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徐志摩與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
圖說你我他
1/62 \n“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1931年11月19日,詩人徐志摩空難喪生。女人是他一生文學成就的靈感源泉,也是他一生悲劇的根源。在詩人35年的生命中,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這三位女性有著斬不斷的情愫。
2/62 \n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後改字志摩,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亦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的表兄。徐志摩出生於富裕家庭,並曾留學英國。圖為徐志摩像,原刊於1936《愛眉小札》初版本。
3/62 徐志摩一生追求“愛”、“自由”與“美”(胡適語),這為他帶來了不少創作靈感。
4/62 \n徐志摩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5/62 \n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入英國留學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1926年任中央大學(49年更名南京大學)教授。
6/62 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因要在北平協和禮堂為外國使節演講“中國建築藝術”,徐志摩欲前去捧場,於早上八時搭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然而,飛機在大霧中誤觸濟南開山墜落,徐志摩罹難,死時34歲。圖為徐志摩墓。
7/62 志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出身名門,秀外慧中。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張徐兩家門當戶對,張幼儀知書達理,婚後恪守婦道,孝敬公婆,深得徐家人的喜歡。圖為徐志摩與張幼儀。
8/62 \n但徐志摩和張幼儀的婚姻並沒有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之上。徐志摩是一個多情的詩人,沒有感情的婚姻恰似一潭死水,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圖為1921年徐志摩與張幼儀在巴黎。
9/62 \n在英國劍橋讀書時,志摩邂逅了著名的書法家兼詩人林長民的愛女林徽因,從此墜入愛河。徐志摩在張幼儀生完第二個兒子正虛弱的時候,遞上了離婚協議書。張幼儀是一個有膽識的女性,看到感情已然不復,志摩已然移情,即忍痛與志摩離婚。
10/62 \n但徐父卻因此與徐志摩斷絕父子關係,並認張幼儀為乾女兒,且將家產交由張幼儀管理,可見張幼儀在徐家的地位。
11/62 \n張幼儀(1900年-1988年),名嘉玢,江蘇寶山人(現屬上海),是一位中國女銀行家、企業家。她是張君勱、張公權的妹妹,詩人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1912年考入蘇州師範學校,1915年12月5日奉家庭之命與徐志摩結婚。1988年逝世於紐約。圖為張幼儀與愛子阿歡。
12/62 “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作愛的話,那我大概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人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張幼儀。
13/62 在劍橋讀書的志摩遇到了他一生中的摯愛,才女林徽因。那一年,徐志摩24歲,林徽因16歲。圖為徐志摩和林徽因。
14/62 林徽因出身名門,祖父林孝恂曾任翰林院編修,父親林長民時任段祺瑞政府的司法總長,林徽因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與家庭薰陶。右一為少年林徽因。
15/62 林徽因遊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遊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
16/62 \n初次見面時,林徽因望著二十三歲的徐志摩,看他比自己高出許多,並架著襯大了年齡的眼鏡,竟脫口叫他“叔叔”。直到徐志摩登門正式拜訪林長民,他才驚喜異常地發現,林家姑娘那般聰慧伶俐,楚楚動人。後來,徐志摩慢慢成為來林家的常客。
17/62 徐志摩在與林長民的交往中漸漸地與林徽因熟悉起來。林徽因的美麗與才氣,過人的藝術感悟和優雅的談吐,就像一位女神,靜靜地投映在徐志摩的心海里。
18/62 徐志摩被林徽因出眾的才華與美麗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並不惜與髮妻張幼儀離婚。
19/62 但林徽因經過理智的思索,和父親一起提前回國了,而且是與志摩不辭而別。
20/62 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詩是這樣寫的:“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21/62 這首詩是徐志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這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一種純情。
22/62 1923年,徐志摩、胡適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文藝活動,曾登臺演出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飾演主角齊德拉公主,臺詞全用英語。她流利的英語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藝界留下深刻印象。
23/62 \n1924年4月,泰戈爾第一次來中國,徐志摩和林徽因兩人共同擔任翻譯,並陪侍這位貴客,由此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圖為林徽因、泰戈爾和徐志摩。
24/62 \n在以後的歲月裡,林徽因始終與徐志摩保持著朋友間真誠而純潔的情誼,她對徐志摩感情的理解和尊重,使她永遠擁有徐志摩的敬重和摯愛。
25/62 林徽因不能給志摩愛情,絕情於志摩後卻又和志摩保持了一生的書信往來。這種界於友情和愛情之間的關係維繫了志摩和她的一生。
26/62 \n徐志摩為林徽因而寫的傷情話:“這兩日我的頭腦只是昏沉沉的,開著眼閉著眼都只見大前晚模糊的悽清的月色,照著我們不願意的車輛,遲遲地向荒野裡退縮。離別!怎麼的能叫人相信?我想著了就要發瘋,這麼多的絲,誰能割得斷?我的眼前又黑了!”。
27/62 \n林徽因是福建閩縣(福建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28/62 \n她是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建築師樑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圖為林徽因和樑思成。
29/62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她同樑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圖為林徽因和樑思成。
30/62 \n從1930年到1945年,樑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20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00多處古建築物,很多古建築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國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
31/62 在文學方面,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圖為林徽因與孩子。
32/62 1949年以後,林徽因在美術方面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景泰藍,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
33/62 \n1931年11月志摩在飛機失事中遇難。徽因的丈夫樑思成從北平趕去處理喪事,從現場撿回一塊飛機殘骸交給徽因。徽因悲痛欲絕,把這塊飛機殘骸掛在自己臥室的床頭,以此種方式紀念志摩,直到1955年去世。圖為老年林徽因。
34/62 \n林徽因為徐志摩死不勝哀痛:“突然的,他闖出我們這共同的世界,沉入永遠的靜寂,不給我們一點預告,一點準備,或是一個最後希望的餘地。這種幾乎近於忍心的決絕,那一天不知震麻了多少朋友的心。”(《悼志摩》)圖為林徽因與孩子。
35/62 \n“現在那不能否認的事實,仍然無情地擋住我們前面。任憑我們多苦楚的哀悼他的慘死,多迫切的希冀能夠仍然接觸到他原來的音容,事實是不會為體貼我們這悲念而有些須更改;而他也再不會為不忍我們這傷悼而有些須活動的可能!這難堪的永遠靜寂和消沉便是死的最殘酷處。”。
36/62 林徽因為徐志摩而寫傷感的詩句:“火車禽(擒)住軌,在黑夜裡奔:過山,過誰,過陳死人的墳…… 就憑那精窄的兩道,算是軌,馱著這份重,夢一般的累墜。”。
37/62 \n陸小曼,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19歲時由父母做主,嫁給了無錫人王賡。徐志摩是王賡的好朋友,經常和王賡、陸小曼喝茶、聊天。王賡一旦遇到事情分不開身的時候,便叫徐志摩陪著陸小曼外出遊山玩水或是到燈紅酒綠的場合消遣。
38/62 \n那時,徐志摩正處在失戀階段,他拚命追求的林徽音已經和梁啟超的長子樑思成有了婚約。當時王賡受聘赴哈爾濱提任警察局長,陸小曼空閨獨守、芳心寂寞。1926年,徐志摩與陸小曼於北京合影。
39/62 \n陸小曼於1903年11月7日出生於上海市孔家弄,江蘇常州人。名眉,別名小眉、小龍,筆名冷香人、蠻姑。她是一個超越時代的新女性,正如胡適所說:“陸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圖為陸小曼年輕時的照片,入骨風情難掩。
40/62 \n陸小曼的古文基礎很好,寫舊詩的絕句,清新俏麗,頗有明清詩的特色;寫文章,蘊籍婉約,很美,又無雕琢之氣。她的工筆花卉和淡墨山水,頗見宋人院本地傳統。而她寫的新體小說則詼諧直率。
41/62 她愛讀書,英法原文版的小說,她讀得很多。因此,北京許多大家子弟和少年得志的新貴,都想和她接近,求親者來自四面八方。
42/62 1922年,陸小曼19歲,奉父母之命與王賡結婚。在這樁婚事中,陸小曼完全是被動的。當蜜月的激動漸趨平靜後,她漸漸發覺自己和王賡之間在性情和愛好方面有很大的差異。
43/62 結婚第三年,王賡被任命哈爾濱警察局局長,王賡要小曼隨同前往,陸小曼就到哈爾濱住了一段時間。但是她在哈爾濱住不習慣,不多時,就回北京孃家居住,與王賡兩地分居,與丈夫在感情上更加淡漠了。
44/62 \n圖為陸小曼與唐瑛對戲。
45/62 \n1925年底,陸小曼與王賡解除維持了4年的婚姻,離婚時陸小曼年僅23歲。她幾乎是毅然決然離了婚,為了愛情而拋棄一切,擔當起所有罪名。圖為王賡與陸小曼談離婚事情。
46/62 \n1926年10月3日(農曆七月初七),徐志摩與陸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園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婚禮上,梁啟超直指徐志摩“性情浮躁,學無所成,做人失敗,用情不專”,勸誡陸小曼“恪遵婦道”,最後以“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作為祝賀。
47/62 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後的蜜月新房。新房中間放著一張大銅床,傢俱全是粉紅色,洋溢著一種詩人的浪漫氣息。圖為陸小曼與徐志摩婚後居所。
48/62 \n剛結婚時,雖然徐父徐母對陸小曼依然心有不滿,但是兩人也過得浪漫、愜意。只是到了後期,由於陸小曼的病,由於徐申如(徐志摩父親)的拒絕接納,由於鴉片的侵蝕等諸多原因,陸小曼變得越發嬌慵、懶惰、貪玩。陸小曼成為慰勞會戲劇骨幹時的照片。
49/62 \n她每天過午才起床,在洗澡間裡摸弄一個小時,然後吃飯。下午作畫、寫信、會客。晚上大半是跳舞、打牌聽戲。徐志摩為了使妻子心喜,就一味遷就她。雖然在口頭上常常婉轉地告誡陸小曼,但效果不大。圖為陸小曼、徐志摩在花園中游玩。
50/62 \n後來,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出於對陸小曼極度不滿,在經濟上與他們夫婦一刀兩斷。徐志摩要從父親處拿錢是不現實的,因此,他不得不同時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大夏大學三所學校講課,課餘還趕寫詩文,以賺取稿費。圖為陸小曼在給徐志摩寫信。
51/62 \n1929年,徐志摩辭了東吳大學、大夏大學的教職,繼續在光華大學執教,1930年秋起又在南京中央大學教書,併兼任中華書局編輯、中英文化基金會委員,上海南京兩地來回跑。圖為陸小曼與兩個侄子在一起,志摩在給他們拍照。
52/62 1930年秋,徐志摩索性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以掙家用。僅1931年的上半年,徐志摩就在上海、北京兩地來回奔波了8次。圖為徐志摩與夫人陸小曼生活照。
53/62 \n當時,人均的年薪為五塊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掙到幾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滿足不了家庭的花銷。在即將去聽林徽因演講的前一天,徐志摩說錢不夠用後與陸小曼吵了一架。圖為徐志摩與陸小曼合影。
54/62 \n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非常悔恨,四季身穿素服,不再去娛樂場所。她整理出版了兩本徐志摩的書,一本叫《愛眉小札》,一本叫《志摩日記》。還和趙家璧一起整理了《徐志摩全集》,可惜因時局太亂,沒有出版。圖為徐志摩去世後的陸小曼。
55/62 \n徐志摩墜機身亡後,陸小曼備受責難,身受種種壓力。她猛然警醒,痛悔前非。從此,洗淨鉛華,深居簡出,閉門度日。但她有多種疾病,為鎮痛和麻醉自己,對鴉片的依賴日甚一日,無法自拔。圖為《志摩日記》封面。
56/62 \n陸小曼在得知徐志摩遇難時的悲傷程度,連郁達夫都覺得難以描寫,他說:“悲哀的最大表示,是自然的目瞪口呆,僵若木雞的那一種樣子,這我在小曼夫人當初接到志摩凶耗的時候曾經親眼見到過……”圖為徐志摩、陸小曼和她的兩個侄子。
57/62 \n在徐志摩死後,與翁瑞午同居。在上海中國畫院保存著陸小曼剛進院時寫的一份“履歷”,裡面有這樣的詞句:“我廿九歲時志摩飛機遇害,我就一直生病。到1938年卅五歲時與翁瑞午同居。”圖為陸小曼生活照。
58/62 “翁瑞午在1955年犯了錯誤,生嚴重的肺病,一直到現在還是要吐血,醫藥費是很高的……我們的經濟一直困難……我在1956年之前一直沒有出去做過事情,在家看書,也不出門,直到進了文史館。”圖為1947年6月,陸小曼參加侄女宗麟婚宴合影。
59/62 \n在生活上,她與翁瑞午同居在一起,但兩人一直沒有正式結婚。翁陸兩人晚年分裂,翁另有新歡,而陸小曼很淒涼和孤獨。圖為翁端午與陸小曼。
60/62 \n圖為2010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展出的陸小曼真跡。
61/62 圖為2010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展出的徐志摩真跡。
62/62 \n“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1931年11月19日,詩人徐志摩空難喪生。女人是他一生文學成就的靈感源泉,也是他一生悲劇的根源。在詩人35年的生命中,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這三位女性有著斬不斷的情愫。圖為徐志摩,攝於1924年。
2019-04-0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