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10 個回答
小小嬴政
2019-03-06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太平天國的故事吧,瞭解一下太平天國的興衰。就是這些農民,在國內外掀起了巨大的浪潮。那麼太平天國的領導者們是依靠什麼拉起了這樣一支起義的隊伍呢?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太平天國的領袖洪秀全曾經跟隨一位傳教士學習,信奉基督。之後,他創立了另外一個教派,稱作是“拜上帝教”。在西方基督教的故事當中,通常都認為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而在拜上帝教當中,就把洪秀全神話成為了上帝的另一個兒子,耶穌的兄弟。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看來自然是可笑之極,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當中,人們尚未接觸很多科學的思想。於是,洪秀全和他的兄弟們憑藉著拜上帝教的影響,逐步建立起了太平天國。在江寧,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南京建都。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太平天國形勢大好。

並且太平天國不僅把清朝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而且成功打敗了清政府聘請的來自國外的華爾洋槍隊,士氣大漲。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但是我們都知道,太平天國的人大多是農民出身,並沒有接受很高等的教育。因此當他們到了南京之後,很多人竟然開始貪圖享樂,大肆地揮霍。除去這些,他們權力中心的這些人物也逐漸出現了很大的矛盾,甚至是自相殘殺。

太平天國前期,洪秀全貪圖享樂,把權力都交給了東王楊秀清。再加上前期天國形勢大好,楊秀清就開始產生其他的圖謀。他假裝上帝附身,要挾天王洪秀全把他封為天父,以及“九千歲”。

很明顯,這時的楊秀清已經有了異心。在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等人的密謀以及天王洪秀全的支持下,他們決定剷除東王楊秀清。在一天的凌晨,偷襲了東王府,殺掉了楊秀清以及他的家人,還有幕僚,這天被殺掉的人有兩萬之多。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翼王石達開才返回到了南京城,他責備韋昌輝說他不應該濫殺無辜。但最終的結局是兩人不歡而散,石達開當夜在城外駐紮。但是韋昌輝竟在洪秀全密令之下,殺掉了石達開的一家人。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自此,領導階層之間的矛盾越發激烈。最終天王迫於各方壓力,殺掉了北王韋昌輝來平息各方的憤怒。石達開在領導階層中,絕對是很有管理才能的,他回到南京,統籌各方事務。但由於之前的事情,天王洪秀全對他產生顧忌,不再像之前那樣信任。形勢轉好之後,他又一次想要殺掉石達開免除後患。

迫於無奈,石達開率領幾千人的兵馬,逃出了天津。天京事變自此結束,太平天國的高層當中,死了三個王再加上翼王遠走。太平天國的氣數從這時開始就逐步消耗殆盡了。太平天國的各位將領也走上了窮途末路。

從歷史記載當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很多高層都是被凌遲處死。這種刑罰僅僅是聽起來就很殘忍。那他們這些人為什麼不在被抓之前選擇自盡呢?我想無非是這麼幾個原因。一方面他們都認為自殺太過於窩囊,死在刑場之上,顯得更加壯烈,也可以激勵後來的革命人士。

另一方面,我想是人對生的渴望吧。據說在楊開芳被捕之後,清朝政府對他還進行過討論,討論他應該處死還是進行別的處置。但最終還是被處死了。

太平天國運動為封建社會的人來帶來了很多積極的影響,但由於它自身的侷限,以失敗告終。之後百年裡,又有無數的仁人義士為了中華民族的存亡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历来现实
2019-02-01

之所以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的緊要關頭,沒有選擇自殺,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一、僥倖心理。

無需諱言,石達開、李開芳是何等英雄了得的人物,但他們也是凡人,是凡人都有凡人的想法,比如,說怕死不好聽,咱就說是珍惜生命。

率兵北伐的李開芳當時是在走投無路兼僧格林沁的招撫下,準備實施詐降計劃,卻被老謀深算的僧王看穿,絞殺了李開芳手下的詐降努力,李開芳已經陷入重圍,與敵軍短兵相接,沒有機會自殺。

石達開的“投降”之舉,有人也猜測為情勢危急之下的詐降,更多人認為是他甘願引頸就戮,以一人性命,博取手下將士們的安全,是大義之舉。不管是詐降還是談判,其實也都是存有僥倖心理。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二、自殺乃是怯懦表現。

活著我都不怕,我還會怕死嗎?

對於他們二位領軍人物,死亡恰恰是最不忌憚於面對的事情,想自殺,一槍就可以斃命,簡單的很,也不用受罪,分分秒秒就過去了。說句不中聽的話,自殺誰都會,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婦跟丈夫吵一架,脾氣暴一些的馬上就敢喝農藥尋死,這算是哪門子英雄形象?究其實質,更像是一了百了的懦夫之舉、逃避行為。

但只要選擇活著,就必須把所有壓力自己全部扛下,負重前行,這才是英雄所為,他必須承受常人所不能也不堪承受的種種苦難。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三、自殺行為為教義所不容。

太平天國運動的前期組織叫做“拜上帝教”,其實也就是基督教的一個畸形變種。由於學識所限,哪怕是作為最早期的核心傳教成員,洪秀全也缺乏對基督教義的精準理解,甚至對基本的“三位一體”概念都很模糊。

但一些最簡易的基督教義,在“拜上帝教”的小冊子中還是得到了普遍推廣,比如基督教徒不能自戮身體,因為他們的身體都已歸於基督的名下,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死後就無法升入天堂.......諸如此類的教義在“拜上帝教”中也得到了普遍流傳。作為太平天國運動的領軍人物,石達開、李開芳本人的宗教信仰可以有虔誠程度的區別,但他們必須為手下帶個好頭。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從石達開在刑場上的表現來看,就連觀看行刑的清朝地方官都暗翹一個大拇指,翼王石達開是泰然自若,“神情怡然”,即便是遭到異常殘忍之凌遲刑罰,卻默然無聲,連眉頭都不皺一下,這也說明了石達開絕非貪生怕死之徒。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2019-03-20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幾位爺的最後時刻。回顧完,我們自然就會把這個疑問收回去了。

直到行刑還在堅持鬥爭的李開芳

先說李開芳。因為,我認為這個人,從被俘前到被俘後,甚至到了行刑場,都在從容地履行著自己鬥爭的責任。

詐降失敗,不幸被捕

李開芳以700餘兵,面對萬餘僧格林沁軍的圍困,堅持了40天,終於難以再堅持下去。

此時,李開芳看到僧格林沁正在假意招降,決定“詐降突圍”。他先讓心腹黃近文帶140多人,混入難民中,先渡船投敵。果然,僧格林沁派小船把這些詐降的士兵運過了濠。李開芳認為第一步成功了!三日後,大風起兮沙塵暴,視野不清。李開芳馬上組織“進一步詐降”,他帶隊全付武裝乘船而去,詐稱前來繳械。僧格林沁也不傻呀,投降你還選這麼個日子投降,累不累呀!於是,就組織了萬餘兵馬左右兩翼張開,把前來詐降的太平軍全數俘虜了。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早期的太平軍,尤其北伐軍,多是壯烈而死。這些優秀的青年,本應是抵抗外侮的中堅力量。

近似羞辱對手的詐降

李開芳被俘後,繼續著幽默的詐降表演。

李開芳被帶去見僧格林沁時,身邊跟著兩個童子。兩個童子紅衣紅袍,皮膚潔白,彷彿仙人。三人見到僧王時,僧王極其侍從一個個凶神惡煞,冷冷盯著三人。而三人昂首而坐,神色自若。李開芳說,“你放我回去,我回到金陵去,號召大家一起投降嘛。”僧王面色陰冷,一聲不吭。李繼續說:”不過,你總得給我飽餐一頓吧,吃不飽飯,我幹啥都沒力氣,你帶我來幹啥?“僧王於是安排了肉食來。李開芳在眾人惡狠狠的目光下,大口吃喝,談笑自若,全然不把僧王等人放在眼裡。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從詐降到建議回去招降,看起來是李開芳把敵人想得太簡單了。實際上,只是一個勇士,在想盡一切辦法希望繼續戰鬥下去。


霸氣的臨刑

在被處決時,李開芳及其部將等八人慷慨激昂,浩氣長存。

敵人正在綁黃懿端的時候,黃飛腳而起,踢死敵人兩個,踢傷兩個,把準備行刑敵人嚇倒在地。

隨後,八個人異口同聲地進行著最後的宣傳:”我們從天京打過來,一路上清軍丟盔棄甲,不堪一擊!清妖的末日就要到了!“

八位好漢在整個行刑過程中,對敵人怒目而視,昂首揚眉,表達對敵人的藐視!

這就是李開芳,我認為,他自始至終,在尋找著繼續鬥爭的機會。他無暇考慮凌遲的痛苦,在這位勇士心目中,也許只有”有我無敵“的氣概吧!

一心要保全兄弟的石達開

石達開,被困大渡河邊。屢次突圍不得脫,正憂慮間,見到對面清軍豎立著”投降免死“的大旗。

石達開意識到,此時,他們已經不可能突圍了。他石達開不懼一死,可是,一路追隨他石達開的弟兄們,卻讓他感覺愧疚無比。

因此,他決定組織大夥投降。希望大夥都能”免死“。至於他自己,太平天國的翼王,是不會投降的。

他對大夥說:”我一人自赴敵軍,你們可以免死。“

他的五個妻妾,帶著兩個幼子投河而死。

他本人,張黃蓋,衣王服,帶著長子,徑直到南岸投敵。

隨後,被押解成都。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為了保全兄弟,石達開慷慨就捕。

把審訊官說得啞口無言的囚徒

石達開被俘後,駱秉章組織了會審。

要知道,這個翼王可是出了名的文武雙全,要是扛起精來,那也是一把好手。

堂上,翼王痛斥清政府腐敗、無信義。翼王畢竟是做了很多年大領導的人,說話水平高,氣場強,把主審官說得啞口無言。“語音低,不辯作何語,氣沮語塞。”

巡撫駱秉章出來了,“替你想一想,你今天死得也值。從你造反以來,蹂躪了數省,我們封疆大吏就有3個死在你手上。你幾天,只需要用一條命來抵命,你還挺划算。”

石達開堂堂翼王,氣場當然不能輸給巡撫,“自古成王敗寇,今天,你弄死我了。你怎麼知道來世,你不會被我弄死!”

慘烈卻從容的刑場

行刑之日,石達開等三人,頭戴黃緞巾,身穿黃緞褂,腳穿黃緞靴。石達開的黃緞巾上,還繡著五色花。

到了刑場,兩位下屬分別站立兩側,說“仍請主帥先行!”石達開於是加快腳步,“帶領”二將一起奔赴行刑的地方。從容被綁,面色自如。

當時,來圍觀的人人山人海。石達開和曾仕對面而縛。儈子手行刑時,三人都昂首而立,神情自若。可是,曾仕有些文弱,在行刑中慘叫了兩聲。

石達開訓斥說:你就不能稍忍一忍呀?你想想,要是我們抓住了他們,不也是要這麼對他們嗎?“於是,曾再不發一聲。

整個過程,石捱了一百多刀,全身都被割遍了。終究不吭一聲,圍觀者莫不感佩!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石達開最後就義時的氣概,鼓舞了清末民初許多革命志士。

石達開被行刑時的氣概,讓圍觀者都十分動容。後來,在保路運動等清末反抗運動中,很多人都稱自己是石達開的粉絲。

現在,不知道我們可不可以收回我們開頭的這個問題了。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魯迅

因為,他們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們只想為自己心目中的事業,奮鬥到最後一刻。

生於亂世,太平天國,以其奇葩的理論,腐朽的高層,卻得到這些勇士,何其幸運。

生於亂世,這些勇士,不能戰死在抵禦外辱的戰場上,卻只能為奇葩、腐朽的太平天國高層效命,何其不幸!

羽评郡主
2019-02-24

歷史上真正能做到自盡的有幾個?況且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分析,我們不妨看看這二人在窮途末路時的具體情況。

石達開投降實情

石達開作為太平天國的主要將領之一,晉封翼王,他的一生可謂是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16歲出山、19歲統領千軍、20歲封王、32歲被凌遲處死,據說身上被割了數百刀,之後,石達開便四處奔走。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1861年,天京事變石達開從桂南北上,經過湖北進入四川,為全軍北渡長江奪取成都做準備,欲在四川建立根據地,兩年後渡過金沙江,一舉攻破長江防線,5月抵達大渡河,此時的清軍由駱秉章率領。

駱秉章率領數萬人,但是並未抵達大渡河,石達開便開始準備船隻,決定次日渡河,奈何大渡河每年的汛期將至,當晚便傾盆大雨,河水暴漲,根本無法行船,於是決定待河水降低,流水緩慢後再渡河。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三日後,清軍抵達,石達開率領的太平軍多次強行渡河不成,糧草用盡,最終陷入絕境,清軍派出將領前去談判,石達開最終決定捨生取義,用自己的命保住三軍,就這樣,石達開選擇了投降,然而清軍無信,將石達開部隊數千人殺害。

之後石達開從容就義,在面臨凌遲時黯然無聲、紋絲不動,不卑不亢,就連清軍也感到震驚。

李開芳投降實情

李開芳是太平天國五虎上將之一,後被追封為靖王,他是被僧格林沁俘虜的,當時僧格林沁想要活捉李開芳,於是散出消息,說自己愛才,李開芳空有才幹,要是來投降極好。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李開芳聽後決定將計就計,詐降,未曾想僧格林沁看穿了他的做法,直接將接應自己的先鋒部隊全部殲滅,又派人將李開芳圍住,最後生擒太平軍一百多人,李開芳一開始想要絕食不投降,然而被清軍官員強行餵食,之後在北京就義,據說李開芳被殺之時同樣表現出和石達開等人一樣的氣概。

從上述簡單的一些情況來看,石達開選擇投降多半是無奈之舉,他想要保全三軍的性命,這才沒有自盡;李開芳也同樣是被俘虜,想要絕食自盡未遂。

從整個大局來看,除了當時的具體情況之外,還有兩個原因導致他們都沒有自盡而是選擇投降。

其一:太平天國拜上帝教,受到這類影響,他們認為自盡是懦弱者的行為,好男兒就應該戰死沙場,而不是自我了結,甚至認為自己的身體並不是自己的,類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自盡的人是不可能進入天堂的。拜上帝教可以說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組織和理論基礎,一直在宣揚農民革命的精神,其目的就是推翻清政府。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其二:清政府的做法,其實太平天國運動一直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歷史,有人統計過一戰、二戰傷亡的人數都不及此,清政府是非常痛斥的,但凡抓獲了將領,都是處以極刑,根本不會讓他們有自盡的機會。

當然中國也有句古話叫“好死不如賴活著”,子非魚,所以不能說他們投降是抱有僥倖心理,從他們就義時的情形來看,應該是沒有想著自己會活下來的。

【文/羽評郡主,歡迎關注】

大国布衣
2019-02-18

石達開、李開芳等太平天國前期的名將為什麼會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虜,有諸多原因造成他們這麼做,特別是石達開,完全是出於大局著想不得已而為之。


石達開為保全5000多追隨他浴血奮戰多年的太平天國將士的性命,沒有選擇決死一戰,而是捨命入清營談判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天京事變後,由於厭倦了天國朝廷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石達開帶著10餘萬太平軍出走贛鄂湘桂諸省。石達開出走,屬於天京事變的延伸。東王、北王、燕王等太平天國核心王被殺後,天王洪秀全任人唯親,安排兩個不學無術的哥哥為安王、福王與石達開同理朝政。但石達開與這兩個能力低下的皇親國戚關係並不好,石達開恥與跟他們共事。再加上他對洪秀全定都天京後耽於享受不思進取,只圖偏安東南一隅的做法甚不贊成。在朝中不能發揮才能,又受到猜忌排擠,石達開想到了出走天京,開闢太平天國新的根據地。咸豐七年(1857年)5月石達開離京,共帶走了十多萬天國將士。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出走後,石達開轉戰浙、贛、湘桂等諸省。據凌善清所著《太平天國野史》載:“自永安趨 湖南,攻長沙,破嶽州、漢陽、武昌,經安省而下金陵,與清軍 大小數百戰,獨達開所部未嘗挫,清軍稱之曰:‘石敢當’,所 至爭避之。”作為太平天國中後期唯一可以獨擋一面的柱國之才,翼王石達開的開局是很好的。但是,他進入太平天國具有深厚人民基礎的策源地廣西后,並沒有好好經營這裡,轉而西進四川。1862年石達開經湖北入川,由此開始了他四進四川,血戰滇黔川三省奪取成都建立西南根據地的目標。直1863年4月終於突破清軍的圍追堵截,渡過金沙江於5月到達大渡河。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但是太平軍在大渡河犯下了致命的錯誤,並沒有爭取時間搶過大渡河。結果當晚天降大雨,大渡河水暴漲,船不能行。三日後,清軍追及,列陣對岸 ,太平軍多次多次搶渡不成,糧草耗盡,深陷絕境。此時此刻,數萬太平軍僅剩5000多人,石達開為了保全這些僅存的與他一同出生入死的太平軍將士的性命,決定冒死入清營談判,5000將士有3000人被清軍收編。餘下2000人於石達開被押送成都後都被清軍屠戮殆盡,僅300餘老幼倖存。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石達開捨命保全三軍將士,顯然是抱著僥倖的心理,他自知不能倖免,早以抱定以身赴國的決心。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公堂受審,慷慨陳詞,令主審官崇實理屈詞窮,無言以對,而後從容就義,臨刑之際,神色怡然,石達開被處以凌遲極刑,身受數千刀而默然無聲,觀者無不動容,都稱他為“奇男子”。太平天國中期最優秀的將領就這樣以悲壯而慘烈的方式結束了他輝煌的一生。時年僅32歲。


靖王李開芳詐降失敗,從容就義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李開芳是太平天國前期重要的將領,他很早就參加了太平天國,最早跟隨西王蕭朝貴從徵。從基層歷練,慢慢成長為太平天國最優秀的將領。太平天國組織北伐,李開芳與太平天國早期另一名將林鳳祥統領2萬太平軍從天京出發,一路過皖魯深入豫直錄地區。但是由於孤軍深入,糧草不濟,援兵又被阻攔在山東,北伐軍很快就陷入了進退兩難境地。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至咸豐四年(1854年)二月,李開芳所部太平軍被迫退守阜城,遭到清軍的包圍,平胡侯吉文元戰死。4月,李開芳沒有等到援軍,只得再退守高唐州。此時,另一部太平軍林鳳祥遭到清將僧格林沁的堵截全軍覆沒,李開芳知道高唐州不能再守,再一次率僅存的500多人突圍南下。於茌平縣馮家屯遭到僧格林沁所部包圍,清軍引水倒灌,太平軍被迫進攻,但多次突圍都被阻截打回。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此時,僧格林沁想活捉李開芳,假裝惜其才,望他主動來投。被逼絕境的李開芳遂將計就計要詐降於清軍。但詐降之計被僧格林沁識破,最終李開芳及餘下百餘太平軍將士在清營被擒。除了李開芳及他的部下黃懿端、謝金生、李天佑,譚有桂、韋名傅、曹得相,其餘太平軍將士全部被就地殺害。1855年5月,李開芳及部下七人在北京被清朝處以寸磔酷刑凌遲處死,臨死前,這些鐵骨錚錚的漢子都昂首揚眉,怒目四顧,表示出了蔑視敵人,英雄不屈的氣概。


石達開和李開芳作為太平天國前期重要的將領,在大軍將覆之時以身赴難,選擇投降,這不是懦弱的表現,相反,他們為了保全天國將士的性命依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們就義之時大義凜然,引頸就戮,寧死不屈的精神至今為我們所欽佩和敬仰!

小司马迁论史
2019-02-08

石達開面對清朝的凌遲處死,硬是一句聲都沒有叫出來,說明這個人還是有些骨氣。

所以對於石達開選擇投降,我認為應該就是石達開想要保全手底下的士兵,因為當時已經是山窮水盡,太平軍陷入了團團重圍之中。

其實對於太平天國的將領多半不自殺,這也不算是一件怪事,就說歷次起義軍中,有多少人是會選擇自殺的?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從陳勝吳廣起義開始,無論如何去翻閱,那些兵敗自殺的起義軍都是鳳毛麟角,而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我認為還是得從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出發。

那就是受儒家思想薰陶的程度,從漢朝罷黜百家開始,儒家思想中的忠義、孝悌就被君主所利用。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簡而言之就是儒家思想在為國家培養“合格模範國民”,使得這些讀書人,社會精英階級,都是為皇命而生,都以為君主分憂為榮。

而歷史上殉國最激烈的朝代就是宋朝和明朝,這兩個朝代都是十分講究理學的朝代。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也就是十分注重官員對君主的忠義,所以這兩個朝代殉國的百姓和官員最多。

宋朝崖山一役,數十萬南宋百姓投海殉國,這都是由於長期忠義思想薰陶導致。

正因為這種不同的精神文化和認知文化,使得中華民族成為了世界上最難征服的民族。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就拿西歐國家來對比,就從來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殉國行動,甚至這些將領基本都是靠“愛國自覺”來戰鬥。

清朝時期,對於基層百姓和讀書人,採取的也是這種忠君教育,不過問題就是隨著人口的增多,清朝時期全民的受教育程度反而降低。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所以太平天國運動,可以憑藉一些教義來發動不少底層百姓,而這些人往往是最容易受到這種扭曲教義的影響。

而太平天國在文化上破壞孔廟、道觀和佛像,基本都是在否認傳統文化,這些使得這種扭曲的基督教義更加深植太平軍人心。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基督教義中,就有關於不許自殺的條款,所以太平天國的大多數將領都受到其影響。

其實太平天國運動,就是一場文化之間的戰爭,最後也證明了誰想破壞中國文化,誰必定失敗,後來的日本也是如此。

大秦铁鹰剑士
2019-05-01

太平天國將領要麼戰死,要麼戰敗後被酷刑處死,很少有自殺成仁的案例!我認太平天國的將領寧願酷刑而死,也不願自盡身亡,原因有二:其一、壯烈赴死以激勵後來者復仇;其二、拜上帝教脫胎於基督教,教民不能自盡而死,否則靈魂上不了天堂!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太平天國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巔峰,轉戰十多個省份,攻佔清朝半壁江山,戰爭中全國死傷上億人。因此太平軍是一支戰鬥力爆表的軍隊,其將領大都悍不畏死,有堅定不移信念。自盡而亡不能成其悍勇忠義,唯有被清軍酷刑處死方彰顯其英名,後人更能記住他們。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天平天國定都南京後,組織了兩萬人的北伐部隊,在名將林鳳祥、李開芳的帶領下沿京杭大運河北上滅清,一直打到天津附近。因為孤軍深入,沒有後援等原因,北伐軍全軍覆沒,林李二將被清軍俘虜,在北京菜市口凌遲處死!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天京事變後,石達開領太平軍精銳八萬人出走,在天京外圍與清軍作戰。最後石達開孤軍進軍四川,在安順場大渡河遇到百年難遇的洪水,無法渡江,被清軍重重圍困,突圍不成。石達開跟清軍四川總督駱秉章談判投降事宜,清軍同意太平軍投降,石達開遣散餘部,率兩千親兵入成都投降。清軍背棄招降承諾,在成都凌遲處死石達開及兩千隨行親兵!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根據記載,石達開被凌遲三千六百刀,行刑過程中一言不發,默然赴死,觀刑者無不動容,被石達開的英雄氣質折服!四川布政使劉蓉說“梟堞堅強之氣溢於顏面,而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是醜類之最悍者。”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刘愚愚
2019-02-17

能夠寫出來,併為我們所見的歷史,一定不是事情的全貌。無論是哪路人執筆,書寫的對象又是哪路人。

而人心惟危,深藏若虛,又最難捉摸,是以要揣測歷史人物的心理,恐怕永遠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唯一可以自解的地方,可能在於說,透過一鱗半爪的信息,按查其人一生之大節大要,未必不能揣摩到他作出某種大決定時的動機,還有考量。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這些年來,對於太平天國,無論是學界研究,還是民間看法,都有一個反轉的新動向,就是無原則的吹捧逐漸銷聲匿跡了,棒殺倒成為新潮流。這場農民運動的領袖們,從洪秀全到韋昌輝,過去在教科書中是替天行道的大英雄,如今幾乎都被換為大凶大惡的魔鬼面目重新登場了。

唯一的例外,唯一不怎麼受鞭撻的,差不多就剩下翼王石達開了。我常想,如果沒有石達開等寥寥數義士作陪襯,太平天國那些領袖們,那些原只不過為了填飽肚子不得已起來反抗、結果讓人性中的“狼性”徹底侵佔身心的人們,真的會完全像一群烏合之眾,亦或是嗜血的惡魔。


僅從現存的史料而言,石達開不僅像個大英雄,甚至有著完人般的存在感。

無論是後世的官方還是民間,不管是當時的天國的內部人員,亦或是清國和他交手過的死敵,委實都對他的為人和才幹抱持有至深的敬意,併為他的壯烈而死感到惋惜。不要說陳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等那些同志,在人生最後時刻,告白中均對他懷有深切的記念,即連曾國藩、駱秉章等敵人,也從未曾在人格、能力等層面上藐視過他。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晚清最具軍事才幹也目空一切的左宗棠,獨對他心折,平心地說他“素得群賊之心,其才智出諸賊之上,不甚附會邪教俚說,是賊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可以說,在那個時代,石達開無論操守、品德、戰功、論才能,偌大的中國,都難能出其右者。這樣本該惺惺相惜的兩幫人馬,最後不得不兵戎相見,也將億萬民眾一起拖入苦難的深淵,競相率獸食人,這是中國歷史總是循環不幸的再一次顯現,也值得所有人共同反思。

且不誇張地講,石達開作為“反賊”,能得到這樣高度的評價,不要說太平天國那幫人能與之相比了,實際在中國曆代所有農民起義的群體中,都是罕見的。不怕坦誠自己的偏見,我素對天平天國比較反感,但石達開確實是其中我唯一敬重的、猶如英雄一般的人物——我出長的嶺南一帶,幼時到處都是“石敢當”的立石,長輩紛雲是為紀念石達開掩名而設,這種好感甚至都是自小就種植在心底的。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1862那年5月,當落寞而疲憊的石達開,帶著亡命的太平軍餘部跋涉到大渡河時,這位堪與韓信比肩的軍事奇才與悲劇人物,終於走上了絕路。四面楚歌,搶渡失敗,糧草完盡,徹底陷入絕境。他主動和清軍談判,言明自身要殺要剮隨便,但條件僅僅是要給追隨三軍部眾一條生路,結果被慘無人道地凌遲處死。

關於他的自投羅網,百年來一直都不斷有人在追問,在窮途末路之時,他何以會傻傻地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體面自盡呢?


關於他臨終前的這個貌似很傻帽、不免幼稚的決定,後世也有不少揣測,甚至偏負面,比如僥倖心理、宗教信仰云云。但我以為,石達開的想法,其實非常直線而簡單,就是為了“捨命而救全軍”。

他這樣的做法,我們作為普通人,貪生怕死,利害纏身,可能難以理解,但是對他這樣一個非常人來說,其實完全符合他一生的行為邏輯、思維習慣乃至立身宗旨,不應過度解讀——其實這種“自私主義”的過度解讀,也完全無法解釋清楚他一生何以有那麼多類似的英雄主義行為。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他不是突發奇想作出這樣的決定的,也斷然不是剎那間良心發現捨命護眾,在當時的情勢下更沒有任何意義需要去惺惺作態,也不存在以退為進可以僥倖活命的空間,當他在風蕭蕭兮中告別生死之交毅然走向清軍大營時,已經知道必死,也定能想到不得好死。

但是,他仍然沒有任何遲疑走向刀山火海。這種英雄主義行為,完全符合他自小就給自己定下的“人設”。他從來的自我期許就是如此,從來的行事擔當就是如此。這是我們現代人類已很陌生的一種人格特質。


我們評價任何人事,是不能脫離“人性”的立場。但是,不是看待所有人事,都必須衡之以苟且性的常情常理。

只因為,歷史上確實有極個別人,他的為人也好,行事也好,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幹得出來,能忍受下去,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雖千刀萬剮吾往矣。石達開就是這樣的人,而且表現的尤為慷慨激昂。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石達開唯一天真的地方可能在於,他太高看了敵軍的操守和信譽,以為自己是項羽,對方起碼也得是重諾的漢子,以為只要自己被虐死,那些跟隨他南征北戰的兄弟們還有回家的機會——結果,那些比餓瘋了的農民軍其實更嗜殺、更殘酷的清軍,再一次證明他當初反抗的有理:當他還在被押解途中,清軍就背信棄義,夜襲石軍餘部,除三百老幼存活外,全部被坑殺。

1863年6月底,“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的石達開,被枷往成都,公開凌遲處死。在皮肉被一刀刀割裂的過程中,他始終神色怡然,幾千刀下來,他至死默然無聲,觀者無不動容,清軍官兵無不震驚,連當時經辦此事的四川布政使劉蓉都敬佩不已,稱其“最悍者”。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圖:廣西貴港被沖毀後的派潭河大塘村石達開故居石氏祠堂)

你說,如此人物,揣測他當初絕路時選擇被俘而不是自盡,是心存僥倖,是機心盤算,合適嗎,解釋可以合理嗎?


我自己閱讀所及,對於石達開,印象極深的,除了他英勇善戰、愛護鄉民子弟、言行大仁大義、最後捨命而死的種種事蹟之外,還有他臨死前的一次對話。

那日,他已經是清人的階下囚,接受審訊。得意洋洋審判他的是個漢族官員。中間,石達開昂然問此人籍貫,那人回答曰揚州。那人不服氣,責備石達開這樣自幼就讀“聖賢書”的人,可以會“無君無父”搞起義,遂質問他“幼時所讀何書”。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圖:傳石達開墨跡)

石達開眼皮抬都沒抬,正義凜然地答覆說,《揚州十日記》。那位審問者,一聞聽,怔住了,羞面而去,沒臉在審了。我讀此材料時,就想,都說歷史是小姑娘任人打扮,不如說歷史是面多稜鏡,你站在什樣的立場,就會有怎樣的歷史觀。也許,對石達開這位清末廣西貴港客家人來講,除了民不聊生造就了他的現實感,《揚州十日記》可能就是他的“歷史觀”吧。

我們這些在太平時代養尊處優的指手劃腳者,如果缺乏對他這種歷史觀的對應體會,只怕不僅永遠無法理解他一生的處境、動機與行為,乃至對他最後他何以會傻傻地作出捨身飼虎的選擇,也會是懵懂不解,甚至不由地要揣測他動機的不純吧。

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圖:石達開被俘地的四川石棉縣大渡河中的翼王亭碑。石達開兵敗大渡河70多年後,另一位造反者率部經過此處,在河邊慨然說,“石達開沒有走通的路,我們一定會走通”)

讀這段悲壯而令人感傷的往事,我心中最大的願望,是希望往後的中國世界,無論要繼續歷經怎樣的成住壞空,都不要再出現“大清”,更不要再逼迫有情世間那些“我本善良”的中國人,成為另一個個“石達開”。話說的不免迂遠,但此善禱善祝之心是真誠的。

2019,2,16,晚,匆匆而談

陶短房
2019-12-29

這個問題估計能回答準確的人真心不多,您也就是問到我了。

太平天國運動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大小各級領袖中很少有人自殺(這和同期的天地會形成鮮明對比),非戰死即被俘後遭殺害,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拜上帝教的影響。

拜上帝教的教義雖然和正統基督教相比有很大篡改,但他們自己並不這麼認為,而是相信自己的教義更正統、更“原教旨”,而這些教義的來源——洪秀全從《勸世良言》和羅孝全(美國人,美國南部浸信會傳教士)“粵東施蘸聖會”處獲得的基督教知識,最大的特點是比較拘泥新舊約的文字和具體條文,對舊約和十二使徒事蹟尤為重視,而在這些教義中比較突出的一點,是反對自殺(認為人是“天生天養”,不能自己選擇了斷),和提倡殉教(大仲馬小說《暴君的末日》裡,女主角曾設法把毒藥帶給囚牢中的使徒保羅,試圖讓他自殺以免被酷刑處死,後者謝絕,道理也就在此),儘管太平天國中大多數人對上帝教只是機械應付,並非真正信仰,但許多習慣卻耳濡目染(比如南京城南人至今還把星期叫做“禮拜”),這也包括對自殺的態度。

因為反對自殺,提倡殉教,因此即便被俘意味著凌遲處死也在所不惜,而且同時期的天地會也傳“絞死是不掛紅昇天,斬首是掛紅昇天,凌遲是披大紅袍昇天”,提倡死得越慘烈、在酷刑面前表現越勇敢越光榮,這種意識也會影響到太平天國各級頭目。

當然,並非所有人對此都深信不疑,有些未自殺者是因為來不及自殺,或因故不願自殺。比如幼天王洪天貴福在從湖州逃往江西的最後旅途中因為處境窘迫幾次自殺,都是被部下攔住,和李開芳一同掃北的林鳳祥已經吞金自斃,但在死前被自己以前的廚師施肇恆找到後被俘,清軍為確保他被凌遲及時救治,故而未死;不太相信上帝教的石達開自己在供詞裡說“本想自盡,轉念投誠出來解救餘眾”,是以自己的被凌遲,換取數千殘部的被釋放;李開芳是詐降被俘,他是自信能騙過僧格林沁放他南下勸降鎮江守軍,可以趁機逃跑故而不肯自盡。

但例外總是有的,我十多年前寫文言紀傳體《天國志》時曾列舉過4位成功自殺的太平天國將領。

第一位是名將羅大綱,他在1856年初或稍早率水軍反攻蕪湖,被火炮轟斷大腿,回到鎮江養傷時疼痛難忍吞金自斃。他是天地會名將出身,不是上帝會眾,也不會太把上帝會的規矩放在心上。

第二位是陳玉成部將、主持西北太平軍的扶王陳得才。1864年夏奉命從漢中回援天京,到霍山黑石渡被困,聞聽天京陷落全軍瓦解,數十萬太平軍投降,陳得才無力阻止,又聽說僧格林沁背信棄義殺死投降的廣西人,就服毒自盡,他是老上帝會眾,選擇自殺是絕望所致。

第三位是李秀成部將凜王劉肇均。他也是廣西人,老上帝會眾,天京陷落後他追隨侍王李世賢南下福建,守漳浦,漳浦陷落時他帶後隊掩護撤退,被包圍後知道逃脫不得,用手槍當心開槍自斃。他自殺的原因應和陳得才彷彿。

第四位是總統天將劉官福。他是襄王劉官芳部將,1863年春轉戰黟縣時重傷被俘,掙扎觸石自盡。劉官芳是天地會舊部,劉官福應該也是天地會出身,他選擇自殺的原因可能和羅大綱相仿。

无笔史官
2019-02-15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古代農民運動的頂峰,初代領導人以拜上帝教籠絡數十萬窮苦百姓,從金田起義到佔領清朝半壁江山,太平軍大都英勇善戰,不懼死,不貪生!為什麼這群人能有這麼大的能量?這是因為他們有著一種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在中國古代歷次農民起義中都有存在,只不過在拜上帝教的沐浴之下,這種使命感逐漸演化成反清滅洋,在人間建立起一個太平天國的夢想!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我認為他們選擇慷慨赴死的主要原因是——寧願為事業而犧牲,也不願逃避死亡。

近年來,對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走向客觀,大多著眼於渲染太平天國運動致使中國死了多少無辜的人,對經濟的破壞有多嚴重,天京的領導人生活有多麼奢靡,誇大他們的階級侷限性,認為農民運動不能使中國革命勝利之類的話。

而我想說,首先,他們最初的動機是純粹的。像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等初代領導人,他們最初產生起義的念頭是出於官場的黑暗,政治的腐敗,農民慘受剝削,洋人肆無忌憚地作惡,再加之自然災害,農民的生活到了崩潰的邊緣,政府賑災的糧款也被層層剋扣。既然在清政府統治下農民沒有活路,那還不如起義,以自己的生命換一人間天國。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正如起義鼻祖陳勝所說“等死,死國可乎”。像石達開,李開芳那些被俘的將領,他們都想東山再起,都想為事業再奮鬥幾年,自盡只是懦夫的託詞。純粹論夢想,他們與辛亥革命之時的革命黨人並沒有什麼分別,都是為改造現實而死,都是為了夢想而死!慷慨赴死,總比自盡來的更勇敢!

其次,對於太平天國官員和將領的評價,要有所分別。像洪秀全,楊秀清,韋昌輝等人,進了天京之後就開始不思進取,貪圖享樂,這時不可爭辯的事實,他們和李自成一樣,都有著階級的侷限,這應當譴責。然而不要忘了,我們在看到他們享樂的同時,也要看到在北伐中英勇作戰的蕭朝貴和他的部下,他們從南京一直打到天津,最終戰死沙場,這是一群貪生怕死的人能夠做到的嗎?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還有西征的石達開,他和部下們水陸並進,佔領了大半個長江,連曾國藩都被他打的差點投水自盡,這難道不足以說明太平天國軍隊的英勇嗎?所謂僥倖怕死之論,完全是無稽之談。

最後,他們是晚清崩潰運動之中的第一次超大規模反抗,早於維新變法,早於辛亥革命。在中國古代,農業是無可爭辯的主要產業。對於現實的政治感受最深的就數農民了,他們勤勞善良,用自己的勞動和稅賦組成了傳統社會的基石。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然而,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當上層的士紳階層和官員腐朽墮落之時,總是農民最先起來反抗,可以說,他們是傳統皇權政治盛衰的晴雨表。當一個王朝走向沒落之時,一場起義就可以改天換地。

清末也是這樣,在太平天國運動席捲大半個中國之時,中國的知識分子還在讀孔孟經史;士紳還在賣官鬻爵;政府還在喪權辱國!《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它們無不是農民振聾發聵、拯救中國的最強音!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另外,有人說,在天國志士慷慨赴死的原因之中可以加上一條,那就是拜上帝教的教義不允許人們傷害身體。但我認為,拜上帝教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在人們腦海中留下的印記不可能被一個扭曲的拜上帝教在幾年之內抹平,況且中國傳統文化中不是也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說麼?為什麼太平天國裡石達開、李開芳等名將在窮途末路之時會選擇被俘凌遲而不是自盡呢?

最後,我要說,儘管天京變亂,初代領導人大都迷戀權勢,貪圖享樂,最終自相殘殺,但我們不能否認,太平天國之中,還有石達開、李開芳、陳玉成、李秀成這樣為推翻清政府、建立人間天國而不懈努力的優秀將領,不能否認那些基層士兵們的一腔熱血!

總之,贊其最初之精神,鄙其迷幻之主義。

作者:夏陽太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