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6 個回答
伊耆角木
2019-06-05

並不是無一反對,肅親王善耆、恭親王溥偉就堅定地反對,只是大勢所趨,反對又有什麼用呢?

先來看看十二位鐵帽子王是誰,再看看清朝滅亡的時候都傳到了誰頭上,最後再一一分析一下。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鐵帽子王,也就是世襲罔替的王爺。由於清朝實行降級世襲制度,親王之子降為郡王,郡王之子降為貝勒,以此類推。只有十二家例外,就是所謂鐵帽子王。其中,八人為入關功臣,傳統上不降爵位,在乾隆年間正式確定為世襲罔替,他們是: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三弟舒爾哈齊之子)、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第十五子)、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莊親王碩塞(皇太極第五子)、克勤郡王嶽託(代善長子)、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代善之孫)。另外,清中期後又封四個鐵帽子王,雍正封怡親王允祥(康熙第十三子)、慈禧封恭親王奕訢(道光第六子)、醇親王奕譞(道光第七子)、慶親王奕劻(嘉慶同母弟永璘之孫)。

然後就看這十二位王爺在清朝滅亡時傳到了誰: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禮親王:世鐸。代善九世孫,是清朝宗室中的重量級人物。光緒十年,慈禧太后罷免恭親王奕訢領銜的全體軍機大臣,以世鐸為領班軍機大臣。此後一直唯唯諾諾,直到光緒二十七年因為八國聯軍侵華事件被罷職,改為擔任宗人府宗令,管理皇族事務。宣統三年清朝滅亡前皇族內閣成立,世鐸擔任弼德院顧問大臣。世鐸膽小,雖擔任領班軍機大臣卻沒有什麼主見,甚至連李蓮英給他下跪他都要回跪。慈禧看重的不過是他聽話。他又糊塗,見識淺薄,曾經問前往歐洲的宗室成員洋鬼子國下不下雪,被人笑話。

鄭親王:昭煦,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其父凱泰去世,昭煦是遺腹子,父親死了兩個月後才出生,所以清朝滅亡時年僅十二歲,就算有什麼想法也沒人聽他的。何況,鄭親王世系本就是皇族遠支,都不是努爾哈赤的直系後代,加上咸豐去世後作為八位顧命大臣中的鄭親王端華以及端華的弟弟、八大臣的核心肅順都在祺祥政變中獲罪被殺,鄭親王世系早被邊緣化,無人理睬他們的想法。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肅親王:善耆,歷任乾清門頭等侍衛、副都統、統領、民政部尚書、民政大臣、理藩大臣。拒絕在退位詔書上簽字,清朝滅亡後與日本人勾結,發起滿門獨立運動。著名的川島芳子就是他的女兒,被送往日本訓練成特務。

睿親王:魁斌,曾擔任管宴大臣、鑲白旗滿洲都統。皇族內閣成立後擔任資政院議員。基本屬於無足輕重的官職,但油水不少。

豫親王:懋林,沒有擔任什麼官職,屬於典型的紈絝子弟,清朝滅亡後變賣祖宅。

莊親王:載功,光緒二十七年,其兄原莊親王載勳因為義和團事變禍首,鼓動義和團捕殺洋人,導致八國聯軍侵華,最後被賜自盡,載功襲爵,曾擔任鑲黃旗蒙古都統。由於載勳的罪,莊親王一家已經一蹶不振。

克勤郡王:宴森,宣統二年襲爵,年僅十四歲,次年清朝滅亡,並沒有多少發言權。之後變賣祖產,一度淪落到當車伕。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承順郡王:訥勒赫,畢業於陸軍貴胄學堂。先後任“鳥槍管理大臣”、閱兵大臣;宣統三年任正白旗滿洲都統。他還曾任禁菸大臣。屬於皇族少壯派,但畢竟年輕(時年三十一歲),並且只是郡王,人微言輕。

怡親王:毓麒,清朝滅亡時年僅十二歲,也沒有什麼發言權,不過因為是溥儀的伴讀,所以倒是一直致力於清朝自強運動,還擔任過洋務大臣。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恭親王:溥偉,奕訢之孫,歷任官房大臣、正紅旗滿洲都統、禁菸事務大臣等。辛亥革命中組織成立宗社黨,反對南北和談,堅決的保皇派。清朝滅亡後與日本人勾結,在東北發起滿門獨立運動。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醇親王:載灃,奕譞之子,光緒之弟,溥儀生父。溥儀繼位後成為監國攝政王,是清朝最後的實際統治者。辛亥革命爆發後辭職,袁世凱復出,次年不得已同意清朝退位。後溥儀與日本人勾結,被載灃斥責,深明大義。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慶親王:奕劻,清末慈禧太后最信任的親王。歷任領班軍機大臣、總理大臣,皇族內閣成立後是首任內閣總理大臣。辛亥革命爆發後讓出內閣總理大臣職務給袁世凱,轉任弼德院總裁。就清室退位問題與溥偉等人意見向左,主張主動退位。即使被宗社黨圍攻也不改主意,是退位的堅定推動者。

所以我們就看出來了,十二個鐵帽子王分為四類,慶親王奕劻堅決支持退位;肅親王善耆、恭親王溥偉堅決反對退位;醇親王載灃大局為重無力迴天不得不退位;其他人的意見無足輕重。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主要還是地位決定的。載灃是溥儀的生父,不得不大局為重。他不想退位,但是沒辦法,最強的軍隊都在袁世凱手裡,革命軍更是視他們為死敵。這時候只有和平退位,根據清室優待條例,才能保住整個清朝皇室。

而奕劻則是為求自身平安富貴。他素來貪財,清室優待條約能夠保證他的財富不受影響。加上自己風燭殘年,也不願意冒險。

而善耆、溥倫之流,年紀還不大,而他們的官職地位都來源於清朝,只有清朝在,自己才能保證以後的前途。清朝滅亡了,以後必然不能再有權力,所以堅決不退位。

小司马迁论史
2019-06-10

鐵帽子王這類世襲的爵位在中國歷史上很久就開始流傳了,只是名稱不同。

清朝的鐵帽子王主要分封的對象,是對滿清建國有著不可磨滅貢獻的皇親國戚,後面又陸續設立了為了穩固清朝天下而付出極大貢獻的皇室成員。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這些鐵帽子王擁有極大的權力,是除了皇帝之外擁有勢力最強大的貴族,並且清朝每年都給他們每人一萬兩銀子和一萬升的大米,可以使他們衣食無憂。

所以這些鐵帽子王與清朝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他們也是最不希望清朝滅亡的一批人。那麼袁世凱逼迫溥儀退位時,他們沒有反對嗎?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他們這些鐵帽子王是反對了的。

一:宗社黨的反抗,終究因為良弼被殺,其他成員害怕報復反抗行動瓦解。

因為這些貼帽子王的利益是與清朝聯繫在一起的,所以清朝一但被推翻,這些人的利益必然就會受損,這也是他們所不想看到的。

所以在袁世凱準備逼迫溥儀下臺時,以良弼為首的這些皇室宗親聯合成了宗社黨,藉此將袁世凱驅逐。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但是良弼這種逆時代潮流的舉動引起了大多數人的不滿,良弼於是在一次出行中被革命黨炸燬了火車,最終不治身亡。

而其他宗社黨成員因為害怕被報復,再加上宗社黨主要領袖良弼的死亡,於是這些鐵帽子王對袁世凱的逼迫溥儀退位的舉動的反應歸於無聲。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二:袁世凱威逼利誘,這些鐵帽子王手中沒有兵權,不得不妥協。

在清朝即將滅亡的時候這些鐵帽子王合夥聯合皇室貴族搞了一個皇室內閣,想借此矇蔽世人的眼光。

但是這些皇室內閣的命令根本難以指揮清朝的軍隊,所以他們發出的命令無人理會不得不解散。

後來這些除了被炸死的良弼之外的鐵帽子王與袁世凱簽訂了《清室優待條件》,得到了革命黨能保留他們的性命以及一部分利益之後,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只能默許溥儀的退位。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所以,當袁世凱試圖逼迫溥儀退位時還是遭到了這些鐵帽子王的反對的。只是這些人一但失去主心骨之後就沒有了鬥志,再加上手中沒有可以與袁世凱抗衡的軍隊不得已妥協,只好與袁世凱等革命黨簽訂條約,無奈的默認溥儀的退位。

香茗史馆
2019-06-04

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以太后名義頒佈《退位詔書》,溥儀退位。那麼清朝赫赫有名的12位鐵帽子王為何無人反對呢?事實上,辛亥革命後的那段歲月形勢極為複雜,期間波瀾起伏,溥儀退位實際上是革命黨、袁世凱和清廷三方相互妥協後的結果,這也是《優待條例》能夠出現的原因,而皇室實權人物對於《優待條例》顯然還是比較認可的。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影視劇中的隆裕太后和溥儀

辛亥革命爆發之後,清廷內部分為兩派

首先需要明確一點,鐵帽子王是清朝爵位制度中,承襲爵位時無需降等,擁有世襲罔替特權的王爵,清朝一共有十二位。不過,他們只是享有比一般親王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而已,地位固然崇高,但卻不一定掌握實權。也就是說,在皇帝退位這種大事上,他們不一定有資格發表觀點。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清廷的“皇室內閣”

宣統三年(1911年),清政府宣佈廢除軍機處,實行責任內閣制(不同於之前的內閣),並任命內閣總理大臣和諸位官員,由於內閣成員中皇族過多,又被稱為“皇族內閣”。皇族內閣中的這些人滿清宗室,實際上才是決定國家走向的重要人物。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在陸軍大臣蔭昌率軍南下平叛失敗後,在內閣總理大臣奕劻等人的建議下,清廷開始重新啟用袁世凱。而袁世凱也深感此時局勢之艱難,因而一面奏請清政府停止進攻,一面派人南下與革命黨議和。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清廷皇族內部也分為了兩派

在這種局勢下,皇族內部事實上分為了兩派,慶親王奕劻、溥倫等人主和,而恭親王溥偉、肅親王善耆、鎮國公載澤等人則主戰,雙方相持不下。1912年1月12日,主戰派的恭親王溥偉、肅親王善耆、鎮國公載澤、良弼、毓朗、載濤、鐵良等人祕密集會、成立宗社黨,強烈要求隆裕太后堅持君主政權,反對共和。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宗社黨骨幹愛新覺羅·良弼

宗社黨堅持認為應該罷免主張議和的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以毓朗、載澤出面組閣,鐵良出任清軍總司令,然後與南方革命軍決一死戰。然而,袁世凱卻通過汪精衛授意京津同盟會分會暗殺宗社黨首腦,宗社黨骨幹良弼被同盟會殺手彭家珍於1月26日炸死,頓時讓主戰派的滿族權貴惶恐不安、膽戰心驚,他們這才有所收斂。

溥儀宣佈退位,實際是三方相互妥協的結果

辛亥革命爆發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獨立,脫離清政府統治。並積極在南京召開會議,選舉革命政府,革命形勢看似一片大好,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此時全國上下擁有著三股勢力,而他們的決定則影響著中國的未來走向。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南京臨時政府內部派系林立

1、南京臨時政府。南京臨時政府雖然由來自全國各地已經獨立的省份代表組成,但內部實際上卻是派系林立,形勢極為複雜。武昌起義之後,由於大部分地區都是自主宣佈獨立,這些省份之中只有少部分為革命黨控制,而大部分省份卻是被原來各省的立憲派和舊官僚所掌握,且各省基本實現自治。而各派主張各不相同,也是南京臨時政府遲遲無法組建的原因所在,例如1911年12月2日的“漢口會議”便商定“虛臨時總統之席以待袁君反正來歸”,12月4日的“上海會議”在認可了“漢口會議”結果的基礎上,決定大總統職權暫由大元帥行使,並選舉黃興為大元帥,但遭到黎元洪等人反對,此後的南京會議又改選黎元洪為大元帥。此後,雖然南京政府得以成立,但由於政府內部立憲派和舊官僚佔據多數,孫中山的大總統前面只能加上“臨時”兩字,且內部的立憲派和舊官僚竭力將革命黨引向擁袁的道路。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袁世凱則在爭取利益最大化

2、袁世凱方面。袁世凱此時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他不僅取代奕劻成為了清廷的內閣總理大臣、湖廣總督,而且北洋新軍幾乎就等同於他的私人軍隊。雖然他此時停戰與南方議和,但為了換取談判籌碼,卻同樣在戰場上向南方施壓。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袁世凱初始的立場仍然是推行君主立憲,畢竟此時他還是內閣總理大臣,但卻遭到孫文等人的反對。而孫文則於1912年1月18日提出《五條要約》向袁世凱攤牌,企圖做實南京臨時政府,卻也遭到袁世凱反對。孫文在向日本籌款備戰失敗後,面對戰場上的壓力,在袁世凱同意同盟會多人進入總長之列後,孫文答應只要袁世凱能夠迫使清帝退位,那麼自己可以讓位與袁世凱。直到此時,袁世凱的立場才開始改變,加入到了迫使清帝退位的行列之中,畢竟大權在握的總統,是要比內閣總理大臣“值錢”的。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清廷內部爭論不休

3、清廷方面。正如前文所說,清廷內部爭論同樣極為激烈,主戰派雖然在良弼被炸死後有所收斂,但卻並未完全放棄主張,他們指出此時還沒到兵臨城下的那一刻,依靠朝廷目前掌握的兵力,未必就沒有一戰之力,即使形勢惡化,仍然可以退往東北,然後再借助外國勢力以圖東山再起,而且肅親王善耆已經祕密前往東北活動。但主和派卻認為,如果孤注一擲的與革命黨對抗,勝了自然什麼都好說,可一旦敗了,就連議和的餘地都沒有了。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袁世凱的態度此時極為重要

可以說,此時的形勢不僅極為複雜,而且極為微妙。清廷和南京方面可謂完全對立,而清廷要打沒把握,南京想打但沒錢,再加上雙方的武力也完全不是袁世凱的對手,於是雙方不得不以袁世凱為橋樑,極有默契的展開和談。然而,袁世凱實力雖然強,但他也不敢將雙方任何一方逼迫過甚。

在袁世凱倒向清帝退位行列之後,皇帝退位便已經成了定局,剩下的關鍵問題便在於如何安置退位之後的皇室。在其他國家的革命當中,國家君主的結局無非“被殺、流亡和君主立憲”三種,被殺和流亡清廷顯然不可能接受,而君主立憲此時又顯然不可能。於是,一個極富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便新鮮出爐了,那便是後來的《優待條例》。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優待條例》便是三方妥協的結果

於是乎,在袁世凱和慶親王奕劻等人的蠱惑之下,包括隆裕太后在內,皇室內閣會議中的大部分皇室成員都對《優待條例》表示了接受。於是,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太后名義發佈《遜位詔書》,宣佈清宣統皇帝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織臨時共和政府。

九叔趣谈
2019-06-04

謝邀

為何無一人反對?其實是反對過的,袁世凱逼溥儀退位時,清朝的覆滅對他們的利益影響極大,眾親王曾結成同盟一起對抗過袁世凱的。

但為什麼後來沒有一起對抗民國政府呢?這是因為民國政府答應最大限度保障眾親王的個人利益。

這些親王,他們是一群唯利是圖的小人。國家與他何干?誰做皇帝與他何干?只要不損害自己的利益,廢不廢封建帝制,與他何干?大不了剪掉辮子,資產還在,一樣可以過上層社會的生活。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小武158466881
2019-06-04

何為鐵帽子王?這點要從魏晉說起,我國古代一直都實行世襲制,魏晉時期將世襲制分為了普通世襲和世襲罔替,說到這裡大家一定都很迷惘。小編來簡單解說一下, 普通世襲就是繼承人只能繼承比原有職位更低一級的職位,而世襲罔替則是可以一直繼承原有的職位。到了宋朝,世襲罔替被取消掉,規定職位不能世襲。明朝又將世襲罔替恢復,皇族的被封為王爵,外姓封爵的話則被封為國公和侯爵。但是我們這裡講的鐵帽子王一般所說的就是清朝時期的世襲罔替。何為鐵帽子王?這點要從魏晉說起,我國古代一直都實行世襲制,魏晉時期將世襲制分為了普通世襲和世襲罔替,說到這裡大家一定都很迷惘。小編來簡單解說一下, 普通世襲就是繼承人只能繼承比原有職位更低一級的職位,而世襲罔替則是可以一直繼承原有的職位。到了宋朝,世襲罔替被取消掉,規定職位不能世襲。明朝又將世襲罔替恢復,皇族的被封為王爵,外姓封爵的話則被封為國公和侯爵。但是我們這裡講的鐵帽子王一般所說的就是清朝時期的世襲罔替。

據相關資料統計清朝一共有12位鐵帽子王,其中八位都是為清朝立下軍功的皇族宗世,另外的四位則是在後期因穩固江山被皇帝親封的親王。雖說古代對於等級制度非常的嚴格,但是據說鐵帽子雖然可以世襲罔替,但是戴帽子的人是可以更換的。權力是皇帝給予的,權力的收回也全在皇帝的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禮親王,禮親王死後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但是在清算多爾袞財務時,發現府內有大量多爾袞的財務,於是就被皇帝降為貝勒,皇帝還下令派人推倒了歷代禮親王的墳墓。

這些鐵帽子王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除了忌諱皇族的權利外,基本沒有什麼懼怕的。這些人的權利和清朝是掛鉤的,所以清朝滅亡是他們最不想看到的。清朝在的時候,他們既有權利又有財力,一旦沒有了清朝的庇護,他們就和普通百姓無異了。據相關歷史的記載,他們每一年都有一萬兩的俸祿和一萬斛的米,除了這個他們還能世代的擁有王府的居住權。對於他們來講,只要清朝一直存在,他們就可以一直無憂無慮的生活下去。所以當時溥儀被逼迫退位的時候,他們是最先提出反對意見的一批人。既然清朝的毀滅與否和他們的關係如此之大,那溥儀被袁世凱逼退位的時候,他們在哪呢?他們並沒有坐以待斃,眾多的親王開始結盟對抗袁世凱,於是當時就出現了以良弼為首的“宗社派”,他們明確的提出反對溥儀的退位。“宗社派”中幾乎都是當時的鐵帽子王,其中最為代表的就是恭親王溥偉。為了保護清朝,他們甚至祕密策劃謀殺袁世凱,但是他們的計劃並沒有得逞。他們主張讓皇族掌握政權,其實根據當時的背景,他們大可不必如此,當時的袁世凱根本就沒有機會掌握權力中心。袁世凱還沒有開始和他們爭鬥,就被攝政王趕走了。 鐵帽子王為了鞏固皇族的權利,想學習西方國家的制度。於是他們建立起了內閣,將所有的皇家子弟編制進去,組成了首個皇族內閣。他們渴望掌握軍隊,但是袁世凱的北洋軍隊根本都不聽從他們的吩咐。這隻北洋軍隊是袁世凱帶出來的,他們只聽袁世凱的號令。而且袁世凱當時已經脫離皇室的管轄了,所有不管這群親王如何的使喚,他們都紋絲不動。他們深知軍隊對於國家的重要性,為了掌握軍隊的領導權,他們又把袁世凱請了回來。

1912年的一天,“宗社派”的首領良弼被炸死了,這些人頓時成為一盤散沙。每一個都擔驚受怕,生怕下一個死掉的就是自己。後來雙方相互談判,簽訂《清室優待條件》。他們提出了不能只優待溥儀一人,也要平等對待他們。除了擁有和其他普通民眾同樣的公民權利之外,還可以保留財產和免去了交稅的權利。當時他們面臨著兩條路。一條就是和良弼一樣被殺掉,一條就是簽訂協議同意溥儀退位。權衡利弊,為了活下去,大部分的親王都簽訂了此協議。

這些鐵帽子王早已是富得流油,當時為了對抗外敵,隆裕太后發動所有的宗親籌集軍費,有的鐵帽子王甚至連一分錢都不願意出。當時他們為了短暫的利益而拋棄國家安危而不顧,現如今只能靠以前的財富生活。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誓死不讓溥儀退位,但是當國民政府提出保障自己權益的時候,他們立馬鬆口答應。對於他們來講溥儀是否退位和他們沒有的一點的關係,只要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就行了。大不了就是剪掉辮子,繼續優哉遊哉的生活。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溥儀退位時,大清朝的12名鐵帽子王,為何無一人反對?
Pleasetellmetrue
2019-06-04

反對就是死,權利已經掌握在漢族官僚手裡,幾個王爺全部都是廢物,根本做不了什麼。南方的革命黨和北方的北洋軍都是漢人組建的,這個時候,滿清若是不退位下場比明末的崇禎還要慘,至少袁世凱提出的條件,他們可以繼續享受富貴,不會去死,還敢反對,做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