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真理”——蘇聯/俄羅斯AK130型雙130毫米艦炮
燃燒島鏈
1/25
AK-130型多用途雙聯裝130毫米艦炮由聖彼德堡的阿美第斯特設計局和弗倫澤軍火設計局共同設計製造。
2/25
該系統包含一套帶電視和電子瞄準裝置的電腦控制系統。火炮可由雷達控制系統控制實施全自動射擊,也可在自主控制模式下由炮手使用炮塔上的康丹瑟光學瞄準具實施射擊,還可使用全手動模式射擊。
3/25
AK-130型艦炮配備了炮瞄雷達、紅外和光學火控系統,即使在強烈干擾或艦隊、電子系統戰損的情況下,還可用炮塔右上方的光電瞄準裝置進行半自動自主控制,以保持戰鬥力,具有極高的射擊精度和很高的可靠性、生命力。
4/2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射速高達每分鐘70發,在對岸打擊時可以提供持續的猛烈火力支持,相比之下,同口徑的地面火炮持續射速不過每分鐘2~3發。在執行對岸火力支援任務時,1門這樣的艦炮便可抵得上1個炮兵營的地面火炮。
5/25
AK-130型艦炮初速850米\/秒,射速10~40發\/分,最大射程29500米,最大射高20000米,全重94000千克,是當今世界艦炮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威猛異常。
6/25
AK-130型艦炮的運轉間由三個圓形彈架組成,每個彈架上有60發炮彈,共有備用彈180發。在每個圓形彈架上,沿圓周排列10組彈,每組6發。
7/25
該炮最大的特點設計裡一套全自動供彈與裝填裝置,使其最大發射率35發\/分·門,大大提高了有效射程內的毀傷概率。為此,在總體設計上作了重大改進,因而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8/25
1.為了穩定高射速時雙聯裝炮身的剛度和速射精度,不得不降低口徑倍數,使炮膛縮短520毫米,帶來性能指標初速降低100米\/秒,有效射程損失5千米。
9/25
2.為了安裝兩部垂直揚彈通道,使艦體甲板開口直徑達2.6米,因此基座滾動座環增大,炮塔球形外徑達6米,高4.7米,使雷達發射面積達28平方米,隱形效果差。
10/25
3.由於炮塔內設有炮位瞄準戰位,炮座體積和質量都很大,因此不可避免地使旋迴部分轉動慣量增大,方位瞄準加速度上不去,因此影響到快速反應能力。
11/25
4.該炮採用鋼鐵鑄成的炮底使其重量極大,安裝質量達94噸,基座以下部分佔據了兩層艙室,分別是電纜動力艙和3個圓形彈架組成的轉運間艙。再下則是彈藥艙,有提升機將彈藥補充到圓形彈架上。
12/25
因此,甲板以下的安裝深度達6.2~9.4米,因此只能裝備在大型軍艦上,如現代級驅逐艦、無畏級驅逐艦、光榮級巡洋艦、基洛夫級巡洋艦等。
13/25
14/25
15/25
16/25
17/25
18/25
19/25
20/25
21/25
22/25
23/25
24/25
25/25
2019-09-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