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如果袁紹聽取田豐的建議不發動官渡之戰而是養精蓄銳,能拖垮曹操嗎?

10 個回答
史研三国
2019-09-14

袁紹根本不需要去拖垮曹操,他憑藉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只要慢慢的去和曹操打仗就行了。最重要是袁紹是不聽從好人的建議,所以才會落得如此在場,要是聽從田豐的經歷的話,就不會變成這樣子的。田豐死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可憐,他本來可以不用這樣死去的,但是他想要做一個忠臣,可是袁紹並不是能夠聽得住好話的人。

袁紹根本不需要去拖垮曹操,他憑藉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只要慢慢的去和曹操打仗就行了。最重要是袁紹是不聽從好人的建議,所以才會落得如此在場,要是聽從田豐的經歷的話,就不會變成這樣子的。田豐死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可憐,他本來可以不用這樣死去的,但是他想要做一個忠臣,可是袁紹並不是能夠聽得住好話的人。

要是歷史可以重來的話,袁紹真的是不需要怎樣做。只需要讓田豐這樣的人得到重用,那才是真正的力量,就算自己擁有很少的兵力,也會打敗曹操的。那我們現在具體來看一看袁紹應該怎樣去做才可以打敗曹操,真正的改變歷史呢?

袁紹應該要改變自己的脾氣,多聽從別人的建議,就像曹操一樣重用人才。

袁紹身為大家族子弟,雖然是非常有魄力的,但是也養成了一個驕傲的性格。當年在朝為官的時候,那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但是他敢於和董卓爭鬥,當董卓提出要廢除當時的皇帝的時候,袁紹第1個就站了出來。董卓威脅他說自己的寶劍鋒利,袁紹也反過去問他,這兩個人是劍拔弩張,差點就打了起來。但是董卓知道他家的實力大,最後選擇放棄了,袁紹也逃了出來。

袁紹根本不需要去拖垮曹操,他憑藉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只要慢慢的去和曹操打仗就行了。最重要是袁紹是不聽從好人的建議,所以才會落得如此在場,要是聽從田豐的經歷的話,就不會變成這樣子的。田豐死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可憐,他本來可以不用這樣死去的,但是他想要做一個忠臣,可是袁紹並不是能夠聽得住好話的人。

要是歷史可以重來的話,袁紹真的是不需要怎樣做。只需要讓田豐這樣的人得到重用,那才是真正的力量,就算自己擁有很少的兵力,也會打敗曹操的。那我們現在具體來看一看袁紹應該怎樣去做才可以打敗曹操,真正的改變歷史呢?

袁紹應該要改變自己的脾氣,多聽從別人的建議,就像曹操一樣重用人才。

袁紹身為大家族子弟,雖然是非常有魄力的,但是也養成了一個驕傲的性格。當年在朝為官的時候,那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但是他敢於和董卓爭鬥,當董卓提出要廢除當時的皇帝的時候,袁紹第1個就站了出來。董卓威脅他說自己的寶劍鋒利,袁紹也反過去問他,這兩個人是劍拔弩張,差點就打了起來。但是董卓知道他家的實力大,最後選擇放棄了,袁紹也逃了出來。



從這一個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袁紹就是因為自己從小家裡的勢力非常大,所以就特別的囂張。要是董卓真的下定了決心的話,就一定就將他殺死。當時董卓的確是非常想要殺掉他,但是謀士雖然說不要殺掉他,最後袁紹是逃了過去。但是他起兵謀反的時候,在朝為官的叔父就被殺死了,全家遭到了滅門。

這種事做事情不經過大腦,最後有這樣的下場也是應該的。自古以來驕兵必敗,更何況是一個軍隊的首領,他一旦叫起來的話,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那他必然是會失敗的。

袁紹根本不需要去拖垮曹操,他憑藉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只要慢慢的去和曹操打仗就行了。最重要是袁紹是不聽從好人的建議,所以才會落得如此在場,要是聽從田豐的經歷的話,就不會變成這樣子的。田豐死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可憐,他本來可以不用這樣死去的,但是他想要做一個忠臣,可是袁紹並不是能夠聽得住好話的人。

要是歷史可以重來的話,袁紹真的是不需要怎樣做。只需要讓田豐這樣的人得到重用,那才是真正的力量,就算自己擁有很少的兵力,也會打敗曹操的。那我們現在具體來看一看袁紹應該怎樣去做才可以打敗曹操,真正的改變歷史呢?

袁紹應該要改變自己的脾氣,多聽從別人的建議,就像曹操一樣重用人才。

袁紹身為大家族子弟,雖然是非常有魄力的,但是也養成了一個驕傲的性格。當年在朝為官的時候,那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但是他敢於和董卓爭鬥,當董卓提出要廢除當時的皇帝的時候,袁紹第1個就站了出來。董卓威脅他說自己的寶劍鋒利,袁紹也反過去問他,這兩個人是劍拔弩張,差點就打了起來。但是董卓知道他家的實力大,最後選擇放棄了,袁紹也逃了出來。



從這一個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袁紹就是因為自己從小家裡的勢力非常大,所以就特別的囂張。要是董卓真的下定了決心的話,就一定就將他殺死。當時董卓的確是非常想要殺掉他,但是謀士雖然說不要殺掉他,最後袁紹是逃了過去。但是他起兵謀反的時候,在朝為官的叔父就被殺死了,全家遭到了滅門。

這種事做事情不經過大腦,最後有這樣的下場也是應該的。自古以來驕兵必敗,更何況是一個軍隊的首領,他一旦叫起來的話,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那他必然是會失敗的。

要是他能夠向曹操學習的話,改變他這個性格,或許就真的能夠成功。曹操小時候也是非常調皮的,但經歷了很多事情,變得成熟了起來。

這個時候不需要和曹操打仗,只需要自己穩定下來就行了,曹操自然是會敗下來的。

當時曹操和劉備在打仗的時候,許都是非常空虛的,袁紹可以藉助這個機會打過去,直接將曹操的後臺弄掉就行了。可是袁紹卻做了一個非常愚蠢的事情,他說他自己的小兒子生病了,一定要好好的照顧他,沒有心情去想別的事情,自己的所有心思都在自己的小兒子身上。當時很多大臣都在勸說,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可是袁紹卻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

袁紹根本不需要去拖垮曹操,他憑藉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只要慢慢的去和曹操打仗就行了。最重要是袁紹是不聽從好人的建議,所以才會落得如此在場,要是聽從田豐的經歷的話,就不會變成這樣子的。田豐死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可憐,他本來可以不用這樣死去的,但是他想要做一個忠臣,可是袁紹並不是能夠聽得住好話的人。

要是歷史可以重來的話,袁紹真的是不需要怎樣做。只需要讓田豐這樣的人得到重用,那才是真正的力量,就算自己擁有很少的兵力,也會打敗曹操的。那我們現在具體來看一看袁紹應該怎樣去做才可以打敗曹操,真正的改變歷史呢?

袁紹應該要改變自己的脾氣,多聽從別人的建議,就像曹操一樣重用人才。

袁紹身為大家族子弟,雖然是非常有魄力的,但是也養成了一個驕傲的性格。當年在朝為官的時候,那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但是他敢於和董卓爭鬥,當董卓提出要廢除當時的皇帝的時候,袁紹第1個就站了出來。董卓威脅他說自己的寶劍鋒利,袁紹也反過去問他,這兩個人是劍拔弩張,差點就打了起來。但是董卓知道他家的實力大,最後選擇放棄了,袁紹也逃了出來。



從這一個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袁紹就是因為自己從小家裡的勢力非常大,所以就特別的囂張。要是董卓真的下定了決心的話,就一定就將他殺死。當時董卓的確是非常想要殺掉他,但是謀士雖然說不要殺掉他,最後袁紹是逃了過去。但是他起兵謀反的時候,在朝為官的叔父就被殺死了,全家遭到了滅門。

這種事做事情不經過大腦,最後有這樣的下場也是應該的。自古以來驕兵必敗,更何況是一個軍隊的首領,他一旦叫起來的話,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那他必然是會失敗的。

要是他能夠向曹操學習的話,改變他這個性格,或許就真的能夠成功。曹操小時候也是非常調皮的,但經歷了很多事情,變得成熟了起來。

這個時候不需要和曹操打仗,只需要自己穩定下來就行了,曹操自然是會敗下來的。

當時曹操和劉備在打仗的時候,許都是非常空虛的,袁紹可以藉助這個機會打過去,直接將曹操的後臺弄掉就行了。可是袁紹卻做了一個非常愚蠢的事情,他說他自己的小兒子生病了,一定要好好的照顧他,沒有心情去想別的事情,自己的所有心思都在自己的小兒子身上。當時很多大臣都在勸說,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可是袁紹卻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

等到他小孩子好了之後,袁紹的心情也變得好了,而他這個時候想要攻打曹操,劉備已經投靠了袁紹。可是手底下的人卻反對,不要輕信劉備的話,因為現在時刻已經是不對了,曹操已經打敗了劉備,士氣震聲,想要再繼續攻打下去的話,可能會容易吃虧。

而說這個反對的人就是田豐,不過這個人嘴巴也不怎麼好,也把握不住袁紹的心思,袁紹是一個根本聽不進勸諫的人。田豐說要是不聽他的話的話,元能最後會失敗。袁紹都準備打仗了,當時聽到這句話就心想要將他殺死,但是手底下的人勸說了一下,最後將他打入死牢,等他回來再收拾。

袁紹根本不需要去拖垮曹操,他憑藉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只要慢慢的去和曹操打仗就行了。最重要是袁紹是不聽從好人的建議,所以才會落得如此在場,要是聽從田豐的經歷的話,就不會變成這樣子的。田豐死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可憐,他本來可以不用這樣死去的,但是他想要做一個忠臣,可是袁紹並不是能夠聽得住好話的人。

要是歷史可以重來的話,袁紹真的是不需要怎樣做。只需要讓田豐這樣的人得到重用,那才是真正的力量,就算自己擁有很少的兵力,也會打敗曹操的。那我們現在具體來看一看袁紹應該怎樣去做才可以打敗曹操,真正的改變歷史呢?

袁紹應該要改變自己的脾氣,多聽從別人的建議,就像曹操一樣重用人才。

袁紹身為大家族子弟,雖然是非常有魄力的,但是也養成了一個驕傲的性格。當年在朝為官的時候,那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但是他敢於和董卓爭鬥,當董卓提出要廢除當時的皇帝的時候,袁紹第1個就站了出來。董卓威脅他說自己的寶劍鋒利,袁紹也反過去問他,這兩個人是劍拔弩張,差點就打了起來。但是董卓知道他家的實力大,最後選擇放棄了,袁紹也逃了出來。



從這一個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袁紹就是因為自己從小家裡的勢力非常大,所以就特別的囂張。要是董卓真的下定了決心的話,就一定就將他殺死。當時董卓的確是非常想要殺掉他,但是謀士雖然說不要殺掉他,最後袁紹是逃了過去。但是他起兵謀反的時候,在朝為官的叔父就被殺死了,全家遭到了滅門。

這種事做事情不經過大腦,最後有這樣的下場也是應該的。自古以來驕兵必敗,更何況是一個軍隊的首領,他一旦叫起來的話,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那他必然是會失敗的。

要是他能夠向曹操學習的話,改變他這個性格,或許就真的能夠成功。曹操小時候也是非常調皮的,但經歷了很多事情,變得成熟了起來。

這個時候不需要和曹操打仗,只需要自己穩定下來就行了,曹操自然是會敗下來的。

當時曹操和劉備在打仗的時候,許都是非常空虛的,袁紹可以藉助這個機會打過去,直接將曹操的後臺弄掉就行了。可是袁紹卻做了一個非常愚蠢的事情,他說他自己的小兒子生病了,一定要好好的照顧他,沒有心情去想別的事情,自己的所有心思都在自己的小兒子身上。當時很多大臣都在勸說,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可是袁紹卻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

等到他小孩子好了之後,袁紹的心情也變得好了,而他這個時候想要攻打曹操,劉備已經投靠了袁紹。可是手底下的人卻反對,不要輕信劉備的話,因為現在時刻已經是不對了,曹操已經打敗了劉備,士氣震聲,想要再繼續攻打下去的話,可能會容易吃虧。

而說這個反對的人就是田豐,不過這個人嘴巴也不怎麼好,也把握不住袁紹的心思,袁紹是一個根本聽不進勸諫的人。田豐說要是不聽他的話的話,元能最後會失敗。袁紹都準備打仗了,當時聽到這句話就心想要將他殺死,但是手底下的人勸說了一下,最後將他打入死牢,等他回來再收拾。



要是他能夠聽從田豐的話,讓自己暫時穩定起來,等待時機的話就一定會打敗曹操的。就算打仗的話,也應該多聽一下這些人的話,像在打曹操的時候很多人都逃向了曹操身邊,就是因為袁紹喜歡自作主張,可能是有一顆躁動的心吧,永遠平靜不下來。

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袁紹可以憑藉著自己強大的兵力必須消滅曹操。

這個時候應該要多打探一下曹操的消息,就算自己擁有很大的地盤和兵力,但是在真正的戰場上,這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凡事都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而人和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曹操可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沒有一個什麼好的口號的話,就是出師無名,這樣打下去的話,對袁紹不利的。

袁紹根本不需要去拖垮曹操,他憑藉著自己強大的實力,只要慢慢的去和曹操打仗就行了。最重要是袁紹是不聽從好人的建議,所以才會落得如此在場,要是聽從田豐的經歷的話,就不會變成這樣子的。田豐死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可憐,他本來可以不用這樣死去的,但是他想要做一個忠臣,可是袁紹並不是能夠聽得住好話的人。

要是歷史可以重來的話,袁紹真的是不需要怎樣做。只需要讓田豐這樣的人得到重用,那才是真正的力量,就算自己擁有很少的兵力,也會打敗曹操的。那我們現在具體來看一看袁紹應該怎樣去做才可以打敗曹操,真正的改變歷史呢?

袁紹應該要改變自己的脾氣,多聽從別人的建議,就像曹操一樣重用人才。

袁紹身為大家族子弟,雖然是非常有魄力的,但是也養成了一個驕傲的性格。當年在朝為官的時候,那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官員,但是他敢於和董卓爭鬥,當董卓提出要廢除當時的皇帝的時候,袁紹第1個就站了出來。董卓威脅他說自己的寶劍鋒利,袁紹也反過去問他,這兩個人是劍拔弩張,差點就打了起來。但是董卓知道他家的實力大,最後選擇放棄了,袁紹也逃了出來。



從這一個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袁紹就是因為自己從小家裡的勢力非常大,所以就特別的囂張。要是董卓真的下定了決心的話,就一定就將他殺死。當時董卓的確是非常想要殺掉他,但是謀士雖然說不要殺掉他,最後袁紹是逃了過去。但是他起兵謀反的時候,在朝為官的叔父就被殺死了,全家遭到了滅門。

這種事做事情不經過大腦,最後有這樣的下場也是應該的。自古以來驕兵必敗,更何況是一個軍隊的首領,他一旦叫起來的話,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那他必然是會失敗的。

要是他能夠向曹操學習的話,改變他這個性格,或許就真的能夠成功。曹操小時候也是非常調皮的,但經歷了很多事情,變得成熟了起來。

這個時候不需要和曹操打仗,只需要自己穩定下來就行了,曹操自然是會敗下來的。

當時曹操和劉備在打仗的時候,許都是非常空虛的,袁紹可以藉助這個機會打過去,直接將曹操的後臺弄掉就行了。可是袁紹卻做了一個非常愚蠢的事情,他說他自己的小兒子生病了,一定要好好的照顧他,沒有心情去想別的事情,自己的所有心思都在自己的小兒子身上。當時很多大臣都在勸說,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可是袁紹卻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

等到他小孩子好了之後,袁紹的心情也變得好了,而他這個時候想要攻打曹操,劉備已經投靠了袁紹。可是手底下的人卻反對,不要輕信劉備的話,因為現在時刻已經是不對了,曹操已經打敗了劉備,士氣震聲,想要再繼續攻打下去的話,可能會容易吃虧。

而說這個反對的人就是田豐,不過這個人嘴巴也不怎麼好,也把握不住袁紹的心思,袁紹是一個根本聽不進勸諫的人。田豐說要是不聽他的話的話,元能最後會失敗。袁紹都準備打仗了,當時聽到這句話就心想要將他殺死,但是手底下的人勸說了一下,最後將他打入死牢,等他回來再收拾。



要是他能夠聽從田豐的話,讓自己暫時穩定起來,等待時機的話就一定會打敗曹操的。就算打仗的話,也應該多聽一下這些人的話,像在打曹操的時候很多人都逃向了曹操身邊,就是因為袁紹喜歡自作主張,可能是有一顆躁動的心吧,永遠平靜不下來。

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袁紹可以憑藉著自己強大的兵力必須消滅曹操。

這個時候應該要多打探一下曹操的消息,就算自己擁有很大的地盤和兵力,但是在真正的戰場上,這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凡事都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而人和也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曹操可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沒有一個什麼好的口號的話,就是出師無名,這樣打下去的話,對袁紹不利的。

袁紹應該講自己要保護天子,要消滅曹操。這時候應該不要孤軍作戰,要聯合其他人,雖然曹操的勢力非常的小,跟袁紹比起來不算什麼,但是為了保險起見,這樣做才是最好的方式。只要袁紹能夠最後文靜起來,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你們認為袁紹具體應該要怎樣做呢?歡迎在下面評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2019-07-11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其心中道德規範和利益驅動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室雖微,但並沒有新的“大義”出現,人們(尤其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士族們)依然依照過去的慣性看待道德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4、多備舟楫、漸營河南

對於這份策略中的軍事部分,人們爭議最多,但是,人們都忽略了田豐說的這兩點。

漸營河南

在黃河以南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時,談所謂騷擾曹操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必須在黃河以南有穩固的基地。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其心中道德規範和利益驅動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室雖微,但並沒有新的“大義”出現,人們(尤其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士族們)依然依照過去的慣性看待道德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4、多備舟楫、漸營河南

對於這份策略中的軍事部分,人們爭議最多,但是,人們都忽略了田豐說的這兩點。

漸營河南

在黃河以南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時,談所謂騷擾曹操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必須在黃河以南有穩固的基地。


在199年,袁紹在黃河以南有青州,在劉備結交的情況下,彈壓臧霸等,把東線搞活,是可能的。

即使在袁紹渡延津後,沮授依然建議一軍至官渡,一軍略河南。袁紹兵多,在漸取河南地後,兵力投送將方便很多,各處分兵的兵力將大大增加,又怎麼會出現後來所有分兵,都數千人,被徐晃、曹仁擊敗的局面呢?

多備舟楫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其心中道德規範和利益驅動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室雖微,但並沒有新的“大義”出現,人們(尤其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士族們)依然依照過去的慣性看待道德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4、多備舟楫、漸營河南

對於這份策略中的軍事部分,人們爭議最多,但是,人們都忽略了田豐說的這兩點。

漸營河南

在黃河以南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時,談所謂騷擾曹操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必須在黃河以南有穩固的基地。


在199年,袁紹在黃河以南有青州,在劉備結交的情況下,彈壓臧霸等,把東線搞活,是可能的。

即使在袁紹渡延津後,沮授依然建議一軍至官渡,一軍略河南。袁紹兵多,在漸取河南地後,兵力投送將方便很多,各處分兵的兵力將大大增加,又怎麼會出現後來所有分兵,都數千人,被徐晃、曹仁擊敗的局面呢?

多備舟楫


曹操之所以能以少量兵力守住關鍵處,在於當時河南戰場水澤縱橫。

如果如田豐所言,多備舟楫,袁紹軍活動能力將大大增加,曹操又如何可以“扼其喉使其不能進”呢?

那時,曹操就真的“多備則不足”了。

田豐其人,絕非“書生”

田豐助袁紹擊敗公孫瓚,多有建謀。(否則,何以為參謀長?)

曹公在得知袁紹關押田豐時,說:“田豐不跟著來,袁紹必敗了”!在官渡之戰後,又說:“如果袁紹用田豐的幾策,勝負未可知”!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其心中道德規範和利益驅動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室雖微,但並沒有新的“大義”出現,人們(尤其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士族們)依然依照過去的慣性看待道德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4、多備舟楫、漸營河南

對於這份策略中的軍事部分,人們爭議最多,但是,人們都忽略了田豐說的這兩點。

漸營河南

在黃河以南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時,談所謂騷擾曹操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必須在黃河以南有穩固的基地。


在199年,袁紹在黃河以南有青州,在劉備結交的情況下,彈壓臧霸等,把東線搞活,是可能的。

即使在袁紹渡延津後,沮授依然建議一軍至官渡,一軍略河南。袁紹兵多,在漸取河南地後,兵力投送將方便很多,各處分兵的兵力將大大增加,又怎麼會出現後來所有分兵,都數千人,被徐晃、曹仁擊敗的局面呢?

多備舟楫


曹操之所以能以少量兵力守住關鍵處,在於當時河南戰場水澤縱橫。

如果如田豐所言,多備舟楫,袁紹軍活動能力將大大增加,曹操又如何可以“扼其喉使其不能進”呢?

那時,曹操就真的“多備則不足”了。

田豐其人,絕非“書生”

田豐助袁紹擊敗公孫瓚,多有建謀。(否則,何以為參謀長?)

曹公在得知袁紹關押田豐時,說:“田豐不跟著來,袁紹必敗了”!在官渡之戰後,又說:“如果袁紹用田豐的幾策,勝負未可知”!


難道,曹公會如此忌憚一個“書生”嗎?

郭嘉在評價袁紹集團的謀臣時,說:“田豐剛而犯上”。田豐或許脾氣有問題,但他的才具是毋庸置疑的。

對這樣的人物,後人依然稱他是書生,是不是太自大了呢?

袁紹的不採納,有其內部原因

袁紹不採納田豐、沮授之策,或許並非完全出於對曹戰爭的考慮。

眾所周知,袁紹集團內部的冀州本地派與潁川系一直矛盾重重。他們的策略除了專業層面的考慮,也不乏派系利益的考量。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其心中道德規範和利益驅動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室雖微,但並沒有新的“大義”出現,人們(尤其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士族們)依然依照過去的慣性看待道德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4、多備舟楫、漸營河南

對於這份策略中的軍事部分,人們爭議最多,但是,人們都忽略了田豐說的這兩點。

漸營河南

在黃河以南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時,談所謂騷擾曹操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必須在黃河以南有穩固的基地。


在199年,袁紹在黃河以南有青州,在劉備結交的情況下,彈壓臧霸等,把東線搞活,是可能的。

即使在袁紹渡延津後,沮授依然建議一軍至官渡,一軍略河南。袁紹兵多,在漸取河南地後,兵力投送將方便很多,各處分兵的兵力將大大增加,又怎麼會出現後來所有分兵,都數千人,被徐晃、曹仁擊敗的局面呢?

多備舟楫


曹操之所以能以少量兵力守住關鍵處,在於當時河南戰場水澤縱橫。

如果如田豐所言,多備舟楫,袁紹軍活動能力將大大增加,曹操又如何可以“扼其喉使其不能進”呢?

那時,曹操就真的“多備則不足”了。

田豐其人,絕非“書生”

田豐助袁紹擊敗公孫瓚,多有建謀。(否則,何以為參謀長?)

曹公在得知袁紹關押田豐時,說:“田豐不跟著來,袁紹必敗了”!在官渡之戰後,又說:“如果袁紹用田豐的幾策,勝負未可知”!


難道,曹公會如此忌憚一個“書生”嗎?

郭嘉在評價袁紹集團的謀臣時,說:“田豐剛而犯上”。田豐或許脾氣有問題,但他的才具是毋庸置疑的。

對這樣的人物,後人依然稱他是書生,是不是太自大了呢?

袁紹的不採納,有其內部原因

袁紹不採納田豐、沮授之策,或許並非完全出於對曹戰爭的考慮。

眾所周知,袁紹集團內部的冀州本地派與潁川系一直矛盾重重。他們的策略除了專業層面的考慮,也不乏派系利益的考量。


在袁紹採納郭圖等人的速戰建議後,很快就分了沮授之權。

而在袁紹奪其權之前,郭圖等人就反覆強調,沮授權力太重,到了“君臣同權”的地步了;官渡敗後,他們又說審配“族大權重,宜防之”。

因此,袁紹採納潁川派意見,除了專業考量外,也是有內部平衡的考量。

曹操的先發制人,改善局面

袁紹不採納田豐的建議,曹操卻十分害怕自己抗衡”天下六分之五“的局面。

奇特的外交攻勢:

199年11月,張繡投曹操,許昌背後威脅大減;劉表雖答應助袁紹,實際中立;衛凱、鍾書法家治理關中,關中安定···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其心中道德規範和利益驅動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室雖微,但並沒有新的“大義”出現,人們(尤其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士族們)依然依照過去的慣性看待道德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4、多備舟楫、漸營河南

對於這份策略中的軍事部分,人們爭議最多,但是,人們都忽略了田豐說的這兩點。

漸營河南

在黃河以南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時,談所謂騷擾曹操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必須在黃河以南有穩固的基地。


在199年,袁紹在黃河以南有青州,在劉備結交的情況下,彈壓臧霸等,把東線搞活,是可能的。

即使在袁紹渡延津後,沮授依然建議一軍至官渡,一軍略河南。袁紹兵多,在漸取河南地後,兵力投送將方便很多,各處分兵的兵力將大大增加,又怎麼會出現後來所有分兵,都數千人,被徐晃、曹仁擊敗的局面呢?

多備舟楫


曹操之所以能以少量兵力守住關鍵處,在於當時河南戰場水澤縱橫。

如果如田豐所言,多備舟楫,袁紹軍活動能力將大大增加,曹操又如何可以“扼其喉使其不能進”呢?

那時,曹操就真的“多備則不足”了。

田豐其人,絕非“書生”

田豐助袁紹擊敗公孫瓚,多有建謀。(否則,何以為參謀長?)

曹公在得知袁紹關押田豐時,說:“田豐不跟著來,袁紹必敗了”!在官渡之戰後,又說:“如果袁紹用田豐的幾策,勝負未可知”!


難道,曹公會如此忌憚一個“書生”嗎?

郭嘉在評價袁紹集團的謀臣時,說:“田豐剛而犯上”。田豐或許脾氣有問題,但他的才具是毋庸置疑的。

對這樣的人物,後人依然稱他是書生,是不是太自大了呢?

袁紹的不採納,有其內部原因

袁紹不採納田豐、沮授之策,或許並非完全出於對曹戰爭的考慮。

眾所周知,袁紹集團內部的冀州本地派與潁川系一直矛盾重重。他們的策略除了專業層面的考慮,也不乏派系利益的考量。


在袁紹採納郭圖等人的速戰建議後,很快就分了沮授之權。

而在袁紹奪其權之前,郭圖等人就反覆強調,沮授權力太重,到了“君臣同權”的地步了;官渡敗後,他們又說審配“族大權重,宜防之”。

因此,袁紹採納潁川派意見,除了專業考量外,也是有內部平衡的考量。

曹操的先發制人,改善局面

袁紹不採納田豐的建議,曹操卻十分害怕自己抗衡”天下六分之五“的局面。

奇特的外交攻勢:

199年11月,張繡投曹操,許昌背後威脅大減;劉表雖答應助袁紹,實際中立;衛凱、鍾書法家治理關中,關中安定···


一個奇特的現象是,除了上述可以直接影響戰局的諸侯,其他如涼州等地諸侯,無論賢愚,都認定:實力弱小的曹操必勝。

果然是這些諸侯們都“目光如炬”嗎?要知道,曹操內部的人都乏與袁紹暗送秋波者!

這說明曹操在爭取諸侯的過程中,擅長造勢。

同時,與僅僅以檄文、使者動員的袁紹相比,曹操的外交工作更為細緻。他不但做諸侯的工作,還搞定謀主(如賈詡),離間內部(如荊南叛亂);甚至,疑似發動暗殺(孫策)。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其心中道德規範和利益驅動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室雖微,但並沒有新的“大義”出現,人們(尤其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士族們)依然依照過去的慣性看待道德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4、多備舟楫、漸營河南

對於這份策略中的軍事部分,人們爭議最多,但是,人們都忽略了田豐說的這兩點。

漸營河南

在黃河以南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時,談所謂騷擾曹操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必須在黃河以南有穩固的基地。


在199年,袁紹在黃河以南有青州,在劉備結交的情況下,彈壓臧霸等,把東線搞活,是可能的。

即使在袁紹渡延津後,沮授依然建議一軍至官渡,一軍略河南。袁紹兵多,在漸取河南地後,兵力投送將方便很多,各處分兵的兵力將大大增加,又怎麼會出現後來所有分兵,都數千人,被徐晃、曹仁擊敗的局面呢?

多備舟楫


曹操之所以能以少量兵力守住關鍵處,在於當時河南戰場水澤縱橫。

如果如田豐所言,多備舟楫,袁紹軍活動能力將大大增加,曹操又如何可以“扼其喉使其不能進”呢?

那時,曹操就真的“多備則不足”了。

田豐其人,絕非“書生”

田豐助袁紹擊敗公孫瓚,多有建謀。(否則,何以為參謀長?)

曹公在得知袁紹關押田豐時,說:“田豐不跟著來,袁紹必敗了”!在官渡之戰後,又說:“如果袁紹用田豐的幾策,勝負未可知”!


難道,曹公會如此忌憚一個“書生”嗎?

郭嘉在評價袁紹集團的謀臣時,說:“田豐剛而犯上”。田豐或許脾氣有問題,但他的才具是毋庸置疑的。

對這樣的人物,後人依然稱他是書生,是不是太自大了呢?

袁紹的不採納,有其內部原因

袁紹不採納田豐、沮授之策,或許並非完全出於對曹戰爭的考慮。

眾所周知,袁紹集團內部的冀州本地派與潁川系一直矛盾重重。他們的策略除了專業層面的考慮,也不乏派系利益的考量。


在袁紹採納郭圖等人的速戰建議後,很快就分了沮授之權。

而在袁紹奪其權之前,郭圖等人就反覆強調,沮授權力太重,到了“君臣同權”的地步了;官渡敗後,他們又說審配“族大權重,宜防之”。

因此,袁紹採納潁川派意見,除了專業考量外,也是有內部平衡的考量。

曹操的先發制人,改善局面

袁紹不採納田豐的建議,曹操卻十分害怕自己抗衡”天下六分之五“的局面。

奇特的外交攻勢:

199年11月,張繡投曹操,許昌背後威脅大減;劉表雖答應助袁紹,實際中立;衛凱、鍾書法家治理關中,關中安定···


一個奇特的現象是,除了上述可以直接影響戰局的諸侯,其他如涼州等地諸侯,無論賢愚,都認定:實力弱小的曹操必勝。

果然是這些諸侯們都“目光如炬”嗎?要知道,曹操內部的人都乏與袁紹暗送秋波者!

這說明曹操在爭取諸侯的過程中,擅長造勢。

同時,與僅僅以檄文、使者動員的袁紹相比,曹操的外交工作更為細緻。他不但做諸侯的工作,還搞定謀主(如賈詡),離間內部(如荊南叛亂);甚至,疑似發動暗殺(孫策)。


袁紹後來以郊迎之禮對劉備,可見其連結豪傑之心,可惜,到底沒有如田豐所建議,把連結諸侯放到戰略層面全面安排,最終錯失良機。

穩定側翼

曹操把握時機,迅速平定徐州劉備,穩定徐州方向。甚至以臧霸進攻青州。袁紹的“左半邊翅膀”折斷了。

後來,劉備又進兩次入曹操後方活動,雖然斬蔡陽,取葉。但終因實力薄弱,要麼被曹仁擊破,要麼曹操理都懶得理。

這是因為,宛城張繡投曹後,袁紹的右半邊翅膀折斷了,他多派兵則補給不足,少派兵則力量不足,難以真正威脅曹操。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其心中道德規範和利益驅動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室雖微,但並沒有新的“大義”出現,人們(尤其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士族們)依然依照過去的慣性看待道德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4、多備舟楫、漸營河南

對於這份策略中的軍事部分,人們爭議最多,但是,人們都忽略了田豐說的這兩點。

漸營河南

在黃河以南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時,談所謂騷擾曹操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必須在黃河以南有穩固的基地。


在199年,袁紹在黃河以南有青州,在劉備結交的情況下,彈壓臧霸等,把東線搞活,是可能的。

即使在袁紹渡延津後,沮授依然建議一軍至官渡,一軍略河南。袁紹兵多,在漸取河南地後,兵力投送將方便很多,各處分兵的兵力將大大增加,又怎麼會出現後來所有分兵,都數千人,被徐晃、曹仁擊敗的局面呢?

多備舟楫


曹操之所以能以少量兵力守住關鍵處,在於當時河南戰場水澤縱橫。

如果如田豐所言,多備舟楫,袁紹軍活動能力將大大增加,曹操又如何可以“扼其喉使其不能進”呢?

那時,曹操就真的“多備則不足”了。

田豐其人,絕非“書生”

田豐助袁紹擊敗公孫瓚,多有建謀。(否則,何以為參謀長?)

曹公在得知袁紹關押田豐時,說:“田豐不跟著來,袁紹必敗了”!在官渡之戰後,又說:“如果袁紹用田豐的幾策,勝負未可知”!


難道,曹公會如此忌憚一個“書生”嗎?

郭嘉在評價袁紹集團的謀臣時,說:“田豐剛而犯上”。田豐或許脾氣有問題,但他的才具是毋庸置疑的。

對這樣的人物,後人依然稱他是書生,是不是太自大了呢?

袁紹的不採納,有其內部原因

袁紹不採納田豐、沮授之策,或許並非完全出於對曹戰爭的考慮。

眾所周知,袁紹集團內部的冀州本地派與潁川系一直矛盾重重。他們的策略除了專業層面的考慮,也不乏派系利益的考量。


在袁紹採納郭圖等人的速戰建議後,很快就分了沮授之權。

而在袁紹奪其權之前,郭圖等人就反覆強調,沮授權力太重,到了“君臣同權”的地步了;官渡敗後,他們又說審配“族大權重,宜防之”。

因此,袁紹採納潁川派意見,除了專業考量外,也是有內部平衡的考量。

曹操的先發制人,改善局面

袁紹不採納田豐的建議,曹操卻十分害怕自己抗衡”天下六分之五“的局面。

奇特的外交攻勢:

199年11月,張繡投曹操,許昌背後威脅大減;劉表雖答應助袁紹,實際中立;衛凱、鍾書法家治理關中,關中安定···


一個奇特的現象是,除了上述可以直接影響戰局的諸侯,其他如涼州等地諸侯,無論賢愚,都認定:實力弱小的曹操必勝。

果然是這些諸侯們都“目光如炬”嗎?要知道,曹操內部的人都乏與袁紹暗送秋波者!

這說明曹操在爭取諸侯的過程中,擅長造勢。

同時,與僅僅以檄文、使者動員的袁紹相比,曹操的外交工作更為細緻。他不但做諸侯的工作,還搞定謀主(如賈詡),離間內部(如荊南叛亂);甚至,疑似發動暗殺(孫策)。


袁紹後來以郊迎之禮對劉備,可見其連結豪傑之心,可惜,到底沒有如田豐所建議,把連結諸侯放到戰略層面全面安排,最終錯失良機。

穩定側翼

曹操把握時機,迅速平定徐州劉備,穩定徐州方向。甚至以臧霸進攻青州。袁紹的“左半邊翅膀”折斷了。

後來,劉備又進兩次入曹操後方活動,雖然斬蔡陽,取葉。但終因實力薄弱,要麼被曹仁擊破,要麼曹操理都懶得理。

這是因為,宛城張繡投曹後,袁紹的右半邊翅膀折斷了,他多派兵則補給不足,少派兵則力量不足,難以真正威脅曹操。


穩定側翼的情況下,曹操才可能在官渡“扼其喉使其不得進”,才可能等到“用奇之時”。

扭轉軍心,迫敵決戰

隨後,在白馬、延津之戰中,曹操利用袁紹軍渡河速度慢,過河兵力不足(雖然已多於曹軍),靈活用兵,連續擊殺顏良、文丑,振奮軍心。

此戰除了振作曹軍信心,更關鍵的是:使得袁紹失去了分兵的信心。

自此,最後的劇本,就只能如歷史一般了。

分兵更打不過曹操?

認為田豐之策未必有效,還有一個理由:分兵更打不過。

確實,袁軍的戰鬥力很成問題。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其心中道德規範和利益驅動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室雖微,但並沒有新的“大義”出現,人們(尤其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士族們)依然依照過去的慣性看待道德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4、多備舟楫、漸營河南

對於這份策略中的軍事部分,人們爭議最多,但是,人們都忽略了田豐說的這兩點。

漸營河南

在黃河以南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時,談所謂騷擾曹操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必須在黃河以南有穩固的基地。


在199年,袁紹在黃河以南有青州,在劉備結交的情況下,彈壓臧霸等,把東線搞活,是可能的。

即使在袁紹渡延津後,沮授依然建議一軍至官渡,一軍略河南。袁紹兵多,在漸取河南地後,兵力投送將方便很多,各處分兵的兵力將大大增加,又怎麼會出現後來所有分兵,都數千人,被徐晃、曹仁擊敗的局面呢?

多備舟楫


曹操之所以能以少量兵力守住關鍵處,在於當時河南戰場水澤縱橫。

如果如田豐所言,多備舟楫,袁紹軍活動能力將大大增加,曹操又如何可以“扼其喉使其不能進”呢?

那時,曹操就真的“多備則不足”了。

田豐其人,絕非“書生”

田豐助袁紹擊敗公孫瓚,多有建謀。(否則,何以為參謀長?)

曹公在得知袁紹關押田豐時,說:“田豐不跟著來,袁紹必敗了”!在官渡之戰後,又說:“如果袁紹用田豐的幾策,勝負未可知”!


難道,曹公會如此忌憚一個“書生”嗎?

郭嘉在評價袁紹集團的謀臣時,說:“田豐剛而犯上”。田豐或許脾氣有問題,但他的才具是毋庸置疑的。

對這樣的人物,後人依然稱他是書生,是不是太自大了呢?

袁紹的不採納,有其內部原因

袁紹不採納田豐、沮授之策,或許並非完全出於對曹戰爭的考慮。

眾所周知,袁紹集團內部的冀州本地派與潁川系一直矛盾重重。他們的策略除了專業層面的考慮,也不乏派系利益的考量。


在袁紹採納郭圖等人的速戰建議後,很快就分了沮授之權。

而在袁紹奪其權之前,郭圖等人就反覆強調,沮授權力太重,到了“君臣同權”的地步了;官渡敗後,他們又說審配“族大權重,宜防之”。

因此,袁紹採納潁川派意見,除了專業考量外,也是有內部平衡的考量。

曹操的先發制人,改善局面

袁紹不採納田豐的建議,曹操卻十分害怕自己抗衡”天下六分之五“的局面。

奇特的外交攻勢:

199年11月,張繡投曹操,許昌背後威脅大減;劉表雖答應助袁紹,實際中立;衛凱、鍾書法家治理關中,關中安定···


一個奇特的現象是,除了上述可以直接影響戰局的諸侯,其他如涼州等地諸侯,無論賢愚,都認定:實力弱小的曹操必勝。

果然是這些諸侯們都“目光如炬”嗎?要知道,曹操內部的人都乏與袁紹暗送秋波者!

這說明曹操在爭取諸侯的過程中,擅長造勢。

同時,與僅僅以檄文、使者動員的袁紹相比,曹操的外交工作更為細緻。他不但做諸侯的工作,還搞定謀主(如賈詡),離間內部(如荊南叛亂);甚至,疑似發動暗殺(孫策)。


袁紹後來以郊迎之禮對劉備,可見其連結豪傑之心,可惜,到底沒有如田豐所建議,把連結諸侯放到戰略層面全面安排,最終錯失良機。

穩定側翼

曹操把握時機,迅速平定徐州劉備,穩定徐州方向。甚至以臧霸進攻青州。袁紹的“左半邊翅膀”折斷了。

後來,劉備又進兩次入曹操後方活動,雖然斬蔡陽,取葉。但終因實力薄弱,要麼被曹仁擊破,要麼曹操理都懶得理。

這是因為,宛城張繡投曹後,袁紹的右半邊翅膀折斷了,他多派兵則補給不足,少派兵則力量不足,難以真正威脅曹操。


穩定側翼的情況下,曹操才可能在官渡“扼其喉使其不得進”,才可能等到“用奇之時”。

扭轉軍心,迫敵決戰

隨後,在白馬、延津之戰中,曹操利用袁紹軍渡河速度慢,過河兵力不足(雖然已多於曹軍),靈活用兵,連續擊殺顏良、文丑,振奮軍心。

此戰除了振作曹軍信心,更關鍵的是:使得袁紹失去了分兵的信心。

自此,最後的劇本,就只能如歷史一般了。

分兵更打不過曹操?

認為田豐之策未必有效,還有一個理由:分兵更打不過。

確實,袁軍的戰鬥力很成問題。


白馬,顏良擁兵萬餘,被數千曹軍直接斬將;

延津,文丑、劉備有騎六千,被“有騎六百,餘皆步卒”的曹軍一舉擊敗;

烏巢,淳于瓊萬餘守軍,被五千曹軍一夜攻破。

除了打不過曹操,在分兵作戰中,袁紹的分隊也曾被曹仁、徐晃、于禁擊敗。

但是,難道以集中對集中,就不用擔心戰鬥力的問題嗎?

回顧官渡之戰前的形勢,田豐的建議是得當的,如果用此策,曹操的麻煩要大得多。

田豐的持久之計

公元199年,袁紹擊敗公孫瓚後,聲勢震天。

現在,他們再也不用為先打誰而操心了。連袁軍的戰馬都知道,下一集,是要打曹操了。

對於如何擊敗曹操,袁紹陣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主要分為兩種意見:

1、以田豐、沮授為代表,主張要則為三點:

(1)、經濟上,休養生息;(2)、政治上,獻捷於天子,曹操阻止時,就藉機討伐,名正言順;(3)、軍事上,以黎陽為根據地,漸營河南,多備舟楫,再分精騎騷擾,疲敝曹操。(4)、外交上,結交外援,共擊曹操。

這樣,“不出三年,曹操必疲敝”。

2、以郭圖、審配為代表,認為優勢明顯,應該立刻決戰,否則,時機過去,就不利了。

後來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袁紹“很快”發起決戰,失敗了。

因此,田豐的“持久之計”如被採納,是否能幫助袁紹取勝,歷來被人討論不休。

對田豐“持久之計”的誤解

近來,許多我十分尊敬的專家和朋友都認為,田豐的見解是“書生之見”,理由如下:

1、經濟恢復。袁紹在恢復,曹操也在恢復。曹公水平高,恢復得更快;

2、政治主張。亂世拳頭是真理,什麼天子之義搞來搞去,脫褲子放屁;

3、軍事方略。外線作戰的前提是牽制住曹操大軍,但袁紹在黎陽駐大軍吸不住曹操大軍(白馬都打了三個月);

小編以為,這些朋友可能忽略了幾點:

1、“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199年6月。

可能受到某度百科等權威媒體的誤導,許多朋友認為這個“持久之計”提出的時間是200年,劉備丟失徐州之後。


由於199年下半年曹操的一系列舉動和袁紹的失誤,到了200年,田豐持久之計確實略有些不合時宜了。

弄錯了時間,自然就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了。

199年6月時的態勢是:


宛城張繡,威脅許昌背後,他與曹操連年作戰,深仇大恨;荊州劉表,袁紹的老盟友;關中諸侯,各自割據,但袁紹有機會發動;江東孫策正在秋風掃落葉;


影響更大的是:劉備已經在徐州,雖不確定是否公開和曹操翻臉(衣帶詔尚未事發),但遲遲不回許昌,並暗派人聯繫袁紹。

此時,曹操擔憂自己會“獨抗天下六分之五”。

2、戰亂破壞程度不同,袁紹經濟恢復速度短期內遠遠會超過曹操。

當時袁紹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田豐所說:“連年征戰,賦稅勞役繁重,民多辛苦,倉庫空虛。”

當時曹操集團面臨的主要經濟問題,正如曹操所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各位看官,兩相對比,您認為經濟恢復的速度,誰會快一些呢?

3、爭取師出有名絕非脫褲子放屁

當劉表在“站隊問題”上猶豫不決時,韓嵩勸他投向曹操,並以子為質。

劉表都懷疑韓嵩暗通曹操,想殺了他,卻被蔡夫人(荊州蔡家大族)勸阻。


所有人的行為,都是其心中道德規範和利益驅動的共同作用。

當時,漢室雖微,但並沒有新的“大義”出現,人們(尤其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士族們)依然依照過去的慣性看待道德問題,是自然而然的。

4、多備舟楫、漸營河南

對於這份策略中的軍事部分,人們爭議最多,但是,人們都忽略了田豐說的這兩點。

漸營河南

在黃河以南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時,談所謂騷擾曹操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必須在黃河以南有穩固的基地。


在199年,袁紹在黃河以南有青州,在劉備結交的情況下,彈壓臧霸等,把東線搞活,是可能的。

即使在袁紹渡延津後,沮授依然建議一軍至官渡,一軍略河南。袁紹兵多,在漸取河南地後,兵力投送將方便很多,各處分兵的兵力將大大增加,又怎麼會出現後來所有分兵,都數千人,被徐晃、曹仁擊敗的局面呢?

多備舟楫


曹操之所以能以少量兵力守住關鍵處,在於當時河南戰場水澤縱橫。

如果如田豐所言,多備舟楫,袁紹軍活動能力將大大增加,曹操又如何可以“扼其喉使其不能進”呢?

那時,曹操就真的“多備則不足”了。

田豐其人,絕非“書生”

田豐助袁紹擊敗公孫瓚,多有建謀。(否則,何以為參謀長?)

曹公在得知袁紹關押田豐時,說:“田豐不跟著來,袁紹必敗了”!在官渡之戰後,又說:“如果袁紹用田豐的幾策,勝負未可知”!


難道,曹公會如此忌憚一個“書生”嗎?

郭嘉在評價袁紹集團的謀臣時,說:“田豐剛而犯上”。田豐或許脾氣有問題,但他的才具是毋庸置疑的。

對這樣的人物,後人依然稱他是書生,是不是太自大了呢?

袁紹的不採納,有其內部原因

袁紹不採納田豐、沮授之策,或許並非完全出於對曹戰爭的考慮。

眾所周知,袁紹集團內部的冀州本地派與潁川系一直矛盾重重。他們的策略除了專業層面的考慮,也不乏派系利益的考量。


在袁紹採納郭圖等人的速戰建議後,很快就分了沮授之權。

而在袁紹奪其權之前,郭圖等人就反覆強調,沮授權力太重,到了“君臣同權”的地步了;官渡敗後,他們又說審配“族大權重,宜防之”。

因此,袁紹採納潁川派意見,除了專業考量外,也是有內部平衡的考量。

曹操的先發制人,改善局面

袁紹不採納田豐的建議,曹操卻十分害怕自己抗衡”天下六分之五“的局面。

奇特的外交攻勢:

199年11月,張繡投曹操,許昌背後威脅大減;劉表雖答應助袁紹,實際中立;衛凱、鍾書法家治理關中,關中安定···


一個奇特的現象是,除了上述可以直接影響戰局的諸侯,其他如涼州等地諸侯,無論賢愚,都認定:實力弱小的曹操必勝。

果然是這些諸侯們都“目光如炬”嗎?要知道,曹操內部的人都乏與袁紹暗送秋波者!

這說明曹操在爭取諸侯的過程中,擅長造勢。

同時,與僅僅以檄文、使者動員的袁紹相比,曹操的外交工作更為細緻。他不但做諸侯的工作,還搞定謀主(如賈詡),離間內部(如荊南叛亂);甚至,疑似發動暗殺(孫策)。


袁紹後來以郊迎之禮對劉備,可見其連結豪傑之心,可惜,到底沒有如田豐所建議,把連結諸侯放到戰略層面全面安排,最終錯失良機。

穩定側翼

曹操把握時機,迅速平定徐州劉備,穩定徐州方向。甚至以臧霸進攻青州。袁紹的“左半邊翅膀”折斷了。

後來,劉備又進兩次入曹操後方活動,雖然斬蔡陽,取葉。但終因實力薄弱,要麼被曹仁擊破,要麼曹操理都懶得理。

這是因為,宛城張繡投曹後,袁紹的右半邊翅膀折斷了,他多派兵則補給不足,少派兵則力量不足,難以真正威脅曹操。


穩定側翼的情況下,曹操才可能在官渡“扼其喉使其不得進”,才可能等到“用奇之時”。

扭轉軍心,迫敵決戰

隨後,在白馬、延津之戰中,曹操利用袁紹軍渡河速度慢,過河兵力不足(雖然已多於曹軍),靈活用兵,連續擊殺顏良、文丑,振奮軍心。

此戰除了振作曹軍信心,更關鍵的是:使得袁紹失去了分兵的信心。

自此,最後的劇本,就只能如歷史一般了。

分兵更打不過曹操?

認為田豐之策未必有效,還有一個理由:分兵更打不過。

確實,袁軍的戰鬥力很成問題。


白馬,顏良擁兵萬餘,被數千曹軍直接斬將;

延津,文丑、劉備有騎六千,被“有騎六百,餘皆步卒”的曹軍一舉擊敗;

烏巢,淳于瓊萬餘守軍,被五千曹軍一夜攻破。

除了打不過曹操,在分兵作戰中,袁紹的分隊也曾被曹仁、徐晃、于禁擊敗。

但是,難道以集中對集中,就不用擔心戰鬥力的問題嗎?


集中解決不了戰鬥力不足的問題,反而更容易被善於用兵的曹操把握要害,一舉逆轉。

官渡前線,集中對集中,曹操不是照樣襲擊烏巢,逆轉戰局嗎?如果說襲擊烏巢有僥倖成分,那麼,在襲擊烏巢之前,曹操也通過襲擊袁紹糧道,決水退袁營,改善了局面。曹操雖然未得許攸建議,依然樹立了快速破袁的信心(見曹操對運糧軍的話)。

因此,小編以為,田豐絕非書生,所做策略是得當的,以他的策略,袁紹是極可能避免官渡之敗,擊敗曹操的。

老威观史
2019-09-14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決定北方霸權的一戰,此戰中,袁紹由於種種失誤,在壓著曹操打,兵力明顯佔優並且到後期逼得曹操幾乎要失敗的情況下卻被曹操反敗為勝,丟掉了北方的霸權。

支持田豐和反對田豐意見的原因

戰前,袁紹的謀士田豐曾經建議袁紹不要發動官渡之戰,網上也有很多的評論。支持田豐的人認為,袁紹地盤大,而且受黃巾軍影響不大,北方沒有什麼軍事威脅,基本可以全力對付曹操,所以選擇持久戰,不斷地消耗曹操為上策。因為要決戰,最好是在把握非常大的時候發動,如果能夠增加決戰獲勝的概率,則最好是等到這個概率最大的時候再發動方為上策。畢竟當時的曹操還是可以和袁紹一戰的,還是有一定的獲勝概率的。而如果把曹操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打,則獲勝的概率就比當時與曹操開戰獲勝的概率大多了。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決定北方霸權的一戰,此戰中,袁紹由於種種失誤,在壓著曹操打,兵力明顯佔優並且到後期逼得曹操幾乎要失敗的情況下卻被曹操反敗為勝,丟掉了北方的霸權。

支持田豐和反對田豐意見的原因

戰前,袁紹的謀士田豐曾經建議袁紹不要發動官渡之戰,網上也有很多的評論。支持田豐的人認為,袁紹地盤大,而且受黃巾軍影響不大,北方沒有什麼軍事威脅,基本可以全力對付曹操,所以選擇持久戰,不斷地消耗曹操為上策。因為要決戰,最好是在把握非常大的時候發動,如果能夠增加決戰獲勝的概率,則最好是等到這個概率最大的時候再發動方為上策。畢竟當時的曹操還是可以和袁紹一戰的,還是有一定的獲勝概率的。而如果把曹操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打,則獲勝的概率就比當時與曹操開戰獲勝的概率大多了。

反對田豐意見的人認為,當時曹操已經佔據了兗州、豫州、徐州、司隸、南陽、汝南等地,地盤非常大,由於剛經過一系列戰亂,經濟還沒起來,正在恢復,如果拼恢復,曹操肯定比袁紹要快,所以要乘著曹操還沒有恢復起來的時候發動決戰。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決定北方霸權的一戰,此戰中,袁紹由於種種失誤,在壓著曹操打,兵力明顯佔優並且到後期逼得曹操幾乎要失敗的情況下卻被曹操反敗為勝,丟掉了北方的霸權。

支持田豐和反對田豐意見的原因

戰前,袁紹的謀士田豐曾經建議袁紹不要發動官渡之戰,網上也有很多的評論。支持田豐的人認為,袁紹地盤大,而且受黃巾軍影響不大,北方沒有什麼軍事威脅,基本可以全力對付曹操,所以選擇持久戰,不斷地消耗曹操為上策。因為要決戰,最好是在把握非常大的時候發動,如果能夠增加決戰獲勝的概率,則最好是等到這個概率最大的時候再發動方為上策。畢竟當時的曹操還是可以和袁紹一戰的,還是有一定的獲勝概率的。而如果把曹操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打,則獲勝的概率就比當時與曹操開戰獲勝的概率大多了。

反對田豐意見的人認為,當時曹操已經佔據了兗州、豫州、徐州、司隸、南陽、汝南等地,地盤非常大,由於剛經過一系列戰亂,經濟還沒起來,正在恢復,如果拼恢復,曹操肯定比袁紹要快,所以要乘著曹操還沒有恢復起來的時候發動決戰。

這些分析各有道理,但是有一點還是要注意的,就是田豐提出這個策略的時間,是在199年。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決定北方霸權的一戰,此戰中,袁紹由於種種失誤,在壓著曹操打,兵力明顯佔優並且到後期逼得曹操幾乎要失敗的情況下卻被曹操反敗為勝,丟掉了北方的霸權。

支持田豐和反對田豐意見的原因

戰前,袁紹的謀士田豐曾經建議袁紹不要發動官渡之戰,網上也有很多的評論。支持田豐的人認為,袁紹地盤大,而且受黃巾軍影響不大,北方沒有什麼軍事威脅,基本可以全力對付曹操,所以選擇持久戰,不斷地消耗曹操為上策。因為要決戰,最好是在把握非常大的時候發動,如果能夠增加決戰獲勝的概率,則最好是等到這個概率最大的時候再發動方為上策。畢竟當時的曹操還是可以和袁紹一戰的,還是有一定的獲勝概率的。而如果把曹操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打,則獲勝的概率就比當時與曹操開戰獲勝的概率大多了。

反對田豐意見的人認為,當時曹操已經佔據了兗州、豫州、徐州、司隸、南陽、汝南等地,地盤非常大,由於剛經過一系列戰亂,經濟還沒起來,正在恢復,如果拼恢復,曹操肯定比袁紹要快,所以要乘著曹操還沒有恢復起來的時候發動決戰。

這些分析各有道理,但是有一點還是要注意的,就是田豐提出這個策略的時間,是在199年。

田豐提出建議的實際情況

在199年的時候,東部地區劉備還佔據著徐州‘’宛城有張繡,可以隨時威脅曹操的後方;荊州的劉表,是袁紹的盟友,也隨時會對曹操發動襲擊;江東的孫策已經興起,成為了一大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基本是疲於應付,要同時對付這麼多的敵人,心有餘而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田豐認為袁紹最好的策略就是支持哪些反對曹操的勢力,同時不斷派出精銳部隊對曹操的地盤進行騷擾式攻擊,使曹操要同時面對好幾個方向的敵人。

所以,在199年6月份田豐提出的這個建議,根據當時情況來說是對於袁紹最好的策略。畢竟,由於東漢末年黃巾軍的起義,全國各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兵荒馬亂,經濟破壞程度不一,曹操統治的地盤基本都是破壞最為嚴重的地方,以至於“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而袁紹的地盤基本沒有受到多少起義戰爭的破壞,都比較完好,經濟實力也是最強。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決定北方霸權的一戰,此戰中,袁紹由於種種失誤,在壓著曹操打,兵力明顯佔優並且到後期逼得曹操幾乎要失敗的情況下卻被曹操反敗為勝,丟掉了北方的霸權。

支持田豐和反對田豐意見的原因

戰前,袁紹的謀士田豐曾經建議袁紹不要發動官渡之戰,網上也有很多的評論。支持田豐的人認為,袁紹地盤大,而且受黃巾軍影響不大,北方沒有什麼軍事威脅,基本可以全力對付曹操,所以選擇持久戰,不斷地消耗曹操為上策。因為要決戰,最好是在把握非常大的時候發動,如果能夠增加決戰獲勝的概率,則最好是等到這個概率最大的時候再發動方為上策。畢竟當時的曹操還是可以和袁紹一戰的,還是有一定的獲勝概率的。而如果把曹操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打,則獲勝的概率就比當時與曹操開戰獲勝的概率大多了。

反對田豐意見的人認為,當時曹操已經佔據了兗州、豫州、徐州、司隸、南陽、汝南等地,地盤非常大,由於剛經過一系列戰亂,經濟還沒起來,正在恢復,如果拼恢復,曹操肯定比袁紹要快,所以要乘著曹操還沒有恢復起來的時候發動決戰。

這些分析各有道理,但是有一點還是要注意的,就是田豐提出這個策略的時間,是在199年。

田豐提出建議的實際情況

在199年的時候,東部地區劉備還佔據著徐州‘’宛城有張繡,可以隨時威脅曹操的後方;荊州的劉表,是袁紹的盟友,也隨時會對曹操發動襲擊;江東的孫策已經興起,成為了一大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基本是疲於應付,要同時對付這麼多的敵人,心有餘而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田豐認為袁紹最好的策略就是支持哪些反對曹操的勢力,同時不斷派出精銳部隊對曹操的地盤進行騷擾式攻擊,使曹操要同時面對好幾個方向的敵人。

所以,在199年6月份田豐提出的這個建議,根據當時情況來說是對於袁紹最好的策略。畢竟,由於東漢末年黃巾軍的起義,全國各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兵荒馬亂,經濟破壞程度不一,曹操統治的地盤基本都是破壞最為嚴重的地方,以至於“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而袁紹的地盤基本沒有受到多少起義戰爭的破壞,都比較完好,經濟實力也是最強。

所以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說我們再看看田豐的建議:

1、以休養生息為綱的經濟政策;2、以天子為核心的政治正確政策;3、以黎陽為中心,漸營河南的軍事策略;4、以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為宗旨的外交政策,共同對抗曹操。

重點在於以黎陽為中心,漸營河南。當時袁紹的地盤中,青州在黃河以南,同時還可以聯繫劉備,一起把東線搞活。這一招可謂用心之狠,而且在東線有了劉備這樣強有力的援助,曹操一時間也難以拿下,最大可能是在東線和袁紹及劉備形成對峙局面,如此一來,一旦陷入僵局時間長了,袁紹只要起主力兵馬南下,曹操就很難抵擋了。

可惜袁紹聽不進這些意見,讓曹操連續動作,滅了徐州劉備的勢力,這個設想也就很難實現了。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決定北方霸權的一戰,此戰中,袁紹由於種種失誤,在壓著曹操打,兵力明顯佔優並且到後期逼得曹操幾乎要失敗的情況下卻被曹操反敗為勝,丟掉了北方的霸權。

支持田豐和反對田豐意見的原因

戰前,袁紹的謀士田豐曾經建議袁紹不要發動官渡之戰,網上也有很多的評論。支持田豐的人認為,袁紹地盤大,而且受黃巾軍影響不大,北方沒有什麼軍事威脅,基本可以全力對付曹操,所以選擇持久戰,不斷地消耗曹操為上策。因為要決戰,最好是在把握非常大的時候發動,如果能夠增加決戰獲勝的概率,則最好是等到這個概率最大的時候再發動方為上策。畢竟當時的曹操還是可以和袁紹一戰的,還是有一定的獲勝概率的。而如果把曹操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打,則獲勝的概率就比當時與曹操開戰獲勝的概率大多了。

反對田豐意見的人認為,當時曹操已經佔據了兗州、豫州、徐州、司隸、南陽、汝南等地,地盤非常大,由於剛經過一系列戰亂,經濟還沒起來,正在恢復,如果拼恢復,曹操肯定比袁紹要快,所以要乘著曹操還沒有恢復起來的時候發動決戰。

這些分析各有道理,但是有一點還是要注意的,就是田豐提出這個策略的時間,是在199年。

田豐提出建議的實際情況

在199年的時候,東部地區劉備還佔據著徐州‘’宛城有張繡,可以隨時威脅曹操的後方;荊州的劉表,是袁紹的盟友,也隨時會對曹操發動襲擊;江東的孫策已經興起,成為了一大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基本是疲於應付,要同時對付這麼多的敵人,心有餘而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田豐認為袁紹最好的策略就是支持哪些反對曹操的勢力,同時不斷派出精銳部隊對曹操的地盤進行騷擾式攻擊,使曹操要同時面對好幾個方向的敵人。

所以,在199年6月份田豐提出的這個建議,根據當時情況來說是對於袁紹最好的策略。畢竟,由於東漢末年黃巾軍的起義,全國各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兵荒馬亂,經濟破壞程度不一,曹操統治的地盤基本都是破壞最為嚴重的地方,以至於“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而袁紹的地盤基本沒有受到多少起義戰爭的破壞,都比較完好,經濟實力也是最強。

所以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說我們再看看田豐的建議:

1、以休養生息為綱的經濟政策;2、以天子為核心的政治正確政策;3、以黎陽為中心,漸營河南的軍事策略;4、以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為宗旨的外交政策,共同對抗曹操。

重點在於以黎陽為中心,漸營河南。當時袁紹的地盤中,青州在黃河以南,同時還可以聯繫劉備,一起把東線搞活。這一招可謂用心之狠,而且在東線有了劉備這樣強有力的援助,曹操一時間也難以拿下,最大可能是在東線和袁紹及劉備形成對峙局面,如此一來,一旦陷入僵局時間長了,袁紹只要起主力兵馬南下,曹操就很難抵擋了。

可惜袁紹聽不進這些意見,讓曹操連續動作,滅了徐州劉備的勢力,這個設想也就很難實現了。

打持久戰的情況分析

就袁紹的地盤來說,佔據了整個河北,人口來說,只是冀州地區就有60多萬,加上其餘3州,人口超過百萬是沒問題的,這種情況下,袁紹可以動員超過10萬人參戰。

而曹操雖然佔據的地盤也很大,但是人口損失很多,能夠集結5-6萬人的軍隊就很不錯了,而且這些軍隊中,相當一部分要用來防範張繡、劉表、孫策這些人,也不能全部用來對付袁紹,而袁紹可以把幾乎所有兵力都拿來對付曹操。

從經濟上來說,袁紹是不缺糧的,這也得益於河北地區戰亂很少。而曹操統治區戰亂太多,只能用屯田制來保證軍隊的供應,這點和袁紹相去甚遠。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決定北方霸權的一戰,此戰中,袁紹由於種種失誤,在壓著曹操打,兵力明顯佔優並且到後期逼得曹操幾乎要失敗的情況下卻被曹操反敗為勝,丟掉了北方的霸權。

支持田豐和反對田豐意見的原因

戰前,袁紹的謀士田豐曾經建議袁紹不要發動官渡之戰,網上也有很多的評論。支持田豐的人認為,袁紹地盤大,而且受黃巾軍影響不大,北方沒有什麼軍事威脅,基本可以全力對付曹操,所以選擇持久戰,不斷地消耗曹操為上策。因為要決戰,最好是在把握非常大的時候發動,如果能夠增加決戰獲勝的概率,則最好是等到這個概率最大的時候再發動方為上策。畢竟當時的曹操還是可以和袁紹一戰的,還是有一定的獲勝概率的。而如果把曹操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打,則獲勝的概率就比當時與曹操開戰獲勝的概率大多了。

反對田豐意見的人認為,當時曹操已經佔據了兗州、豫州、徐州、司隸、南陽、汝南等地,地盤非常大,由於剛經過一系列戰亂,經濟還沒起來,正在恢復,如果拼恢復,曹操肯定比袁紹要快,所以要乘著曹操還沒有恢復起來的時候發動決戰。

這些分析各有道理,但是有一點還是要注意的,就是田豐提出這個策略的時間,是在199年。

田豐提出建議的實際情況

在199年的時候,東部地區劉備還佔據著徐州‘’宛城有張繡,可以隨時威脅曹操的後方;荊州的劉表,是袁紹的盟友,也隨時會對曹操發動襲擊;江東的孫策已經興起,成為了一大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基本是疲於應付,要同時對付這麼多的敵人,心有餘而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田豐認為袁紹最好的策略就是支持哪些反對曹操的勢力,同時不斷派出精銳部隊對曹操的地盤進行騷擾式攻擊,使曹操要同時面對好幾個方向的敵人。

所以,在199年6月份田豐提出的這個建議,根據當時情況來說是對於袁紹最好的策略。畢竟,由於東漢末年黃巾軍的起義,全國各地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兵荒馬亂,經濟破壞程度不一,曹操統治的地盤基本都是破壞最為嚴重的地方,以至於“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而袁紹的地盤基本沒有受到多少起義戰爭的破壞,都比較完好,經濟實力也是最強。

所以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說我們再看看田豐的建議:

1、以休養生息為綱的經濟政策;2、以天子為核心的政治正確政策;3、以黎陽為中心,漸營河南的軍事策略;4、以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為宗旨的外交政策,共同對抗曹操。

重點在於以黎陽為中心,漸營河南。當時袁紹的地盤中,青州在黃河以南,同時還可以聯繫劉備,一起把東線搞活。這一招可謂用心之狠,而且在東線有了劉備這樣強有力的援助,曹操一時間也難以拿下,最大可能是在東線和袁紹及劉備形成對峙局面,如此一來,一旦陷入僵局時間長了,袁紹只要起主力兵馬南下,曹操就很難抵擋了。

可惜袁紹聽不進這些意見,讓曹操連續動作,滅了徐州劉備的勢力,這個設想也就很難實現了。

打持久戰的情況分析

就袁紹的地盤來說,佔據了整個河北,人口來說,只是冀州地區就有60多萬,加上其餘3州,人口超過百萬是沒問題的,這種情況下,袁紹可以動員超過10萬人參戰。

而曹操雖然佔據的地盤也很大,但是人口損失很多,能夠集結5-6萬人的軍隊就很不錯了,而且這些軍隊中,相當一部分要用來防範張繡、劉表、孫策這些人,也不能全部用來對付袁紹,而袁紹可以把幾乎所有兵力都拿來對付曹操。

從經濟上來說,袁紹是不缺糧的,這也得益於河北地區戰亂很少。而曹操統治區戰亂太多,只能用屯田制來保證軍隊的供應,這點和袁紹相去甚遠。

在200年的時候形勢大致如此。曹操要面對南方的兩個強敵,劉表和孫權。而袁紹則可以全力對付南邊的曹操,北邊的公孫度以及遊牧民族,成不了氣候,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威脅。

如果袁紹選擇持久戰,那麼曹操是不能夠出動主力南下進攻劉表和孫權的任何一方的,一旦如此,袁紹就可以起主力兵力南下佔據曹操的主要城市。

同時袁紹不斷地派兵南下騷擾曹操,那麼曹操就只能不斷地防禦,勢必會逐漸地損耗曹操的實力。

要知道,實際的官渡之戰也是把曹操逼到了絕路,如果不是許攸建議曹操襲擊烏巢,曹操應該是贏不了的。

在大量的消耗曹操之後,袁紹帶10萬人南下,而曹操由於消耗只能集中2-3萬人,則勝率就非常高了。

但是袁紹確實是一個缺乏戰略眼光的人,先前失去了進攻曹操的最好機會,也就是曹操疲於對付劉備、張繡的時候沒有出兵,反而在曹操穩固了之後出兵進攻曹操,可以說時機選擇的非常不好。

後來到了官渡之戰的關鍵時刻,重要的糧倉也交給一個不靠譜的人把守,最終被曹操燒了糧草,導致了潰敗。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確實當時袁紹選擇持久戰更好一些。

左岸黄昏工作室
2019-12-26

這個問題其實在三國中,跟田豐不對付的許攸已經幫忙回答這個問題了。

這個問題其實在三國中,跟田豐不對付的許攸已經幫忙回答這個問題了。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田豐的建議:主張養精蓄銳,積攢國力。

這個問題其實在三國中,跟田豐不對付的許攸已經幫忙回答這個問題了。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田豐的建議:主張養精蓄銳,積攢國力。

這個建議在我個人看來是圖霸。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天下諸侯紛爭,有強大的國力做基礎,再加上天下九州袁紹一人虎踞冀,幽,青,並四個州,地大物博天下無人可出其右,兵將之盛更是無人可及,如果坐擁河北而以強大國力虎視中原也未嘗不可,遙想春秋時期無人統一天下,卻有春秋五霸,也足以看出來,有時候稱霸天下比一統天下要好的多,吃香的多。

但是,缺點就在於不能給曹操施加壓力從而讓曹操有足夠的時間來擴充強大自己。

其次,我們再對比許攸的建議:主張力戰速戰,把第一強敵予以最快的剷除。

這個問題其實在三國中,跟田豐不對付的許攸已經幫忙回答這個問題了。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田豐的建議:主張養精蓄銳,積攢國力。

這個建議在我個人看來是圖霸。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天下諸侯紛爭,有強大的國力做基礎,再加上天下九州袁紹一人虎踞冀,幽,青,並四個州,地大物博天下無人可出其右,兵將之盛更是無人可及,如果坐擁河北而以強大國力虎視中原也未嘗不可,遙想春秋時期無人統一天下,卻有春秋五霸,也足以看出來,有時候稱霸天下比一統天下要好的多,吃香的多。

但是,缺點就在於不能給曹操施加壓力從而讓曹操有足夠的時間來擴充強大自己。

其次,我們再對比許攸的建議:主張力戰速戰,把第一強敵予以最快的剷除。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能馬上剷除掉心腹大患而且搶回漢帝,在政治上也能幫助袁紹勢力取得一定的進步和優勢,而且養虎為患,太放縱曹操發展的話在日後必然會威脅到自己。

但是缺點就是紙上談兵含量太大,曹操說的對: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曹操雖然相對於袁紹而言兵少將寡,但是曹操連年四處用兵,兵將經驗想必遠非袁紹部下能比,一旦袁紹與曹操相持不下,那麼必然會極大的削弱袁紹陣營的實力,在古代攻城拔寨可沒那麼容易,一旦打不贏曹操或者以極大的代價戰勝曹操,那麼袁紹離被滅也不遠了,但是許攸在官渡之戰時期獻計袁紹要偷襲許昌是條上計,可惜袁紹沒能採用。

我個人的觀點就是袁紹無論如何都是戰勝不了曹操的,更談不上會拖垮曹操。

1、實力方面。袁紹在官渡之戰之前,實力和地盤遠遠超過曹操,曹操和袁紹遲早會有一戰,戰機選擇更重要。在曹操不如自己的時候剷除他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一味等待,只會讓曹操不斷壯大,這樣後面越來越難消滅他,況且,曹操手中有漢獻帝,目前這個皇帝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等曹操利用完了,再搶過來也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這個問題其實在三國中,跟田豐不對付的許攸已經幫忙回答這個問題了。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田豐的建議:主張養精蓄銳,積攢國力。

這個建議在我個人看來是圖霸。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天下諸侯紛爭,有強大的國力做基礎,再加上天下九州袁紹一人虎踞冀,幽,青,並四個州,地大物博天下無人可出其右,兵將之盛更是無人可及,如果坐擁河北而以強大國力虎視中原也未嘗不可,遙想春秋時期無人統一天下,卻有春秋五霸,也足以看出來,有時候稱霸天下比一統天下要好的多,吃香的多。

但是,缺點就在於不能給曹操施加壓力從而讓曹操有足夠的時間來擴充強大自己。

其次,我們再對比許攸的建議:主張力戰速戰,把第一強敵予以最快的剷除。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能馬上剷除掉心腹大患而且搶回漢帝,在政治上也能幫助袁紹勢力取得一定的進步和優勢,而且養虎為患,太放縱曹操發展的話在日後必然會威脅到自己。

但是缺點就是紙上談兵含量太大,曹操說的對: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曹操雖然相對於袁紹而言兵少將寡,但是曹操連年四處用兵,兵將經驗想必遠非袁紹部下能比,一旦袁紹與曹操相持不下,那麼必然會極大的削弱袁紹陣營的實力,在古代攻城拔寨可沒那麼容易,一旦打不贏曹操或者以極大的代價戰勝曹操,那麼袁紹離被滅也不遠了,但是許攸在官渡之戰時期獻計袁紹要偷襲許昌是條上計,可惜袁紹沒能採用。

我個人的觀點就是袁紹無論如何都是戰勝不了曹操的,更談不上會拖垮曹操。

1、實力方面。袁紹在官渡之戰之前,實力和地盤遠遠超過曹操,曹操和袁紹遲早會有一戰,戰機選擇更重要。在曹操不如自己的時候剷除他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一味等待,只會讓曹操不斷壯大,這樣後面越來越難消滅他,況且,曹操手中有漢獻帝,目前這個皇帝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等曹操利用完了,再搶過來也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這個問題其實在三國中,跟田豐不對付的許攸已經幫忙回答這個問題了。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田豐的建議:主張養精蓄銳,積攢國力。

這個建議在我個人看來是圖霸。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天下諸侯紛爭,有強大的國力做基礎,再加上天下九州袁紹一人虎踞冀,幽,青,並四個州,地大物博天下無人可出其右,兵將之盛更是無人可及,如果坐擁河北而以強大國力虎視中原也未嘗不可,遙想春秋時期無人統一天下,卻有春秋五霸,也足以看出來,有時候稱霸天下比一統天下要好的多,吃香的多。

但是,缺點就在於不能給曹操施加壓力從而讓曹操有足夠的時間來擴充強大自己。

其次,我們再對比許攸的建議:主張力戰速戰,把第一強敵予以最快的剷除。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能馬上剷除掉心腹大患而且搶回漢帝,在政治上也能幫助袁紹勢力取得一定的進步和優勢,而且養虎為患,太放縱曹操發展的話在日後必然會威脅到自己。

但是缺點就是紙上談兵含量太大,曹操說的對: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曹操雖然相對於袁紹而言兵少將寡,但是曹操連年四處用兵,兵將經驗想必遠非袁紹部下能比,一旦袁紹與曹操相持不下,那麼必然會極大的削弱袁紹陣營的實力,在古代攻城拔寨可沒那麼容易,一旦打不贏曹操或者以極大的代價戰勝曹操,那麼袁紹離被滅也不遠了,但是許攸在官渡之戰時期獻計袁紹要偷襲許昌是條上計,可惜袁紹沒能採用。

我個人的觀點就是袁紹無論如何都是戰勝不了曹操的,更談不上會拖垮曹操。

1、實力方面。袁紹在官渡之戰之前,實力和地盤遠遠超過曹操,曹操和袁紹遲早會有一戰,戰機選擇更重要。在曹操不如自己的時候剷除他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一味等待,只會讓曹操不斷壯大,這樣後面越來越難消滅他,況且,曹操手中有漢獻帝,目前這個皇帝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等曹操利用完了,再搶過來也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2、個人能力方面。袁紹和曹操的能力方面,無需多說,從最初的18路諸侯攻打董卓,卻對董卓一點辦法沒有,一個華雄就把他這個盟主弄的焦頭爛額,再到他完全有機會得到漢獻帝,由於他的短見,讓曹操捷足先登,搶佔先機。由此可見,袁紹並不是一個明主。

這個問題其實在三國中,跟田豐不對付的許攸已經幫忙回答這個問題了。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田豐的建議:主張養精蓄銳,積攢國力。

這個建議在我個人看來是圖霸。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天下諸侯紛爭,有強大的國力做基礎,再加上天下九州袁紹一人虎踞冀,幽,青,並四個州,地大物博天下無人可出其右,兵將之盛更是無人可及,如果坐擁河北而以強大國力虎視中原也未嘗不可,遙想春秋時期無人統一天下,卻有春秋五霸,也足以看出來,有時候稱霸天下比一統天下要好的多,吃香的多。

但是,缺點就在於不能給曹操施加壓力從而讓曹操有足夠的時間來擴充強大自己。

其次,我們再對比許攸的建議:主張力戰速戰,把第一強敵予以最快的剷除。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能馬上剷除掉心腹大患而且搶回漢帝,在政治上也能幫助袁紹勢力取得一定的進步和優勢,而且養虎為患,太放縱曹操發展的話在日後必然會威脅到自己。

但是缺點就是紙上談兵含量太大,曹操說的對: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曹操雖然相對於袁紹而言兵少將寡,但是曹操連年四處用兵,兵將經驗想必遠非袁紹部下能比,一旦袁紹與曹操相持不下,那麼必然會極大的削弱袁紹陣營的實力,在古代攻城拔寨可沒那麼容易,一旦打不贏曹操或者以極大的代價戰勝曹操,那麼袁紹離被滅也不遠了,但是許攸在官渡之戰時期獻計袁紹要偷襲許昌是條上計,可惜袁紹沒能採用。

我個人的觀點就是袁紹無論如何都是戰勝不了曹操的,更談不上會拖垮曹操。

1、實力方面。袁紹在官渡之戰之前,實力和地盤遠遠超過曹操,曹操和袁紹遲早會有一戰,戰機選擇更重要。在曹操不如自己的時候剷除他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一味等待,只會讓曹操不斷壯大,這樣後面越來越難消滅他,況且,曹操手中有漢獻帝,目前這個皇帝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等曹操利用完了,再搶過來也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2、個人能力方面。袁紹和曹操的能力方面,無需多說,從最初的18路諸侯攻打董卓,卻對董卓一點辦法沒有,一個華雄就把他這個盟主弄的焦頭爛額,再到他完全有機會得到漢獻帝,由於他的短見,讓曹操捷足先登,搶佔先機。由此可見,袁紹並不是一個明主。

3、團隊穩定性。眾所周知,袁紹的三個兒子一直在相互爭奪權利,袁紹的內部是各自拉山頭的,時間一長必然會生變的,這一點正是曹操希望看到的。對比之下,曹操這一點做的比較好,所有的權利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自己的兒子和手下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

這個問題其實在三國中,跟田豐不對付的許攸已經幫忙回答這個問題了。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田豐的建議:主張養精蓄銳,積攢國力。

這個建議在我個人看來是圖霸。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天下諸侯紛爭,有強大的國力做基礎,再加上天下九州袁紹一人虎踞冀,幽,青,並四個州,地大物博天下無人可出其右,兵將之盛更是無人可及,如果坐擁河北而以強大國力虎視中原也未嘗不可,遙想春秋時期無人統一天下,卻有春秋五霸,也足以看出來,有時候稱霸天下比一統天下要好的多,吃香的多。

但是,缺點就在於不能給曹操施加壓力從而讓曹操有足夠的時間來擴充強大自己。

其次,我們再對比許攸的建議:主張力戰速戰,把第一強敵予以最快的剷除。

這個建議對就對在能馬上剷除掉心腹大患而且搶回漢帝,在政治上也能幫助袁紹勢力取得一定的進步和優勢,而且養虎為患,太放縱曹操發展的話在日後必然會威脅到自己。

但是缺點就是紙上談兵含量太大,曹操說的對: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曹操雖然相對於袁紹而言兵少將寡,但是曹操連年四處用兵,兵將經驗想必遠非袁紹部下能比,一旦袁紹與曹操相持不下,那麼必然會極大的削弱袁紹陣營的實力,在古代攻城拔寨可沒那麼容易,一旦打不贏曹操或者以極大的代價戰勝曹操,那麼袁紹離被滅也不遠了,但是許攸在官渡之戰時期獻計袁紹要偷襲許昌是條上計,可惜袁紹沒能採用。

我個人的觀點就是袁紹無論如何都是戰勝不了曹操的,更談不上會拖垮曹操。

1、實力方面。袁紹在官渡之戰之前,實力和地盤遠遠超過曹操,曹操和袁紹遲早會有一戰,戰機選擇更重要。在曹操不如自己的時候剷除他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一味等待,只會讓曹操不斷壯大,這樣後面越來越難消滅他,況且,曹操手中有漢獻帝,目前這個皇帝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等曹操利用完了,再搶過來也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2、個人能力方面。袁紹和曹操的能力方面,無需多說,從最初的18路諸侯攻打董卓,卻對董卓一點辦法沒有,一個華雄就把他這個盟主弄的焦頭爛額,再到他完全有機會得到漢獻帝,由於他的短見,讓曹操捷足先登,搶佔先機。由此可見,袁紹並不是一個明主。

3、團隊穩定性。眾所周知,袁紹的三個兒子一直在相互爭奪權利,袁紹的內部是各自拉山頭的,時間一長必然會生變的,這一點正是曹操希望看到的。對比之下,曹操這一點做的比較好,所有的權利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自己的兒子和手下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

綜上所述,袁紹不僅拖不垮曹操,而且完全沒有機會能夠戰勝曹操。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2019-12-27

首先你得弄清楚田豐的建議到底是什麼?

袁紹是在公元199年的6月,開始集結十萬精兵,準備南下,曹操聽到消息後,就開始沿黃河佈防,雙方處於準備及對峙階段。

在公元200元的年初,劉備在徐州襲殺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佔據徐州背叛曹操,曹操為了解除後顧之憂,親率大軍回徵徐州。消息傳來,田豐給袁紹提出第一個建議:建議袁紹乘曹操去徵徐州,發兵攻擊曹操的後方許昌。

首先你得弄清楚田豐的建議到底是什麼?

袁紹是在公元199年的6月,開始集結十萬精兵,準備南下,曹操聽到消息後,就開始沿黃河佈防,雙方處於準備及對峙階段。

在公元200元的年初,劉備在徐州襲殺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佔據徐州背叛曹操,曹操為了解除後顧之憂,親率大軍回徵徐州。消息傳來,田豐給袁紹提出第一個建議:建議袁紹乘曹操去徵徐州,發兵攻擊曹操的後方許昌。



袁紹沒有聽從田豐的建議,給出的理由是兒子生病了,當然以袁紹的能力,兒子生病只是一個藉口,袁紹能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征服北方四州,擁兵數十萬,成為天下最大的諸候,絕對不是平庸之人。

袁紹為什麼不乘曹操南征徐州攻擊許昌呢?

這不是個很好的機會嗎?許昌是什麼地方 ,是曹操的大本營兼漢獻帝的臨時都城,在袁紹看來,派兵去攻擊曹操的重鎮,沒有太多的機會,曹操一定會嚴加防備,因此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那田豐的建議是否有道理呢?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田豐的第二個建議。田豐的第二個建議是關於袁紹與曹操對抗的戰略建議,是對袁紹提出打敗曹操的總體戰略方針。

首先你得弄清楚田豐的建議到底是什麼?

袁紹是在公元199年的6月,開始集結十萬精兵,準備南下,曹操聽到消息後,就開始沿黃河佈防,雙方處於準備及對峙階段。

在公元200元的年初,劉備在徐州襲殺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佔據徐州背叛曹操,曹操為了解除後顧之憂,親率大軍回徵徐州。消息傳來,田豐給袁紹提出第一個建議:建議袁紹乘曹操去徵徐州,發兵攻擊曹操的後方許昌。



袁紹沒有聽從田豐的建議,給出的理由是兒子生病了,當然以袁紹的能力,兒子生病只是一個藉口,袁紹能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征服北方四州,擁兵數十萬,成為天下最大的諸候,絕對不是平庸之人。

袁紹為什麼不乘曹操南征徐州攻擊許昌呢?

這不是個很好的機會嗎?許昌是什麼地方 ,是曹操的大本營兼漢獻帝的臨時都城,在袁紹看來,派兵去攻擊曹操的重鎮,沒有太多的機會,曹操一定會嚴加防備,因此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那田豐的建議是否有道理呢?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田豐的第二個建議。田豐的第二個建議是關於袁紹與曹操對抗的戰略建議,是對袁紹提出打敗曹操的總體戰略方針。



田豐建議:不要急著發動官渡之戰,應該堅守為主,襲擾為輔,內部重農業並積極備戰,外部聯絡曹操的敵人共同對抗,派出精銳奇兵以聲東擊西的方法,攻擊曹操,使曹操疲於自救,不出三年,必擊敗曹操。

從田豐的建議可以看出,田豐與袁紹的爭議是戰略之爭,袁紹主張速戰速決,田豐主張堅守為主、襲擾為輔。

既然袁紹想速戰速決,因此袁紹覺得乘曹操南下徐州平叛之機去襲擊許昌沒有意義,反正要決戰也能擊敗曹操,當然這只是袁紹的想法。

田豐的建議是否可行?能拖垮曹操嗎?

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田豐的建議完全正確。

首先你得弄清楚田豐的建議到底是什麼?

袁紹是在公元199年的6月,開始集結十萬精兵,準備南下,曹操聽到消息後,就開始沿黃河佈防,雙方處於準備及對峙階段。

在公元200元的年初,劉備在徐州襲殺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佔據徐州背叛曹操,曹操為了解除後顧之憂,親率大軍回徵徐州。消息傳來,田豐給袁紹提出第一個建議:建議袁紹乘曹操去徵徐州,發兵攻擊曹操的後方許昌。



袁紹沒有聽從田豐的建議,給出的理由是兒子生病了,當然以袁紹的能力,兒子生病只是一個藉口,袁紹能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征服北方四州,擁兵數十萬,成為天下最大的諸候,絕對不是平庸之人。

袁紹為什麼不乘曹操南征徐州攻擊許昌呢?

這不是個很好的機會嗎?許昌是什麼地方 ,是曹操的大本營兼漢獻帝的臨時都城,在袁紹看來,派兵去攻擊曹操的重鎮,沒有太多的機會,曹操一定會嚴加防備,因此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那田豐的建議是否有道理呢?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田豐的第二個建議。田豐的第二個建議是關於袁紹與曹操對抗的戰略建議,是對袁紹提出打敗曹操的總體戰略方針。



田豐建議:不要急著發動官渡之戰,應該堅守為主,襲擾為輔,內部重農業並積極備戰,外部聯絡曹操的敵人共同對抗,派出精銳奇兵以聲東擊西的方法,攻擊曹操,使曹操疲於自救,不出三年,必擊敗曹操。

從田豐的建議可以看出,田豐與袁紹的爭議是戰略之爭,袁紹主張速戰速決,田豐主張堅守為主、襲擾為輔。

既然袁紹想速戰速決,因此袁紹覺得乘曹操南下徐州平叛之機去襲擊許昌沒有意義,反正要決戰也能擊敗曹操,當然這只是袁紹的想法。

田豐的建議是否可行?能拖垮曹操嗎?

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田豐的建議完全正確。



從戰略上看,曹操處於四戰之地,南邊的孫策、孫權,西邊的馬騰、韓遂,東南方的劉表、張繡,周邊敵人眾多,曹操必須不停的征戰,是沒法安心發展經濟的,而袁紹不同,袁紹已平定北方,征服烏丸,只有南邊曹操一個敵人,相對來說,發展環境優於曹操,而且袁紹佔據北方四州,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用不了三年,袁紹的實力將會增強數倍,速戰速決只對實力較弱的對手有益,對於實力強的對手,拖也能把你拖垮。

田豐的建議並不是堅守不動,而是以奇兵出擊,襲擾曹操的,曹操本來就不能安心發展,而一再襲擾,曹操的實力只會越來越弱。

舉個例子:比如曹操要和劉表開戰,田豐就會說,馬上派兵去打曹操的都城,曹操要是不救都城,就有危險,救了都城,劉表又打不了,這樣總有牽制,曹操就很難消滅其它勢力,一等到曹操要和其它諸候開戰,田豐就會說去攻擊曹操的後方,你曹操如何防守,田豐的這個建議簡直是十拿九穩,如果曹操受不了,來攻擊袁紹,那麼袁紹就能以逸待勞,總使自已處於優勢。

田豐的建議,又避免了拿袁紹的短處去和曹操的長處相比,田豐明白,曹操善用兵,兵雖少,但謀略強,總處於不敗之地,這樣就主觀上避免了袁紹的失敗。

包括袁紹的謀士沮授,也是建議以逸待勞,採取持久戰。

田豐的建議完全正確,只可惜袁紹不聽啊,要不然統一天下的,就是他袁本初啊!

瞬间永恒60247138
2019-06-26

先說結論。

不能。

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曹操發展的更快。

曹操當時的好地盤比袁紹還大,只是有接近一半的地盤是剛剛拿下,還沒整合,大家一起發展,曹操的力量會發展的更快。事實上,官渡之戰後第2年,曹操就有足夠的糧食進攻河北了。

另一個是,袁紹分兵騷擾的策略已經破產。

好多人都忽略一個基本事實,袁紹已經嘗試了分兵騷擾策略,但是被曹操打得損兵折將,劉備戰敗逃跑,閻良文丑戰死。事實證明,兵力沒有絕對差距時,袁紹軍根本打不過曹操軍。

所以當時袁紹唯一正確的戰略選擇,就是儘快集中大部分力量,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和曹操決戰。

具體解釋為什麼曹操發展的更快。

曹操佔據的核心農業區遠比袁紹多。看看地形圖,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官渡之戰前,按現在版圖,曹操有整個河南,半個山東,半個安徽,半個江蘇,相當於兩個半省的核心農業區。袁紹有河北山西半個山東,但核心農業區只有一半省。

只是當時袁家是東漢第一世家,袁紹又明確為舊官僚舊統治階級代言,所以依靠舊官僚的力量,用政治陰謀輕鬆拿下大半個冀州,人口損失較少,所以當時單靠河北,可掌握的人口就比曹操多。

而曹操的地盤經過了軍閥反覆混戰,人口損失比較大,而且徐州和南陽又是剛剛拿下,又因為曹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豪強,地方豪強不是很配合,大量被豪強隱瞞的人口還無法利用,軍事屯田還沒有在新佔領的地盤建立起來,接近一半的地盤還沒來得及整合。

但是曹操的優勢正在於他一定程度上打擊豪強,並且實施軍事屯田,從豪強手裡搶人口搶耕地,只要給曹操再發展一兩年,曹操在徐州南陽的軍事屯田搞起來了,實力倍增都有可能。

繼續拖下去,就不是袁紹討伐曹操了,而是曹操討伐袁紹。

漩涡鸣人yy
2019-08-08

田豐的建議看起來有一些穩紮穩打,看起來和曹魏政權在三國末期使用的政策有點類似,但此一時彼一時也!對於袁紹來講,田豐的這個建議很難去接受。

我們去看一下三國末期,其實曹魏政權和蜀國吳國這三個國家把天下土地瓜分的差不多了,能夠獲得大量資源的地方基本上已經納入到這三個國家的管轄之下,所以沒有任何擴張的餘地,因此憑藉著人口和土地上的優勢,曹魏政權穩紮穩打,慢慢的把這兩個國家給耗死,這是可以的,但對於袁紹來講他根本就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為什麼?

曹操的實力雖然弱,可他一直處於一個上升期,此時對於曹操來講可以奪得的土地還有很多,對於袁紹來說他必須得快速出擊!

我們都知道這個時期曹操通過軍屯制度,再加上他手中擁有天子,(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擁有一些土地後曹操的軍事實力快速上升!對於曹操來講,他手中握有兩大利器,第一個軍屯有了這個利器,他擁有多少軍隊都不為過,而且他的軍事力量,也會因為他的屯田力度的加大,(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吸收越來越多的流浪人口來擴充自己的實力和人口。

另外曹操手裡擁有天子,天子是什麼?就是天下的大意擁有的這個東西,曹操打誰都有藉口,曹操罵誰都可以,誰跟曹操打誰就是亂臣賊子!

此時曹操的土地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雖然說曹操現如今因為袁紹的壓力得把一部分的軍隊擺在了官渡前線,但是對於曹操來講,他去拿下其他的土地也並不是說不可以,只需實力足夠就可以拿下!

況且對於袁紹來說,曹操手裡擁有一個天子簡直就是一個bug,你比如說荊州的劉表,一週的劉璋,哪一個不是劉氏宗親?哪一個不是大漢天子赤峰的刺史,只要曹操燒做思想工作,這兩位別說是去鬧騰曹操的後方了,不率領軍隊過來幫助曹操一起勤王都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曹操可以處於上升期,但對於袁紹來講,北方的軍事實力已經挖掘的差不多了!袁紹擁有冀並青幽,帶甲之士是有十幾萬之眾,對於袁紹來講,這已經是自己土地內不能夠集結出來的所有力量的,其相再多他袁紹也擠不出來,如果說這個時候袁紹不去想著去攻打曹操,而是等曹操一點點發育起來的話,曹操這邊可以不斷地提升實力,袁紹這邊提升不了實力,此消彼長,對於袁紹來講,接下來的戰爭會越來越不利。

所以對於袁紹來說,這個時候他必須得速戰速決,稱對方還在發展的上升期,趁對方還沒有完全把自己的實力挖掘出來,自己趕緊率領軍隊在實力差距最大的時候去碾壓曹操。

所以說田豐的建議雖然看起來很美好,但是這必須得建立在一個前提基礎之上,那就是曹操是傻子!曹操傻的和劉禪一樣,那這種情況之下,田豐的這個建議完全可行,袁紹可以安安心心的等著曹操過來投降,但是對於袁紹來講,他十分明把曹操這個人到底有多麼會搞事情,並且他要奪取天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拿到曹操這塊兒肥肉。

所以袁紹必須得快速出兵,擊敗曹操,本身來講這個決策是正確的,要不是官渡之戰曹操爆種,或許袁紹真的能把曹操給滅了,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反倒給那些一大堆事後諸葛亮之人,在那裡人云亦云,這樣也還可以,但你千萬別把正確的給說錯了呀!

赤炎之修罗
2019-12-29

袁紹聽取田豐的意見養精蓄銳,而不發動官渡之戰,我認為是拖不垮曹操。

先來分析下袁紹方的實力:冀青幽並四州,人口數百萬,帶甲數十萬,冀州富饒,幽州幷州緊靠塞外,戰馬數不勝數,文臣武將一大堆。

再來分析下曹操方的實力,兗豫二州遭受黃巾之亂,徐州天下糧倉但經過曹呂一戰也損失嚴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內部漢室老臣爭權奪利,文武雖不如袁紹多,但一個個都是人才。

乍一看,袁紹實力至少勝出曹操數倍,按照田豐的建議養精蓄銳,總有一天會拖垮曹操的。但仔細一分析,袁紹的實力就如水中花鏡中月,不堪一擊。曹操方面潛在實力很強。

君主方面——

袁紹此人好謀無斷,耳朵根子軟,可能會聽從田豐的建議一時,但不會堅持下去,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又聽別人的改變了主意,袁紹此人又是世家出身,肯定信任世家中人;曹操雄才大略,唯才是舉,善於聽從手下的意見。

人才方面——

袁紹手下派系林立,文臣方面辛評、郭圖保大公子袁譚;審配、逄紀保三公子袁尚;田豐、許攸、沮授中立。而且每個謀臣都有自己的缺點:田豐剛而犯上,一旦他得罪了袁紹,他的計策立刻會被否定;許攸貪而不知,太過貪財,做事不夠明智;審配專而無謀,過於專橫,大戰期間竟將許攸的家屬拿下,一般人可幹不出來,唯有一點忠心可贊;逢紀果而無用;至於郭圖,我還真沒見過他出過什麼好主意。

武將方面雖然很多,但可用的真不多。顏良、文丑武力很強,但都是莽夫(荀彧: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戰而禽也。/沮授: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張合、高覽相對來說還行,但張合是韓馥降將,應該不受袁紹信任,否則就不會被逼反了。至於韓猛、蔣義渠這些都是二流將領,作用不是很大。

反觀曹操這邊,世家寒門之才都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智謀高絕,不會相互扯後腿。武將方面,夏侯兄弟武力可堪一用,曹仁防禦無雙,張遼、徐晃都是大將之才,對比下來曹操人才方面完爆袁紹。

兵力方面——

袁紹方面雖然佔據四州之地,但除了冀州,幷州青州幽州經過黃巾之亂、公孫瓚袁紹爭鬥還能剩下多少人?號稱數十萬,但真正有戰力能有多少?而曹操這邊用棗祗的屯田策招來流民,又把青州黃巾的老弱去除,選其精銳組成青州兵,兵少但精,將少但優,何其不勝?

再加上曹操方面有皇帝存在,大義握在他的手裡,他打別人那是征討不臣,別人打他那是謀反作亂,用處不大,但效果好啊!

綜上所述,袁紹即使用了田豐的計謀也不會打敗曹操,只不過會降低失敗的速度而已。

诸葛音
2019-06-16

上結論:如果袁紹嚴格執行田豐的建議,最終拖垮的,只怕不是曹操,而是袁紹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四點入手。首先,明確田豐當時的建議:

  1. 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2.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袁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田豐首先分析了袁軍、曹軍的優劣,然後依據這些優劣,給出如何決策的建議。

上結論:如果袁紹嚴格執行田豐的建議,最終拖垮的,只怕不是曹操,而是袁紹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四點入手。首先,明確田豐當時的建議:

  1. 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2.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袁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田豐首先分析了袁軍、曹軍的優劣,然後依據這些優劣,給出如何決策的建議。

圖:田豐

袁紹方面

袁紹有三個優勢。首先,“據山河之固”。山指“太行山脈”,河指“黃河”,袁紹冀州的西壁,是太行山脈,山脈縱貫南北,可以有效阻擋西邊羌胡入寇,袁紹地盤南邊的邊界,幾乎完全緊貼黃河,一道黃河天塹的威力,是不用多說的。第二,“擁四州之眾”。袁紹所佔四個州的總人口數,約在700萬到1000萬之間(據《後漢書·郡國志》中漢順帝時數據推測)。第三,“外結英雄”。田豐給袁紹提建議這會兒,曹操已經擺平了呂布、袁術、張繡、張楊,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小勢力,剩下的主要勢力,只有劉備、孫策、劉表、劉璋和西涼,而這裡面的英雄,只有劉備和孫策。所以,田豐讓袁紹“外結英雄”,指的就是劉備和孫策。當時,劉備和曹操,於公於私,都是不共戴天的,孫策和曹操,沒什麼私仇,矛盾主要在“公”這一方面。所以,結交劉備和孫策,就是袁紹的優勢。

上結論:如果袁紹嚴格執行田豐的建議,最終拖垮的,只怕不是曹操,而是袁紹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四點入手。首先,明確田豐當時的建議:

  1. 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2.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袁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田豐首先分析了袁軍、曹軍的優劣,然後依據這些優劣,給出如何決策的建議。

圖:田豐

袁紹方面

袁紹有三個優勢。首先,“據山河之固”。山指“太行山脈”,河指“黃河”,袁紹冀州的西壁,是太行山脈,山脈縱貫南北,可以有效阻擋西邊羌胡入寇,袁紹地盤南邊的邊界,幾乎完全緊貼黃河,一道黃河天塹的威力,是不用多說的。第二,“擁四州之眾”。袁紹所佔四個州的總人口數,約在700萬到1000萬之間(據《後漢書·郡國志》中漢順帝時數據推測)。第三,“外結英雄”。田豐給袁紹提建議這會兒,曹操已經擺平了呂布、袁術、張繡、張楊,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小勢力,剩下的主要勢力,只有劉備、孫策、劉表、劉璋和西涼,而這裡面的英雄,只有劉備和孫策。所以,田豐讓袁紹“外結英雄”,指的就是劉備和孫策。當時,劉備和曹操,於公於私,都是不共戴天的,孫策和曹操,沒什麼私仇,矛盾主要在“公”這一方面。所以,結交劉備和孫策,就是袁紹的優勢。

圖:袁紹“據山河之固”,就是據太行山與黃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就是擁有冀州、幷州、幽州和青州(北部)

袁紹也有兩個劣勢。首先,“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這是指袁紹和公孫瓚交戰多年,不久前才打敗了公孫瓚,這樣年年出兵,必然導致老百姓的徭役、兵役繁重,徭役繁重的結果,就是苛捐雜稅眾多,糧食全部上繳軍用,導致邦域之內,人民生活比較困苦,而且鮮有餘糧;兵役繁重的結果,就是男丁大量死亡,而活著的,也因為常年征戰而非常疲勞。第二,“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這是在婉轉的告訴袁紹:打仗方面,您不如曹操。

上結論:如果袁紹嚴格執行田豐的建議,最終拖垮的,只怕不是曹操,而是袁紹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四點入手。首先,明確田豐當時的建議:

  1. 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2.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袁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田豐首先分析了袁軍、曹軍的優劣,然後依據這些優劣,給出如何決策的建議。

圖:田豐

袁紹方面

袁紹有三個優勢。首先,“據山河之固”。山指“太行山脈”,河指“黃河”,袁紹冀州的西壁,是太行山脈,山脈縱貫南北,可以有效阻擋西邊羌胡入寇,袁紹地盤南邊的邊界,幾乎完全緊貼黃河,一道黃河天塹的威力,是不用多說的。第二,“擁四州之眾”。袁紹所佔四個州的總人口數,約在700萬到1000萬之間(據《後漢書·郡國志》中漢順帝時數據推測)。第三,“外結英雄”。田豐給袁紹提建議這會兒,曹操已經擺平了呂布、袁術、張繡、張楊,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小勢力,剩下的主要勢力,只有劉備、孫策、劉表、劉璋和西涼,而這裡面的英雄,只有劉備和孫策。所以,田豐讓袁紹“外結英雄”,指的就是劉備和孫策。當時,劉備和曹操,於公於私,都是不共戴天的,孫策和曹操,沒什麼私仇,矛盾主要在“公”這一方面。所以,結交劉備和孫策,就是袁紹的優勢。

圖:袁紹“據山河之固”,就是據太行山與黃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就是擁有冀州、幷州、幽州和青州(北部)

袁紹也有兩個劣勢。首先,“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這是指袁紹和公孫瓚交戰多年,不久前才打敗了公孫瓚,這樣年年出兵,必然導致老百姓的徭役、兵役繁重,徭役繁重的結果,就是苛捐雜稅眾多,糧食全部上繳軍用,導致邦域之內,人民生活比較困苦,而且鮮有餘糧;兵役繁重的結果,就是男丁大量死亡,而活著的,也因為常年征戰而非常疲勞。第二,“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這是在婉轉的告訴袁紹:打仗方面,您不如曹操。

圖:袁紹

曹操方面

相比袁紹,我認為曹操當時只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個人能力比袁紹強”。論打仗,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袁紹這方面不如曹操(但並不弱,至少不遜色當時除曹操外任何一位諸侯),曹操說袁紹“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論智慧和勇氣,曹操多謀善斷,袁紹少謀無斷。

曹操的劣勢很多。首先,“曹操身處四戰之地”。這一方面,曹操遠不及袁紹。曹操南面有劉表,劉表雖是坐守之輩,但有劉備在,劉備會自願當劉表的槍,這讓曹操始終沒有舒坦過。這裡多說一句劉備當時的作用,官渡戰役時,劉備實際是袁紹的“後方游擊隊隊長”。戰役初期,曹操就撇下官渡前線,讓樂進在延津擋住袁紹,自個兒東征劉備;白馬之戰時,劉備在袁紹陣中抵擋曹操;火燒烏巢前,劉備跑到汝南(曹操後方),聯合劉闢搗亂;袁紹死後,劉備又在汝南,聯合共都搗亂。因此,劉備的作用其實很大,他讓曹操不能專注於前線。至於孫策,田豐提出建議的時候,孫策還活著,史料明確說了,孫策當時已經策劃著偷襲許都了,孫策的威脅,實際比劉備還大,但是孫策很快就死了。

上結論:如果袁紹嚴格執行田豐的建議,最終拖垮的,只怕不是曹操,而是袁紹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四點入手。首先,明確田豐當時的建議:

  1. 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2.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袁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田豐首先分析了袁軍、曹軍的優劣,然後依據這些優劣,給出如何決策的建議。

圖:田豐

袁紹方面

袁紹有三個優勢。首先,“據山河之固”。山指“太行山脈”,河指“黃河”,袁紹冀州的西壁,是太行山脈,山脈縱貫南北,可以有效阻擋西邊羌胡入寇,袁紹地盤南邊的邊界,幾乎完全緊貼黃河,一道黃河天塹的威力,是不用多說的。第二,“擁四州之眾”。袁紹所佔四個州的總人口數,約在700萬到1000萬之間(據《後漢書·郡國志》中漢順帝時數據推測)。第三,“外結英雄”。田豐給袁紹提建議這會兒,曹操已經擺平了呂布、袁術、張繡、張楊,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小勢力,剩下的主要勢力,只有劉備、孫策、劉表、劉璋和西涼,而這裡面的英雄,只有劉備和孫策。所以,田豐讓袁紹“外結英雄”,指的就是劉備和孫策。當時,劉備和曹操,於公於私,都是不共戴天的,孫策和曹操,沒什麼私仇,矛盾主要在“公”這一方面。所以,結交劉備和孫策,就是袁紹的優勢。

圖:袁紹“據山河之固”,就是據太行山與黃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就是擁有冀州、幷州、幽州和青州(北部)

袁紹也有兩個劣勢。首先,“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這是指袁紹和公孫瓚交戰多年,不久前才打敗了公孫瓚,這樣年年出兵,必然導致老百姓的徭役、兵役繁重,徭役繁重的結果,就是苛捐雜稅眾多,糧食全部上繳軍用,導致邦域之內,人民生活比較困苦,而且鮮有餘糧;兵役繁重的結果,就是男丁大量死亡,而活著的,也因為常年征戰而非常疲勞。第二,“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這是在婉轉的告訴袁紹:打仗方面,您不如曹操。

圖:袁紹

曹操方面

相比袁紹,我認為曹操當時只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個人能力比袁紹強”。論打仗,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袁紹這方面不如曹操(但並不弱,至少不遜色當時除曹操外任何一位諸侯),曹操說袁紹“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論智慧和勇氣,曹操多謀善斷,袁紹少謀無斷。

曹操的劣勢很多。首先,“曹操身處四戰之地”。這一方面,曹操遠不及袁紹。曹操南面有劉表,劉表雖是坐守之輩,但有劉備在,劉備會自願當劉表的槍,這讓曹操始終沒有舒坦過。這裡多說一句劉備當時的作用,官渡戰役時,劉備實際是袁紹的“後方游擊隊隊長”。戰役初期,曹操就撇下官渡前線,讓樂進在延津擋住袁紹,自個兒東征劉備;白馬之戰時,劉備在袁紹陣中抵擋曹操;火燒烏巢前,劉備跑到汝南(曹操後方),聯合劉闢搗亂;袁紹死後,劉備又在汝南,聯合共都搗亂。因此,劉備的作用其實很大,他讓曹操不能專注於前線。至於孫策,田豐提出建議的時候,孫策還活著,史料明確說了,孫策當時已經策劃著偷襲許都了,孫策的威脅,實際比劉備還大,但是孫策很快就死了。

圖:曹操身處四戰之地

曹操第二個劣勢,當然就是兵力不及袁紹。袁紹當時的機動部隊有十萬人,曹操大約不到五萬,而且雙方單兵作戰能力不相上下。並沒什麼曹軍比袁軍精銳一說。袁紹的部隊主要是幷州、冀州戰士,幷州兵(和涼州兵)在東漢末年的戰鬥力是公認的首屈一指,至於冀州戰士,都出自河北,戰鬥力也不會差哪去。曹操的兗州、青州、豫州兵,頂多和冀州兵的戰鬥力平起平坐,肯定是不如幷州兵的。從作戰經驗看,曹操剿滅黃河以南諸侯的日子裡,袁紹一刻也沒閒著,在四處征戰。因此,曹操當時在兵力數量上不如袁紹,在戰鬥力上最多和袁紹平起平坐,這方面只有劣勢。曹操第三個劣勢,是他後方給養不如袁紹(但這一點,田豐只能推測,無法確定)。關於這一點的證據,史料說:“當時曹操糧少”,曹操本人也說:“袁紹糧食豐足”,可確信無誤。

題主既然鎖定了“拖垮”二字,那我這裡補充一點:袁紹當時佔據四州,曹操當時的地盤,不比袁紹遜色多少。雖然從面積上看不如袁紹,但從人口上看比袁紹還多。曹操當時佔據的地盤有:兗州、豫州全境,青州南部,徐州北部,揚州北部、荊州北部、司隸東部,地盤並不少。轄區人口數量比袁紹多,僅豫州一個汝南郡,就有兩百多萬人口,抵袁紹小半個冀州人口數量了。總人口數估計在一千萬以上。

上結論:如果袁紹嚴格執行田豐的建議,最終拖垮的,只怕不是曹操,而是袁紹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四點入手。首先,明確田豐當時的建議:

  1. 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2.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袁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田豐首先分析了袁軍、曹軍的優劣,然後依據這些優劣,給出如何決策的建議。

圖:田豐

袁紹方面

袁紹有三個優勢。首先,“據山河之固”。山指“太行山脈”,河指“黃河”,袁紹冀州的西壁,是太行山脈,山脈縱貫南北,可以有效阻擋西邊羌胡入寇,袁紹地盤南邊的邊界,幾乎完全緊貼黃河,一道黃河天塹的威力,是不用多說的。第二,“擁四州之眾”。袁紹所佔四個州的總人口數,約在700萬到1000萬之間(據《後漢書·郡國志》中漢順帝時數據推測)。第三,“外結英雄”。田豐給袁紹提建議這會兒,曹操已經擺平了呂布、袁術、張繡、張楊,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小勢力,剩下的主要勢力,只有劉備、孫策、劉表、劉璋和西涼,而這裡面的英雄,只有劉備和孫策。所以,田豐讓袁紹“外結英雄”,指的就是劉備和孫策。當時,劉備和曹操,於公於私,都是不共戴天的,孫策和曹操,沒什麼私仇,矛盾主要在“公”這一方面。所以,結交劉備和孫策,就是袁紹的優勢。

圖:袁紹“據山河之固”,就是據太行山與黃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就是擁有冀州、幷州、幽州和青州(北部)

袁紹也有兩個劣勢。首先,“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這是指袁紹和公孫瓚交戰多年,不久前才打敗了公孫瓚,這樣年年出兵,必然導致老百姓的徭役、兵役繁重,徭役繁重的結果,就是苛捐雜稅眾多,糧食全部上繳軍用,導致邦域之內,人民生活比較困苦,而且鮮有餘糧;兵役繁重的結果,就是男丁大量死亡,而活著的,也因為常年征戰而非常疲勞。第二,“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這是在婉轉的告訴袁紹:打仗方面,您不如曹操。

圖:袁紹

曹操方面

相比袁紹,我認為曹操當時只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個人能力比袁紹強”。論打仗,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袁紹這方面不如曹操(但並不弱,至少不遜色當時除曹操外任何一位諸侯),曹操說袁紹“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論智慧和勇氣,曹操多謀善斷,袁紹少謀無斷。

曹操的劣勢很多。首先,“曹操身處四戰之地”。這一方面,曹操遠不及袁紹。曹操南面有劉表,劉表雖是坐守之輩,但有劉備在,劉備會自願當劉表的槍,這讓曹操始終沒有舒坦過。這裡多說一句劉備當時的作用,官渡戰役時,劉備實際是袁紹的“後方游擊隊隊長”。戰役初期,曹操就撇下官渡前線,讓樂進在延津擋住袁紹,自個兒東征劉備;白馬之戰時,劉備在袁紹陣中抵擋曹操;火燒烏巢前,劉備跑到汝南(曹操後方),聯合劉闢搗亂;袁紹死後,劉備又在汝南,聯合共都搗亂。因此,劉備的作用其實很大,他讓曹操不能專注於前線。至於孫策,田豐提出建議的時候,孫策還活著,史料明確說了,孫策當時已經策劃著偷襲許都了,孫策的威脅,實際比劉備還大,但是孫策很快就死了。

圖:曹操身處四戰之地

曹操第二個劣勢,當然就是兵力不及袁紹。袁紹當時的機動部隊有十萬人,曹操大約不到五萬,而且雙方單兵作戰能力不相上下。並沒什麼曹軍比袁軍精銳一說。袁紹的部隊主要是幷州、冀州戰士,幷州兵(和涼州兵)在東漢末年的戰鬥力是公認的首屈一指,至於冀州戰士,都出自河北,戰鬥力也不會差哪去。曹操的兗州、青州、豫州兵,頂多和冀州兵的戰鬥力平起平坐,肯定是不如幷州兵的。從作戰經驗看,曹操剿滅黃河以南諸侯的日子裡,袁紹一刻也沒閒著,在四處征戰。因此,曹操當時在兵力數量上不如袁紹,在戰鬥力上最多和袁紹平起平坐,這方面只有劣勢。曹操第三個劣勢,是他後方給養不如袁紹(但這一點,田豐只能推測,無法確定)。關於這一點的證據,史料說:“當時曹操糧少”,曹操本人也說:“袁紹糧食豐足”,可確信無誤。

題主既然鎖定了“拖垮”二字,那我這裡補充一點:袁紹當時佔據四州,曹操當時的地盤,不比袁紹遜色多少。雖然從面積上看不如袁紹,但從人口上看比袁紹還多。曹操當時佔據的地盤有:兗州、豫州全境,青州南部,徐州北部,揚州北部、荊州北部、司隸東部,地盤並不少。轄區人口數量比袁紹多,僅豫州一個汝南郡,就有兩百多萬人口,抵袁紹小半個冀州人口數量了。總人口數估計在一千萬以上。

圖:曹操


根據袁紹和曹操的優勢和劣勢,田豐針對性地給出兩個建議:養精蓄銳,打游擊戰

養精蓄銳

田豐針對袁紹“師出歷年,百姓疲弊”的劣勢,提出了“進屯黎陽,漸營河南,務農逸民,並作舟船,繕治器械,內修農戰”的建議。具體來說,田豐建議袁紹把觸角伸入河南地界,多種地、廣屯糧、減輕人民的徭役和兵役負擔,同時,修繕和製造兵器、舟船,厲兵秣馬。這樣一來,袁氏自然兵精糧足。

打游擊戰

田豐並沒有讓袁紹止步於養精蓄銳,他針對袁紹“不如曹操善於用兵”的劣勢,提出了“打游擊戰”的建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與“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兩個建議,意思相同,都是讓袁紹打“到處亂竄,各種騷擾”的游擊戰。


明確了袁紹和曹操的優勢和劣勢,又明確了田豐建議的具體內容,我們現在來看,如果當時袁紹嚴格地執行了田豐的建議,曹操和袁紹方面,分別有可能發生什麼

袁紹方面

首先,如果袁紹嚴格執行了田豐養精蓄銳的建議,則袁紹這邊,人民徭役和兵役負擔減輕,滿意度提升;務農力度增加,糧食產量和儲量提升;軍用器械得到修繕和新增,軍事物資更加精良和充足;製作舟船,則舟船數量增加,水路運輸和渡江效率提升。一句話:袁紹的整體實力會提升

第二,如果袁紹嚴格執行了田豐打游擊戰的建議,則袁紹這邊,會不斷騷擾曹操邊境。袁紹騷擾曹操邊境,則有可能騷擾以下幾處地方:首先,從曹操的東北方看,袁紹會以他在青州的地盤(濟南國)為跳板,騷擾曹操兗州最東邊的泰山郡,泰山郡在當時,是曹操統治下一個極不穩定的地區。一方面,這裡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果佔領,就要用大量兵力守衛,所以袁紹、曹操和江東孫氏,都不敢輕易染指這裡。另一方面,曹操將這裡委託給的臧霸和昌豨等人,當時並不服曹操,臧霸就曾反叛過曹操,昌豨更是一反再反。第二,從曹操的東方來看,袁紹會通過劉備,不斷騷擾曹操整個豫州東面,這都不需要假設,因為劉備當時的確這麼做了,只不過曹操剿滅了他。第三,從曹操的東南方和南方來看,袁紹有可能能夠聯合孫策,不斷騷擾曹操佔據的揚州北部,主要是淮南郡(合肥)、廬江郡(廬江),以及徐州南部(主要是廣陵郡)。當然,孫策即便聯合袁紹,也不可能出全力,這與張燕支持公孫瓚對抗袁紹時不出全力是一個道理,孫策雖然不願看到曹操做大,也不願看到袁紹做大。從曹操的南方和西南方來看,袁紹會通過劉備,聯合汝南郡的各種勢力,不斷騷擾曹操豫州南部,這個也無需假設,因為劉備當時也這麼做了,如前所述,劉備曾聯合過劉闢和共都,襲擊曹操後方。從曹操的西方來看,袁紹會從冀州西南和幷州南部出兵,騷擾曹操在司隸的地盤。

上結論:如果袁紹嚴格執行田豐的建議,最終拖垮的,只怕不是曹操,而是袁紹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四點入手。首先,明確田豐當時的建議:

  1. 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2.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袁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田豐首先分析了袁軍、曹軍的優劣,然後依據這些優劣,給出如何決策的建議。

圖:田豐

袁紹方面

袁紹有三個優勢。首先,“據山河之固”。山指“太行山脈”,河指“黃河”,袁紹冀州的西壁,是太行山脈,山脈縱貫南北,可以有效阻擋西邊羌胡入寇,袁紹地盤南邊的邊界,幾乎完全緊貼黃河,一道黃河天塹的威力,是不用多說的。第二,“擁四州之眾”。袁紹所佔四個州的總人口數,約在700萬到1000萬之間(據《後漢書·郡國志》中漢順帝時數據推測)。第三,“外結英雄”。田豐給袁紹提建議這會兒,曹操已經擺平了呂布、袁術、張繡、張楊,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小勢力,剩下的主要勢力,只有劉備、孫策、劉表、劉璋和西涼,而這裡面的英雄,只有劉備和孫策。所以,田豐讓袁紹“外結英雄”,指的就是劉備和孫策。當時,劉備和曹操,於公於私,都是不共戴天的,孫策和曹操,沒什麼私仇,矛盾主要在“公”這一方面。所以,結交劉備和孫策,就是袁紹的優勢。

圖:袁紹“據山河之固”,就是據太行山與黃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就是擁有冀州、幷州、幽州和青州(北部)

袁紹也有兩個劣勢。首先,“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這是指袁紹和公孫瓚交戰多年,不久前才打敗了公孫瓚,這樣年年出兵,必然導致老百姓的徭役、兵役繁重,徭役繁重的結果,就是苛捐雜稅眾多,糧食全部上繳軍用,導致邦域之內,人民生活比較困苦,而且鮮有餘糧;兵役繁重的結果,就是男丁大量死亡,而活著的,也因為常年征戰而非常疲勞。第二,“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這是在婉轉的告訴袁紹:打仗方面,您不如曹操。

圖:袁紹

曹操方面

相比袁紹,我認為曹操當時只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個人能力比袁紹強”。論打仗,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袁紹這方面不如曹操(但並不弱,至少不遜色當時除曹操外任何一位諸侯),曹操說袁紹“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論智慧和勇氣,曹操多謀善斷,袁紹少謀無斷。

曹操的劣勢很多。首先,“曹操身處四戰之地”。這一方面,曹操遠不及袁紹。曹操南面有劉表,劉表雖是坐守之輩,但有劉備在,劉備會自願當劉表的槍,這讓曹操始終沒有舒坦過。這裡多說一句劉備當時的作用,官渡戰役時,劉備實際是袁紹的“後方游擊隊隊長”。戰役初期,曹操就撇下官渡前線,讓樂進在延津擋住袁紹,自個兒東征劉備;白馬之戰時,劉備在袁紹陣中抵擋曹操;火燒烏巢前,劉備跑到汝南(曹操後方),聯合劉闢搗亂;袁紹死後,劉備又在汝南,聯合共都搗亂。因此,劉備的作用其實很大,他讓曹操不能專注於前線。至於孫策,田豐提出建議的時候,孫策還活著,史料明確說了,孫策當時已經策劃著偷襲許都了,孫策的威脅,實際比劉備還大,但是孫策很快就死了。

圖:曹操身處四戰之地

曹操第二個劣勢,當然就是兵力不及袁紹。袁紹當時的機動部隊有十萬人,曹操大約不到五萬,而且雙方單兵作戰能力不相上下。並沒什麼曹軍比袁軍精銳一說。袁紹的部隊主要是幷州、冀州戰士,幷州兵(和涼州兵)在東漢末年的戰鬥力是公認的首屈一指,至於冀州戰士,都出自河北,戰鬥力也不會差哪去。曹操的兗州、青州、豫州兵,頂多和冀州兵的戰鬥力平起平坐,肯定是不如幷州兵的。從作戰經驗看,曹操剿滅黃河以南諸侯的日子裡,袁紹一刻也沒閒著,在四處征戰。因此,曹操當時在兵力數量上不如袁紹,在戰鬥力上最多和袁紹平起平坐,這方面只有劣勢。曹操第三個劣勢,是他後方給養不如袁紹(但這一點,田豐只能推測,無法確定)。關於這一點的證據,史料說:“當時曹操糧少”,曹操本人也說:“袁紹糧食豐足”,可確信無誤。

題主既然鎖定了“拖垮”二字,那我這裡補充一點:袁紹當時佔據四州,曹操當時的地盤,不比袁紹遜色多少。雖然從面積上看不如袁紹,但從人口上看比袁紹還多。曹操當時佔據的地盤有:兗州、豫州全境,青州南部,徐州北部,揚州北部、荊州北部、司隸東部,地盤並不少。轄區人口數量比袁紹多,僅豫州一個汝南郡,就有兩百多萬人口,抵袁紹小半個冀州人口數量了。總人口數估計在一千萬以上。

圖:曹操


根據袁紹和曹操的優勢和劣勢,田豐針對性地給出兩個建議:養精蓄銳,打游擊戰

養精蓄銳

田豐針對袁紹“師出歷年,百姓疲弊”的劣勢,提出了“進屯黎陽,漸營河南,務農逸民,並作舟船,繕治器械,內修農戰”的建議。具體來說,田豐建議袁紹把觸角伸入河南地界,多種地、廣屯糧、減輕人民的徭役和兵役負擔,同時,修繕和製造兵器、舟船,厲兵秣馬。這樣一來,袁氏自然兵精糧足。

打游擊戰

田豐並沒有讓袁紹止步於養精蓄銳,他針對袁紹“不如曹操善於用兵”的劣勢,提出了“打游擊戰”的建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與“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兩個建議,意思相同,都是讓袁紹打“到處亂竄,各種騷擾”的游擊戰。


明確了袁紹和曹操的優勢和劣勢,又明確了田豐建議的具體內容,我們現在來看,如果當時袁紹嚴格地執行了田豐的建議,曹操和袁紹方面,分別有可能發生什麼

袁紹方面

首先,如果袁紹嚴格執行了田豐養精蓄銳的建議,則袁紹這邊,人民徭役和兵役負擔減輕,滿意度提升;務農力度增加,糧食產量和儲量提升;軍用器械得到修繕和新增,軍事物資更加精良和充足;製作舟船,則舟船數量增加,水路運輸和渡江效率提升。一句話:袁紹的整體實力會提升

第二,如果袁紹嚴格執行了田豐打游擊戰的建議,則袁紹這邊,會不斷騷擾曹操邊境。袁紹騷擾曹操邊境,則有可能騷擾以下幾處地方:首先,從曹操的東北方看,袁紹會以他在青州的地盤(濟南國)為跳板,騷擾曹操兗州最東邊的泰山郡,泰山郡在當時,是曹操統治下一個極不穩定的地區。一方面,這裡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果佔領,就要用大量兵力守衛,所以袁紹、曹操和江東孫氏,都不敢輕易染指這裡。另一方面,曹操將這裡委託給的臧霸和昌豨等人,當時並不服曹操,臧霸就曾反叛過曹操,昌豨更是一反再反。第二,從曹操的東方來看,袁紹會通過劉備,不斷騷擾曹操整個豫州東面,這都不需要假設,因為劉備當時的確這麼做了,只不過曹操剿滅了他。第三,從曹操的東南方和南方來看,袁紹有可能能夠聯合孫策,不斷騷擾曹操佔據的揚州北部,主要是淮南郡(合肥)、廬江郡(廬江),以及徐州南部(主要是廣陵郡)。當然,孫策即便聯合袁紹,也不可能出全力,這與張燕支持公孫瓚對抗袁紹時不出全力是一個道理,孫策雖然不願看到曹操做大,也不願看到袁紹做大。從曹操的南方和西南方來看,袁紹會通過劉備,聯合汝南郡的各種勢力,不斷騷擾曹操豫州南部,這個也無需假設,因為劉備當時也這麼做了,如前所述,劉備曾聯合過劉闢和共都,襲擊曹操後方。從曹操的西方來看,袁紹會從冀州西南和幷州南部出兵,騷擾曹操在司隸的地盤。

圖:田豐所謂的“襲擊曹操邊鄙之地”,紅色箭頭是曹操敵對勢力對他發動的襲擊

這就是前文所說,曹操最大的劣勢,是身處四戰之地。袁紹與之相比,局面就好很多。袁紹掃平公孫瓚後,後方基本沒有大威脅,只是類似烏丸、羌胡和其它遊牧民族的一些小勢力的威脅,而這些勢力,在袁紹和曹操沒有分出高下時,是不會主動選邊站的。

上結論:如果袁紹嚴格執行田豐的建議,最終拖垮的,只怕不是曹操,而是袁紹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四點入手。首先,明確田豐當時的建議:

  1. 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2.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袁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田豐首先分析了袁軍、曹軍的優劣,然後依據這些優劣,給出如何決策的建議。

圖:田豐

袁紹方面

袁紹有三個優勢。首先,“據山河之固”。山指“太行山脈”,河指“黃河”,袁紹冀州的西壁,是太行山脈,山脈縱貫南北,可以有效阻擋西邊羌胡入寇,袁紹地盤南邊的邊界,幾乎完全緊貼黃河,一道黃河天塹的威力,是不用多說的。第二,“擁四州之眾”。袁紹所佔四個州的總人口數,約在700萬到1000萬之間(據《後漢書·郡國志》中漢順帝時數據推測)。第三,“外結英雄”。田豐給袁紹提建議這會兒,曹操已經擺平了呂布、袁術、張繡、張楊,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小勢力,剩下的主要勢力,只有劉備、孫策、劉表、劉璋和西涼,而這裡面的英雄,只有劉備和孫策。所以,田豐讓袁紹“外結英雄”,指的就是劉備和孫策。當時,劉備和曹操,於公於私,都是不共戴天的,孫策和曹操,沒什麼私仇,矛盾主要在“公”這一方面。所以,結交劉備和孫策,就是袁紹的優勢。

圖:袁紹“據山河之固”,就是據太行山與黃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就是擁有冀州、幷州、幽州和青州(北部)

袁紹也有兩個劣勢。首先,“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這是指袁紹和公孫瓚交戰多年,不久前才打敗了公孫瓚,這樣年年出兵,必然導致老百姓的徭役、兵役繁重,徭役繁重的結果,就是苛捐雜稅眾多,糧食全部上繳軍用,導致邦域之內,人民生活比較困苦,而且鮮有餘糧;兵役繁重的結果,就是男丁大量死亡,而活著的,也因為常年征戰而非常疲勞。第二,“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這是在婉轉的告訴袁紹:打仗方面,您不如曹操。

圖:袁紹

曹操方面

相比袁紹,我認為曹操當時只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個人能力比袁紹強”。論打仗,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袁紹這方面不如曹操(但並不弱,至少不遜色當時除曹操外任何一位諸侯),曹操說袁紹“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論智慧和勇氣,曹操多謀善斷,袁紹少謀無斷。

曹操的劣勢很多。首先,“曹操身處四戰之地”。這一方面,曹操遠不及袁紹。曹操南面有劉表,劉表雖是坐守之輩,但有劉備在,劉備會自願當劉表的槍,這讓曹操始終沒有舒坦過。這裡多說一句劉備當時的作用,官渡戰役時,劉備實際是袁紹的“後方游擊隊隊長”。戰役初期,曹操就撇下官渡前線,讓樂進在延津擋住袁紹,自個兒東征劉備;白馬之戰時,劉備在袁紹陣中抵擋曹操;火燒烏巢前,劉備跑到汝南(曹操後方),聯合劉闢搗亂;袁紹死後,劉備又在汝南,聯合共都搗亂。因此,劉備的作用其實很大,他讓曹操不能專注於前線。至於孫策,田豐提出建議的時候,孫策還活著,史料明確說了,孫策當時已經策劃著偷襲許都了,孫策的威脅,實際比劉備還大,但是孫策很快就死了。

圖:曹操身處四戰之地

曹操第二個劣勢,當然就是兵力不及袁紹。袁紹當時的機動部隊有十萬人,曹操大約不到五萬,而且雙方單兵作戰能力不相上下。並沒什麼曹軍比袁軍精銳一說。袁紹的部隊主要是幷州、冀州戰士,幷州兵(和涼州兵)在東漢末年的戰鬥力是公認的首屈一指,至於冀州戰士,都出自河北,戰鬥力也不會差哪去。曹操的兗州、青州、豫州兵,頂多和冀州兵的戰鬥力平起平坐,肯定是不如幷州兵的。從作戰經驗看,曹操剿滅黃河以南諸侯的日子裡,袁紹一刻也沒閒著,在四處征戰。因此,曹操當時在兵力數量上不如袁紹,在戰鬥力上最多和袁紹平起平坐,這方面只有劣勢。曹操第三個劣勢,是他後方給養不如袁紹(但這一點,田豐只能推測,無法確定)。關於這一點的證據,史料說:“當時曹操糧少”,曹操本人也說:“袁紹糧食豐足”,可確信無誤。

題主既然鎖定了“拖垮”二字,那我這裡補充一點:袁紹當時佔據四州,曹操當時的地盤,不比袁紹遜色多少。雖然從面積上看不如袁紹,但從人口上看比袁紹還多。曹操當時佔據的地盤有:兗州、豫州全境,青州南部,徐州北部,揚州北部、荊州北部、司隸東部,地盤並不少。轄區人口數量比袁紹多,僅豫州一個汝南郡,就有兩百多萬人口,抵袁紹小半個冀州人口數量了。總人口數估計在一千萬以上。

圖:曹操


根據袁紹和曹操的優勢和劣勢,田豐針對性地給出兩個建議:養精蓄銳,打游擊戰

養精蓄銳

田豐針對袁紹“師出歷年,百姓疲弊”的劣勢,提出了“進屯黎陽,漸營河南,務農逸民,並作舟船,繕治器械,內修農戰”的建議。具體來說,田豐建議袁紹把觸角伸入河南地界,多種地、廣屯糧、減輕人民的徭役和兵役負擔,同時,修繕和製造兵器、舟船,厲兵秣馬。這樣一來,袁氏自然兵精糧足。

打游擊戰

田豐並沒有讓袁紹止步於養精蓄銳,他針對袁紹“不如曹操善於用兵”的劣勢,提出了“打游擊戰”的建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與“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兩個建議,意思相同,都是讓袁紹打“到處亂竄,各種騷擾”的游擊戰。


明確了袁紹和曹操的優勢和劣勢,又明確了田豐建議的具體內容,我們現在來看,如果當時袁紹嚴格地執行了田豐的建議,曹操和袁紹方面,分別有可能發生什麼

袁紹方面

首先,如果袁紹嚴格執行了田豐養精蓄銳的建議,則袁紹這邊,人民徭役和兵役負擔減輕,滿意度提升;務農力度增加,糧食產量和儲量提升;軍用器械得到修繕和新增,軍事物資更加精良和充足;製作舟船,則舟船數量增加,水路運輸和渡江效率提升。一句話:袁紹的整體實力會提升

第二,如果袁紹嚴格執行了田豐打游擊戰的建議,則袁紹這邊,會不斷騷擾曹操邊境。袁紹騷擾曹操邊境,則有可能騷擾以下幾處地方:首先,從曹操的東北方看,袁紹會以他在青州的地盤(濟南國)為跳板,騷擾曹操兗州最東邊的泰山郡,泰山郡在當時,是曹操統治下一個極不穩定的地區。一方面,這裡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果佔領,就要用大量兵力守衛,所以袁紹、曹操和江東孫氏,都不敢輕易染指這裡。另一方面,曹操將這裡委託給的臧霸和昌豨等人,當時並不服曹操,臧霸就曾反叛過曹操,昌豨更是一反再反。第二,從曹操的東方來看,袁紹會通過劉備,不斷騷擾曹操整個豫州東面,這都不需要假設,因為劉備當時的確這麼做了,只不過曹操剿滅了他。第三,從曹操的東南方和南方來看,袁紹有可能能夠聯合孫策,不斷騷擾曹操佔據的揚州北部,主要是淮南郡(合肥)、廬江郡(廬江),以及徐州南部(主要是廣陵郡)。當然,孫策即便聯合袁紹,也不可能出全力,這與張燕支持公孫瓚對抗袁紹時不出全力是一個道理,孫策雖然不願看到曹操做大,也不願看到袁紹做大。從曹操的南方和西南方來看,袁紹會通過劉備,聯合汝南郡的各種勢力,不斷騷擾曹操豫州南部,這個也無需假設,因為劉備當時也這麼做了,如前所述,劉備曾聯合過劉闢和共都,襲擊曹操後方。從曹操的西方來看,袁紹會從冀州西南和幷州南部出兵,騷擾曹操在司隸的地盤。

圖:田豐所謂的“襲擊曹操邊鄙之地”,紅色箭頭是曹操敵對勢力對他發動的襲擊

這就是前文所說,曹操最大的劣勢,是身處四戰之地。袁紹與之相比,局面就好很多。袁紹掃平公孫瓚後,後方基本沒有大威脅,只是類似烏丸、羌胡和其它遊牧民族的一些小勢力的威脅,而這些勢力,在袁紹和曹操沒有分出高下時,是不會主動選邊站的。

圖:袁紹

曹操方面

如果袁紹養精蓄銳,曹操是不太可能主動進攻袁紹的,這並非因為他不敢,主要是因為他當時實力不夠。因此,如果袁紹不開戰,則曹操也不會開戰,袁紹和曹操,會在一個時間段內,陷入南北對峙的局面。這種局面下,曹操由於深知他和袁紹遲早會一決雌雄,一方面,他也會養精蓄銳,厲兵秣馬。另一方面——面對袁紹四面八方的騷擾——曹操的確會多些奔波,但卻未必會如田豐所說的“疲於奔命”。這同樣都不需要假設,因為歷史已經給出了生動的事實。袁紹本人和曹操,一共交戰了兩年半,期間,除了官渡之戰外,還有不少中等規模和小規模的戰鬥。曹操親自指揮的戰鬥,袁紹軍隊全敗。比如白馬之戰,打敗顏良;延津之戰,打敗文丑;徐晃、史渙邀擊袁紹運糧車,大破之等等。所以,這種小規模的戰鬥,袁軍是打不過曹操本人的。曹操沒有指揮的戰鬥,袁紹也沒撈著便宜。比如曹操東征劉備時,袁紹曾出軍攻打于禁,就沒有取勝。

因此,即便袁紹不和曹操大戰,而是騷擾曹操的“邊鄙地帶”,也未必能把曹操怎麼著。曹操手下能征善戰之將很多,能獨當一面者,如曹仁、夏侯淵、鍾繇等等,能據守一方者,如夏侯惇、張遼、于禁、徐晃、史渙、朱靈等等,曹操不至於事必躬親。

至於其它幾面的邊境地帶,也是一個道理,實際上,當時給曹操後方帶來威脅的,主要就是劉備和孫策,劉備當時不是曹操對手,屢次被曹操打敗,所以這個威脅也不算致命,至於孫策,的確了不起,可惜袁曹大戰剛開始,就死了。

因此,如果袁紹聽從了田豐的建議,黃河以北的袁紹,和黃河以南的曹操,都會同時壯大,並陷入僵持,在較短的時間內(五年以內),袁紹無法拖垮曹操。這就是我的結論。

上結論:如果袁紹嚴格執行田豐的建議,最終拖垮的,只怕不是曹操,而是袁紹

分析這個問題,要從四點入手。首先,明確田豐當時的建議:

  1. 田豐諫曰:“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農逸民;若不得通,乃表曹氏隔我王路。然後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船,繕治器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中,事可坐定也。”
  2. 初,紹之南也,田豐說袁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田豐首先分析了袁軍、曹軍的優劣,然後依據這些優劣,給出如何決策的建議。

圖:田豐

袁紹方面

袁紹有三個優勢。首先,“據山河之固”。山指“太行山脈”,河指“黃河”,袁紹冀州的西壁,是太行山脈,山脈縱貫南北,可以有效阻擋西邊羌胡入寇,袁紹地盤南邊的邊界,幾乎完全緊貼黃河,一道黃河天塹的威力,是不用多說的。第二,“擁四州之眾”。袁紹所佔四個州的總人口數,約在700萬到1000萬之間(據《後漢書·郡國志》中漢順帝時數據推測)。第三,“外結英雄”。田豐給袁紹提建議這會兒,曹操已經擺平了呂布、袁術、張繡、張楊,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小勢力,剩下的主要勢力,只有劉備、孫策、劉表、劉璋和西涼,而這裡面的英雄,只有劉備和孫策。所以,田豐讓袁紹“外結英雄”,指的就是劉備和孫策。當時,劉備和曹操,於公於私,都是不共戴天的,孫策和曹操,沒什麼私仇,矛盾主要在“公”這一方面。所以,結交劉備和孫策,就是袁紹的優勢。

圖:袁紹“據山河之固”,就是據太行山與黃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就是擁有冀州、幷州、幽州和青州(北部)

袁紹也有兩個劣勢。首先,“師出歷年,百姓疲弊,倉庾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這是指袁紹和公孫瓚交戰多年,不久前才打敗了公孫瓚,這樣年年出兵,必然導致老百姓的徭役、兵役繁重,徭役繁重的結果,就是苛捐雜稅眾多,糧食全部上繳軍用,導致邦域之內,人民生活比較困苦,而且鮮有餘糧;兵役繁重的結果,就是男丁大量死亡,而活著的,也因為常年征戰而非常疲勞。第二,“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待之”。這是在婉轉的告訴袁紹:打仗方面,您不如曹操。

圖:袁紹

曹操方面

相比袁紹,我認為曹操當時只有一個優勢,就是他“個人能力比袁紹強”。論打仗,曹操用兵千變萬化,袁紹這方面不如曹操(但並不弱,至少不遜色當時除曹操外任何一位諸侯),曹操說袁紹“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論智慧和勇氣,曹操多謀善斷,袁紹少謀無斷。

曹操的劣勢很多。首先,“曹操身處四戰之地”。這一方面,曹操遠不及袁紹。曹操南面有劉表,劉表雖是坐守之輩,但有劉備在,劉備會自願當劉表的槍,這讓曹操始終沒有舒坦過。這裡多說一句劉備當時的作用,官渡戰役時,劉備實際是袁紹的“後方游擊隊隊長”。戰役初期,曹操就撇下官渡前線,讓樂進在延津擋住袁紹,自個兒東征劉備;白馬之戰時,劉備在袁紹陣中抵擋曹操;火燒烏巢前,劉備跑到汝南(曹操後方),聯合劉闢搗亂;袁紹死後,劉備又在汝南,聯合共都搗亂。因此,劉備的作用其實很大,他讓曹操不能專注於前線。至於孫策,田豐提出建議的時候,孫策還活著,史料明確說了,孫策當時已經策劃著偷襲許都了,孫策的威脅,實際比劉備還大,但是孫策很快就死了。

圖:曹操身處四戰之地

曹操第二個劣勢,當然就是兵力不及袁紹。袁紹當時的機動部隊有十萬人,曹操大約不到五萬,而且雙方單兵作戰能力不相上下。並沒什麼曹軍比袁軍精銳一說。袁紹的部隊主要是幷州、冀州戰士,幷州兵(和涼州兵)在東漢末年的戰鬥力是公認的首屈一指,至於冀州戰士,都出自河北,戰鬥力也不會差哪去。曹操的兗州、青州、豫州兵,頂多和冀州兵的戰鬥力平起平坐,肯定是不如幷州兵的。從作戰經驗看,曹操剿滅黃河以南諸侯的日子裡,袁紹一刻也沒閒著,在四處征戰。因此,曹操當時在兵力數量上不如袁紹,在戰鬥力上最多和袁紹平起平坐,這方面只有劣勢。曹操第三個劣勢,是他後方給養不如袁紹(但這一點,田豐只能推測,無法確定)。關於這一點的證據,史料說:“當時曹操糧少”,曹操本人也說:“袁紹糧食豐足”,可確信無誤。

題主既然鎖定了“拖垮”二字,那我這裡補充一點:袁紹當時佔據四州,曹操當時的地盤,不比袁紹遜色多少。雖然從面積上看不如袁紹,但從人口上看比袁紹還多。曹操當時佔據的地盤有:兗州、豫州全境,青州南部,徐州北部,揚州北部、荊州北部、司隸東部,地盤並不少。轄區人口數量比袁紹多,僅豫州一個汝南郡,就有兩百多萬人口,抵袁紹小半個冀州人口數量了。總人口數估計在一千萬以上。

圖:曹操


根據袁紹和曹操的優勢和劣勢,田豐針對性地給出兩個建議:養精蓄銳,打游擊戰

養精蓄銳

田豐針對袁紹“師出歷年,百姓疲弊”的劣勢,提出了“進屯黎陽,漸營河南,務農逸民,並作舟船,繕治器械,內修農戰”的建議。具體來說,田豐建議袁紹把觸角伸入河南地界,多種地、廣屯糧、減輕人民的徭役和兵役負擔,同時,修繕和製造兵器、舟船,厲兵秣馬。這樣一來,袁氏自然兵精糧足。

打游擊戰

田豐並沒有讓袁紹止步於養精蓄銳,他針對袁紹“不如曹操善於用兵”的劣勢,提出了“打游擊戰”的建議。“分遣精騎,鈔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與“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兩個建議,意思相同,都是讓袁紹打“到處亂竄,各種騷擾”的游擊戰。


明確了袁紹和曹操的優勢和劣勢,又明確了田豐建議的具體內容,我們現在來看,如果當時袁紹嚴格地執行了田豐的建議,曹操和袁紹方面,分別有可能發生什麼

袁紹方面

首先,如果袁紹嚴格執行了田豐養精蓄銳的建議,則袁紹這邊,人民徭役和兵役負擔減輕,滿意度提升;務農力度增加,糧食產量和儲量提升;軍用器械得到修繕和新增,軍事物資更加精良和充足;製作舟船,則舟船數量增加,水路運輸和渡江效率提升。一句話:袁紹的整體實力會提升

第二,如果袁紹嚴格執行了田豐打游擊戰的建議,則袁紹這邊,會不斷騷擾曹操邊境。袁紹騷擾曹操邊境,則有可能騷擾以下幾處地方:首先,從曹操的東北方看,袁紹會以他在青州的地盤(濟南國)為跳板,騷擾曹操兗州最東邊的泰山郡,泰山郡在當時,是曹操統治下一個極不穩定的地區。一方面,這裡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果佔領,就要用大量兵力守衛,所以袁紹、曹操和江東孫氏,都不敢輕易染指這裡。另一方面,曹操將這裡委託給的臧霸和昌豨等人,當時並不服曹操,臧霸就曾反叛過曹操,昌豨更是一反再反。第二,從曹操的東方來看,袁紹會通過劉備,不斷騷擾曹操整個豫州東面,這都不需要假設,因為劉備當時的確這麼做了,只不過曹操剿滅了他。第三,從曹操的東南方和南方來看,袁紹有可能能夠聯合孫策,不斷騷擾曹操佔據的揚州北部,主要是淮南郡(合肥)、廬江郡(廬江),以及徐州南部(主要是廣陵郡)。當然,孫策即便聯合袁紹,也不可能出全力,這與張燕支持公孫瓚對抗袁紹時不出全力是一個道理,孫策雖然不願看到曹操做大,也不願看到袁紹做大。從曹操的南方和西南方來看,袁紹會通過劉備,聯合汝南郡的各種勢力,不斷騷擾曹操豫州南部,這個也無需假設,因為劉備當時也這麼做了,如前所述,劉備曾聯合過劉闢和共都,襲擊曹操後方。從曹操的西方來看,袁紹會從冀州西南和幷州南部出兵,騷擾曹操在司隸的地盤。

圖:田豐所謂的“襲擊曹操邊鄙之地”,紅色箭頭是曹操敵對勢力對他發動的襲擊

這就是前文所說,曹操最大的劣勢,是身處四戰之地。袁紹與之相比,局面就好很多。袁紹掃平公孫瓚後,後方基本沒有大威脅,只是類似烏丸、羌胡和其它遊牧民族的一些小勢力的威脅,而這些勢力,在袁紹和曹操沒有分出高下時,是不會主動選邊站的。

圖:袁紹

曹操方面

如果袁紹養精蓄銳,曹操是不太可能主動進攻袁紹的,這並非因為他不敢,主要是因為他當時實力不夠。因此,如果袁紹不開戰,則曹操也不會開戰,袁紹和曹操,會在一個時間段內,陷入南北對峙的局面。這種局面下,曹操由於深知他和袁紹遲早會一決雌雄,一方面,他也會養精蓄銳,厲兵秣馬。另一方面——面對袁紹四面八方的騷擾——曹操的確會多些奔波,但卻未必會如田豐所說的“疲於奔命”。這同樣都不需要假設,因為歷史已經給出了生動的事實。袁紹本人和曹操,一共交戰了兩年半,期間,除了官渡之戰外,還有不少中等規模和小規模的戰鬥。曹操親自指揮的戰鬥,袁紹軍隊全敗。比如白馬之戰,打敗顏良;延津之戰,打敗文丑;徐晃、史渙邀擊袁紹運糧車,大破之等等。所以,這種小規模的戰鬥,袁軍是打不過曹操本人的。曹操沒有指揮的戰鬥,袁紹也沒撈著便宜。比如曹操東征劉備時,袁紹曾出軍攻打于禁,就沒有取勝。

因此,即便袁紹不和曹操大戰,而是騷擾曹操的“邊鄙地帶”,也未必能把曹操怎麼著。曹操手下能征善戰之將很多,能獨當一面者,如曹仁、夏侯淵、鍾繇等等,能據守一方者,如夏侯惇、張遼、于禁、徐晃、史渙、朱靈等等,曹操不至於事必躬親。

至於其它幾面的邊境地帶,也是一個道理,實際上,當時給曹操後方帶來威脅的,主要就是劉備和孫策,劉備當時不是曹操對手,屢次被曹操打敗,所以這個威脅也不算致命,至於孫策,的確了不起,可惜袁曹大戰剛開始,就死了。

因此,如果袁紹聽從了田豐的建議,黃河以北的袁紹,和黃河以南的曹操,都會同時壯大,並陷入僵持,在較短的時間內(五年以內),袁紹無法拖垮曹操。這就是我的結論。

圖:曹操


再進一步:袁紹和曹操僵持的時間越久(五年以上,尤其是劉表去世),對袁紹越不利

袁紹和曹操僵持,曹操可不會無動於衷。僵持之初,曹操必然要疲於應付一段時間,一旦曹操適應了節奏,尤其從曹操三番五次離開河南前線,袁紹都“見事遲緩”,不敢襲擊曹操來看,即便曹操南下襲擊荊州,袁紹也未必就敢把曹操怎麼地。況且,既然是養精蓄銳,自然不會出動大軍,則袁紹也不會傾巢而出襲擊曹操後方,如果不是傾巢而出,則未必能達到效果,要知道,曹操後方是有重兵把守的。

而這樣拖下去,則曹操很有可能會南下,襲取荊州,至少是荊州北部到江陵一帶的土地。當時荊州劉表手下有十萬人,如果袁紹和曹操拖到207年,劉表病逝,那曹操佔據荊州北部(荊州只有北部發達),問題不大。那實際上他和袁紹的綜合實力已經分不出高低了,這時候,領袖的能力,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了。而這方面我們知道,袁紹是不如曹操的。所以,最終袁紹拖垮的,將是自己。


參考文獻:
《三國志》
《後漢書·郡國志》
《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主編,中國地圖出版社
圖┃文:諸葛音

0liver小牛
2019-12-28

不管是從三國曆史的角度來看,還是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情節來看,田豐的建議是否被採納都不是勝負的關鍵。

要知道官渡之戰中曹操也並沒有全滅袁紹主力,實際上袁紹軍的傷亡不大,只是損失了許多糧草而已,就像諸葛亮的北伐,人還在只是吃的沒了,士氣受到了一點打擊。糧草沒了怎辦?不主動進攻就是了,就不會有運糧的損耗,這樣沒有勝也不會有敗。袁氏不是敗在缺兵缺糧,或者兵將不精。

那關鍵是什麼?個人認為袁氏還是敗在袁紹的廢長立幼上,廢長立幼以至於兄弟反目,袁氏四州,幽、冀、並、青分別被袁熙、袁尚、高幹、袁譚瓜分。曹操謀士郭嘉有言(沒記錯的話是他說的不太確定):四人在面對外敵時會同心合力,若無外敵則會窩裡反鬥。正如此言,曹操不動聲色坐山觀虎鬥,而袁譚為對抗兄弟而勾結曹操,引狼入室,最後四兄弟被逐個擊破。

所以可以假設:

1.袁紹長壽,採納田豐建議,那麼兵力更多糧草更足,即使再來一次烏巢奇襲,袁軍也有能再補給起來,容錯率高。

2.袁紹長壽,不採納建議,那麼即使有官渡之敗,也能繼續統合四州臣民,鹿死誰手仍未知

3.袁紹短壽,不管採不採納建議,都會廢長立幼,則彼必敗。

4.袁紹短壽,立長子袁譚,以此人的能力多半還是要敗給曹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