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歲男孩跳橋,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教育引導?

6 個回答
惠心兰质24
2019-04-21

短短的幾秒鐘,一個17歲男孩的生命就永遠的消失了,聽到這個消息心裡特別沉重啊。怨父母還是怨男孩兒自己呢,其實說什麼都晚了,重要是,我們要從這次事件汲取經驗教訓。

可以說每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神一樣的問題家長。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有他獨特的人格,都有它獨特的使命,教育不是孩子的功課,而是家長的修行。現在許多家長教育孩子會說,“只要你好好學習,家裡的其他事情你都不用管了”。家長可能不知道,您包辦家裡及社會中的“小事”,是在剝奪孩子生命成長中的體驗。他就不能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早期教育的缺失,特別是抗挫能力,是導改的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因為這樣的孩子遇到挫折就會情緒低落,出現逃避退縮,放棄自我發展。再遇上不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家長對如何處理好親子關係的無知。不會也不懂得與孩子共情,有的只是指責、抱怨、詛罵,孩子出現情緒失控的舉動也就不足為奇。

比學習更要重要的是健全人格的教育,培養孩子感恩、善良、自信、堅韌、勇敢、樂觀的品格。遠比教育出高分低能的孩子更重要。情感教育、家庭教育、人格關係的教育,從性格上提升孩子,改變人際交往模式。人不怕犯錯誤,如果能從錯誤中反思振作起來,錯誤就成為很好的契機。每個少年都渴望成功,但必須要從自信開始,從家人和老師一個不經意的鼓勵和肯定開始。一味的貶低孩子,有可能扼殺孩子成長中的諸多可能性。家長希望孩子懂事,而許多父母卻沒有真正的“懂事”。孩子的過激想法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積怨已久的。良好的親子關係,即使有些家長說的不對,孩子也願意聽。如果親子關係不好,家長說的再對,孩子也不願意聽,這就是現狀。

伊水缘
2019-04-20

《上海17歲男孩跳橋事件的歸因分析》

近日出現的17歲男孩跳橋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說法不一,大致歸因如下:

一、叛逆說。

緣由:孩子正處於青春叛逆期,與家長的牴觸情緒主導了孩子的行為方式。

評論:肯定有這方面的原因,但只是基礎作用。

二、家長強勢說。

緣由:誘因,卻有直接作用。

評論:家長的活教材。

三、早期教育缺失說。

緣由:問題的根源所在!尤其是孩子的抗挫能力太差。

評論:三至六歲,是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期,一旦錯過後悔晚亦。

四、激情說。

緣由: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來得如此突然。

評論:最值得家長汲取的教訓!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無知,是重要原因。


上海17歲男孩跳橋,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教育引導?
上海17歲男孩跳橋,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教育引導?
上海17歲男孩跳橋,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教育引導?
小竹子710
2019-04-22

想想自己的小時候是怎麼過來的,其實就是缺乏耐心罷了!現在很多父母巴不得孩子一生出來就有他們五十年的人生經歷,處事之道。過程不見提只要求結果,拔苗助長!十七八時誰不是叛逆少年,沒做過一些意氣風發的事呢?那時候父母打得打罵的罵,從小也罵習慣了。現在的十七八的孩子都是獨身子女啊,從小捨不得打罵,長大了卻要求他們和自己那會兒一樣?環境不一樣背景不一樣,方法卻如出一轍!家長最該做的是審視自己,想想孩子從小到大怎麼過來的,自己做了什麼,先把自己脾氣壓一壓!這會兒不是你棍棒出孝子的時候,晚了!你面對的是一個成年人,不再是小孩子了這是你的態度。其次,發生的事兒有多大,至於嘛,大晚上的在外邊還是高速行駛的地方說教,地方找對了嘛?這是一個教育人的地兒嗎?家長有時候過於焦慮,什麼事兒看的都很大!真的除非生死攸關的事兒其他都是小事,既然發生了多想想如何解決。罵人教育的事放後面說,分清主次!最後就是溝通方式的問題,你要……,你必須……,你一定……這些字眼少用!記住你面對的是一個成人,多聽他說,讓他給出解決辦法,再他焦頭爛額的時候你再一點點說出你的看法和解決事情的方法,以協商建議的語氣!最後每個孩子都是降落在人間的天使👼,請珍惜!

A曹仁俊汇安电脑手机
2019-04-21

我小時候爸爸打得狠,罰跪那是家常便飯。那時候卻沒什麼多少怨恨,跪久了,媽媽叫我起來也就起來了。從小我就下了決心,以後自己有孩子堅決不動一個手指頭,打人那是最無能的體現。現在我兒子高三了,我實現了自己的承諾,凡事講道理,可我也沒成功。

豪艺翔家居
2019-04-21

家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

一.家長成長

好多家長在匆匆忙忙中做了家長,在孩子黃金髮展年齡段草草缺席,這種現象是造成社會發展緩慢的主因。前幾天的“17歲男孩跳橋事件”絕不是偶然,如果和家長良好的溝通,絕不會有這等現象出現。家長的初衷認為“ 我教育你,是為了你,是愛你,只是你現在不理解。”

     家長沒有深層次的去了解孩子,在孩子從出生到小學畢業階段屬於缺席狀態,陪伴孩子成長我覺得有三種狀態:

1.缺席型,家長外地務工或休息時間和孩子不同步,基本不在孩子身邊,所有教育都靠爺爺奶奶和學校,學校只給孩子成績方面的進步,爺爺奶奶只給孩子溫飽方面的照顧,爸爸媽媽會以為只要給孩子錢或報輔導班就是盡到監護人的責任。這樣的孩子到初中或高中階段,感受愛的能力就會特別差,會覺得家裡人給自己的愛是理所應當的、應該的,不會換位思考、缺乏責任心等等不良表現。

2.路人型,家長會花大把時間在孩子身上,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孩子玩或學的時候,基本不參與。只看著孩子玩或學,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碰,把自己的主管意識強加給孩子。這樣的孩子到初中或高中階段,依賴性比較強,做選擇時會多看父母眼色,缺少獨立精神。

3.成長型,家長和孩子一起學一起玩,一起看電影、看書,一起成長,玩的時候有很多皮膚接觸,這些接觸會給孩子安全感,一起看電影或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長時間討論故事人物和事件(故事裡的生死離別、悲憫情懷、遊駐聚散厄運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獨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脈脈溫馨和殷殷情愛…),以引導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上“疫苗”,來避免成人後遇到事情的無措和失落。

二.社會幫扶

家長成長很多都屬於被迫成長,在沒有做父母以前就沒有準備,有準備也是經濟方面的考量(養一個孩子要花多少錢),這就需要社會幫扶。可以從下面幾點來實現:

1.學校。學校有定期的家長會,在家長會上組織家長對相關事件或家庭教育良策進行討論,由語文老師錄音並總結成會議記錄,學校從所有記錄中總結提煉,以文章形式或活動形式教育家長成長。

2.個體。鼓勵個體建立圖書館或親子體驗館,

地點:在小區內

工作時間:放學時間

內容:繪本   經典兒童文學小說   漫畫書籍,家長交流室。

考慮到租金比較高,可以以文件形式要求開發商把閒置門面房提供免費使用,讓家長和孩子養成每天必去交流學習的習慣,讓更多人受益。

3.個體.鼓勵個體建立親子自然樂園,讓孩子們零距離接觸餵養溫順一點的動物,比如:犛牛   羊駝   兔子等,由於現在生活環境都在市裡,好多孩子沒有養過狗,其實訓狗是一個想辦法、克服困難的一個過程,體驗過這個過程培養孩子耐心、增強信心有很大的幫助。

4.足球.教孩子學會對抗、學會遵守規則、學會換位思考、培養團隊精神,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建立免費球場,在每個球場尋找優秀志願者,組織孩子們多進行有氧運動,就會遠離手機 遊戲。

5.志願者.組織

博物館講解員(文化局退休員工、大學生志願者)、

足球教練志願者(足球愛好者、足協隊員、體育局退休員工)、

攝影展組織志願者(攝影協會會員、攝影愛好者)

音樂  美術  志願者(大學生志願者、藝校退休教師)

家庭教育是一個漫長的變革過程,和“民眾的幸福獲得感”息息相關,也是轉變人民價值觀的良好平臺,抓好這一點,從孩子身上找突破口,影響家庭和這個社會。

钢笔刀
2019-04-20

在我看來,根本沒有青春期“逆反”這回事兒。

如果一定要說有,那也不應該叫青春期“逆反”,而是自我覺醒。

自我覺醒,是一件好事兒,說明孩子成長起來了,變得成熟了,自我的意識覺醒,有些事情有了自己的主張和看法。

這些主張和看法,其實並沒有錯,理解、尊重、信任……本來就應該是父母應該給他們的,準確的說,這些,應該從小就給他們的。

如果父母一直在這麼做著,孩子根本不會有所謂“逆反”的表現。

他們想要的,父母早已給了他們,還有所謂的“逆反”嗎?

頂嘴?孩子有了自我的意識,想表達自己對外部世界的看法,不是好事兒嗎?何來“逆反”?

不聽話?父母應該和孩子溝通,取得共識,而不是命令。

嫌棄父母嘮叨?呵呵。

情緒容易失控?溝通如果良好 何來失控?

難管?為什麼是”管”呢?

……

“逆”的原因是什麼?

“反”的原因是什麼?

……

不要總說什麼“逆反”,因為他們從來就沒有“逆反”,他們只是有了自己的聲音而已。

不壓制、好好溝通,多理解、多尊重、多點信任,幫助孩子平穩度過自我覺醒的青春期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