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潘長江在喜劇界的地位?

潘長江,1957年7月1日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市,喜劇表演藝術家,小品演員,二炮政治部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員。如何評價潘長江在喜劇界的地位?
10 個回答
用户103347218308
2019-08-29

潘長江和趙本山沒有可比性。趙本山是挑大樑的。潘長江小丑而已。算算潘長江一共有幾個能讓人笑的小品?也就是出道時間長了,大夥兒都給面子而已。真的,他的笑料不算是。高水平。一般中的一般。太一般了。

读剧慧眼
2019-11-05

在喜劇界,潘長江的地位算是有點尷尬。

一是在表演風格上,沒有像陳佩斯、趙本山那樣形成鮮明特色,陳、趙二人的小品,個人色彩極其濃厚,喜劇效果的呈現與演員的語言、動作、表情等有直接關係,如果換成其他人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完全失去味道。

在喜劇界,潘長江的地位算是有點尷尬。

一是在表演風格上,沒有像陳佩斯、趙本山那樣形成鮮明特色,陳、趙二人的小品,個人色彩極其濃厚,喜劇效果的呈現與演員的語言、動作、表情等有直接關係,如果換成其他人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完全失去味道。



潘長江的表演有點隔靴搔癢,總覺得差一點火候,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缺乏打動人的點。

在喜劇界,潘長江的地位算是有點尷尬。

一是在表演風格上,沒有像陳佩斯、趙本山那樣形成鮮明特色,陳、趙二人的小品,個人色彩極其濃厚,喜劇效果的呈現與演員的語言、動作、表情等有直接關係,如果換成其他人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完全失去味道。



潘長江的表演有點隔靴搔癢,總覺得差一點火候,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缺乏打動人的點。



另外,表演風格過於單一也是其一大槽點,大多侷限在抽科打諢、嬉皮笑臉等模式,讓人覺得,無論什麼樣的題材都是胡唱亂跳、裝傻充愣,沒有真正觸摸幽默的內涵。

在喜劇界,潘長江的地位算是有點尷尬。

一是在表演風格上,沒有像陳佩斯、趙本山那樣形成鮮明特色,陳、趙二人的小品,個人色彩極其濃厚,喜劇效果的呈現與演員的語言、動作、表情等有直接關係,如果換成其他人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完全失去味道。



潘長江的表演有點隔靴搔癢,總覺得差一點火候,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缺乏打動人的點。



另外,表演風格過於單一也是其一大槽點,大多侷限在抽科打諢、嬉皮笑臉等模式,讓人覺得,無論什麼樣的題材都是胡唱亂跳、裝傻充愣,沒有真正觸摸幽默的內涵。



二是在作品上,缺乏經典代表作。春晚幾乎年年上,可這麼多年能讓人記得住的小品似乎只有一個《過河》,其他看完就忘了,完全記不住演了什麼。

在喜劇界,潘長江的地位算是有點尷尬。

一是在表演風格上,沒有像陳佩斯、趙本山那樣形成鮮明特色,陳、趙二人的小品,個人色彩極其濃厚,喜劇效果的呈現與演員的語言、動作、表情等有直接關係,如果換成其他人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完全失去味道。



潘長江的表演有點隔靴搔癢,總覺得差一點火候,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缺乏打動人的點。



另外,表演風格過於單一也是其一大槽點,大多侷限在抽科打諢、嬉皮笑臉等模式,讓人覺得,無論什麼樣的題材都是胡唱亂跳、裝傻充愣,沒有真正觸摸幽默的內涵。



二是在作品上,缺乏經典代表作。春晚幾乎年年上,可這麼多年能讓人記得住的小品似乎只有一個《過河》,其他看完就忘了,完全記不住演了什麼。



而提起陳佩斯、趙本山、趙麗蓉等人的經典作品,觀眾則會信口拈來,記憶深刻。

當然,這也與沒有好的作品有關,每年的春晚似乎都是為了上而上,應景和完成任務的感覺很濃。

在喜劇界,潘長江的地位算是有點尷尬。

一是在表演風格上,沒有像陳佩斯、趙本山那樣形成鮮明特色,陳、趙二人的小品,個人色彩極其濃厚,喜劇效果的呈現與演員的語言、動作、表情等有直接關係,如果換成其他人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完全失去味道。



潘長江的表演有點隔靴搔癢,總覺得差一點火候,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上缺乏打動人的點。



另外,表演風格過於單一也是其一大槽點,大多侷限在抽科打諢、嬉皮笑臉等模式,讓人覺得,無論什麼樣的題材都是胡唱亂跳、裝傻充愣,沒有真正觸摸幽默的內涵。



二是在作品上,缺乏經典代表作。春晚幾乎年年上,可這麼多年能讓人記得住的小品似乎只有一個《過河》,其他看完就忘了,完全記不住演了什麼。



而提起陳佩斯、趙本山、趙麗蓉等人的經典作品,觀眾則會信口拈來,記憶深刻。

當然,這也與沒有好的作品有關,每年的春晚似乎都是為了上而上,應景和完成任務的感覺很濃。



在陳佩斯和趙本山閃耀小品舞臺的時代,他註定是一個配角;而在二人隱退後的今天,他依然無法引起觀眾的注意。

時代在發展,觀眾在變化,隨著開心麻花、德雲社等團體年輕演員的湧現,缺乏新意的表演必然會遭到忽視,被新一代的後浪推到沙灘上。

歡迎關注,瞭解不一樣的影視娛樂解讀!

终雪—666
2019-11-09

說實話真尷尬。

之前看過央視小崔主持的一檔即興表演的綜藝(名字給忘了),有一期請了他,真的要演技沒演技,要應變能力沒應變能力,其實可以幽默接下去的話(你本來就是喜劇演員好吧),他愣是緊張的板著臉說不下去,還要求一直戴著墨鏡掩蓋他呆若木雞不知所措的眼神,旁邊的助演不斷給話讓他接都接不住,不過助演很強,要我是助演早崩潰了,最後還是助演硬把這尷尬的氣氛拖完的。

這個節目每期都請很多演員,出名的不出名的,他的表現是我看過最爛的,沒有之一沒有之一沒有之一!

真搞不懂這種水平還有臉叫喜劇演員?!頂多只能扮醜!趙本山,周星馳,到現在的沈騰,人家是真有實力,雖然現在有的已經江郎才盡,但人家還是有很多拿出手的作品。原來對潘長江不討厭不喜歡,自從看過這個節目,真的就很煩他。

GZ45238172
2019-08-27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潘長江根本不配喜劇演員,更稱不上是表演藝術家。不知他是怎麼混到這份上,也許就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吧了。無數大眾反感討他和蔡明,沒演技沒藝術形象,就會皮笑肉不笑嚎叫,地地道道的小丑,如同耍猴一樣。他自己覺得很光榮,耀威揚威,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挺自豪榮幸。他所表的演節目噪音擾民,影響身體健康,渾身發抖,膽戰心驚,肉麻噁心,無法用文字來描寫,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老伙计610322
2019-12-21

潘長江老師具有一定的喜劇表演天賦和功底,他飾演的《舉起手來》電影中那個羅圈腿鬼子兵好玩好笑,還有飾演《過河》小品中的那位農技員高峰,巧舌如簧,又唱又跳,給我印象極其深刻。

我一直以為,潘老師的演技毋庸置疑,近年來上春晚所演的小品,再沒有遇到適合發揮自己特色的小品劇本,在舞臺上演的有些彆扭與笨拙,導止眾多網友的日久生厭,頗有貶語。

畢竟60出頭的潘老師年年"賴在"春晚舞臺上也許不是出於他的本意,其中的難言之隱,難言之痛只有他自己所知。

總之,潘老師在喜劇界是位舉足輕重的實力派演員,同時也是受我尊敬的喜劇老前輩……


潘長江老師具有一定的喜劇表演天賦和功底,他飾演的《舉起手來》電影中那個羅圈腿鬼子兵好玩好笑,還有飾演《過河》小品中的那位農技員高峰,巧舌如簧,又唱又跳,給我印象極其深刻。

我一直以為,潘老師的演技毋庸置疑,近年來上春晚所演的小品,再沒有遇到適合發揮自己特色的小品劇本,在舞臺上演的有些彆扭與笨拙,導止眾多網友的日久生厭,頗有貶語。

畢竟60出頭的潘老師年年"賴在"春晚舞臺上也許不是出於他的本意,其中的難言之隱,難言之痛只有他自己所知。

總之,潘老師在喜劇界是位舉足輕重的實力派演員,同時也是受我尊敬的喜劇老前輩……


用户67177031753木水
2019-08-29

潘長江確實不是說小品材料,雖然他上臺後免強的在那裡裝腔作勢的表演,可是沒有人發自內心笑,希望他要自知之明,不要再表演小品了。

永远的小马哥123
2019-11-09

有些回答為什麼答不對題,東扯西拉一大通最後沒回答在個點上!

喜劇界的地位如果分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檔,一為最高,五為最低,那潘長江大致排在二點五這個位置,90年代和0幾年的春晚有過巜橋》、巜過河》兩部口碑不錯的作品,其他的作品沒給人留下太多的印象,作為喜劇演員能把觀眾逗樂,但是他沒有像趙本山、陳佩斯那種讓人笑噴的能力,因此我只能把他排在二點五那個位置,中等偏上的水平吧!

迷影生活
2019-02-15

曾經,很多人看不上潘長江的演出,覺得他靠的就是個頭矮來博人一笑,無關乎戲劇能力和演技。

之後,潘長江開始帶著他的歌舞式小品頻繁出現在觀眾面前。 這種別開生面的表演形式讓不少觀眾開始對其改觀,但真正讓他得以屹立在中國喜劇界長盛不衰的,卻是一部講述抗日戰爭的電影——《舉起手來》。

曾經,很多人看不上潘長江的演出,覺得他靠的就是個頭矮來博人一笑,無關乎戲劇能力和演技。

之後,潘長江開始帶著他的歌舞式小品頻繁出現在觀眾面前。 這種別開生面的表演形式讓不少觀眾開始對其改觀,但真正讓他得以屹立在中國喜劇界長盛不衰的,卻是一部講述抗日戰爭的電影——《舉起手來》。



不知道有多少觀眾看過這部電影,至今它在電影頻道還是會偶爾播出。影片的笑點之密集,對正反兩方的刻畫之形象,迄今為止,可以說同類型片裡無人能及。

由此也可以看出,潘長江確實很有才華,他對喜劇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見地,自成體系,別具風格。

當然,他的作品也並非部部精品,也許有觀眾會說,潘長江走的是跟曾經的“遼寧民間藝術團”同樣的道路,除了電影,也是串場在各大晚會表演小品,同時也有自己的系列劇,雖說沒那麼長,但類似的劇集也一直在做。

曾經,很多人看不上潘長江的演出,覺得他靠的就是個頭矮來博人一笑,無關乎戲劇能力和演技。

之後,潘長江開始帶著他的歌舞式小品頻繁出現在觀眾面前。 這種別開生面的表演形式讓不少觀眾開始對其改觀,但真正讓他得以屹立在中國喜劇界長盛不衰的,卻是一部講述抗日戰爭的電影——《舉起手來》。



不知道有多少觀眾看過這部電影,至今它在電影頻道還是會偶爾播出。影片的笑點之密集,對正反兩方的刻畫之形象,迄今為止,可以說同類型片裡無人能及。

由此也可以看出,潘長江確實很有才華,他對喜劇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見地,自成體系,別具風格。

當然,他的作品也並非部部精品,也許有觀眾會說,潘長江走的是跟曾經的“遼寧民間藝術團”同樣的道路,除了電影,也是串場在各大晚會表演小品,同時也有自己的系列劇,雖說沒那麼長,但類似的劇集也一直在做。



不過潘長江卻跟他們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不會去醜化什麼,所以他的作品也就更加真實,容易引發觀眾共鳴。

比如今年春晚,潘長江搭檔蔡明葛優,塑造的正是為了健康極易受騙的老年人形象,讓人深感親切的同時,喜劇作品的教育意義也能被滲透得更加徹底。

春晚後的採訪中,潘長江坦言自己母親就曾經痴迷保健床墊,自己知道是騙局所以拒絕之後,母親還一度非常生氣。

曾經,很多人看不上潘長江的演出,覺得他靠的就是個頭矮來博人一笑,無關乎戲劇能力和演技。

之後,潘長江開始帶著他的歌舞式小品頻繁出現在觀眾面前。 這種別開生面的表演形式讓不少觀眾開始對其改觀,但真正讓他得以屹立在中國喜劇界長盛不衰的,卻是一部講述抗日戰爭的電影——《舉起手來》。



不知道有多少觀眾看過這部電影,至今它在電影頻道還是會偶爾播出。影片的笑點之密集,對正反兩方的刻畫之形象,迄今為止,可以說同類型片裡無人能及。

由此也可以看出,潘長江確實很有才華,他對喜劇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見地,自成體系,別具風格。

當然,他的作品也並非部部精品,也許有觀眾會說,潘長江走的是跟曾經的“遼寧民間藝術團”同樣的道路,除了電影,也是串場在各大晚會表演小品,同時也有自己的系列劇,雖說沒那麼長,但類似的劇集也一直在做。



不過潘長江卻跟他們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不會去醜化什麼,所以他的作品也就更加真實,容易引發觀眾共鳴。

比如今年春晚,潘長江搭檔蔡明葛優,塑造的正是為了健康極易受騙的老年人形象,讓人深感親切的同時,喜劇作品的教育意義也能被滲透得更加徹底。

春晚後的採訪中,潘長江坦言自己母親就曾經痴迷保健床墊,自己知道是騙局所以拒絕之後,母親還一度非常生氣。



如今藉助《兒子來了》這個小品的呈現,潘長江也希望大家尤其是老年人,能夠對這種騙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畢竟春晚,中老年人是才是其收視的主力軍。

其實到了潘長江這個年紀和段位,專心幕後足矣,可是他卻一直不肯放下對喜劇表演的熱愛,如今他有自己的工作室,也有固定的簽約藝人。

很多觀眾覺得,潘長江一直這麼努力為的就是給自己這些後輩們鋪路,這方面原因肯定是有的,但最重要的還是熱愛,這份熱愛讓他仍舊活躍在喜劇表演的第一線,探索和進步不曾停止。

他甚至還參加了歡樂喜劇人,這個節目其實主要目的就是各大喜劇公司推新人,老一輩的參賽者唯潘長江一人。

曾經,很多人看不上潘長江的演出,覺得他靠的就是個頭矮來博人一笑,無關乎戲劇能力和演技。

之後,潘長江開始帶著他的歌舞式小品頻繁出現在觀眾面前。 這種別開生面的表演形式讓不少觀眾開始對其改觀,但真正讓他得以屹立在中國喜劇界長盛不衰的,卻是一部講述抗日戰爭的電影——《舉起手來》。



不知道有多少觀眾看過這部電影,至今它在電影頻道還是會偶爾播出。影片的笑點之密集,對正反兩方的刻畫之形象,迄今為止,可以說同類型片裡無人能及。

由此也可以看出,潘長江確實很有才華,他對喜劇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見地,自成體系,別具風格。

當然,他的作品也並非部部精品,也許有觀眾會說,潘長江走的是跟曾經的“遼寧民間藝術團”同樣的道路,除了電影,也是串場在各大晚會表演小品,同時也有自己的系列劇,雖說沒那麼長,但類似的劇集也一直在做。



不過潘長江卻跟他們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不會去醜化什麼,所以他的作品也就更加真實,容易引發觀眾共鳴。

比如今年春晚,潘長江搭檔蔡明葛優,塑造的正是為了健康極易受騙的老年人形象,讓人深感親切的同時,喜劇作品的教育意義也能被滲透得更加徹底。

春晚後的採訪中,潘長江坦言自己母親就曾經痴迷保健床墊,自己知道是騙局所以拒絕之後,母親還一度非常生氣。



如今藉助《兒子來了》這個小品的呈現,潘長江也希望大家尤其是老年人,能夠對這種騙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畢竟春晚,中老年人是才是其收視的主力軍。

其實到了潘長江這個年紀和段位,專心幕後足矣,可是他卻一直不肯放下對喜劇表演的熱愛,如今他有自己的工作室,也有固定的簽約藝人。

很多觀眾覺得,潘長江一直這麼努力為的就是給自己這些後輩們鋪路,這方面原因肯定是有的,但最重要的還是熱愛,這份熱愛讓他仍舊活躍在喜劇表演的第一線,探索和進步不曾停止。

他甚至還參加了歡樂喜劇人,這個節目其實主要目的就是各大喜劇公司推新人,老一輩的參賽者唯潘長江一人。



但這種資歷並不是優勢,因為以開心麻花、大碗娛樂為主導的新式喜劇正越來越被觀眾所推崇,作品中有些說教意味的潘長江,很可能要面臨名次墊底的窘境。

好在潘長江頂住了壓力,用跟年輕人一樣的旺盛精力奉獻了精彩的演出,為求突破,他不惜反串。

也許會有反對的聲音輕描淡寫地說一句:何必呢?可潘長江顯然不這麼想,年歲和經驗只是一個硬指標,他可以老,但他不可以不做喜劇。

歌藝不俗,小品不俗,電影不俗,或許曾經看輕潘長江的人都想不到,小個子又形象一般的潘長江可以走到今天的。

正所謂流水的對手,鐵打的潘長江。所以,說他撐起了中國喜劇的一片天,真的並不為過。

郑捕头
2019-11-08

作為一名由東北民間藝人成長起來的演員,別看潘長江個子不高,其實他周身上下也有不少本領,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喜劇演員。

作為一名由東北民間藝人成長起來的演員,別看潘長江個子不高,其實他周身上下也有不少本領,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喜劇演員。

他最早為業內所知應該是在1980年代中期和趙本山合作出演《大觀燈》,而他最早被全國人民熟知,是通過央視春晚。早在1992年潘長江就登上過春晚,演出《草臺班子》,只不過這個小品沒有打響,人們還是沒有記住他。第二年他捲土重來,和黃曉娟搭檔出演《橋》,一下子紅遍全國。

這是一個把潘長江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作品,他的矮小成為小品中被多次開玩笑放大的點。其間他還唱了一段《再也不能這樣活》,雖然是假唱,但畢竟也是他自己錄好的,能顯出些功夫。

1996年他又和閆淑萍合作了音樂小品《過河》。我總覺得這個小品有些意外走紅,相比《橋》它的笑點少了很多也弱了很多,劇情也十分簡單,但這種形式當時在春晚還算新鮮,作曲家李海鷹為它寫的曲子也比較好聽,因此又紅火起來。而後多年,潘長江在春晚出現過多次,但除了《同桌的她》和《將愛情進行到底》,都不算出彩兒。

作為一名由東北民間藝人成長起來的演員,別看潘長江個子不高,其實他周身上下也有不少本領,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喜劇演員。

他最早為業內所知應該是在1980年代中期和趙本山合作出演《大觀燈》,而他最早被全國人民熟知,是通過央視春晚。早在1992年潘長江就登上過春晚,演出《草臺班子》,只不過這個小品沒有打響,人們還是沒有記住他。第二年他捲土重來,和黃曉娟搭檔出演《橋》,一下子紅遍全國。

這是一個把潘長江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作品,他的矮小成為小品中被多次開玩笑放大的點。其間他還唱了一段《再也不能這樣活》,雖然是假唱,但畢竟也是他自己錄好的,能顯出些功夫。

1996年他又和閆淑萍合作了音樂小品《過河》。我總覺得這個小品有些意外走紅,相比《橋》它的笑點少了很多也弱了很多,劇情也十分簡單,但這種形式當時在春晚還算新鮮,作曲家李海鷹為它寫的曲子也比較好聽,因此又紅火起來。而後多年,潘長江在春晚出現過多次,但除了《同桌的她》和《將愛情進行到底》,都不算出彩兒。

直到2013年,潘長江迎來了自己在春晚的第二春。女喜劇演員蔡明不再與老搭檔郭達合作,從2013年起蔡潘兩人連續推出《想跳就跳》《車站奇遇》《網購奇遇》《老伴》,直到2018年的《學車》。這些作品不能說個個完美,但看到兩個年歲已經不小的中老年喜劇演員,還在臺上為觀眾送來笑聲,也覺不易。《想跳就跳》中潘長江拿去烏黑的假髮露出花白頭髮的一剎那,甚至讓人有些感動,像看到了演員自己。

近兩年有一期《歡樂喜劇人》上,潘長江出場伴著他唱過的《爺爺奶奶和我們》。有個朋友說,聽到那段音樂看到潘長江老去的樣子,有點兒想哭。

作為一名由東北民間藝人成長起來的演員,別看潘長江個子不高,其實他周身上下也有不少本領,是一個比較優秀的喜劇演員。

他最早為業內所知應該是在1980年代中期和趙本山合作出演《大觀燈》,而他最早被全國人民熟知,是通過央視春晚。早在1992年潘長江就登上過春晚,演出《草臺班子》,只不過這個小品沒有打響,人們還是沒有記住他。第二年他捲土重來,和黃曉娟搭檔出演《橋》,一下子紅遍全國。

這是一個把潘長江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作品,他的矮小成為小品中被多次開玩笑放大的點。其間他還唱了一段《再也不能這樣活》,雖然是假唱,但畢竟也是他自己錄好的,能顯出些功夫。

1996年他又和閆淑萍合作了音樂小品《過河》。我總覺得這個小品有些意外走紅,相比《橋》它的笑點少了很多也弱了很多,劇情也十分簡單,但這種形式當時在春晚還算新鮮,作曲家李海鷹為它寫的曲子也比較好聽,因此又紅火起來。而後多年,潘長江在春晚出現過多次,但除了《同桌的她》和《將愛情進行到底》,都不算出彩兒。

直到2013年,潘長江迎來了自己在春晚的第二春。女喜劇演員蔡明不再與老搭檔郭達合作,從2013年起蔡潘兩人連續推出《想跳就跳》《車站奇遇》《網購奇遇》《老伴》,直到2018年的《學車》。這些作品不能說個個完美,但看到兩個年歲已經不小的中老年喜劇演員,還在臺上為觀眾送來笑聲,也覺不易。《想跳就跳》中潘長江拿去烏黑的假髮露出花白頭髮的一剎那,甚至讓人有些感動,像看到了演員自己。

近兩年有一期《歡樂喜劇人》上,潘長江出場伴著他唱過的《爺爺奶奶和我們》。有個朋友說,聽到那段音樂看到潘長江老去的樣子,有點兒想哭。

以上說的都是潘長江的喜劇小品作品,其實他參演過的影視劇也不少,但說實話都算不得精彩,尤其《舉起手來》系列甚至讓人生厭,有抗日神劇的味道。

不管怎麼說,潘長江曾經和繼續為我們帶來那麼多笑聲,我們感謝他。

米小粥粥粥
2019-01-16

潘長江在喜劇界的地位很尷尬,和姜昆類似,地位雖高,但卻不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在喜劇界的地位很尷尬,和姜昆類似,地位雖高,但卻不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曾經也是有不少作品深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對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在27歲被調入了鐵嶺民間藝術團,87年與同在藝術團的趙本山組成搭檔,在東北地區演出了500多場《大觀燈》,演出場場爆滿,因此火遍了整個東北。

潘長江在喜劇界的地位很尷尬,和姜昆類似,地位雖高,但卻不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曾經也是有不少作品深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對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在27歲被調入了鐵嶺民間藝術團,87年與同在藝術團的趙本山組成搭檔,在東北地區演出了500多場《大觀燈》,演出場場爆滿,因此火遍了整個東北。

89年憑藉《豬八戒拱地》走上了小品的藝術道路,那時的他在東北已經家喻戶曉,可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登上春晚,經過了各種磨難終於在92年如願以償。

而真正讓他火遍全國的是96年的小品《過河》,當時在小品裡的那首歌真是紅遍了大街小巷,他的喜劇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

潘長江在喜劇界的地位很尷尬,和姜昆類似,地位雖高,但卻不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曾經也是有不少作品深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對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在27歲被調入了鐵嶺民間藝術團,87年與同在藝術團的趙本山組成搭檔,在東北地區演出了500多場《大觀燈》,演出場場爆滿,因此火遍了整個東北。

89年憑藉《豬八戒拱地》走上了小品的藝術道路,那時的他在東北已經家喻戶曉,可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登上春晚,經過了各種磨難終於在92年如願以償。

而真正讓他火遍全國的是96年的小品《過河》,當時在小品裡的那首歌真是紅遍了大街小巷,他的喜劇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

其實看得出來在早期潘長江是很受觀眾喜愛的,也完全擔得起喜劇大師的稱謂,可隨著潘長江登上春晚的次數持續增加,不知道是大家的要求變高了,還是潘長江自己水平下降了,呼籲他不要上春晚的聲音反而越來越多。

潘長江在喜劇界的地位很尷尬,和姜昆類似,地位雖高,但卻不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曾經也是有不少作品深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對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在27歲被調入了鐵嶺民間藝術團,87年與同在藝術團的趙本山組成搭檔,在東北地區演出了500多場《大觀燈》,演出場場爆滿,因此火遍了整個東北。

89年憑藉《豬八戒拱地》走上了小品的藝術道路,那時的他在東北已經家喻戶曉,可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登上春晚,經過了各種磨難終於在92年如願以償。

而真正讓他火遍全國的是96年的小品《過河》,當時在小品裡的那首歌真是紅遍了大街小巷,他的喜劇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

其實看得出來在早期潘長江是很受觀眾喜愛的,也完全擔得起喜劇大師的稱謂,可隨著潘長江登上春晚的次數持續增加,不知道是大家的要求變高了,還是潘長江自己水平下降了,呼籲他不要上春晚的聲音反而越來越多。

近年演出的小品笑點尷尬,或是無笑點,口碑全面崩盤

尤其是去年的小品《學車》,據大家反映,全程無笑點,不知道在表演什麼,這個作品都不能被稱為小品了,使得廣大網友抵制潘長江上2019年春晚的呼聲更高。

潘長江在喜劇界的地位很尷尬,和姜昆類似,地位雖高,但卻不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曾經也是有不少作品深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對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在27歲被調入了鐵嶺民間藝術團,87年與同在藝術團的趙本山組成搭檔,在東北地區演出了500多場《大觀燈》,演出場場爆滿,因此火遍了整個東北。

89年憑藉《豬八戒拱地》走上了小品的藝術道路,那時的他在東北已經家喻戶曉,可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登上春晚,經過了各種磨難終於在92年如願以償。

而真正讓他火遍全國的是96年的小品《過河》,當時在小品裡的那首歌真是紅遍了大街小巷,他的喜劇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

其實看得出來在早期潘長江是很受觀眾喜愛的,也完全擔得起喜劇大師的稱謂,可隨著潘長江登上春晚的次數持續增加,不知道是大家的要求變高了,還是潘長江自己水平下降了,呼籲他不要上春晚的聲音反而越來越多。

近年演出的小品笑點尷尬,或是無笑點,口碑全面崩盤

尤其是去年的小品《學車》,據大家反映,全程無笑點,不知道在表演什麼,這個作品都不能被稱為小品了,使得廣大網友抵制潘長江上2019年春晚的呼聲更高。

我的個人觀點認為,並不是潘長江水平下降了,大家看往年潘長江的小品可以發現,其實他的風格一直如此,只是那時觀眾的精神糧食不多,使得潘長江佔據了很大一片市場。

潘長江在喜劇界的地位很尷尬,和姜昆類似,地位雖高,但卻不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曾經也是有不少作品深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對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在27歲被調入了鐵嶺民間藝術團,87年與同在藝術團的趙本山組成搭檔,在東北地區演出了500多場《大觀燈》,演出場場爆滿,因此火遍了整個東北。

89年憑藉《豬八戒拱地》走上了小品的藝術道路,那時的他在東北已經家喻戶曉,可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登上春晚,經過了各種磨難終於在92年如願以償。

而真正讓他火遍全國的是96年的小品《過河》,當時在小品裡的那首歌真是紅遍了大街小巷,他的喜劇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

其實看得出來在早期潘長江是很受觀眾喜愛的,也完全擔得起喜劇大師的稱謂,可隨著潘長江登上春晚的次數持續增加,不知道是大家的要求變高了,還是潘長江自己水平下降了,呼籲他不要上春晚的聲音反而越來越多。

近年演出的小品笑點尷尬,或是無笑點,口碑全面崩盤

尤其是去年的小品《學車》,據大家反映,全程無笑點,不知道在表演什麼,這個作品都不能被稱為小品了,使得廣大網友抵制潘長江上2019年春晚的呼聲更高。

我的個人觀點認為,並不是潘長江水平下降了,大家看往年潘長江的小品可以發現,其實他的風格一直如此,只是那時觀眾的精神糧食不多,使得潘長江佔據了很大一片市場。

隨著人們物質和精神需求越來越高,以前那些裝傻賣萌已經滿足不了現在觀眾的審美,於是反對潘長江上春晚的聲音此起彼伏,可即使這麼多人反對,潘長江還是一如往昔登上春晚,使得大家更加的反感。

潘長江在喜劇界的地位很尷尬,和姜昆類似,地位雖高,但卻不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曾經也是有不少作品深受觀眾喜歡

潘長江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從小就耳濡目染,對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在27歲被調入了鐵嶺民間藝術團,87年與同在藝術團的趙本山組成搭檔,在東北地區演出了500多場《大觀燈》,演出場場爆滿,因此火遍了整個東北。

89年憑藉《豬八戒拱地》走上了小品的藝術道路,那時的他在東北已經家喻戶曉,可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登上春晚,經過了各種磨難終於在92年如願以償。

而真正讓他火遍全國的是96年的小品《過河》,當時在小品裡的那首歌真是紅遍了大街小巷,他的喜劇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

其實看得出來在早期潘長江是很受觀眾喜愛的,也完全擔得起喜劇大師的稱謂,可隨著潘長江登上春晚的次數持續增加,不知道是大家的要求變高了,還是潘長江自己水平下降了,呼籲他不要上春晚的聲音反而越來越多。

近年演出的小品笑點尷尬,或是無笑點,口碑全面崩盤

尤其是去年的小品《學車》,據大家反映,全程無笑點,不知道在表演什麼,這個作品都不能被稱為小品了,使得廣大網友抵制潘長江上2019年春晚的呼聲更高。

我的個人觀點認為,並不是潘長江水平下降了,大家看往年潘長江的小品可以發現,其實他的風格一直如此,只是那時觀眾的精神糧食不多,使得潘長江佔據了很大一片市場。

隨著人們物質和精神需求越來越高,以前那些裝傻賣萌已經滿足不了現在觀眾的審美,於是反對潘長江上春晚的聲音此起彼伏,可即使這麼多人反對,潘長江還是一如往昔登上春晚,使得大家更加的反感。

使得潘長江也從小品王到口碑崩盤,如果潘長江選擇不上春晚而給年輕人留下機會那該多好,對於某些春晚釘子戶來說名氣不是越上春晚越高,有時候會起反作用,可惜他們好像不懂這個道理。

潘長江算是小品標誌性演員之一了,可卻是不好笑的那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