的解放,多麼偉大!而那個不平等的社會又是多麼萬惡!難忘上次有國家大劇院觀看上芭的《天鵝湖》,美的驚豔絕倫!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老伙计610322
2019-01-07

樣板戲如數家珍,也是我們這代人難以割捨的情懷。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李玉和李鐵梅、楊子榮少劍波、郭建光沙奶奶、洪常青吳清華、嚴偉才崔大娘、方海珍韓小強、江水英李志田、大春喜兒、柯湘雷鋼等劇中人物,耳熟能詳,而且其唱段膾炙人口,我現在還經常哼唱朗朗上口的"共產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朝霞映在陽澄湖上……"、"臨行喝媽一杯酒,渾身是膽雄赳赳……"等,自娛自樂。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我以為,樣板戲一反京劇過去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獨霸舞臺之勢,將工農兵"高、大、尚"正能量形象以京劇形式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使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影響了我們幾代人。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樣板戲雖然是特定年代的產物,但是,只要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這就是經典中之精品。
你看過樣板戲嗎?感覺怎樣?

雨晴a收起你的伞
2019-03-17

樣板劇是文化大革命的產物,與傳統京劇格格不入,傳統京劇是經典,是國粹,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可見其博大精深,唱,念,坐,打,唸白,等一招一式,都透出豐厚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樣板劇,人物格式化,千篇一律,面部呆板,目光遲滯,動作機械,唱腔直吼,集:京劇,平劇,舞劇,歌劇,二人轉,等於一身的大雜燴。

封禁其它藝術戲劇,八億人十年看八出劇,使人聽得疲憊不堪!

改革開放後,百花齊放,恢復了傳統的劇種,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姚诗雨姚
2019-01-07

豈止看過,可以說己深入骨髓,那個時代每天大小喇叭輪流播放,加之自已還愛搞收音機,聽的時間就更多。現在還有智,紅,沙三部戲的碟子和U盤,以及唱段。總體來說其藝術水平和政治意義都很高。由於是集中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集體智慧,其高度至今無人超越,包括劇情,唱腔設計,唱詞,對白均可稱是最高水平,有人說是江青的功勞,我不完全贊同,因為這些劇在文革前就基本成型,只是她處在那個位置上,換成其他人也一樣。並且有的人一邊排練一邊挨批真是不可思議!總之,樣板戲是京劇的顛峰亳不誇張。

绿野萍踪01
2019-02-08

文革時期的樣板戲堪稱經典中的經典,八大樣板戲把中國京劇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可謂空前絕後,無法超越。

八大樣板戲到底是哪八大?當時,樣板戲前面,還要加上”革命”二子。”革命樣板戲”這個稱呼被叫響,始於1967年5月至6月。當時,江青扶植的舞臺藝術作品會集北京,在六大劇場反覆上演。同時,《人民日報》等“兩報一刊”多有報道和評論,稱其為“革命樣板戲”,或者臨時稱其為“八個革命樣板戲”,並列出如下名單:“京劇《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浜》”。

後來,還有《杜鵑山》、《龍江頌》、《平原作戰》、《磐石灣》、現代舞劇《沂蒙頌》等紛紛搬上屏幕。”八億人民八臺戲”之說有誤。

每年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八大樣板戲都要在全國各大影院全部上映。每到這個時候,最幸福的中小學生,學校組織全部包場,五分錢一場,簡直像過節一樣。樣板戲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當時,就連生產隊都有自己的李鐵梅、楊子榮、郭建光、阿慶嫂。

說到樣板戲,不得不提到一個重量級人物,此人就是樣板戲的倡導者和直接推動者江青。1964年~1966年間,樣板戲最終修改定型是在江青發表《談京劇改革》後,江青曾組織、參與、經手過這些作品的改編、排練等後期加工的部分工作,於是被打上了“江記”標誌。由於這些作品描寫的都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武裝鬥爭和經濟建設的現代生活,被賦予了更積極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與傳統京劇宣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相比,開創了一個嶄新的藝術舞臺,賦予傳統京劇以時代精神。

芭蕾舞劇以及交響樂京劇演唱,把西洋藝術與中國傳統藝術相結合,雖然略顯生硬。但是,這種有益的探索深受當時民眾的喜愛。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每演一場,絕對是萬人空巷,一票難求。

現代京劇以西洋美術入景,伴奏樂器也大膽引入西洋樂器,《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的音樂完全顛覆了傳統京劇,把這門國粹藝術推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同時,傳統京劇與電影藝術相結合,為京劇開闢了更為廣闊的平臺和傳播途徑。並引發傳統京劇變革,改變傳統京劇節奏拖沓、動作拖泥帶水,讓更多的年輕觀眾接受和喜愛。

但是,樣板戲畢竟是文革的產物,是文革的一部分。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樣板戲成為以徹底摧毀傳統文化為目標的,剝奪了作家、藝術家創作自由的,用自封的“無產階級創作原則”約束文藝創作的運動。“樣板戲運動”,就是指這個為“文革”作“輿論準備”的,這是後來”革命現代樣板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的重要原因。

即便如此,樣板戲的影響迄今仍在。而且,對傳統京劇的改造和傳播,不可否認的吸取了樣板戲的積極一面。但是,無論怎麼改造和傳播,京劇在樣板戲時代的輝煌恐怕難以再現。

宝227721944
2019-01-07

八個樣板戲即芭蕾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字,紅燈記,海港,龍江頌,杜鵑山,奇襲白虎團,這八齣戲都被拍成電影,從畫面,唱腔,唱詞和音樂旋律上來講,都堪稱美輪美矣,一時風糜全國,那個時代的人都能隨口唱上兩句,因為這六出京劇在原有京劇的板式上進行創新,又加入一些西洋樂器的伴奏,和諧動聽。這八齣戲把中國的芭蕾和京劇水平和普及都推向了最高水平,當時人們還創作了大量的經典作品如京劇紅嫂,節振國,審椅子,江姐等可謂是百花齊放,在文藝為廣大工農兵服務的原則下,文藝工作者發揮了極大的熱情,精雕細琢,深入生活,用作品向社會交出了完美的答案。

仕林外传
2019-01-07

上世紀60~70年代,我不止一次的看過現代京劇《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龍江頌》、《海港》,舞劇《紅色娘子軍》,鋼琴伴唱《紅燈記》,交響音樂《沙家浜》等樣板戲,其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如上所述的前3部,尤其是《沙家浜》,我還看過劇本。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我父親是大隊業餘劇團的團長,導演,會拉二胡,京胡,有時他會把劇本帶回家裡。

由於看過電影(紅、沙、智3部),常聽(廣播)京劇選段,時間久了,便學會了好多段,迄今扔能唱出好幾段,如李玉和“臨行喝媽一碗酒”,智鬥一場中阿慶嫂與刁德一、胡傳魁的對唱,少劍波“把剝削根子全拔掉”,等等。

樣板戲堪稱紅色經典,傳播的滿滿的都是正能量,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百聽不厭。曾有文章介紹說,江青、于會泳等對京劇唱腔的改革和創新付出了許多心血。

争鸣9833
2019-02-08

樣板戲是實踐毛主席《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產物。樣板戲旗幟鮮明的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所取得的勝利!使工農兵走上了文藝舞臺成了主人翁,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有共產主義理想,故事情節合理,內容豐富的人物形象。當年作為學生的我和同學們或家人都反覆觀看了好幾次,每次都深深的被感動,享受了一次次的美的薰陶。那時,學校的口號:學唱樣板戲,做好革命接班人!我們5O後做學生的年代,無論是影視演員或是舞臺演員Ta們的目標就是演好工農兵的形象,宣傳共產主義理想。從沒有聽說文藝工作者有天價酬金,也沒聽說什麼亂七八糟的醜聞!

爱中9164093460118
2019-01-07

謝謝邀請。我看過樣板戲。感覺很好,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時代精神、崇高思想的完美結合。是藝術精品。

1964年在鎮中心小學上學,中午到街上看小人書時,看到過《蘆蕩火種》,就是後來的沙家浜。革命現代京劇,是這些革命事蹟的精提煉和藝術再創造。具有更的藝術品位。70年代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紅色娘子軍、杜鵑山、海港、龍江頌、沂蒙頌等八個樣板戲已經傳遍大江南北。很多當年的姑娘小夥老少爺們,都能情不自禁的來上一兩段。還有不少類似題材,無法一一列舉,以這八個最為著名。五年級的一次追劇(到別村追看露天電影紅色娘子軍),跑丟了一雙新布鞋,印象深刻。1972年左右,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看露天電影《英雄兒女》,仍然落下了熱淚。改革開放以後,樣板戲就不怎麼見到了(實際是禁演和排斥),漸漸掀起是流行歌曲。我也喜歡流行歌曲,主要是鄧麗君,以及和她同時代的人在港澳臺、東南亞一帶流行的華語歌曲。這和我愛紅歌一樣,並行不悖,是人需求的兩個方面。人需要有昂揚向上精神追求,有向善的高尚情操,也要有休閒時候的放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