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的《周易》與老子的《道德經》是什麼關係?

周文王的《周易》與老子的《道德經》是什麼關係?
10 個回答
正道沧桑
2017-08-31

關於《周易》和《道德經》的關係問題,我覺得應該先從兩者的歷史淵源開始討論吧。

第一、《周易》按照司馬遷在《史記》裡的說法是:伏羲氏創造的八卦,而後經過周文王的推演八其八,六十四。是周文王在伏羲氏八卦的基礎上發揮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孔子晚年才注意到《周易》的意義和巨大價值。所以司馬遷說“孔子晚而喜《易》。”並且有“行止在囊,韋編三絕。”的典故。以上是《周易》從創造到定型的基本歷史脈絡。

太史公司馬遷的這個說法,肯定是得有所據和考證過的。儘管後人有爭議,但是沒有別的說法比這更可信了。畢竟,司馬遷接觸的史料,古籍,拜訪過的漢代宿儒(前身是大秦朝的博士)。絕不是今天的史料和所謂的專家教授能夠相與並論的。

說到這裡,我覺得有如下幾個問題有必要先行討論。

1、八卦是伏羲氏創造的,這點古來很少有異議的。伏羲氏在炎黃之前,那個時候有無文字無從考證。但是,畫八個卦的符號。完全是有可能的。總比什麼河出圖,洛出書可信,畢竟八卦總是人畫的,不像河圖,洛書說什麼神龜負圖,麒麟載書之類的。至少前人說八卦是人創造的,這個說法已經很科學,很難得了。我們的陰曆曆法,百姓稱為農曆現在還與西曆並行而用。在夏代那個時候,人的認知侷限性和自然條件下,先民就能測度天上的日月星辰運行規律,算定日月歲差,以從事農時的種收。由此來看,在遠古伏羲氏能畫八個卦的符號,應該不難。

2、關於周文王羑里演《易》的說法。文王在羑里,被囚禁七年之久,把人皇伏羲的《易》之八卦發揮集成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五千多字,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商末周初,已經有簡書的存在了。所以,司馬遷說文王演《易》為六十四卦,我覺得不應該有問題。

3、關於三《易》之說。得何古人所授,出誰人之口,我不知道。但是根據《易經》的內容,演變史和各家的《易經》著作來看。我認為根本沒有什麼《連山易》,《歸藏易》。最大的可能就是《易經》在不同朝代的不同稱呼。“夏曰《連山》,商曰《歸藏》,周曰《周易》。”只是《周易》在夏、商、週三代的不同稱呼,並不是什麼夏商周三代原本各有一部《易經》到周代殷商之後前兩部失傳了。因為《易經》不同於小說,文章,戲曲劇本,這些你可以創作或者另起爐灶。《易經》它本於陰陽八卦,以周文王至純大德,也不過做了《易經》的發展推演工作;以孔子之至聖,也不過在伏羲,文王的基礎上做了下《周易》的解釋工作。孔子,刪《詩經》,訂《尚書》,作《春秋》。唯獨於《易經》孔子不曾增減,更改一字,只作註解。以周文王至純之德,孔子至聖之資,都不能捨伏羲氏而另創《易經》。夏,商二代,有何能人?能捨伏羲氏而各創一《易經》哉?因此,“古有三《易》之說。”我不敢信。“夏曰《連山》,商曰《歸藏》,周曰《周易》。”是伏羲氏一《易》而三別名而已。哪裡來的什麼古有三《易》之說。真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哪個古人,所受於何人之說。後人不察,轉而附會,正所謂道聽之而途說之,德之棄也。

(至於什麼先天八卦,後天八卦,伏羲氏卦位,文王卦位,數派,理派,義派云云的。對於這些穿鑿附會,讖緯小術,何足以登君子之堂?遑稱與之辯論了,所謂君子不屑與辯者,正是這類小人。拿著聖人的《易經》自封大師,招搖撞騙,占卜禍福,妄言吉凶,煽惑無知百姓。兜售其小智術,以達斂財邀譽之目的。是故,孔子曰:“未有小人而仁者也。”遠離這些《易經》大師,遠離這些《易經》算命騙子,就是最大的逢凶化吉。)

第二、《道德經》是老子的著作。但是和《易經》相比《道德經》的歷史比較清楚。雖然,近代很多國學大師,包括梁啟超等。懷疑派,考證派認為《道德經》是戰國時代學者編輯拾綴的格言警句。並且說不是成於一時,一人之手。甚至於懷疑老子,歷史上沒有其人,而是《史記》杜撰的一個人物。以飽學之士,而有此疑,誠是令人費解。

清末民初,這些大師和懷疑一切古籍的人士。之所以會那麼的激進和凡古皆疑。我認為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

一是、受西方治學者的影響,說什麼以客觀科學的方法,以西方的治學方法研究中國史;(典型的一時醉心西方厚於彼,必薄於此。)

二是、《道德經》的傳世本,把《道德經》分為八十一章。再加上清代考據學的餘緒。最後矯枉過正,不但懷疑古籍本身的真偽。甚至於懷疑作者有無其人。唉,對這種治學方法,我不知道該批評其過激呢?還是該讚揚其認真?

。。典型的兩個實際案例:

1、《帛書道德經》的出土,證實了《道德經》是老子的著作並且是出於一人之手。雖然,懷疑派還不死心,但是懷疑派的意見基本是聞者掩耳,視者閉目,沒人聽了。

2、《孫子兵法》被近代疑古派,懷疑是孫臏所做。還說什麼孫武子,歷史上沒有這個人,是司馬遷杜撰的。後來銀雀山《孫臏兵法》的出土,又給了疑古派一巴掌。(幸好那些國學大師逝世了,如果他們還活著,真不知會作何感想。)

由此來看,治學者先入為主,先有結論再去找論據和證據。這樣得出的看似壁壘森嚴,天衣無縫,讓他人無懈可擊的結論。有時候卻恰恰與事實真相相反。當然於古人,古事,古史,古籍不應該全信其說,但是也不能無底線的,固執的,自以為是的,憑空臆想式的去隨便懷疑去。不然,會誤人誤己,鬧出笑話來的。辛辛苦苦的做了一輩子學問,到頭來反倒被學問所誤,豈不可惜了。

第三、明瞭《易經》和《道德經》各自的起源,演變和發展史之後。再來討論兩者的關係就好辦了。

1、《易經》在時間上早於《道德經》。所不同的是:《易經》的完善非成於一人一時,看其六十四卦爻辭可知。而《道德經》是出於一人成於一時,今天來看這是定論,這點應該是沒有異議的。

2、從理解上講兩部經書都很難讀懂。相比較而言《易經》的規定性,邏輯性,還有它的數理工具。應該是一套內在邏輯相當嚴密和完備的體系。《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所以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所雅言《詩》、《書》執禮。可見,孔子平時講學授徒,罕言鬼神。但是《易經》卻有多處言鬼神的。譬如《周易·睽卦》的“載鬼一車。”《周易·繫辭》的“知鬼神之情狀。”等。而《道德經》通篇五千多字,就一句涉及鬼神。“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五千多字的《道德經》只是圍繞道和德展開論述的。《帛書道德經》不分章節,就兩篇。一德篇,一道篇。《帛書道德經》德篇第一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篇第一句“道可道也,非恆道也。”無論是《帛書道德經》還是傳世本的《道德經》都不承認鬼神的存在。所以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為自然,是最大的,是一切的主宰。並且是先天地而有的。所以說“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吾不知其誰氏之子,像帝之先,強字之曰道。”

3、《易》兼三才,包萬物,無所不言。《道德經》只論道德人事而不言鬼神。兩者的範圍不同,側重點也不同。但不能因此就說,《易經》包著《道德經》。《道德經》沒有《易經》大。因為兩部經書,不能做這樣的直線比較。因為雖然《易經》號稱包羅萬象,但是《易經》是以乾坤為基礎,再怎麼變化萬千,論的也是天地之間的事物。但《道德經》還有一句“先天地而生。”所以,兩者不能簡單比較誰大過誰。

4、《易經》和《道德經》都具有合理的邏輯以及深刻的辯證法,並且都各自是一套完備的體系。作為個人,兩部經書無論是哪一部只要你能理解其精義,實踐其真理,我想於人生觀的塑造以及個人的修養都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謂的“智者觀其彖辭,思過半矣。”

5、《易經》也好,《道德經》也罷。不能因為什麼它是儒家經典,他是道家經典。去人為的製造界域。畢竟,分派別,都是後人的事兒。而《易經》和《道德經》都是我華夏先民的智慧結晶,不易定理。孔子於衛主蘧伯玉,於周適老子,遊鄭於子產,於齊學樂,之楚接狂與而不得。聖人之量,何有門派之分,家宗之別?“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而已。”為什麼後人分裂為百家九流。這或許就是“聖而不可知者也。”無往而非天理吧。

八字命理预测专家
2017-08-25

還比較少見。各國之所以尊重“東周”王室,實際上只是尊重“東周”王室“斷公道”的地位。

現在流行的《易經》原名“周易”,它是經過孔子整理的,產生於2500年前,這確實是事實。孔子適逢“東周”中期的“春秋”時代,當時盛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孔子的整理和註釋因此才得以出現。
2、古中國《易經》
孔子學派又稱之為儒家或儒家學派,他們只是諸子百家之一。儒家學派在諸子百家之中,原本並不是太起眼。只是由於董仲舒向漢武帝推薦,被漢武帝採納了,才一步步時興起來。
因符合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孔子整理的“周易”於漢代流行,並改稱《易經》。此《易經》也有後人稱為《周易》,但不能改變它經過孔子整理的歷史事實。
《易經》的流行,至今已超過了2500年,並無絲毫改變。所以,我們在之前的文中,曾經多次稱為古中國《易經》。
3、《易經》
古中國《易經》在書寫上頗為繁瑣,為了使名稱和《現代易經》容易區別,為此,我們今後仍統稱古中國《易經》為《易經》,“周易”的名稱也不再使用。這樣一來,名稱並未作任何改動,只是給了讀者必不可少的說明而已。
《道德經》來自《易經》嗎?
1、《道德經》的痕跡久遠
現在通行的《易經》是由孔子整理和傳承的,在儒家五經之中,它非常重要,排在第一位。
《易經》雖然經過孔子的整理,但在之前的集成,雖然暫時還不知道,但完全可能早於《道德經》。
於是,相當多的觀點認為,《易經》為古中國文化傳承之首,因此,也是古中國文化之首了。
愚者以為,這樣做可能只會主觀誇大《易經》的作用,不是太合適。主要理由很簡單,我們用黑體字標識如下:
博大精深又虛懷若谷的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對《易經》隻字未提,正如《易經》對《道德經》隻字未提一樣。
實事求是地說,《道德經》的基本內容與《易經》關係甚少,這正是品評二者的重要標誌。
《道德經》主要講的是:
宮庭檔案中保存的、極其重要的、供治國者使用的古中國哲學、政治、軍事、倫理……等方面的思想、原則、格言、或警句、等等。
《道德經》的上述內容,代表著老子和老子之前的許多古中國先哲的實踐和積累。那麼,是哪些古中國的先哲呢?具體的人名,老子沒有提,我們今天已很難知道了。
但這些先哲的言和行,從時間上說,應當並不遲於東周的《易經》,一樣是非常之久遠的。
何以見得呢?
在《道德經》中,老子引用說:
“古之……”、
“聖人云……”、
“聖人……”、
“聖……”、
“建言之有”、
“用兵有言”、
“曰……”、
“謂……”等等。
這些引用,在《道德經》中,已達到數十處之多,足以證明其在東周之前,足以證明其痕跡非常非常之久遠。
2、《道德經》和《易經》的區別
恰如其分地說,《道德經》和《易經》的本質有如下的不同:
《道德經》講的是原則,
《易經》講的是工具。
眾所周知,原則和工具有本質的區別,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地說,原則比工具重要,也就是說,《道德經》重要於《易經》。
那麼,能不能判定,這正是《道德經》和《易經》二者,互相不提的主要原因呢?
答曰:我們認為,正是!
3、《易經》和《道德經》的關係
《易經》和《道德經》有質的區別,這是大家所公認的。
但是,《易經》和《道德經》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呢?
答曰:我們認為,《易經》和《道德經》分屬兩種同樣非常重要的、但相反相成的務實系統。
《道德經》傳承的是,古中國公社式國家的治國方略,或者說,是古中國公社式國家的治國原則。
《易經》傳承的是工具。明確地說,就是指它傳承的是古中國的模擬計算器及其計算方法,用來預報國家自身的禍福和對外戰爭的勝敗,以便有所應變。
4、《易經》和《道德經》的同一
《易經》和《道德經》,二者是不同的,但二者有沒有同一性呢?
答曰:我們認為,二者也有同一性。
那就是,二者都有樸素而深邃的辯證法。可以這樣說,二者統一於“道法自然”之下,表現著“相反相成”的真理。
《易經》作為古中國發明的二進位模擬計算器,雖然,它在2500年後的今天需要改進,但是作為模擬數學,它有異於《道德經》的高深,以往的研究者從此角度的審視不多。

大同庄园
2017-08-25

這個問題有意思,看到提問的居然是悟空官方賬號,那我也要謹慎回答了。

之前說過周易是方法論,道德經是世界觀。再細說,道德經也是“易”的一個解析。道德經解釋的是先天“易”,周易解釋的是後天“易”。

我們知道伏羲八卦和周公八卦是不同的: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南乾北坤,東離西坎,表示的是天象,天上地下,東面太陽西面月亮;文王八卦是後天八卦,南離北坎,東震西兌,表示的是地脈,春雷夏火,秋收冬冰。

這裡還要解釋先天和後天的關係。先天是時間,後天是能量。未發之事,觀象可預測;已現之物,望形可知勢。所以,預測用的占卜術,如梅花易數用的是先天八卦;而觀形望氣的相術,如風水用後天八卦。切莫混淆!而且關於能量變化,前面提到過,五行是陰陽能量互變的五種狀態,所以五技術可以用到後天預測中,同理占卜術不可使用五行術。那麼現在我們就清楚了,易經是八卦的後天預測術。

再說說這兩部經典的來源。人類存在200萬年,一直茹毛飲血,直到12000年前,外星高靈龍馬氏引靈氣於崑崙,地球開始有了靈氣。開啟靈性的人雖然有了七情六慾,但是離文明還差得遠,龍馬氏大弟子伏羲奉命來到地球引導人開啟靈智,畫八卦,因為那時沒有文字,八卦也是最早的符號文字。伏羲八卦就是先天八卦圖。

後來經過千年的教導,人類慢慢開啟了智慧,但是慾望也越發高漲,分封的聯邦民主制度不能滿足人類對權力的渴望。炎帝黃帝蚩尤等眾神各自輔助的族群開始了戰爭。龍馬氏大弟子伏羲,二弟子法藏,三弟子文真。伏羲教會軒轅黃帝八卦,法藏教神農炎帝四時之變,文真教過九黎蚩尤八風八法。後炎帝,蚩尤戰死,九天玄女重傷,天下歸了軒轅神族。軒轅經歷了夏商,愈發殘暴,人民事事問鬼神,鬼神亦時時顯靈,處處優越。終於,文真即東皇太一號令鬼神離世,讓人獨立發展文明。一場場曠日持久的人神大戰後,軒轅商朝被滅,文真附身周公統一天下,這場戰爭表現突出的人也上了封神榜。從此神就是人,世界再沒了鬼神,但是人還是智慧不夠,對天道的掌握不足。於是,文真在附靈周公的時候,留下了易經,即後天八卦和使用說明書。從此人遇到事情只需要自己占卜即可知可為不可為,這就是“易”的後天解析。

再說道德經,文真離世要眾神離世不得顯靈。但是教化工作還遠遠未完成,眾神請命以投胎的方式教化,不再現身。後文真同意,眾神紛紛降世宣揚自己的道,一時間百家爭鳴,開啟了春秋時代的諸子百家。本來安定的各個諸侯又開始了蠢蠢欲動,在眾神轉世的人中,鬼谷子有佔領文真的終南山之意,聯合蚩尤族裔高靈以報仇之名在魏楚秦經營,終挑起戰爭,戰國時代開始。在動亂開始之時,老子作為法藏弟子老耳轉世,知道再教化下去就是戰爭,所幸離開,而他離開前將伏羲的先天“易”做了解析,寄希望於此能開化世人。奈何世人愚鈍,戰爭如火如荼,毀滅了鬆散的封建聯邦制度,也焚燒了諸子百家的文明。但就算鬼谷子再膽大,也不敢毀伏羲法藏文真留下的經籍。於是,可憐的我們只剩下了這幾部,先天易經《道德經》,後天易經《周易》,人體易經《黃帝內經》。

我這是簡寫的,具體的事實更加的複雜。政權的背後是高靈的戰爭,多說無益。記住華夏文明的圖騰是龍,

而西方文明裡龍是魔鬼,再去看看共濟會的圖騰就明白了,瑪雅和共濟會背後的高靈和華夏高靈的戰爭從未平息。但作為直系神傳,我相信華夏必將光復世界!

周文王的《周易》與老子的《道德經》是什麼關係?

来成92975932
2017-09-01

“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從現有資料看,伏羲之《易》是先天八卦,文王之《易》是後天八卦,這已經基本無爭議。伏羲八卦側重於天象,《易》,實際就是個古老的日曆,它觀測天象以安排農時,從太陽到月亮的運行規律觀測得很到位,陰陽的變化莫測高深從乾到坤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極大地推進了農耕社會的發展,但對地球的認識還是基本為零。文王后天《易》,從八卦發展到六十四卦,由天到地,開啟了人類對天體和地球互相聯繫的全面認識,大大拓寬了《易》作為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的工具的作用,從此,伏羲之《易》,從比較單純的日曆,發展成了天時地利人和三位一體的科學體系,嚴密的邏輯推演,數理象剖析的全面深刻,二進位制的科學計算,顯示了它的無可厚非的科學價值,雖然對人,對人世社會的認識還有一定的侷限,可也是難能可貴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有了長足發展,奠定了中國文化源頭活水的牢固基礎。作為周王朝圖書館的管理員,老子對《易》的研究,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所以他發現了先天易重天,後天易重地這個漏洞,著重於天地與人的關係的研究,於是《道德經》應用而生。可以這麼說,老子承先啟後,把《易》的研究拓寬到了對人,對人世對社會的全面發展的認識高度;牢固地樹起了中國哲學思想的豐碑,將辯證法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把《易》的主旨發揮到了極致。這就難怪孔子贊他為神龍見首不見尾了。

手机用户62896538781
2017-08-25

《周易》是儒教六經之一。六經是:《詩經》、《尚書》、《禮經》、《樂經》、《周易》和《春秋》。這六部經典都是圍繞大學之道來講的,作用各不相同。《周易》是講具體的修行方法的。孔子就講過: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周為圓滿義。易是日月之行,就是《禮記 · 曲禮》中講的往來之道。《周易》有兩句特別重要的經文:一句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句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經文真正明白了,修道就圓滿了。儒教的大學之道,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告訴我們:大學之道的修行,圓滿成就了,因緣成熟的時候,是要做人間的帝王的。周文王三字,就含藏著這個意思。《道德經》是道教的根本經典。道教與儒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聖教。無論是哪一種聖教,都與治國安邦有關係。也就是說,世上做官的人,過去世都曾經修學過聖賢之道。《道德經》中也有提到治國安邦的理念,這就是“小國寡民”那一段經文。道教的修行,也離不開《周易》這部經典。其實,《周易》的修行方法與道教的煉丹,是同一件事。

順便說一句:老子的“小國寡民”的理念,現在的專家學者教授,都把它解釋為:國家不要那麼大,國民不要那麼多。這是愚人的解經方法。佛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批評的就是從文字相上去理解經典的含義,把經典解錯了!

手机用户51944559272
2017-08-25

《周易》是周文王借修改闡發舊鹹術經典為載體,表明,宣示自己推行新政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指南。其內實質,和思想內函可分為五個重要方面。一,推行一視同仁的公平正義;二,善待小人的民本思想;三,主張革命進步的文化發展;四,發揮智慧謀略的治國之道;五,依照不同特點發揮不同智慧的人生謀略。

而老子的《道德經》不過是依照老聃本人對《周易》的理解,闡發的個人見解。如孔丘的《十翼》《繫辭》一樣。它們只是因《周易》而生髮的不同附屬品而己,不能代表《周易》本身。現在的文人在解讀周易時,基本不看原文,不按原文原意講解。都是在那裡東拉西扯嚼孔老牙後之慧。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大悲哀!

手机用户9022690001
2017-09-01

把易叫做《周易》或《易經》,把周叫做《道德經》或《老子》,它們什麼關係都是,又什麼關係都不是,改名後就把它們搞爛了,你說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因此,它們各自都有幾百種解釋。

p平凡的人
2017-09-01

姜子牙封神後的周朝全是神仙護佑,持續了幾百年後,由於武道混亂朝綱,分裂數國。孔子長大成人後見聞天下戰亂不息,就立志學文求智,周遊列國去見識取經。回國後又多次向老聖先生請教。獲得了豐富的人生知識,一心覺悟要恢復周禮,以文仁禮規治理天下。所以他對易經的理解是由於失禮,才亂了天下。可是老子認為是守禮才亂天下。老子是神仙,孔子是凡人,他們兩位聖人誰的主張才是真道理?

孤独的精灵5
2017-09-01

說文王著書與老子著作的關係不如說他們和易學易文化源頭的關係。易學源頭不是一本書,是顯現在黃河邊的一些圖形,這些圖形隱藏天地造化宇宙奧祕,文王、老子及孔子等都是從易圖中有所領悟而著書立說以成易學,他們雖說有互相借鑑,但我覺得易圖是他們共同的老師,他們象是互相同學的關係

朴华4
2017-08-25

道德經是體周易為用,兩部經典是中國特有的對宇宙生命萬有本質和規律的領悟與傳承。是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無上智慧寶典。幸福人生智慧文明的發展永續均應由此開始,依此二經去認識宇宙指導人生會給個人社會乃至整個人類帶來無限的福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