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與戴姆勒建立合資公司,為何落地得這麼快?

雅斯頓 2019-04-03
吉利與戴姆勒建立合資公司,為何落地得這麼快?

雅斯頓原創文章 | 哈爾

在比亞迪剛發佈完e系列產品,並宣稱要以低價高品質主攻微型車市場後沒幾天,吉利控股集團便與戴姆勒股份公司在杭州簽署了合資協議,宣佈成立合資公司來聯合運營這個全球賣得最貴的微型車品牌smart,並致力於將smart打造成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從這一系列動作中可以看出,中國的微型車市場正迎來一個嶄新的市場發展時期。

1合資公司進展

不過這次吉利與戴姆勒的牽手速度也確實夠快,從最初外媒爆料到最終官宣,可能就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不得不說,吉利在這幾年開啟了買買買模式後,在國際合作方面已經非常輕車熟路了。而在搶佔微型車市場方面,雙方也屬於一拍即合型。

戴姆勒董事會主席兼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博士表示:“在smart品牌多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們期待與在電動車細分市場上具有雄厚實力的吉利控股進行合作,共同設計、研發下一代smart電動車型。新一代產品將融合高品質的生產製造及廣受認可的安全水準,將在中國市場及全球進行銷售。此外,梅賽德斯-奔馳未來將在現smart的漢巴赫工廠生產緊湊型電動汽車,進一步投資於升級設備並保持現有員工的就業。”

吉利與戴姆勒建立合資公司,為何落地得這麼快?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smart具有獨特的品牌魅力和核心價值,發展勢頭良好。這個合作項目充滿希望與挑戰,對雙方都具有非凡意義。我們將充分尊重smart的品牌主張,精誠合作,推動smart品牌向電動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展為用戶提供更佳的出行體驗。吉利控股將把研發、製造供應鏈等領域的優勢及對中國市場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資公司,促進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揮協同效應,加強線上技術競爭優勢,推動產業變革。”

據悉,smart合資公司預計將於2019年底成立,董事會將由6名成員組成,雙方各委派3名,目前有關該合資公司的商務條款尚未披露。不過作為整體新車型研發規劃的一部分,smart未來產品陣容還計劃擴展到快速增長的緊湊級別車型細分市場。

吉利與戴姆勒建立合資公司,為何落地得這麼快?

根據合作協議,全新一代純電動smart的風格設計將由奔馳的全球設計部門負責,吉利全球研發中心則負責工程研發。現有的燃油版smart車型將在年底前停產,今後smart會全面電動化,而新車型將在中國的全新工廠生產,預計2022年開始投放市場並銷往全球。

在2022 年推出全新車型之前,戴姆勒將繼續在法國漢巴赫工廠(生產smart EQfortwo) 和斯洛文尼亞新梅斯托工廠(生產smart EQ forfour)生產smart 現有車型。同時,漢巴赫工廠將在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生產網絡中發揮新的作用,將被用於生產梅賽德斯-奔馳EQ品牌的緊湊型電動汽車,所以smart來到中國並不會影響奔馳海外工廠的生產和員工就業。梅賽德斯奔馳表示將在漢巴赫工廠投資5億歐元,並將充分應用現有員工豐富的生產製造經驗。

2是相互需要的結果

雖然在發言上,戴姆勒集團對於smart品牌一直保持著積極肯定的態度,但在現實表現上它其實是憂喜參半的。

吉利與戴姆勒建立合資公司,為何落地得這麼快?

成立於1994年的smart品牌,最早是梅賽德斯-奔馳與手錶巨頭瑞士Swatch公司合作打造的產物,名稱中的S代表了Swatch,M代表了梅賽德斯-奔馳,art意為藝術,代表了雙方合作的藝術性。而smart詞意本身又擁有聰明伶俐的含義,再加上小巧的車身,呆萌的外形,配合智能化及人性化的操控設計,使得這款車在國內也積聚了一些人氣。

可惜的是,雖然車型品牌名聲很響,大部分人都知道它,但在這25年間,smart的全球累計銷量只超過220萬臺,且沒有給母公司戴姆勒帶來任何收益。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戴姆勒也就不再單獨公佈smart品牌的盈利情況了,不過據美勒茨銀行(Bankhaus Metzler)統計,截止至2018年,smart累計虧損了約40億歐元(摺合人民幣303億元),年虧損額在2億歐元左右(摺合人民幣15億元)。而美勒茨銀行分析師約爾根·皮蓬(Juergen Pieper)甚至直言,“Smart品牌從未真正成就過一款產品。”

吉利與戴姆勒建立合資公司,為何落地得這麼快?

Smart在2017年的全球交付量僅為13.6萬臺,同比下滑了6%;2018年,戴姆勒旗下的奔馳以及Smart兩大品牌在全球的銷量達到了244萬輛,同比增長了0.6%。然而在其中,Smart的全球銷量為12.9萬輛,僅為奔馳銷量的5.6%,同比下滑了4.6%。相比之下,寶馬集團旗下類似的對標mini車型品牌在全球的銷量則為36.15萬輛,幾乎是smart銷量的三倍。

但即便如此,微型車依舊是戴姆勒無法割捨的細分市場,而且微型電動車也正成為未來出行領域的一大主流。在此情形下,戴姆勒選擇與吉利合作,可能是對smart品牌做得最明智的選擇,對於轉型後的smart打開國內市場也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同樣看重這個市場的吉利而言效果也是一樣的。

吉利與戴姆勒建立合資公司,為何落地得這麼快?

幾年前吉利也曾投資過純電動微型車品牌知豆,在其最風光的時候年銷量也曾突破過4萬臺,但後來隨著國家政策補貼的調整和嚴苛,以及吉利開始聚焦發力於自己的新能源規劃後,知豆的道路開始變得舉步維艱。如今正好戴姆勒想將smart切換賽道,憑藉其已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與吉利又正好形成互補,還能擴充吉利的市場領域,於雙方都是一次機會。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吉利實現了150萬銷量的亮眼成績,但其中,新能源車的銷量僅僅為6.71萬輛,在此對比下,新能源產品的業績難免顯得杯水車薪。為了能夠實現對外宣稱的2020年達到20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目標,吉利聯手戴姆勒發展smart品牌也算是走了一步穩棋。

吉利與戴姆勒建立合資公司,為何落地得這麼快?

再加上smart本身就是一個知名的國際品牌,本次合資也有利於吉利打開國際市場。而且吉利在去年就曾與戴姆勒簽署合資協議,向高端專車出行服務領域發起衝擊。此次建立的smart合資品牌未來可能會與高端出行服務產生協同效應。

不過,當下國內乃至全球市場整體都處於不穩定狀態,無論大小品牌的車企都面臨著更大的壓力與挑戰,而在新能源領域,包括吉利在內的自主品牌車企似乎也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未來能否實現當初立下得既定目標,也唯有時間可以驗證了。

圖 | 來源於網絡

About Astoncar

愛車,更多一點

雅斯頓 | 以消費者的目光探討汽車,分享更多原創真實的汽車觀點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