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10 個回答
话说小王子
2019-03-19

我是話說小王子,喜歡我的請關注我!

手機現在已經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的東西了!現在的手機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了,電話短信基本都被弱化了。現在手機基本都靠下載各種app來體現自己的價值。而我們現在下載很多軟件剛進去都需要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也就是含有通訊錄,這樣我們的隱私也就被盜了!放在一起也沒有下載app也不要多少權限,但是現在開始,沒有手機號碼沒有通訊錄基本用不了app,這樣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在15年的時候,全國開始實名制手機號碼,也就是一個號碼就能查到你!而有的軟件就需要實名制例如支付寶、微信、qq、淘寶等,這樣一個手機號碼就可以解決實名制問題而去更加方便快捷。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而app獲取我們的通訊錄裡的信息可以說就是一個霸王條款!為什麼要獲取通訊錄呢?這是因為app後臺可以查看到你的大量信息。由此可以收集客戶資料,這樣app就更懂你,知道你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現在的社會叫大數據社會,什麼叫大數據時代,就是了解你的各種信息。而我們可能不經意間就會洩露自己的隱私。我們在下載軟件時要在正規商店裡下載,一些不需要手機號和通訊錄的最好都拒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一點隱私!

网络圈
2019-03-11

放在以前,各類APP安裝時需要的權限其實沒有多少。而現在,哪怕是一款簡簡單單的APP,我們在安裝時會發現它申請的權限也很多。這是為啥呢?我是科技和軟件行業的工作者,所以對這一塊還是比較瞭解的,現在將一些原因告訴大家:

1、收集手機號資源

其實很多時候,APP安裝時提示需要通訊錄權限,這個權限可能和它本身的功能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APP服務商為了收集客戶的資料,為後續的營銷助力

2、風控要求

其實很多APP是涉及風控的,比如像金融類APP、小額借貸類的APP,它們為了風控需要,是要讀取你的通訊錄的,以便必要時能聯繫到你或者你的家人朋友。

所以我們經常在網絡上看見,不少年輕人經歷了網絡借貸,然後遭到電話轟炸。我們瞭解了這個原理,其實就可以避免了,比如在安裝這類APP時,通過手機手機嚴格禁止此APP讀取通訊錄權限,或者做個假的通訊錄即可。

3、實名制要求

隨著工信部對於固話和手機的實名制要求,現在的手機號已實現全面實名制了。不像以前在大街上可以買到未實名的臨時手機號,現在行不通了。

因為手機號是實名制的,所以一些APP就可以通過用戶的手機號綁定來實現實名認證流程,這樣對於用戶而言更加便捷。按現在的趨勢,未來手機號可能能證明一個人的身份。


綜上,現在各類APP之所以要讀通訊錄,主要原因就是:收集信息+實名制要求。為了避免我們信息的洩露,建議大家在安裝APP時拒絕此權限申請。當然了,有些APP如果讀不了通訊錄權限,甚至都無法正常運行,對於這類APP,如果必要則開啟通訊錄權限即可。

我是科技領域創作者,十年互聯網從業經驗,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科技知識!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 ~

镁客网
2019-03-16

這種APP,如果不是通訊類的還必須要允許訪問通訊錄聯繫人等,那麼多半就是個流氓軟件!

一般來說正規的APP只會建議開啟通訊錄,這些APP對我們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它們無非是先根據你的通訊錄幫你找到其他也正在使用這款軟件的朋友,或是“自作主張”的推薦給通訊錄中的其他人,這種權限我們完全可以選擇不開啟,對正常使用該軟件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如果以後需要開啟也可以自己手動打開。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除了正規APP,其他的流氓軟件不但會要求開啟通訊錄、通話記錄,有些甚至會要求必須打開地理位置、允許刪除通話記錄、讀取短信等,如果不允許,軟件就無法使用一直閃退,這個時候建議大家還是直接刪掉這個軟件吧,否則你就會像“裸奔”一樣暴露在這款APP面前。

舉個例子,百度地圖也會要求打開地理位置權限,但不打開同樣可以進入軟件,大不了就是無法獲取當前位置沒辦法導航,手動輸入位置後就可以查看路線了,在這種大數據時代,很多APP都在通過收集用戶個人信息賺錢,如果允許了惡意APP查看通訊錄,他們很有可能會根據你的通話記錄和通訊錄找到你的家人朋友然後把這些電話號捆綁出售。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下載APP時,最好選擇正規的應用商店或官網,下載之前先查看軟件有沒有非常過分的權限要求以及下載人數和有沒有廣告,並不是說應用商店的軟件就一定是非常安全和正規的,凡事沒有絕對,他們完全可以不帶任何病毒或捆綁插件只需要開啟你的手機權限,然後販賣。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偶遇恩恩
2019-03-25

安裝app後初次使用都會要求各種各樣的權限,其中申請通訊錄和通話記錄的權限是經常出現的。那麼,app獲取到這些信息能夠幹什麼呢?有些不相干的app又為什麼要獲取這些信息呢?

第一,收集用戶信息。現在是數據為王的時代,用戶信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金錢。這些信息進可以做推廣,退可以交換出售。技術可以的,再加上別的信息去分析重組,就能夠通過技術手段變現,比如探針盒子。還有些是本著大家都蒐集那我也蒐集好了的目的去的。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第二,某些功能確實需要這個權限。通過短信的方式讓用戶去推廣;通過讀取通訊錄,當時用戶撥號,比如觸寶電話等;通過讀取通訊錄,匹配使用該app的賬號,推薦添加好友,比如微信等。

第三,風控的需要。主要是現金貸一類,未按時還款或者不還款的用戶,瘋狂騷擾該用戶的通訊錄聯繫人

monkeyflowers
2019-03-19

接觸過相關的工作,過來說兩句。


以前做過某個不知名的APP的數據分析工作,主要乾的說白了就是採集使用APP用戶的手機號碼,然後給他們發活動促銷短信。。為啥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咱們的通訊錄?不用想,肯定是對公司那邊有用阿。發短信的過程也叫做“拉活”也就是當你使用APP的頻率變少後,可以通過發短信的形式,向你推薦新的活動,如果你看到短信後成功進入APP操作,那麼你就又屬於APP的活躍用戶了。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這些用戶群的電話號碼,對用戶來說,基本上都不屬於隱私了,因為你現在只要玩手機的話,到處都需要電話號碼,很多APP,要想登陸的話,都需要電話號碼作為登陸賬號,微信qq什麼的都不行。


但是這個用戶的號碼集,對公司來說那就是相當有用了。我舉個例子,比如有兩家APP,同樣都是做直播的,然後兩家公司各有各的用戶手機號碼集。有一天,甲家APP的數據分析員決定跳槽,那麼他就可以帶著甲家公司的用戶手機號碼集跳槽到乙家公司,這些數據就值錢了,因為兩家是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並且受眾群體有著相似的特徵。如果你平時看的是甲家的直播APP,然後某一天收到了乙家的直播推薦短信,你又從來沒有使用過乙家的直播APP,這其中有人牟利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早在2014年,央視《每週質量報告》就曝光過大量安卓手機應用在安裝時需要開放通訊錄、地理位置等權限,從而嚴重威脅用戶隱私安全的情況。彼時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一現象的背後是販賣隱私信息的利益鏈已形成,不法手機應用廠商通過手機權限獲得用戶的隱私信息後再轉賣,從而獲得不菲的灰色收入。


朋友們,雖然現在用戶上網普遍會洩露自己的手機號碼,但是如果有人以此牟利販賣號碼集卻是犯法的!大家可要記住了!

木石心志
2019-03-18

現在的APP在安裝的時候,獲取用戶的權限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最少的也得獲取三四項手機權限,而且在這些獲取的權利裡面大概可以非常三類,一類是必要權限,比如儲存權限,沒有這些權限應用是無法正常運營的,或者應用內的某些服務是無法提供的;二類是非必要權限,通常是為了更好的為用戶服務的權限,比如百度地圖APP需要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這類權限用戶不同意可以關了,只不過百度APP無法定位到你的位置信息了,但找地方、查路線這些服務還都是可以享受的;三類就是一些流氓要求,有些app提供的服務和想要獲取的權限完全不相干,這其中大部分是為了或許用戶數據,方便自己進行營銷、創新,還有一部分則是更加明顯的兜售用戶的個人信息。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不過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講,我們在安裝APP的時候很難去一一辨別哪些權限是必要的,哪些權限又是非必要的,而且把這種辨別的工作劃分給用戶去做,我認為本身這就是不太合理的,就相當於讓一個非專業人士去做專業的工作,這樣既不利於效率也不利於安全。而且這種隨意獲取手機權限的情況,多數是發生在安卓手機上面,比如蘋果的AppStore,應用開發者上傳app的時候,涉及獲取用戶權限,就必須說明為什麼要獲取這項權限,理由不成立就不能上架,這也是為什麼IOS系統更加安全和乾淨的原因。

只是對於安卓系統來講,由於其本身就是開源系統,所以很難去鑑別應用的質量和正規性,目前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相對於早期來講已經做了很大的改進了,一般非本應用商店上架的APP,在用戶安裝的時候都會有格外提醒,當然沒有辦法進行強制攔截,不過這也只是對APP的監控上,對於每個應用需要獲取哪些用戶權限,以及權限獲取的是否正當,目前所有的安卓應用商店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更為客氣的是,目前還有很多比較正規的APP都開始非常強勢的索要用戶權限,從用戶的角度來看,獲取通訊錄跟該APP提供的服務沒有半毛錢關係,但如果我們不同意這項權限的話,APP方就直接宣佈“由於沒有開通某個權限,APP無法安裝”,簡直就是耍流氓啊。

因此對於安卓系統來講,我認為確實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監管,以更好地保護用戶隱私,應用的開發者這一方几乎是指望不上的,有利益需求怎麼可能放棄這塊蛋糕的,縱然從監管的角度來講這將非常困難,但確實非常有必要的,否則在互聯網時代每個用戶的數據都可以花幾十塊錢就能買到的話,這對個消費者來講會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於整個社會來講也將會有巨大的安全風險。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罗氏虫社
2019-03-18

很簡單啊,人家要你的數據,要你的關係鏈,進行推廣和二次營銷,從而獲得更多的用戶或者收益!

APP讀取通訊錄後就可以知道你這個當前用戶有哪些聯繫人,是怎樣一個關係鏈情況,同時通過其後臺的大數據進行分析統計,然後再有針對性的對你通訊錄上的人進行騷擾營銷,最簡單的方式可能就是發一條短信。

這裡我舉個例子,之前我經常收到脈脈的短信,上面寫的是這樣的:xx,某某對你很期待!ta向你發出邀請,希望添加你為最重要的職場人脈等等。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我一看,這某某就是我以前的同事,第一反映就想點短信中的鏈接。你看,脈脈這營銷手段是可以的吧!其實這就是讀取對方的通訊錄後,系統自動根據通訊錄上的手機號進行自動發送,從而誘導你來安裝他的APP。由於通訊錄上的聯繫人,基本上都是和你相關和認識的人,利用這種關係來進行營銷,人們的戒備心理會不自然的下降,很容易上鉤。而脈脈這種方式,還算簡單粗暴的,完全還可以更精準更隱蔽。

所以你知道現在為什麼詐騙電話、垃圾短信這麼多嗎?很大程度就是我們把自己的信息交出去了,然後人家APP廠商再進行二次開發,好點的廠商就自己用,噁心點的就將你的信息在轉手出去,然後咱們的信息就在黑色產業鏈中被充分利用。

現在我們的手機號承載著太多內容了,很多服務的帳號都是直接以手機號註冊的,雖然註冊時省事了,但是你的帳號安全性也更差了,APP讀取下通訊錄這些信息全有了。所以,對於莫名索取我們通訊錄的APP應該說NO,而不是隨意開放這個權限,並且是第一讀取時就制止,等後續禁止就已經晚了。


感謝閱讀,給點個贊鼓勵下吧,歡迎關注【羅氏蟲社】,謝謝!

经典影视记录
2019-04-12

看了評論我真的是,獲取手機權限並不是真的一定會獲取手機號碼,那只是權限,獲取手機設備信息,也就是手機本身的信息,而不是獲取手機號碼,獲取手機號碼是非法的,而且樓下說實名制問題,實名制表示你在APP開通賬戶需要實名制,需要短信驗證,而不是自動獲取手機號碼,金融風控APP一樣的道理,入過APP獲取不到手機權限那就連不了網,有些功能用不了,比如拍照,語音等這些都是需要獲取權限的,為什麼現在需要權限以前不需要,因為以前不需要是因為國家沒有做出明確規定,都是默認開通的,現在是需要手機持有人主動給APP賦權限,表明現在國家對數據安全問題更加註重了,人對自己的數據信息也更加註重保護隱私了。

LeoGo科技
2019-03-12

感謝您的閱讀!

經常會收到很多垃圾短信,比如,各種App所提供的“找伴侶”,貸款等等一些垃圾信息,煩不勝煩。可是,你又退訂不了,因為即使它給你提供了什麼發送“字母”退訂,實際上反而中了它的圈套,可能它設定的是“你默認”。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為什麼你的手機號碼被洩露呢?被這些App知道呢?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我們下載一些App的時候,它會要我們進行手機驗證,註冊。
為什麼現在很多app進去都要查看我們通訊錄,通話記錄?

除了這些之外,它們還會題主提到的內容“讀取通訊錄等等”,原因有兩種:

  • 更精準營銷。除了獲得用戶本人手機號碼,而且讀取一些用戶通訊錄,可以獲得更多用戶權限,從而將各種廣告,或者將用戶隱私出售等等。
  • 竊取個人信息。讀取一些通訊錄信息,可能讓消費者竊取我們用戶的個人信息。一些不法App會以此來謀取利益。

我們不排除有些App,讀取通訊錄是為了更方便我們找到朋友,能夠更好的為用戶服務,比如,支付寶,QQ以及微信通過讀取,獲得用戶信息,能夠更好的推薦朋友等等。

建議:有甄別App的能力,一些大企業App也應該儘量不讓它們讀取你的聯繫人信息,定位等等。

朱脑AI
2019-03-12

其實很多APP並非出於本身功能需要要求通訊錄和通話記錄權限,這兩項信息都屬於隱私級別很高的權限,但是很多人為了使用APP而不得不選擇妥協或者忽視。

很多平臺為了自身收集大數據和關聯用戶推廣的需求,強行要求通訊錄權限而不詳細說明用途,這本身就是不合規的,侵犯了用戶的選擇權。只是目前我們國家針對這方面的立法不健全,也沒有人去主張這個權限。李彥宏也因為說了一句真話:中國人愛用隱私換方便,而被很多人噴,真相本來就是這樣,只是都不願意承認罷了。

互聯網時代,普通用戶在平臺面前就是處於裸奔的狀態,沒有人會為用戶隱私負責。之前發生過的大量的用戶隱私洩露事件,最終也只是幾句道歉了事。所以希望大家應該有安全意識,不要輕易使用一些來路不明的APP,儘量拒絕獲取通訊錄的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