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這個漳州女孩,在承天巷包了棟小洋樓辦了個展,結果上了央視
1/23 愛上一座城市要從何說起?  也許是一條街道、一條巷子,可能一處屋簷甚至是一塊瓦礫。對於阿梅來說,對泉州的偏袒來自她每天都要走過的承天巷。
2/23 巷口的皮具店,樓下的油條攤子,還有開了70年的老理髮鋪,這些事物既親切又美好。  作為街坊鄰里間的“紅人”,阿梅來泉州卻只有三年。  01  “赤子空間”
3/23 三年前,阿梅從廈門來到泉州,和好友在承天巷裡開了一家名為“赤子”的時裝買手店。  一開始店裡只售賣服裝,幾年下來“赤子”漸漸成了有著多重業態的空間——一樓主要售賣服裝、獨立雜誌,還是個理髮廳。二樓則是巴浪魚咖啡館。
4/23 現在的“赤子”不再是單純地消費性場所,而是能坐下來慢慢品慢慢聊的地方。
5/23 一樓售賣的獨立雜誌
6/23 巨大的螺旋槳裝飾
7/23 店裡一角的理髮椅  起初,巷子裡的老居民對這群新到來的年輕人,心裡總有些不解——赤子空間的現代氣息,和承天巷的市井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老巷裡的居民都不明白,這樣一棟小洋樓裡,到底賣的是什麼。
8/23 為了快速融入這個社區,阿梅常在巷子裡走動,光顧油條店買個早餐、和修補衣服的阿姨聊聊時裝。  一來二去,她和鄰里們熟絡起來。
9/23 “常在巷子裡走,我發現這條巷子裡竟然沒有幾個年輕人。”  越是瞭解的深入,這條老巷在阿梅眼裡越顯得滄桑——年輕人離開了這個社區,只留下的阿伯和大媽們堅守在這裡。
10/23 城市飛速發展,高樓遍地起。但是這樣一個美好寧靜的社區,卻漸漸地走向衰落。  “城市化進程那麼快,可是像承天巷這樣的地方,卻好像被拋棄了一樣。”
11/23 對於出身閩南鄉間的阿梅來說,巷弄裡流水一樣清澈平靜的生活難能可貴。  是時候為這條巷子做些什麼了。  02  “阮這個角頭”
12/23 於是,在“赤子”落戶承天巷一週年的時候,店裡的小夥伴決意為街坊鄰居拍攝紀實片,辦一個展覽,來記錄下鄰居們的可愛面貌。  “阮這個角頭”展覽方案很快被實施。阿梅和男友亞三邀來了朋友,拿上相機走入了他們再熟悉不過的巷弄裡。
13/23 拍最日常的照片,簡單,也困難。  要還原承天巷這個“角頭”最稀鬆的光陰,照片的要求很高。被拍對象不能緊張,又要拍得有味道。  玩味兒和太過玩味兒之間的尺度太難把握了,更別說取材時會遇上困難。
14/23 大多數鄰居都很配合,因為對他們來說,阿梅已經是巷子裡的一員。  但也有人對鏡頭心存芥蒂,拒絕成為拍攝對象。甚至懷疑這個展覽是為以功利為出發點。  但說到底,還是阿梅一行人心中的責任感使然。
15/23 不願被拍,阿梅就好好勸說,讓對方習慣鏡頭的存在。有時還拉著街坊鄰里一起動員——街坊們最終都被阿梅的熱情感動了。
16/23 幾十張日常的照片,從拍攝、後期到成功開展,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  開展那天,除了鄰居們,也有不少過路人進店看展,“赤子”好不熱鬧。但最讓阿梅開心的還是來自鄰居阿姨的“最高讚譽”——“拍得很清楚!”
17/23
18/23 03  “她拒絕了許多采訪”  辦展之後,“赤子”空間已經被這個小區所接受,甚至不乏外地朋友拖著行李箱轟隆隆地趕來。  CCTV前後兩次慕名而來,一時間“赤子”成了名聲在外的網紅店。
19/23 雖然採訪邀請絡繹不絕,但阿梅常常謝絕採訪。  “我們做這些因為想去做、該去做。並不是想讓‘赤子’變成那種網紅店。”
20/23 有人說阿梅未免太高冷。但阿梅心裡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在這個可愛的巷弄裡“靜靜地把日子過得像流水一樣”。
21/23 阿梅和男友亞三的合照  從陌生到熟悉,從排斥到接納,阿梅感觸最深的還是自己踏出的第一步——主動去融入、記錄。  “城市變化太快了,很多東西都被無聲的拋棄。我希望我和小夥伴們能跟根治本土文化又保持自我,把那些快要消失的美好和這個時代聯繫起來。”
22/23 阿梅和亞三以“流動咖啡館”的形式到鄉鎮賣咖啡  生活在泉州的年輕人們渴望被認知、被尊重、被賦予。但很少有人能像阿梅這樣想到,這個城市也在靜靜地等著我們踏出第一步。
23/23 一個開始其實並不難,好好珍惜那些容易錯過的風景,就是對這個城市最好的偏袒。  圖文 \/ 默為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阿梅提供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文章來源:微泉州)
2019-01-1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