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10 個回答
邓海春
2019-05-01

唐朝是歷史上少有的時間跨度大又繁榮的朝代,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卻正是發生在這樣一個繁華鼎盛的朝代。據《全唐書》上記載,安史之亂持續了七年之久,並且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那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呢?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安史之亂的起因,隨著唐太宗、唐高宗不斷地擴大疆土,本有的制度已經無法滿足中央統治的需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唐玄宗設置了節度使一職。但是,唐玄宗這一個政策卻適得其反,產生了反面效果,成為了唐朝皇室重大的政治隱患。其中,安祿山作為唐代藩鎮割據勢力最初的創立者之一,兼任盧龍、范陽、河東節度使,掌控轄區內的軍事、財政和行政,獨掌了將近十五萬的兵力,儼然堪稱“小皇帝”。

宰相李林甫死後,安祿山在朝堂中失去了忌憚的對象,加上與新任宰相楊國忠關係惡劣,野心膨脹的他決定叛變。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聯合羅、奚、契丹、突厥等民族,以“討伐楊國忠,清君側”為名,與史思明發動叛變,直指東都。唐玄宗聽信讒言,殺了大將封常青、高仙芝,這極大的削弱了唐朝軍隊的戰鬥力,又因為唐玄宗一系列錯誤的指揮,唐朝軍隊慘遭失敗,而安祿山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便攻打到了潼關,唐玄宗不得已落荒而逃。逃至馬嵬驛時,士兵斬殺楊國忠,逼迫唐玄宗賜死了楊貴妃。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唐玄宗朝政糜爛,安祿山藉機建立大燕政權,但他性情暴躁,引得臣子不滿。至德元年(756),安祿山長子被殺害,次年,安祿山就被他的次子安慶緒合謀殺了,但安慶緒並未傳出他的死訊,只稱安祿山是傳位與安慶緒。不久,安祿山的部下史思明將安慶緒殺了,成功奪取了政權,兼併了安慶緒的軍隊。上元二年(761),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率兵殺了史思明,成功篡位。好景不長,史朝義淪落到眾叛親離的下場,率領僅剩的幾百人四處逃竄,被迫於林中自盡,至此,安史之亂也畫上了句號。

在這場權力更迭之中,子殺父,部下殺上級,這無疑是混亂不堪、有違倫理道德的,將人性的惡面暴露無遺。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人們的貪得無厭。“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完美的詮釋了貪得無厭一詞。

當一個人得到了他想要的之後,就很容易不滿足於現狀,更不消說權力了,權力就像春藥,使人慾罷不能,安祿山、安慶緒等人均是如此,在初嘗權力的甜美后,不懂得或是說不願去控制,放任自己的野心。貪心確實是本能的追求,但是作為一個人,應該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學會如何剋制貪心,甚至說學會正確“利用”貪心。利用好貪心,我們才能更上一層樓;利用不好貪心,則是貪婪,反而只能自食惡果。“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們沒有偏執的能力,那麼在野心與現實的矛盾中,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如何取捨,不做下一個安祿山。

夏目历史君
2019-03-07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捋一捋安史之亂的前後詳細過程,答案夾雜於其中。

先了解安祿山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有唐一代,十分開放,它的開放不僅在於內部,對外也很開放,比如在對待少數民族態度上,當時唐朝有很多官員都是少數民族的,同樣少數民族出身的安祿山(胡人與突厥人所生)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下開始興起,走向巔峰。

安祿山雖屌絲出身,長相醜陋,但他也是有特別之處的,那就是特胖。體重的優勢加上出生於塞外,讓他練就了一身力氣,異常剽悍驍勇。得以此,安祿山被幽州節度張守珪所欣賞,成為其義子,安祿山自此有了一個跳板,開始了自己創業之路。

安祿山在明面上靠自己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討好朝中重臣,暗地裡又拿厚禮賄賂往來官員,因此他在朝廷內有著不錯的名聲,唐玄宗也是特別喜歡他,到後來還親自下旨讓他成為自己愛妃楊玉環的乾兒子。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安祿山實力

安祿山自公元732年投入軍旅起,一路上可謂是平步青雲,到公元751年時,他已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成為唐朝最大的腕。

要知道玄宗當時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控制、鞏固邊防,於開元十年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

節度使權力很大,相當於三國時期的刺史、州牧。《新唐書 志第四十兵》記載:“(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

節度使是雄踞一方的存在,而安祿山作為三鎮節度使,實力可想而知。

當時的唐玄宗為保衛邊疆,實行的是外重內輕策略,他允許節度使率兵鎮守邊地,這使得後來邊鎮兵力達50萬之多,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而安祿山作為三鎮節度使,即平盧、范陽、河東三鎮,擁兵20萬,實力最強。

安祿山在公元751這一年,實力劇增,隨之一起上漲的是他的野心。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安祿山造反準備

於是他開始密謀造反,首先是以抵禦外敵為名在老巢范陽儲藏兵器、糧食;接著親信挑選出來代替那些“不聽話”的官員;最後派出了探子前往長安獲取第一手的情報。

這在《舊唐書》中有記載:

祿山陰有逆謀,於范陽北築雄武城,外示禦寇,內貯兵器,積穀為保守之計,戰馬萬五千匹,牛羊稱是。
高尚掌書記,劉駱谷留居西京為耳目
安守忠、李歸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潤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皆拔於行間。

而在安祿山做這些的事情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出了一二,就連大奸臣楊國忠都多次對唐玄宗上奏:祿山必反!

可惜,玄宗當時已然被安祿山影帝般的演技所矇蔽,當安祿山一副哭相跑到自己跟前抱怨時,他只覺得錯怪了他,反而自己愧疚了起來,於是讓他做了左僕射的高官,放他離去。

公元755年,經過四年的準備,安祿山有了造反的實力,於是以討伐逆臣楊國忠為命,從范陽起兵造反,頓時間朝野震驚。

造反的人數有多少呢?

《舊唐書》記載:以諸蕃馬步十五萬,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以高尚、嚴莊為謀主,孫孝哲、高邈、何千年為腹心。
《資治通鑑 》記載:十一月,甲子,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反於范陽。

也就是說當時安祿山三鎮的軍力,加上各少數民族支持,啟用了騎兵、步兵共十五萬造反,號稱是二十萬。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安史之亂

安祿山起兵後,由於多年沒打仗,久疏戰陣,加上造反過於迅速,唐軍壓根沒反應過來,十五萬叛軍很快就控制了河北,而這個時候的唐玄宗還不信,直到一週後才肯接受安祿山造反的現實。

玄宗起用高仙芝為帥東征安祿山,不過我們在先前也提到唐朝當時已是內輕外重,節度使擁兵自重,精銳在邊疆,還沒有趕回,高仙芝也是臨時募兵,得到的新兵壓根無法與安祿山的兵相提並論。

高仙芝也深知這一點,於是堅守潼關不出,不過唐玄宗卻因此,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了高仙芝。無奈,在安祿山造反當年年底,他攻下洛陽,稱帝,國號大燕。

玄宗再起哥舒翰為帥,起二十萬大軍,鎮守潼關,與高仙芝一樣,哥舒翰也是堅守,玄宗心急,催促哥舒翰出戰,哥舒翰硬著頭皮出戰,結果中了伏擊,被殺的大敗,20萬大軍只剩8000,此戰後潼關失守,而潼關是長安門戶,潼關一丟,長安沒過多久也沒了。

安史之亂這時是最嚴峻時期。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不過在李肅宗即位後,戰爭開始有好轉,郭子儀與李光弼聯手進軍河北,擊敗史思明,收復了河北一帶。

安祿山之子安慶緒為重振旗鼓,以尹子奇為帥,率十三萬人南下,掃蕩河南。不過在睢陽之戰中,被張巡給打敗,叛軍被殲滅12萬之多,而睢陽保衛戰牽制了、又消滅了叛軍主力,為後來收復長安、洛陽奠定了基礎。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後期安史之亂(這裡本人特指安祿山死後)

公元757年,安祿山起兵兩年後,他被兒子安慶緒殺害,安慶緒繼承帝位掌權。當時長安、洛陽已被收復,安慶緒僅率1300人敗逃鄴城。

安慶緒衰退之際,史思明開始壯大,他在當時是守老巢范陽,並沒有多大損失。公元758年,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繼任“大燕皇帝”。

公元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義所殺,由於多次內亂,叛軍勢力漸弱。公元762年,唐軍騎兵與回紇軍合圍再次失守的洛陽,史朝義派10萬精兵來增援,被打的大敗,殲6萬餘人,俘其2萬餘人。自此後更是兵敗如山倒。

公元763年,史朝義率五千騎敗逃回范陽。由於部下李懷仙已獻城投降,史朝義不得入城,他只好逃奔廣陽(今北京房山東北),又遭守軍拒絕,史朝義在絕望之際自縊而死,安史之亂自此結束。

《新唐書》記錄最終結局:朝義至范陽,懷仙部將李抱忠閉壁不受,朝義告飢,抱忠饋於野。朝義飯,軍亦飯,飯已,軍子弟稍稍辭去。朝義流涕罵承嗣曰:“老奴誤我!”自漁陽回止幽州,縊死醫巫閭祠下。

安史之亂自公元755年從安祿山開始,到公元763年於史朝義手裡結束,歷經七年又兩個月,大唐由盛轉衰,下面則是藩鎮割據時代。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夏目說:

從以上可以看出,到了史朝義時期安史之亂已然是走下坡路了,基本一直在輸,但他在最大一戰,即唐再奪東京之戰,依舊是能起精兵十萬與唐一戰的,所以巔峰時期勢力還是非同小可。

不過到了最後他輸的一無所有,部將在史朝義大勢已去之下都選擇了降唐,不接納他,比如田承嗣、李懷仙等人都閉門不出,田承嗣更是將史朝義母親及妻子送於唐軍以表忠心,史朝義是在無路可走情況之下,才於林中自縊而死的。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要說史朝義最後還有多少人,其實上要分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上是說史朝義個人。他最終史朝義是眾叛親離,一人沒有,自己在絕望中自殺。

廣義上則是史朝義為首的叛軍。當時史朝義的部將田承嗣、李懷仙、李寶臣、薛嵩四人都因投降有功,依舊做了節度使,他們的勢力沒受太大影響,只能說是被招降了,明面上聽命於朝廷,實際自主權力很大。他們四人擁兵於河北,算是藩鎮割據時代第一批人。

安祿山時期的叛亂應該是威懾力最大的,雖然起兵時只有十五萬人,但當時由於國內太久沒戰事,老兵在邊疆,新兵蛋子多;加上出其不意;唐玄宗的瞎指揮不聽高仙芝、哥舒翰等名將勸告,失去了洛陽、長安。

好在之後有郭子儀、李光弼站出來,幫助唐朝止頹,加上抓住叛軍內亂,最終打敗叛軍,將叛亂終結於史朝義手中。

羽评郡主
2019-03-11

安史之亂中,以安祿山最初率領的15萬兵馬起兵反唐,最後由史朝義率領的5000兵馬奔逃,最後兵敗潰散自殺而結束。

有人說,要讀懂唐朝歷史,必須要讀懂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使得百年帝國從此衰退,往日的繁華也最終被這場戰爭所毀滅,安史之亂始於755年冬天,結束於763年的春天,歷時8年的戰爭,是造成唐朝藩鎮割據的罪魁禍首。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安祿山劇照

因為起兵反唐的將領是安祿山和史思明,所以這場持久的戰爭被稱之為“安史之亂”。

唐朝天寶十四年,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朝廷腐敗,聯合其他民族,共計15萬兵馬發動戰爭,古人打仗講究出師有名,安祿山的理由就是奉旨討伐楊國忠,在范陽起兵反唐。

在這之前,我們先了解下此時唐朝各個節度使的兵力;

安西節度使24000人;

北庭節度使20000人;

河西節度使73000人;

朔方節度使64700人;

河東節度使55000人;

范陽節度使91400人;

平盧節度使37500人;

隴右節度使75000人;

劍南節度使39000人;

嶺南節度使15400人;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兵力分佈圖

其中安祿山的切確兵馬是183900人,所以遠不止史書上描述的那樣只有15萬兵馬,不過當時起兵反唐時是號稱20萬大軍(古人帶兵打仗慣用的伎倆);

而唐朝的總兵力在311100人,由此可見雙方總兵力是495000人,但是安祿山一人就佔了一小半的兵力,發動叛亂也不是沒有可能,也有很大的勝算,畢竟古代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很多。

雖說名義上安祿山是三鎮節度使,但是平盧以及河東兩者的兵力,安祿山並沒有用上,尤其是平盧軍在安史之亂後,有一部分竟然還想偷襲安祿山的老巢,只是兵力不足,面對安祿山的留守部隊只能渡海去了山東。

而河東一直都是由楊國忠系把守,安祿山真正到手的兵力應該就在10萬左右,因為有一半平盧軍還是被其控制的,而安祿山能夠以一個半鎮的兵力起兵反唐,這也得益於這些兵馬足夠強悍,尤其是平盧的士兵,各個都是精兵悍將。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再者中央軍士兵質量太差,又沒有絲毫準備,當時的唐朝軍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大型戰爭,都馬放南山,況且唐玄宗在得知安祿山叛亂的消息還有所懷疑,直到確定後才震怒,立刻派兵東征。

安祿山一路打到長安,因為潼關被攻破,唐玄宗不得已逃離長安,而後大將軍陳玄禮殺了楊國忠和楊貴妃,史稱馬嵬兵變。

好在後面郭子儀和李光弼擊敗安祿山部下史思明,收復河北一帶,安祿山因為患有眼疾,性格越來越暴躁,最後被次子安慶緒所殺。

隨後安慶緒又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管安慶緒的部隊後繼續與唐軍對戰,自己帶兵返回范陽,留下兒子史朝義駐守鄴城。只是後來史思明和兒子史朝義又有所矛盾,被史朝義殺害。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史思明劇照

史朝義殺了父親之後,自己在洛陽登基稱帝,唐軍在洛陽北郊擊敗史朝義軍隊,殲滅60000人,俘虜20000人,史朝義自己率兵逃跑,唐軍趁勝追擊,此後的史朝義一敗再敗,最後率領5000人突圍,一路奔逃到范陽,未曾想范陽守將李懷仙已經投降,進不了城門的5000士兵最後各自紛紛離去,東藏西躲,史朝義只能率領數百起兵逃亡廣陽,又遭到守軍拒絕進入,最後走投無路,在林中自殺,安史之亂至此結束。

【文/羽評郡主,歡迎關注】

游在路上的鱼1986
2019-04-03

安史之亂爆發時正值唐朝府兵制開始衰落時期,各個藩鎮開始各自募兵。對於此時的藩鎮,朝廷雖能夠控制,但有些藩鎮已成尾大不掉之勢。當時的唐軍主要的戰力分佈在以下幾個區域:西域、河西、隴右、劍南以及帝國的北部邊境。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由於西域戰事頻發,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各自擁有兵力兩萬四千人。按照唐軍的部隊編制,這相當於四個軍的兵力。高仙芝、封常清統領的安西軍長期為唐王朝開疆拓土,戰力之強無所匹敵。即使在怛羅斯戰役中,唐軍投入了三萬人,但是這三萬人是蕃漢混編部隊,其中真正的安西漢軍不足兩萬。這次遠征高仙芝帶走了一個軍,損失不大。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安西精兵入關平叛,這也是後話。河西隴右對抗西南吐蕃人的入侵,戰力較強,但是統帥王忠嗣去世之後陷入各自為政的狀態。後期由郭子儀整合之後才發揮出其應有的戰力,成為平叛的主力。劍南軍隊自敗於南詔後,尚未恢復元氣,此後在平叛發揮的作用也不大。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安祿山的軍隊在唐帝國軍隊絕對是巨無霸一樣的存在。唐帝國當時的募兵總數約49萬左右,而安祿山軍總兵力在15萬以上。三分之一的軍隊掌握在安祿山手裡。安祿山利用唐玄宗的盲目信任,身兼范陽、平盧、河東節度使,將地方軍政大權都抓在自己手裡。安祿山自身就是個胡人,因此他的軍隊裡招募了大量的契丹、同羅、奚族等胡族士兵。相對於其餘藩鎮,安祿山的軍隊精於戰事,戰鬥力爆表!

安祿山雖兼任河東節度使,但實為遙領,其真正能夠直接掌控的只有大同軍九千五百餘人。剩餘的兩萬五千五百餘人在叛亂髮生之後效忠朝廷,在李光弼的指揮下在河東戰場與叛軍死磕。那麼跟隨安祿山發動叛亂的軍隊為范陽軍九萬一千人,平盧軍三萬七千五百人,河東大同軍九千五百人,共計十三萬八千人。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唐帝國軍力佈置的“守外虛內”使得帝國內地沒有與叛軍相抗衡的軍隊,此外此時府兵制已經名存實亡,安西軍劍南軍遠水難解近渴,安祿山叛軍打唐帝國一個措手不及,一路狂掃河北等地。叛軍打得不是穿心戰術,也不是斬首行動,對於佔領的城池一定會分兵駐紮。此外其老巢也留有軍隊駐守,安慶緒鄴城被圍時,史思明率胡兵13萬人自范陽南下救援鄴城。可見當時的范陽留守兵力應該也不少。有史料記載,在叛亂初期,叛軍進展神速,募兵速度比不上分兵速度,廣大的佔領區分掉了十幾萬叛軍軍隊。那麼實際上與唐軍正面交鋒的軍隊不足十萬。率兵攻打潼關的崔乾佑手下也不過五六萬人。但是由於唐軍新募軍隊兵員素質太差,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才會在戰場上連連敗北。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至史朝義殺其父史思明自立後,叛軍的頹勢已經相當明顯,但其直接掌握的軍隊應該在十萬以上。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以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為副元帥,率諸道節度使及回紇兵會攻洛陽。三十日,在洛陽北郊大敗史朝義軍,殲其6萬餘人,俘其2萬餘人,史朝義僅率輕騎東逃。之後史朝義部將田承嗣等率軍4萬與史朝義會合,迎戰唐將僕固瑒。田承嗣軍被僕固瑒擊敗後,史朝義率魏州(治今河北大名北)兵來戰,又敗走。史朝義逃至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北),與其大將薛忠義合兵3萬南下迎戰,進至臨清(今屬河北),遭僕固瑒伏兵襲擊敗走。此時,回紇兵趕到,與唐軍會合追擊,於下博(今河北深縣東南)東南又大敗史軍。史朝義數戰皆敗,自己敗掉的精銳軍隊就達十多萬,後來田承嗣等人投降唐軍,史朝義眾叛親離,在林中自殺,為禍七年的安史之亂至此結束。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平安读历史
2019-07-01

公元76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率領15萬大軍以清君側的名義造反,這就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結束時,史朝義身邊已經不到五千殘兵,最後兵敗被迫自殺。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件重大事件,說起安史之亂的起因,主要是因為唐玄宗給了安祿山實在是太大的權力了。當時唐朝,一共有9個節度使,安祿山一人身兼三個節奏時,掌握了大唐帝國大約1/3的精銳的兵力。如此強大的實力,自然讓安祿山野心大大膨脹。當時的宰相,楊國忠對安祿山步步緊逼,搞的安祿山渾身不自在。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再加上手下的人不斷慫恿,楊國忠屢次挑釁,最終搞得安祿山極其惱火,所以乾脆直接造反了。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雖然安祿山擁有如此強大實力,造反卻是風險極大的一件事情。雖然安祿山的造反給唐朝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但是安祿山自己也沒落著什麼好,不到兩年安祿山還有他的兒子安慶緒以及其他人都死於非命了。接棒的史思明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他屢次打敗唐軍,一度威脅到長安,但是最終他還是被兒子史朝義所殺。史朝義雖然接了皇帝位,但是這個皇帝做得實在不怎麼樣安穩,一直處於風雨飄搖中。最後史朝義還是兵敗自殺,身邊已經沒有多少人了。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安史之亂確實使整個中國都遭受了巨大的災難,也使中國最為強大的唐朝從此由盛轉衰。安史之亂之後,整個中國大地都遍佈藩鎮,唐朝雖然還存在,但是已經無法號令各大藩鎮,這種情況一直到200多年後宋太祖趙匡胤重新統一天下。而起兵造反的安祿山和史思明他們兩人,除了過去的一把皇帝癮之外,又得到了什麼呢,最後都是全家都死於非命。

萧晓四姑娘
2019-11-13

安史之亂長達七年零兩個月,在這七年多時間裡,大唐換了三個皇帝,從唐玄宗李隆基到唐肅宗李亨再到唐代宗李豫;而叛軍首領換了四個,從安祿山到安慶緒再到史思明最後是史朝義。

可以說內亂讓叛軍的戰鬥力不斷下降,最後敗給了大唐,但即便最終史朝義兵敗自殺,這場叛亂也沒有真正落下帷幕,而僅僅是不再起兵反唐了。但卻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下來。當時投降的將領全部被大唐許以原職,這既是僕固懷恩為大唐挖的陷阱,也是大唐不得已而為之,畢竟,安史之亂的破壞實在是太大了,大唐帝國的盛世繁華轟然倒塌,帝國的威嚴和統攝力統統不復從前,藩鎮割據成為強大的地區勢力,越來越脫離唐王朝的控制。經濟遭到破壞,人們流離失所。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而這場叛亂的製造者就是安祿山,一個重達330斤的胖子,他曾在唐玄宗面前如小丑般忠誠和老實,深得唐玄宗的信任,更是成為楊貴妃的養子,在李林甫的提攜下,安祿山迅速成為范陽節度使和平盧節度使,又在後來求得河東節度使,一人統攝三鎮,成為王忠嗣之後最強悍的存在,當年王忠嗣曾統攝四鎮,雖是唐玄宗的養子,卻得不到唐玄宗的信任,最終被誣陷後暴卒。

之後就是安祿山統兵最多。平盧、范陽、河東加起來有183900人,而當時十個節度使加起來總統兵495000人。安祿山一個人統兵佔了三分之一還多,而十個節度使總兵力約佔全國兵力的85%,這樣一算,安祿山自己統兵佔了大唐帝國的近三分之一。當然安祿山對於河東地區的兵力統攝力相對小些。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但在755年,安祿山起兵的時候,還是湊夠了15萬,包括平盧和范陽的全部兵力再加河東的部分兵力,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等部族的兵力,湊夠了15萬人馬,號稱20萬,以范陽為根據地起兵造反,名目就是安祿山矯詔奉朝廷之命討伐楊國忠。

很快,全國就陷入戰亂之中,在長安即將陷落之際,唐玄宗“御駕親征”灰溜溜的往南邊跑了,在馬嵬驛發生了著名的馬嵬驛兵變。然後唐玄宗入蜀成了太上皇,太子李亨北上靈武登基為帝。開始了收復兩京的戰爭,而安慶緒將父親安祿山殺死,自己做了皇帝,只是安慶緒和史思明之間不合,後來在安慶緒求助於史思明的相州之戰後,史思明殺死了安慶緒,全面接管了叛軍,稱帝。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而在761年,史朝義又把父親史思明殺死,稱帝。這時候的叛軍已經再不復從前有統一的指揮,史朝義對叛軍並沒有約束力。在對唐軍的作戰中幾乎節節敗退。762年十月,唐代宗命僕固懷恩為副元帥率各路節度使攻打洛陽。史朝義率十萬精兵增援洛陽,但被僕固懷恩打敗,史朝義損失很大,被斬首六萬,被俘虜兩萬。之後,史朝義帶著數百輕騎往東逃竄,而僕固懷恩帶領朔方軍繼續追擊史朝義。史朝義組織的數次反攻均告失敗。

史朝義的部下紛紛降唐,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史朝義在林中自縊身亡。安史之亂就此結束。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當時的僕固懷恩已經與朝廷產生了矛盾,他有了異心,遂對降唐的叛軍節度使們並沒有趕盡殺絕,相反的,他奏請朝廷讓他們官復原職,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薛嵩(薛仁貴孫子)為相衛節度使,和之前並沒有什麼區別,而朝廷為了安撫民心以及快點結束戰亂,遂答應了僕固懷恩的請求,自此唐朝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河朔舊部依舊奉安祿山和史思明為聖人,田承嗣還為安、史四人立祠,號為“聖人”。而在九世紀的唐穆宗時期,安祿山和史思明的影響力還在。

图文绘历史
2019-02-24

唐玄宗末年,也就是755年12月,唐朝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打著奉詔討伐奸相楊國忠的口號,在范陽起兵,反叛朝廷。反叛之前安祿山打造兵器、儲備糧草、強徵戰馬等,做了充分的準備,擁有精兵15萬,又聯合庫莫奚、契丹、回鶻、粟特等胡人部落的5萬人,共20萬兵馬,僅半年時間,就攻破洛陽、潼關,一路向西,直奔都城長安而來,唐玄宗倉惶西逃入蜀。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圖為安祿山畫像。

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哥倆本準備唐玄宗死後反叛的,誰知朝廷奸相楊國忠打壓自己勢力,還誣陷自己密謀造反,於是打著誅楊國忠的旗號提前了反叛計劃。唐玄宗令榮王李琬為主將,率大將軍高仙芝、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共計6萬軍隊討伐安史叛軍,當時唐朝精銳都在遙遠的西北鎮守,沒趕回來,李琬的集結的6萬中央軍不是安祿山的對手,東都洛陽失守,安祿山稱帝,國號大燕。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圖為安史之亂,唐軍與叛軍的形勢圖。

高仙芝和封常清因洛陽失守在陣前被監軍斬殺,唐玄宗再派大將哥舒翰領兵20萬進攻洛陽,哥舒翰大敗,殘兵投降安祿山,756年潼關失守,不久首都長安陷落,相反的是此時各地唐將領不斷恢復過來,對叛軍的進攻逐漸展開,在河北郭子儀、李光弼拖住史思明的叛軍,王思禮切斷洛陽和范陽叛軍的聯繫,逃到馬嵬坡的唐玄宗遭到兵變,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令郭子儀、李光弼二人討伐叛軍。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圖為平定安史之亂的唐將,郭子儀畫像。

安祿山自立皇帝不久就被兒子安慶緒殺掉,安慶緒橫掃了中原大地,唯獨睢陽城久攻不下,最後竟然堅守10個月拖住安慶緒幾十萬兵馬,史思明也調回洛陽,此時唐軍開始反撲,757年收復長安城,兵敗後的安慶緒只剩6萬人,史思明擁有洛陽、范陽10萬兵馬,唐軍各鎮兵馬無統帥各路為戰大潰敗,758年史思明殺安慶緒,此後唐史兩軍陷入膠著,761年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殺掉,此時史朝義所領洛陽6萬、莫州部將田承嗣4萬、貝州部將薛忠義3萬、河北各地2萬餘,大約15萬人,但內部經相猜忌,唐軍來後立刻分崩離析,降的降,死的死,763年走投無路的史朝義吊死在幽州城外。

历来现实
2019-04-23

安史之亂,安是“安祿山”和他的兒子安慶緒,史是“史思明”和他的兒子史朝義。

安史之亂可以說是盛世大唐由盛轉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唐朝也因此走下坡路。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是一個繁榮昌盛的時期,可謂是盛世高歌,長安城下,貴妃起舞,君臨天下。但是在安史之亂爆發後,盛世唐朝便成為了過眼雲煙。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這場戰亂的發起者安祿山,本來在玄宗眼中是忠臣良將,因為他長相討喜,而且還是一個300多斤的胖子,總在玄宗面前他裝傻充愣耍活寶,唐玄宗一度沒把他當外人看,還讓楊貴妃收他做乾兒子。可人家安祿山表面看著痴痴呆呆,但其實內心奸詐狡猾,他命部將在京師窺視朝中的一舉一動,朝中有任何舉動都必須飛書給他,所以即使他身在范陽也對朝中之事瞭如指掌。

安祿山每年除獻俘以外,還向玄宗獻雜畜、奇禽、異獸等珍玩之物等來博得玄宗的恩寵。經過自己不斷的努力,成為了玄宗皇帝身邊一個說得上話的小紅人,比玄宗皇帝身邊的哪些太監還厲害,慢慢被委以重任,發展出起兵造反的實力。

當時的盛世唐朝是一個處於長期太平的時期,玄宗又年歲漸高,一心寵妃,無心管理好朝政,李林甫又手握大權,綱紀大亂。安祿山計算著何時可以奪取這江山,自己做皇帝,但只是暗自積蓄實力,安祿山比較打怵李林甫,只要他在朝一天,安祿山就不敢動作。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安祿山表面上對玄宗忠心耿耿,實際暗中作謀反準備。他還以防禦敵寇為理由,在范陽城北築了雄武城,在裡面儲藏了不少兵器和糧食。他還奏請玄宗派王忠嗣率兵前來助役,欲乘機留下其精兵猛將。

李林甫死後,唯一的隱患消除,在755年11月,身居數職的安祿山感覺自己密謀這麼久了,所有的裝備和兵力都已經足夠謀事了。

當時十個節度使加起來總統兵四十九萬五千人,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范陽節度使管轄九萬一千四百人,平盧節度統轄兵士三萬七千五百人,河東節度使統轄兵士五萬五千人,所以當時的他已經擁有號稱20萬兵力,在他看來,足夠用來搞事情了。

安祿山遂從范陽起兵造反,詐稱奉唐玄宗旨意率領部隊討伐逆臣楊國忠。很快戰爭就爆發了,而在太平時期生活久了的人根本不知道戰爭的恐怖,朝中軍隊質量太差又毫無準備,所以根本打不過安祿山手中的精兵強將邊防軍。導致安祿山一路進攻直至長安,連玄宗都棄長安而逃,北方陷入混戰之中。

然後唐玄宗入蜀成了太上皇,太子李亨北上靈武登基為帝,之後便開始了收復兩京的戰爭。而此時的叛軍也起了內亂,安祿山被他的兒子安慶緒殺了,安慶緒自己做了皇帝。

大唐名將郭子儀受命收復長安,郭子儀力主向回紇借兵,然後郭子儀帶領唐軍在長安城外與叛軍進行了大決戰,雙方投入兵力25萬。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起初唐軍不佔任何優勢,是猛將李嗣業的驍勇善戰才穩住了陣腳。最後在叛軍偷襲唐軍時,聯合回紇軍夾擊叛軍,叛軍大敗,逃回長安城,後感覺長安城朝不保夕,便棄長安而逃。

此次大戰,唐軍殺了叛軍6萬人,收復了長安城。兵敗後的安慶緒只剩6萬人,但是史思明和安慶緒並不合,所以在安慶緒求助史思明後,史思明又把安慶緒給殺了,接管了所有的叛軍,做了皇帝。

史思明接管的安慶緒的叛軍繼續和唐軍作戰,自己帶兵返回范陽,留下兒子史朝義駐守鄴城。但是後來他又與他的兒子史朝義發生了矛盾,史朝義反手把他給殺了,自己做皇帝。

史朝義做皇帝以後,根基尚淺,軍隊並不完全聽令於他,所以多次與唐軍交戰都是以失敗告終,所剩的兵力也一點點被蠶食。

最後一次在洛陽與唐軍交戰,被唐軍殺6萬人,被捕獲的有2萬人,打不過的史朝義只好帶著5千士兵突出重圍來到范陽。但是他卻不知道此時范陽的守城部隊已經投降了,此時所帶的這5千士兵因進不了范陽也各自四散逃去,走投無路的他只好吊死了。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長達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讓一個國家從繁榮昌盛到衰弱至極,人口急劇下降。從安祿山最開始時擁有19萬之多的兵馬,到後來史朝義手中只有5千士兵,足可體現戰爭的殘酷性。

穆清聊历史
2019-02-20

要讀懂唐朝,其實先要讀懂安史之亂。這一場戰亂,結束了唐朝的盛況,百年的帝國,從此刻開始,就走了下坡路,一去不回頭,往昔的回憶,都已經成為了過去的歷史,安史之亂不但是整個大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後世史家甚至將它視之為整個中國古代歷史重要的分水嶺之一。在帝國邊鄙發起, 雜糅胡漢的安史叛軍,不過兩個月的時間,便以風捲殘雲的氣勢攻佔了兩京,佔領了半壁江山,後唐朝經過七年的浴血奮戰,終於誅殺了叛軍主力,重新統一了大唐,可依然無法肅清其殘餘,自此,藩鎮的問題就伴隨著大唐。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安史之亂的過程

唐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討伐宰相楊國忠為理由叛離大唐,率領叛逃軍隊十五萬從范陽南下,席捲了今天的河南和河北,向關中進發,並且於次年在洛陽稱帝。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唐玄宗長期寵信安祿山,在安祿山叛逃之後倉卒應對變數,後繼看到戰局稍微有所好轉,就強令固守在潼關的哥哥舒翰出擊,在這種倉促出兵的情況下,唐天寶十五年六月十八萬唐軍便被安祿山叛軍打的一敗塗地,唐玄宗放棄了長安,直奔成都,長安就此陷落。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唐天寶十五年七月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繼位,然後繼續平亂叛軍。唐朝將領李光弼堅守太原,挫敗叛軍史思明等部十萬人進攻,捍衛了唐朝在靈武的指揮中樞。這時,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誅殺,取代了安祿山的地位,集中兵力共計河南,目的是切斷唐軍江淮區域的供應線,但是數次都沒有成功。唐軍在此時開始反攻。唐肅宗和唐玄宗一樣,沒有搗毀叛軍的老巢范陽,而急於將兩京收回。到德二年九月時,郭子儀等率領唐軍十五萬並且借調回紇騎兵四千餘人,在長安南與叛軍激戰了數日之後收回了京城,隨後由收回了洛陽。可是唐肅宗並沒有令唐軍乘勝追擊,而在一年後才遣軍進攻逃跑到鄴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陽)的安慶緒餘孽。在這次征討過程中,二十萬唐軍並沒有設置監軍,而是以宦官魚朝恩為督軍,可想而知,這支唐軍被南下增援的史思明部打的潰不成軍,以戰敗結束。史思明殺了安慶緒,留下了他的兒子史朝義守鄴城,自己回到范陽稱帝,不久又南下攻陷了洛陽。
史朝義又誅殺父親史思明,從而取代了他,唐軍和叛軍一度相持。寶應元年,唐玄宗、唐肅宗相繼去世,唐代宗李豫即位後,又借回紇兵,合唐軍之力,收復洛陽。史朝義最終走投無路而選擇自殺死,歷時七年的安史之亂到此就結束了。
我根據這一歷史過程分析,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時應該有十五萬兵馬,最終的結果時史朝義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了自殺,這樣子的話,史朝義都死了,又怎麼會有兵馬,因此最後史朝義是沒有剩餘兵馬的。
這只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若有不同觀點,請在評論去留言。
小小呆萝卜
2019-03-05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驟然在範

陽起兵,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意圖改朝換代。當時安祿山麾下的兵

馬約15萬眾,更是聚合了不少同羅、奚、契丹、室韋人。號稱20萬人馬。

當時海內承平日久,百姓以及幾代人沒有見過戰爭了,聽說安祿山起兵造反,紛紛

大驚,就連近處駐地的兵馬也紛紛不戰自潰。而慌亂的唐玄宗更是六神無主,急招楊國

忠議事,可是,這時的議事又有什麼用呢?那數十萬叛軍又豈是輕易就能打敗的。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無奈,唐玄宗派遣封常清、高仙芝以應敵,可是,交給了他們權力卻又不相信他

們,相比他們,唐玄宗更相信那監軍太監。也正是那監軍太監的誣告,使得唐玄宗

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封常清、高仙芝。同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帝,改國號為燕。

病急亂投醫的唐玄宗想起了這時病廢在家的哥舒翰,便任命他為平叛副元帥。可

是,也不知怎麼,上了年紀的唐玄宗可能真的已經到了昏聵的地步。明明不知兵,卻非

要用兵。哥舒翰當時的想法是堅守潼關,帶敵軍內亂,則稱亂攻之,可以說這是當時僅

有的一個辦法。沒轍啊,皇帝不相信,要求哥舒翰強攻。果然,哥舒翰一戰兵敗,繼而

被擒。而這時等待唐玄宗的命運是什麼呢?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數十萬叛軍臨城,還能有什麼辦法,跑唄。這天,皇帝的禁軍儀仗遷到了大明宮。傍晚,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整編六軍,多賞賜錢財,從馬廄裡挑出九百匹馬,外面都一無

所知。乙未日黎明,皇帝帶著貴妃姐妹、皇子、皇孫、公主、妃子、楊國忠、韋見素、

魏方進、陳玄禮和近侍從延秋門出逃。後來行到馬嵬坡,六軍將士終於忍無可忍,發動

兵變殺死楊國忠等人,高力士等人縊殺楊貴妃。

旋即太子李亨在靈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為太上皇。知曉這一切的唐玄宗也是無可奈何。畢竟,現在的自己已不是當初那一手遮天的皇帝了。

長安失陷,君儲逃亡,安史之亂進入最高峰。但是,這時叛軍的內部也出現了問

題,安祿山因為立儲問題,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安慶緒殺父安祿山後,自立為帝,年號

載初。命史思明回守范陽,留蔡希德等繼續圍太原。同年,長安為唐軍收復,安慶緒自

洛陽敗逃退至鄴城(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其部將李歸仁率精銳及胡兵數萬人,潰歸

范陽史思明。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元二年(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離心,唐代宗繼

位之後,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河北副元帥,統兵北征。經過數年的平叛,

史朝義兵敗,其部下也都紛紛投降。而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歷時七年又兩

個月的安史之亂結束。


此後,唐朝正式進入藩鎮割據的局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