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

10 個回答
亲爱的诗先生
2019-04-22

【點擊右上角“關注”,學習更多詩詞知識】

樑子豪(權龍) 寫於家鄉

讀《全唐詩》,論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

杜甫與李白的故事在古典文化詩的國度裡,從來木有間斷過,是一段美談。一提唐詩就想到的是他們的千古名篇,李白與杜甫的悲情與豪放,從浩渺如海的唐詩中尋找李白和杜甫故事,體驗不一樣的典雅之美、豪邁之美和柔情之美。咱們一起來看看。

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

要說李白與杜甫一部書都寫不完的盛世大唐的故事,“于丹曾笑著說:“一晚上講李白稍有倉促,給學生講李白,我能講一個月。咱們今天只談談李白為什麼對杜甫的冷漠?以及杜甫為什麼對李白念念不忘?談這兩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聽聽專家是怎麼樣形容的李白的?那麼咱們一起來聽聽華中師範大學戴建業教授是怎麼說:“李白是唐朝文人中最自我感覺良好的,他好到什麼程度?他認為自己身上有仙氣,所以他不屑和俗人打交道,所有人他都看不上眼,他只視賀知章為知己,因為賀知章稱呼他為“摘仙人”。他一輩子只正經工作了一年半,其餘的60年都在遊手好閒。”

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

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是由於李白的豪放的性格與自己很“仙”的想法是分不開的,在任何人的眼裡凡人與仙人怎麼能一起看待,大家一視同仁,是不?那麼李白的“仙”這句話講的最貼切“自稱臣是酒中仙”,“謫仙”。司馬承禎讚賞:“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蘇軾的《李白仙詩》與《行書李白仙詩卷》;龔自珍《最錄李白集》中的“儒仙俠,不可以合,合之以為氣,又自太白始”……唐朝詩人李白的“詩與遠方”,在這一刻你是不是多了一層了了解了。李白的詩大家從小都不陌生,那李白的“遠方”就是“昇仙”成為仙人。一種觀點,李白不是一個名字,而是一種態度和精神,這個就是對“遠方”最好的解釋,“仙”的天馬行空,對誰都是一樣,此刻的杜甫也不例外,古人交通不方便,通訊不發達,所以才會造成今天的部分人們感覺網紅李白對杜甫感情的冷漠,其實李白對杜甫還是很想念的。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在大唐撞了一下腰,結果是出來了“仙”與“聖”,留下千古友誼佳話。文學評論家李敬澤說“現實主義的杜甫是站在泥土裡,而浪漫主義的李白是飛在天上的……”

杜甫與李白同生與盛世大唐,那為什麼兩個人的性情完全不同?這個的知道李白與杜甫在大唐的時間是怎麼樣的?李白生於(701年--762年),杜甫生於(712年-770年)“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二人自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寶三年)在洛陽相識並結下深厚友誼,公元744年這一年李白43歲,直至公元762年李白去世,公元744年杜甫32歲,李杜彼此十分了解和尊重。744年,李白遭饞,被玄宗賜金放還,甫於洛陽與之初識。有詩贈之。

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

唐詩:《贈李白》(二年客東都)

《贈李白》

(唐·杜甫)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羶腥,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一作買)藥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一作深),脫身事幽討。

亦(一作未)有樑宋遊,方期拾瑤草。

744年,與李白結伴遊樑宋,後結識高適、陳兼、韓十四。他們交往密切,曾同遊齊魯;745年夏,北海郡太守李邕來至濟南郡,李白與高適、杜甫同在濟南謁邕。,745年,杜甫來東魯,二人同遊於任城一帶。745年秋,與杜甫復會於魯郡,二人同遊甚密。此後雖難相見,但仍相互關心、思念。

唐詩: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唐·李白)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一千多年前,請大家看看這首詩“根據裴斐編制的《李白年譜簡編》,此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秋,時李白四十五歲。天寶四載秋,杜甫李白分手,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在魯郡東石門送別杜甫後,南遊江東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因懷念杜甫,寫下此詩寄贈。

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 《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李白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

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一千多年前,此首《戲贈杜甫》大約作於公元746年(天寶五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兗州最後一次相遇時。“《戲贈杜甫》唐詩·李白,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

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李白和杜甫用文字記錄了當時的情感,過了一千年之所以還會打動我

們,就是因為他們用文字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一顆詩心感覺到人生友情(這裡可以稱之為詩情

)、美好的境界(這裡可以稱之為詩意),詩心,詩情,詩意三者合一,才有了詩情畫意的千古

傳誦,也才使得咱們看到了真性情的。

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

一眼千年,一起看看杜甫夢裡都是李白

《夢李白二首·其二》

唐詩·杜甫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杜甫對李白那是真性情夢裡都是李白,好朋友至誠至真。杜甫詩言“李白一斗詩百篇”,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才華上的肯定與佩服;在古代杜甫是真性情對李白是真的崇拜,用現代流行網絡用語就是“膜拜”,是粉絲對偶像的一種膜拜與追求,可以說是念念不忘,也可以說是對李白才情的佩服。如戴建業老師所言“杜甫是李白的超級粉絲,他去拜見李白,李白就忽悠他一起去訪名山、尋仙人、找仙草、煉仙丹……”。杜甫當時也是一位狂人,你看看這句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是牛人一位。

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

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很懷念那段同在一起的時光。

《春日憶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春日憶李白》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抒發了作者對李白的讚譽和懷念之情。全

詩感情真摯,文筆直率,懷念之情傾杯而出,詩人在抒發懷念之情的同時,高度評價了李白詩歌

的重要地位和突出風格,因而這篇懷友之作。

《不見》是杜甫懷念李白的最後一首詩,咱們一起來讀一讀。

《不見》

唐朝:杜甫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題下自注:“近無李白消息。”可能是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鄭虔在臺州的消息後,引起對李白的思念而寫的。次年即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李白就去世,所以詩也應是杜甫懷念李白的最後之作。

杜甫寫給李白的詩共有15首之多,這些這些詩是杜甫生活的真實寫照,真的想念李白了。如《春

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二首》、《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

,兼呈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不見》、《昔遊》、《遣

懷》、《贈李白》、《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八仙歌》等等。

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

我們可以子美杜甫寫給李白的詩裡看到至誠至真的想念,那是除了夢裡想,還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想,我也是醉了,給子美一個大大的“服”字。

李杜創造了燦爛中華文明“盛唐氣象”,文人墨客心中長江黃河皆可成詩,西嶺東嶽皆可成詩。

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一句“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更是讓後人笑言“杜甫完全就是李白的‘粉絲’,但“聖”心就是至真,李白想你了。關於李白與杜甫的故事歡迎在評論留言一起學習,謝謝!

樑子豪(權龍)原創詩文寫於家鄉 2019.04.21

高空风
2019-04-21

李杜相見時,杜甫還是詩壇後輩,還沒有多少可以能震撼李白的作品。杜甫的很多作品是到安史之亂才出來。特別是到成都後爆發的,但是當時兵荒馬亂的,社會對詩歌的關注已經非盛唐時代可比。以致於杜甫的作品無法廣泛流傳,除了元稹給予很高評價外至死都沒有能在詩壇得到應有的地位。所以也很難得到李白的關注。他的詩稿要到宋朝才被重新發掘,到了明朝“詩聖”的光環才罩在杜甫的頭頂。

杜甫是中國詩壇的技術大師。其做律詩的功力李白也望其項背。其作品的美感少有人能及。

如果沒有時間的差距,我相信李杜2人一定會惺惺相惜。

啊唐朝,那是詩的國度,

啊唐朝,那是中國文學的頂峰,

再也無發超越。

宋朝也是高峰但是不是頂峰。因為宋詞,宋詩中也少有針對時弊的作品。比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些話在宋的作品裡就很少。唐zf對文化的寬鬆和尊崇,造就了群星璀璨的文化局面。

如果沒有唐詩、宋詞中國文學只會被埋沒在世界文字的海洋中,黯淡無光。

如果喜歡本人的觀點請“點贊”+“關注”。正反饋會促進我努力為大家扯我的蛋。

炎垚中南
2019-04-21

李白杜甫,一個詩仙,一個詩聖。可以說是大唐文壇上的璀璨之星,李白年長杜甫十多歲,當然杜甫要尊重李白,杜甫總說:李叔,我想你了。可是李叔重來不鳥杜甫!說白了,李白是杜甫的偶像,比如杜甫為懷念與李白見過一面寫了《春日憶李白》,《冬日懷李白》,《做夢懷李白》。還有很多,都是一廂情願。

而李白對杜甫迴應是很少的,流傳下來的只有《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工作太忙,哪有工夫理你。

最重要的原因是二人的地位相差懸殊,李白上懟唐玄宗,下踩高力士的時候,杜甫只是個小官。所以,杜甫總是巴結李白,而李白很少搭理杜甫。

淡蓝色荣誉02
2019-04-22

一個追求事業,一個追求偶像。

追求不同。

头像抗喷克杠
2019-04-21

這題我來回答您

李白(701年-762年),杜甫(712年-770年),李白比杜甫大11歲。

這個年齡差距在今天人看來其實並不算大,但是在杜甫“人生七十”的年代裡,這個差距,甚至可能是隔了一代人了。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 李白到了東都洛陽. 在這裡, 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 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 這時候其實兩個人的身份是超級不對等的,此時的李白已經經歷過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也體驗過了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此時的李白就好比現在的一線大咖,無論是生活閱歷還是人生經驗,詩歌數量質量都超過了杜甫,這一年,李白39歲,杜甫28。二十八歲的杜甫正在為碌碌無為而感到惆悵,所以在他人看來,這就好比一線的天王遇到了個二線三線的演員,所以李白對杜甫並不感冒,但是杜甫對李白卻愛的要死。

在洛陽,杜甫遇到了他的偶像,一線大咖李白。兩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暢遊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二位詩人攜手登臨高臺,“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酣飲豪歌,慷慨懷古,在獵獵秋風中揭開了中國文學史上最為激動人心的一幕。文壇二傑吹臺相會之際,都曾寫下傳世詩篇。杜甫的《遣懷》沉鬱蒼涼,李白的《梁園吟》則氣勢磅礴、波瀾壯闊。正是這首《梁園吟》,讓宗氏才嘆為折服、如醉如痴,引出了一段流傳千年的佳話。不管杜甫以前對李白是什麼感覺,總之經過這次的相遇,杜甫變成了李白的超級粉。

李白和杜甫從秋天一直玩到冬天(聊天說地看星星看月亮有木有)。分手後,第二年春天又在山東見面。不多久,又一次告別,又一次重逢,那已經是秋天了。當冬天即將來臨的時候,李白和杜甫這兩位大詩人永久地別離了。

終此一生,兩位文壇璀璨巨星再也沒有相聚。

分別後,李白繼續愛著他的孟夫子,高適,甚至是史書上完全沒記載的汪倫李白都十分喜愛,對於杜甫,這位文壇大咖始終於還是忘了那個和他從秋玩到冬的小夥伴。

可杜甫到死卻還深愛他的愛豆


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李白對杜甫為何有點冷漠?
伪装135707859
2019-04-21

李白和小杜兩人一起玩的時間很短,所以從這方面看,當時已經成名的李白看不上小杜那是很正常的。

李白是求官不得,小杜是有官不想做,一個有才有名的富商子弟,一個是官後代,你覺得李白會意願跟小杜玩?

至於小杜一直記得李白,那是自然,偶像哪裡那麼容易就忘記?

爱笑毕生
2019-04-21

李白是杜甫的偶像,杜甫在洛陽遇到李白時,追隨李白尋仙問藥,結果遊歷了大半個中原也沒有下文,杜甫看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結果自己還人不人鬼不鬼的像個要飯的一樣到處跑,就和李白告辭要回洛陽去。就這麼個情況,自己腦補畫面吧!

歪脖玩游戏
2019-04-22

第一從社會地位來說,李白要高於杜甫,就相當於一個有才華的普通人,與現在人盡皆知的馬雲大哥,普通人會對大哥有種發自內心的欽佩與尊重,想與之結交的想法佔比較重,而對於大哥呢,普通人對於他或許只是一個比較賞識的後生,偶爾會想起,哦,有這麼一個人。

第二從才華方面來說,李白成名早於杜甫,杜甫呢對李白承以仰慕之情,就比如現在的追星族,認識明星,仰慕明星烏秧秧的一大堆,而與明星有交集的卻少之又少。追星族對於明星而言,他們會統稱為粉絲,至於粉絲叫什麼,做什麼工作,他們也沒興趣去了解。

這就是為何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而李白對杜甫有點冷漠,充其量杜甫也就是李白比較賞識的一個粉絲

伊人可欣
2019-04-21

此類問題,古今中外,原因只有一個,概莫如此,即,粉絲無不愛偶像,偶像無不輕粉絲!

随波逐流志
2019-04-21

我個人覺得,因為最初李白,杜甫兩位偉大的詩人相遇。李白對於當時的文學成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而杜甫卻才是初出茅廬的境界,需要一個人生導師,二兩人相遇,李白給杜甫提供階段性的指導,從而使杜甫在往後的生涯與詩歌文賦得到了階段性的提高,所以李白是杜甫關鍵時期的人生導師,杜甫對李白念念不忘,而李白與杜甫人生經歷不同與性格命運有所不同,導致了出現了隔閡,在面對是是非非、朝代命運、人情世故的變遷中,李白對杜甫漸漸的失望,從而李白對杜甫的冷漠。

以上全屬個人意見,希望採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